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
河南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河南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里。
劲攀书山有锋秀丽,奥游学海无涯乐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襄阳城外青山逶迤(),城中湖泊点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名副其实的宜居城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B、我市多名参赛者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作文大赛一得奖。
C、他一直想在这家报纸的主版上留几篇文章,可惜的是他水平不济,屡试不爽。
D、精美的画面与震撼的音响惟妙惟肖,使这部影片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C、拒绝为救护车加油的行为不可原谅,应该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D、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大事。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它们自知日出东山,夕阳西下,从而把握了自己开花和落叶的时间,②许多植物具有“慧眼”识光的能力,③某些北方良种引种到南方,颗粒不收,就是因为植物的“眼睛”对异地的光线不习惯。
④如牵牛花天刚亮就开花,向日葵始终朝阳。
⑤植物不仅能“看见”光,还能感觉出光照的“数量”和质量,A.④①②③⑤B.②①④⑤③C.③⑤②①④D.④③⑤②①6、名著阅读。
(2分)7、古诗文默写。
(每空1分,共8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2)□□□□□□□,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长江浩浩西来,汇细流,纳巨川,逶迤万里。
生生不息的长江水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古典文化。
渡荆门,有诗仙吟诵:山随平野尽,①□□□□□。
过洞庭湖,范仲淹把酒临风:先天下之忧而忧,②□□□□□□□。
扬州酬酢,刘禹锡慨然自勉:沉舟侧畔千帆过,③□□□□□□□。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荤菜(h ūn) 供给(gòng) 模子(mú) B. 哄骗(hǒng) 记载(zài) 兑换(duì) C. 拖累(lèi) 歼灭(qiān) 符号(fú) D. 处理(chù) 炽热(zhì) 嫉妒(j 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歉收座谈焕然一新 B. 付梓从容不径而走 C. 鸡汤遛弯椎心泣血 D. 臣服即使敝帚自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篇文章逻辑性强,论述严密,语言运用得心应手。
B. 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有如神来之笔,写出了黄河源头的高耸雄伟。
C. 登上长城,感受八达岭的蜿蜒曲折,使我想起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诗句。
D. 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唉声叹气,束手待毙。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你的文章语言太平淡,需要添加一些华丽的词藻。
”编辑对我说:“否则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
” B. 坐在我旁边的同学问:“老师让我们学习《背影》,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啊?” C. 我知道可以到邮局订阅《人民日报》,“一定很有意思吧!”我认准了方向,决心到邮局订阅一份报纸。
D.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红白喜事的随礼金额也水涨船高:从最初的几十元、几百元,到现在动辄上千元、上万元。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B. 学期结束前的法制报告会很有意义,它可以使我们增强法制观念,减少盲目犯错。
C. 我们班同学在全校的航模比赛中多次获奖,这得益于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D. 《背影》这篇文章详细地描写了父亲送我乘火车返乡的场景,特别描写了父亲背影的细节,让人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24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试题】2024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答案】2024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答案【解析】1、A项“迁”是“迁移”的意思;B项“负”是“背负”的意思;C 项“殆”是“危险”的意思;D项“走”是“跑”的意思。
2、C A项第一个“以”后面应是“其”;B项第一个“之”应该是“于”;D项第一个“其”应该是“之”。
3、①示例:我看到了它,它非常美丽,就像一条彩虹,从地平线的一端跨到另一端。
②示例:当你感到困惑或无法解决问题时,不要放弃,继续努力尝试,因为成功往往就在于你坚持的最后一下。
4、略2024中考语文试题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关键词解读与备考策略一、引言中考是学生学业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语文作为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帮助学生在2024年中考语文科目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将对近年来中考语文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备考策略。
二、命题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中考语文科目主要围绕字、词、句、篇等方面进行考查,涉及语文常识、文学知识、阅读理解等多个方面。
2、强化阅读能力的考查:阅读理解题目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所占分值较大,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关注写作能力的考查:中考语文科目中的写作题目往往围绕一定的主题或情境进行创作,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三、备考策略1、梳理基础知识: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注重梳理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篇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文学常识、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积累。
2、提升阅读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应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多读多练,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同时,应关注不同文体的阅读技巧,如记叙文的情节把握、说明文的要点提取、议论文的论点归纳等。
3、强化写作训练: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注重写作技巧的学习和运用,如审题、构思、选材、语言表达等。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_含答案)

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开辟./复辟.模.具/装模.作样差.强人意/参差.错落B.馈.赠/崩溃.针灸./脍炙.人口矫.揉造作/骄.兵必败C.给.力/供给.呼吁./长吁.短叹人才济.济/扶危济.困D.斗争./挣.脱淳.朴/谆谆.教诲忍俊不禁./襟.怀坦白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恻隐订书机顶礼膜拜默守成规B.宣泄挡箭牌开源节流绵里藏针C.坐落震摄力妇孺皆知开诚布公D.家俱发祥地轻歌曼舞凭心而论3.古诗文默写。
(8分)(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赞美了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4)明月千里寄相思。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水调歌头》),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中的两个回目,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
①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西游记》第七回)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水浒》第十回)(2)童话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且常读常新。
请从下面两篇童话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情节,写出你“常读常新”的阅读感受。
①《夜莺》(《安徒生童话》)②《渔夫和他的妻子》(《格林童话》)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①。
从狭义上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从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河南省历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0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字帖碑帖请帖俯首帖耳和蔼和煦和解和衷共济绚烂炫耀渲染顾弄玄虚精湛辗转栈桥崭露头角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伫立崛起一丝不苟惊慌失措B.追溯烦躁顾名思义妇孺皆知C.沧桑睿智无与伦比抑扬顿挫D.寒喧筹划山青水秀闲情逸致3.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李白是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
他的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
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D.“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法上跟现代杂文相似。
4.古诗文默写。
(共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柳宗元《小石潭记》)(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景色。
(4)牡甫《春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无情之物为有情,抒发了感时伤世之情;李煜《相见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离愁”则化无形之情为有形,写出了亡国的哀思。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2分)二十世纪最伟欠的发现,荚过于对环境危机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8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D( 2分)2.B(2分)3.(1)谈笑有鸿儒(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千树万树梨花开家书抵万金化作春泥更护花(每空1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共8分)4.示例一:沙僧西游记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沙僧一直忠诚地跟随着师傅,打点行李,问路化缘,冲锋陷阵。
他为人忠厚,做事认真,我愿与他交朋友。
示例二:阿寥沙童年阿寥沙生活在弥漫着暴力与仇恨的家庭里,我愿与他交朋友,给他一些帮助,让他成长的路上多一些温暖和快乐。
(写对名著,1分;结合名著内容,言之成理,3分。
共4分)5.(1)很多人汉字书写不正确、不规范。
(意思对即可,2分)(2)①删去“随着”或“使”。
②把“写得规范美观”与“会认会写”调换位置。
(一句1分,共2分)6.示例:这两幅图中的手,是志愿者奉献爱心的手,是中华儿女紧握在一起为中国加油的手。
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我为社会奉献爱心,为祖国的腾飞贡献力量。
(由两幅图引发感想,主题明确,4分;语句通顺,1分。
共5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共16分)7.米哈朵夫老师怀疑错怪了尤里卡,内心很痛苦;为弄清有没有梨苹果,他到处询问,甚至找到国家园林科研所。
(意思对即可。
分号前1分,分号后2分。
共3分)8.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作用:巧妙地表现了米哈朵夫老师不同的心情,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丰满。
(答出描写方法,1分;分析作用,2分。
共3分)9.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哈朵夫老师内心深深的痛苦。
(2分)10.(1)米哈朵夫老师怀疑自己错怪并伤害了学生尤里卡,内心感到不安、自责。
(意思对即可,2分)(2)①这种痛苦体现了他作为教育者的爱心和责任心。
②他到处询问,千里奔波,这种求实态度和执著精神,同样令人尊敬。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2分)(共4分)11.(1)示例一:“的确”“必须”,语气坚定,表现出米丘林作为科学家的宇的态度和对科学无比热爱的精神。
2007—2012年河南中考语文文言文、诗词试题及答案

2007—2012年河南中考语文文言文、诗词试题及答案(2007年河南中考)三、古诗文阅读 (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2题。
(共10分)(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④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⑤者众也。
(节选自《新序》) 注:①出亡:国亡后出逃。
②发政举事:施政做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④被:穿上。
⑤谄谀:谄媚奉承。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臣之妻私臣私:(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0.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善”?(2分)21.齐威王和宋昭公的周围同样都有谄谀者,然而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宋昭公却不得不“出亡”,结合语段说说造成这样不同结局的原因有哪些。
(2分)22.从上面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3—24题。
(共4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24.“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河南省信阳市语文中考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河南省信阳市语文中考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脸颊(jiá)勾当(gōu)颓唐(tuí)愧怍(zuò)B. 门槛(kǎn)粗拙(zhuō)唏嘘(xū)箪食壶浆(dān)C. 隐匿(nì)撬开(qiào)尴尬(gān)浑身解数(xiè)D. 侮辱(wǔ)猝然(cù)愧赧(nǎn)惟妙惟肖(xiāo)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能力。
A项,“勾当”的“勾”应读gòu,此处指坏事情;B项,注音全部正确;C项,“尴尬”的“尴”应读gān gà,意为处境困难,不好处理;D项,“惟妙惟肖”的“肖”应读xiào,意为相似。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要求各班切实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B.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使我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
C. 《史记》不仅是历史著作,而且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D. 在本次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是三名八年级的学生。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
A项,否定不当,“防止”与“不再”连用导致句意表达错误,应去掉“不再”;B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应去掉“随着”或“使”;C项,表述正确;D项,语序不当,“三名”修饰“学生”而非“八年级”,应将“三名”移至“学生”前。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3、请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标注出来。
(1)拮据()(2)迂腐()(3)惘然()(4)恪尽职守()答案:(1)拮据(jū)(2)迂腐(yū)(3)惘然(wǎng)(4)恪尽职守(kè)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的掌握。
注意“拮据”的“据”应读jū,不要误读为jù;“迂腐”的“迂”应读yū,不要误读为yú;“惘然”的“惘”应读wǎng,不要误读为mǎng;“恪尽职守”的“恪”应读kè,不要误读为g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相同的一项是【】(2分)A.塑造/追溯教诲/悔恨贻笑大方/百战不殆B.泛滥/门槛云霄/元宵鲜为人知/屡见不鲜C.绮丽/畸形粗犷/空旷随声附和/心平气和D.取缔/真谛急躁/燥热鞠躬尽瘁/出类拔萃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浩瀚无垠不屑置辩吹毛求疵郑重其事B.曲径通幽抑扬顿错不计其数委屈求全C.惟妙惟肖地大物博络绎不绝意气风发D.栩栩如生得天独厚怡然自得苦心孤诣3.古诗文默写。
(共8分)(1)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心系苍生,胸怀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敬仰。
(3)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4)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
“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 ”,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 ”,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4.名著阅读。
(4分)班级举行“我愿与……交朋友”的读书活动。
请从下面五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先写出他出自哪部名著,然后结合名著内容,阐述你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
备选人物:沙僧鲁智深星期五阿寥沙保尔·柯察金我愿与_____________交朋友,他是《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是:(50字左右)5.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7分)材料一①有关部门对不同人群进行测试,要求每人“我虽然工作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却很寂寞,所以我要跳槽”这句话。
结果,写不出“旖旎”两个字的占95%,“寂”字占54%,“寞”字占65%,“槽”字占70%;书写潦草的约占70%。
②上海的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的占70%~80%。
③北京的一份调查显示,41%的小学生汉字书写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正确、端正、整洁”的要求。
材料二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许多没有完成识字、写字任务的中小学生屯加入到了使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的大军中。
这对汉字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
为了让服务于现在和将来,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据悉,国家语委将推出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规范汉字书写。
②该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得规范美观,而且还要会认会写。
(1)从材料一中提炼出一条主要信息。
(2分)(2)材料二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①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修改意见:②该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得规范美观,而且还要会认会写。
修改意见:(3)读拼音写汉字,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3分)Rân zhēn xiě zì, yǎnɡ chãnɡ liánɡ hǎo de shū xiě xíɡuàn.6.观察下面两幅图,根据其主要内容,写出你的感受。
要求主题明确,语句通顺,不少于60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共16分)梨一样的苹果耿青①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边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的图画课。
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
②一天,像往常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
他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墙角的课桌上。
这里坐的是刚刚转来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
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画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
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
“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
”“我看倒有些像梨。
”“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
”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
他的口气非常温和,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化的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
但这个孩子压根没在意老师的温和,他说,在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两棵树紧紧靠在一起,长成了一棵树,上面结的就是这种像梨的苹果。
他吃过这种苹果。
他是世界上惟一吃过这种苹果的人,因为,这两棵树只结了一个苹果。
后来,两棵树慢慢烂掉,都死了。
③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感到了嘲弄的意味,他“嚓”地一下撕掉了那页像梨的苹果:“要么拿出你所说的苹果,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
否则,就再也不要来上课了!”④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土头土脑的小男孩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但他仍执拗地坚持:“确实有这种苹果,我吃过这种苹果。
”⑤第二天,孩子拿着画满了苹果的作业乖乖地走到米哈朵夫面前。
令米哈朵夫吉吃惊的是,这些苹果比其他学生画的都好,只是在每一个圆润鲜艳的苹果边都洒满了斑斑点点的泪渍。
⑥如果尤里卡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
但经过米哈朵夫明察暗访,尤里卡从不说谎。
米哈朵夫虽然一如既往地上他的图画课,但是那两撇可爱的小胡子似乎是患了感冒,再也不会欢快地抖动了:那些泪渍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上。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他的心上。
⑦他知道,他必须弄清到底有没有像梨的苹果。
他来到护林员家里去打听,他一趟趟到邮电所去发信,他到处询问,但都没有结果。
终于有一天,他跳上了一辆破旧的汽车,风尘仆仆地赶到一千公里外的莫斯科。
在国家园林科研所里,园艺家米丘林听完他的故事,突然疯了似地跳起来拿出了伏特加酒,为他的故事、为他身上一千公里路的尘土、为他令人尊敬....的痛苦...与他一次次干杯。
米丘林激动地说:“亲爱的米哈朵夫,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
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给你一个像梨的苹果。
”⑧三个秋天过去了。
突然有一天,学校的大门被猛地撞开了,一个披着厚厚尘土的人闯了进来。
这正是伟大的米丘林,他手里握着两个神奇的金黄金黄的梨苹果。
米丘林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述了他从米哈朵夫故事中得到启示,采用嫁接术获得梨苹果的经过。
他说:“这是植物界的一场真正的革命,有了嫁接术,我们就有了成千上万种没有见过没有吃过的神奇水果。
而开始这场伟大革命的两个人,一个是图画老师米哈朵夫,一个是十几岁的学生尤里卡。
”⑨像三年前一样,米哈朵夫神气地站在讲台上,小胡子再次快活地抖动着:“同学们,让我们再画一次苹果。
我要说的是,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
尤里卡同学,请务必再画一幅梨苹果。
”⑩尤里卡画好的梨苹果上,再一次洒满了泪渍。
不过,那是米哈朵夫老师不小心弄上去的。
(选自《读者》,有删改)7.请以“梨苹果”为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3分)起因:图画课上,尤里卡画了一个梨苹果,米哈朵夫老师责罚了他。
经过:结果:梨苹果嫁接成功,米哈朵夫老师真诚地请尤里卡再画一幅梨苹果。
8.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3分)9.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2分)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他的心上。
10.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⑦段中加点词语“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
(4分)(1) “痛苦”指的是:(2) “令人尊敬”的原因是:11.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用简洁的语言及时记录我们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
批注的角度有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等。
请任选一个角度,对下面摘录的两则内容进行批注。
(4分)摘录内容(1)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
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给你一个像梨的苹果。
批注(1)摘录内容(2)①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
②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
批注(2)(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共12分)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王芳①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埃塞俄比亚运动员阿贝贝·比基拉光着脚夺得了马拉松冠军,创造了奥运田径史上的奇迹,成为奥运历史上最著名的赤脚大仙。
今天,奥运会赛场上再也难觅赤脚大仙们的踪影,高科技跑鞋成为运动员们的必备武器。
②高科技跑鞋是利用高科技结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研究出来的新一代跑鞋。
它们采用各种特殊的材料,重量轻,避震效果好。
同时,它们附着力强,易于运动员控制身体,保持正确姿势,避免滑倒。
此处,它们还具有回输功能,利用鞋跟中央位置的气垫吸震并同时吸收能量产生反弹力,使运动员轻松省力。
穿上它们,运动员如虎添翼,佳绩连连。
③早在1991年东京田径世锦赛上,美国运动员刘易斯以9秒86的成绩打破当时的百米世界纪录时,他脚上的跑鞋轰动了全世界:那双鞋只有115克!它采用轻盈而坚固的陶瓷作为鞋钉材料,陶瓷耐磨并且钉子附近无任何附粘物,这使鞋的重量得以减轻20克。
④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美国百米女飞人玛丽安·琼斯的“水晶鞋”一露面,就吸引了全世界运动员的目光。
这双跑鞋是科研人员花费了3年时间研发的成果,它由极其特殊的透明塑料制成,像是一件来自童话世界的艺术品。
它总重量只有约99克,是有史以来最轻的运动鞋。
设计前,设计师们特意拍下了琼斯1998年在美国尤金参加100米比赛的全过程,高速摄像机以每秒500幅的速度拍下了琼斯比赛的英姿-----在到达终点线前琼斯的脚后跟从不着地。
针对琼斯的这一技术特征,设计师大胆启用了无后跟设计,“水晶鞋”穿到琼斯的脚上真可谓天衣无缝,鞋子几乎成为琼斯双脚的一部分。
⑤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道红色闪电震惊世界,年轻的中国选手刘翔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跑出12秒91的惊人成绩。
刘翔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红色魔鞋”。
这双鞋用皮革制成,鞋帮采用了特殊的穿孔设计,足尖处运用了锁定系统。
在它绚丽的鞋底里面更是藏着许多高科技秘密:鞋底柔韧的尼龙承拖盘、链接式前掌为运动中的转动提供保护;5根可拆卸式鞋钉,提供更强的抓地力……这双鞋使刘翔的技能得到了最好的发挥。
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又有谁会脚蹬新的追风战靴挑战人类的运动极限呢?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