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鼠疫疫情控制应急预案.doc
控制鼠疫疫情应急预案

控制鼠疫疫情应急预案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
面对突发的鼠疫疫情,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控制鼠疫疫情的应急预案,包括早期预警、疫情监测、传染源控制、个体防护以及公众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1. 早期预警在控制鼠疫疫情过程中,早期预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当出现可能与鼠疫相关的疫情线索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早期预警机制需要建立在信息沟通和协作机制的基础上,以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疫情监测疫情监测是控制鼠疫疫情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可以实时掌握疫情的发展趋势,为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疫情监测包括对患者的病例监测、传染源的追踪和监测、病毒的变异情况监测等方面。
3. 传染源控制传染源控制是控制鼠疫疫情的重要环节。
首先,需要采取措施控制传染源的扩散。
对于感染鼠疫的个体,应当立即隔离治疗,确保不会成为传播源。
其次,对于可能的传染源区域,应采取消毒措施,减少细菌的传播风险。
此外,对于可能有接触传染源的人员,也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隔离措施。
4. 个体防护在控制鼠疫疫情的过程中,人员的个体防护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提高个人卫生意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其次,对于可能有接触传染源的人员,应提供相应的个体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等。
对于从事防控工作的人员,应提供相应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个体防护措施。
5. 公众教育公众教育是控制鼠疫疫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于鼠疫传染途径、预防措施和早期症状的认知,可以有效地遏制疫情的扩散。
公众教育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如电视、广播、社交媒体等。
总之,控制鼠疫疫情的应急预案需要包括早期预警、疫情监测、传染源控制、个体防护以及公众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通过协调各方的协作和努力,才能快速有效地应对鼠疫疫情,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发现鼠疫病人应急预案

发现鼠疫病人应急预案1. 引言鼠疫是一种严重传染病,由鼠疫杆菌引起。
一旦发现鼠疫病人,迅速采取应急措施至关重要,以控制疫情蔓延并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
本文档将介绍发现鼠疫病人时的应急预案,包括病人隔离、紧急通知和疫情调查等措施。
2. 发现鼠疫病人的标志和程序2.1 标志•疑似症状: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可见症状: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和腋下)、皮肤瘀斑、出血等;•疫情相关:在疫情高发区居住或近期接触过老鼠。
2.2 程序1.一旦发现疑似鼠疫病人,立即确保自己的安全(佩戴个人防护装备);2.迅速隔离病人,并确保其不接触其他人员;3.向上级报告发现,并紧急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4.启动疫情调查程序。
3. 病人隔离与个人防护3.1 病人隔离•隔离场所:选择空间充足、通风良好的场所,并保持干燥清洁;•隔离措施:将病人单独放置在隔离区,确保没有人员接触,提供必要的生活护理;•隔离期限:根据医生建议和疫情情况确定隔离期限。
3.2 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是保护工作人员免受鼠疫病人传染的关键措施。
•佩戴防护装备:戴口罩、帽子、手套和隔离衣等;•防止暴露:避开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和其他体液;•手卫生:经常洗手,使用有效的洗手液或消毒剂。
4. 紧急通知和报告4.1 内部通知•通知相关部门: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提供详细信息;•链接其他机构:通知与鼠疫应急相关的其他机构,确保信息传递和协调工作。
4.2 公众通知•公众警示:向公众发布关于鼠疫病人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方法;•疫情宣传:启动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鼠疫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5. 疫情调查和处理5.1 病源追踪•病人轨迹:追踪病人近期的活动轨迹,包括居住地、工作地点等;•个人接触史:调查病人的近期接触史,特别是与其他人员的密切接触。
5.2 疫情排查•紧急检疫:对疫情相关区域进行紧急检疫,清除老鼠和传染源;•疫情监测:对可能感染鼠疫的人员进行监测和筛查,及时发现潜在病例。
XXX医院鼠疫疫情控制应急预案

XXX医院鼠疫疫情控制应急预案
XXX医院鼠疫疫情控制应急预案
1. 疫情监测与早期预警:
- 建立鼠疫疫情监测系统,定期收集相关疫情信息,并与相关政府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 加强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监测,对出现鼠疫症状的患者进行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措施。
2. 应急机构与人员:
- 成立应急指挥部,明确职责和权限,并配备专业的鼠疫防控人员。
- 制定人员调度和应急保障计划,并提前培训相关人员,确保应急时能有效组织和协调。
3. 环境治理和消毒措施:
- 加强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对可能存在鼠类栖息和繁殖的地方进行重点清理和消毒。
- 卫生管理部门制定鼠疫的消毒方案,确保对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和区域进行有效的消毒。
4. 人员防护和隔离:
- 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防护培训,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
- 对出现疫情的病例,采取隔离措施,确保鼠疫不会传播给其他患者和工作人员。
5. 疫情宣传和教育:
- 加强疫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和患者的识别和防范鼠疫的意识。
- 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防疫意识。
6. 紧急撤离和应急救治:
- 制定紧急撤离和转移计划,确保在必要时能迅速对患者和工作人员进行撤离。
- 配备应急救治设备和药品,并提前储备足够的救治资源。
7. 协同配合与信息共享:
- 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其他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
- 及时向社会公布疫情信息,做好舆情引导,防止谣言的扩散。
该应急预案应根据鼠疫疫情的具体情况进行持续评估和改进,以确保能够应对不同程度的疫情暴发。
鼠疫防治应急预案

鼠疫防治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感染鼠类或跳蚤的咬伤入侵人体。
鼠疫在历史上造成了多次大规模的疫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重大威胁。
为了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预防和控制鼠疫的爆发和传播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保护公民健康,阻止鼠疫的传播,避免大规模疫情爆发,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
2. 原则:(1) 早期发现,及时报告;(2) 确诊病例,严密追踪密切接触者;(3) 提高公众卫生意识,加强社会宣传;(4) 综合防控,多管齐下;(5) 全面加强卫生监管和医疗救治能力。
三、预案内容1. 鼠疫监测与报告(1) 建立鼠疫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2) 加强疫情报告制度,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机制;(3) 加强医疗机构、监狱、饭店、码头等特定场所的鼠疫监测工作;(4) 加强与周边及其他地区的卫生防控合作,及时沟通交流信息。
2. 鼠疫病例管理和隔离(1) 鼠疫疫情发生时,立即启动疫情调查,确诊病例;(2) 对疑似鼠疫病例进行迅速隔离,尽快进行实验室检测;(3) 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4) 追踪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传播。
3. 卫生宣传和教育(1) 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强鼠疫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卫生防护意识;(2) 利用媒体、互联网等渠道,发布权威和科学的宣传信息,减少不实传言的传播;(3) 配置足够的宣传材料,进行社区、学校等场所的宣传教育活动;(4) 建立健康档案和卫生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医务人员和卫生工作者的应急防控能力。
4. 鼠疫疫情应急响应(1) 根据鼠疫疫情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快速应对疫情发展;(2) 成立专家组织,参与疫情应对决策,提供科学建议;(3) 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包括人员流动管控、消毒措施、个人防护用具配备等;(4) 加强疫苗研发和生产,确保市场供应;(5) 加强卫生监管,落实食品卫生安全等相关规定;(6) 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合力,确保防控措施得到全面贯彻。
(完整版)疾控中心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尚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控制应急预案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我县接壤康保县历史上曾发生过人间鼠疫,为保证在鼠疫疫情发生和流行时进行高效、有序的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流行造成的危害,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施办法》和《尚义县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制订本预案。
一、疫情报告接到鼠疫疑似病例的疫情报告后,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情报告规定的时间,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和张家口市疾控中心报告疫情。
二、建立隔离病房和临时实验室接到疫情报告后,迅速调动鼠防应急小分队,携带应急装备和药品,在2个小时内出发,迅速赶赴发病地点。
(一)以病人所居住的房屋或就诊的诊室为隔离病房,在其隔壁或临近的房屋建立临时实验室。
(二)消毒病房。
按照个人防护的要求,迅穿好防护服装,对病房和实验室由外向内进行空气消毒和灭蚤杀虫处理,同时将病房隔离。
三、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小分队流调人员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一)目的1、核实诊断。
2、查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掌握调查地区鼠疫人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
3、追踪和管理和患病的人和物的密切接触者,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4、监测和评价疫情预防和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和效果。
5、掌握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空间分布、结构、性制及流行规律,尽早发现疫情或流行指征。
6、制定预防和控制鼠疫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二)工作程序1、个案调查。
着装后进入消毒后的病室,要认真、详细地了解和记录患者发病前的活动及接触病人及野生动物情况,发病后的密切接触者的有关情况,并填入个案调查表。
2、对密切接触者追踪和调查根据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获得的信息,及时开展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调查,填写密切接触者调查表。
必要时给予预防性服药。
四、诊疗人员进行诊治小分队诊疗人员着装后进入病房,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及体征,进行详细全面地检查,根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做出初步诊断,并做好病历记录,对病人进行特效和对症治疗。
疾控中心鼠疫防治应急预案

疾控中心鼠疫防治应急预案1. 引言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啮齿动物跳蚤传播给人类。
作为一种高度传染的疾病,鼠疫防治工作的紧急性和重要性不可忽视。
为了能够有效地应对鼠疫爆发,疾控中心应制定鼠疫防治应急预案,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2. 应急预案目标本预案的目标是在鼠疫爆发时,迅速组织人员和资源,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鼠疫感染和死亡人数,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3. 预案内容3.1 建立应急指挥机构在发现鼠疫疫情后,疾控中心将立即成立应急指挥机构,由该机构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鼠疫防治工作。
该机构由疫情调查组、防控组和宣传组组成。
3.2 疫情调查疫情调查组将迅速展开鼠疫疫情的调查工作,包括确定疫情的爆发地点、感染人数和疫情扩散范围。
通过调查,可以对鼠疫的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为制订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3 预警和信息发布防控组将负责监测疫情的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加强疫情关注、设置隔离区、开展人员排查和防护措施等,同时向公众发布关于疫情的信息,提醒公众保持警惕,并采取相应的自我防护措施。
3.4 人员调配和资源保障应急指挥机构将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及时调配医疗人员和物资资源,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开展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医疗人员的应对能力,确保医疗救治的质量和效果。
3.5 社会协调和宣传教育宣传组将负责开展鼠疫的宣传教育工作,向公众传达鼠疫的预防知识和防护措施。
与此同时,积极与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建立联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防治工作,共同应对鼠疫爆发。
4. 应急预案实施步骤4.1 发现疫情一旦发现鼠疫疫情,立即向上级报告,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4.2 成立应急指挥机构按照预案要求,成立应急指挥机构,明确各组成部分的职责和权限。
4.3 疫情调查和信息采集疫情调查组将立即展开疫情调查工作,迅速掌握疫情的信息和数据。
鼠疫疫情防控救治应急预案

鼠疫疫情防控救治应急预案简介鼠疫是由鼠疫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鼠类传播给人类。
由于其高度传染性和致死率较高的特点,鼠疫疫情的爆发对于公共卫生安全来说是一项严峻的考验。
为了有效应对鼠疫疫情,制定并实施鼠疫疫情防控救治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鼠疫疫情的预警和监测鼠疫疫情的预警和监测是防控工作的基础,为及早发现和控制疫情提供依据。
预警和监测的具体措施包括:1.鼠类监测:加强对可能传播鼠疫病的鼠类的监测,包括市场、农田和城市环境中的鼠类种群密度监测,及时发现携带鼠疫杆菌的鼠类。
2.个案监测:加强对与鼠疫病相关的患者的监测,包括早期病例的发现、报告和统计,建立病例监测和信息反馈机制。
3.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完善的鼠疫疫情监测网络,集中收集、分析和发布鼠疫疫情信息。
鼠疫疫情的应急响应措施一旦发现鼠疫疫情,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措施,以迅速控制疫情的蔓延。
应急响应措施包括:1.疫情宣传:加强对公众的鼠疫疫情宣传,提高公众对鼠疫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隔离治疗:对发现的病例进行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情扩散。
3.人员管控:加强对可能接触鼠疫病的人员的管控,包括建立健全的鼠疫病调查、追踪和排查机制。
4.环境清洁:对疫情爆发地区进行彻底的环境清洁,消灭鼠类和污染源,阻断传播途径。
5.消毒措施:加强对疫情地区的消毒工作,包括医疗机构、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的消毒,确保病原体的有效杀灭。
鼠疫疫情的救治措施鼠疫疫情的救治是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救治病例可以减少疫情的死亡率。
救治措施包括:1.早期诊断:加强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发现和诊治潜在的鼠疫病病例。
2.抗菌治疗:对确诊病例进行抗菌治疗,采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3.支持治疗:对病情较重的患者进行支持治疗,包括补液、氧气、营养支持等。
4.病例管理:建立健全的病例管理机制,包括医院的病房布置、病人的分类管理等,确保病人得到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鼠疫疫情的信息发布和公众参与鼠疫疫情的信息发布和公众参与是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可以提高公众对疫情的了解和防范意识。
发生鼠疫应急预案流程

发生鼠疫应急预案流程前言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传染力极强,是一种高度危险的疾病。
如果发生鼠疫疫情,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最快的速度控制疫情的扩散。
本文将介绍发生鼠疫后的应急预案流程。
应急响应步骤第一步:及时上报发现疑似鼠疫病例后,必须及时上报。
上报部门:当地卫生计生委、疾控中心、动物卫生监督局。
上报方式:电话、传真、邮件等方式。
上报内容:1.病例的基本情况;2.病患的现场情况和接触史;3.可能传染的人员情况;4.病患可能接触的动物和环境情况;5.目前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第二步:疫情调查与诊断当地卫生计生委、疾控中心、动物卫生监督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疑似病例进行现场调查,并及时采集患者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同时,对于疫区内的动物、环境情况进行调查,确保不留死角。
第三步:立即隔离发现确诊鼠疫病例后,必须立即进行隔离,并严格控制交通。
对于接触过的人员和动物进行分类隔离。
对于健康人员和动物进行体温监测,并及时发现可疑情况。
第四步:开展消毒措施对于病例发生地点和周边环境进行消毒,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重手段开展全面消毒。
第五步:就医和治疗鼠疫疫情发生后,当地卫生计生委会立即组织专家组进行病例的救治和治疗。
对于发现疑似病例的人员,必须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第六步:信息发布对于疫情的发展动态和防治知识进行及时发布,增强公众防疫意识,增强社会稳定和抗疫能力。
结语发生鼠疫疫情后,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病例进行隔离和治疗,同时开展全面消毒措施,加强疫情信息发布,增强公众防疫意识和社会稳定。
希望有关部门和公众能够加强防控,共同战胜疫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医院鼠疫疫情控制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和快速应对、及时控制鼠疫疫情的暴发和流行,最大限度地减轻鼠疫造成的危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鼠疫疫情应急处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范、科学防控;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加强宣传;强化监测、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原则。
二.成立领导小组、专家救治组及医院感染控制组,并细化各组职责。
(详见附件一)
三.日常管理机构
医院内鼠疫应急处理日常管理协调工作由医教科和公共卫生科负责。
具体任务:
1.在院领导下,开展对鼠疫应急处理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
2.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鼠疫应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3.开展病人接诊、隔离、治疗和转运工作;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治疗等。
4.及时报告疫情,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完成标本的采集、
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5.做好医院内的感染控制工作,实施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防止出现院内交叉感染;严格处理医疗垃圾和污水,避免环境污染。
四.监测与预警
1.按照《全国鼠疫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开展鼠疫日常监测工作。
2.本院要按照国家及省市的统一规定和要求,组织开展鼠疫的主动监测,并加强鼠疫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
五.信息管理与报告
1.信息管理
公共卫生科负责鼠疫防治管理信息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和平台建设,信息报告与管理,负责收集、分析疫情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资料。
2.信息报告
(1)医生发现疑似鼠疫病例,应立即向公共卫生科上报,报告主管院长,医教科组织院内专家会诊,确诊为疑似病例后向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判定人间鼠疫或疑似人间鼠疫疫情后,按规定时限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2)在开展鼠疫疫情监测期间,鼠疫监测数据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随时报告,或按规定报告阶段性鼠疫监测数据,并视监测情况随时进行网络直报,报告间隔最长不得超过4个监测周期(28天)。
发现异常情况时,相关数据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六.现场调查与控制
1 .病例及接触者调查
(1)接到疑似鼠疫病人的传染病报告,公共卫生科要派出调查人员,对发病情况、发病人数与分布、接触者数量与分布等进行调查,根据鼠疫诊断的可能性及事件的严重情况,采取早期隔离措施。
(2)鼠疫的接触者指从病人发病开始至得到隔离为止,曾经与病人同处一室,或接近5m距离以内的所有人员。
发生疫情后应尽可能排查接触者,调查接触情况并实施隔离医学观察。
(3)医务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防护所有的医护人员、采取标本的人员和其他直接为鼠疫病人服务的人员,都必须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自身感染。
发生在疫区的突发鼠疫事件,除做好防护外,同时应采取严格的防蚤措施。
七.治疗
1.鼠疫病人应就地隔离治疗,避免远距离运送。
隔离前应事先转移其他人员,对环境进行消毒和灭蚤、灭鼠。
2.对肺鼠疫病人,需要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防空气传播,直至完成48小时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并出现临床好转为止;对腺鼠疫患者(如果无咳嗽,X线胸透阴性),在完成48小时有效治疗和临床症状好转之前,必须对其引流物和分泌物做消毒处理。
3.治疗与护理鼠疫病人的医务人员,不应离开隔离区域。
4.特异性治疗:首选链霉素,若无链霉素则可用庆大霉素、四环素或氯霉素;鼠疫在潜伏期无传染性,潜伏期内接触者或间接接触者;不需要隔离;
5.隔离观察接触者;接触者的隔离地点应适合医学观察的需要,保障被隔离人的生活需要并有利于切断他们与周围人员的接触;预防性服药:对接触者和被隔离的观察者需实施预防性;
八.隔离观察接触者
接触者的隔离地点应适合医学观察的需要,保障被隔离者的生活需要并有利于切断他们与周围人员的接触。
对实施隔离观察的接触者每日两次医学观察,测量体温和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发病的迹象;对发病迹象者立即单独隔离或转入隔离鼠疫病人的地方。
预防性服药:对接触者和被隔离的观察者需实施预防性服用磺胺类抗生素。
九.现场卫生处理
1.消毒与鼠疫病人有关的所有废弃物品,最好高压消毒焚毁;不能焚毁或用消毒液浸泡的有价值物品,可用环氧乙烷熏蒸消毒。
鼠疫菌对消毒剂的耐受性不强,病人周围的环境应经常性地使用消毒剂擦拭;终末消毒可使用高效消毒剂彻底消毒。
2.媒介生物控制: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区,应当采取媒介生物控制措施。
首先从疫点开始向周围实施强化灭蚤;当灭蚤取得满意效果后,再开展感染地区的灭鼠工作,或者灭鼠与灭蚤同步进行。
现场工作人员要落实防蚤措施。
十.发生人间或动物间鼠疫疫情时,疫情发生地的级别做出相应级别应急反应。
同时,根据鼠疫疫情发展趋势和防控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反应级别,以有效控制鼠疫疫情和减少危害,维护正常的生产、
生活秩序。
十一、物资储备
各种抢救药品及器材齐全、防护服、口罩、帽子、薄手套、过氧乙酸,高筒胶鞋,防护眼镜。
xxxxx医院
2019.11.18
附件一:
唐山市开平医院鼠疫防治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 李景武(院长)
副组长:姚艳敏(副院长)许宝义(副院长)
刘会林(副院长)郝飞(院长助理)
成员: 毕淑娟(医教科长)
刘秀娟(公共卫生科科长)
郑彬彬(感控科科长)
李敏(护理部主任)
杜华(门诊办主任)
裴玉书(药剂科长)
姚秀丽(综合库主任)
周秋梅(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设在医教科,毕淑娟兼任办公室主任
职责:
1.院长担任总指挥,负责对本院内疫情应急处理的指挥,做出院内鼠疫疫情处理的决策,决定拟采取的重大措施等事项,副院长做好各自分管工作。
2.领导小组成员(1)根据鼠疫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集本医院内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2)划定控制区域:发生鼠疫疫情时,各科室报经院领导决定,可以宣布疫区范围;经院领导核准,可以对院内疫区实施封锁;封锁疫区,由专家组决定。
(3)人群聚集活动控制:可以在本院内采取限制。
救治专家组
组长:许宝义(副院长)姚艳敏(副院长)
成员:张明辉(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高淑娟(呼吸科主任)
毕树立(急诊科主任)
王素艳(神经内科主任)
杨雪冰(儿科主任)
代正军(呼吸科副主任)
田旭(消化科主任医师)
李伟石(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孟艳丽(检验科副主任)
吴慧辉(检验科副主任)
赵建军(放射科副主任)
刘静(CT室副主任)
刘鑫(CT室副主任)
办公室设在医教科,庞青青兼任办公室主任
职责:
1、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救治专家组组长负责组织制订本院
鼠疫防治技术方案和应急医疗救治措施。
2、救治专家组成员负责我院及支援一线医护人员对鼠疫病人
的医疗救治工作。
负责对应急救治提供咨询、建议、技术指导和支持。
3、救治专家组成员负责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医院感染控制组
组长:郑彬彬(院感科科长)
副组长:刘秀娟(公共卫生科科长)
李建荣(公共卫生科护士长)
李敏(护理部主任)
成员:吕茜茜(呼吸科护士长)
夏英杰(心内科护士长)
陈娜(儿科护士长)
韩丽艳(妇产科护士长)
李爱伟(普外兼内分泌护士长)
甘立静(急诊科护士长)
关菲(神内科护士长)
袁静(手术室护士长)
田亚星(创伤科护士长)
廉娜(供应室护士长)
韩丽艳(妇产科护士长)
职责:
1.医院感染控制组组长负责提供消毒隔离技术支持和监督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2.副组长(公共卫生科、爱卫办)负责做好疫情控制、调查评估。
负责保洁部门人员及环境清洁与消毒等管理。
3.副组长(护理部)负责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与隔离等规章制度和护理人力协调工作。
4.成员(各科护士长)负责落实上述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