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 (2)削切——
• 有将某一种完整形象变成
不由两个或更多的形象组合 后,在方向、位置方面进行 变化。
• 近似构成——探讨基本形的变化,是重 复的轻度变异,没有重复的严格规律, 但又不失规律感。
• 特点:求大同,有小异,可以取得统一 又富于变化的效果。
• 一、基本形的近似
• 左图利用树叶作为基本形 抓住了树叶叶脉的特点, 进行了叶片的变形处理。
• 近似的画面使人百看不厌 趣味无穷。
• 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程度大就容易产生重复感; 反之,近似程度太小就会破坏统一感,失去近似的意义。总 之要让人感觉到,近似的形与形之间是一种同类的关系。
(1)同形异构
• 是指外形相同、内部结构 不同的造型方法。
(1)异形同构
• 是指外形不同、内部结构 相同的造型方法。
(1)异形异构
• 是指差异性很大、关联性 较小的一类构成方式。
• 其外形和内部结构都不相 同,但是内在的艺术表现 形式是一样的。
二、近似基本形的方法
(1)联想——
从品种、意义、功能、 同谱、同族、同类等方面取 其似的功能取其相似又不相 同的某种因素。
• 重复构成
• 优点:严谨、整齐、秩序
• 缺点:单调、呆板
重复
世界上有两片同样 的树叶吗?
• 近似:溪边的石头、林中的树、美丽的花、 大海的波浪……
平面构成 ——近似构成
• 近似是指——在形状、大小、色彩、肌 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有在统一 中求变化的效果。
• 形象彼此相像,而不完全一样。
平面构成的八种基本形式

平面构成的八种基本形式
1、重复形式:重复构成形式是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2、近似形式:近似构成形式是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3、渐变形式:渐变构成形式是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渐变包括(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
4、发射形式:发射构成形式是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发射包括(点式发射构成形态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旋转式发射格)。
5、空间形式:空间构成形式是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其中包括——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
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6、特异构成形式:特异构成形式是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
7、密集构成:密集构成是指比较自由性的构成形式,基本形的密集,须有一定的数量、方向的移动变化,常带有从集中到消失的渐移现象.此外,为了加强密集构成的视觉效果,也可以使基本形之间产生复叠、重叠和透叠等变化,以加强构成中基本形的空间感。
8、对比构成:较之密集构成更为自由性的构成,称为对比构成。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的创意设计

序号
1 2 3 4
案例图片
案例来源 近似形的组构形式 特点解读
近似构成的骨骼既可以是重复的,也可以是近似的。
理论探究 2.近似构成的特点 (1)当基本形为具象形时,可以选取功能和意义互有联系的同一类,或具 有较强共同特征的对象。总之,基本形看似各不相同,但又具有较强的同 类特征或意义。
理论探究
(2)当基本形是几何形时,可以利用两个以上几何形相加或相减,来 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案例导入
4.作品四(悉尼歌剧院建筑)
著名的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建筑造型新颖奇 特、雄伟瑰丽。其建筑造型设计也可以看成是近 似构成的一种表现,白色蚌形的基本形在巨型花 岗岩石基座上,形成高低不一的整体造型。远远 望去,既象一枚枚竖立着的洁白大贝壳,又象一 组扬帆出海的船队,与周围蔚蓝色的海面浑然一 体,景色蔚为壮观。
项目训练
4.要点提示 (1)具象近似形要把握在形象近似的基础上,功能或意义要相关联。 (2)具象近似形可以通过强化每一局部共有特征来增强基本形近似的程度。 (3)几何近似形最好用3个以上的相似几何形进行相加或相减,但不要额外加形或减形 。 (4)骨骼的设计不要太僵化,既可以相同,也可以相似。
样例参考 请参考书上P71——P78
能力拓展 1. 案例欣赏
近似形为同形异构的广告设计
近似形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异构的广告设计
能力拓展
近似形为同形异构的广告设计
近似形为异形同构的封面设计
能力拓展
近似形为异形同构的海报设计
近似形为异形异构的海报设计
能力拓展
近似形为异形异构的创意设计
近似形为异形异构的CD封面设计
2. 案例解读
能力拓展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在报纸、杂志、电视及街头灯箱等视觉媒体中经常看到各种形式的广告 和宣传海报,其中不乏令人过目难忘的优秀设计作品。通过本工作任务的学习,我们对这些优秀作品 要学会从设计者的角度去学习和借鉴,要尝试从平面构成方法的运用出发分析和解读它们的构成方法 和设计特点,以便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近似构成的认识,提高艺术审美能力,积累进行创 意设计的思路与方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请大家在课余时间从各类视觉媒体中收集整理运用近似构 成方法的优秀设计案例,将其整理成电子图片,并填写表中相关内容,以电子版形式保存上交。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ppt课件

• 包装设计图片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 一、基本形的近似
• 左图利用树叶作为基本形 抓住了树叶叶脉的特点, 进行了叶片的变形处理。
• 近似的画面使人百看不厌 趣味无穷。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1)同形异构
• 是指外形相同、内部结构 不同的造型方法。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近似的骨格 骨格单位空间不 尽相同而大致相 近的骨格形式
1.带有一定规 律的作用性 骨格。这种 骨格是重复 骨格的轻度 变异,可直 接纳入基本 形。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2.非规律性的无序近似骨 格 这种骨格不预设骨格线, 近似的基本形直接在框 架上自由分布,每个形 占有面积相等的空间。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 近似是指——在形状、大小、色彩、肌 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有在统一 中求变化的效果。
• 形象彼此相像,而不完全一样。
• 近似构成——探讨基本形的变化,是重 复的轻度变异,没有重复的严格规律, 但又不失规律感。
• 特点:求大同,有小异,可以取得统一 又富于变化的效果。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 (2) 完美与 不完美:设计
某一形象为原形, 由此形状变化出 一系列碎裂、崩 缺或变形的形状, 这一系列不完美 形即为近似形。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 (3)相加或相 减——
• 一个基本形的 产生由两个以上的 形状彼此相加(联 合)或相减(减缺) 而成,由于加减的 方向、位置、大小 不同,便可得一系 列近似形。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07

• 二、近似的形式: • 1、基本形的相似 • 基本形的近似指其形状、大小的近似 • 近似形的变化以单位形为主体,在规律性骨骼中对单位基本形稍加处理,便可出现多种近似形。
形状的近似,不单指各形状在视觉上的相似,有时也借助于感觉,如两形是同类,亦可产生近 似感。如同一家族的人特征会有相同点,产生近似感;肥胖的人有相同点,产生近似感;行走 有相同形近似 • 对形体的制约不像有作用性重复骨骼那样明显。
将同一类型的东西排列、组合在一起 时,便 会构成 近似变 化的效 果 (如:同风格、同精细的英文字母有 形似之 处)
徒手绘同一个形象,由于没有绘图仪器那样准确,便能造 成近似的效果注:当某一形象受到外力或内力的拉扯或挤 压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变形。
近似构成-07
--新媒体设计师-黄河
近似构成 近似:是重复的轻度变动,它虽然没有重复的严格规律,但又不失规律感(形象彼此相像 而不完全一样,那就是近似) 近似构成:重复骨格、近似基本形的构成“求大同存小异”。 近似基本形:几个基本形的构成元素很相近但又有所不同。 一个由两个以上的形状彼此相加或相减而成的基本形,由于加或减的方向、位置、大小的 不同、可形成一系列的基本形。 方法:增减、扩张、收缩、挤压、伸拉、扭曲、折变 一、近似的特征:近似的表现是一种形体间的轻度差异,它只是通过形与形相比较而存在 的微弱变化来达到看似一致的效果。 注:近似点保持在80%左右的相同因素。
谢谢观赏
-共计16章 持续更新中........
平面设计之近似构成

平面设计之近似构成近似构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人们穿的服装、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的汽车等。
自然界中更是无处不在,同一种类的树叶、相同品种的蝴蝶等。
近似的事物可以呈现出视觉上的统一感,在统一中呈现出生动的效果。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现象都可以称为近似的形象。
所谓近似,只是相比较而言。
所以,在使用近似的时候,要注意近似的程度是否得当。
近似,应该先考虑形态方面,然后考虑大小、色彩、肌理等各方面因素。
近似构成的概念近似构成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形在形状上相似成分比较多,形成一种既统一又有变化的视觉感受的构成组织方式。
近似构成的骨骼既可以是重复的,也可以是近似的。
通过基本形象的局部变化,使画面在统一中呈现出生动的效果。
近似构成是程度的轻度变异,说的是基本形的形态近似或接近,基本形的变化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在某个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征,可以进行形状、大小、色彩、肌理和组合等的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形的近似程度虽然可大可小,但是如果近似的程度过大,容易产生重复的乏味感;如果近似的程度较小,又容易破坏整体的统一感,容易变得凌乱分散。
适当的变化,既可以保持基本形的整体统一感,又可以增加设计效果。
总而言之,平面构成中的近似构成要让人感觉到基本形之间有着相同的属性。
近似构成的特点1.基本形作为具象的时候,可以选取功能和意义互有联系的同一类,或具有较强共同特征的对象。
1)如图是一个动漫人物,取其头部为基本形,虽然角度各不相同,但是发型、脸部特征、五官等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使观众一眼便知这是同一个人不同角度的脸部,而不是另外的一个人。
forms1.png2)这是一组不同的APP启动图标,虽然都是手机应用,但功能、定位都各不相同,看似没有相同的地方,但是每个图标的外轮廓都遵循IOS的规范,也就是宽高比例为1:1,圆角矩形的圆角半径也都是相同的。
在同一平台下,各种启动图标的规范都是一致的。
所以,这些图标都不尽相同,但都有共同的特点,在IOS平台中不会显得凌乱不堪。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近似构成)ppt课件

构成法 则
1
看图思考:
重复构成与近似构成有什么异同?
2
3
4
5
什么是近似构成
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 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有在统一中 求变化的效果。近似的形之间是一种同 族类的关系。
近似的程度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的程度 大就产生了重复感。近似程度小就会破 坏统一。
22
六、思考题:
思考什么叫做渐变与发射构成?
23
本课结束!
24
什么是近似构成近似构成的构成方式形状的近似同形不同大小质感色彩类似同外不同内或是同内不同外不同方向或位置的空间变化来组合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10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虽然每个运动员的形态和动作不尽相同但相似的形态亦能组织出统一重复的感11课堂作业用近似构成的形式绘制3幅近似构成作业要求
6
近似构成的构成方式
1、形状的近似 2、同形不同大小 3、质感、色彩类似 4、同外不同内或是同内不同外 5、不同方向或位置的空间变化来组合
7
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 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 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 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8
9
近似构成是重复构成的轻度变化,是同中求异。是基本 形的形象产生局部的变化,但又不失大型相似的特点。
13
形状的相似
14
形状的相似
15
同形不同大小
16
同形不同大小
17
质感、色彩类似
18
质感、色彩类似
19
平面构成之近似

• 舞女与舞鞋
• 眼睛与眼镜
• 乘车
• 人头与花格布
• 口红与手
• 铁丝网
算盘.查尔斯Βιβλιοθήκη 克里亚 文化中心 印度•
同济中德楼
作业练习 特异构成设计,规格15cm*15cm
• 要求: • (1)基本型的选择,要简单有代表性; • (2)所做的画面特异感要强烈。
②
色彩特异:通过改变某一 基本形色彩的色相、明度 或纯度,创造特异效果。
③ 位置特异:通过改变某一 基本形所处的位置,形成 特异效果。
④ 形状特异:通过改变某一 基本形形状的直曲、繁简 等特征创造特异效果。
⑤ 方向特异:通过改变某一 基本形的方向,形成特异 效果。
⑥ 肌理特异:通过改变某一 基本形表面的质感及纹理 形成特异效果。
② 基本形可以大于骨格单位,占有两个骨格单位。 ③ 基本形可以被骨格线切去,在框内从空间残缺显示
近似程度地把握:
近似基本形及近似骨格的近似程度要适宜,近似程度太
大,统一感极强则接近重复构成;近似程度太小,变化
虽大又失去了近似构成的特点。
•
巴黎歌剧院
华西里· 柏拉仁诺教堂
作业练习 近似构成设计,规格15cm*15cm
① ② 组织统一类别的形、结构、性质、形状均有类似的地方 由于切割、破损、压缩等原因造成的某一不完美的形态系列
③
④
一组空间变形的形态
联合或减缺出来的形态
⑤
将几种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形态夸张变形,创造近似感。
骨格:近似骨格可通过变化重复骨格网的方向、间距、线形 获取,也可把近似的形态自由排列。 近似基本形在近似骨格中的排列: ① 在骨格中排列时,无需追求秩序、节奏,方向位置灵活, 基本形在框内空间所占面积大体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构成——密集构成
• 密集的基本形是自由的排列,有疏有密, 不规律地分布在画面上。密集是靠“疏”、 “散”的形式来体现的。在密集的骨格中, 基本形的面积要小,变化不宜太大,数量 多,才会出现密集的效果。
• 密集构成的形式 • 1.点的密集 • 点的密集是指画面中小而多的形态趋于一
• 骨格的近似——也就是骨格单位的形状单位的形状。大
小有一定变化,是近似的。或将基本形分布在设计的骨格 框架内,使每个基本形以不同的方式、形状出现在单位骨 格里。
• 在构成设计中注意:近似于渐变的区别, 渐变变化是规律性很强的,基本形排列非 常严谨,而近似的变化性不强,基本形与 其他视觉要素的变化较大,也比较活泼。
点的集合。
• 2.线的密集 • 3.面的密集
• 作业: • 1.做近似构成练习1张,密集构成练习1张 • 规格(15×15cm) • 2.做肌理构成练习4张规格(10×10cm)
平面构成——肌理构成
• 肌理指由于材料的不同配列、组成和构造 而使人得到触觉质感和视觉触感。
• 肌理是形象表面的特征。肌理分为两大类: 视觉肌理——指用眼看得到的肌理,无须 用手摸而能感到的
• 触觉肌理——用手可感觉到.印拓法 • 2.墨纹法 • 3.滴流法 • 4.吹色法 • 5.喷刷法 • 6.压印法 • 7.拼贴法
平面构成
授课教师:
平面构成——近似构成
•
近似构成是指骨格与基本形变化不大,在形象的大
小、形态、色彩、肌理的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性的构成形
式,称之为近似构成。
• 形状的近似——在形状的近似中,一般首先找一个基本
形作为原始的材料,然后再这个基础上做一些加、减、变 形、正负、大小、方向、色彩等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的 强弱要特别注意,不能变的形状之间一点相似的因素都没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