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初三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24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顺义区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一、基础·运用(共13分)在我国,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春天结伴去郊野踏青。
小明同学要制作一期板报,向大家介绍中国的“踏青”文化,邀请你协助完成。
1.请用正楷字书写“带上文化去踏青”这七个字,作为板报标题。
(1分)专栏一踏青溯源踏青,也称“踏春”“探春”“拜青”,一般指人们春天到郊野游玩,欣赏春色,寄情..山水。
踏青是中华传统民俗,起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在西周,立春之时,天子携职官、黎庶,于东郊野外行礼迎春,表达对风调雨顺的期盼和对司春之神的敬畏,这种农耕祭祀习俗对后世影响源远流长。
此后踏青的主题熔合..于多种节日仪礼中。
如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纪念黄帝诞辰的日子。
这天除祭祀之外,还有河中沐浴、水边宴饮、郊外游春等习俗。
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二天,是古代怕春雷引发山火而设定禁火的日子,后来又增加了纪念先秦名士介子推的活动,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
寒食节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扫墓祭祖、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后来上巳节与寒食节的习俗合并到清明节,人们在慎终追远之外,又格外珍惜清明节的天朗气清,春光明媚..,纷纷到野外踏青,感受生机盎然的景象。
唐宋时期,国家设定了清明假日,假日里赏花踏青在全社会各阶层形成风尚,尤其在宋代盛况空前。
清明节时“游子寻春半出城”,踏青出游的多样需求又助力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形成滚雪球效应.....。
2.你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因为表达的是“将情怀寄托到山水中”的意思,所以“寄情”字形有错误。
B.因为表达的是“文化相互交流形成整体”的意思,所以“熔合”字形有错误。
C.因为表达的是“推崇尊敬前辈的高尚品格”的意思,所以“崇敬”字形有错误。
D.因为表达的是“春天的景物美丽多彩”的意思,所以“明媚”字形有错误。
2024年北京西城区初三一模考试语文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统语文测试试卷2024.4聪啦I弥式+芯女献长芒悉盆愁洪考I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生1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须l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知\s.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班级进行了“古建文辉一语文中的中国古代建筑“主题探究活动,活动后计划举办专题展览。
下面是展览内容的初稿,请你进行审校、修改和补充。
展板一:汉字中的古建发展汉字是古建筑的活化石。
从最早的括土为穴、构木为巢,到巍峨宫殿、深深庭院,中国建筑的发展脉络在一个个方方正正、内涵丰富的汉安中得以张显。
@ 。
如“穴”是象形字,建筑学家认为,它描画了华夏先民早期居处一地穴的纵剖面,屋盖之下,左右两角由斜木支坏。
© 。
梁、柱、栏等都从“木",墙、堂、城等都从“土”,碑、砖、码等都从“石”,琉、玻等都从“玉",钉、钓等都从“金”…...1.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字音作出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因为这里形容建筑物高大雄伟的样子,所以“巍峨"一词中无错字。
B.因为这里表达“鲜明地展示"的意思,所以“张显"一词中有错字。
个篆文的“穴饕字c.“穴“读作“XU�“。
� I D♦“剖“读作“pao”。
2.根据文段内容,在横线处补全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汉字凝固了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建筑材料也会影响到汉字的构造I I B.©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被汉字凝固@汉字的构造也会影响到建筑材料c.@汉字凝固了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D今@中国建筑的原始形态被汉字凝问@汉字的构造也会影响到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也会影响到汉字的构造展板二:成语中的古建细节达筑是凝固的历史,吴轮美奂;成语是凝固的语言,包罗万象。
2023北京朝阳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北京朝阳初三一模语 文学校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5分)为落实《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学校开展了以“书香润泽”为主题的阅读活动。
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任务。
活动一阅读启动解说海报主题活动于3月29日启动,学生会主席代表发言。
请阅读下面发言稿(部分),完成1-3题。
打开《诗经》,展读《蒹葭》,蒹苍露白,秋水澄明,清幽的意境使人心灵愈加纯净;诵读《诫子书》,诸葛亮垦切的叮咛促使我们摒除杂念,保持精神的安宁;品味《昆明的雨》,汪曾祺恬淡地诉说对过往岁月的想念,教会我们以心灵的沉静面对世间芜杂……人生须臾之间,但“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
阅读,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禁锢,使我们的生活足够辽阔丰富。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拥抱更加广博的世界,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纷繁世事。
1.右图是学生会为活动设计的宣传海报。
结合发言稿的内容,你认为“书香润泽” 在这个情境中具体指的是______。
(1分)2.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
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澄”应读为“chéng ”B .“垦切”应写为“恳切”C .“品味”应写为“品位”D .“禁”应读作“jìn ”3.有同学认为,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语境中表达欠妥。
请你结合语段内容作出修改。
(2分)修改:______活动二设计展板推荐书籍三个年级分别设计了名著推介展板。
2023年北京市东城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北京东城初三一模语 文2023.5学校 班级 姓名 教育ID 号班级准备在微信公众号推送“北京生物多样性”专栏,你参与了文稿的编审工作。
第一部分 中国生物多样中国f ú【甲】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高原、湿地、草原等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其类型和数量之多在全球首屈一指。
生物多样性不仅存在于远离人烟的高山、湖【乙】泊和草原,也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装点四季的植物、穿破城市喧嚣的虫鸣鸟叫、公园里躲躲藏藏的小松鼠,都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
城市生态系统正成为人与自然连接的重要ni ǔ【丙】带。
1.文段中,【甲】【乙】【丙】三处的字形、字音不能确定。
请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给出的解释,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幅】⑴布帛、呢绒等的宽度。
⑵泛指宽度。
⑶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
【辐】车轮中连接车毂(ɡǔ,指古代车轮中心的圆木)和轮辋(w ǎn ɡ,指车轮的外框)的一条条直棍儿。
【泊】p ō 湖(多用于湖名)。
b ó 船靠岸,停船;停留;停放(车辆);恬静。
【钮】⑴同“纽”①②。
⑵器物上起开关、调节等作用的部件。
【纽】⑴某些器物上可供抓住而提起来的部分。
⑵纽扣。
⑶枢纽。
⑷瓜果等刚结的果实。
A.幅 p ō钮 B.辐 b ó 钮 C.辐 p ō 纽 D.幅 p ō 纽第二部分 ——我们居住的城市北京,除了有 ① 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也是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
北京地处太行山、燕山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分布有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以及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和大清河五大水系,有森林、灌丛、草丛、草甸、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
北京在京津冀生态格局中具有 ② 的地位,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此外,由于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区,北京成为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
2024年北京顺义区初三一模考试语文及答案

顺义区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练习(一)语文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3分)1.(1分)略2.(2分)B3.(2分)A4.(2分)答案示例:“滚雪球效应”在文中的意思是,假日里人们郊野踏青的风尚促进社会文化与经济走向繁荣。
5.(2分)答案:登山听莺,赏不尽好风景。
6.(2分)C7.(2分)答案示例:斗草的习俗依然流传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从中可以发现我国民俗文化的深厚和广博。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8.(1分)弓如霹雳弦惊9.(1分)衡阳雁去无留意10.(2分)答案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1.(2分)答案示例:①“卷平冈”②重获重用、报效国家、建功立业12.(4分)答案示例:“亲射虎”(作者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许,表示可以为国戍边)“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
这三个典故都表现了作者为国立功之志,也正是他“狂”之所在。
13.(2分)B14.(2分)丙15.(3)答案示例:①身边没有博学的人可以求教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③跟随“高业弟子”求学,抓住机会向马融求教。
三、名著阅读(5分)16.略四、现代文阅读(25分)(一)共7分17.(2分)B18.(2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持续快速提升。
19.(3分)答案示例:①通过院士巡讲为青少年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
②利用科普大篷车助力偏远地区青少年科学素质均衡发展。
③将国家高端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基地科普化(二)共11分20.(2分)答案示例:①母亲用炉火给我烤糍粑②近邻来家里烤火做客21.(3分)答案示例:“惊天地泣鬼神”是指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的意思,用在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大词小用),强调突出了父亲认为家族奋斗事业过程艰难、令人震惊感动,表达了父亲为家族自豪也希望孩子能够继承父辈精神的思想。
2024北京石景山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北京石景山初三一模语 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班级开展以“故事的力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各组进行专题研究,在展示交流会上分享成果,并结集成册,同时制作数字班刊相关栏目。
你负责编辑,请完成下列任务。
1. 在专题研究报告集的封面上用正楷字书写“故事的力量”作为标题__________。
2. 第一组同学向大家介绍莫言演讲词“讲故事的人”。
下面对其文稿中的字音和字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自己的故事总是有限的,讲完自己的,就必须讲他人的。
当然,我对他们都进行了文学化处理,使他们成为文学形象。
写作时,有时我使用他们的真实姓名,借此获得一种亲近感。
有人找我父亲发泄不满,我父亲替我道歉,同时开导他们不要当真:“《红高粱》中他第一句就说‘我父亲这个土匪种’,我都不在意,你们还在意什么?”写社会现实类小说时,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不使它变成一个社会事件的纪实报告。
小说家自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人都当作人来写。
只有这样,文学才能发端于事件但超越事件。
A. “处”在此处是“处置”的意思,应读作“chǔ”。
B. “当”在此处是“应当”的意思,应读作“dāng”。
C. “纪”在此处是“记录”的意思,应写作“纪”。
D. “作”在此处是“当成”的意思,应写作“作”。
3. 第二组同学向大家介绍“如何讲好故事”。
下面文稿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你想成为讲故事高手,最佳途径之一是向经典名著学习。
《水浒传》继承了宋元以来“说话”的艺术,情节跌宕起伏,人物个性鲜明,结构安排错落有致,犹如抽丝剥茧,集英雄好汉于梁山。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
B.《蒹葭》、《关雎》、《式微》、《子衿》均选自《诗经》。
C.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大寒、霜降。
D.“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
2.下列名著中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飞——大意失荆州(《三国演义》)B.宋江——大破连环马(《水浒传》)C.孙悟空——计盗紫金铃(《西游记》)D.许云峰——保护李敬原(《红岩》)3.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2017年初春的西湖,乍暖还寒。
立春节气已过,冬天却还想把春天紧攥在手里。
但四季轮回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就算冬天使出浑身解.数,终究遏.制不了一朵朵报春花绽放殷.红的笑脸。
A.gèn jiě yì yān B.gèn xiè è yānC.héng jiě è yīn D.héng xiè yì yīn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和《聊斋志异》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志怪小说。
B.表是古代臣民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如《出师表》。
2023北京东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3北京东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编者按:以下是2023年北京东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希望对同学们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请仔细阅读题目,并按照要求进行回答。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阅读理解(共20分,每小题2分)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从每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
(1)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座桥,桥的两端分别是两片美丽的田野。
乡亲们经常走这座桥,来来往往,桥上始终是熙熙攘攘的,一片繁忙。
桥的中间有一块石头,石头的形状奇特,裂缝中还长着一棵小草。
乡亲们经过时,总是忍不住停下来看看这块石头,触摸一下石头表面的纹路,然后赞叹不已。
村民们对这块石头非常感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向这块石头许愿。
许愿的人越来越多,石头上布满了纸片和鲜花,场面非常热闹。
1. 此文主要讲述的是:A. 一个小村庄的风景B. 一个神奇的桥和石头C. 乡亲们忙碌的生活D. 大家向石头许愿的场景(2)人生是一场旅行,有时路途坎坷,有时阳光明媚。
而我们,正处在这场旅行中。
从小我就有一个心愿,希望能够亲自去感受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这次,我终于有机会实现我的愿望了。
那是一个盛夏的午后,热情的阳光洒满了大地。
我穿过了山川河流,到达了我向往已久的目的地——香山。
香山名副其实,美丽的风景使人陶醉。
山上有几道弯弯曲曲的小路,绿树成荫。
山脚下犹如一幅巨画,各种花卉盛开在大地上,争奇斗艳。
2. 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A. 这场旅行的坎坷路程B. 自己实现心愿的过程C. 在盛夏午后感受大自然D. 美丽的香山景色(以此类推,请循序渐进地解答完所有题目)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一、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2分)根据句子意思,在空格处填写一个恰当的词,使句子通顺、完整。
41. 请每个同学都__自己的作业。
42. 王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语文__。
43. 她睡着以后,一直做着__的梦。
44.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__了考试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一、基础?!用(共20分)名人故居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诸多历史文化信息。
走进名人故居,可以发现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价值。
1.匾额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它以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
右边的这幅“浩然之气”匾额,就悬挂于东城区府学胡同63号的文天祥祠。
请你欣赏匾额,完成(1)- (3)题。
(共6分)(1)对这幅匾额的欣赏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墨浓笔畅,笔力道劲有力。
B.采用楷书书体,浑厚大气。
C.笔走龙蛇,整体潇洒淋漓。
D.四字道出了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
(2)请你配合“浩然之气”匾,为文天祥祠内侧大门两侧的楹柱拟写一副楹联。
下联为“永剩丹心照古今”,下列最恰当的上联选项是(2分)A.河岳日星垂万世B.唯留正气参天地C.长荣青史壮乾坤D.报国文章尊李杜(3)看到匾额,你能联想到的关于“浩然之气”的诗句是什么?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 。
2.高楼林立的北京城里,坐落着不少名人故居,齐白石故居就位于南锣鼓巷雨儿胡同。
作为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曾以“耕砚牛”自称。
请你结合下面这首小诗,推测解释“耕砚牛”的意思。
(2分)自嘲齐白石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
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
耕砚牛: _________________ 。
3 .东晓市大街203号是满清开国重臣洪承畴的故居。
洪承畴原为明朝大臣,相传他曾以一联句感谢皇恩。
在他降清之后,有人将此联句的标点稍作修改,就表达了对洪承畴的强烈讽刺。
结合上述内容,依次填在下面方框中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修改前: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修改后: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口A. ! 。
B. ! ?C .? 。
D . , ?4 •名人故居是一种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存。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 - (2)题。
(共4分)名人故居一般是指名人出生或较长时间居住生活过的住宅建筑,是名人成长和生活的见证。
它提供了①(保存 保护)和传承名人信息的场所,讲述着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
A . 提供 (gcng ) “出”字共 5画B . 提供 (g o ng ) “出”字共 6画C . 提供 (gcng ) “出”字共 5画D . 提供 (g eng ) “出”字共 6画(2)根据语意,在①②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在学农综合实践活动中, 同学们走进乡野田间。
小路两侧桃花盛开,洒落在绿意盈盈的草地上,倘若你身处此情景中,会想到哪句古诗文?简要说说此种情景为什么会 让你联想到此句。
(3分)答: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 6— 9题。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 ,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 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 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选自《活板》) 【乙】①中华四裔①驰名者,皆景德镇之产也。
此镇从古及今为烧器地, 然不产白土。
土出婺源、 祁门两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粘软。
两土和 .合,瓷器方成。
其土作成方块,小舟运至镇。
造器者将两土等分入臼舂 ②一日,然后入缸水澄 ③以得所需之料。
既澄,以砖砌长方塘,逼靠火窑④,以借火力。
倾所澄之泥于中吸干,然后重用清水调和造坯。
②凡造瓷坯有两种,一曰印器,如方圆不等瓶、瓮、炉、盒之类。
先以黄泥塑成模印,或两破⑤或两截,亦或囫囵,然后埏 ⑥白泥印成,以釉水涂合其缝,浇出时自圆成无隙。
一曰圆器,凡大小亿 万杯、盘之类,乃生人日用必需。
造者居 .十九,而印器则十一。
在谈到名人故居价值时,冯骥才说:“名人故居大多普普通通,看似平常,甚至狭小简陋,可是当我们得知一种曾经影响世人的精神或时代审美诞生其中,它就变得异样神奇,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了;就像我们在巴黎近郊不足七平方米的斜顶而昏暗的梵高故居里感受到的那种撼 震惊)人心的力量。
由此我们更坚定地认为:名人故居的真正意义是, 的生命场中,将他们的精神影响后人。
” _(1)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对画线字笔画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在历史巨人这个特定 2分)②(震2分)A. 保存 震惊B. 保护 震惊C. 保存 震撼D .保护 震撼5 .默写(共6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1 分)_____________ 。
(2 分) 春风拂过,花瓣纷纷扬扬,(选自《天工开物》)【注】①【裔】边。
②【入臼舂】放入臼内捣。
③【澄】使液体中的杂志沉淀。
④【以砖砌长方塘,逼靠火窑】(倒入)火窑边用砖砌成的长方塘内。
⑤【两破】左右两半。
⑥【埏】以水和土。
6•下面是“居”的四个解释,乙文中“造者居十九”的“居”的意思是(2分)A.处于B.占C.停留D.居住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冒:(2)两土和合,瓷器方成和:__________&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1)持就火炀之。
翻译:(2)字平如砥。
翻译9•甲乙两段文字分别介绍了活板与瓷器制作的流程。
请你结合乙文第①段的内容,用现代汉语简述瓷器制作中从取土到造坯的过程。
(60字左右)(4分)答三、名著阅读(共10分)某班开展了经典名著阅读成果交流与经验分享会,以下是几个小组的展示。
10•第一小组的同学们交流了通过阅读连环画了解名著的经验。
请从他们分享的《西游记》和《海底两万里》的插图中选择一幅,简述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
(40字左右)(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二小组的同学们以人物为线索梳理了《骆驼祥子》的内容,制作了祥子的人物档案,并从这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中理解了小说的主题。
请你选出与原作内容不符的两项(只填序号),并写出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4分)省姐£鉄禅子崎土平» ①扬爭比#的康甘小关萍孑円北¥遑廉龍卑# 该直,鏡抵脐龙一*青Q 干沧 轲坤希 2他曙弋牡帛吕卑 斤*毎丁血揮氏了 包儿F 、対切7 < $*義窝匕呛*拓距・此卅妤義车央黒农七c右#e zs 了世'£■聽王羊"睥孕丸去了出丙的<t ⑴ 皆仝耳抵了片戸I选择: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第三小组的同学结合着上面三部名著的内容,谈论了名著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请结合下面《论 语》的相关内容及你的生活实际,从某一方面谈谈你获得的有益启示。
(3分)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②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③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④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⑤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 3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3—16题。
(共12分) 【材料一】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雄安新区,地处华北平原,位于京津保腹地,规划范围 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雄安,取自“雄县、安新县”各一字,“雄”字意味宏伟、阳刚、英雄;“安”字包含稳定、牢固、安康。
___________ 。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材料二】4祜子址醴4專为療凫敲补祸殺就诈去金郎快苜I 七專 加输轨具T车.也+華的女几老*殆【材料三】雄安新区东至大广高速、京九铁路,南至保沧高速,西至京港澳高速、京广客专,北至荣乌高速、津保铁路等交通干线,基本形成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的半小时通勤圈。
同时具备空港优势,距离北京新机场约55公里,完全可以满足高端高新产业的发展需要。
这里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漕河,南瀑河、萍河、南拒马河等多条河流在区域内交汇。
摇船入淀,但见浩渺烟波,苍苍芦苇,悠悠小舟,岸上人家,宛若“华北江南”,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绿色生态宜居城市提供了条件。
同时,新区范围内人口密度低,建筑少,核心区所辖人口尚不到10万人,可开发建设的土地较充裕且可塑性强,具备一定的城市基础条件。
13•根据语意,在【材料一】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既便于新区规划,又契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B.既契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又便于新区规划C.既尊重了历史,又契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D.既契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又尊重了历史14 •请你依据【材料二】,对【材料一】中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
(4分)答15•综合三则材料,说说雄安新区成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有利条件。
(4分)答16 •下列三个选项,不能表现雄安新区未来风貌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 。
(只填序号)(2分)【甲】水乡花县今新邑,北地江南古渥城①。
【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丙】水汇九流,堪拟碧波浮范艇。
荷开十里,无劳魂梦到苏堤。
[注]①渥城,今安新县。
(二)阅读下面刘慈欣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完成第17—20题。
(共11分)亲爱的女儿:你好!这是一封你可能永远收不到的信,我将把这封信保存到银行的保险箱中,委托他们在我去世后的第二百年把信给你。
不过我还是相信,你收到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当你看着这张信纸上的字时,爸爸早已消逝在时间的漫漫长河中。
我不知道人的记忆在两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将如何变化,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我甚至不敢奢望你还记得我的样子。
但如果你在看这封信,我至少有一个预言实现了:在你们这一代,人类征服了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