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思考题

环境⼯程概论复习思考题环境⼯程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环境指相对于某项中⼼事物⽽⾔的背景。
指⼈类赖以⽣存发展并以⼈为中⼼围绕着⼈的物质世界。
2、环境问题狭义上指⼈类社会经济活动作⽤下,⼈们周围环境结构与状态发⽣不利于⼈类⽣存和发展的变化。
⼴义上指任何不利于⼈类⽣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3、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指满⾜当前的需要,⽽⼜不削弱⼦孙后代满⾜其需要之能⼒的发展。
两点:其⼀是满⾜现代⼈的需要。
其⼆是保存⼦孙后代发展的潜⼒。
4、清洁⽣产清洁⽣产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于⽣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类和环境的风险。
对⽣产⼯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除有毒材料,减少所有排放物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来说,则要减少从原料到最终处理产品的整个⽣命周期对⼈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5、⽔体污染指排⼊⽔体的污染物质使该物质在⽔体中的含量超过了⽔体本底含量和⽔体的⾃净能⼒,从⽽破坏了⽔体原有的⽤途。
6、BOD与CODBOD:在⽔体中有氧的条件下,微⽣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COD:在⼀定条件下,⽤化学氧化剂(K2Cr2O7、KMnO4)氧化⽔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溶解氧量。
7、⽔体⾃净⽔体中的污染物质经扩散、稀释、沉淀、氧化还原、分解等物理化学过程及微⽣物的分解、⽔⽣⽣物的吸收等作⽤后,浓度⾃然,就这就是⽔体的⾃净作⽤。
8、⽔体富营养化含有⼤量氮、磷的废⽔进⼊⽔体后,在微⽣物作⽤下,分解为可供⽔中藻类吸收利⽤的形式,因⽽藻类⼤量繁殖,成为⽔体中优势种群,使得鱼类死亡的现象。
⼀般说,总磷和⽆机氮分别超过20毫克/⽶3,300毫克/⽶3,就可以认为⽔体处于富营养化。
9、⼤⽓污染由于⼈类活动和⾃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介⼊⼤⽓中,呈现出⾜够的浓度,达到⾜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叫做⼤⽓污染。
10、PM10 飘尘微粒粒径<10um 长期悬浮在⼤⽓中的固体颗粒物。
《环境学》思考题

《环境学》思考题思考题一环境学绪论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如何理解?2.是否可以认为人为行为与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类环境问题)没有联系?3.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是否有形成环境公害的可能?4.如何理解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5.什么是环境保护?6.环境是怎样分类的?7.什么是全球环境?8.环境问题指的是什么?9.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什么?10.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方针是什么?11.我国环境保护奋斗目标与战略方针是什么?12.环境公害的特点是什么?13.原生环境问题的起因是什么?14.次生环境问题包括那些方面?主要的形成原因是什么?15.两次环境保护高潮的特点是什么?16.请简单叙述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17.环境问题的历史回顾给我们什么启示?18.污染的环境具有哪些特征?19.说出20世纪30—70年代八大以公害事件中的五个公害事件的名称,并说明其原因和危害。
20.环境自净能力?21.什么叫环境、环境问题?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22.什么叫环境污染?什么是环境容量?从影响人体健康的角度来看,环境污染有哪些特点?23.为什么将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你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24.近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5.什么是环境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及主要任务?26.环境学与其他各学科的关系?27.环境学发展历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关性?28.环境学的学科分类及学科特点?29.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特点是什么?30.现代环境问题有什么特点?思考题二环境与污染1.分层次简述环境组成结构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环境污染表现为哪些方面,它们是如何产生的?3. 何谓癌、毒素、致癌、致畸与致突变。
讨论影响它形成的环境因素?4. 举某些人体中体细胞和生殖细胞致突变可能的结果。
5. 何谓致畸作用,在怀孕期间化学物质往往会产生两种缺陷,为什么?6. 列举化学物质的毒性对一个人影响的因素。
7. 何谓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8. 何谓生物浓缩作用和生物放大作用?可以用何种方法来预测一种化学物质是否会有生物放大作用。
《环境学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

《环境学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txt-两个人同时犯了错,站出来承担的那一方叫宽容,另一方欠下的债,早晚都要还。
-不爱就不爱,别他妈的说我们合不来。
《环境学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一、解释题1.环境: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2.环境问题:由于环境受破坏所引起的后果,或引起环境破坏的原因3.大气污染: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造成危害的现象。
4.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5.大气污染物:由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环境或人类产生影响的物质。
6.水质:水的品质,指水与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征。
7.水体: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的江河沟渠和相对静止的水库、湖泊、沼泽、堰塘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和海洋8.水体污染: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被称为水体污染。
9.水体自净:水体具有消纳一定量的污染物,使自身的保持洁净的能力-水体的自净力10.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被称为水环境容量。
11.土壤环境背景值:未受或尽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下的土壤化学元素的自然含量。
12.土壤环境容量:一个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的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也不使环境系统污染时,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13.固体废弃物: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半固体物质14.危险性废物:能引起或导致死亡或疾病的增加,在管理不当时,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即时的或潜在的危害的废弃物,包括: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易爆性、感染性、化学反应性等特点的废弃物。
环境学概论考试重点复习题

《环境学概论》复习思考题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 环境2. 原生环境3. 次生环境4. 最差限制律二、思考题1. 环境要素的重要属性2. 环境结构的主要特点3. 环境系统的特点3. 环境要素、环境结构、环境系统的关系4. 环境问题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5. 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6. 环境科学研究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作用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大气边界层2.大气污染3.大气污染物4.一次污染物5.二次污染物6.总悬浮物(TSP)7.可吸入颗粒物(PM10)8.还原型大气污染9.氧化型大气污染 10. 光化学烟雾 11 有效源高二、思考题1.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化学转2.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制和形成条件3.气温递减率与绝热递减率的区别4.逆温形成过程5.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6.大气扩散模式7.二氧化硫控制技术8.烟气控制技术9.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 矿化度2.水体富营养化3.一级污水处理4.二级污水处理5.赤潮水华二、思考题1.为什么说地球上的水是一种既丰富又紧缺的资源?2.天然水的组成及影响天然水成分的因素是哪些?3..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及分类。
4.水体污染定义及污染水质指标。
5.水体污染源及特点。
6.水体中的污染物及特点。
7.需氧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8.植物营养元素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9.石油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0.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1. 水污染防治工程12.水污染防治对策第四章一、名词解释1.盐基饱和度2. 土壤背景值3. 土壤环境容量4. 土壤净化5.土壤碱化度6.半衰期7.残留量 8活性酸度 9潜性酸度二、思考题l.土壤有哪些主要成分?分别说明它们对土壤的性质与作用有哪些影响? 2.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试用它们二者的关系讨论我国南方土壤酸度偏高的原因。
3.土壤的缓冲作用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其作用原理。
4.什么是盐基饱和度?它对土壤性质有何影响?5.试分别分析土壤阳、阴离子交换吸附的主要作用原理与特点。
环境学基础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二章绪论环境问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所谓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2、环境结构:环境要素在数量上的配比,空间位置上的配置,相互间的联系内容与方式。
3、环境规律: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4、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5、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二简答题1、简述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2、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实质: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产生:1人口压力2资源不合理利用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发展:发展中国家:1人口激增和贫困2与城市化有关问题异常严重3自然资源消耗加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发达国家:1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大气污染物急剧增加2自然资源消耗和破坏增加3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突出3、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任务有哪些?有:1探索全球范围内自然环境演化的规律2探索全球范围内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3协调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同生态要求之间的关系4探索区域污染综合防治的途径。
4、简述环境问题的分类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于自然规律因素造成的。
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3、生态系统平衡: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皆处于稳定和通畅的状态。
4、生态系统平衡阈值:二简答题1、生态系统有哪些结构和功能特性?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环保有哪些意义?结构:一是组成成分及其营养关系;二是各种生物的空间分布状态。
具体的说就是物种结构,营养结构,空间结构。
功能特性:1生物生产2能量流动3物质循环4信息传递意义:不仅解释自然界,而且要改造自然界,是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有力工具。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参考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参考一、名词解释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
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环境质量:一般是指一定范围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适宜程度。
生物放大作用: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向下传递,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随生物的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放大作用,又叫生物富集作用,也叫生物浓缩。
超城市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盲目从农村涌入城市,致使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超过了城市设施、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负荷能力,从而带来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种现象称为“超城市化”。
水体自净作用:在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降低,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光污染:人类活动造成的过量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形成不良影响的现象称为光污染。
排污交易:它指在特定区域内,根据该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确定一定时期内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在此基础上,通过颁发许可证的方式分配排污指标,并允许指标在市场上交易。
全球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是指超权主义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公害病:指由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引起公害所发生的地区性疾病。
温室效应:地球大气中存在一些微量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蒸气、甲烷、氟利昂等,它们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通过,同时吸收地面和空气放出的长波辐射(红外线),从而造成近地层增温。
我们称这些微量气体为温室气体,它们的增温作用为温室效应。
环境科学概论课后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课后答案【篇一:环境科学概论思考题】____________,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动,构成一个环境科学研究的复杂体系2绿色交通(green transport)是指: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适合都市环境的运输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交通概念。
一般绿色工具(green modes)包括徒步、自行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地球承载力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的时期范围内,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环境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
4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指在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中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基本化学成份。
5土壤污染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_土壤的容纳能力和__土壤的净化速度_,从而引起土地正常功能遭到破坏或土壤肥力降低,并对土壤、植物和动物造成损害的现象。
6对众多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率高,有可靠的监测手段并能获得准确数据,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
经过优选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7环境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涉及面广、地区性、动态性、政策性强等。
8环境污染控制中末端控制与全过程控制相比具有被动消极、原始传统、投资大,效果差、治标等缺点;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相比具有尽可能少的投入、尽可能大的效益。
9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利用原则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10按时间要素环境评价可分为环境回顾评价、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其中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拟开发行动方案或规划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提出合理削减负面影响对策。
环境科学概论思考题答案

环境学概论第一章1、什么是环境?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环境就是围绕于中心事物的东西(客观事物的整体),就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工程环境。
环境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性:整体性、区域性、变动性。
(1)整体性――指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环境的区域性――在于各个不同层次或不同空间的地域,其结构方式、组成程序、能量物质流动规模和途径、稳定程度等都具有相对的特殊性,从而显示出区域的特征。
(3)环境的变动性――是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4)开放性——指环境是一个开放系统,有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
(5)有限性——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的资源都不是用之不竭的;环境对污染的容纳量野不是无限的。
(6)综合性——自然环境已不是纯粹的天然环境,而是综合了一定的社会因素。
(7)可调节性——自然环境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当人类作用引起的环境结构与状态改变部超过一定限度时,环境系统的调节功能可以使这些改变逐渐消失,使其结构和功能恢复原貌。
2、什么是环境问题?其按性质如何分类?答: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恶化或生态系统失调,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至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按性质一般可分为生态破坏类环境问题和污染类环境问题两大类。
(1)生态破坏类环境问题――指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2)污染类环境问题――指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而引起的“三废”污染、噪声、放射性和农药污染等环境问题。
3、环境保护的概念和内容是什么?答:环境保护――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生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环境保护的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差异,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也不完全一样。
不过、概括起来,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学概论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环境: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地方性疾病:
环境科学:
污染源:
污染物:
大气污染:
一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水体污染:
环境自净:
COD:
BOD:
水体富营养化:
污染物迁移转化:
土壤污染:
环境背景值:
固体废弃物:
噪声: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温室效应:
二、问答题
地方性疾病有哪些判断标志?我国主要存在哪几种地方性疾病?
分析论述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试述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
人类环境问题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何特征?
环境科学可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各有何特征?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简述CO的来源及危害人体健康的机理。
简述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理及条件:
试述酸雨的形成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的主要措施。
试述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
简述区域集中供暖、供热的意义:
简述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
我国环境空气功能区如何划分?
简述水体天然富营养化和人为富营养化的关系:
试述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过程及防治的主要措施:简述重金属元素在水环境中的污染特征。
试述水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对策:
为什么说土壤具有净化功能?
试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以Cd为例,论述影响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因素。
试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控的途径与主要措施:
何谓噪声?噪声污染有哪些特点?
简述固体废物资源化的主要方法。
试述固体废物的处理原则:
简述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程序:
何谓环境影响评价?其主要有哪些类型: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步骤:
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它会产生那些影响?如何减缓全球变暖?化学污染物是如何破坏平流层臭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