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集锦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集锦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集锦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集锦章节一:放射学1.放射学:研究使用放射线和其他影像学技术对人体内部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2.放射线:高能辐射,可穿透物体并产生影像。

3.X射线: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使用X射线进行诊断和治疗。

4.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通过多次X射线扫描,横断面影像。

5.MRI扫描:磁共振成像,使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高质量的图像。

6.超声波:利用高频声波在人体内部产生图像。

章节二:放射学影像设备1.X射线机:用于产生X射线并在人体内部形成图像的设备。

2.CT扫描机:用于横断面影像的设备,通过旋转X射线管和探测器。

3.MRI扫描仪:使用强磁场、无线电波和计算机技术图像的设备。

4.PET扫描仪: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用于检查人体内代谢和功能。

5.超声波机:用超声波技术产生图像的设备。

章节三:影像学解剖学1.解剖学:研究人体内部结构的学科。

2.解剖学平面:用于定位和描述人体内部结构的平面。

3.横断面:从人体前方穿过后方形成的切面。

4.矢状面:从左到右穿过人体形成的切面。

5.冠状面:从上到下穿过人体形成的切面。

章节四:常见医学影像学检查及诊断1.X射线检查:通过X射线图像检查骨骼、胸部和其他部位的异常情况。

2.CT扫描:用于评估头部、胸腹部、盆腔和其他部位的疾病。

3.MRI扫描:用于评估脑部、脊柱、关节和其他组织的病变。

4.腹部超声:用超声波评估腹部器官的结构和异常情况。

5.乳腺X射线和MRI:用于早期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

章节五: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无章节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相关解释。

2.法律名词2:相关解释。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医学影像学是一门技术和学科,利用不同的成像技术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下面是一些医学影像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1. X射线:X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可以穿透人体组织,通过对不同组织的吸收和散射来产生影像。

常见的X射线检查包括胸部X片和骨骼X片。

2. CT扫描:CT扫描利用射线通过人体的不同角度进行旋转扫描,然后由计算机重建成三维图像。

CT扫描可以显示不同组织的密度和结构,常用于头部、胸部和腹部的检查。

3. MRI扫描:MRI扫描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产生图像。

MRI可以显示人体内部的软组织,如脑部、脊柱和关节。

与X射线和CT扫描相比,MRI没有辐射风险。

4.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利用高频声波来产生图像。

它可以显示人体内部的器官和血管。

超声检查无辐射,用于妇科检查、产前检查、血管检查等。

5. 核医学: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常见的核医学检查包括骨扫描、心脏扫描和甲状腺扫描等。

6. PET扫描:PET扫描是一种核医学成像技术,结合放射性同位素和计算机,可以显示人体内部的代谢活动和功能。

PET扫描常用于检测肿瘤、心脏疾病和脑部疾病。

7. 放射学:放射学是研究和应用射线(如X射线、CT和MRI)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放射科医生是通过解读影像来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专业人员。

8. 医学图像处理:医学图像处理是将医学影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减少噪声,并进行自动化的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等。

9. 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是将二维图像通过计算机算法转化为三维模型的过程。

三维重建可以使医生更直观地进行解剖学和病变的观察。

10. 图像诊断:图像诊断是通过解读医学影像来确认疾病的存在和性质。

医生可以观察和分析影像中的异常征象来作出诊断。

这些名词是医学影像学中常见的术语,对于了解医学影像学及其应用有一定的帮助。

影像学名词解释

影像学名词解释

1.医学影像学:指通过各种成像技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动,以到达诊断的目的的技术,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之迟辟智美创作2.体素:CT图像处置时将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称之为体素.3.像素:CT数字矩阵中的每个体素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构成CT图像,称之为像素.4.窗位:把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放在窗宽范围的中心位置,这就是窗位.5.窗宽:借助计算机,把需要显示的组织的CT值范围取出,按从黑到白分歧灰度在显示屏上显示,这样CT值较小的分歧也可以在图像中看出.这个范围就是窗宽. 6.PACS: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是保管和传输图像的设备与软件系统.7.造影检查:人为引入人体管腔内或组织间隙的低密度或高密度的各种造影剂,目的是形成比较,更好显示组织结构及病变.8..人工比较:人为引入人体管腔或组织间隙的低密度或高密度造影剂,目的是形成比较,以更好的显示组织结构或病变.9. 占位效应:肿瘤、出血等占位性病变由于病变自己的体积,周围水肿等所致病变周围正常组织移位,变形称占位效应10、半月综合征:溃疡型胃癌时龛影形状不规则,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而有多个尖角,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周围绕以宽窄不等透明带,即环堤,边缘不规则而锐利,其中罕见结节状或指压迹充盈缺损.11、龛影:其病理基础是胃肠道壁的溃烂缺损,致使钡剂进入壁的缺损内,在切线位上龛影位于器官轮廓之外,轴位投影呈类圆形钡斑,见于消化道溃疡.肿瘤性病变的溃疡位于腔内,形成腔内龛影.12、MRCP:SE序列检查,T2WI水呈高信号,TR和TE时间越长,T2的权重越年夜,水的信号也就越高.采纳很年夜权重的T2WI突显水的结构称为水成像.这一技术科技将整个胆囊、胆管及胰管完整、清晰的显示,称之为磁共振胰胆管造影.13、小肝癌:小于3cm的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越3cm的肝细胞癌为小肝癌.14、肾自截:肾结核晚期引起肾脏钙化,甚至全肾钙化,向下延续到输尿管,肾功能的丧失称肾自截.15、牛眼征:在肝脏转移性肿瘤上暗示为病灶中心为低密度,边缘为高密度强化,最外层密度又低于肝实质.16、肾盂回流:一般发生在阻抗最低的处所肾盏穹隆部,发生破裂,尿液从破裂处进入肾盏肾窦间隙, 再进入淋巴系统,称肾盂肾窦回流..17、filling defect即充盈缺损,指消化道内固定性病变如肿瘤突入管腔而使BA剂不能充填,罕见于良恶性肿瘤与肉芽肿.18、灯胆征:肝血管瘤在T1WI上暗示为均匀低信号,T2WI上暗示为均匀高信号,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增高,在肝实质低信号布景烘托下,肿瘤暗示为边缘锐利的明显高信号灶.19、憩室:暗示为管壁向外呈囊袋状膨出,有粘膜通入,能收缩使进入的钡剂排出.20、粘膜皱襞纠集:暗示为粘膜皱襞从四周向病变处集中,呈放射状,见于溃疡瘢痕收缩或纤维收缩所致.21、食管膈壶腹:深吸气时横膈下降,食管裂孔收缩,常使钡剂于膈上方停顿,形成食管下段膈上一小段长约4-5CM一过性扩张,呼气时消失.22、肾脊角:肾的长轴自内上斜向外下,其延长线与脊柱纵轴相交形成锐角,称为倾斜角或肾脊角,正常为15-25. 23、马蹄肾:其特点是两肾的下极或上极相互融合,以下极融合型多见.融合部称为峡部,多为肾实质,少数为纤维组织相连.24、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指一订单元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骨质疏松的X线暗示主要是骨密度减低.在长骨可见骨松质中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呈现分层和变薄现象.25、骨质软化:指一订单元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即钙盐含量减少.X线暗示为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26、骨质破坏:正常的骨组织为病理组织取代而造成的骨质缺损,暗示为局部的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稀疏和正常的骨结构消失,见于肿瘤、炎症等.27、CODMEN三角:引起骨膜反应的病变进展时,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重新被吸收,破坏区两真个残留骨膜反应呈三角形或袖口状,称CODMEN三角.28、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每一个骨的骺软骨内继发骨化中心呈现时的年龄和骺与干骺端完全结合,即骺线完全消失的年龄,称为~.29、骨质增生硬化:单元体积内骨量增多,组织学上可见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这是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30、Colles’frature:为最罕见的骨折之一,是指桡骨远端,距远端关节面2.5cm以内的骨折,常陪伴远端向桡侧背侧移位和尺骨茎突的撕脱性骨折.31、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年夜外力不宜使骨质完全断裂,仅暗示局部骨皮质或骨小梁结构扭曲,而看不到骨折线,称青枝骨折.32、dural tail sign:即脑膜尾征,指脑膜瘤MR检查时T1WI为等或稍高信号,T2WI为等或高信号,周围脑膜强化征象.33、腔隙性梗死:是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34、空洞: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空洞,壁可由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纤维组织、肿瘤组织及洞壁周围的薄层肺不张所构成.如坏死组织液化,且未完全经引流支气管排出,空洞内可见液平面.罕见于肺结核、肺脓肿、肺癌、肺真菌病.35、肺淤血:肺静脉回流受阻,使血流滞留在肺静脉系统内.肺静脉普遍扩张呈模糊条纹影,以中、下肺野显著,呈网状或圆点状,使肺野透亮度降低,两肺门影增年夜36、支气管气像:当肺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年夜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比较,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37、肺纹理:在布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由肺动脉、肺静脉组成,其中主要是肺动脉分支,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织也介入肺纹理的组成.38、atelectasis 即肺不张,支气管突然阻塞后,肺泡内的气体多在18-24小时被吸收,相应的肺组织萎陷.39、肺门舞蹈:透视下见肺动脉扩张搏动增强,是肺动脉高压的暗示.40、肺充血:又称肺血管增多,即肺动脉血流增多.X线暗示为肺门增年夜,肺纹理增多增粗,肺动脉段凸出,透视时可见肺动脉搏动增强,扩张的血管边缘清楚,肺野透亮度增加.见于左向右分流畸形,心脏排血量增多.41、淋巴管周围结节:主要在胸膜、支气管血管束和小叶间隔分布.有淋巴途径到肺内,主要见于癌性淋巴管炎、结节病及尘肺.42、机遇性肺炎:由于各种原因机体防御功能降低,引起的感染称为机遇性感染(2’),其中最易致病的脏器为肺,形成机遇性肺炎(1’).机遇性肺炎除罕见的细菌外,尚有低毒性细菌、病毒、霉菌及卡氏肺囊虫等(1’).43、空气支气管征:当肺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年夜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比较(3’),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2’),称之.。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集锦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集锦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集锦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集锦1. X射线X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辐射,在医学影像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检查和诊断。

通过让X射线透过人体部位,可以获得影像图像,从而帮助医生判断疾病和损伤。

2. CT扫描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横断面影像的医学检查方法。

它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图像,用于诊断和评估头部、胸部、腹部和骨骼等部位的疾病。

3. MRI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使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人体内部详细影像的非侵入性检查技术。

它对软组织有很高的分辨率,在检测神经系统、关节和肿瘤等方面非常有用。

4. 超声波超声波是一种利用声波回声来获取图像的医学影像技术。

它通常用于检查胎儿、腹部、心脏和血管等部位。

超声波检查无辐射,对患者无害。

5. 核医学核医学是一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学影像学分支。

常见的核医学检查包括骨扫描、心脏闪烁灌注扫描和PET扫描。

6. 放射学放射学是使用放射性物质或辐射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学分支。

它包括X射线、CT扫描、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等技术。

7. DICOMDICOM(数字成像与通信在医学中)是医学影像文件格式和通信标准的国际标准。

它使医学影像能够在不同厂商之间共享和传输。

8. ROI感兴趣区域(ROI)是在医学影像中指定感兴趣的区域。

通过对ROI进行分析,可以提取特定区域的计量数据,有助于疾病诊断和治疗。

9. PACSPACS(数字图像和通信系统在医学中)是用于存储、检索、传输和显示医学影像的计算机系统。

它与DICOM兼容,旨在提供快速和有效的影像处理和管理。

10. 放射剂量放射剂量是指接受放射性检查或治疗时患者所暴露的辐射量。

医学影像专业人员必须控制和监测放射剂量,以确保最低限度地对患者造成伤害。

附件:本文档未附带任何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 侵入性检查:指需要穿刺或切开患者身体以进行检查的医疗程序。

2. 分辨率:影像中能够分辨出的最小细节或单位。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5.DSA: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像信息,以消除骨骼胳和软组织的减技术
骨、关节系统
1.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但1克骨内的钙盐含量正常.X线表现为骨质密度减低,在长骨松质内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密质骨表现分层,变薄现象在脊椎椎体内结构呈纵形条纹,周围骨皮质变薄,严重时,椎体内结构消失
2.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X线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或形成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质结构.早期在哈氏管周围,X线表现破坏呈筛孔状,骨皮质表层的破坏,则呈虫蚀状
3.骨质软化:osteomalacia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其X线表现为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骨皮质边缘模糊,骨骼可见到各种变形,及假骨折线等征象
8.TIPSS(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经颈静脉肝内体静脉分流术,用于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的治疗与预防
泌尿系统
1.肾自截:肾结核,病变波及全肾形成肾大部或全肾钙化,肾功能消失,称为肾自截
2.挛缩膀胱:膀胱结核时,整个膀胱变形和纤维化收缩,使膀胱容积缩小,边缘不规,称挛缩膀胱
6.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死骨的X线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
7.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引起的骨质增生.X线表现为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同骨皮质间可见1~2mm宽的透亮间隙.以后可随增生骨小梁排列形式不同而表现各异
5.项圈征:良性胃溃疡切线位观钡剂造影表现,龛口部有5~10mm透亮带,宛如头颈部戴有一项圈.为显著肿胀,胃粘膜向龛影口部翻卷所致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集锦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集锦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集锦一、放射学放射学是通过放射线和其他形式的辐射,如X射线、核磁共振、超声波等,对人体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医学专业。

通过这些方法,医生可以获得内部结构的影像,以帮助诊断疾病和指导治疗。

二、超声波超声波是通过高频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产生影像来诊断疾病的一种医学技术。

它可以用于检查器官、血管和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如超声心动图、超声腹部检查等。

三、X射线X射线是一种利用高能量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形成影像的医学技术。

它可以用于检查骨骼和柔软组织,如胸部X射线、骨密度测量等。

X射线可以帮助医生检测骨折、肿瘤、肺部疾病等。

尽管X射线具有一定的辐射风险,但它在医学影像学中仍然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四、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详细的人体内部结构影像。

它可以提供高对比度和高分辨率的图像,并不需要使用X射线。

MRI常用于检测脑、脊椎和关节等器官和组织的异常。

由于没有辐射,MRI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五、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是一种利用X射线辐射和计算机处理方法来生成人体内部结构的三维影像的医学技术。

CT扫描可以提供更准确和详细的图像,特别适用于检测肿瘤、出血、器官损伤等疾病。

然而,由于辐射的使用,需要注意辐射剂量控制。

六、放射性同位素检查放射性同位素检查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内发出的放射线来检查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和代谢状态的一种医学技术。

常见的放射性同位素检查包括骨扫描、甲状腺扫描、肺通气灌注扫描等。

七、核医学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和相关的影像技术来诊断疾病和指导治疗的一种医学专业。

核医学常见的应用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扫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等。

八、造影剂造影剂是一种被引入人体用于增强影像的物质。

它可以通过口服、静脉注射或直接注入到特定部位,以提供更清晰的影像。

造影剂通常含有X射线可见物质或其他对放射线具有高吸收能力的成分。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导言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应用医学和物理学原理,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来生成和解释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的学科。

通过各种影像技术,医学影像学为医生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手段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本文将对几个常见的医学影像学名词进行解释。

一、X射线摄影(Radiography)X射线摄影,也称为放射线摄影,是最常见和最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之一。

它通过使用X射线穿透人体,然后在感光片或数字传感器上形成图像。

X射线摄影可用于检测骨折、肿瘤、肺部感染等疾病。

现代医学中广泛应用的数字化X射线技术(Digital Radiography)可以生成高质量的图像,并提供更方便的数据存储和传输。

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基于X射线的成像技术,它能够通过旋转的X射线束和敏感探测器来获取人体多个方向的横断面图像。

这些图像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重建,形成一个连续的三维图像,可用于定位和评估肿瘤、脑出血、血管病变等疾病。

现代CT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多功能性,能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

三、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核磁共振成像(MRI)利用强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的详细图像。

MRI能够提供高对比度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信息,并广泛应用于心脏、脑部、腹部、骨骼等部位的诊断中。

MRI技术在医学影像学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种无辐射、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

四、超声成像(Ultrasound Imaging)超声成像是一种使用高频声波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器官和结构的影像技术。

它通过声波在不同组织间的反射和回波来生成图像。

超声成像广泛应用于妇产科乃至心脏等各种领域,在妊娠期间的胎儿监测、器官肿瘤的识别和定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五、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是一种核医学影像技术,通过记录和测量体内注射的放射性示踪剂产生的正电子和射线,来获得器官和组织的功能信息。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医学影像学名词解释1. 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学是一门研究使用各种成像技术来观察人体内部构造和疾病变化的学科。

它是通过获取和分析影像数据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

2. 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人体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

它通过旋转式X射线束扫描患者的身体,然后计算机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横断面图像。

CT可以提供直观的三维图像,可用于检测和诊断多种疾病。

3.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高强度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成像技术。

它能够产生高对比度的图像,对软组织、神经系统和肿瘤等疾病的检测效果更好。

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没有辐射风险。

4. 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是一种利用放射性示踪剂来检测身体内部生物过程的影像技术。

它在检查过程中向患者体内注射特定的标记剂,然后通过探测体内放射性示踪剂的发射的正电子来图像。

PET 常用于癌症诊断和心脏病病灶检测。

5. X射线X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力,可用于人体内部的二维影像。

它常用于检查骨骼和肺部疾病,并且通常是医学影像学的最初选择。

6. 超声波超声波是一种利用高频声波来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成像技术。

它使用超声探头将高频声波发送到身体内部,然后根据回波信号图像。

超声波成像通常用于检查孕妇、心脏和肝脏等器官。

7.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共振信号来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成像技术。

它通过将患者置于强磁场中,并向其体内输入无害的无线电波,再记录患者体内响应的信号来图像。

核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有很高的分辨率,特别适用于神经系统和肌肉的检查。

8. 胸片胸片是一种常规的X射线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肺部和胸腔的正常解剖和疾病变化。

通过拍摄胸部前后两个方向的X射线照片,医生可以检测肺部感染、肺癌、肺水肿等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xpdy
49. 放大率:放大的影像比实际肢体增大的倍数叫放大率或称放大倍数。 50. 第一斜位:被检者身体右侧朝前倾斜贴暗盒面或立位摄影架面板,或者是摄影床的床面。左侧远 离暗盒或床面,冠状面与暗盒面或床面倾斜一定角度。 51. 宽容度:是指连接特性曲线上指定两点密度所对应的曝光量范围。 52. 听眶线:外耳孔与眼眶下缘的连线,此线为解剖学上的颅骨基底线,或水平线。 53. 透光率:透过照片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 54. 增感率:在照片上取得相同的密度值 1.0 时,无屏与有屏所需要的曝光量之比值。 55. 平均斜率:连接胶片特性曲线上指定两点密度 D1 和 D2 的直线与横坐标夹角的正切值。 56. 栅比:是铅条高度与铅条间距之比。 57. 定影:就是将未感光的卤化银溶解掉的过程。 58. 时间减影:用作减影的两图像是在不同显影时期获得的。 59. 球管热容量:X 线管处于最大冷却率时,允许承受的最大热量。 60. 均匀度:主磁场的均匀性系指 B0 随空间位置的改变而发生的大小变化。 61. 空间分辨率:是指图像中可辨认的邻接物体空间几何长度的最小极限,即对细微结构的分辨率。 62. CT 值:CT 影像中每个像素所对应的物质对 X 线线性平均衰减量大小的表示。 63. 时间飞跃效应:是指流动的自旋流进静态组织区域而产生比静态组织高的 MR 信号。 64. 进动:原子自旋轴与主磁场的轴线有一小角度不完全平行,并围绕主磁场轴作较慢的旋转。 65. 纵向弛豫:通常将 Mz 的恢复称为纵向弛豫,是自旋一晶格弛豫的反映,因此又称其为 T1 弛豫。 66. 螺距:定义为扫描时床进速度与扫描层厚之比值。 67. 像素:又称像元,指组成图像矩阵中的基本单元。 68.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以放射性核素或标记化合物为示踪剂,应用射线探测仪器探测其行踪, 达到研究示踪剂在生物体系或外界环境中分布及运动规律的技术。 69. 放射自显影技术:利用射线能使感光材料感光的原理,探测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在生物组织中 分布状态的一种显影技术。包括宏观自显影、微观自显影、电子显微镜自显影等。 70.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通过显示放射性药物在体内吸收、代谢、浓聚、排泄过程及分布的影像, 从而判断机体组织的功能状态及病理变化。 71. 阴性显像:正常部位能摄取放射性药物,病变部位失去相应功能表现为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72. 阳性显像:病灶部位放射性摄取高于正常组织的显像。 73.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 74. 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核的能量状态不同的核素。 75. 电子俘获:原子核中质子从核外取得电子变为中子,由于外层电子与内层能量差,形成的新核素 不稳定,多余能量使电子脱离轨道产生俄歇电子,或发射特征性 X 线。 76. 衰变常数:单位时间原子核发生衰变的几率。 77. 有效半衰期:放射性物质在生物体内由于物理衰变和生物代谢共同作用下减少一半的时间。 78. 韧致辐射:β-粒子与物质作用,部分能量变为 X 射线,发生率与受作用的物质原子序数成正比。
nxpdy
28.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大于 30 mmHg 或平均压大于 20 mmHg。 29. 肺静脉高压:肺静脉压力大于 10 mmHg。 30. 充盈缺损:消化道内固定性病变如肿瘤突入管腔而使钡剂不能充填,常见于良恶性肿瘤与肉芽肿。 为常见的消化道轮廓改变的影像学表现,表现为管腔内结节样、指压迹样阴影。 31. 龛影:消化道壁的局限性溃烂形成的缺损凹陷在充填钡剂后,切线位时形成边缘向外突出的影像。 32. 黏膜破坏:常为恶性肿瘤侵蚀所致,表现为黏膜皱襞的中断,局部黏膜皱襞消失、紊乱、僵直等。 33. 憩室:表现为管壁向外呈囊袋状膨出,有黏膜通入,能收缩使进人的钡剂排出。 34. 黏膜皱襞纠集:表现为黏膜皱襞从四周向病变处集中,呈放射状,见于溃疡瘢痕收缩或纤维收缩 所致。 35. 灯泡征:肝海绵状血管瘤重 T2WI 上其信号强度更高,超过胆囊信号,称为灯泡征。 36. 肾自截:全肾钙化,肾体积缩小或增大,肾功能受损,即为肾自截现象,可见于肾结核晚期。 37. “蜘蛛足”样改变:肿瘤或囊肿等的压迫使肾盏肾盂受压、伸直、拉长、狭窄、变形、闭塞、分 离而导致的影像学改变。常见于多囊肾、肾癌。 38. 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骨髓与干骺端骨性愈合 时间及其形态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月和年)来表示即骨龄。 39. 骨膜增生: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骨膜新生骨,通常 表示有病变存在。 40. Codman 三角:如引起骨膜反应的病变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 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称为 Codman 三角。 41. 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 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42.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X 线电视透视下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或送入栓塞物质,使之闭塞从而达到 预期治疗目的的技术。 43. 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是采用导管技术扩张或再通发生粥样硬化的动脉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血管狭 窄或闭塞性病变的方法。 44. 药物血管造影: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介入血管造影中,局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后再进行血 管造影的方法,称为药物血管造影。 45. 肿瘤染色:富血管性肿瘤在动脉造影的实质期,肿瘤被造影剂充填,形成染色,密度常高于其周 围组织,称为肿瘤染色。 46. 首过效应:药物第一次通过靶器官时被提取和代谢的现象,也包括一些其他效应。 47. 层流现象:药物的比重通常比血液小,当药物进入血管后并不能很快和血液混合,特别在卧位时, 药物常在血柱的上层流动,优先进入向人体腹侧开口的血管或优先分布于靶器官的腹侧部分的现象。 48. 射线对比度:射线本身是一束无信息的能源,当它透过人体时,射线被部分吸收和散射,高吸收 区域透过的射线与低吸收区域透过的射线形成强度分布的差别,这种透过人体组织后形成的射线强度分布 上的差异称为射线对比度。
nxpdy
1. 医学影像学:指通过各种成像技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 况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目的的技术,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
2. 体素:CT 图像处理时将选定层面分成若于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称之为体素。 3. 像素:CT 数字矩阵中的每个体素数字经数字/模拟转换器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构 成 CT 图像,称之为像素。 4. 窗位:把要显示的组织的 CT 值放在窗宽范围的中心位置,这就是窗位。 5. 窗宽:借助计算机,把需要显示的组织的 CT 值范围取出.按从黑到白不同灰度在显示屏上显示, 这样 CT 值较小的差别也可以在图像中看出。这个范围就是窗宽。 6. PACS: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是保存和传输图像的设备与软件系统。 7. 造影检查:人为引入人体管腔内或组织间隙的低密度或高密度的各种造影剂,目的是形成对比, 以更好地显示组织结构及病变。 8. 脑萎缩:各种原因所致脑组织减少而继发的脑室和蛛网膜下隙扩大。 9. 脑积水:脑脊液产生和吸收失衡或脑脊液循环通路障碍所致脑室系统异常扩大。 10. 出血性脑梗死:脑梗死后缺血区血管再通,梗死内血液溢出。 11. 腔隙性脑梗死: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 12. 硬膜外出血:颅内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膜之间。 13. 硬膜下出血:颅内出血积聚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 14. 肺血减少:肺动脉血流量异常减少。 15. 骨质软化: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钙化不足.因而骨内钙盐含量减低,骨质变软。 16. 骨质增生硬化: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组织学上可见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这是成骨增 多或破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 17. 骨质疏松: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即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单位重量的骨质含钙量正常, 即化学成分不变。 18. 骨质破坏:局部骨组织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 19. 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死骨。 20. 关节脱位:组成关节的骨骼有脱离或错位。 21. 肺门舞蹈:透视下见肺动脉扩张搏动增强,是肺动脉高压的表现。 22. 肺充血:又称肺血管增多,即肺动脉血流增多。X 线表现为肺门增大,肺纹理增多增粗,肺动脉 段凸出,透视时可见肺动脉搏动增强,扩张的血管边缘清楚,肺野透亮度增加。见于左向右分流畸形,心 脏排血量增多。 23. 肺不张:支气管突然阻塞后,肺泡内的气体多在 18-24 h 被吸收,相应的肺组织萎陷。 24. 肺空洞:是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形成的。 25. 肺淤血:如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血液在肺内淤滞,简称肺淤血。 26. 肺实变: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替代。 27. 肺水肿:肺毛细血管内液体大量渗出人肺间质或(和)肺泡。
Hale Waihona Puke nxpdy79. 湮没辐射:β+正电子与物质的电子结合,电荷消失,两电子质量转化为两个能量相等各为 511 keV、方向相反的光子。
80. 光电效应:光子把能量全部传给轨道电子,发射成为光电子。 81. 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 82. 吸收剂量:其表示物质吸收射线能量的物理量,含义是单位质量物质吸收的平均能量,吸收剂量 的单位是戈瑞(Gray,Gy),旧单位是拉德(rad)。 83. 脉冲幅度分析器:脉冲幅度分析器有上下两个电压测定阈值,宽度称为道宽或窗宽。只有当输入 脉冲的幅度在窗的范围内时,脉冲幅度分析器才输出幅度恒定的脉冲给后级电路。脉冲幅度鉴别器的作用 是鉴别射线能量是否高于预定值。 84. 交叉失联络现象:当一侧大脑半球存在局限性放射性分布降低或缺损时,对侧小脑或大脑放射性 分布减低,称为交叉失联络。交叉失联络现象多见于慢性脑血管疾病。 85. 心肌门控采集:以自身心电图 R 波为信号触发采集心动周期心肌灌注的系列图像。 86. 甲状腺热结节:结节部位放射性高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多见于功能自主性腺瘤及结节性甲状 腺肿的高功能结节。 87. 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RIA):放射免疫分析是基于放射性标记的抗原和非标记待测抗原同时与限 量的特异抗体进行竞争结合反应,通过分离未结合的标记抗原,测定标记抗原与抗体复合物放射性活度信 号,经相应的数学函数关系推算待测抗原的含量。 88. 放射配基结合分析:用放射性核素标记配基与相应的受体进行特异结合,测定复合物的放射性活 度,从而对受体进行定性和定量。 89. 精密度:是评估随机误差的一种指标,即在同一测定方法和同一条件下,对检测样品进行多次重 复测定,所得值的一致性。 90. 确定性效应: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相关,有明显的阈值,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 发生有害效应。 91. 随机效应:是辐射效应发生的几率与剂量相关的效应,不存在具体的阈值。 92. 骨质疏松症:骨矿物质和骨基质随着年龄的增加等比例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发生改变,使骨 组织的正常荷载功能下降,骨折危险性明显增加的全身性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