(完整版)《食品卫生学》练习题

(完整版)《食品卫生学》练习题
(完整版)《食品卫生学》练习题

《食品卫生学》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菌落总数不.可反映食品的

A.耐保存性B.卫生状态C.清洁状态D.被粪便污染的程度2.鉴定猪肉腐败变质的最敏感指标是

A.嗅觉B.二甲胺和三甲胺C.挥发性盐基总氮D.K值

3.下列可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是

A.加碱B.加酸C.加热D.通风

4.食品中有害金属污染的毒作用特点不.包括

A.有强蓄积性B.有生物富集作用

C.对人体的危害以急性中毒为主D.进入人体后排出缓慢

5.不.具有抑制亚硝基化过程的营养素是

A.VitC B.Ca C.VitE D.黄酮类化合物

6.食品杂物污染的特点不.包括

A.可严重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B.可破坏生产企业形象

C.大多污染物肉眼可见D.直接威胁消费者的健康

7.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对有特殊的抑制作用的细菌是

A.沙门菌B.肉毒梭状芽胞杆菌C.李斯特菌D.变形杆菌8.我国允许按生产需要使用而不加限制的甜味剂是

A.甘草B.阿斯帕坦C.甜蜜素D.糖精

9.禽蛋中的常见致病菌是

A.副溶血性弧菌B.沙门菌C.肉毒梭菌D.志贺菌

10.传统工艺制作的皮蛋中,易超标的污染物是

A.铅B.沙门菌C.镉D.葡萄球菌

11.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典型的症状是

A.潜伏期短B.恶心、剧烈而频繁的呕吐C.上腹部剧烈疼痛D.水样便12.能以丙二醛含量的多少反映其酸败程度的油脂是

A.棉籽油B.猪油C.大豆油D.茶油

13.下列关于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原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内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

B.家庭自制的低盐浓度并经厌氧条件的加工食品或发酵食品为中毒好发食品C.潜伏期越短死亡率越高

D.以对称性颅神经受损的症状为其临床特征

14.河豚鱼体内,毒素含量最高的是

A.鱼肉和鱼皮B.脾和肾C.肝脏和卵巢D.鳃和眼睛15.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毒作用机制为

A.抑制胆碱酯酶活性B.肝损伤C.肾损伤D.血液毒

16.容易污染食品,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细菌多数是

A.致病菌B.非致病菌C.条件致病菌D.致病菌+条件致病菌17.菌落总数不.可反映

A.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B.食品的耐储藏性

C.食品的清洁状态D.食品的卫生质量

18.低温保藏(冻藏)食物的主要卫生问题是

A.蛋白质腐败B.糖酵解C.脂肪酸败D.霉变

19.以下食品中N-亚硝基类化合物污染最严重的是

A.奶类B.蔬菜、水果C.酒类D.腌肉制品

20.下列可阻断体内亚硝胺合成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B.碳水化合物C.脂肪D.维生素C

21.以下食品中,在加热过程中较易产生丙烯酰胺的是

A.煎猪排B.烤鱼C.炸薯条D.炸鸡腿

22.苯甲酸对多种微生物发挥杀菌、抑菌作用所需的条件是

A.低温B.高温C.酸性D.碱性

23.味精曾引起“中国餐馆综合征”,其化学名是

A.丙氨酸钾B.鸟苷酸二钠C.谷氨酸钠D.谷氨酸钙

24.山梨酸发挥抑菌作用的机制是

A.抑制微生物细胞呼吸酶的活性

B.抑制菌体内脱氢酶系的作用

C.抑制菌体内遗传物质的合成

D.抑制微生物电子传递酶系的活性

25.粮谷贮存的安全水分为

A.8%~10% B.10%~12% C.12%~14% D.14%~16%

26.下列不.属于保持鱼类新鲜的有效措施是

A.低温B.盐腌C.日晒D.减少鱼体损伤

27.脂肪含量高的鱼不宜久藏,原因是

A.多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破坏

B.贮藏时间越久,多不饱和脂肪酸越易转化成饱和脂肪酸

C.脂肪酶在-15℃~-18℃时仍具有活性,造成脂肪分解

D.贮藏时间越久,脂肪含量将降低

28.棉籽油的主要卫生问题是

A.黄曲霉毒素B.游离棉酚C.铅D.芥酸

29.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

A.禽、畜肉B.海产品C.奶类及制品D.禽蛋

30.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

A.尼可刹米B.阿托品C.美兰D.二巯基丙醇

31.谷类的安全水分为

A.6%~8% B.8%~10% C.10%~12% D.12%~14%

32.可能与婴儿肉毒中毒有关的食品是

A.奶粉 B.米粉 C.蜂蜜 D.果汁

二、多项选择题

1.挥发性盐基总氮(TVBN)可用于以下哪些食品腐败鉴定的化学指标

A.禽、畜肉类B.大豆类C.海产品类D.粮食类E.蔬菜类

2.关于N-亚硝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在人体内合成B.有强致癌性C.是终末致癌物

D.中性、碱性环境中较稳定E.具还原酶的微生物能够促进合成

3.下列物质属于甜味剂的有

A.苯甲酸B.木糖醇C.甘草D.山梨酸E.谷氨酸钠

4.油脂酸败常用的卫生学指标有

A.酸价B.农药C.过氧化值D.羰基价E.有害金属

5.下列属于食物中毒范畴的是

A.暴饮暴食性胃肠炎B.甲型肝炎C.肉毒中毒D.伤寒E.醉谷病

6.食品污染指标中关于大肠菌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B.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肠道

C.以单位重量或容积中最近似数来表示D.属于肠杆菌科

E.食品受到粪便污染的标志

7.关于黄曲霉毒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B.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

C.不耐热,一般加工烹调可将其破坏D.长波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荧光

E.易溶于氯仿和甲醇

8.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的优点是

A.不会出现对抗生素的抗药性B.不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

C.对热敏感D.对其他抗生素不产生交叉抗性

E.能在人的消化道内被蛋白水解酶水解

9.粮豆在农田生长期和收割时混杂的有毒植物种子有

A.麦角、毒麦B.槐籽C.麦仙翁籽

D.芥菜籽E.苍耳子

10.下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特点正确的是

A.发病率高,病死率低B.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发病率高

C.动物性食品是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以鱼类发生率最高

D.沙门氏菌是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细菌E.病程短、恢复快、预后好

11.我国禁止使用的合成色素是

A.诱惑红

B.奶油黄

C.日落黄

D.赤鲜红

E.品红

12.不得用于蔬菜和水果的有机磷农药是

A.甲胺磷

B.异丙磷

C.对硫磷

D.倍硫磷

E.马拉硫磷

三、填空题

1.为保障冷冻食品解冻后食品品质,冷冻与解冻过程应遵循“,”的原则。

2.为避免其残留的气味掩盖肉、鱼的腐败气味及破坏其中的硫胺素,不宜用作肉、鱼等动物性食品的漂白剂的是。

3.常用的护色剂为和。

4.牲畜宰杀后,从新鲜至腐败变质要经僵直、、和腐败四个过程。

5.鱼类的保鲜的有效措施包括低温、盐腌、防止微生物污染和。

6.毒蕈中毒根据其有毒成分和中毒表现可分为胃肠毒型、神经精神型、、、

光过敏性皮炎型。

7.油脂酸败的化学过程主要是和,产生相应的产物。

8.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和。

9.常用的色素中,焦糖、虫胶红属于;苋菜红、柠檬黄、叶绿素铜钠盐属于。

10.一般保存蔬菜、水果的适宜温度是左右。

11.牲畜宰杀后从新鲜至腐败变质要经四个过程,畜肉处于和阶段为新鲜肉。

12.食用暴腌菜、苦井水易造成食物中毒。

13.食品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是_________。

14.河豚毒素属于________毒素。

四、名词解释题

1.挥发性盐基总氮

2.D值

3.护色剂

4.油脂酸败

5.食物中毒

6.腐败变质

7.商业灭菌

8.食品添加剂

9.酶制剂

10.食源性疾病

11.平酸腐败12.菌落总数

五、简答题

1.简述食品腐败变质的卫生学意义。

2.简述食品辐照的用途及优点。

3.简述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原则。

4.简述油脂酸败的卫生学意义。

5.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病机制。

6.简述预防河豚鱼中毒的措施。

7.简述食品中有害金属污染的毒作用特点。

8.简述预防亚硝基化合物危害措施。

9.简述防止杂环胺危害的措施。

10.简述酶制剂的卫生要求。

11.简述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

12.简述预防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措施。

六、论述题

1.试述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和条件。

2.试述结核、布氏杆菌病、口蹄疫及乳房炎等各种病畜奶的处理。

3.试述预防黄曲霉毒素危害人类健康的措施。

4.试述食用油脂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其管理。

5.试述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条件及卫生学意义。

6.试述沙门菌食物中毒的主要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

《食品卫生学》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A

4.C

5.B

6.D

7.B

8.A

9.B 10.A 11.B 12.B 13.A 14.C 15.A 16.B 17.A 18.C 19.D 20.D 21.C 22.C 23.C 24.B 25.C 26.C 27.C 28.B 29.B

30.C 31.D 32.C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

2.ABDE

3. BC

4. ACD

5.CE

6.ABCDE

7.ABDE

8.ABDE 9.ABCE 10.ABDE 11.BE 12. AC

三、填空题

1. 急速冷冻缓慢融化

2. 亚硫酸盐

3. 硝酸盐亚硝酸盐

4. 后熟自溶

5. 减少鱼体损伤

6. 溶血型脏器损害型

7.水解氧化

8.天然食品添加剂人工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9.天然色素合成色素10. 0℃11.僵直后熟12.亚硝酸盐13.40K 14. 神经

四、名词解释题

1.指食品水浸液在碱性条件下能与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总氮量,适用于蛋白质含量丰富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

2.指在某一温度和条件下,活菌数指数递减时间,也即杀灭90%活菌所需时间。表示某种微

生物加热死亡速率和耐热能力。

3.又称发色剂,是指食品加工过程中,为达到工艺要求,添加于肉类食品原料中可使与肉制品呈现良好色泽的非色素物质。如硝酸钠(钾)、亚硝酸钠(钾)等。

4.油脂由于含有杂质或在不适宜条件下久藏而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和感官性状恶化,称为油脂酸败。

5.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同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

6.食品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使食品成分分解,感官性状改变,因而降低了或失去了食用价值的各种变化。

7.指罐头食品中所有的肉毒梭菌芽胞和其他致病菌、以及在正常的贮藏和销售条件下能引起内容物变质的嗜热菌均已被杀灭而言。

8.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9.指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物质。主要是用于加速加工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

10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11.是罐头食品常见的一种腐败变质,表现为罐头内容物酸度增加,而外观完全正常。

12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mL)或表面积(cm2)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基及其PH值、培育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培养所生成细菌菌落总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

五、简答题

1. ⑴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同程度地带有使人难以接受的不良感官性质,如刺激性气味、异常颜色、酸臭味道、组织溃烂等。⑵食品成分物质有严重分解破坏,不仅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发生降解破坏,而且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也有严重的流失和破坏,使食品的营养价值严重降低。⑶腐败变质食品一般都有大量微生物繁殖,由于菌相复杂和菌量增多,所以致病菌和产毒霉菌存在机会较大,增加了引起人体不良反应和食物中毒的可能性。

2.⑴杀虫、灭菌和抑制根茎类食品发芽等效果良好。辐照杀虫比药物熏蒸节省时间,杀虫彻底,且无残毒。⑵食品在辐照过程中仅有轻微的升温,称为“冷加工”,在照射剂量恰当的情况下,食品的感官性状及营养成分很少改变。⑶由于射线的穿透力较强,可以照射小包装,也可照射大型包装,适于工业化生产,且可在不解开包装的情况下照射,工作效率高。⑷食品辐照后不用冷藏保存其鲜度可达数月到一年之久,能有效地延长食品货架寿命,便于运输以满足边远地区和特殊作业人群的需要。食品辐照对某些产品可以进行有效的检疫处理,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

3.⑴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⑵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并批准执行的使用

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⑶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⑷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⑸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⑹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4.油脂酸败使油脂分解出游离脂肪酸,产生酮、醛类和低级脂肪酸及各种氧化物等。⑴造成感官性状的变化,产的生强烈、不愉快的气味和味道。⑵油脂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酮、醛、氧化物和过氧化物等均有毒性,能影响体内的正常代谢,危害机体的健康。⑶油脂酸败后会降低营养价值: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破坏;含有维生素A.D和E失去活性;用酸败油脂加工烹调使其他食物中对氧不稳定的维生素遭受破坏。⑷油脂氧化产物与肿瘤有关。

5. ⑴感染型病原菌随食物进入肠道后,附着在肠黏膜上或侵入肠黏膜,引起肠黏膜的肿胀、充血、白细胞浸润、渗出等炎性病理变化;释放出内毒素引起体温升高,并与致病菌协同,刺激肠黏膜而引起腹泻等胃肠道症状。⑵毒素型某些病原菌污染食品后,大量生长繁殖并产生引起急性胃肠炎反应的外毒素(肠毒素),多数肠毒素对酸有一定的抵抗力,主要作用于小肠黏膜,可改变细胞的分泌功能,使细胞对CL-的分泌亢进,同时抑制肠黏膜上皮细胞对Na+和水的吸收,使Na+、CL-、水在肠腔潴留而致腹泻。⑶混合型某些病原菌,某些病原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致病菌对肠道的侵入(感染型)及其产生的肠毒素(毒素型)的协同作用,其发病机制为混合型。

6. ⑴加强对河豚鱼的监督管理:河豚鱼应集中处理,禁止鲜河豚鱼进入市场。在加工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应先断头(弃掉)、充分放血、去除内脏、皮,最后用清水反复冲洗鱼肉,加入2%碳酸钠处理24小时,然后将其制成干制品后安全无毒,方可出售。其加工废物应妥善销毁。⑵市场出售海杂鱼前,应当经过仔细严格的挑选,将挑选出的河豚鱼进行掩埋等适当的处理,不可随意抛弃,以防止被其他人拾食引起中毒。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首先让广大居民认识到河豚鱼的毒性;其次让广大居民能识别河豚鱼,以防误食。

7.摄入被有害金属元素污染的食品对人体可产生多方面危害,但通常有以下共同特点。

⑴生物半衰期多较长,进入人体后排出缓慢,形成强蓄积毒性。⑵可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而在生物体及人体内达到很高的浓度,如鱼虾等水产品中汞和镉等金属毒物的含量,可能高达其生存环境浓度的数百甚至数千倍。⑶有毒有害金属污染食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常以慢性中毒和远期效应(如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为主。由于食品中有毒有害金属污染量通常较微少,常导致大范围人群慢性中毒和远期或潜在的健康危害,但亦可由于意外事故污染或故意投毒等引起急性中毒。

8. ⑴注意食物的防腐保鲜,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可通过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分解蛋白质为胺类、酶促亚硝基化作用促进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⑵改进食品加工工艺,严格控制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使用量和残留量。⑶施用钼肥。⑷增加亚硝基化阻断剂的摄入量。⑸制定标

准并加强监测(使用量和残留量)。

9.⑴改变不良的烹调方式和饮食习惯不要使烹调温度过高,不要烧焦食物;避免过多食用烧烤、煎炸的食物;⑵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⑶灭活处理:次氯酸、过氧化酶使杂环胺氧化失活,亚油酸降低其诱变性;⑷加强监测,制定食品限量标准

10.⑴对酶制剂的菌种应严格鉴定,不能使用致病菌及有可能产生菌素的菌种。⑵只能使用有一定规格的食品专用酶制剂,不得任意使用普通工业用酶制剂。⑶来自动植物非可食部分的酶制剂须经过毒理学鉴定。⑷由不熟悉的非致病性微生物制成的酶制剂应进行严格的毒性鉴定。⑸食品工业不能使用与治疗用酶抗原近似的酶制剂。

11.⑴食物中毒的发病与特定的食物有关。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有食用过同样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停止食用后发病停止。⑵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爆发性。⑶所有中毒病人有相似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病程较短。⑷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12.主要是防止污染、控制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个环节,控制繁殖和杀灭病原菌尤为重要。

⑴鱼、虾、蟹、贝等海产品应煮透,蒸、煮时需加热至100°C并持续30分钟;对生食的海蜇等水产品宜用37%盐水浸渍保藏,食用前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凉拌食物要洗干净后在100℃沸水中漂烫数分钟或置于食醋中浸泡10分钟。⑵动物性食品,肉块要小,应充分煮熟煮透,否则深部污染的副溶血性弧菌未能完全杀死,经一定时期的保存又大量繁殖,而引起中毒。⑶海产品或熟食品应低温冷藏,室温不宜放置过久,隔餐过夜饭菜,应彻底加热。⑷食品加工、储存过程中生、熟食品的炊具要分开,并注意对炊具的洗刷、消毒,防止生熟交叉污染。

六、论述题

1.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和条件:

食品腐败变质是食品的组成和性质、食品所处环境因素及其所污染的微生物三者之间互相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是食品腐败变质的基础,环境因素为条件,微生物则是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动因。

(1)食品本身生物学特征动植物食品组织中的酶类引起食品成分的分解,加速腐败变质。

(2)食品的组成和性质。食品的营养成分特征、水分含量、pH值高低及渗透压大小等,对食品微生物的繁殖、菌相构成及优势菌种均有重要影响,从而决定食品腐败变质的进程和特征,也决定食品是易腐败或耐储存。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以腐败菌为优势菌种,以蛋白

质腐败为基本特征;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在细菌和酵母的作用下,以产酸发酵为其基本特征;以脂肪为主的食物,在理化因素作用下发生氧化酸败。食品aw值越小,食品越不易腐败变质。食品pH也是影响腐败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多数细菌、霉菌、酵母的最适pH在6.0左右,而pH<4.5时常可抑制多种微生物的生长,但耐酸性微生物可分解食物中酸性物质使pH值升高,从而为一般微生物的增殖提供适宜条件,引起微生物相的变化,促进腐败变质。食品的状态及所含不稳定物质的情况也对食品的腐败变质起作用。

(3)微生物的作用。在食品腐败变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细菌、酵母和霉菌,尤其是细菌为主。

(4)环境因素。食品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阳光(紫外线)的照射等对食品腐败变质的发生、食品腐败变质的进程均有很重要的直接作用,对食品的保藏有重要影响。

2.⑴牛型结核病畜奶:有明显结核症状病畜的奶,禁止供人食用;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无症状病畜的奶经巴氏消毒(62~65℃30分钟)消毒后制成奶制品。

⑵布氏杆菌病畜奶的处理:羊布氏杆菌对人感染性强,凡有症状的羊禁止挤奶,病畜要处理。布氏杆菌病牛的奶,应煮沸5分钟,经巴氏消毒后才可出售;奶场无消毒设备,应煮沸送消毒站消毒;凝集反应阳性,无明显症状的奶牛的奶经巴氏消毒,允许作食品工业用,但不得制奶酪。

⑶口蹄疫病畜奶的处理:发现个别口蹄疫病畜,禁止挤奶,急宰消毒,尽早消灭传染源;已蔓延成群时,应在严格控制下对病畜奶分别处理:乳房外出现口蹄疫病变的,禁止食用,就地经严格消毒后废弃;体温正常的病畜乳,在严格防止污染的情况下煮沸5分钟或巴氏消毒,可用于喂饲牛犊或禽畜。

⑷乳房炎的处理:乳房局部炎症或全身疾病在乳房局部有症状的奶,均应消毒废弃。

其它病畜奶的处理:炭疽、传染性黄疽、牛瘟、恶性水肿、沙门氏菌等的病畜奶严禁食用或工业用,应消毒后废弃。饲料中农药、抗生素残留、霉菌和霉菌毒素、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对奶的污染也应予以足够的注意。

3.预防黄曲霉毒素(AF)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措施是防止食品受黄曲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并尽量减少AF随同食品摄人人体的可能。

具体措施如下:

(1)食品防霉:是预防食品被AF污染的最根本措施。从田间开始防霉。首先要防虫,防倒伏,在收获时要及时去除霉变玉米,脱粒后的玉米要及时晾晒;要控制粮粒的水分、低温保藏、注意通风、用惰性气体代替空气或采用充氮气方法防霉;并选用和培育抗霉的粮豆新品种。

(2)去除毒素:主要是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将毒素去除:①挑选霉粒法;②碾轧加工法;③植物油加碱去毒法;④吸附法(活性白陶土、活性炭)⑤加水搓洗法。此外,日光晒或紫外线照射可破坏毒素;将受污染的粮食酿制成蒸馏酒;有机溶剂抽提毒素;用化学药物破坏毒素或用高温破坏毒素等也可达到去除毒素的目的。

(3)制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标准:限定各种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也是减少毒素对人体危害的重要措施。我国各种主要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如下:玉米、花生仁、花生油不得超过20μg/kg;玉米及花生仁制品(按原料折算)不得超过20μg/kg;大米、其他食用油不得超过10μg/kg;其他粮食、豆类、发酵食品不得超过5μg/kg;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不得超过0.5μg/kg;婴幼儿奶粉中不得检出黄曲霉毒素M1、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黄曲霉毒素B1。上述标准是我国于1977年制订的,有必要进一步修订该标准,从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健康的目的出发,基于我国农业与食品工业的科技现状及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将标准中AF的限量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4. ⑴食用油脂的主要卫生问题

①油脂的酸败油脂酸败使油脂分解出游离脂肪酸,产生酮、醛类和低级脂肪酸以及各种氧化物等,造成感官性状的变化;可产生强烈的和不愉快的气味和味道;油脂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酮、醛、氧化物和过氧化物等均有毒性,危害机体的健康;并营养价值降低。(1分)②高温加热对油脂营养价值的影响及毒性问题油脂加热温度高且反复使用,导致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被氧化破坏,热能供给量降低;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聚合作用,产生二聚体、多聚体等大分子化合物,具有很强毒性。

③食用油脂污染的卫生问题包括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多环芳烃类的污染。

④粗制生棉油的毒性最重要的有毒物质是棉酚。

⑤米糠油的卫生问题榨油的米糠应新鲜,存放时间不宜过长;注意农药残留和生产过程中作为热载体的多氯联苯和浸出溶剂的残留污染。

⑥食用油脂中天然存在的有毒物质如芥子甙、芥酸。

⑵食用油脂的卫生管理

①规范油脂加工防止油脂酸败提高油脂的纯度;控制保存温度,优化储存环境;控制水分残留及金属污染;适当添加抗氧化物质。

②防止高温加热对油脂营养价值的影响。

③防止黄曲霉毒素和多环芳烃类的污染。

④预防粗制生棉籽油中毒。

复习思考题完整版(2019.04)

复习思考题 第1章绪论 1.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研究内容有哪几方面? 2.机器和机构有何联系与区别?构件和零件有何联系与区别? 3.试列举3个机构的实例,并说明其组成与功能。 4.试列举3个机器的实例,并说明其组成与功能。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5.构件自由度的定义?机构自由度的定义? 6.运动副及运动副元素的定义?运动副的分类?平面高副与平面低副的区别? 7.运动链的定义?机构具有确定运动(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8.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公式)? 9.什么是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虚约束?应如何处置? 10.什么是基本杆组?基本杆组的自由度是多少?基本杆组中运动构件数与 低副是如何匹配的? 11.机构的组成原理是什么?机构的结构分析步骤如何? 12.为什么要进行高副低代?高副低代的条件?一个高副需要用什么来替 代? 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3.等腰梯形机构、平行四边形及反平行四边形机构各属于什么机构?有什 么特征? 14.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有哪几种方式?试分别举例说明平面四杆机构的演 化? 15.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转动副成为整转副)的条件是什么? 16.曲柄摇杆机构中,当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是否一定存在急回运动, 且一定无死点?为什么? 17.曲柄滑块机构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急回特性? 18.四杆机构中的极位和死点有何异同? 19.行程速比系数K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公式)?与急回特性之间的关系怎 样?

20.压力角的定义?与传动角的关系?四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可能出现在什 么地方? 第4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21.凸轮机构的有几种分类方式?各有什么特征? 22.描述凸轮机构工作情况的参数有哪些? 23.何谓凸轮机构传动中的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中 哪些产生刚性冲击?哪些产生柔性冲击? 24.为什么要进行从动件运动规律的组合?应满足什么条件? 25.反转法设计凸轮廓线的设计思想? 26.何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它在哪一轮廓曲线上度量?压力角变化对凸轮 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与凸轮几何尺寸有何关系? 27.滚子半径的选择与理论轮廓曲率半径有何关系?如实际轮廓曲线出现失 真,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8.从动件的偏置方向应根据什么原则?为什么? 第5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29.为了实现定传动比传动,对齿轮的齿廓曲线有什么要求? 30.为什么说啮合线是“四线合一”?“四线合一”对齿轮传动具有什么好 处? 31.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分度圆具有哪些特征?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 齿轮标准安装时具有哪些特点? 32.什么是渐开线齿廓的运动可分性?为什么它对传动有利? 33.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是指哪些?主要几何尺寸如何计算(公 式)? 34.渐开线直齿轮、斜齿轮和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各是 什么? 35.何谓重合度?重合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公式)? 36.分度圆和节圆、啮合角与压力角有何区别?分度圆和节圆在什么情况下 相重合? 37.何谓根切?有何危害?造成根切的原因是什么? 38.齿轮为什么要进行变位?正变位齿轮、标准齿轮和负变位齿轮的在齿形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概念)1、现实型文学:也称为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了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体。 6、剧本: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7、散文:一种体裁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广义的散文是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以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考题)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区别象征型文学是寄寓意蕴,以变形描写来拟人(物)的形象,是现代派文学,来表现哲理的。 现实型文学是再现生活重视细节描写,虚构而见不出虚构,表现现实主义反映生活本质的。 理想型文学是表现理想以夸张幻想来再造的虚构幻想的形象表现浪漫主义的反映理想。 或(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1、(高度的概括);2强性大(强烈的抒情性) 3、音乐性(停顿、平仄和押韵) 小说的基本特征: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散文的基本特征:1、选材广泛,现实性很强 2、形式自由,手法多样 3、形聚,构思精湛(形散:选材五光十色,联想自由驰骋,手法多种多样,结构灵活多变;神聚:立意深远,一线串珠。)4、真人真事,事情实感。 剧本的基本特征: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事件事件、地点高。2、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 3、人物台词要个性化口语并富有动作性。(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地位教养;口语化既有意境又有潜台词;动作性:人物语言要传达内在的动作心理活动;引起更多的外部动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到新的层面。) 第十章{概念}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

中国古典文献学(精简版)

中国古代文献学 主讲金小栋 导论文献与文献学 一、文献的含义的历史演变 文指文章、典籍,即书面材料; 献指贤人、贤才,实质指贤人所讲述的口头材料。 文献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即文献是知识信息与载体的统一体。 文献的载体 一、龟甲文 二、金石 三、竹木 四、帛 五、纸(四)古代纸书的装帧形式 卷轴装 旋风装 梵夹装 经折装 蝴蝶装 包背装 线装 古书版面及线装书的有关术语 1、卷轴装 初期纸书在形式上效法帛书,将写好的长条纸书,用木或竹作轴,粘于最后一幅纸上,从尾向前卷起,卷成一束。这种书籍装帧形式称为卷轴装。 采用卷轴装的手写纸书,一般称为卷子。故卷轴装又叫卷子装。 卷轴装所流行的时代是南朝到五代时期。 2、旋风装 又叫龙鳞装。它大约起于唐代而盛于北宋。旋风装有两个特点:一是纸的正反两面都书写,可发节省纸张缩小卷轴的体积,也就是扩大了书的容量;二是逐页错开一定距离粘在卷底上。以一长条卷纸作底,除首页因单面书写,全幅裱于卷端外,其余因双面书写,以每页右边无字空处,逐页向左鳞次相错地粘在首页末尾的卷底上,看去好似龙鳞。收藏时从首至尾卷起,外表完全是卷轴的装式;但打开时,除首页全裱在卷底,不能翻阅外,其余均能逐页翻转。 3、梵夹装 梵夹装原本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制,而是古代中国人对古印度用梵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佛教经典装帧形式的一种称呼。梵夹装的具体装订方式是,将写好经文的贝多树叶,依次摞成一摞,在摞的上、下各夹配一块与经叶大小长短相同的经过刮削加工的竹片或木板。然后连板带经穿一个(在中间)或两个(居两端靠里)洞,穿绳绕捆或打扣,一部梵夹装的书籍就算装帧完毕。它有两个特点:一是以板夹之,一是所夹为散叶。

(完整版)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内环境?内环境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 2. 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并比较其异同。 3. 体内的控制系统有哪几类?并比较其异同。 4. 何谓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前馈? 5. 反应、反射和反馈有何区别? 6.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可从哪些水平研究? 1.简述细胞膜物质转运有哪些方式? 2.Na+-K+泵的作用意义? 3.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 1. 细胞间通讯有哪些方式?各种方式之间有何不同? 2. 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有哪几种方式?比较各种方式之间的异同。 3. 试述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特征。 4. 试比较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几种信号通路之间的异同。 5. 概述受体酪氨酸介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1.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证明? 2.动作电位是怎么发生的?如何证明动作电 位是钠的平衡电位? 3.发生兴奋过程中,如何证明有兴奋性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4.兴奋是如何传导的?影响传导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5.试比较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区别。 6.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7.绝对不应期是否指潜伏期?潜伏期是否等于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刺激作用时间? 8.神经干上某点发生兴奋后,除向前传导外能否逆传?为什么? 9.试比较改变刺激强度,单一神经纤维与神经干的动作电位变化?为什么? 10.血K+浓度对兴奋性、RP和AP有何影响? 11、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 ) A.在静息状态下,Na、K离子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 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钠离子通道就大量开放 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钾离子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 D.钠离子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E.钠、钾离子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文献学:有关古代文献典籍整理和研究的学问。它以古代文献典籍的形式内容和整理它的各个环节如校勘、标点、注释、辨伪、辑佚、编纂等为骨架,构筑了所需要的古代语言文字、古籍目录、版本、古代历史文化等有关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中国古文献史以经学史为中心。经学成为古文献学的中心。 中国古文献学分两派:考据学派、义理学派 中国古文献典籍传统上分经、史、子、集四部 中国古文献学史分7个时期:先秦(含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含辽、金)、元明、清及近代。 夏代就有“图法”,即文献典籍。今天能见到最早文献为商代的甲骨卜辞。我国最早的古文献整理学者,为周宣王时代的宋国大夫正考父。 孔子与五经的关系:对于传世的《易》《书》《诗》《仪礼》《春秋》等五经,相传多为孔子所作,或认为是孔子删改,实际并非如此。对于《易经》,孔子只是在教授学生时偶尔提及,并未把它作为教学内容;孔子虽然教授过《尚书》,但是否有系统整理过,尚在疑然间;孔子删《诗》只说也不可信,但他对《诗经》的解释与评论,对后世研究有巨大影响;《礼记》为儒家之书,出于孔门后学之手,受孔子思想影响很大;《春秋》为孔子整理修订过,这是学术界比较认同的看法。 孔门弟子“四门十哲”中,子游、子夏为文献学家,此后则为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秦始皇焚书坑儒,对先秦文献的禁毁情况:官方所藏《诗》《书》,诸子书不在禁毁之列;医药、卜筮、种树、法家、兵家之书不在禁毁之列;各国史记禁绝尤甚,损失惨重;民间所藏《诗》《书》与诸子书损失惨重,但远未被烧绝,故汉代屡有古文书被发现。 两汉官方4次大规模整理古文献活动:1.西汉宣帝时,博征群儒论定五经于石渠阁;2.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主持整理群书;3.东汉章帝时会群儒于白虎观考论经义同异,作《白虎通义》;4.东汉灵帝熹平四年诏诸儒正定经书文字,刊成石碑,即“熹平石经” 汉代诸子等书注释说解代表作:赵岐《孟子章句》,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王逸《楚辞章句》 语言文字学代表作:《尔雅》《说文解字》《方言》 经学今古文之分:汉代文献学的重要问题,对整个文献学史影响深远。主要区别

完整版机器视觉思考题及其答案

什么是机器视觉技术?试论述其基本概念和目的。答:机器视觉技术是是一门涉及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心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机器视觉主要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机器视觉技术最大的特点是速度快、信息量大、功能多。机器视觉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完成观测和判断,常用于大批量生产过程汇总的产品质量检测,不适合人的危险环境和人眼视觉难以满足的场合。机器视觉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避免人眼视觉检测所带来的偏差和误差。机器视觉系统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详细论述之。答:机器视觉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图像获取、图像处理和识别、输出显示或控制。图像获取:是将被检测物体的可视化图像和内在特征转换成能被计算机处理的一系列数据。 该部分主要包括,照明系统、图像聚焦光学系统、图像敏感元件(主要是CCD和CMOS采 集物体影像。 图像处理和识别:视觉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滤波去噪、图像增强、平滑、边缘锐化、分割、图像识别与理解等内容。经过图像处理后,图像的质量得到提高,既改善了图像的视觉效果又便于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和识别。 输出显示或控制:主要是将分析结果输出到显示器或控制机构等输出设备。试论述机器视觉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答:。机器视觉技术的现状:机器视觉是近20?30年出现的新技术,由于其固有的柔性好、 非接触、快速等特点,在各个领域得到很广泛的应用,如航空航天、工业、军事、民用等等领域。 发展前景:随着光学传感器、信息技术、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性价比的不断提高,机器视觉技术越来越成熟,特别是市面上已经有针对机器视觉系统开发的企业提供配套的软硬件服务,相信越来越多的客户会选择机器视觉系统代替人力进行工作,既便于管理又节省了成本。价格持续下降、功能逐渐增多、成品小型化、集成产品增多。 机器视觉技术在很多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请给出机器视觉技术应用的三个实例并叙述之。答:一、在激光焊接中的应用。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实时跟踪焊缝位置,实现实时控制,防止偏离焊缝,造成产品报废。 二、在火车轮对检测中的应用,通过机器视觉系统抓拍轮对图像,找出轮对中有缺陷的轮对,提高检测精度和速度,提高效率。 三、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通过机器视觉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 跟踪,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度。 什么是傅里叶变换,分别绘出一维和二维的连续及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数学表达式。论述图像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目的。 答:傅里叶变换是将时域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或余弦函数叠加之和。一维连续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为:一维离散傅里叶变换为:二维连续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为: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为: 图像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概念:傅立叶变换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其通过在时空域和频率域来回切换图像,对图像的信息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简化了计算工作量,被喻为描述图像信息的第二种语言,广泛应用于图像变换,图像编码与压缩,图像分割,图像重建等。作用和目的:图像的频率是表征图像中灰度变化剧烈程度的指标,是灰度在平面空间上的梯度。傅立叶变换的物理意义是将图像的灰度分布函数变换为图像的频率分布函数,傅立叶逆变换是将图像的频率分布函数变换为灰度分布函数。图像灰度变换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答:灰度变换:基于点操作,将每一个像素的灰度值按照一定的数学变换公式转换为一个新的灰度值。灰度变换是图像增强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使图像动态范围加大,使图像的对比度扩展,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绪论 1、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 2、有一种观点认为, 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 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 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相容的: ①历史上的进步阶级,其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能够提出具有科学性的理论观点 ②无产阶级代表着人们的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提出合理的科学理论③自从有阶级以来,理论的科学性总是与一定的阶级性联系在一起的。(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①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3、马克思17 岁时在自己的中学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请阅读马克思的这篇作文,并结合你对马克思一生奋斗历程的了解,谈谈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从马克思主义的这篇作文中得到的人生启迪; (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2)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工作。 (3)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物质的存在形式 ③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原则②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③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

各校古典文献学历年考研试题集锦

各校古典文献学历年考研试题集锦 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试题 2003年中国古典文献学(150分) 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20分)九通四书六艺七略九州 二、请介绍一部你熟悉的工具书:(应包括体例、内容、特点、检索方法、功用等项,最好能举例说明。20分)三、翻译下列短文(40分)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殺之,寘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趙盾、士季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三進,及溜,而後視之,曰:「吾知所過矣,將改之。」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惟群臣賴之。又曰:『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能補過也。君能補過,袞不廢矣。」猶不改。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於此,不如死也。」觸槐而死。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殺之。盾曰:「棄人用犬,雖猛何為!」鬭且出。提彌明死之。初,宣子田於首山,舍于翳桑,見靈輒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問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遺之。」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寘諸橐以與之。既而與為公介,倒戟以禦公徒而免之。

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趙穿攻靈公於桃園。宣子未出山而復。大史書曰「趙盾弒其君」,以示於朝。宣子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宣子曰:「烏呼!『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竟乃免。」四、问答题(70分)1、谈谈你对《汉书·艺文志》的认识。(30分)2、试就学术研究中的某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0分)3、举出十部重要史传文献,并就其中一部谈谈你的认识。(20分)文献阅读基础(150分)一、解释下列每组词义的差别(10)后後、征徵、余餘、游遊、适適、谷穀、雕彫、无毋、發髪、乾榦二、许慎关于“六书”的论述中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怎样下定义的?除许慎所举的例字外,各举5个例字加以说明(20) 三、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30分) 1、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左传·僖公五年)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左传·僖公三十年) 3、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左传·宣公二年) 4、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左传·成公二年) 5、宋多责赂于郑。(左传·桓公三十年) 6、今王之地方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战国策·楚策) 7、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礼记·礼运) 8、王若隐其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梁惠王上) 9、夫以中才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报

思考题整理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那些根本要求? 科学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精神实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这就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四条根本要求,揭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线保障、社会保障、动力保障和政治领导保障。 5.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一个社会形态由于其自身的矛盾,必然被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了。虽然人在创造历史时有其能动作用,但人们不能主观地取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能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2)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虽然当代资本主义采取了一些自我调节的手段,发生了新变化,但从根本上讲,这些调节和改良,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不断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指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而是一种同以往的各种社会制度一样的过渡性的社会制度。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建立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因而能够解放生产力,能够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能够自觉地、不断地高速和改革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方面,解决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坚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资本主义所不能解决的。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必然向其最高级阶段——共产主义迈进。 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 (1)这是由社会主义历史的短暂性所决定的。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社会主义的历史毕竟是短暂的,总的来说还处在实践和发展初期。中国现在并将长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不够格”、“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处在幼童时代的社会主义,自然难于充分展示出它的巨大优越性和蓬勃生命力,也必然会出现各种失误和遇到各种挫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这是由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性所决定的。由于无产阶级不曾掌握任何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无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得到发展。更何况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不但要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就决定了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激烈程度、广泛程度和深刻程度,是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革命所不能比拟的。私有制范围内更替尚且需要经过漫长、艰巨的历史进程,以消灭私有制为最终目标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不是一个更为漫长、更加艰巨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出现曲折、反复,从而使这一进程放慢,不值得大惊小怪。历史的辩证法从来都是如此。

思考题整理完整版

教育资料

教育资料

教育资料

容器几何尺寸:(1)容器的大小;(2)形状h/D;h/D为0.25时杀菌时间最短。 导热型圆罐的杀菌时间(扎丹):t0=A(8.3hD+D2) 8.什么是致死率及部分杀菌量? 致死率:致死率是热力致死时间的倒数,热力致死时间Ti的倒数1/Ti为在温度θi 杀菌1min所取得的效果占全部杀菌效果的比值,称为致死率. (以热处理时间为横坐标,以致死率为纵坐标图为致死率图。) 部份杀菌量:细菌在T℃温度时的热力致死时间为I分钟,在T℃加热了t钟,则在T℃温度下完成的杀菌程度为t/τ。 9.说明比奇洛基本推算法的基本原理,并用图表示杀菌时间的推算方法。 基本原理:找出罐头食品传热曲线和各温度时细菌热力致死时间性的关系,为罐头食品杀菌操作(理论上达到完全无菌程度)推算预定杀菌温度工艺条件下需要的加热冷却时间。(图自己补,分别是食品传热曲线,热力致死时间曲线,致死率曲线,三幅图加上文字表述) 9.杀菌方法的选择与酸度有什么关系?(网上找的) 食品的酸度对微生物耐热性的影响很大。对绝大多数微生物来说,在pH中性范围内耐热性最强,pH升高或降低都可减弱微生物的耐热性。特别是在偏酸性时,促使微生物耐热性减弱作用更明显。酸度不同,对微生物耐热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同一微生物在同一杀菌温度,随着pH的下降,杀菌时间可以大大缩短。所以食品的酸度越高,pH越低,微生物及其芽胞的耐热性越弱。酸使微生物耐热性减弱的程度随酸的种类而异,一般认为乳酸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最强,苹果酸次之,柠檬酸稍弱。由于食品的酸度对微生物及其芽胞的耐热性的影响十分显著,所以食品酸度与微生物耐热性这一关系在罐头杀菌的实际应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酸度高,pH低的食品杀菌温度低一些,时间可短一些; 酸度低,pH高的食品杀菌温度高一些,时间长一些。 10.为什么要进行反压冷却?如何进行操作?(网上找的) 为减少冷却阶段罐内外压力差防止容器变形、损坏玻璃罐跳盖等现象,常采用反压冷却。 加压冷却(反压冷却):在通入冷却水的同时通入一定的压缩空气。 (要注意的是,杀菌锅温度声高到了杀菌温度T,并不意味着罐内食品温度也达到了杀菌温度的要求,实际上食品尚处于加热升温阶段。对流传热型食品的温度在此阶段内常能迅速上升,甚至于到达杀菌温度。而导热型食品升温很慢,甚至于开始冷却时尚未能达到杀菌温度。因此冷却时需要加反压) 操作: 一般高温杀菌115~1210C,需打入137.3~166.7kPa的压力。 杀菌釜内反压力的大小,以使杀菌釜内总压力(蒸汽压力与补充压力之和平等于 或稍大于罐内压力与允许压力差Δp允的好,即: p釜=p 釜蒸+p反≥p2-Δp允 p反=p2 -p釜蒸-Δp允 反压杀菌冷却时所补充的压缩空气应使杀菌釜内压力恒定,一直维持到镀锡罐内 压力降到1+Δp允大气压,玻璃罐内压力降到常压时才可停止供给压缩空气。 11.说明内容物腐败变质的类型,分析其原因。 胀罐:从程度分隐胀、轻胀、硬胀 从性质分:理化性胀罐、细菌性胀罐。氢胀:[H+]↑→罐壁腐蚀→ H2↑假胀:装量过多,真空度低 教育资料

电气工程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电气工程与电工科学的关系就是什么? 电气工程的理论基础就是电气科学。 2.与“现代五大工程”的其她工程相比,电气工程的突出特点就是什么? 与其她工程相比,电气工程的特点在于:她的出现首先不就是来源与文明发展的自发需要,而就是来源于科学发现。她以全新的能量形态开辟出一个人类文明的新领域。她的发展又伴生了电子工程,从而孕育出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工程领域,为信息时代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为什么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 在这一时期,发电,输电,配电已形成了一气轮机,水轮机为原动机,以交流发电机为核心,以变压器与输配电线路等组成的输配点系统为“动脉”的输电网,使电力的生产,应用达到较高的水平,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中电力拖动,电力牵引,电动工具,点加工,点加热等得到普遍应用。 4.根据自己了解,电气工程有哪些应用? 多电飞机,线控汽车,全电舰船。 5.20世纪哪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电器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永磁材料,超导磁体技术,电磁技术。 6、电气科学与电气工程的发展史给您哪些启发? 今天电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她不仅创造了极大的生产力,而且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极大进步,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电气工程也应次被誉为“现代文明之轮” 7、21世纪电器工程科学的发展趋势就是什么? 将电气科学与工程与近代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前沿融合,加强从整体上对大型复杂系统的研究,加深对微观现象及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同时用信息科学的成就改造与提升本学科并开创新的研究方向。 8、为什么说21世纪电器工程与其她科学融合交叉就是她的显著特点? 21世纪的电气工程科学将在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创新与飞跃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点上, 9电气工程科学的基础理论包括那些? 电路藜芦,电磁理论,电磁计量理论等。 10您认为今后电气工程还会有哪些新应用? 电力大系统,电力传动系统及电力电子变流系统中各问题基于新材料,新原理成为开拓新应用领域的电机,电器,电能质量的理论及其测量控制,现代测量传感技术。 11您认为还有那些计算机软件可以用于今后的专业学习? MATLAB,PSPICE,EMTP,SABER,ANSOFT。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文献:先秦及汉代多把文献理解为书面材料与口头材料,例如孔子与司马迁。后来专指书面材料,到现代,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与信息得一切载体。 文献学:一定程度上就是“文献”概念得自然延伸延伸,就是研究文献得产生、发展、整理与利用得专门学科。 古典文献学:传统文献学(即古典文献学)正就是在综合校雠、目录、版本诸学得基础上发展起来得,就是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得源流、特点、处理原则与方法(如分类、目录、版本、辨伪、校勘、注释、编纂等)及其利用得一门学科。 总集:总集就是汇集两人或两人以上得作品得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与多个朝代(通代)得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与多种体裁得作品。一般来说,古代得总集多为诗、文得合集。 别集:就是相对于总集而言得,它就是指商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得个人作品集。例如《李太白全集》《王维集校注》等 类书:就是我国古代分类式资料汇编性得工具书,最早得类书就是曹丕得《皇览》,著名类书还有《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 丛书:就是指搜集两种以上得文献,按照一定得理念与体例编校,冠以一个总得书名,用统一得版式与装帧印行得文献类型。又称“丛刊”“丛刻”等,例如《儒学警悟》。注意综合性丛书(包括各类著作,《四库全书》)与专科性丛书(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等,明代何文涣《历代诗话》) 政书:专门记载各种典章制度得工具书,又称典志体史书,例如唐代刘轶《政典》。杜佑在《政典》基础上扩充为《通典》。宋人郑樵编《通志》,元代马端临编《文献通考》,杜、郑、马三书被称为“三通”。 叙录:或称书录解题,题要等,列于书名之后,就是用以揭示图书得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得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叙录就是古代目录书中最重要得结构成分,就是古代目录学具有学术性与指示读书治学作用得具体表现之一。 别录,西汉刘向把所校各书得叙录汇集成编,称为《别录》,就是一部汇集诸书叙录得提要目录学著作。也就是后世叙录体目录得创始与典范。 刻本就是指在板木上刻字印刷而成得图书,按照书籍刻印得时代,可以分为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例如唐代刻本金刚经。按照刻印得地域划分,可分为浙本蜀本等。按照书籍刻印得主体可以分为官刻本,与家刻本等,按照书籍刻印得先后,可以分为初刻本,原刻本,重刻本等,按照版式与字体,可以分为大字本,小字本等,还可以按照印刷得墨色,流通得情况。 善本,善本就是指珍贵难得得古籍刻本写本,其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某一方面得特殊价值,不仅原本或接近原本得版本可称善本,但凡经过名家精校过得版本都可视为善本。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二、精本,三、旧本。 行款即行文得款式,包括行格与字数,通常以半页计算。 牌记又称碑牌、木记、墨围,俗称书牌子,就是刻书得一种版本记录,相当于今天得版权页,一般认为牌记兴起于宋。牌记最初环以墨围就是为了区别正文,引起读者注意。

网络安全思考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网络安全思考题参考答 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网络安全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osi安全体系结构? 为了有效评估某个机构的安全需求,并选择各种安全产品和策略,负责安全的管理员需要一些系统性的方法来定义安全需求以及满足这些安全需求的方法,这一套系统体系架构便称为安全体系架构。 2.被动和主动威胁之间有什么不同? 被动威胁的本质是窃听或监视数据传输,主动威胁包含数据流的改写和错误数据流的添加。 3.列出并简要定义被动和主动安全攻击的分类? 被动攻击:消息内容泄漏和流量分析。 主动攻击:假冒,重放,改写消息和拒绝服务。 4.列出并简要定义安全服务的分类 认证,访问控制,数据机密性,数据完整性,不可抵赖性。 5.列出并简要定义安全机制的分类。 特定安全机制:为提供osi安全服务,可能并到适当的协议层中。 普通安全机制:没有特定osi安全服务或者协议层的机制。 第二章 1.对称密码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明文,加密算法,秘密密钥,密文,解密算法。

2.加密算法使用的两个基本功能是什么? 替换和排列组合 3.分组密码和流密码区别是什么? 流密码是一个比特一个比特的加密,分组时若干比特同时加密。比如DES是64bit的明文一次性加密成密文。 密码分析方面有很多不同。比如说密码中,比特流的很多统计特性影响到算法的安全性。密码实现方面有很多不同,比如流密码通常是在特定硬件设备上实现。分组密码可以在硬件实现,也可以在计算机软件上实现。 4.攻击密码的两个通用方法是什么? 密码分析与穷举法(暴力解码) 5.为什么一些分组密码操作模式只使用了加密,而其他的操作模式使用了加密又使用了解密 答:出于加密与解密的考虑,一个密码模式必须保证加密与解密的可逆性。在密码分组链接模式中,对明文与前一密文分组异或后加密,在解密时就要先解密再异或才能恢复出明文;在计数器模式中,对计数器值加密后与明文异或产生密文,在解密时,只需要相同的计数器加密值与密文异或就可得到明文。 6.为什么3DES的中间部分是解密而不是加密? 3DES加密过程中使用的解密没有密码方面的意义。唯一好处是让3des使用者能解密原来单重des使用者加密的数据。 第三章

软件工程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软件工程概论郑人杰等版 第1章软件与软件工程的概念 1.1 举出你所知道的应用软件的例子。 办公软件、游戏软件、财务软件、银行软件、人事管理软件、工资管理软件、学籍管理软件等。 1.2 认为“软件就是程序,软件开发就是编程序。”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认为“软件就是程序,软件开发就是编程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程序只是软件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次,在软件开发中,编程只是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阶段。 1.3 如果将软件开发比作高楼大厦的建造,可以将软件的设计比作什么? 可以将软件的设计比作建筑设计,软件设计的成果相当于建筑设计的设计图纸。 1.4 什么是软件危机?它有哪些典型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典型表现: (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既跟不上硬件的发展速度,也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 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除了软件本身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软件开发的经验和有关软件开发数据的积累,使得开发工作计划很难制定。 (2) 软件人员与用户的交流存在障碍,使得获取的需求不充分或存在错误。 (3) 软件开发过程不规范。如,没有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就开始编程序。 (4) 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其复杂性往往会呈指数级升高。需要很多人分工协作,不仅涉及 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科学严格的管理。

中国古典文献学排名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 中国古典文献学 南开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中国古典文献学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 中国古典文献学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河北师范大学--文学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山西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中国古典文献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

献学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东北师范大学--亚洲文明研究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中国古典文献学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古典文献学 武汉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上海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安徽大学--中文系-- 中国古典文献学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 中国古典文献学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厦门大学--中文系-- 中国古典文献学广州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华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暨南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古典文献学 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河南大学--文学院-- 中国古典文献学

仿真技术实验程序及思考题解答完整版汇总

实验一 连续系统的数字仿真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Matlab 中m 文件的编写; 2. 掌握龙格-库塔法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MATLAB 软件 三、实验内容 假设单变量系统如图所示。试根据四阶龙格-库塔法,求系统输出y 的动态响应。 1.首先把原系统转化为状态空间表达式:??? ??=+=?CX y bu AX X ,根据四阶龙格-库塔公式, 可得到: ?? ??? =++++=+++1143211) 22(6 k k k k CX y K K K K h X X (1) 其中: ?? ???????+++=+++=+++=+=) ()() 2()2()2()2()(3423121h t bu hK X A K h t bu K h X A K h t bu K h X A K t bu AX K k k k k k k k k (2) 根据(1)、(2)式编写仿真程序。 2.在Simulink 环境下重新对上述系统进行仿真,并和1中结果进行比较。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要求给出系统输出响应曲线,并分析计算步长对龙格-库塔法的影响。 计算步长对龙格-库塔法的影响:单从每一步看,步长越小,截断误差就越小,但随着步长的缩小,在一定求解范围内所要完成的步数就增加,不但引起计算量的增大,而且可能导致舍入误差严重积累,因此同积分的数值计算一样,微分方程的解法也有选择步长的问题。 源程序: r=5; numo=[1];deno=[1 4 8 5]; numh=1;denh=1; [num,den]=feedback(numo,deno,numh,denh); [A,b,C,d]=tf2ss(num,den); Tf=input('仿真时间 Tf= ');h=input('计算步长 h='); x=[zeros(length(A),1)];y=0;t=0;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后习题全部答案黄杏元著

地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第一章 1、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它与一般计算机应用系统有哪些异同点?答: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 脱胎于地图学,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但是,地理信息系统与这学科和系统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 GIS 与机助制图系统机助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得主要技术基础,它涉及GIS 中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制图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一个功能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数字制图系统的所有功能,此外它还应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 (2) GIS 与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GIS 除需要功能强大的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之外,还需要具有图形数据的采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因此,GIS 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比一般事务数据库更加复杂,在功能上也比后者要多地多。 (3) GIS 与 CAD 系统二者虽然都有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图形,但 CAD 系统只处理规则的几何图形、属性库功能弱,更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 (4)GIS 与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是专门用于对遥感图像

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处理的软件。它主要强调对遥感栅格数据的几何处理、灰度处理和专题信息提取。这种系统一般缺少实体的空间关系描述,难以进行某一实体的属性查询和空间关系查询以及网络分析等功能。 2、地理信息系统有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有哪些?试举目前广泛应用的两个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例,列出它们的功能分类表,并比较异同点? (1)系统硬件:包括各种硬件设备,是系统功能实现的物质基础; (2)系统软件:支持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回答用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3)空间数据: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用基础; (4)应用人员:GIS 服务的对象,分为一般用户和从事建立、维护、管理和更新的高级用户; (5)应用模型:解决某一专门应用的应用模型,是 GIS 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3、试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分析功能与应用模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功能是基于现有数据按照一定规律或者参数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构,这些规律和参数就可以构成一个应用模型,比如降雨量计算模型和风力强度计算模型等。但应用模型很多是专业领域的模型,其表现可以是参数表格也可以是图标或计算公式,不利于地理信息这种要与地理坐标想联系,并且需要特殊的可视化效果的信息分析与表达。因此要构建适合于地理信息分析和表达的应用模型就要吧如气象农业等行业应用模型转变或者结合地理信息做成与空间信息想连接的模型应用于分析。 4、根据你的了解,阐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学科及关联技术,并就地理信息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