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诚实守信》导学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导学案3.1 维护秩序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导学案3.1  维护秩序

《道德与法治》导学案课题:八年级(上)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框维护秩序课型:新授课班级:_____小组:_______姓名:_______第一步:学习目标——明确方向1.感受秩序的重要性,体会遵守规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从而自觉自愿地维护规则。

2. 分析各种社会问题,制定一些和自身相关的规则规范。

3.初步认识秩序和规则的重要性,知道社会生活需要秩序和规则。

第二步:预习导学——不看不讲活动一:【理清线索】1、什么是社会秩序?2、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有哪些?3、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需要秩序?4、什么是社会规则?5、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6、社会规则的作用是什么?第三步:合作探究——不议不讲活动二:【疑难解答】参见课本《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等。

第四步:导学测评——不练不讲活动三:【梳理要点】1、人们乘坐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时往往需要排队进行安全检查,工人要按照操作规程工作。

这说明( )A.秩序只会限制人们的自由B.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C.社会生活不需要有秩序D.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2、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对社会秩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等B.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C.有了社会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D.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3、2017 年1月,张某为了逃票入园,翻过两道3 米高的围墙,钻过铁丝网,进入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养虎区,最终发生悲剧。

这类事件启发我们()①社会生活需要规则,规则保护秩序②遵守规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③规则分强制性规则和非强制性规则④在社会生活中,不同场合有不同规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某市城管部门的统计结果令人触目惊心:2016 年全市丢失排水井盖高达6 000 余套,而这6 000 多口张着大嘴的陷阱给行人的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教案

《维护秩序》教案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2.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3.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思考: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

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教师过渡:引出课题《维护秩序》。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社会生活有秩序(一)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社会秩序阅读教材P23第一段。

1.思考:什么是社会秩序?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教师总结:①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②种类: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二)社会秩序的作用社会秩序的作用:(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教师过渡:怎样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呢?目标导学二:维护秩序靠规则(三)规则的种类、作用及含义活动三:小组讨论——感受规则的力量(展示材料及问题)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

劳动者在找工作时,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企业在商业竞争中,要遵守反不正当竞争法,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1.讨论:材料中有哪些规则?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规则?2.如何理解规则?小组讨论,让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1)种类:人们约定的原则、劳动合同、纪律、法律、道德等。

(2)含义: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四)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活动四:“一米线”的提醒“一米线”,要求后面等候的人员与前面办理业务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不要紧跟或围拥。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初二八年级上册《4.3诚实守信》教案设计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初二八年级上册《4.3诚实守信》教案设计

《诚实守信》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本节课的地位作用。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道德观念的深层内涵,是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竞争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诚信是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人之本、兴业之本、立国之本,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

讲究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现在每一个人都处在诚信链条之中,打造诚信体系需要从青少年抓起。

对青少年进行诚信教育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首当其冲的问题,这一教育要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本框共有三目内容:第一目尊重他人与第二目以礼待人共同为本课的讲解打下思想基础,揭示了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讲道德。

诚实守信承接了道德的内容又为下一课做守法的公民做了铺垫。

[来源:学在如今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校园也非一方净土,同学交往中也出现了一些诚信问题和行为,并成蔓延趋势。

由于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里不成熟,逆反心理进一步凸显,因此对他们加强诚信教育时要使用恰当适合的方式。

再就是青少年情绪波动性大、一冲动,往往会出现以下现象: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不惜弄虚作假;在认识问题上的肤浅,也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

调查表明,有不少中学生学会了撒谎失信,并以撒谎或愚弄他人为乐事;有些人因为被谎言欺骗或被愚弄而采取“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报复他人。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诚信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情境导入】1. 多媒体展示有关诚信话题的时事新闻,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1.激发兴趣2.让学生养成关注时事的习惯【讲授新课】1.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2. 师生合作探究3. (一)诚信无价探究一:P41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二:播放视频《共建美丽中国共创诚信社会》探究二:播放视频《共建美丽中国共创诚信社会》探究三:P42探究与分享探究四:播放视频《“实惠酒家”不实惠》探究五:P42探究与分享探究六:播放视频《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探究七:问题归纳【设计意图】1. 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2.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践行诚信】1.探究一:播放视频《诚信从信守承诺开始》2.探究二:P44探究与分享3.探究三:P44探究与分享4.探究四:播放视频《信守承诺老人打工17年还债50万》【设计意图】1. 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2.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教学评价与反思【优点与特色】1.运用小组探究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

诚实守信-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诚实守信-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诚实守信-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诚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了解、理解守信的作用和价值,掌握守信的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诚信意识,树立守信的观念,提高维护诚信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品德,弘扬诚信精神,树立爱信、守信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诚信的含义、守信的作用及其价值,掌握守信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学习诚信和守信,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引导式讨论法2.情境教学法3.观察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学生了解诚信的概念和重要性,向学生展示什么是“做人做事讲诚信”。

2.分析案例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选取与诚信有关的事件,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守信,守信的作用和价值。

3. 组织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取一个角色,模拟实际生活中的情况,讨论在某些场合下应该做到诚实守信,并从维护诚信的角度出发,提出如何保证诚信和守信的措施和方法。

4. 观察法观察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诚信问题和不足,学习如何守信。

5. 实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到维护诚信的实践中,如弘扬诚信精神,自觉遵守承诺,拒绝作弊、抄袭等不诚信行为。

五、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参与情况、发言内容等进行评估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诚信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形成良好的诚信观念,树立守信的思想和品质。

六、拓展读物1.《成语故事绘本·守信》2.《诚信经典》3.《诚信与价值观教育》。

4.3 诚实守信(导学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4.3 诚实守信(导学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4.3《诚实守信》导学案一、预习目标1.知道诚信的地位和意义。

2.懂得践行诚信的具体要求。

3.自觉践行诚信,做文明诚信的人。

二、预习要点重点:诚信的重要性。

难点:践行诚信的做法。

三、预习问题1.诚信的含义和地位性?(课本41页)2.诚信的意义?(课本42-43页)3.如何践行诚信?(课本43-45页)四、预习检测1.下列名句中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之一“诚信”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以信立身,以诚处世C.法网恢恢,疏而不漏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分析】本题考查诚信的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

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B符合题意。

A属于责任与题干不符。

C 体现法律的作用,与题干不符。

D同学换位思考,与题干不符。

故选:B。

2.诚信不仅对个人和企业具有重要作用,对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有重要意义。

下列属于诚信对国家的重要作用的是()①一个真诚老实、笃守诺言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②一个企业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③诚信能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分析】本题考查诚信做人。

诚信对于国家具有重要作用,诚信能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等,故③④符合题意;诚信对个人和企业也有重要作用,诚信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诚信是为人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所以①②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某班举行“诚信之星”评选活动,下列同学中你会投票的是()A.小强考试抄小抄,没有被老师发现B.小金为了父母高兴,涂改了考试成绩C.小明答应每周为同学借阅图书,从未失约D.小华承诺不将同学上网吧的事情告诉老师【分析】本题考查诚信做人。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诚信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

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为人诚实,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与尊重。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上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三框《诚实守信》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 上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三框《诚实守信》
3.通过辨析《小方的故事(二)》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处理诚实与谎言、隐私的关系,归纳在生活中坚持诚信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的热情。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搜集与诚信有关的成语、故事或名言警句。
2.查阅资料:社会中存在的关于诚信记录的案例。
教学策略
情境分析法、 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思考:
1.你怎么看待小方的言行?你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吗?为什么?
2.与大家分享一下你身边或者听说的不诚信案例并分析造成哪些危害。(家庭、学校、社会、企业等角度举例)
3.如果人人不讲诚信,会对社会文明,国家兴亡有什么影响?
小结:诚信的重要性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个人)
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
教学重点
“诚信无价”是本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意识到诚信对于个人、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运用诚信智慧,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根据对我校八年级学生问卷调查显示, 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于诚信部分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知道在生活中应该诚实守信。但是通过分析我所教学生的日常生活发现,一方面,他们由于生活阅历简单,对于诚信品质的重要性仍然缺乏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他们难以将诚信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例如考试作弊、包庇错误行为、言行不一等现象已经成为校园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和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期。因此,需要我们加强诚信教育。
小结
如何践行诚信:
⑶运用诚信智慧
分析讨论小方的故事,阅读“相关链接”,自由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多媒体《小方的故事(二)》,小组合作进行辩论,代表回答,总结如何践行诚信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通过本活动让学生明确诚信意识和诚信记录的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了解诚信记录也是国家的一项规定。因此,在生活中应树立诚信意识,珍惜诚信记录。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第四课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第四课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两个企业相反的命运
问题:请谈谈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
结论: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作为企业,只有诚信经营,才能有良好的信誉,才能长盛不衰。
播放短视频:公益广告《诚信》提出问题:诚信对社会国家的影响
结论: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片并且宣誓内容如下:
我宣誓:言必行,行必果。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诚信换取诚信,以诚信收获成功。用诚信开启知识之窗,用诚信鼓起上进之帆。我诚信,我光荣;我诚信,我自尊;我诚信,我成功。
活动三:谈古论今展示一诺千金的故事
思考: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结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补充法律条款:根据刑法有关条款:“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情境与故事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明确诚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价值选择的能力。把握诚信的智慧。通过诚信者与失信者的对比引导学生要珍惜诚信记录
【教学小结】收获平台。通过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学生回答,然后展示知识点1.诚信的含义
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资本,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能力目标:1.自觉践行诚信,提高践行素养。2.认识分析失信的危害性,提高思辨能力,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知识目标:1.知道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2.懂得践行诚信的具体要求。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三框诚实守信》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三框诚实守信》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教学过程
1、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2、阅读 p42 材料,思考:
企业诚信经营有什么意义?
如果人人讲诚信,行诚信。
结合课件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小明如果走了,会对他
有什么影响?留下来会怎样?
观看视频,谈感受。
结合课件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小奇的做法对吗?为
的知识是相对固定的,但是现实是丰富的、变化的,如 择与设计
何正确引导学生分析和判断,既需要教师的知识,也需
要教师的智慧和能力。
学生结合视频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阅读教材 P41-45,思考:
1、什么是诚信?(是什么)
2、为什么要诚实守信?(为什么)
(诚实守信的意义)
怎样做诚实守信的人?(怎么做)
三、活动一:探究诚信的重要性。
这个主题分别从什么是诚实守信,为什么要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以及在社会生活中怎样做到诚
实守信这三个方面用多个事例讲授。
诚实守信这一主题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从小父母 学生学习能
和老师都会教育他们,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思想认识方面 力分析
存在的片面认识,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行为进行反思,
所以教师要多采用情景对话、自我反思等教学方法。
把握好本框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学会在面对复杂甚
至是两难诚信情境时能作出正确的辨析和选择,教材中 教学策略选
诚信建设。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诚信的含义;了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诚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明
白用实际行动践行诚信。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强调自主学习和关注体验性学习,联系自身的生活
实际,结合文中内容去思索与领悟,自主地质疑和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实守信》导学案
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

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影像民法原则。

现代社会注重诚信体系和制度建设。

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实例: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

曾子妻哄小孩时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事后,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真的杀了猪。

“曾子杀彘”是则家喻户晓的故事,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

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分析: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在生活当中我们要对自己的诺言和行为负责任。

诚信的作用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独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安身立世。

实例: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

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

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

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分析:不诚信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拥护,从而也就失去了在社会生活生存
和发展的机会。

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

一个企业只有坚守诚信经营诚信办事的,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实例:一位农民来信说自己的冰箱坏了。

海尔马上派人上门处理,还带着一台新冰箱。

赶了200多公里到了顾客家,一检查是温控器没打开,打开温控器就一切正常了。

海尔管理层却就此进行认真的反思:绝不能埋怨顾客,海尔必须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要把说明书写得让所有人都读懂才行。

分析:诚信在我们的社会中有着很重的分量,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愿意与诚信的人交往,诚信是人和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不诚信会违反法律。

都足以说明诚信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实例: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

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

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

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1985年,海尔从德国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产线。

一年后,有用户反映海尔冰箱存在质量问题。

海尔公司在给用户换货后,对全厂冰箱进行了检查,发现库存的76台冰箱虽然不影响冰箱的制冷功能,但外观有划痕。

时任厂长的张瑞敏决定将这些冰箱当众砸毁,并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的观点,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动。

分析:诚信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国家都有着重要作用,诚信是人们交往处世的基本原则,能做到诚信的,会收获别人的信任,减少矛盾。

不诚信的,会被社会抛弃,无立足之地。

更多诚信行为的产生,多社会和国家有积极的影响。

如何践行诚信?
1.树立诚信意识。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我们不轻易许诺答应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

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谅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