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基本情况信息整理收集(简介、校徽、图片等)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系徽

系徽标识系统之所见之所不见——畜牧兽医系系徽展示及蕴涵的教育理念一个好的图徽,在外显而直观地展示视觉形象,发挥视觉识别功能之外,本身还蕴涵着所展示对象的理念识别系统,如观念、主张、精神、文化等,并指导和激励着实践行动。
一、畜牧兽医系系徽全景扫视之所见畜牧兽医系系徽整体由两个圆组成,内圆衬以祥云,代表和谐之牧医系;外圆醒目标示“畜牧兽医系”及系训“爱了再说”,并配以两束牧草为点缀。
主色以代表冠军奖牌的金黄色、桔黄色为基调,构成两色渐变互融的视觉效果。
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用深浅两色之渐变来蕴涵阴阳互生、互变,特别是阴阳对立、互根、消长与转化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阴阳互生天物合一的整体宇宙观和仁者爱人的互主体观。
主图以象形龙马构成英文“Love”,从左到右似一条飘带,突出“爱了再说”系训“爱”之主题。
马头和龙尾很有分寸地突破了外圆的限制,一是增加了整幅图像的动感,二是标示出畜牧兽医系的健康发展既要遵守规则,又要有不断创新之突破口及开拓进取之意。
字母“V”采用了与其他3个字母不同的强捍刚体,展示牧医人对目标具有独到的眼光(Vision )和追求成功自信的胜利(victory)姿态;同时,字母“V”与“o、e”共同构成鸡的面部夸张特写,加上龙尾的火焰羽形及周围似云似羽之祥云,与龙体一道共同呈现出一幅“龙凤呈祥”之态,蕴涵着牧医人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追求天人天物关系、人际关系、阴阳矛盾关系及多元文化关系的“四大和谐”。
二、构图元素之一:龙之为物及龙文化龙之为物,变化多端。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以龙为主要设计元素构成的系徽,可制作成多种系徽变形,如五爪金龙、羽龙、黑龙等等,适合不同场合的需要及不同创新的需要;喻示牧医系不变之万变,循其道而不拘其形的创新精神,升腾隐忍,能屈能伸的坚忍不拔。
2018年云南农业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简章

云南农业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18年招生简章云南农业大学位于春城昆明,北依龙泉山、东傍盘龙江,毗邻著名风景名胜昆明黑龙潭公园,是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创办于1938年,198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经过80年的改革发展,现已成为以农科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现设有动物医学院、动物科学院、水利学院、烟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龙润普洱茶学院以及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等22个学院,9个学科门类,36个专业类别共77个本科专业。
有国家级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心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9个;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个;校级研究所(中心)、校内实验农场和实习工厂2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27个。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848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
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高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
建校80年来,云南农业大学一直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精神,为社会培养了10余万名具有“科学情操、大地情怀、农民情结”的专业人才,目前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日制在校生达23000余人,云南农业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自1988年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以来,长期坚持“立足云南、服务三农、面向基层、开放办学”的思想,以规范办学、依法办学为原则,加大内联外合力度,充分发挥校内外教育资源的优势,建立和完善适应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需要的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办学格局,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云南农业和农村基层培养了4万余人的专门人才,积极发挥了农业高校成人教育服务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功能。
学院目前举办高中起点专科(高起专)、高中起本科(高起本)、专科起点本科(专升本)三种形式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开设有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工程技术类、产品加工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等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专科专业50余个,在籍学生8000余人。
云南农业大学学校地图

云南农业大学学校地图云南农业大学位于春城昆明,北依龙泉山、东傍盘龙江,毗邻著名风景名胜昆明黑龙潭公园,是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建址昆明市呈贡县,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迁址昆明北郊黑龙潭,1962年滇南大学、滇西大学并入昆明农林学院,1969年搬迁至大理州宾川县,1970年迁至原曲靖地区寻甸县,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0年搬回昆明北郊黑龙潭。
198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3年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7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优秀,2009年、2013年、2014年省委省政府依托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分别创办了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
2013年,经科技部、教育部审核批准建设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云南农业大学建校七十多年来,一代代农大人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农大精神,情系稼穑、躬耕疆域、励精图治、矢志创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全日制在校生22536人,成人教育学生8412人。
学校有校本部和五华校区、普洱校区、西双版纳校区,占地面积3803亩,校舍面积62.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786.01万元。
校本部图书馆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云南省教育厅农学文献信息中心;拥有各类纸质图书162.66万册,纸质期刊662种,电子期刊3.05万余种,电子图书258.63万种,可使用中外文数据库71个。
学校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正致力于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建设。
学校现设20个学院,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水利水电、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管理以及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848人,其中高级职称700余人。
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1人,有云南省突出贡献优秀人才17人,享受省政府津贴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0人,省级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高等学校教学名师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5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入选云南省“云岭学者”人才培养工程5人。
云南农业大学校徽校标

文档编号:0000 95
VI设计
云南农业大学
(蓝图VI设计内部资料)
一个优秀的VI设计是可以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得以充分的展现,是高度发展信息社会需要的,它可以使学校的面貌更加光彩照人,有利于学校建立良好的形象,并将学校形象能得到具体的视觉展示,从而更容易被社会接受和认可。
大学校园VI设计(LOGO)的目的和宗旨,就是将大学校园形象要素,包括各种深层的形象和表层形象内涵要素,通过标准化、统一化的视觉识别形象体系VI,展现给全社会公众,使社会公众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从而形成良好并且具鲜明个性特点的高校校园形象。
VI使人们产生联想,并能感受到该学校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云南农业大学校徽
云南农业大学校名。
云南农业大学导游词

云南农业大学导游词今天大家来到的是以此为精神的云南农业大学,用“一专六强”来形容她,恰如其分。
云南农业大学占地1732余亩,在校大学生13549人,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一专,工经管,理法教---六强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
1938年昆明作为抗战大后方,急需培养为抗战服务的人才。
在此环境下,云南农大的前身云大农学院成立,解放后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
现坐落于昆明北郊与风景名胜区黑龙潭公园毗邻,常年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景色宜人。
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
下面我们先走进东校区,首先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农大的标志性建筑物—综合楼。
1997年修建该楼的时候,设计者曾考虑将综合楼的中轴线正对学校大门,东西走向,正所谓紫气东来。
无奈完工后发现,中轴线偏离了,但又歪打正着,从校门沿着坡路向上走,每走一步都能更多的看到她的雄姿,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
综合楼分主楼和附楼,主楼用于行政与教研,以“关乎人文,化成天下”为院训的人文学院就位于其中;附楼则是日常上课的教室,连接主附楼的是报告厅,很多科技人文讲座都是在这里演说的。
从空中鸟瞰的话,整个综合楼好似一张挂上箭,拉满力的弯弓。
说到这儿,我给大家提个问题,请大家在接下来的游览中思考“综合楼的这种造型艺术有何寓意呢?穿过综合楼是“昨来风雨偏相厄,谁人向天诉此哀”的樱花园和“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的垂丝海棠园。
继续向北可以看到万花丛中簇拥着的一尊雕塑,仿佛展翅欲飞的红蝴蝶。
雕塑的背后就是六强中的“教”--农大体教。
学校男子学生篮球队十多年来一直保持云南高校篮坛的最高水平,三次代表云南省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CUBA 篮球赛,一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篮球选拔赛,为学校赢得了声誉。
离开以透明立体为建筑风格的体院楼,穿过运动场我们来到了农业大学特有的实验农场。
一路上有国内最大的甘蔗野生种质资源圃。
云南农业大学

历史沿革
云南农业大学位于春城昆明,北依龙泉山、东傍盘龙
江,毗邻著名风景名胜昆明黑龙潭公园,是云南省省 属重点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张海翔,校长朱有勇。 历史沿革 学校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云南大 学农学院,建址昆明市呈贡县,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 农林学院,迁址昆明北郊黑龙潭,1962年滇南大学、 滇西大学并入昆明农林学院,1969年搬迁至大理州宾 川县,1970年迁至原曲靖地区寻甸县,1971年与云南 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0年搬回昆 明北郊黑龙潭。198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 年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 单位,2007年设立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
校 园 风 采
学子风采
为纪念建团88周年,五四 运动91周年,宣传学生社 团文化,促进学生社团稳 定、健康、持续、特色发 展,加深学校师生对学生 社团联合会及学生社团的 了解,在校团委的指导及 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下, 5月4日 ,“云南农业大 学社团文化节”开幕,副 校长葛长荣、著名演讲学 家蔡朝东、校团委书记刘 鸿高、副书记 陈颖 老 师等与近千名学生一起参 加了本次文化节。
达团 大 协 表 摄 行 板 号 “ 团 社 着近 家 会 演 影 本 、 下 展 凝 团 他年 通 及 、 图 社 现 拉 社 聚 文 们来 过 其 书 片 团 场 开 团 力 化 对所 丰 他 画 展 的 表 帷 文 量 节 未取 富 协 协 、 风 演 幕 化 , 暨 来得 多 会 会 武 采 、 , , 文 社 的的 彩 进 的 术 展 传 各 扬 化 团 憧成 的 行 书 协 示 单 社 社 成 风 憬绩 方 传 画 会 : 宣 团 团 就 采 。, 式 单 表 的 摄 传 纷 风 希 展 同展宣演现影等纷采望示 时现传、场协方通””在 也着等旅武会式过的、“ 表社等游术的进展口,耕读至诚,博学尚农,富民 兴滇是云南农大办学七十年的执着追求, 是留在高原红土地上的厚重脚印。。在 学校七十华诞之际,迎来了教育部本科 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契机。遵照“以评促 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 重在建设”原则,学校精心谋划、群策 群力,实施第一步夯实基础、第二步提 升水平、第三步实现目标的 “三步走” 发展战略规划。在教育部、省委省政府、 省教育厅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第 一步“十五”目标圆满完成,第二步 “十一五”规划实施顺利,成绩显著。 今日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交相辉 映于盘龙江畔;俊彦济济、学子莘莘, 钟灵毓秀在龙泉山麓。岁月见证了农大 人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时代召唤着云南 农大继往开来,再创佳业。学校有信心 和决心到建校八十周年实现第三步目标, 成为同类院校一流、国际上知名、特色 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我的大学

专业学科
我校现有本科招生专业(含方向)为58个、专科专业7个。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科专业建设 的需要,2010年我校新增两个本科招生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工程造价)和动物科学(饲料科 学与工程方向)、工程造价两个高职本科专业 。其中,3个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 为省级重点专业。有省部级重点学科17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 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 权点29个。有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有在职 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审批权和外国留学生招生权。专业学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建成3个国家级教 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心,即国家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 术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普洱茶认证中心。建成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即教育部农业 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植物病理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动物营养 生物多样性国家工程中心 [1] 与饲料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版纳微型猪近交系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云南 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建成5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即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可持 续利用、农业资源与环境和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蜜蜂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资源与节水灌溉 工程研究中心。建成2个省级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即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基地、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还建有18个校级研究所(中心)、校内 实验农场和实习工厂及59科院 水利水电学院 建工院
校园建筑
图书馆 科技楼 逸夫楼 实验室 体育馆
学校活动
运动会 篮球赛 文艺晚会 校园歌唱比赛
办学规模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生6年由生物技术系和生理生化 教研室合并而成。全系现有教职工20人,其中教授2人, 副教授5人,实验师1人,讲师11人,博士11人,硕士3人, 在读博士3人;拥有本科专业1个(生物技术)、硕士点1 个(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专业于2003年被 批准为云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07 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承担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及相关学院的本科生课程有:遗传学、基础生物化学、植 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工 程原理与技术、细胞工程学、蛋白质与酶工程、发酵工程 等,承担研究生课程有: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 工程原理与技术、高级作物育种学、细胞生物学等。
作物科学系简介
农学专业是我校的骨干专业,也是省级重点专业,本专业 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学科整体实力强,有作物栽培与耕 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以及两个硕士点和作 物遗传育种博士点。本专业培养具有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 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以及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农业及高新技术知 识并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开设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遗传学、田间统计 与分析、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 农业推广学、植物组织培养、地理信息系统及原理、植物保护 学、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学、农业经济管理学等课程。 本专业基础理论宽厚,理论联系实际,适合就业领域和行 业广泛,既可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农业 教育和农业行政管理,又能从事企业经营、市场营销以及农产 品开发等方面,毕业后可到各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涉农企业、 国家机关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中药材与植物科学系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农业大学基本情况信息收集整理
简介:
云南农业大学位于春城昆明,北依龙泉山、东傍盘龙江,毗邻著名风景名胜昆明黑龙潭公园,是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
办学80多年来,学校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继往开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之精神,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积极探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一流、国际上知名、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校徽:
校训:厚德博学明理尚农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