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税负”浅析 ppt课件
税收经济学第2讲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PPT课件

4
第一节 税收规模的演化
边际税负,税收增量占GDP增量的百分比。
• 1994年后我国边际税负先升后降。其中,1994年边 际税负为7.18%,2000年达到最高水平25.14%,2005 年边际税负为17.92%。
• 含社保基金的边际税负, 1994年和2005年分别为 8.86%和22.82%。
2020/8/10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12
第一节 税收规模的演化
高黎和聂华林(2006)利用中国1994-2004年的税 收收入和GDP数据,对税收收入与GDP的总量 进行的OLS回归分析结果是:
Y898.690.25X R2 0.968
上式的X表示GDP,Y代表税收收入。
他们由此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决定税收增长 ”。
6
第一节 税收规模的演化
我国社保基金具有规模小,增长快,覆盖面窄的特点,主 要以城市人口中的就业人员为主体。含社会保障税或社保 基金口径的宏观税负,我国也大大低于大部分工业国家。
工业国家包含社会保障税的宏观税负在1990年至2002年间 保持在37%至41%的区间里,比我国同期宏观税负水平高出 一倍多。
不同的税收收入口径会影响宏观税负的高低。税 收收入有两个口径:
• 不含社保基金的税收收入,指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征 收的各税收入,减除出口退税,加上关税和农业税;
• 含社保基金的税收收入,由不含社保基金的税收收入 加上社保基金组成。
2020/8/10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3
第一节 税收规模的演化
2020/8/10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付文林
9
第一节 税收规模的演化
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根据跨国的比较研究。提出经济发 展阶段不同,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会存在较大差异。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财税改革ppt课件

10%最富的人占有45%的财富,10%最穷的人只占有1.4%的 财富,基尼系数高达0.45以上
工资总额占GDP比重不断下降的局面。1980年、1990年和2000年分别17 %、16%、12%。2000年后,这一比重略有上升,徘徊在12%-12.5%之 间。
两降四大一不顺.
两降,一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降低。1995年为 67.3%, 2005 年降为54.1%,2009 年再降为48.6%。二是劳动报酬在国 民收入初次分配总额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四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 距偏大。近三年一直保持在3.3倍左右,而国际一般只有1倍左右。二 是地区收入差距偏大。三是行业工资差距进一步扩大。2008年,非 农行业细分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为证券业,人均17.21万元,最 低行业为畜牧业,人均1.083万元,二者相差15.93倍。四是群体之 间薪酬差距迅速拉大。企业高管薪酬水平与其他职位人员薪酬差距扩 大,比如,少数金融企业高管薪酬是是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140多倍 ,个别企业高管薪酬是社平工资的上千倍;居民收入最高组与最低组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重庆凶悍,上海温柔”,主要表现在上 海仅对新购住房征税,且有较多的减免, 税率相对较低;重庆除针对新购高档住房 和“三无人员”新购第二套住房征税外, 还对存量独栋商品住宅征税,税率跨度大; “上海抑投资,重庆打豪宅”,主要表现 在重庆对新购普通住房免税,而上海对新 购住房(不论是否为第一套)均征收房产 税。
税收负担的分类(PPT 50张)

指标:
应纳税额
产品的税收负担率= ———— ×100% 产品含税 销售额
第二节 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分析
一、宏观税收负担的横向比较 世界主要国家宏观税负水平的比较
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年份
1978 1979 28.8 31.1 18.9 1980 29.4 31.8 19.3 1981 29.9 32.3 19.4 1982 30.0 32.6 19.3 1983 29.4 31.7 19.3 1984 29.4 31.9 18.8 1985 29.8 32.3 19.4 1986 29.8 32.2 19.5 1987 30.4 33.5 19.0 世界平 28.7 均 工业化 31.1 国家 发展中 18.9 国家
(2)计划经济模式:公有制为主,各类 经济组织在各级政府直接管理下生产经 营决策权集中,国民经济运行主要由中 央计划部门下达的指令性计划调控,政 府对国民经济运行参与程度高对国有企 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核算,国家实 现“统收统支”财政体制,因此宏观税 负高。
(3)混合经济模式:计划经济 模式与市场经济模式的相互结 合、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共同 作用、财政职能与政府职能相 互适应,宏观税负适中。
2、单项税种的税收负担——某一税种 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占该税种税基的 比重,反映出该税种的征税强度。是 分析和研究国家税收制度和税制结构 的重要内容。分析单项税种的税收负 担,可以把握税收制度和税制结构的 特征,以及税收制度中的薄弱环节, 确定税收收入的新的增长点。
指标:
实纳所得税总额
企业所得税负担率= ——————
3 、 10% 以下的地区:河北、内 蒙、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 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 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海南、四川、重庆、陕西、青海、 新疆。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ppt 50页)

2009 —— 42.8 43.2 31.1 18.2 34.8 48.2 43.1 41.9 37 29.4 39.1 34.1 27.8
18
以色列 意大利 日本 韩国 卢森堡 墨西哥 荷兰 新西兰 挪威 波兰 葡萄牙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土耳其 英国 美国
1965 —— 25.5 18.2 —— 27.7 —— 32.8 24.1 29.6 —— 15.9 —— —— 14.7 33.4 17.5 10.6 30.4 24.7
12
2010 19.44
20.88
——
结合表一和表二可以看出,衡量税收负担的三个口径的走势基本相同,但水平相差很大。
另据专家测算分析,我国大口经宏观税负约为小口径宏观税负的两 倍或者更多。中央党校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算过一笔账,以2004年 为例,24141亿税收+社会保障5780亿+公共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收费 12211亿+土地收入年平均为4500亿左右,总计46632亿元。拿这个数 值跟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较,实际宏观税负高达31%。2006年政府 财政收入接近3.2万亿元,如果加上1.3万亿元的预算外收费、土地出让 金5000亿元、社保8000亿元等预算外收入,我们真实的税负已经达到 31%至32%。
第六章 税收负担 与税负转嫁
1
本章提要
第一节 税收负担概述
第二节 我国宏观、微观税负 的简要考察
第三节 税负转嫁与归宿
2
第一节 税收负担概述
一、税收负担的一般涵义 二、影响一国宏观税负的主要因
素
3
一、税收负担的一般涵义
税收负担指整个社会或单个纳税人实际承受的税款。
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
1975 25.2 36.6 39.5 32 —— —— 38.4 36.6 35.4 34.3 19.4 —— 30 28.8
关于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的探讨(doc 12页)

关于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的探讨(doc 12页)关于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的探讨自2003年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累计完成49449亿元,比上年增收11812亿元,增长31.4%.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增收额接近2000年全年收入总额,增幅为1994年以来最高水平。
2007年全国税收收入比2003年翻了一番还多。
2007年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达20.1%,较2006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一、宏观税负抬高的影响因素(一)经济税基扩大税收收入的增长源于经济社会发展。
2003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平稳快速增长。
据测算,2003~2007年,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能力分别为9.8%、10.2%、10.6%、10.8%和11%,高于改革开放28年来潜在增长率9.7%左右的平均水平。
与税收收入关联度较大的工商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企业利润、进出口贸易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快,主体税种税基增长都高于同期GDP增幅,直接带动国内的流转税、企业所均为1.52,前者比后者回落了0.1.整体呈现理性回归趋势,反映了税收与经济稳定协调增长的发展关系。
三是税收与经济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基本吻合。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
受投资高增长和消费需求旺盛的拉动,经济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初年的14.1:45.2:40.7调整为2007年的11.7:49.2:39.1.税收的产业结构变化与此吻合。
“十五”初年三次产业税收比重分别为0.1:56.9:43.0,2007年分别为0.02:59.28:40.70,一产和三产比重分别下降0.08和2.3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上升2.38个百分点。
(三)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提高税务、海关等收入征管部门坚持依法征税,实施科学化管理,在加强税收征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不断提高收入征管效率,既保证了原有税收收入正常增长,又通过堵塞漏洞减少收入流失,提高了税款入库质量和效率。
第一讲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

第一讲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一、税收最大与国民经济最大不相容原理1.理论模型设一国国民收入与宏观税负率t的关系为:Y=Q(t);税收收入为T=T(t)=t Q(t).为使国民收入达到最大,宏观税负率t必须满足:dQ(t)/dt=0.为了使税收收入达到最大,宏观税负率t必须满足dT/dt=Q(t)+t dQ(t)/dt=0.由此可得:当国民收入达到最大时,dQ(t)/dt=0,但dT/dt>0,即税收收入处于上升之中;反之,当税收收入达到最大时,dT/dt=0,但dQ(t)/dt<0,即国民收入处于下降之中。
也就是说国民收入和税收收入不可能达到最大,追求税收收入的最大化是以牺牲国民收入,降低全社会的福利为代价的。
2.兼顾国民收入与税收收入的最优宏观税负选择设国民收入达到最大的宏观税负率为t1,税收收入达到最大的宏观税负率为t2。
(1)当0<t<t1时,提高税率会使国民收入和税收收入同时增长。
因此,提高宏观税负率有利。
(2)当t=t1时,国民收入达到最大,税收收入处于增长趋势之中。
(3)当t1<t<t2时,提高税率会使国民收入减少,税收收入增长。
因此,提高宏观税负率有利有弊。
(4)当t=t2时,国民收入处于下降趋势之中,税收收入达到最大。
(5)当t2<t<100%时,提高税率会使国民收入和税收收入同时减少。
因此,降低宏观税负率有利。
结论:兼顾国民收入与税收收入的最优宏观税负率应选择在区间t1≤t≤t2,通常以接近t=t1为宜。
从实证分析来看,Scully(1991)估计了103个国家1960~1980年总税收和各种税收占GDP比重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关系,结论是:平均来说,税收占GDP不超过19.3%的国家,经济增长率达到最大;在宏观税负大于45%时,经济增长率接近于0,然后是负增长。
Scully G. W. Tax Revenue and Economic Growth, Police Report No.98, National center for Policy analysis Dallas 1991.二、公共支出规模存在合理极值:瓦格纳法则新解按照“瓦格纳法则”的解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公共支出的相对规模即宏观税负率存在不断上升趋势。
《中国宏观税负高低》课件

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
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较低,但在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涉及到我们下一节要讨论的 影响因素。
影响中国宏观税负的因素
经济结构
不同产业的税负差异、地区间的税负差异。
财政需求
政府的财政支出需求和社会保障需要。
税收政策
税制改革和税率调整等政策变化。
宏观税负高低的影响
宏观税负高低与经济增长、财政可持续性、社会公平等密切相关。合理的税 负水平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
如何降低宏观税负
1
优化税收结构
调整不同税种的比例,减少企业负担。
2
加强财政支出管理
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避免浪费。
3
改革税收征管
提高税收管的效率和公正性。
结论和要点
宏观税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相对较低但呈上 升趋势。合理的税负水平对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宏观税负高低》 PPT课件
本课件将探讨宏观税负对经济的影响,介绍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分析它的 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降低宏观税负。让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宏观税负?
宏观税负是指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征收的全部税金与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例。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具有重要影响。
宏观税负的影响
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高税负会增加企业 成本,影响投资和创新,降低经济增长潜力。
第四章 税收的宏观经济影响22页PPT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似乎解释了经济增长方面的绝大部分现象,但却不能解 释为什么发达国家的经济并未停止增长,而且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发 达国家经济还实现了新的较快增长。此外,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认为技术进 步是外生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等结论,也明显与经济增长的实践不符,因 此产生了内生增长理论,作出新的分析和解释。
(一)功能收入分配和规模收入分配
❖ 功能收入分配是指收入在生产要素之间 的分配。
❖ 规模收入分配是指收入在家庭之间或个 人之间的分配。
(二)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罗伦茨曲线:
收 入 比 例
A B
人口比例
(二)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 基尼系数=A÷(A+B)
❖ 基尼系数越大,不公平的程度就越大。 ❖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
2000
)的
3000
2000
4000
1000
税前收入(元)
O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第三节 税收与经济增长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 二、内生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依托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假定市场机制是竞争性 的、完备的,信息是对称的,经济主体的行为是理性的。按此假设,市场经 济国家在国内普遍重视保持自由竞争,经济最终将出现绝对收敛和相对收敛,
❖ 财产税的稳定作用普遍较弱 ❖ 销售税是控制需求的较好的税种,但其第
一类时滞较长,第二类时滞则比较短 ❖ 所得税和增值税税基较宽,有助于实行对
宏观经济的全面调节
第二节 税收与收入分配
一、基本概念 二、税收制度与公平收入分配 三、负所得税概念
一、基本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税:623元
瑞士手表( 2700元)
好学习,天天向上
关税:267元(最低 )11%)
什么是税?
政府依照法律规定,对个人或组织无偿征收实物或货币的总称
一个基本的事实
我们都是纳税人
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税收法定
税:该缴吗?
“税”的作用
宏观调控
1
资源配置
2
收入分配
3
“税”的作用
“公共服务”
税:谁定的?
中国“宏观税负”浅析
税:交过吗?
14.53元的增值税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00元的衣服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城建税及教育附加费:1.45元
增值税 14.53元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消费税25.64元
100元的化妆品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城建税4.02元
增值税: 392元
城建税:71元
城建税等:71元
税收收入
119000
非税收入
21192
政府性基金
54093
社会保险基金
39186
数据来源:《关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 况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不同的“宏观税负”
小口径
税收收入+社保基金
中口径
财政收入+社保基金
大口径
政府的所有收入
历年大口径“宏观税负”
“大口径:宏观税负(1997-2014年)
税:收多少?
税:怎么花?
“财税体制”变迁
个人学习经历
1949-1979 统收统支
1980-1993 财政包干
1994-NOW 分税制
“宏观税负”
什么是“宏观税负”?
概念:一个国家的总体税收负担水平 国际一般计算公式:税收总量/GDP
政府征了多少税?
数据来源:《中国财政年鉴》
政府收入构成(2014年)
政府支出
社保基金支出
33669亿元
政府性基金支出 地方政府性债务支出
51387亿元 ?
预算外支出(基本建设、行政事业)
?
“建设性财政”
“宏观税负”为什么这个高? 发展阶段
“宏观税负”为什么这个高? 公职人员太多
“宏观税负”为什么这个高? “预算制度”不健全
怎么办? 依法执行《预算法》
感谢我们组员的大力支持
数据来源:财政部 国税总局 国家统计局
最优“宏观税负”(世界银行)
税收 C
税率
O
A
B
拉数据弗来曲源线:世界银行
不同国家的宏观税负
数据来源:IMF 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支出
预算内主要项目支出情况 数据来源:《关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 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财政部
民生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