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机组深度调试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的探索及措施

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的探索及措施

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的探索及措施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制约因素,然后作者根据本人在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和具体实践提出了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风险防控措施和经济运行技术措施,并且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了检验,经过反复试验改进的方案措施不但切实可行,而且确实提高了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350MW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辽宁大唐国际沈东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由东方锅炉有限公司生产的DG1128/25.4-II6型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汽轮机为北京北重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NC350-24.2/0.4/566/566型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供热、湿冷凝汽式机组。

为进一步摸索机组深度调峰能力,确保深度调峰期间安全环保经济运行,进行了专题研究,确定了影响机组调峰能力的制约因素和风险点,明确了目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调峰下限,并根据风险点制定了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

一、机组深度调峰能力制约因素(一)锅炉最小给水流量限制。

按照东锅初设,公司最小给水流量设计为282t/h;经与锅炉厂与调试单位最终优化至248t/h,折纯凝电负荷约76MW;综合考虑锅炉低负荷水循环动力及水冷壁冷却要求,结合公司实际运行经验,锅炉连续安全运行最小给水流量可按照285t/h 控制,折纯凝电负荷约85MW。

(二)锅炉干湿态转换限制。

按照东锅初设,锅炉给水流量282t/h进行干湿态转换,经最小给水流量优化后,目前按照最小给水流量 248t/h进行干湿态转换节点控制,折纯凝电负荷约76MW。

受锅炉上水主路流量限制,若继续降低干湿态转换节点流量,运行中需频繁切换锅炉上水旁路运行,存在一定风险,不继续降低转态流量节点。

(三)锅炉最小给煤量限制。

目前,公司两台炉最小给煤量下限已优化至70/68t/h,按照入炉煤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不低于40控制,锅炉最小给煤量下限可优化至60t/h。

300MW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峰的技术措施及运行注意事项

300MW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峰的技术措施及运行注意事项

300MW 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峰的技术措施及运行注意事项摘要:近年来,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在电网的日常运行中,峰谷负荷偏差不断增大。

是电网机组深度调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日负荷调度过程中,当负荷小于额定负荷的50%时,调峰时间将会不断增加。

当某一时刻调峰深度达到70%以上时,调峰负荷深度明显变大。

如果正常改变调峰减载方式,运行量大,需要燃油喷射稳定燃烧。

本文论述了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调峰深度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火电机组的几种控制策略及优化控制技术。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优化与控制;策略;深度调峰;前言近年来,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量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由于新能源发电波动性大,电网支持政策的缺失和不完善,电厂深度调峰方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6年和2017年平均弃风率约为15%,北方集中供热地区火电厂调压符合仅为10%~20%。

探索实现火电厂峰谷深度的技术途径,对适应能源发展战略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逐步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大容量火电厂深度调峰可以节能降耗,提高火电厂的运行灵活性和火电厂的深峰容量,提高经济效益。

1、火电机组控制系统现状为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提高火电机组的灵活性和深度调峰能力,对协调控制系统的要求非常高。

大型火电机组DCS及控制系统,负荷响应快,主蒸汽压力和温度稳定。

为了提高深度调峰的灵活性和性能,有必要研究和开发新的深度调峰控制策略和算法,使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等主要参数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提高电厂的竞争力有利于深化国家电力体制改革。

由于DCS厂家对应用软件的设计和配置投入较少,早期采用的国外控制方案和算法较多,现场调试不够详细。

火电厂大多数控制系统基本能满足小负荷变化或低速负荷变化的调节要求,但是在机组深度调整运行的情况下,主蒸汽压力、功率、主蒸汽温度、水位等主要运行参数波动频繁。

2、安全性影响分析如果发电机组的调峰深度过大,特别是全厂只有一台机组运行时,一旦机组发生故障,处理不当将导致全厂停电。

330 MW 机组深度调峰控制系统问题分析及优化_张振宇

330 MW 机组深度调峰控制系统问题分析及优化_张振宇

收稿日期:2021-01-05 第一作者:张振宇 (1983—),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发电厂过程控制研究。E-mail:249679057@
窑120窑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1 (2)
节能技术
了火电机组深度调峰面临的热工控制领域各方面的 局限,从基础逻辑优化、低负荷稳燃控制、变负荷 速率提升、脱硝排放的全过程控制及考虑设备寿命 的优化控制等方面,给出了深度调峰控制系统改造 的潜在技术方案,通过技术改造,机组可实现 25% ~30%额定负荷值及以上负荷全程协调控制。文献[7] 分析了某 300 MW 亚临界供热机组灵活性深度调峰 技术研究,同时从热控逻辑优化和保护定值方面对 主汽压力、一次风压等相关控制系统进行优化改进, 达到纯凝工况下 30%额定负荷值灵活性深度调峰之 目的。本文以某 330 MW 火电厂 # 1 机组为例,在 机组无设备改造,不投油助燃的情况下,全面评估 排查自动调节品质,并对影响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优化。
节能技术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1 (2)
DOI:10.16056/j.2096-7705.2021.02.023
窑119窑
330 MW 机组深度调峰控制系统问题分析及优化
张振宇,王刚,刘宗奎,高文松
(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技术信息中心,郑州 450000)
摘 要:在电力消费增速放缓、煤电机组投产过多、非化石能源高速增长的形势下,煤电的深度调峰或低负荷运行
随机查看该火电厂 #1 机组 1 月的负荷分布 (如 表 1 所 示), 机 组 在 30% ~50% 负 荷 区 间 占 比 77.2%,30%负荷以下占比 4%。可以看出机组调峰 幅度较大,机组在中低负荷段运行占比较多,设备

660MW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峰试验的实施方案

660MW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峰试验的实施方案

660MW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深度调峰试验的实施方案发布时间:2023-02-21T05:11:05.111Z 来源:《福光技术》2023年2期作者:杨世界[导读] 本试验以机组最低稳燃负荷试验为基础,新协调全程投入,进行机组负荷变动试验,然后对各系统、新协调性能、和设备适应性进行评估。

大唐长山热电厂吉林松原 131109摘要:随着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受制于时间、气候影响,对电网影响较大,电网为确保其稳定性,在新能源电量上网较大时,要求传统煤电机组进行调峰。

以前300MW级以下机组做为调峰主力机组,近年600MW级火力发电机组也开始进入深度调峰。

完成深度调峰试验对深度调峰后机组的稳定性、安全性、经济性都有及其重要的影响,故制定深度调峰试验实施方案,保证深度调峰试验顺利进行。

600MW火力发电机组并网后进行深度调峰调试工作且保证10日内完成,达到深度调峰要求,编制以下深调方案按计划实施。

关键词:660MW;超临界;发电机组;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本试验以机组最低稳燃负荷试验为基础,新协调全程投入,进行机组负荷变动试验,然后对各系统、新协调性能、和设备适应性进行评估。

二、试验过程1、机组并网后1-2天,INFIT新协调厂家调整建模参数及对50%-100%负荷段新协调进行维护。

2、并网后第3天,厂家重点进行300MW-250MW 负荷区间调试。

3、并网后第4天,厂家重点进行250MW-220MW 负荷区间调试。

4、并网后第5天,厂家重点进行220MW-190MW 负荷区间调试。

5、并网后第6-7天,厂家对各负荷段协调出现问题的区域重新调试,再优化。

6、值长每天协调好调峰时间段,且应在白班进行油枪试投工作,发现缺陷及时联系维护人员处理。

7、值长根据运行制粉方式对煤斗上煤,在2号煤场70-120货位取顺兴煤种,保证所有煤斗顺兴煤比例大于75%,每日对入炉煤化验监督,保证煤质灰分、硫分、热值均在设计范围内,严禁混入经济煤种。

300MW机组深度调峰的技术措施及运行注意事项

300MW机组深度调峰的技术措施及运行注意事项
1 )由于煤 种所 限 , 燃 烧 调节 比较 被动 , 运 行 的两 磨 低 负荷 时各 拉两根 粉 管 , 稳定 性较 差 , 需要 的油 枪 也较 多 , 用了4 根 , 油压 O . 8 5 1  ̄ P A 。直 到煤 种 变 化 后 才 将 逐渐 将 拉 掉 的 粉 管 投 入 , 开 始投 入 时 负压 波 动较 大 , 后面 的粉 管均 派 人 到就 地 用 吹扫 风
大 出力可达 到 1 0 0吨 / h 。
1 )适 当加 大送 风量 , 使 脱硝 入 口温度 不低 于 3 2 5 ℃。 2 )对 于 脱 硝入 口温度 低 于 3 2 5 ℃时汇 报 负 责脱 硝 调试 的生 技部 副主任 , 要求 热工 修改 脱硝 入 口温度 定值 。 对 锅炉 方 面 的应对 措施 :
调 沟 通 协调 , 延缓 降负 荷 , 给 热 用户 争 取 处理 时 间 ( 该 过 程 至 少2 小时) , 避 免用户 经 济损 失 。 3 )减 负荷 过程 中密 切监 视供 热压 力 , 及时 调整 。 4 )到 1 0 0 W M时全 开供 热所 有 阀 门 , 按 当 时 的用 户 情 况 能保 持 1 . 0 M P A的供 热压 力 。 5 )到 8 0 M W时 能保 持 0 . 8 M P A 左右 , 要 求热 客户 做 好用 户 的 限制 、调度 工作 。
事故。
本 文 结合 永 福 电厂 近 期保 障 调 峰运 行 安全 稳 定 的技 术 措施 和 注 意事项 作简 要分 析 。 国 电永福 发 电有 限公 司成 立 于 1 9 9 8年 1月 1日。 二 期 2 ×3 0 0 M W机 组 扩 建 工 程 # 3 机 、# 4机 分 别 于 2 0 0 7年 1 月2 3

火电机组调试中的安全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火电机组调试中的安全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致 ,在 正常 的运 行 中此 设 备 的炉顶 部 大罩 盖 的温度 应 达 3 5 0 ℃以上 。在这 种情况 下 ,温 度测 点和原供 货位 的不 一
第 四 ,在机 组设备调试 过程 中出现 的其他安全 问题及
解 决措 施:
7 7
( 1 )在6 0 0 M W 机组设备中D C S 有2 台操 作员站、1 台数字 式的 电液控制系统 站,通过这些设 备来进行整合 完成一体
致会 导致设备 中热 电偶补偿 的导线被烧 毁,从而 引发 火灾 等 。因此 ,在对 设备供货 的检 查 中,如 果发现 问题我们 可 以采用热 电偶来代替原供货位 的热 电偶 。 另外 ,在 6 0 0 M W 机组 设备 的安装 调试过 程 中我们 还发
现:如果设备 中轴瓦温度测点的攻丝深度不满足实际需要, 比如:热 电阻引线过短 、攻丝深度不足、设备 中热电阻引线 无法 引出其轴承箱等 ,或者在 安装调试的过程 中出现了前箱 和高 中压缸热膨胀 的安装位置冲突 ,这些安装 问题都很容易
其有2 台操 作员站及 i 台工程 师站 。在 调试 中 ,首先遇 到 的
问题就是对接 口的安装 。由于6 0 0 M W 机组锅炉 中其真空泵就 地控制装置 的反馈 的信号无 组设计 D C S 的公用系 统现场 控制 单元 的供 电情 况。一般来说 ,设备机组中的D C S 电源分配盘如果 出现故障
被砸断,因此会使得油泵轴承箱的出线盒漏油。在这种漏油
状况下,还继续进行工作会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因此在6 0 0 M W 机组设备供货调试及安装的过程 中,我们应该
2 火电机组调试中的安全问题与解决措施
第一 ,由于本次 调试所选用 的设备为6 0 0 M W 机组锅炉 ,

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分析

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分析

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分析摘要:对于亚临界锅炉而言,其中的电站锅炉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开展监督及检测工作,而为满足锅炉的供需要求,需要通过火电机组功率的快速调节来保证火电机组的运行效能,以控制发电质效,使该区域内的电力资源需求得到满足。

文章分析了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深度调峰技术引言为辅助亚临界锅炉的运维,应加强对火电机组功率方面的思考,利用煤炭来代替可燃物进行燃烧,使锅炉的热能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而采用深度调峰技术,可不受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让锅炉的功率不会发生调节不当的问题,增设发电机设备并实现能源的转换,促使电力能够进行持续性地输出,确保电力的并网质效有所提升。

一、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的重要性对于亚临界锅炉而言,其在电蓄热的调峰领域内,会依靠三相电极,采用水资源完成高热阻的操作,促使设备的电导率能够提高,让锅炉中的水进行加热,放电并将其中的99%的电能进行转换,让其转变成热能,进而形成热水及蒸汽。

在此基础上,自“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提出后,电力企业当前的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使光伏发电的比重增加,提高了火电机组的实际占比。

因此,为衔接输电、发电、变电以及配电环节的各类工作内容,需将电力进行转换,增加绿色能源的应用,控制当前的调峰难度,运用电网调配的方式,补充风电中的不足,以创建出完整的电力网络,辅助亚临界锅炉的运维[1]。

例如:运用深度调峰技术,使电网中产生负荷变化能够被记录,使发电机组能够完成曲线的控制操作,使该部分的负荷率能够控制在30%-40%之间,以保证火电机组的顺利运行。

凭借锅炉与火电机组的接触,使机组能够提高自身的发电效率,强化在工作模式中的灵活性,促使火电机组能够满足电力供给需求[2]。

二、火电机组功率快速调节及深度调峰技术的应用措施(一)实行火电机组的DEB控制方案为实现对火电机组功率的调节,应重视其中的调峰能力,采用增强功率的方式,实行非线性的控制操作,也可运用模糊算法,实现对火电机组中具体负荷的计算,实时监测其中的压力变化值,以确认火电机组的特征。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存在问题分析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存在问题分析

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存在问题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进一步推进,风电、光伏建设如火如荼,火电机组逐渐沦为保供电源。

为满足电网公司能源结构优化的要求,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提上日程。

关键词:深度调峰;水动力差;脱硝效率低;空气预热器堵塞;烟气流场不畅;0引言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火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不断降低,灵活调节能力要继续提升。

当前电力需求刚性增长、能源结构优化难度增大、国际形势变化都给电力行业带来新的挑战。

对于很多火电机组来说,机组深调将成为今后的常态,未来火电机组的一大部分收入将来源于调峰和辅助服务。

随着大量火电机组深调的推进,机组深调运行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1锅炉侧问题锅炉深度调峰存在问题突出表现在锅炉燃烧不稳、水冷壁水动力差、局部受热面超温、设备可靠性下降、烟道积灰、脱硝入口烟温低等。

1)锅炉燃烧不稳煤电机组在进行深度调峰时,锅炉总给煤量小,炉膛温度下降,燃烧状况恶化,燃烧稳定性变差。

受限于风机最低出力,为保证粉管最低风速(防止堵粉),低负荷下煤粉浓度下降,加剧了燃烧状况的恶化。

各大电厂为降低成本,入厂煤种杂,煤质掺烧导致燃烧着火特性差,加大了低负荷炉膛稳燃难度。

2)水冷壁水动力差当机组负荷低于30%额定工况时,锅炉水冷壁流量接近最低流量,水循环出现恶化,管内工质流量偏差增大,低负荷下二次风压较低,射流刚性差,致使烟气侧燃烧热负荷均匀性变差,水冷壁换热失去平衡,造成水冷壁局部超温或壁温偏差增大,热应力增加,导致水冷壁开裂。

尾部受热面通常不装壁温测点,无法监视壁温差,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对于超超临界机组,深调还存在锅炉干、湿态转换问题。

通常机组在负荷30%左右锅炉干、湿态转换,当深调至额定负荷30%以下时,锅炉有可能转入湿态运行。

锅炉因频繁干、湿态转换,水冷壁应力将会增加,受热面使用寿命进一步缩短,爆管风险也会增加。

3)爆磨、风机喘振风险增加机组深调时,给煤量偏低,受最低一次风量限制,磨煤机煤粉浓度有所下降,进入爆炸浓度范围,显著增加了磨煤机的爆磨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30-1984】 5.2 5.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03】 《固体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 法》 【GB/T16157-1996】 5.4 《 燃煤 烟气 脱硫 设备 性能 测试 方法 》 【 GB/T21508— 2008】 5.5 5.6 5.7 5.8 《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 【GB/T21509—2008】 《氢气站设计规范》 【GB50177-2005】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 火 力 发 电 机 组 及蒸 汽 动 力 设 备 水 汽 质 量 标 准 》 【GB12145-2008】
4
5.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பைடு நூலகம்GB8978—1996】
5.10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4962-1985】 5.11 《L-TSA 汽轮机油》 【GB11120-89】 5.12 《 电 厂 用运 行 矿 物 汽 轮 饥 油维 护 管 理 导 则 》 【 GB/T 14541-2005】 5.13 《 火 力 发 电 建 设 工 程 启 动 试 运 及 验 收 规 程 》 【DL/T5437-2009】 5.14 《锅炉启动调试导则》 【DL/T852-2004】 5.15 《汽轮机启动调试导则》 【DL/T863-2004】 5.16 《电网运行准则》 【DL/T1040-2007】 5.17 《 火 力 发 电 厂 热 工 控 制 系 统 设 计 技 术 规 定 》 【DL/T5175-2003】 5.18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DL/T655-2006】 5.19 《 火 力 发 电 厂 汽 轮 机 控 制 系 统 验 收 测 试 规 程 》 【DL/T656-2006】 5.20 《 火 力 发 电 厂 模 拟 量 控 制 系 统 验 收 测 试 规 程 》 【DL/T657-2006】 5.21 《 火 力 发 电 厂 开 关 量 控 制 系 统 验 收 测 试 规 程 》 【DL/T658-2006】 5.22 《 火 力 发 电 厂 分 散 控 制 系 统 验 收 测 试 规 程 》
8
5.59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 【电综[1996]40 号】 5.60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大要求》 【国电 发[2002]598 号】 5.61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2007 版) 5.62 《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6 年版)》 5.63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石灰石/石灰-石膏 法) 》 【HJ/T179-2005】 5.64 《固定污 染源烟气排放连续 监测技术规范 》 (试行 ) 【HJ/T75-2007】 5.65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监测 方法》 (试行) 【HJ/T76-2007】 5.66 《水电解制氢设备》 【JB/T 5903-1996】 5.67 《生活杂用水标准》 【CJ/T49-1999】 5.68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 5.69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火电建设工程调试管理手册》 5.70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火电工程关键节点质量督查 管理办法》 5.71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生产系统加强新(扩)建机组 过程参与重要节点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5.72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新(扩)建机组生产运营准备 工作管理制度》
6
5.3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第四部分 电厂化学》 【DL/T5190.4-2004】 5.34 《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汽质量标准》 【DL/T912-2005】 5.35 《火力发电厂化学调试导则》 【DL/T1076-2007】 5.36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 【DL/T5068-2006】 5.37 《 电 力 基 本 建 设 热 力 设 备 化 学 监 督 导 则 》 【 DL/T 889-2004】 5.38 《 火 力 发 电 厂 超 滤 水 处 理 装 置 验 收 导 则 》 【DL/Z952-2005】 5.39 《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 【DL/T951-2005】 5.40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DL/T794-2001】 5.41 《化学监督导则》 【DL/T246-2006】 5.42 《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标准》 【DL/T665-1999】 5.43 《 火 力 发 电 厂 在 线 工 业 化 学 仪 表 检 验 规 程 》 【DL/T677-1999】 5.44 《 火 力 发 电 厂 停 ( 备 ) 用 热 力 设 备 防 锈 蚀 导 则 》 【DL/T956-2005】 5.45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 4 部分:锅炉给水处理》 【DL/T805.4-2004】 5.46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 1 部分:直流锅炉给水加氧 处理》 【DL/T805.1-2002】
5
【DL/T659-2006】 5.23 《 火 力 发 电 厂 厂 级 监 控 信 息 系 统 技 术 条 件 》 【DL/T924-2005】 5.24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 301 部分: 公 共 信 息 模 型 (CIM) 基 础 》 【 DL/T890.301-2004/IEC 61970-301:2003】 5.25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电缆设 计技术规定》 【DL/T5182-2004】 5.26 《 火力 发 电 厂汽 轮 发 电机 热 工 检测 控 制技 术 导 则 》 【DL/T591-1996】 5.27 《 火力 发 电 厂热 工 自 动化 系 统 检修 运 行维 护 规 程 》 【DL/T774-2004】 5.28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调试试运及质量验收评定规程》 【DL/T5403-2007】 5.29 《火电厂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 【DL/T997-2006】 5.30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 【DL/T998-2006】 5.31 《火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96-2004】 5.32 《 湿 法 烟 气 脱 硫 工 艺 性 能 检 测 技 术 规 范 》 【DL/T986-2005】
3
告,提交项目建设管理单位。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同时也应完成 深度调试总结工作, 会同调试单位的深度调试的技术报告以及 相关数据、曲线、验收签证存档。 5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办法的引用而成为本办法的条 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 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办法,然而,鼓励根据本办 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办法。 5.1 《工业自动化仪表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 【 GB/T
2
管理单位进行确认。 3.4.3 完成深度调试报告,并提出具体问题的落实和优化意 见。 4 管理要求
4.1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是深度调试的组织者, 调试单位是深度 调试的主要执行者,生产单位是深度调试的主要验收单位, 设 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制造厂家是深度调试的关联单 位,必须积极响应,做好相关配合工作。 4.2 机组进入整套启动前,调试单位应会同项目建设管理单 位、生产单位、安装单位和监理单位,对深度调试应具备的技 术条件和安全条件进行盘点, 详细确认和落实深度调试的实施 计划,评估各深度调试项目的安全风险并落实风险预控措施。 4.3 机组在进入 168 小时满负荷试运前,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须 向集团公司火电部提出申请,集团公司火电部组织进行机组 168 前的深度调试质量检查, 对现场深度调试情况进行评估并 出具报告决定机组能否进入 168 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4.4 因存在客观原因未完成的深度调试项目, 项目建设管理单 位应提出书面清单,说明原因、制定方案,在机组 6 个月的考 核期内解决。 经过努力未达到验收标准的深度调试项目, 调试 单位应提供报告,说明原因,提出解决建议,进行后续改进。 4.5 深度调试工作完成后,调试单位应编写深度调试的技术报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火电机组深度调试管理办法
1 目的 本办法突出化学清洗、 吹管及整套启动等重要节点作为深 度调试重点,严格规范调试方案、措施的编制,严格规范调试 项目的工艺过程、验收标准、管理要求。提高集团公司新建火 电机组投产水平,保证机组投产后经济指标、 技术指标达到优 良值,使机组实现长周期、可靠、稳定、高效运行。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系统全资控股新建火电机组。 本办法仅明确各阶段关键项目的深度调试要求, 办法中未 明确的调试项目仍按相关文件、手册和规程执行。 本办法不替代集团公司《火电建设工程调试管理手册》 、 《专业化管理火电新机组启动试运管理规定》 《 火电工程关键 、 节点质量督查管理办法》 《 新建火电机组 168 小时试运质量验 、 收管理办法》 、 《新建火电机组移交生产后专项评价管理办法》 等启动试运及验收相关文件。 3 职责
3.1 集团公司火电部 3.1.1 负责集团公司火电机组深度调试有关文件的编制、 修订
1
与解释。 3.1.2 指导并督促深度调试工作,适时对深度调试工作进行监 督检查。 3.1.3 指导并跟踪督查深度调试报告中整改问题的完成情况。 3.2 区域分公司、子公司(以下统称二级单位) 3.2.1 负责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火电工程深度调试的有关要求。 3.2.2 根据深度调试的具体要求,组织进行深度调试工作的质 量控制和督查工作。 3.2.3 负责对各节点深度调试报告中提出问题的落实及不符 合项关闭、确认工作,并上报集团公司火电部备案。 3.3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 3.3.1 负责贯彻落实集团公司、 二级单位火电工程深度调试工 作各项文件要求。 3.3.2 负责深度调试组织与策划,同时监督和检查各参建单位 落实。 3.3.3 负责组织对深度调试报告及不符合项、 遗留工作的组织 落实,并按要求上报整改材料。 3.4 调试单位 3.4.1 遵守集团公司深度调试的要求, 对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进 行调试工作。 3.4.2 对不满足深度调试的项目内容进行整改,并由项目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