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附答案)

合集下载

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1).答案

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1).答案
答案 (1)③ (2)选择观赏位置(距离、角度或观赏点)
【练习1】读甲、乙两景观图,据此完成(1)~(2) 题。 • (1)欲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应做到( )。
①甲,宜在适当的距离仰视 ②乙,应在视野开 阔的至高点俯瞰 ③均宜在适当的距离内平视 ④均应选择特定位置观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课堂小结
选择观赏位置 ——距离、角度等 旅 游 景 观 的 欣 赏
把握观赏时机 ——节季、天气、时间 抓住景观特点 ——主配、层次、框 景、借景
【拓展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是桂林的梯田(左图)和月亮山(右图), 如果要比较好地观赏它们,最佳方位是( )
c
①梯田:宜在适当的位置俯瞰 ②月亮山:应在 视野开阔的近点平视 ③均宜在适宜的距离内平 视 ④均应选择观赏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苏东坡说,西湖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的 “西子”。西湖有着千姿百态的美感,如何 领略杭州西湖的美景、神韵、风情?结合下 图回答5~6题。
6.观赏杭州西湖“曲院风荷”景观的 最佳季节是( ) A.深秋 B.盛夏 C.隆冬 D.初春
B
7、北京大观园入口处有一座假山石 叫“曲径通幽”,这种构景手法主要 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学习内容和要求
课程标准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1.旅游景观欣赏内容; 2.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运用实例说明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 欣赏景观选择位置很重要。 许多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 置,由于距离、角度、俯 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 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 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 的。
西湖 借景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3.2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景观观赏位置选择的三个方面,并能举例说明。

2. 知道季节性、时效性强的自然景观的类别,了解我国南、北方山景观赏季节的差异。

3.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重点难点】1.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2.以情观景【学法指导】合作学习、交流展示、对抗质疑等【课前准备】预习课本,夯实基础知识点一选择观赏位置1.距离中游”的佳境。

1.观赏前:对景观加以全面了解,并抓住________________,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景观形成的________,以及景观的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

2.观赏时:建筑、园林的结构布局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一般分为________、发展、________、结束等景区,在观赏过程中,观赏项目、活动方式、观赏速度等也应保持一定的节奏。

知识点四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1.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________、______,并突出_____的作用。

2.人文景观:我国古代园林要求再现________,用“虽由人作,____________”这一基本原则,正确处理自然与人为的关系。

3.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的人们与________和谐相处的结果。

知识点五以情观景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移情于景,________________。

4.登山涉水,________________。

【课堂活动区】分组探究,突破考点一、选择观赏位置在不同的位置,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美感效果。

通过下表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不同景观的最适宜观赏位置的一般规律。

【课堂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左图)材料二(上右图)(1)材料二所示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

在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四地,可能见到这种景观的是________地。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学案(含答案)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学案(含答案)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案(含答案)第二节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学习目标1.知道自然景观因观赏距离.角度.俯仰等变换造成的美感差异。

2.知道自然美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换而不同,分析一些自然景观的最佳观赏时机。

3.分析人文景观构景的基本方法,了解园林的常用构景方法。

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5.识记以情观景的基本要求。

一.选择观赏位置1距离远观峰峦近观峡谷.幽洞.一线天适当距离仰视瀑布2角度较小的湖沼池塘低临水面的亭.榭.廊.阁观赏面积较大的江河湖海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俯览地貌的天然造型特定位置观赏3动态对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

思考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你是如何理解的答案对同一景观观赏的位置不同则观感不同。

二.把握观赏时机1一般来讲,我国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宜在夏秋季节观赏。

2日出日落,朝晖夕照,一方面使自然景观具有朦胧美,另一方面霞光丰富了景观的色彩美。

3许多景象只在特定的时间出现,因此要求旅游者确切地把握观赏时机。

思考2哪个季节是黄山旅游的最佳季节为什么雨过天晴观赏为什么效果更佳答案夏季。

此季节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且富有变化,同时兼收避暑之效。

雨过天晴时,不仅能观赏到云海,还能观赏到日出日落。

三.抓住景观特色1在景观观赏前,应通过查看有关资料,对景观加以全面了解,并抓住景观特色。

2建筑.园林以及一些风景区的结构布局都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为序幕.发展.高潮.结束等景区。

因此在整个观赏过程中也应保持一定的节奏,将观赏和思考结合起来。

思考3观赏圆明园怎样才能体验景观的意境答案1要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并善于将相关的历史典故.文学名篇等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体会它的历史和文化特征。

2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凝结着我国近代兴与亡.荣与辱的历史沧桑感。

四.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1我国风景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人文景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生动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观。

地理ⅲ人教新课标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导学案

地理ⅲ人教新课标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导学案

地理ⅲ人教新课标32011—2020学年度高二下地理学案学习时刻第周第节 2020年月日学案编号学习内容第三章第二节旅行景观观赏的方法主笔人朱友福审核人杨军学习目标1.了解并能举例说明旅行景观的观赏方法。

2.能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旅行观赏。

3.通过旅行景观的观赏,树立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正确的审美观。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方法能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旅行观赏通过旅行景观的观赏,树立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正确的审美观读文,识图,领会。

【第一学习时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节内容,完成预习。

【写一写】课本阅读完成之后,依照课本内容完成本节知识体系。

一、选择观赏位置自然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置,由于、、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和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

1.距离眺望:雄壮峻秀的、旷景取胜的、观赏全景惟远观可得。

近观:山中、、之类景观,观赏局部美近观最妙。

旅行者在观赏风景时,要选择好角度,可正面观赏,也可,可平视、仰视,也可。

2.角度正面观赏、侧面观赏。

地貌的天然造型必须在才能感知其某种形象。

仰观:观赏瀑布宜在适当距离,以兼收其形、色、声、动之美。

俯观:观赏应在较高的亭台楼阁上,以俯瞰全景之貌,兼收眺望之趣。

3.动态观赏沿着线行进观赏风景变幻。

.阅读教材P35---36第一部分,完成下表。

自然景观类别景观举例最佳观赏位置高大雄壮的山峰庐山(赣)、黄山(皖)、泰山(鲁)、武陵源群峰(湘西北)地貌的酷似造型广东肇庆的七星岩、黄山的石猴观海、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江三峡、桂林的芦笛岩一线天瀑布景观黄果树瀑布、美国的尼亚加拉瀑布以回环曲线构景为佳的江河及以旷景取胜的湖海洞庭湖、长江、滇池较小的湖沼池塘济南大明湖、北大未名湖、南京莫愁湖山水有机组合景观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二、把握观赏时机1.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气候显著,自然景观随时刻变换而有春夏秋冬的差异,不同季节能够观赏到不同景色。

一样说来,我国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观赏。

学案3: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学案3: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导学案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教会学生作为旅游主体从地理的角度欣赏旅游景观的一些基本手法。

2.教会学生知道旅游客体具有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知道旅游主体达到观景咏情,以情观景为最高境界。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能够分析欣赏不同的旅游景观时应选择的不同位置、季节,掌握景观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欣赏手法。

2.使学生自身能够联系实际领悟旅游景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能够回味以情观景的境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人类造物的智慧的情感。

2.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学习难点】运用资料,描述旅游景观的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学习方法】“三段自主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知识链接】苏东坡《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位置,所观赏到的景观有不同的效果。

承转:东坡居士虽未能观得庐山全貌,却也辩证地领悟到了山之成岭成峰的真谛,告诉我们:应从远近、高低、各个侧面、不同的角度去观赏。

东坡居士发出了“身在山中不识山”的感慨,为了不再遗憾,应该如何观山景呢?【教学过程】一、选择观赏位置1.距离远眺:雄伟峻秀的、旷景取胜的、观赏全景惟远观可得。

近观:山中、、之类景观,观赏局部美近观最妙。

2.角度正面观赏、侧面观赏。

地貌的天然造型必须在才能感知其某种形象。

仰观:观赏瀑布宜在适当距离,以兼收其形、色、声、动之美。

俯观:观赏应在较高的亭台楼阁上,以俯瞰全景之貌,兼收远眺之趣。

3.动态观赏沿着线行进观赏风景变幻。

二、把握观赏时机1.自然景观随季节而变化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气候显著,自然景观随时间变换而有春夏秋冬的差异,不同季节可以观赏到不同景色。

一般说来,我国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观赏。

越往南,山水风景的观赏季节,华南地区,皆宜。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导学案4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导学案4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导学案(高二地理)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了解旅游景观的欣赏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学会欣赏旅游景观。

自主学习:1.旅游景观欣赏是指从中获取的过程,或者是在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的过程。

2.旅游景观欣赏的两个层次是,即旅游景观的感受和感知;和在感受和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出愉悦的的感情,即审美享受产生的满足感。

3.欣赏旅游景观的方法主要有①;②;③;④;⑤。

4.审美能力包括、和三方面。

5.旅游景观有各自的属性和文化属性.对其认识和欣赏的角度也必须,抓住,有所。

6.大多数旅游景观都具有化和的属性。

7.旅游景观的各个要素,以多种给人以美的感受,其中的对比,的对比,的对比等,尤其引人入胜。

8.许多旅游资源拥有悠久的和深厚的,构成了内在美的核心。

知识链接:旅游景观的欣赏是指游客从旅游资源中获得高质量美感的过程,或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感受的过程。

因此旅游活动中离不开审美情趣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1、旅游景观的自然美旅游景观的自然美,主要包括形式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和朦胧美,其中形式美是最为显著的美感特征。

2、旅游景观的人工美人工美是指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例如古典园林美、古建筑和古遗迹美、民俗风情美、书画艺术美、雕塑艺术美等。

3、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1).选择观赏距离观赏位置旅游景观观赏效果远望远眺峰峦、长城雄伟峻秀、奇特丘陵地区的梯田高低错落,弯曲流畅,形成线与面的完美结合俯看、远望江河、大海观其旷景,体会远望情趣远看平视城市中的湖泊湖周围的建筑物更高,湖显得更小、更美低看较小的湖沼池塘临廊、榭观水中倒影,体验天地之美妙乘船沿水路观两岸风景山水组合景观水流、船动、山移,如游画中,心旷神怡2).选择观赏角度景观观赏位置实例地貌的酷似造型特定的观赏点路南石林中的阿诗玛、黄山的石猴观海、广东肇庆七星岩面积较大的江河湖海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俯览洞庭湖、鄱阳湖、长江、黄河较小的湖沼池塘低临水面的亭、榭、廊、阁观赏西湖、北大未名湖、济南大明湖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欣赏旅游景观应选择适当的位置和恰当的时机,下列语句体现这一道理的是()①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③水流船动山自移,恰似人在画中游④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春山淡雅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镜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说明()①四时都有丰富的美景可观②旅游最好登山③自然景观色彩丰富④自然景观具有季节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关于自然景观的观赏地点和时间的选择,不正确的是()A.峰峦之雄伟峻秀,惟近观可得B.泰山最宜夏季观赏C.比较小的湖沼池塘,多低临水面修建亭、榭、廊等D.观赏江河湖海应选择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4.西湖美景名扬天下,观赏西湖的最佳位置是()A.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B.低临水面C.远距离仰视D.适当距离远眺二、综合题5.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据此回答问题:(1)按旅游资源分类,万里长城属景观,从旅游资源价值分析,该长城具有价值、价值、价值的优势。

《旅游景观欣赏》 导学案

《旅游景观欣赏》 导学案

《旅游景观欣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旅游景观欣赏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3、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旅游景观,提高审美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如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等。

(2)不同类型旅游景观的欣赏要点,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难点(1)如何根据不同的景观特点选择合适的欣赏方法。

(2)理解景观欣赏中情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三、知识梳理(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概念旅游景观欣赏是指游客从旅游资源中获取美的享受和身心愉悦的过程。

它不仅包括对景观外在形态的观察,还包括对其内在文化、历史、情感等方面的感悟。

(二)旅游景观欣赏的重要性1、丰富人生体验,增长见识。

2、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3、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

(三)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1、选择观赏位置(1)距离远观:可以观赏到景观的整体轮廓和气势,如远眺山脉、俯瞰城市等。

近观:能够细致地观察景观的细节和纹理,如观赏花卉、品鉴文物等。

(2)角度仰视:适合观赏高大雄伟的景观,如仰望高山、高塔等。

俯视:能够看到景观的全貌和层次感,如俯瞰峡谷、梯田等。

平视:适用于观赏视野开阔、水平延伸的景观,如观赏草原、湖面等。

2、把握观赏时机(1)季节不同的季节,景观会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比如,春天可以欣赏到百花盛开,夏天能感受郁郁葱葱的森林,秋天能观赏到五彩斑斓的秋叶,冬天能领略银装素裹的雪景。

(2)天气晴朗的天气有利于观赏清晰的景观,而雨、雾等天气则可能为景观增添独特的韵味。

例如,雨中的古镇、雾中的山峦都别有一番风情。

(3)时间有些景观在特定的时间才有最佳的观赏效果。

比如,日出、日落时分的海边,月升时的园林等。

3、抓住景观特点(1)了解景观的形成原因和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特点。

(2)关注景观的独特之处,如奇特的形状、鲜艳的色彩、独特的声音等。

(四)不同类型旅游景观的欣赏1、自然景观(1)山水景观欣赏山水景观要注意山的形态、水的动态和静态之美,以及山水的组合关系。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2章-第1节《旅游景观欣赏方法》导学案(含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2章-第1节《旅游景观欣赏方法》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节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如何欣赏旅游景观?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概念旅游景观欣赏是指游客从中获取高质量____________的过程,或者是在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______________的过程。

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旅游景观的感受和______;二是得到__________的享受。

二、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预习交流在观赏黄果树瀑布等景观时,怎样才能取得最佳的观赏效果?答案:一、美感 审美感受 知觉 审美二、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 欣赏角度 观赏时机文化内涵预习交流:提示:在适当的距离仰视效果最佳。

主题 旅游景观欣赏方法材料:三处旅游景观图。

(1)要想在旅游中获得美的感受,首先要做到什么?(2)材料中的三处旅游景观,怎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欣赏效果?答案:活动与探究:(1)提示:首先要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在观赏景观之前,通过读书、读导游图、读景点的介绍资料,了解景观形成的自然和人文背景、构成分布、突出的旅游价值等,并在欣赏时主动去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

(2)提示:擎天石柱要优选欣赏角度,近距离仰视可以给人以雄伟高大、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感受。

神女峰要把握好观赏时机,乘船顺流而下过三峡时,观赏神女峰的理想时间也不过3~5分钟。

岳阳楼属于文化景观,文化内涵构成了内在美的核心,因此欣赏时应细心品味其文化内涵,领略其中的真意。

1.优选欣赏角度观赏距离的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差异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

景观欣赏,远望两岸风景2.旅游景观的各个要素,以多种对比组合给人以美的感受。

但有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有许多景象只在特定时间和条件下出现。

因此要求蒙古那达慕大会——夏秋旅游景观(尤其人文景观)→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了解其来龙去脉,深入分析,运用文化素养和经验去品味→领略其中的真意,达到以情观景、情景交融的意境。

“鸟语花香”通过视觉、听觉、嗅黄山的“石猴观海”、操,净化心灵,体会天人和谐的意境1.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正确叙述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2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2)
编写人: 审核组长: 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幸运是一种开始,从挥洒汗水起步,让梦想自信飞翔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旅游景观的欣赏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学会欣赏旅游景观。

【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 重点知识:抓住景观特点 难点知识:运用资料,描述旅游景观的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使用说明】 1. 课前预习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合作探究;独立完成学以致用,合作交流后纠错并标记。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三 抓住景观特色 1.观赏前:对景观加以全面了解,并抓住⑮________________,了解主要景点及其分布,景观形成的⑯________,以及景观的⑰________________或者⑱________________。

2.观赏时:建筑、园林的结构布局有一定的⑲________________,一般分为⑳________、发展、○21________、结束等景区,在观赏过程中,观赏项目、活动方式、观赏速度等也应保持一定的节奏。

知识点四 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1.自然风景区的人文景观布局、设计的基本思想是○22________、○23______,并突出○24_____的作用。

2.人文景观:我国古代园林要求再现○25________,用“虽由人作,○26____________”这一基本原则,正确处理自然与人为的关系。

3.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的人们与○27________和谐相处的结果。

知识点五 以情观景 1.○28________________。

2.○29________________。

3.移情于景,○30________________。

4.登山涉水,○31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2.读教材图3.17“北方的园林建筑”和图3.18“江南的园林建筑”,完成下列问题。

(1)两种园林中的建筑景观各有什么突出特点? (2)上述景观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中的地形、气候条件有何联系?
导 学 案 装 订 线 ——————————————————————————————————————————————————————————
三、学以致用
1.中国的古典园林有“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之称,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下图为扬州瘦西湖公园一处著名景区——吹台一景。

据此回答(1)~(2)题。

( ) (1)图中景区主要的构景手法是
①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用障景法丰富景观层次
②用门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的范围内,称为框景手法
③用隔景法将园景隔成不同的景区
④借园外的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这属于借景手法
A.①B.② C.③D.④
( ) (2)该园林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体现了
A.主人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B.自然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
C.当地的民族风情
D.豪华高贵的皇家风范
( )2.有关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欣赏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能够对游人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B.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地理环境虽然不同,但园林建筑风格却相同
C.我国人文景观的建设和实践都生动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观
D.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的特色之一
( )3.下列诗句做到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答案
⑯原理⑰美学价值⑱历史文化价值⑲节奏韵律⑳序幕○21高潮
○22因势 ○23得体 ○24自然美 ○25自然 ○
26宛自天开 ○27自然 ○28综合感受 ○29发挥想象 ○30情景交融 ○
31求质求真 二、提示:(1)北方的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建筑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江南私家园林规模较小,布局精巧,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

(2)北方地形宽阔整齐,气候干燥,多蓝天白云;江南多低山丘陵,水乡风光,气候湿润。

三1解析:该题组考查园林的构景手法,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的范围之内,属于框景手法;色彩的素淡体现出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

答案:(1)B (2)A
2解析:选B 。

我国风景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人文景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生动地体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自然观。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的特色之一。

自然景观中的人文景观建设的基本思想就是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大量的诗词楹联、神话传说、名人轶事等文学艺术形式用来渲染自然景观,并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而和谐地联系起来,从而对游人产生更大的感染力。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在建筑风格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

3解析:选B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畅旷景观与思接千载的情感相融而产生的审美境界。

该诗句达到了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