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帝陵旅游景观鉴赏

合集下载

瞻仰明孝陵探寻明朝帝陵建筑之美与文化遗产

瞻仰明孝陵探寻明朝帝陵建筑之美与文化遗产

瞻仰明孝陵探寻明朝帝陵建筑之美与文化遗产明孝陵,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是明朝第一代皇帝朱棣(永乐皇帝)及其皇后所共葬的陵墓,也是明朝帝陵建筑的代表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明孝陵融合了华丽的建筑风格、精湛的工艺技巧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本文将带领读者一同瞻仰明孝陵,探寻明朝帝陵建筑之美与文化遗产。

一、宏伟壮观的墓园风貌明孝陵坐落在紫金山的南麓,占地面积达到了126.5公顷,整个墓园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呈瑞字形布局。

墓园的主体建筑是“大红门”、“宝顶山”和“宝鸡岭”,构成了一个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墓园景观。

明孝陵的主要建筑群位于墓道的尽头,由一系列巍峨高大的宫殿式建筑组成。

其中包括“碑亭”、“宝顶山”、“宴山”、“玉皇殿”等,这些建筑分属于正、左、右三路,各具特色。

在这些建筑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明代建筑的独特魅力,还可以领略到当时皇家墓葬的规模与布局。

二、独特的建筑风格与艺术表现力明孝陵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明朝建筑注重宏伟、浑厚的气势,充分展现了帝国的尊贵与权威。

明孝陵采用了经典的宫殿式布局,建筑形制庄重大气,雄伟壮观。

清一色的红墙黄瓦构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明孝陵的建筑工艺也是富有特色。

雄伟的石狮、精美的石刻、细腻的彩绘以及华丽的琉璃瓦,都展现出当时建筑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

每一座建筑都融入了大量的艺术细节,如雕龙画凤、纹饰图案等,体现了明代建筑风格的独特品味。

三、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作为明朝帝陵的代表,明孝陵不仅具有历史的价值,还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孝陵承载着古代帝王陵墓的祭祀功能,其中包括晨昏礼、典礼、祭祀等一系列传统仪式。

这些仪式不仅体现了古代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更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与价值观。

为了保护明孝陵这一重要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墓园内,设立了专门的文物保护单位,加强了文物保护与修缮工作。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宣传力度,推动明孝陵的文化价值得到更好的传播与认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南京明孝陵景区赏析

南京明孝陵景区赏析

南京明孝陵景区赏析南京明孝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是中国明代开国皇帝朱棣(明成祖)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也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典范。

南京明孝陵景区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欣赏其独特的建筑和美丽的自然风景。

本文将围绕南京明孝陵景区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自然风景进行赏析。

一、历史背景明孝陵修建于15世纪初,是明成祖朱棣及其皇后马氏的永定陵,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帝陵之一。

明孝陵整体规划建设历时近十年,包括了陵墓、神道、建筑群和山水景观等多个部分。

陵墓是明代墓葬制度的代表,它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成为后世帝陵建设的典范。

二、建筑风格明孝陵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明代时期的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

陵墓主体建筑是宣德门和大成门,其后是神道,两旁是石像骑狮和兽吏。

穿过神道,就是大圣门和坛庙。

大圣门是明孝陵的正门,其上刻有“道光拜谒”四个大字,意味着皇帝向祖先行礼。

坛庙是牌坊式建筑,用来祭奠明成祖和皇后。

除了陵墓建筑,明孝陵景区内还有一些次要建筑,如宝顶山石佛、工字厅和文昌阁等。

宝顶山石佛位于神道东侧,是南京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石窟。

工字厅是供奉明成祖和皇后的神堂,内有像玉石雕刻和明代文物。

文昌阁是供奉文昌帝君的神堂,被视为文化名人神圣的场所。

三、自然风景南京明孝陵景区不仅以建筑风格独特而闻名,还以其美丽的自然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

景区内有两个主要的山峰,紫金山和鸡鸣山,景色秀丽。

紫金山作为南京的象征之一,被誉为南京的“肺腑”。

山上景色优美,有茂密的森林、曲径通幽的小道和清澈的湖泊。

鸡鸣山是明孝陵景区的最高点,从山顶可以远眺整个南京城的美景。

此外,景区内还有玛瑙湖、琴台、柳洲等自然景观。

玛瑙湖是景区内的主要景点之一,湖泊面积宽广,水质清澈,四周绿树成荫。

湖畔的琴台是一座仿古建筑,建于明代,曾经是明孝陵的文化中心。

柳洲是紫金山中的一处自然植树景观,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

总之,南京明孝陵景区以其独特的建筑和美丽的自然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

第5章 陵墓景观鉴赏

第5章  陵墓景观鉴赏

3、明十三陵(北京市昌平区 )
埋葬着明代13个皇帝、23位皇后和众多 的嫔妃、太子、公主等。13个陵寝中,建筑 最为雄伟的是长陵,结构最为精美的是永陵 ,规模最小的是思陵。陵区南北长达7千米 的中轴线上,建有宏阔壮观的神路。
长陵
永陵
思陵
Hale Waihona Puke 定陵4、清东陵(河北省遵化市)
4、清东陵(河北省遵化市)
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 230米,宽62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
二号坑:“左军”
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由车兵、 步兵和骑兵组成曲尺形军阵。
三号坑:指挥部
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呈“凸 ”字形状。
秦陵铜车马
秦陵铜车马被誉为中国古代的“ 青铜之冠”
(三)乾陵
1.乾陵-世界上独有的夫妻坟
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 ,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 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 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 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二)简介 1、明显陵(湖北省钟祥市)显陵是明朝追谥恭睿献 皇帝朱佑杬的陵墓
(二)简介 1、明显陵(湖北省钟祥市)
园陵墓面积1.83平方公里,是我国 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 我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其“ 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 墓中绝无仅有。
孔林的大门
林中古木参天,茂林幽深, 相传孔子的弟子,各以其故乡的 树木种植于孔林之内,因而树种 极多。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 除孔子、孔鲤、孔及这祖孙三代 墓葬和建筑外,还有孔令贻、孔 毓垢、孔闻韶、孔尚任墓等。
孔林中神道长达 1000米,苍桧翠柏, 夹道侍立,龙干虬枝, 多为宋、元时代所植。 林道尽头为"至圣林" 木构牌坊。

6陵墓景观鉴赏---旅游鉴赏概论

6陵墓景观鉴赏---旅游鉴赏概论

牧业、交通、建筑、服饰、文字、音律、医药、
概 指南针等发明创造始于黄帝时代,黄帝对各原始

部落的统一、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树立了卓著 的功德,被历代尊为元祖、始祖、初祖、华祖。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即以黄帝纪元为开端。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1000米的桥山之巅。
2024/7/15 11
《 黄帝陵主要有三大显著特点: 旅 (一)在地质地理方面,黄帝陵有特殊的地 游 貌景观 鉴 赏 (二)在气候方面,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概 四季分明 论 (三)黄帝陵是研究古代风水的活的物证地 》
文明发展的清晰轨迹和人类澎湃不息的创造力。

2024/7/15 15
古代陵墓的分布主要是根据各朝代的都城
游 鉴 分布而定的。 赏 西安附近是我国皇帝陵墓较为集中的地方。 概 论 我国帝王的陵墓中明、清两代的皇陵最为 》 完整。
2024/7/15 3

第二节 陵墓景观的鉴赏
旅 一、陵墓景观的鉴赏方法
游 中国陵墓是建筑、雕刻、绘画、自然环境融于一

体的综合性艺术。在古代,中国陵墓建筑历来有 “筑陵以象山”“因山为陵”或“依山为陵”的
概 (二)周密的陪葬制度

(三)辉煌的陵墓石刻

(见右图)
2024/7/15 13
《 三、霍去病墓
旅 霍去病是西汉抗击匈奴的著名将领,在其病逝后,汉
游 武帝下诏令陪葬茂陵,并在武帝陵址旁不远处修建气

势宏大的墓冢。为了表彰霍去病河西大捷的赫赫战功,
用天然石块将墓冢垒成祁连山的形状,象征霍去病生
赏 前驰骋鏖战的疆场。同时雕刻各种大型动物石像,置

以上的省区。我国的帝王陵墓不仅数量众多,历 史悠久,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而且布局严谨,建

安徽明皇陵 游记

安徽明皇陵 游记

安徽明皇陵游记
我在周末来到了安徽明皇陵游玩。

这个古代帝王陵墓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距离市中心不远。

一进入明皇陵景区,就能感受到古代宫廷的雄伟和气势。

陵园内有着许多精美的石刻、雕塑和古建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陵墓群。

陵墓群由五座陵墓组成,每座陵墓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传说。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明皇陵,这是安徽省唯一的一座明朝皇帝陵墓。

我先参观了明皇陵,陵墓外有着大量的石刻和石碑,记录了明朝历史和皇帝的生平事迹。

进入陵墓内,便能看到大量的文物和宝物,这些古代文物都保存得十分完好,让人惊叹于古代工匠的技艺。

除了明皇陵,我还游览了其他四座陵墓。

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大司马墓,这是一座汉代大将军的陵墓,墓中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文献。

整个明皇陵景区环境优美,气氛庄严,游客们都非常尊重古代文化和历史。

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也感受到了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感兴趣,不妨来安徽明皇陵游玩一下,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 1 -。

盘点十大最恢弘的帝王陵墓 明十三陵最为华丽

盘点十大最恢弘的帝王陵墓 明十三陵最为华丽

盘点十大最恢弘的帝王陵墓明十三陵最为华丽黄帝陵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皇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

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

中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乾陵乾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由咸阳市区向西北方,五十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石山。

古今中外的史书上都称这座山为梁山。

据文献记载,五代时,温韬为后梁耀州节度使期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之所藏金宝。

……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古往今来,多少歹人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找不到的乾陵地宫墓道口,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被几个农民意外发现。

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

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

修陵家用土,取自今陵园以南2000米的三刘村到县采石场部之间,有高5~25米的多级黄土崖。

修陵园所用大量石料取自渭河北的仲山。

峻峨山,全靠人力运至临撞,工程十分艰难。

明十三陵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南麓,方圆40平方千米的小盆地上。

距北京市区50千米。

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

总面积124余平方千米。

自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世系表)。

十三个皇帝的陵寝,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基本相同,均位前方后圆,只有面积大小、筑饰繁简略有差异。

十三陵长陵游览

十三陵长陵游览

十三陵长陵游览十三陵长陵位于中国北京市昌平区,是明代朝廷的皇家陵墓群,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遗址中的重要一部分。

作为明朝帝王和皇后的陵墓,十三陵长陵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吸引了无数游客。

本文将带您一起游览十三陵长陵,欣赏其独特的魅力。

一、十三陵长陵的历史背景十三陵长陵建于明朝,是明成祖朱棣及其后裔的陵墓群,共有13座陵墓。

在明朝时期,帝王的陵墓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象征,代表着皇权与尊严。

二、宏伟壮丽的建筑十三陵长陵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示了明代皇家建筑的特点。

陵墓的主体建筑由一座宏伟的墓宫组成,周围环绕着高大厚重的城墙。

墓宫内设有殿堂、庙宇、祭坛等建筑,彰显了皇权的威严和尊贵。

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十三陵长陵不仅是一处建筑奇迹,更是一座文化遗产的宝库。

墓宫中保存着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瓷器、玉器、金器、书画等,展示了明代文化的辉煌和独特魅力。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帝王们的审美情趣和智慧。

四、自然景观的魅力十三陵长陵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山水相依,环境优美。

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周围山脉的壮丽景色,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五、重要的保护工作十三陵长陵作为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广泛的保护和修复。

政府和各相关单位对陵墓和文物进行维护和保护,确保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得以延续并向后世传承。

六、游览建议1. 提前了解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陵墓的价值;2. 穿着舒适的服装和鞋子,因为游览的时间可能较长,需要充足的体力;3. 注意保护环境和文物,不随意触摸和破坏;4. 遵循导游的安排和要求,确保游览的顺利进行。

十三陵长陵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游览十三陵长陵将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古代帝王的伟大和智慧,同时也体验到自然与文化的和谐之美。

无论您是历史爱好者还是自然景观的欣赏者,十三陵长陵都将带给您难忘的游览体验。

关于秦始皇陵的审美方法

关于秦始皇陵的审美方法

关于秦始皇陵的审美方法以关于秦始皇陵的审美方法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这座举世闻名的古代陵墓的审美特点和魅力。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宏大的帝王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它由陵园、城墙和陵墓三个部分组成,整体呈现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作为一座古代帝王陵墓,秦始皇陵的审美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秦始皇陵注重对称和平衡。

陵园的布局严谨有序,以中轴线为基准,将建筑物、道路和景观划分为左右对称的部分。

这种对称布局不仅体现了统治者的权威和威严,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观念。

在整个陵园中,从大门到陵墓,从神道到墓道,都能感受到这种对称和平衡的审美效果。

秦始皇陵注重高大壮丽的建筑风格。

陵园内建有大量的宫殿、庙宇和祭坛,其中最著名的是陵墓上的兵马俑。

这些建筑物都采用了宏大的规模和庄重的造型,给人以崇高和庄严的感觉。

尤其是兵马俑,以其逼真的雕刻和数量众多的规模,展现了古代工匠的卓越技艺和秦代军事力量的强大,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第三,秦始皇陵注重色彩的运用。

陵园内的建筑物采用了红、黄、绿等鲜艳明亮的颜色,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愉悦感。

这种色彩的运用不仅增加了建筑物的美感,也体现了古代皇家文化中“黄色是皇帝的颜色”的意义。

此外,陵园内的花草树木也丰富多样,给人一种和谐自然的感觉。

第四,秦始皇陵注重细节的雕琢。

陵墓内的壁画、石刻和浮雕都是古代艺术的杰作,它们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细腻的表现力,展示了古代文化的辉煌和丰富。

例如,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场景背景细腻逼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秦始皇陵注重整体的宏观效果。

整个陵园的布局和建筑物的造型都追求整体的和谐和完美。

无论是从远处观望还是近距离欣赏,秦始皇陵都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美感。

这种整体的宏观效果不仅体现了统治者的权势和威严,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

秦始皇陵以其独特的审美方法和卓越的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它的对称布局、高大壮丽的建筑风格、丰富多彩的色彩运用、细致精湛的细节雕琢以及整体的宏观效果,都体现了古代帝王陵墓审美的特点和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 市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西距兴平市区12公里,东距咸阳市 15公里。北面远依九骏山,南面遥屏终南山。东西为横亘百 里的“五陵原”。高46.5米,顶端东西长39.25米,南北 宽40.60米。据《关中记》载:“汉诸陵皆高12丈,方120 丈,惟茂陵高14丈,方140丈。”上述与今测量数字基本相 符。陵园四周呈方形,平顶,上小下大,形如覆斗,显得庄 严稳重。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陵周陪葬墓尚有 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 相传武帝的金镂玉衣、玉箱、玉杖等一并埋在墓中。当 时在陵园内还建有祭祀的便殿、寝殿,以及宫女、守陵人居 住的房屋,设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园。而且在茂陵西南营建 了茂陵县城,许多文武大臣、名门豪富迁居于此,人口达 277000多人。
乾陵
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 。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 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梁山是圆锥形石灰 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 ,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从乾陵头道 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 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 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这条道路便是“ 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 ,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 围还有17座陪葬墓。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 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 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 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 大同小异。
秦始皇陵共发现10座城门,南北城门与内垣南门在同一 中轴线上。坟丘的北边是陵园的中心部分,东西北三面有墓 道通向墓室,东西两侧还并列着4座建筑遗存,有专家认为 是寝殿建筑的一部分。秦始皇陵集中体现了“事死如事生” 的礼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结构殊特。 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 葬坑和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陪葬坑 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兵马俑坑等,历年 来已有5万多件重要历史文物出土。1974年发现的兵马 俑坑 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被誉为“世 界第八奇迹”。1980年发掘出土的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 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 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 铜之冠”。
帝陵的封土沿革
①周代的“封土为坟”。特点:在坟头封土 ②秦汉的方上。特点:在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 筑方形土台,成为上小下大的锥体;著名陵墓:秦 始皇陵、汉茂陵; ③唐代以山为陵。特点:利用天然山体;著名陵 墓:唐乾陵; ④宋代的方上。宋代复古,又采用方上的形式, 但规模较秦汉小; ⑤明清的宝城宝顶。特点:在地宫上砌筑高大的 砖城,城内填土,砖城即宝城,城中的土高出城墙 成一圆顶,称宝顶; 著名陵墓:明十三陵、清东陵、 清西陵
秦始皇陵 位于距西安市以东30多公里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 南依骊山,北临渭水。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 78个故宫的大小)。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 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 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今尚残留遗址。墓葬区在南,寝 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 、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据《史记· 秦始皇本纪》 记载,陵墓一直挖到地下的泉水,用铜加固基座,上面放着 棺材……墓室里面放满了奇珍异宝。墓室内的要道机关装着带 有利箭的弓弩,盗墓的人一靠近就会被射死。墓室里还注满 水银,象征江河湖海;墓顶镶着夜明珠,象征日月星辰;墓 里用鱼油燃灯,以求长明不灭……
唐十八陵 是指唐朝19位皇帝位于关中地区的18座陵墓。从高祖李 渊算起至哀帝李祝,唐朝共有21位皇帝。除唐末的昭宗李晔 葬河南偃师的和陵,哀帝李祝葬山东菏泽的温陵之外,又因 武则天与高宗合葬,因此有18座分布在渭河以北的陵墓。陵 墓区西起乾县、礼泉,经泾阳、三原、富平,东止蒲城凡6 县约150公里。 唐十八陵按营造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积土为冢,仿 照秦汉陵墓所建,如高祖李渊的献陵、晚唐敬宗李湛的庄陵 ,武宗李炎的端陵,以及僖宗李儇的靖陵共4座。唐初国势 财力尚不强盛;晚唐则是由于国势衰微财力不支的原因。另 一种方法是因山为陵,始自太宗昭陵,完善于高宗乾陵,此 后形成制度,共14座。依山为陵的方法,是从半山腰开凿墓 道,至山体之中修筑墓室。此种墓制以石砌筑,异常坚固, 要比积土为冢的陵墓更为坚固和安全。
播放视频
西汉帝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咸阳市、 西安市境内。 西汉11个皇帝的陵墓,除汉文帝刘恒霸陵和汉 宣帝刘询杜陵位于渭河以南西安市东郊的白鹿塬北 端及南郊的少陵塬上,其余九位均安葬在渭河北岸 的咸阳塬上,西起兴平市(县级市)豆马村,东到 咸阳市正阳乡张家湾,依次排列着汉武帝刘彻茂陵 、汉昭帝刘弗陵平陵、汉成帝刘骜延陵、汉平帝刘 衎康陵、汉元帝刘奭渭陵、汉哀帝刘欣义陵、汉惠 帝刘盈安陵、汉高帝刘邦长陵、汉景帝刘启阳陵。
唐昭陵
是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的陵墓,位 于西安西北咸阳市礼泉县九堫(Zong)山,是关中 “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墓依山而建, 开创了唐代帝王陵寝依山为陵的先例。陵前的陪葬 墓群为扇形,大概有200多座,其中有初唐诸王、公 主的墓葬,以及魏征、李靖、李世勣、房玄龄、尉 迟恭等功臣墓。著名的“昭陵六骏”浮雕原置于陵 园北面祭坛司马门内东西两庑(wu),现有四骏陈 列于西安碑林,另外二骏流落美国。1979年昭陵博 物馆建成。昭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