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导论论文
油气储运 毕业论文

油气储运毕业论文油气储运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储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油气储运是指将天然气和石油从产地运输到消费地的过程,它涉及到各种设备、技术和管理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油气储运的重要性、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油气储运对于全球能源供应的稳定至关重要。
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它们在工业、交通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大部分油气资源都分布在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如海底、沙漠和北极地区。
因此,如何将这些资源安全、高效地运输到消费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油气储运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能够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维持全球经济的正常运行。
然而,油气储运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油气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着爆炸、泄漏和污染等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损害。
因此,油气储运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事故的发生。
其次,油气储运还面临着环境问题。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油气储运企业需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油气储运行业正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首先,技术的进步为油气储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例如,液化天然气(LNG)技术的发展使得天然气能够以液体形式储存和运输,从而解决了长距离运输的问题。
此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油气储运的安全性和效率。
其次,油气储运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他们正在研究和应用新的能源储存和转换技术,如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传统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在未来,油气储运行业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将推动油气储运的发展。
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呼声也将促使油气储运行业转型。
【论文】油气储运工程论文油气储运工程论文

【关键字】论文油气储运工程论文油气储运工程论文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模块化设置研究摘要:针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旧有的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专业课程模块化设置的构想,根据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点将专业课程划分为油品输送和储存技术、天然气输送和储存技术和专业通用技术三大模块,以此为根底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框架。
本文内容是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一点探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油气储运工程课程体系模块化一、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概况及专业特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与销售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掌握油气储运工程领域各方面知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油气储运顾名思义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从油气储运工程的主要任务可以归纳得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方向可以划分为两大方向,即油品(包括原油和成品油)输送和储存技术、天然气输送和储存技术。
由于石油产品和天然气其物性参数有其共性又有其各自的特性,因此造成油气储运工程两大专业方向有共通处,又有其各个方向的独立性,两者即独立又有机的结合,这就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其独有的专业特色。
二、国内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调研我国的油气储运工程学科是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起借鉴前苏联的办学经验而建立起来的[1]。
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油气储运业的兴旺发展,对从事油气储运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我国开办油气储运专业的大学已从原来的两所增加到20多所。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学除了江苏工业学院外,主要还有: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和后勤工程学院。
笔者调研了这几所高校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有如下认识:总体上各高校的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架构大体相同,都兼顾了油和气两个方向,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油气集输工程、油库设计与管理、专业英语、储运防腐技术、泵与压缩机、油料学、储运仪表自动化、城市配气、管罐强度设计、油气管道输送、储运焊接和施工等。
油气储运毕业论文

降低加油站蒸发损耗方法研究摘要:加油站蒸发损耗是在加油站在收油操作或加油过程中,由于密封不严实,大量的油蒸汽排放到大气中,而造成的油品损耗。
而降低加油站的蒸发损耗是近年来油气.储运专业人员在降低油品损耗方面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本文通过对油品损耗的原因及加油站油气挥发的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降低加油站蒸发损耗的几种方法。
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油品引起蒸发损耗的原因及类型,针对加油站油气挥发的特点和发生挥发的重点部位,提出了通过收集蒸发的油品蒸汽来降低加油站的蒸发损耗.并提出了针对加油站油气挥发重点部位的油气收集系统。
其次,针对收集油气的处理,提出了油气回收的方法。
具体介绍几种油气回收的方法及简单的工艺流程,并针对加油站适用情况,对几种回收方法进行综合比较。
另外还介绍了油气回收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和今后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趋势。
最后,利用冷凝回收法设计了一套试验设备,并进行了实验。
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冷凝法在油气回收中的规律。
关键词:加油站;蒸发;损耗;油气回收Reduces The Gas Station Evaporation Loss Method Research Abstract:The gas station Evaporation loss is in receives the oil operation in the gas station or refuels in the process,because the seal is not solid,the massive oil steam discharges in the atmosphere, but creates losses of petroleum products. In recent years, reduced the gas station Evaporation loss is a new research area for oil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 specialist in reducing the losses of petroleum products aspect。
关于油气储运技术毕业论文

关于油气储运技术毕业论文油气储运技术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油气储运技术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和设备,将原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从油田或天然气田输送到相应的加工厂、储罐或终端用户,保证了能源资源的安全、有效和高效供应。
本文将对油气储运技术的概念、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油气储运技术的概念是指油田或天然气田开采后,将其产出的原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通过管道、船舶、铁路等方式输送到储罐、加工厂或终端用户的技术。
油气储运技术主要包括输送系统、储存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方面。
输送系统包括管道输送、海上输送和铁路输送等方式,以满足不同需求的能源输送。
储存系统包括储罐、储气库等设施,用于存储原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控制系统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对油气储运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输送的安全和高效。
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积累和创新。
在20世纪初,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发现和开采,油气储运技术开始得到重视和应用。
当时主要采用的是海上输送和铁路输送方式,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输送效率较低。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油气管道的建设和使用成为油气储运的主要方式,输送效率大大提高。
同时,在储罐、储气库等储存设施方面也进行了很多创新,提高了能源资源的储存和分配效率。
控制系统也逐渐应用于油气储运过程中,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
目前,油气储运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和进步。
在油气管道方面,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长和最大规模的输送管道网,有效地解决了能源输送的问题。
在储存设施方面,储罐、储气库等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能源资源的储存能力和分配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控制系统方面,通过先进的监控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对油气储运过程的远程监控和智能控制,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未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资源的进一步开采,油气储运技术仍将面临一些挑战和发展机遇。
一方面,油气储运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能源输送的效率和安全性,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能源资源的最优配置。
油气储运导论论文

油气储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一,概述油气储运工程是连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销售诸环节的纽带,它主要包括油气田集输、长距离输送管道、储存与装卸及城市输配系统等。
为保障能源供应、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开发西部、保护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规划了“西气东输”工程、跨国油气管道工程以及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等大型油气储运设施的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油气能源紧缺的状况已经日益加剧。
2009年,我国进口石油的总量已经超过石油消耗总量的50%,为了保证油气能源能够满足长期供应和安全储备的需要。
我国已经进入了好内外陆地和海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石油炼化,油气管道和油气储备库建设发展高潮期,使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着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和实现自主创新的发展新课题,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针对技术难度较大,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又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机箱油气储运技术进行讨论。
2.1海洋油气储运技术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估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3%和30%。
随着陆地是有资源量的日益减少,海洋石油取代陆地石油成为人类油气资源主要来源的时代已经为期不远。
我国海洋石油开发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在海洋油气储运技术经历了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到吸收消化和掌握创新的发展过程。
在海底管道等油气储运设施的设计和建设能力方面,中国该样式有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中国石油自2004年获得南海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矿权之后,也开始想海洋石油开发领域进军。
,但至今,在海洋油气储运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能力方面尚未达到成熟完善的技术水平。
除了已经发现的浅滩海油田之外,在未来若干年,中国石油深水区域有所发现,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海洋石油储运工程实施能力。
我国的渤海,东海和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洋石油工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与美国,法国,挪威等海洋石油强国相比。
油气储运安全管理论文

油气储运安全管理论文摘要:油气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燃料以及生产资源,同时也是大众生活、工作所必须的资源。
管道运输由于具有可靠、稳定、经济实惠、安全性强等诸多优势而成为全世界各国输送油气的主要手段。
然而油气在储运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需要深入探究并加强防范工作。
本文主要阐述了油气储运问题,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油气储运安全事故,让油气资源为社会发展进步作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油气;储运;安全;设备油气储运也即是指对于油以及气进行储存运输的过程。
油气储运可以将油气生产、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都有机统一起来,主要有油气集输与处理、油气远距离运输、不同运输枢纽储存装卸、炼油厂储运等。
如今,我国经济实力在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也在持续提高,油气储运规模持续扩展,而油气储运设备对于油气储运所占据的地位也更加突出。
强化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保养工作,才能真正优化油气的储运条件,提升油气储运质量以及经济收益。
1当前油气储运设备所具有的问题(1)管道腐蚀方面的问题。
在实际使用时,假如管道长期置于阴湿、化学气体笼罩的环境下,很容易发生腐蚀而出现管道开裂。
管道因腐蚀发生开裂的原因包括:环境因素,也即是管道埋设的环境会对管道有所腐蚀;管道的在运输油气时不但要承受管道自身所产生的压力,而且也要承受油气管道外部所产生的压力,假如这些压力综合超出了管道材质所能承受的极限范围,那么管道必然会因应力而发生破裂。
(2)缺少可合理的设计理念。
我国在油气管道运输行业的发展时间不长,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国的油气管道流程技术等都不太成熟。
我国所自主研发出来的降凝剂以及减阻剂运用到油气运输行业中,可以不对管道进行加热就能进行油气运输。
然而,目前我国的油气田分布非常广泛,同时原油种类也非常繁多,油气在储运过程中能源消耗以及管道损耗量非常大,导致油气运输效率不高,而且我国在管道运输方面缺乏足够合理的设计,投入的资金量也很少,这些都严重阻碍到管道运输技术的革新进步。
油气储运毕业论文

油气储运毕业论文油气储运毕业论文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油气储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环节,油气储运对于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油气储运的意义、技术发展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油气储运的意义油气储运是指将原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从产地运输到加工厂、储存设施或终端用户的过程。
它不仅是能源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也是能源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
油气储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油气储运保障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而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通过建设完善的油气储运系统,可以确保能源资源的安全输送,避免因供应中断而导致的能源危机。
其次,油气储运促进了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同地区的能源资源分布不均,通过建设高效的油气储运系统,可以将能源资源从产地输送到需求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最后,油气储运推动了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油气储运是一个高技术含量的领域,涉及到管道输送、海上运输、储存技术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油气储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推动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二、油气储运的技术发展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储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在油气储运领域,涉及到的技术包括管道输送、海上运输、储存技术等。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技术发展趋势:首先,管道输送技术的发展是油气储运的重要方向之一。
管道输送是目前最常用的油气储运方式,具有输送量大、输送距离长、安全可靠等优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管道输送技术在输送效率、安全性和环保性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其次,海上运输技术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海上运输是一种灵活、高效的油气储运方式,尤其适用于远离陆地的油气资源开发。
随着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海上运输技术的发展将成为油气储运的重要方向。
油气储运专业论文

内容摘要摘要:陕西长庆气田至北京输气管道,全线长920km,是我国流量较大,压力较高和难度较大的输气管道之一,根据地形地貌、主要进出气点的地理位置、管道的年输量、工作压力、进气温及水文地质等自然情况,对陕西长庆气田至北京输气管道输气管道进行综合性的工艺设计。
说明部分,对工程概况,方案的选择与比较,输气站的布置,管道材料及强度,管道运行及管理,管道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等进行说明。
计算部分,首先假设六种管径和几种设计压力组成几种方案后,分别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列于表中;其次,对每一种方案进行经济计算并比较,选择一种最佳方案,然后对其进行布站并微调;最后,对这种方案进行工况和管道强度校核。
绘图部分绘制了管路沿程压降图,压气站平面布置图,末站工艺流程图和压缩机房平面安装图。
关键词:输气管道; 压力; 压缩机; 方案; 水力摩阴系数。
AbstractThe design is the natural gas pipeline which is from Shan'xi Chang Qing to Bei Jing. The pipeline is 920km long hav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chnology design is the terrain and landforms, the condition of the scheme, compressor station arrangement, pipeline’s matching and intensity,pipeline's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pipeline's relative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In the calculation section, the foundation design is made according to the firsthand material and data First, suppose six diameters and some design pressure to form several design schemes, Then calculate each some design pressure to form several design schemes. Then calculate each scheme and make tech-economic comparison and adopt the best design scheme to determine each pipeline’s compression station number and the distance of the compressor station respectively. Finally calculate the storage and test the pipelines intensity .In the drawing section, mainly drawing section, mainly draw the pipeline's pressure drop drawing,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drawing and all the compressors plane drawing.Keyword: gas pipeline; pressure; compressor station; design scheme.目录引言 (1)第一章说明部分 (2)1.1工程概况 (2)1.1.1设计的主要任务 (2)1.1.2设计原则 (3)1.1.3管道敷设方式 (4)1.1.4 穿越河流的方式选择 (5)1.2 设计方案比较选择 (5)1.3增压站的布置 (7)1.3.1增压站的功能 (7)1.3.2 燃气轮机-压缩机组选型 (9)1.3.3 机组布置 (10)1.4管道材料选择 (11)1.5 平面布置 (12)1.5.1 生产建筑 (12)1.5.2 生活建筑 (12)1.6 辅助生产设施 (13)1.6.1 供电 (13)1.6.2 给水排水 (14)1.7 输气管道运营及管理 (15)1.7.1 管道投产初期的安全防范措施 (15)1.7.2 安全管理 (15)1.7.3 陕京输气管道SCADA/ POAS系统 (16)1.8输气管道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17)1.8.1 腐蚀及控制 (17)1.8.2 管道失效原因及对策 (19)第二章计算部分 (20)2.1物性参数计算 (20)2.2方案计算 (21)2.3 经济性计算 (30)2.4精确计算 (30)2.5 工况校核 (32)2.6 强度校核 (33)结论 (36)参考文献 (37)致谢 (38)附录A (39)附录B (41)外文文献译文 (44)外文文献原文 (50)沈阳化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引言引言人类已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正在逐步加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油气储运中液化石油气管道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针对国内液化石油气管道漏气着火或爆炸事故的屡次发生,从液化石油气管道的设计、安装、监理检验、使用维护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各个方面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安全隐患,以及最终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国内液化石油气管道应加以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字:设计安装管材及配件资料审查验收规范质量监检
引言:
近几年来,国内液化石油气管道漏气着火或爆炸事故屡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液化石油气管道在设计、安装、监理检验、使用维护等方面没有完全执行国家或行业有关法规、技术规范或技术标准的要求,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下面就储配站和气化站的液化石油气管道建设提出几方面注意问题,以供液化石油气设计、安装、监理等方面作参考。
1.图纸设计方面
1.1 设计参数
液化石油气管道设计必须根据使用条件确定其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这是管道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它关系到管材以及管配件、阀门等材料的设计选用和安装检验等后续环节。
在设计上常见问题有:设计图纸未标明管道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或设计压力、设计温度选择不当,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管道最终质量和使用条件。
如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与储罐进出口直接连接(未经减压)的管道的设计参数应与储罐设计参数相同,当设计压力为1.8Mpa,则不能用1.6Mpa。
否则,就会出现管道与储罐使用条件不配套的问题。
1.2 工艺流程的安全性
这要求管道设计必须从整体设计出发、考虑整个工艺系统的安全使用要求。
例如,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管道设计,必须考虑发生事故时的倒罐流程;烃泵和压缩机必须设置旁通管路;烃泵出口应设制放空阀以防止泵抽空、设置止回阀以防止泵在运行中突然停止时出口液体倒流冲坏烃泵;泵入口必须设过滤器防止杂质进入泵内损坏烃泵;压缩机入口必须设置气液分离器,以防压缩机气缸进液造成爆缸事故;两个截止阀之间的管道必须设安全阀,以防止由于管道日晒温度升
高、压力升高而爆管;还必须考虑管道热胀冷缩 (尤其是码头卸船管道,运行温差较大)、烃泵和压缩机运行振动等安全问题。
例如,深圳蛇口某液化石油气卸气码头,由于液相管道的固定支架设置不合理,造成200多米长管道在受热或冷却时无法自由膨胀或收缩。
在夏天卸气时,有时从船上卸出的液相液化石油气的温度只有零上几度,与管道的正常温度相差二、三十度。
造成很大的温差应力,长期如此,使该管道上的连接法兰发生明显的变形。
1.3 管材及配件的选用
液相液化石油气管道和设计压力在0.6Mpa以上的气相液化石油气管道所用管材应采用优质无缝钢管,而不能用有缝钢管;相配套的管配件(如法兰、螺纹短节、弯头、大小头、三通等)的材质必须是优质碳素钢(无缝),而不能使用铸铁材料。
设计压力低于0.6Mpa的气相液化石油气管道,可依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的规定,相应降低要求。
如1995年,深圳蛇口某印染厂一台13M3的埋地液化石油气贮罐,设计压力为1.76Mpa,贮罐的液、气相进出接管均采用铸铁螺纹短节与管道连接;由于进液管道支架设置不合理而产生较大振动,在长期振动下,致使连接铸铁螺纹短节发生断裂,造成大量的液化石油气泄漏,所幸处理及时,才未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1.4 安装,验收规范的选用
液化石油气管道设计所选用的安装、验收规范不能低于国家标准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如设计图纸上采用多个安装、验收规范、当规范之间相互抵触时。
应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采用较高要求的规范进行安装验收。
1.5 防雷、防静电设施
液化石油气管道以及与其相连接的设备或设施必须设置有避雷和防静电措施。
以防止雷击、或管道内介质流动磨擦产生静电而发生事故。
2.安装方面
2.1 安装队伍资质
液化石油气管道安装队伍必须具备相应级别的安装资格。
2.2 焊接人员资质
焊工必须持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合格证。
其考试合格项日(焊接方掖、钢种、焊接位置、可施焊的直径和壁厚等)、有效期必须符合现场焊接需典。
一般要求焊工能进行管道固定焊接、垂直固定焊接和管板焊接等,才能满足所有焊接项目的要求。
2.3 安装方案
安装方案包括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
否完整全面、是否正确。
直接关系到安装质量,是安装质量的根本保证。
安装方案主要包括:编写依据、采用的安装验收规范、原材料(管材及配件、阀门等)的检查或试验、焊接工艺、安装自验要求、水压试验、气密试验、24小时泄漏量试验、防雷防静电设施检测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其中、管道安装质量不能低于国家标准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管道焊接质量不能低于国家标准GB50236—97《现场设备、工业金属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2.4 安装记录
安装记录反映了管道安装过程的情况、是管道安装竣工资料的重要部分、也是安装质量监理检验的重要依据。
安装记录应包括:图纸会审、施工技术文底、原材料检验、焊接、埋地管道隐蔽、强度和气密试验、防雷防静电设施检测等记录。
3.监理检验方面
3.1 资料审查
首先是审查设计图纸是否符合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并确定监检重点;其次是审宵安装方案是否正确、完整,能否保证安装质量;再次是检查女装记录是否齐全、真实反映出施工情况、是否执行女装方案:通过检查施工记录、不仅可追朔出女装质量情况。
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及时发现安装中的存在问题。
3.2 质量监检
原材料检查。
主要是查阅材料质量证明书、确认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原材料的查验或试验记录。
确认原材料是否按有关规定或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前检查或试验。
如管材外观质量和尺寸抽检、阀门试压和试漏等检查或试验。
焊接质最检验。
a.核对焊工资质是否满足焊接工作的要求,是否按所持有考试合格项目进行焊接。
b.抽查焊缝质量。
首先是检查焊缝外观质量,主要是检查焊缝表面尺寸和表面缺陷情况;其次是检查焊缝内部质量。
一般采用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方法。
在焊缝质量抽查中、应对各焊工所焊接的固定焊门、转动焊口,不同壁厚对接焊口、不同管配件对接焊口等不同焊缝按比例进行抽查,保证所抽查焊缝具有代表性。
这样才能较全面地检查出焊接质量的整体情况。
工艺流程检查。
主要检查液化石油气管道的连接、介质流向、计量或测量仪表仪器的安装位置、控制的安装位置等工艺流程是否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安装质量检查。
主要是检查管道安装的“横平竖直”等尺寸误差、检查支架吊架安装、埋地管道防腐、防雷防静电设施等方面的质量情况。
整体检查。
主要是通过强度试验、气密试验来检查管道整体安装质量是否达到设计、使用的要求。
其中应注意的是:所用压力表的数量、量程、精度和设置
位置、试验时间、检查方法等要求不得低于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尤其是气密试验应采用高精度、刻度短小的压力表。
并认真记录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数值、才能准确计算出泄漏量。
总结
随着工业的发展,液化石油气管道在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液化石油气具有的易燃、易爆危险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安装、监理、检验等方面应认真对待,综合考虑、避免疏忽和疏漏,确保液化石油气管道建设质量、为安全使用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亚士. 城市燃气中低压管网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J]. 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1) .
[2] 冯斌. 输气管道外部应力腐蚀控制方法研究[J]. 安全, 2007,(09) .
[3] 孙立梅. 燃气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运行管理浅析[J].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4,(03).
[4] 孙德青,姚安林,赵忠刚. 我国城市燃气事业的发展趋势[J]. 城市燃气, 2006,(09) .
[5] 于其华. 燃气工程施工中的焊接管理[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2).
[6] 刘颖,李长俊,廖柯熹,刘长林. 天然气管道干燥技术[J]. 管道技术与设备, 2007,(05)
[7] 杨元月. 浅谈加强燃气工程施工质量成本管理的措施[J]. 城市燃气, 200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