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求未知数》知识讲解 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13 求未知加数丨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13 求未知加数丨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8.13 求未知加数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后,学生能够:1.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和技巧;2.用数学语言表述求未知加数的过程;3.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2.练习运用所学的方法。

难点1.学生刚接触数学,在题目的表述和理解上可能会出现困难;2.学生需要理解未知数的概念并且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介绍数学中的未知数,让学生理解未知数的概念。

2. 观察现象观察现象:小明手上有若干张纸牌,他将其中的几张分给小红,现在他手上还有8张纸牌,问他原来手上有多少张纸牌?3. 提出问题通过观察现象,引出问题:如果小明手上原来有X张纸牌,他分给小红Y张,现在他手上还有Z张纸牌,那么原来他手上有多少张纸牌?4. 讲解求未知加数的方法1.先找出题目中的未知数,用字母代替未知数;2.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列出方程式;3.解方程得到答案。

让学生通过听例子来掌握这个方法。

###5. 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给出以下几个例子:例子1:小明手上有若干元钱,他花了其中的10元,还剩下25元,问他原来手上有多少元钱?例子2:小华来到花坛旁,发现花坛里有若干盆花,他摘了其中的4盆,还剩下3盆,问花坛里原来有几盆花?例子3:小红买了一些书,她已经读了其中的5本,还有13本没读,问她一共买了多少书?6. 总结通过上面的练习,让学生总结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求未知加数的概念和方法有些困难,因此在导入环节时给出了未知数的定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在练习环节中,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到数学的实际应用。

此外,我还向学生强调了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先观察问题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一系列方法解决问题,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13求未知加数》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13求未知加数》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13求未知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8.13求未知加数》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运算,对于加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还比较基础。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未知加数概念的理解,并能够运用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掌握加法的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进行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引入未知加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基本概念:讲解未知加数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演示。

3.运算规则:讲解加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解决问题:通过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并提供反馈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未知加数的概念、加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实际问题解决的步骤。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3求未知加数|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3求未知加数|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3 求未知加数|苏教版我今天要上的是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具体是苏教版第八章的第十三节,主题是求未知加数。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是掌握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加数的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来理解这个概念。

教材中给出了两个例题,第一个例题是23 + 17 = 40,第二个例题是58 + 32 = 90。

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这两个例题来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并学会如何求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加数的方法,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这个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和卡片,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来引入课题,比如:“小明有23个苹果,他又买了17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然后,我会引导学生一起解答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

接着,我会给出第二个例题:“小明有58个苹果,他又买了3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我会让学生尝试自己解答这个问题,然后我会给出解答并解释原因。

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我会把两个例题和解答过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步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七、作业设计我会设计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回家后能够继续练习和巩固所学的内容。

比如:“小明有35个橘子,他又买了23个橘子,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橘子?”答案是58个橘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未知加数的概念有了基本的理解,但还需要通过更多的练习来巩固。

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我会设计更多的练习题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概念。

同时,我也会尝试通过一些游戏和活动来让学生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3求未知加数丨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3求未知加数丨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3 求未知加数丨苏教版我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的内容,主要针对求未知加数这一部分。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八章,主要内容是求未知加数。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题来讲解和练习如何求未知加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练习,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的文具盒里有3支铅笔,老师又给了他5支铅笔,现在小明有多少支铅笔?”2.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个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如何求未知加数,例如:“已知一个数加上5等于10,求这个数是多少?”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尝试解答,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以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列出今天的学习重点,包括求未知加数的定义、方法和步骤,以便学生们随时查阅和回顾。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对求未知加数的理解。

2. 请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小华有7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会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掌握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例如查找一些相关的数学故事或实际问题,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这些细节对于学生们理解和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至关重要。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6:求未知加数-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6:求未知加数-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6:求未知加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求未知加数的含义和意义。

2.能够通过简单的算式求出未知加数。

3.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求未知加数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白板、笔。

2.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通过一道小学生数学竞赛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分给小红3个苹果,还想留几个给自己,他应该留几个?”2.让学生们自己琢磨解决方案。

3.再通过另一组数据,即小明有15个苹果,要分给小红4个苹果,留几个给自己?的问题,引出新的知识点:“求未知加数”。

2. 讲解新知识1.通过教师的示范,教授能力方法。

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分给小红3个苹果,还想留4个给自己,他应该留几个苹果?教师要求学生们听题并思考,学生思考一定时间后说出答案,从而进一步巩固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2.引出求未知加数的记号:用a代表小明想要留的苹果数,其他数字用英文字母表示以区别。

如:10-3-a=4,让学生们看一看这条算式是怎么表示的,进一步理解求未知加数的意义。

3.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三至四人。

让每个组员都练习求未知加数,然后他们交换算式,用手写计算法求出答案并互相检查。

2.由教师询问讨论时有哪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强调。

4. 练习1.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课本上的练习,主要是做文字里的例题和题目。

2.再布置一些作业题目,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巩固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五、课堂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并深入理解其含义和意义。

2.课后要多做题,巩固练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求未知加数的记号并没有完全掌握,下节课要对此进行着重强调。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和实践,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求未知加数-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求未知加数-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求未知加数-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加法的意义,了解求未知加数的方法2.掌握求未知加数的解决方式3.让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本节课讲解的内容主要是求未知加数。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求未知加数的方法2.教学难点:掌握加法与未知加数的联系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出两个问题:•2 + ? = 5•4 + ? = 9请学生思考,这两道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 介绍求未知加数的方法老师向学生讲解如何求未知加数。

例如,在第一个问题中,2 + ? = 5,如果用纸笔计算,可以找出这个未知数的答案是 3。

同理,在第二道题目中,答案是 5。

可以发现,在求未知加数时,首先要做的是,找到被加数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然后才能算出未知加数。

3. 练习求未知加数让学生在课桌上完成一组练习,例如:•7 + ? = 10•8 + ? = 12•6 + ? = 9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计算,然后请他们互相交换答案,看看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接下来,老师可以让同学们结合实际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小明有 4 本书,小强有 ? 本书,两人共有 9 本书,请问小强有几本书?通过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同学们可以很快算出答案是 5。

5. 小结本节课上,同学们学会了通过求未知加数的方法解决加法问题。

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更加复杂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加法的求未知加数。

教学方法较为简单,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

老师可以通过实际运用,让同学们更好地体会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并且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同步讲解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同步讲解教案

求未知加数(一)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求加法算式中未知加数的方法。

2.初步体会数的分与合和求未知加数的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感。

3.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用数的分与合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难点:体会数的分与合和求未知加数的关系。

(三)知识讲解【知识点】求未知加数的方法问题导入再放几个是10个?(教材68页例11)过程讲解1.理解图意图中有一个盒子,盒子里已经放了8个苹果,还有两个空格没有放。

2.理解题意盒子里有8个苹果,求还要放几个苹果能把盒子装满即放几个苹果是10个苹果。

3.算式的读法8+( )=10读作:8加几等于10。

( )表示要填的数。

4.探究计算方法方法一看图数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盒子里有2个空格,就要放2个苹果,所以( )里填2。

方法二用数的分与合计算。

因为8和2合成10,盒子里已经有8个苹果,再放2个就是10个,所以( )里填2。

方法三用减法计算。

因为10-8-2,所以( )里填2。

5.解决问题8+(2)=10归纳总结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可以用算式中得数的分与合来计算;还可以用得数减去已知数,求出来的数是几,未知加数就是几。

误区警示【误区】 2+(8)=6错解分析没有掌握填未知加数的方法。

根据2和4合成6,可知2 +(4)=6,未知加数是4。

正确解答 2+(4)=6温馨提示要明确2和( )里的数都要小于6。

识错技巧( )里的数应小于“=’后面的数。

能力提升【能力点一】用转化法解决填未知减数问题例1 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

10-=8 7-=6分析里要填的是减号后面的数,根据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减号前面的数减去等号后面的数;也可以用数的分与合来填,看等号后面的数和几合成减号前面的数,里就填几。

最后验证等号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解答10-2 =8 7-1 =6提示解决此类题可以根据减号后面的数一减号前面的数一等号后面的数来解答;也可用数的分与合来解答。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八 求未知加数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八 求未知加数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八求未知加数背景介绍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求未知加数是一个非常基础和常见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听说读写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以下的问题:小明今天已经跑了5圈,他想跑10圈,还需要再跑几圈呢?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求未知加数。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开始学习数学,可能对于未知加数还不太熟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和练习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未知加数•能够运用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求解未知加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教学内容1. 什么是未知加数未知加数,在数学中也称为未知数、未知量,指的是在一个运算中,我们需要求解的那个数。

例如,小明已经跑了5圈,现在想要跑10圈,这里的未知加数就是“还需要再跑几圈”。

因此,我们可以把未知加数理解为“需要求解的那个数”。

2. 运用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求解未知加数在求解未知加数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简单的加法和减法操作来求解。

以小明跑步为例,如果他已经跑了5圈,现在想要跑10圈,那么我们可以用10减去5来求解未知加数,即10-5=5,所以小明还需要再跑5圈。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知道一个两数之和为12,而其中一个数为7,那么我们也可以用12减去7来求解另一个未知加数,即12-7=5。

因此,另一个数字为5。

求解未知加数时,我们可以应用数列、图形、方程等概念进行运算。

例如,我们可以建立图形模型来求解一个数列中的未知加数,或者使用代数方程式来求解更复杂的未知量问题。

3. 常见的求解未知加数的问题类型•简单的加减法问题:例如,小明有3颗糖,他想再拿2颗糖,问他一共有几颗糖?•数列问题:例如,有1个数列,第1个数是3,第2个数是5,第4个数是9,第5个数是11,那么第3个数是多少?•代数问题:例如,有一对父母,平均年龄为30岁。

如果妈妈年龄是爸爸的一半,那么爸爸今年几岁?教学方法1.案例法:通过丰富有趣的实际例子,来呈现未知加数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问题导入再放几个是10个?(教材68页例11)
过程讲解
1.理解图意
图中有一个盒子,盒子里已经放了8个苹果,还有两个空格没有放。

2.理解题意
盒子里有8个苹果,求还要放几个苹果能把盒子装满即放几个苹果是10个苹果。

3.算式的读法
8+( )=10读作:8加几等于10。

( )表示要填
的数。

4.探究计算方法
方法一看图数数。

从图中可以看出盒子里有2个空格,就要放2个苹果,所以( )里填2。

方法二用数的分与合计算。

因为8和2合成10,盒子里已经有8个苹果,再放2个就是10个,所以( )里填2。

方法三用减法计算。

因为10-8-2,所以( )里填2。

5.解决问题
8+(2)=10
归纳总结
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可以用算式中得数的分与合来计算;还可以用得数减去已知数,求出来的数是几,未知加数就是几。

误区警示
【误区】 2+(8)=6
错解分析没有掌握填未知加数的方法。

根据2和4合成6,可知2 +(4)=6,未知加数是4。

正确解答 2+(4)=6
温馨提示
要明确2和( )里的数都要小于6。

识错技巧
( )里的数应小于“=’后面的数。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