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夫季水的河主编《新编比较文学教程》习题答案湘潭大学文新考研必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中西方文学理论学科生成的标志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仅是西方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而且是西方文学理论学科诞生的标志。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第一部具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具体内容”的规模宏大的文学理论专著,也是中国文学理论学科诞生的标志。

2.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研究重点有什么变化?

一是内容向形式转移:西方古典文学理论偏重于对文学内容的研究,重点是文学的真实性问题,结论是内容决定形式;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注重文学形式的探讨,重点是文学的语言问题,结论是形式即内容。

二是外界向心灵转移:西方古典文学理论偏重于文学与外部世界的研究,重点是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结论为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偏重于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探讨,重点是无疑是心理,结论是文学即表现,甚至是人的本能欲望的升华。

三是由作者向读者的转移:西方古典文学理论偏重于作家研究,重点研究作家与作品的关系,结论为作品是作家所创造,文学的风格即作家的人格;西方现代文学理论转向了读者研究,重点研究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结论为读者是文学活动的参与者、文学价值的体现者、文学意义的生产者。

3.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转型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中国现代文学的变革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转型;

其次,中国现代对科学思想的引进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转型;

再次,中国现代社会的变革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转型。

4.文学理论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活动构成整体与文学活动动态过程。

从构成论的角度看,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论,可以解释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艺术家、作品、欣赏者构成的”整体,文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由这四要素构成的文学活动整体。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艾氏的“四要素”说,可以解释为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动态过程。

第一章文学本质

1.在文学理论发展史上有哪几种类型的文学本质观?它们各自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大致有以下下种文学本质观:

一、生活反映论文学本质观

生活反映文学本质观,主要指从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角度去观察问题,以反映论为其基础理论,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文学本质观。主要包括摩仿说、镜子说、再现说等主要观点。

二、情感欲望论文学本质观

情感欲望论本质观,主要指从文学与作家心理情感的角度去观察问题,以表现论为其理论依据,认为文学是作家情感欲望的表现。主要包括情感说、游戏说、欲望说等主要观点。

三、语言形式论文学本质观

语言形式论文学本质观,主要指从文学与语言形式的角度去观察文学问题,以语言论为其理论基础,认为文学是一种语言形式的文学本质观。主要包括形式说、结构说、符号说。

2.本教材是怎样界定文学本质的?

文学的本质界定为:文学是人类生活实践中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活动。可以从生活源泉(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实践本位(文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形式、是一种特殊的消费产品)、审美属性(审美特性是文学的根本属性)、语言活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表达的工具,也是文学的本质之所在)等四个方面去认识和研究。3.怎样认识社会生活与文学的关系?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关于文学与生活关系的一个经典命题,也是一个被文学实践所证明的命题。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看,人类的文学史就是一部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史。

从作家的创作经验看,社会生活是他们从事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从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看,生活与文学的关系是存在与意识的关系。

在生活与文学的关系上,我们应该辩证地理解:

首先,应看到社会生活对文学的决定作用;

其次,不能将两者的关系简单化;

再次,社会生活与文学具有双向互动性。

4.怎样认识文学的实践本位?(09年论述1“为什么说文学起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生存活动?”)

(一)文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主要是从文学的根源上来说的,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和人口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两种社会实践方式,这两种实践方式,推动了文学的起源,促进了文学的诞生。首先,它创造了作为文学生产主体的人:人的手、人的脑、人的五官感觉的社会化和艺术化;其次,它创造了作为文学生产内容的人的生活:人的劳动过程、劳动工具、劳动交往和两性关系;再次,它创造了文学生产媒介的语言:语言、文字、以及语言文字应用规则和要求。这足以说明文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二)文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形式,这主要是从文学生产特性上来说的,指文学归属于人类的精神生产领域,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精神活动)的方式之一。

(三)文学艺术作品在成为精神产品的同时,它还是一种消费产品,当然是一种特殊的消费产品。

5.为什么说审美属性是文学最根本的属性?

这是因为文学的审美属性既是文学发展走向自觉的标志,也是文学创作活动中整体性的自由追求。

审美属性是文学发展走向自觉的标志。中国在魏晋之前,文学还是一种广义的文学,它和文章或为同义词,或包含于文章之中。同时,它还承载着许多审美以外的功能,如实用功能、道德功能。那时的文学虽然隐含着一种“不一定是自觉的、纯粹的和明确的”、“审美的文学观念”,但是,审美属性却不是它的根本属性。到魏晋时期,文学随着人的自觉走向了自觉,狭义的文学“从广义的文学(文化)大家庭中分离出来,获得独立发展的地位”,其实用功能和

道德功能大大减弱,审美功能空前加强,从此,“文学的审美性质才正式被确认,并且伸张开来。”在西方,文学在很长一段时期被视为与“技艺”相似的活动,并被赋予了较多的审美以外的功能,如事神的宗教功能、教化的道德功能。到了16世纪,文学的审美性质初步得到确立,其标志是将文学从“技艺”中分离出来,作为“美的艺术”得到确认并独立发展。

审美属性是文学创造活动中整体性的自由追求。人类历史的进步始于对美的追求,而关于人类对美的追求,对文学创作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这种追求体现在文学创作的内容、形式、功能等多个方面。文学创作集中地体现了美的追求,典型地体现了美的规律,全面地体现了美的理想,并且呈现了主体的自由意志。

6.为什么说文学与语言有着血缘关系?(09年简答1“语言之于文学具有怎样重要的地位?”)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活动,这种活动贯穿于从文学创作到文学欣赏的全过程。

文学创作中的语言活动,体现为作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追求,语言的选择和语言的组合是最重要的。

从语言选择看,文学创作的语言选择是一种审美选择;“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捏的。”

从语言组合看,文学创作的语言是一种审美组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文学欣赏的实质,是在语言基础上的意象建构过程,欣赏者通过对语言符号的感知,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语言符号转化为意象符号,从而领略文学作品之美。

第二章文学活动

1.文学世界与现实世界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一)文学根植于现实世界。世界包括现实的物质世界与主体的情感世界,它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文学的表现对象。文学的内容、形式、风格是社会心理和时代风尚的反映,当社会发生转变时,文学的内容与形式都会在时代与现实的变化中相应地发生变化。文学的思想与情感是现实在主体心灵的反映与表现。

(二)文学的世界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实的物质世界。文学艺术所要创造的是一个“有生气的完整的整体”,是一个“审美幻像世界”。文学艺术中的形象虽然来自于现实,但它要受到主体心灵与情感的影响,所以,艺术世界不是现实世界的简单复制,而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一方面来源于现实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则来自艺术家的思想与情感。

2.现代技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思考?(我想这样的题目不会考,不完全属于文学的范畴,你的书上面也打叉叉了,我从网上找到资料做个参考答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一是对创作题材的影响;二是对创作思维和创作观念的影响;三是对创作方法的影响;四是对创作形态的影响;五是对传播手段的影响。

3.电子媒介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我想这样的题目不会考,不完全属于文学的范畴,你的书上面也打叉叉了。我从期刊上找到一个相对合适的答案)

电子媒介对文学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子媒介拓宽了文学的表现空间;二是电子媒介拓宽了文本的生成方式;三是电子媒介壮大了文学的创作队伍;四是电子媒介增加了文学的消费群体。同时随着电子媒介的日益扩张,电影、电视、网络与其他新媒介(如手机短信)的流行,纯文学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但是流传了千百年的文学毕竟有很强的张力和包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