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历史名人
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名人的聚集地

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名人的聚集地南京夫子庙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座著名的古老庙宇,也是南京市的旅游景点之一。
夫子庙地处南京市中心,建于1368年,始建时是南京太学的附属寺庙,后来发展成为当地的一处历史文化名人的聚集地。
许多知名的历史人物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为夫子庙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夫子庙的历史名人中,最有名的当数明代文学家和思想家王阳明。
王阳明是明代中期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在夫子庙读书时接触到了儒家的经典,深受其影响。
王阳明的思想主张“知行合一”,强调人的内心要与外在行为保持一致,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的学说极大地促进了南京夫子庙的繁荣发展。
在夫子庙还有其他许多历史名人,如明代文学家杨慎、明代诗人张时彦等。
这些名人在夫子庙留下的文化痕迹丰富多样,包括经典著作、书法作品、碑刻等。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更展现了南京夫子庙的独特魅力。
除了历史名人,南京夫子庙还吸引了许多文化名人的到访。
近现代的名人如鲁迅、梁启超、胡适等都曾来到夫子庙,参观学习。
他们对夫子庙的关注与赞美,进一步加深了夫子庙作为历史文化名人聚集地的地位。
夫子庙作为南京的一处重要文化景点,也是南京人民的自豪。
当地居民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利用夫子庙的历史文化资源,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传承和发扬这里的文化传统。
每年的文化节、书法展、戏曲表演等活动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
为了保护和传承夫子庙的历史文化,南京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了一系列的修缮和保护工作。
夫子庙的建筑、文物和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使得这里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总体来说,南京夫子庙是一处历史文化名人的聚集地,吸引了许多知名历史人物和文化名人。
他们留下的足迹和作品丰富了这里的文化内涵,使得夫子庙成为南京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通过保护和传承,夫子庙的历史文化将继续照亮南京人民的心灵,并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学习和领略这里的独特魅力。
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人文与伟人风采

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人文与伟人风采南京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古都,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以及众多伟人的风采使其倍受瞩目。
从六朝时期开始,南京就承载了无数历史的记忆,留下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建筑和重要事件。
本文将介绍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人文及伟人风采,并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一、六朝古都的历史人文1.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背景六朝指的是东晋、刘宋、南齐、梁、陈、后周六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而南京作为六朝时期的都城,不仅见证了战乱与兴衰,更塑造了其独特的历史人文面貌。
2. 城市布局与建筑南京作为六朝时期的都城,城市布局合理,建筑风格独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紫金山的建筑群,包括景明楼、晓烟楼等,以及玄武湖畔的建筑物,如鼓楼、钟楼等。
这些建筑物既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技艺,又彰显了当地文化特色。
3. 文化底蕴与传统艺术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人文还体现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艺术上。
南京文人墨客辈出,有着众多的文化名人,如书法家王羲之、文学家谢灵运等。
此外,南京的传统艺术形式也独具特色,如南京剪纸、南京邳剧等,这些艺术形式为南京的历史人文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二、南京伟人的风采1. 孙中山的南京革命活动南京作为中国现代革命的重要发祥地,伟人孙中山的风采在南京得到了充分展现。
他曾多次来到南京,组织并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南京临时政府,开创了民主共和的先河。
2. 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执政期间将南京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并在南京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与军事改革。
蒋介石的南京时期,见证了国共内战以及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
3. 南京大屠杀的见证者和受难者虽然伟人的风采多是褒扬的,但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人文也包含了不幸与苦难。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发生的一场惨绝人寰的暴行,无数南京市民成为了这一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和受害者。
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人文和伟人风采使其成为了世界瞩目的地方。
在六朝古都的背景下,南京拥有宏伟壮丽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南京历史名人(一)2024

南京历史名人(一)引言概述:南京历史悠久,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在其漫长的历史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历史名人。
本文将介绍南京历史名人(一),聚焦于他们的生平事迹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巨大贡献。
正文:1. 钱穆1.1 出生于南京的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
1.2 擅长中国古代史研究,尤其对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有深入研究。
1.3 提出了“教育为核心”的史学观点,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1.4 在南京大学任教期间,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历史学人才。
1.5 特别关注青年教育,提倡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2. 秦淮八艳2.1 著名的南京历史文化象征。
2.2 包括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以及其他七位古代美女。
2.3 她们都有高雅的文化修养和卓越的才艺。
2.4 散文、诗词、音乐以及舞蹈等艺术形式中展现无限魅力。
2.5 是南京文化的重要遗产和城市形象的代表。
3. 朱自清3.1 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学家和散文家。
3.2 代表作品有《背影》和《荷塘月色》等。
3.3 文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
3.4 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5 散文作品深受读者喜爱,曾多次荣获文学奖项。
4. 杨宪益4.1 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思想家。
4.2 深谙西方社会理论,致力于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4.3 提出了“文化共和”和“大同社会”的理念。
4.4 非常关注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的问题。
4.5 对于中国当代社会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5. 龚自珍5.1 晚清著名诗人、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5.2 代表作品有《己亥杂诗》。
5.3 诗文风格秀丽古朴,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
5.4 近代文化名人,主导了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
5.5 在文艺、教育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南京历史名人(一)是一个多元而丰富的群体,他们在不同领域有着独特而卓越的成就。
钱穆、秦淮八艳、朱自清、杨宪益和龚自珍都以自己的方式为南京的历史和文化增添了许多亮点。
南京的历史名人及事迹

南京的历史名人及事迹
一,尹凤
尹凤(1523年-1598年),字德辉,别号在竹,南京人。
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
午科武举乡试第一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武举会试第一人。
是著名的抗倭将
领。
在位于南京中山南路北段,东起中山南路,西至明瓦廊的三元巷。
相传此处原是明代抗倭名
将尹凤旧居。
二,黄思永
黄思永,字慎之,号亦瓢。
本籍安徽徽州,寄籍江宁(今南京)。
生于清道光22年,卒于民
国3年。
光绪六年庚辰科状元。
从此先后任翰林院修纂、军机处章京、右春坊右中允等职。
后开办北京工艺商局,还投资天津北洋烟草公司,组建北京爱国帐烟厂。
三,张孝祥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安徽省和县)人,生于明
州鄞县(今浙江宁波)。
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
少年
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传世。
《全宋词》辑录
其223首词。
四,胡任舆
胡任舆,字孟行,号芝山。
江南上元人。
胡任舆在康熙二十年参加江南乡试的第一名,成为
解元。
此后却三次会试不中。
胡任舆好学上进,品行端正,虽科场屡试不第,毫不气馁,终
于大魁天下。
胡任舆中状元后,即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
Classified as Internal。
南京各景点与名人有关的典故

南京各景点与名人有关的典故南京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许多中国有名的名人都和这座城市相关联。
下面就介绍一些南京有名的景点与名人有关的典故:1.南京夫子庙: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551-479BC)在现今的南京安源寺留学几年,被尊为“南京夫子”,而他的神庙就是南京夫子庙。
2.明孝陵: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明景帝朱翊钧(1563—1620)在南京被活活死掉,死后葬在明孝陵,成为中国历史上葬于明孝陵最少的皇帝。
3.紫金山:紫金山乃历史文化名山,自古以来一直都是古代儒家文化的中心,当中有很多名人也是在紫金山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例如,现代的诗人鲁迅曾在紫金山经历过大量的读书、写作经历,把紫金山号称为“文人引以为荣的紫金山”。
4.玄武湖:玄武湖是南京的著名湖泊,湖中的许多“神物”与南京的传說密不可分。
例如,据说此湖当中有一条巨龙,每隔500年就会出现一次,可以为南京带来吉祥和好运。
5.江宁西山:江宁西山是中国古代绘画巨匠王羲之的书房所在地,他19岁开始在西山演习兰亭序,后来取名“兰亭集序”。
6.钟山:钟山位于南京市西北部,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人来到这里,其中包括三国时期的名将诸葛亮,他曾在此山上写下了许多传世的名言。
7.中山陵:南京的中山陵是民国国父孙中山的陵墓,孙中山曾在此住过20多年,在他病去之前还特地发表了《遗嘱》,改革中国教育体制。
8.雨花台:雨花台是非常重要的古代文化遗迹,著名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在此尽情发挥自己洋洋洒洒的文学激情,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如《游子吟》、《宿雨花台》。
9.秦淮河:秦淮河是一座流淌于南京之中的河流,著名的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秦淮河畔》,形容了南京的日出风光,立下了不朽的文学功劳。
10.南京植物园:南京植物园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是著名的唐代诗人李白曾把南京植物园描写成秀丽景致的游乐地,这块区域成为南京人一脉相承的文化标志。
南京名人故事大全(一)2024

南京名人故事大全(一)引言: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杰出的名人。
他们或为南京做出了重大贡献,或在南京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通过五个大点,详细介绍南京名人的故事,让大家深入了解南京的历史和人文风貌。
大点一:政治家和军事家1.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南京是明朝的首都,他的事迹和贡献不可忽视。
2. 蒋介石: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南京是蒋介石政权的首都,在南京有许多重要的政治事件发生。
3. 曹操:南京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都城,曹操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攻下南京后,南京成为魏国的都城。
大点二:文化名人1.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曾在南京任职,他的诗作流传至今,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蒋捷:明代杰出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的作品《二泉映月》被誉为中国音乐的瑰宝,曾在南京任教。
3. 金圣叹:清代文学家,他的诗文以其优雅的风格和独特的思想受到广泛赞誉,期间曾在南京任教。
大点三:学者和教育家1. 王安石: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南京是他的故乡,他在南京进行过许多教育改革。
2. 杨荐:明代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他是南京最早的图书馆创建者和教育改革倡导者。
3. 程颐: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南京讲学和推广理学思想,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点四:艺术家和人文学者1. 范仲淹: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人文学者,他的作品《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2. 郑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和文学家,他是南京诗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艺术风格独特、创新,影响了后人的艺术创作。
3. 赵孟頫:元代著名书法家,他在南京期间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对中国书法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点五:宗教领袖和思想家1. 谢灵运:明代著名的宗教领袖和思想家,他在南京创建了灵峰宗,对南京的宗教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 袁宏道:明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南京开设了吴门书院,推动了南京的教育发展。
江苏南京,在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二)

引言概述:江苏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孕育了众多杰出的名人。
他们在政治、文化、学术、艺术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江苏南京在历史上出现的一些知名人物,包括政治家、文人、学者和艺术家等。
正文内容:一、政治家1.司马迁(前179年-前104年):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纪传体编写历史的学者。
他是《史记》的作者之一,开创了中国史学的先河。
2.袁世凯(1859年-1916年):袁世凯是清末民初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民国初年的临时大总统,他曾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为中国政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文人1.顾炎武(1613年-1682年):顾炎武是明清之际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政治改革以治乱”的观点,对中国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2.胡适(1891年-1962年):胡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文化活动家,他在文学、教育和知识分子阶层的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
三、学者1.程颢(1032年-1085年)和程颐(1033年-1107年):程颢和程颐是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他们兄弟俩一起创立了理学,并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陈垣(1899年-1991年):陈垣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宏观经济理论、金融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艺术家1.高剑父(1912年-1992年):高剑父是中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家,他以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精湛的演技闻名于世,被誉为“京剧一代宗师”。
2.潘之恒(1902年-1982年):潘之恒是中国著名的音乐家和指挥家,他致力于中国音乐的创作和传承,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其他领域1.龙应台(1952年-):龙应台是中国台湾知名的文化评论家和作家,她在文学、社会学和性别研究等领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贡献。
秦淮河历史人物与典故

秦淮河历史人物与典故
秦淮河是中国南京的一条河流,自古以来就是南京的主要河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以下是几位与秦淮河相关的历史人物与典故:
1. 杨贵妃:杨贵妃是唐代著名的美女,也是秦淮河沿岸风景名胜区的代表人物之一。
传说她曾随唐玄宗游船于秦淮河上,赏月饮酒,留下了许多浪漫的典故与传说。
2. 许仙与白娘子:许仙与白娘子是南京秦淮河畔的著名传说人物。
传说中,许仙与白娘子相爱并结婚,白娘子是青蛇化身,但两人亲情深厚,并经历了很多坎坷。
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南京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最为著名的爱情传说之一。
3. 李香君:李香君是南京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才女和诗人,她的诗文与生活深受人们的喜爱。
她的故居就位于秦淮河畔,被称为“李香君故居”。
每年春季,秦淮河上会举办李香君文化艺术节,以纪念这位历史人物。
4. 张爱玲: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包括《红玫瑰与白玫瑰》等。
她的作品中经常提到秦淮河,描述了一些与秦淮河有关的场景和典故。
总的来说,秦淮河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沿岸有许多与秦淮河相关的历史人物与典故,这些人物和故事为秦淮河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壹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
首 诗 也 一 定 名 列 前 茅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古 往 今 来 写 京 的 诗 词 作 一 个 排 行 榜 ︐ 这
口 夕 阳 斜 ︒ ” 这 首 诗 家 喻 户 晓 ︒ 如 果 把
一 般 会 提 到 “ 朱 雀 桥 边 野 草 花 ︐ 乌 衣 巷
︽ 乌 衣 巷 ︾ ︽ 石 头 城 ︾ 等 ︒ 提 到 南 京 ︐
声说自己金口玉言已出,不能更改。刘伯温说:“万岁,你难道只要金
口玉言,不要百代江山啊?”朱元璋说:“两者都要。”他灵机一动,说 道:“这山不是叫做冶山(六合方言读移山)么,就将它移到南京去吧!” 就这样,朱元璋选定南京作为都城,至今南京朝天宫后面还有一座冶山 呢。
叁
建造明城墙
为了让后代子孙坐稳龙椅,朱元璋苦心积虑的做了很多安排, 其中就包括修建一座前无古人的坚固城墙。 修建南京城墙时,朱元璋不惜举全国之力。据记载,他动用了 全国共28万民工,先后使用城砖3.5亿块,所有材质均是优质黏土以 及少部分的白瓷土。 即便小到每一块城砖上,朱元璋也作了严格的规定,不仅工序 十分繁杂,而且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最后还要在砖头上铭记 造砖单位和各级责任人,以此作为验收和赏罚的依据。 1393年,耗时27年,“高坚甲天下”的明城墙完工,其城墙之 高、修建时间之长和全部砖石结构为历代所仅有。 史书记载,南京城墙全长33.6公里,最宽处达到30米,最高处 达60米!
了个字据,字据上说:我要借沈万三的聚宝盆一用,一更借,
五更就还。
叁
沈万山和聚宝盆
这下,沈万三放心了,拿着字据在家中等,心想,只要 一更二更过了,一到五更,我就马上拿着字据去要。再 说朱元璋,借到聚宝盆后,马上派人把它埋到城墙下, 城墙竟真的不再垮塌了。这个夜晚,沈万三在家中心浮 气躁地等着更鼓在敲,等敲了一更二更,又敲了三更四 更,可怎么等也不再有五更的鼓声传来。后来,实在忍 不住就问打更的人,没想到那个打更的人却说:皇帝有 令,从今天晚上开始,只准打一到四更,不准再打五更, 违者必杀无赦!所以,从此以后,南京城不再有敲五更
有 “ 诗 豪 ” 之 称 ︒ 代 表 作 品 有 ︽ 陋 室 铭 ︾
字 梦 得 ︐ 河 南 洛 阳 人 ︐ 唐 代 中 晚 期 诗 人 ︐
壹
乌衣巷
壹
乌衣巷
贰
贰
抒 写 南 京 的 诗 词 有 一 百 多 首 ︒ 居 住 南 京 二 十 年 ︐ 死 后 葬 在 半 山 园 ︐ 他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
叁
聚宝盆和聚宝门
明初建造南京城,所需巨额费用大部分摊派到江南富户的头上, 其中江苏吴县的大富翁沈万山单独认捐了洪武门至水西门的造 城费用。传说聚宝门(今中华门)建筑之初,城墙屡建屡坍。朱 元璋就找高人算了一下,此城墙需要首富沈万三家的聚宝盆埋 在城墙下才能够不塌。朱元璋早就听说沈万三家中有个聚宝盆, 想去要,又觉得沈万三一定不会舍得,但又不能去抢,后来, 就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找沈万三去借。当然了,皇帝开口了, 沈万三又不能不借,但沈万三是何等聪明之人,他不能让皇帝 白白借去不还,就要皇帝立个字据,朱元璋无奈,只得给他立
1398
1368
叁
朱元璋选京城
朱元璋打下江山后,梦见太白金星要他选有一百个山头的地方做京城,
所谓百山百山,百代江山。朱元璋听说六合冶山有一百个山头,就带人 去了六合,坐在最高的一个山头上数来数去,只有九十九个山头。他叹
道:“早知只有九十九个,还是选南京好。”刘伯温找来当地的老汉,
老汉说确实是一百个。朱元璋这时想起来,自己把屁股底下的山忘了。 刘伯温说:“既然这里有一百个山头,就选这里造京城吧。”朱元璋连
为“半山园”,王安石晚年亦自号“半山”。
贰
泊船瓜洲
贰
泊船瓜洲
贰
泊船瓜洲
贰
泊船瓜洲
贰
桂枝香.金陵怀古
贰
桂枝香.金陵怀古
贰
桂枝香.金陵怀古
贰
桂枝香.金陵怀古
叁
叁
朱元璋简介
朱元璋(1328年—1398年)
城 墙 都 是 朱 元 璋 时 期 开 始 建 造 的 ︒
明 孝 陵 ︒ 南 京 两 大 文 化 遗 产 明 孝 陵 和 明
王安石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 治家、文学家、改革 家,名列“唐宋八大 家”。王安石青年随 父王益迁居江宁,三 任江宁知府,一生先 后在南京居住近20年。 其故居半山园就在中 山门海军学院内。
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以 “驱逐胡虏,恢复中 华”为号召,推翻元 朝统治,统一中国, 建都南京。建造南京 明城墙、明孝陵。
开 垦 农 田 ︒ 晚 年 定 居 城 东 半 山 园 ︐ 前 后
居 金 陵 ︐ 三 任 江 宁 知 府 ︐ 曾 泄 玄 武 湖 水 ︐
南 京 是 王 安 石 的 第 二 故 乡 ︐ 青 年 时 代 迁
︽ 泊 船 瓜 洲 ︾ ︽ 桂 枝 香 金 陵 怀 古 ︾ 等 ︒
之 一 ︒ 代 表 作 品 有 ︽ 元 日 ︾ ︽ 梅 ︾
门要过桥,岂不更加安全!”朱元璋一时高兴,重赏了那个宠臣。
可事隔不久,事情败露,朱元璋以欺君之罪杀了那宠臣一帮人, 拆掉了竹栅栏,补筑了那段城墙。不过,城外挖护城河的规矩 倒传了下来,这栅栏门的地名也一直流传至今。
叁
明孝陵
感谢观看
THANKS
李白
后人誉为“诗仙”, 754年,李白泛舟秦 淮,后写下《登金陵 凤凰台》。据粗略统 计,他写金陵的诗有 近二百首之多,曾游 览和歌唱过南京的紫 金山、玄武湖、凤凰 台、劳劳亭、长干里、 板桥浦......
刘禹锡
后人誉为“诗豪” , 刘禹锡尤为钟情“南 京主题”,“金陵五 题”系列中的《石头 城》、《乌衣巷》更 是脍炙人口。829年, 为“牛首山祖融大师 新塔”做《牛首山第 一祖(法)融大师新 塔记》,使得牛首山 这座牛头宗的祖庭声 名大振。
之说。人们将这座城门称为聚宝门。
叁
护城河传说
栅栏门在金川门和兴中门之间,这里的一段城墙,传说是分给 朱元璋的一位宠臣负责督造的。这位大臣自以为有皇帝作后台, 根本不把造城墙的事放在心上。眼看离最后期限只剩十来天, 这位大臣的手下出了个主意:用大毛竹把这百余丈地方搭成一 个大栅栏,筑在城外一道宽阔的河边上。一天,朱元璋带着文 武百官巡查来到这里。由于河道太宽,他们只好远远看上几眼, 谁都没有发现问题。大臣刘基还夸赞道:“皇上,城外挖一道 护城河,这个办法好!应该命令城外都挖,与这里连接,出入城
古代历史名人与南京
零
这些名人与南京都有一段故事
三国 南北朝
唐
唐
宋
明
清
孙权
吴国建立者,211年 孙权将政治中心从京 口(今镇江)迁到秣 陵(今南京),并改 秣陵为“建业”,从 此咱南京就成了孙权
祖冲之
π你知道吧?祖冲之 你认识吧?南京人哦! 429年,祖冲之生于 建康(今南京)。他 运用开密法,推算出 圆周率数值在 3.1415926和 3.1415927之间。这 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 的数值。
治 家 ︑ 文 学 家 ︑ 改 革 家 ︐ “ 唐 宋 八 大 家 ”
字 介 甫 ︐ 号 半 山 ︐ 江 西 抚 州 人 ︐ 北 宋 政
贰
半山园
王安石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王安石生在江西临川,在老家呆的时间不足4年,由于 父亲辗转各地为官,搬家、转学就成为了小安石的家常便饭。17岁那年,王安石随父亲 来到南京,从此便定居了下来。除去在外地工作的时间,王安石在南京读书、当官(江 宁知府)、守孝(王安石父母死后都葬在了南京)、退休养老,前前后后生活了20多年。 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相比江西老家,南京才是王安石一生中最眷恋的地方。王安 石去世后,葬在钟山脚下,留下了许多轶事。 王安石对钟山特别亲切,他常骑一头毛驴漫游,遍寻佳景。他在《游钟山》一诗中 说:“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半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全诗8 个山字,道出了他对钟山的热爱。 王安石的诗词遒劲清新,被人们称为“王荆公体”,涵芬楼刻本《临川集》共收集 他的诗歌1531首。后期写的田园山水诗意境很深,最为人爱。这些诗中写金陵的有100 余首,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成千古绝唱。 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回南京后,在江宁府城东门到钟山的半道上的白塘,为自己建造 了住宅,取名“半山园”。半山园原名“晋谢公墩”,早前为谢安故居,北宋时为王安 石宅第。因其距当时城东门七里,距紫金山亦七里,恰为半途,因而王安石将宅府命名
曹雪芹
又是一位南京人: 1724年,曹雪芹生 于南京。中国古典名 著《红楼梦》作者。 曹家在南京有着半个 多世纪的荣华富贵生 活,这一切都是《红
开国建业的根据地啦。
南京的梅花山就是孙 权的陵墓。
楼梦》的灵感来源哦!
CONTENTS
目录
壹
贰 叁
刘禹锡
乌衣巷
王安石
泊船瓜州、桂枝香金陵怀古
朱元璋
野卧
壹
武 ︒ 年 朱 元 璋 病 逝 ︐ 庙 号 太 祖 ︐ 葬
朱 元 璋 在 南 京 称 帝 ︐ 国 号 大 明 ︐ 年 号 洪
为 号 召 ︐ 举 兵 北 伐 ︐ 统 一 中 国 ︒ 年 ︐
开 国 皇 帝 ︒ 以 “ 驱 逐 胡 虏 ︐ 恢 复 中 华 ”
字 国 瑞 ︐ 原 名 重 八 ︐ 安 徽 凤 阳 人 ︐ 明 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