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
初中物理光现象重点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光现象重点知识点大全1.光的传播和反射: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物体时,有三种可能性:透射、反射和吸收。
反射是光遇到物体表面后从物体上弹回的现象。
2.光的折射:光沿着直线传播,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折射定律,光线在介质之间的交界面上发生偏折,而且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比例恒定。
3.光的散射:当光线经过粗糙的物体或其中的微小颗粒时,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会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从而使我们看到物体所发出的光。
4.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经过透明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和分离的现象。
它是由于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不同而引起的。
5.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在光纤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光的棱镜:光的棱镜是一种能够将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谱的器件。
光经过棱镜时,会发生折射和色散现象。
7.光的镜面反射和成像:当光遇到平滑的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现象。
通过规则的反射,光线会形成一个虚像。
8.光的像的构成:像是由光线交错而形成的。
光线遵循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通过光学器件(如镜子、透镜)形成像。
9.光的波动理论:光既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
光的波动理论解释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现象。
10.光的干涉:当两束光线重叠在一起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干涉分为构成干涉和破坏干涉两种形式。
11.光的衍射:当光经过一个孔或者通过一个边缘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使得光能够绕过障碍物并传播到原本无法照到的区域。
12.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波中振动方向的特定取向。
偏振光可以通过偏振片进行筛选和分离。
以上是初中物理光现象的重点知识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的传播和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光进行实验和应用。
同时,这些知识也是理解更高级物理概念的基础。
光现象物理知识点

光现象物理知识点一、光的传播方式光是一种电磁波,它以波动的方式传播。
光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直线传播和折射传播。
1. 直线传播:当光传播的介质不发生改变时,光会沿着直线路径传播。
这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在同一介质中是恒定的。
2. 折射传播: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光密度不同,光的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移。
这种现象称为折射。
二、光的反射与折射1. 反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如果界面是光滑的,光线会发生反射,即光线会按照与界面法线相等但方向相反的角度返回原介质。
这种现象称为反射。
2. 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如果界面不平滑,光线会发生折射,即光线会按照一定的角度进入新的介质。
折射的角度由斯涅尔定律决定,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在两个介质中是恒定的。
三、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通过透明介质时,由于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不同,导致光的不同颜色分离出来的现象。
1. 空气中的色散:当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层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不同,太阳光就会分离成七种颜色的光,即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
2. 物质中的色散:当光通过透明物体(如玻璃、水等)时,由于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不同,光也会发生色散现象,使得光线分离成不同的颜色。
四、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互叠加时产生的干涉条纹的现象。
干涉分为两种类型:衍射干涉和干涉。
1. 衍射干涉:当光通过一个狭缝或物体的边缘时,光波会发生弯曲和扩散,使得光线在背后的屏幕上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
2. 干涉:当两束或多束光线在空间中相遇时,由于光的波动性,光波会相互叠加形成干涉条纹。
干涉可以是构成明纹和暗纹的现象,这取决于光波的相位差。
五、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物体的边缘或狭缝时,光波会弯曲和扩散,使得光线在背后的屏幕上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
光的衍射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重要证据之一。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光现象的研究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探索光现象,我们能够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等特性。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物理的一些光现象知识点。
1. 光的传播光以直线传播,当遇到有质量的物体时会产生折射、反射、散射等现象。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快的,为光速的3.0×10^8 m/s,而在其他介质中会降低。
例如,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光速的0.75倍。
2. 光的反射光在遇到光滑表面时会发生反射。
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同时还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定律。
这个定律在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反光材料的制造中非常关键。
光的反射还可以产生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类型。
3. 光的折射光在通过介质界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是由于光线在两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不同而引起的。
根据折射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光线的折射角度。
当光从光疏介质(如空气)射入光密介质(如玻璃)时,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弯曲;而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光线会远离法线方向。
4. 光的散射光在遇到不规则的物体时,会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使光线朝不同的方向传播,从而使物体在各个方向上都能看到。
蓝天白云的颜色就是大气中微小的气溶胶和尘埃散射阳光造成的结果。
5.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白光经过折射后,不同波长的光线被分离出来的现象。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通过三棱镜把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谱。
在自然界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彩虹的美丽景象,它是太阳光经由水滴折射和反射形成的。
6. 光的反射角与入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光的折射角。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数学关系。
利用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解释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例如为什么游泳池看起来比实际深。
研究光现象对于我们理解光的特性和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散射以及色散等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光的行为,并应用于工程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
八年级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光现象知识点归纳关于光现象的基本知识点,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干涉和衍射等。
本文将对八年级光现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光的传播光可以沿直线传播,称为直线传播或直线传播模型。
在介质中,光速度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折射。
若介质的光密度增大,则光速度降低;反之,若介质的光密度减小,则光速度增加。
二、反射和折射反射是指光波遇到障碍物时反弹回来的现象。
八年级学生需要理解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以根据反射定律计算出反射角度等相关量。
折射是指光线穿过两种介质界面时,由于速度和方向的改变而产生的现象。
八年级学生需要知道折射定律——正入射线与法线的反射线和折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共面,以及折射角受两介质光密度比值影响等知识点。
三、色散颜色是由光的不同波长组合而成的。
色散是指光束经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线折射角度不同的现象,导致不同颜色光线分离的过程。
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两种常见色散现象——棱镜色散和色散偏振。
四、干涉和衍射干涉是指两束光在相遇时出现互相影响的现象,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干涉。
八年级学生需要知道两种常见的干涉现象——等厚干涉和非等厚干涉。
此外,学生需要掌握干涉条纹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衍射是指光线通过小孔、缝隙或其他几何绕过障碍物的现象。
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衍射现象的表现方式和光源大小和孔径对衍射产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八年级学生需要系统理解光现象的相关知识点,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解决光学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专题02 光现象(讲义)(解析版)

专题02 光现象(讲义)(解析版)目录 (1) (2) (3)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4) (4) (7)考向01 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7)考向02 小孔成像 (8)考点二光的反射 (10) (10) (13)考向01 光的反射现象及应用 (13)考向02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15)考向03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6)考向04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9)考点三平面镜成像 (20) (20) (24)考向01 平面镜成像特点 (24)考向02 平面镜成像作图 (25)考向03 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27)考向0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8)考点四光的折射 (30) (30) (32)考向01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三种光现象辨析) (32)考向02 光的折射作图 (34)考向03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5)考点五光的色散 (38) (38) (40)考向01 光的色散及其色散现象 (40)考向02 三原色与物体的颜色 (41)考向03 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 (42)一、课标考点分析考点内容课标要求命题预测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属于常考热点,主要考查考生对光的直线传播的认识。
考查题型常见的有选择题、填空题,有时也会出现作图题。
主要命题点有:光的直线传播条件、生活中常见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作图等光的反射通过探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的反射是最重要的光的传播规律,也是常考热点,在光现象类型的辨析中,属于常考内容。
考查题型较多,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
命题点主要集中在: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规律、利用光的反射作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等平面镜成像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平面镜成像属于常考热点,也是光现象考题中考点集中的内容,对平面镜成像考查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作图题,有时也会出现选择题。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光现象总结归纳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光现象总结归纳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光现象总结归纳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也是物体与我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总结归纳八年级物理的光现象知识点,包括光的传播、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色散等内容。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传播的性质。
它可以以直线传播,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定律,也被称为光的直线传播理论。
根据理论,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面形状光滑的物体表面时,经表面的反射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例如,当光线照射到镜子表面时,光线会以相同角度反射,我们可以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倒影。
折射现象光的折射是指光线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因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的界面上遇到一定的角度时,会发生折射。
光在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就会发生折射,造成我们看到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白光通过一些介质(例如光棱镜)后,发生波长的分离现象。
当白光通过光棱镜时,光的不同颜色会因为折射率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最终分离为七种颜色,即红、橙、黄、绿、青、蓝、紫。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阳光下通过水滴可以看到彩虹的现象。
光的反射和折射应用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仪器的基础。
例如,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常见的光学仪器,它们利用光的折射特性对光线进行聚焦和散射,广泛地应用于眼镜和望远镜等领域。
另外,反光衣也是光的反射应用的例子,它可以使人们更容易被车辆等看到,提高交通安全性。
光的性质和光的传播速度光的速度是有限的,约为每秒30万千米。
光的速度非常快,使得我们能够几乎同时看到一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
此外,光具有直线传播、不弯曲等特性,因此我们在平坦的地面上看到的物体位置与实际位置相同。
光的反射和折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反射镜和凹透镜等光学仪器的应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研究物体。
专题02光现象(解析版)

故选D。
9.(2022·深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月亮是光源B. 灯光秀的光----光的直线传播
C. 桥的倒影----光的反射D. 彩虹------光的色散
【答案】A
【解析】
【详解】A.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在夜晚能看见月亮,那是因为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故A错误;
【解析】
【详解】[1][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水中的“白鹭”相当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故白鹭距离水面5m时,它的像距离水面5m。
17.(2022·营口)“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的月亮相对于寒山寺是___________的;月亮和渔火中___________是光源;诗人根据_________辨别乌啼和钟声;自然界中霜的形成需要___________热量。
A. 选用茶色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B. 茶色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上
C. 若B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等大D. 在B位置放上光屏能接收到A的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所以能在观察到A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2·本溪铁岭辽阳)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对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 “举杯邀明月”中的“明月”是光源
B. “起舞弄清影”中的“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掬水月在手”中的“月在手”是光的折射现象
高二光现象的知识点笔记

高二光现象的知识点笔记光现象是指与光相关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在高二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于光现象的基本知识点。
下面是对一些典型的光现象进行的知识点笔记总结。
1. 光的传播方式光的传播方式有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两种。
直线传播是指光在一定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线遇到介质界面时,会发生折射、反射等现象。
反射传播是指光线遇到粗糙表面时,发生反射,光线沿原来的方向传播。
2. 折射定律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折射。
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线在两种介质界面上的折射规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3. 玻璃棒中光的传播当光线通过玻璃棒或者光纤时,光线会发生全反射。
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会完全反射回原来的介质中。
这种现象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和医学光导导管等领域。
4.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常见的用于成像的光学元件。
凸透镜能够成像实像和虚像,而凹透镜只能成像虚像。
根据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像的性质。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的前方时,成像为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的后方时,成像为虚像。
5. 球面镜的成像规律球面镜包括凸球面镜和凹球面镜。
根据物体的位置和球面镜的焦距位置,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和性质。
当物体位于凸球面镜焦点的前方或凹球面镜焦点的后方时,成像为实像;当物体位于凸球面镜焦点的后方或凹球面镜焦点的前方时,成像为虚像。
6. 色散现象光在穿过某些介质时,会发生色散现象。
色散是指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随着波长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波长的光呈现出不同的折射角。
这个现象使得光通过棱镜后产生了七彩的光谱。
7. 干涉和衍射干涉和衍射是光的波动性质所表现出来的现象。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时产生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包括杨氏双缝干涉和牛顿环干涉等。
衍射是指光波通过较小的孔或物体边缘时产生的波的弯曲现象,包括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等。
总结:以上是一些高二光现象的知识点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2 光现象复习目标备考策略1.掌握以下考点:(1)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和光速;(2)区分常见的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如小孔成像、手影、日食、月食、激光准直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杯中“折”笔、海市蜃楼等属于光的折射现象;(3)知道小孔成像规律及其作图;(4)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并能够运用其作图;(5)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并会作图;(6)了解漫反射,知道漫反射和平面镜成像都遵循光的反射;(7)了解光的色散及光谱;(8)知道色光的三原色,会分析判断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9)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运用。
2.复习重点:(1)区分光的三种现象;(2)会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和反射规律作图;(3)平面镜成像模型和水中物体模型;(4)根据实际问题做出光路图。
3.复习难点:(1)光的折射作图;(2)水中物体模型及其相关作图。
1.考情分析:纵观2011年中考命题,考点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1)光学现象的识别或者利用光学原理解释生活现象,这类试题大都源于教材,比较简单;(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判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此外,还有部分试题给出原物体,要求找出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像,只要正确理解成像规律,这类试题难度不大;(3)光学作图,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和折射作图,难度不大;(4)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际应用,如夜视仪和遥控器利用红外线,灭菌、防伪标识利用紫外线等。
可见,总体而言,本专题无难题,只要抓住重点,掌握方法,就能轻松备考,轻松得分。
2.备考策略:熟悉教材,特别留意教材上出现的光学现象,最好都能够作出其光路图,做题时多留意其他光学模型。
典型例题3 (2011年中考·江苏盐城卷)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点评: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生活中很多都可以看成平面镜,如水面、玻璃幕墙等等,都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去分析成像情况.典型例题5 (2011年中考·广西河池卷)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点评:本题考查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际应用,题中四个仪器都源于教材。
典例6 (2011年中考·四川广安卷)华蓥市举办了几届颇具影响的梨花节。
其中有一次,台湾歌手周杰伦也来到了梨花节晚会的舞台上,现场观众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他,这是一种光的现象;当时他身穿紫色T恤,蓝色牛仔裤,如果舞台只用红色灯光照向他时,观众看到他的裤子的颜色是_____ 色。
点评:人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反射,人们能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是漫反射;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中考·新疆卷)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8.(2011年中考·广州卷)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A.倒立的B.放大的C.等大的D.缩小的13.(2011年中考·青海西宁卷)在皮鞋擦过鞋油,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使鞋油填平皮革表面的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C.写有反光性能比皮革好,反复擦可使鞋油均匀分布,增加漫反射效果D.鞋油的颜色比皮革鲜艳,可增加镜面反射效果15.(2011年中考·湖南长沙卷)下列短语或词句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鱼翔浅底C.三点一线D.一叶障目16.(2011年中考·福建龙岩卷)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C.物体本身的大小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17.(2011年中考·湖南郴州卷)已知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2.54秒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A.3.81×108m B.7.62×108m C.2.6×108m D.8×108m30.(2011年中考·山东枣庄卷)某同学从平面镜前2.5m处走近平面镜,则该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将()A.远离平面镜B.变大了C.大小不变D.变小了34.(2011年中考·广西柳州卷)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A.0 m B.0.5 m C.0.8 m D.1 m41.(2011年中考·辽宁沈阳卷)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B.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C.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D.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42.(2011年中考·广东深圳卷)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43.(2011年中考·浙江湖州卷)下列民谚俗语与对应的科学知识不吻合的是()A.小小秤砣压千斤――杠杆原理B.镜中花,水中月――光的折射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运动D.磨刀不误砍柴工――增大压强53.(2011年中考·云南玉溪卷)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漫反射时反射角小于入射角B.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D.用玻璃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54.(2011年中考·甘肃天水卷)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呈红色是因为中国馆吸收了红色光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你在岸边看到水里的鱼,其实就是鱼的实际位置55.(2011年中考·贵州贵阳卷)请根据你所学习的光学知识,判断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所有光学元件都是利用光的折射来成像的B.在生活实际中镜面反射比漫反射更为常见C.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三、填空、实验探究和简答题63.(2011年中考·山东东营卷)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的诗句“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中所描写的情景,是光的现象。
64.(2011年中考·福建福州卷)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____(选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____m;这时听到门外小玲来喊她一起上学,小美是根据声音的____辨别出是小玲的。
72.(2011年中考·福建漳州卷)站在清澈的湖边常常可以看到水中鱼儿在白云里穿梭的景象。
人看到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而形成的像,白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
73.(2011年中考·辽宁鞍山卷)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
例如,水中倒影和立竿见影中的“影”,前者是由____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_________形成的。
78.(2011年·湖北恩施卷)如图所示,一个木块放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请画出它在镜中所成的像。
如果要用相机将木块和它的像一起拍摄下来,应该将相机放在图中的(选填A或B)区域的适当位置才能实现。
100.(2011年中考·云南玉溪卷)在图中画出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光路图.(如上图)3.(2011年·黑龙江龙东地区)小杰乘坐匀速行驶的汽车沿平直的公路穿过一座美丽的城市。
城市公路两旁树木繁茂、绿草如茵。
下列描述准确的是()A.小杰安静地坐在座椅上时不受到力的作用B.在城市里植树种草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小杰向车窗外看时感觉到树木向后退,是以大地为参照物D.草之所以呈绿色是因为草吸收了所有的绿光4.(2011年中考·江苏盐城卷)如右上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A.M点B.N点C.P点D.Q点6.(2011年中考·山东烟台卷)如图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A.变得疏了B.变得密了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D.疏密没有变化二、非选择题11.(2011年中考·安徽省卷)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一个平面镜,有一玩具车向镜面开去,要使玩具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运动,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等于_________。
12.(2011年中考·湖北黄石卷)王华身高为1.6m,为了测量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水平直线以1m /s 的速度匀速走开。
某时刻他的影长为1.3m,再经过2s他的影长为1.8m,则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 m。
18.(2011年中考·河南卷)如图所示,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仪容,晚上又能利用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
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图。
19.(2011年中考·广州卷)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