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在俄罗斯经济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概述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概述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概述2011-3-30 中国投资咨询网【收藏此页】【大中小】【打印】【关闭】中投顾问提示: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强生力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新石油天然气周刊欢迎下载!>>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工业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强生力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俄罗斯有“能源超级大国”之称,石油和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10和1/3,油气工的生产潜力巨大。

20世纪90年代,当俄罗斯所有经济部门生产急剧下滑,各个生产环节遭受灾难性破坏的时候,只有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生产活动运转正常,虽然生产形势和油气产量与80年代无法相比。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市场上油气价格的日益攀升,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生产形势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石油天然气的产量和出口量屡创新高。

作为俄罗斯经济运行中最稳定的生产部门,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以其不断增长的产量既保障了国家对能源燃料的基本需求,又为其他工业生产部门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财政基础。

目前,强大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优势已经成为俄罗斯实施能源外交的雄厚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到国家对外政策的实施。

·2011-201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更多相关研究报告>>一、俄罗斯石油工业的生产现状俄罗斯是欧佩克组织以外最大的原油生产国,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巨大的原油生产潜力。

俄罗斯的石油工业包括寻找、勘探新油田、油井设施建设、原油开采与运输、原油深加工和油品销售、采油设备与原油加工设备的生产和维修等。

西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石油生产中心,这里集聚了全俄53%以上的原油资源。

从80年代中期开始,西西伯利亚的原油产量就占全俄原油总产量的67-72%,其中汉特-曼西自治区不仅是西西伯利亚产油区的产油中心,也是俄罗斯最大的产油区,该地区的原油产量占西西伯利亚产油区总产量的80%,全俄原油开采总量的57%,世界原油开采总量的 5.8%[1].俄罗斯的其他大型石油产区有伏尔加-乌拉尔产区、季曼-伯朝拉产区、北高加索油气省;东西伯利亚和海洋大陆架是俄罗斯未来最具前景的原油生产区。

石油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石油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油价波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 油价上升增加交通运输业的成本 2. 油价降低不利于社会公平 3. 油价波动影响我国的消费物价水平与人民生活
4. 油价波动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及国际收支
5. 油价波动会减缓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
以全球三次石油危机为例:
一 :1973年石油危机 起止时间:1973年-1976年 产生原因: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削减石油供应, 石油价格全面上升 价格变化:石油价格由3.011美元/桶,上升至10.651 美元/桶,涨幅3.2倍 产生后果:美国工业生产下降14%,日本工业下降 20%以上
以全球三次石油危机为例:
三 :1990年石油危机 起止时间:1990年-1991年,持续时间三个月 产生原因:1990年8月,伊拉克战胜科威特后,遭到 经济制裁,导致全球石油供应大幅减少,国际油价急 速攀 价格变化:石油价格由14美元/桶,急速攀升至42美 元/桶,涨幅3倍 产生后果:美国经济在1990年第三季度加速陷入衰退, 拖累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
石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推进我国石油“走出去”的战略 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有利条件,积极到国外 去寻找油源。同时开源与节流并重,对国内的石油资 源采取谨慎的发展的态度,即保护国内现有石油资源, 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开采。
石油对环境的影响
油田的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漏斗面积增大、 水资源极度匮乏、水质污染严重、土地退化、湖泊萎 缩等,会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大庆油 田)
石油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石油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资源量问题: 全球约有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需要进口石油,故国际之 间石油贸易量极大,世界石油产量的 45%以上用于国际 贸易。 石油需求与经济增长具有紧密的关系发展历史: 1、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前,石油与经济增长关联度 最高,石油需求对价格缺乏敏感性。 2、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经济增长与石油需求仍然具有 很强的相关性,但是其关联程度有所下降。

浅析石油产业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作用

浅析石油产业对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作用

大部分人认 为 , 促进俄 罗 斯经 济增 长 的主要 因素在 于 国际石油价格 的上涨 。但 是 , 本人认 为 , 俄罗斯 经济之 所以能连续七年 保持 比较 快速 的发 展 , 多种 因素 综合 是 作用的结果 。
俄政府有资金 推进 已拟 定 的各 项改 革计 划 , 政府 在实 使
特别是 石油价格 的依赖性 。而石油 等燃料 和原 材料 出 口 受 国际市场行情影响大 , 从某种 程度 上讲 , 甚至 是 国际油 价决定俄 经济发 展速 度 , 而整个 国民经 济 的发展 受 外 从
部环境 的影 响很 大 , 缺乏 稳定 的基 础 。如 果石 油价 格 一
作者简介: 赫英丽(94 , 黑龙江海伦人, 1 一)女, 6 教授, 主要从事俄罗斯经济研究。
第三 , 推行 合 理 的财 税 政 策 , 极 推 动 金融 系统 改 积 革, 日益好转 的法制环境 和金融环境刺 激了经济的增长 。 第四 , 国际石 油价 格 的持续 攀升 对俄 经 济的 拉动 作 用。俄罗斯是 个盛 产石 油 的 国家 , 国际 油价 的持 续攀 升 和居高不 下 , 为俄经 济 的发 展起 到 了重要 的作 用 。近 年 来, 身为能源大 国的俄罗斯 , 应该 充分利 用 国际石油价 格 的持续攀 升对俄经 济的拉动作用。 总之 , 俄罗斯连续几年 的经济增 长 , 国际石 油价格 的


俄 罗斯经 济增 长 的促进 因素 分析
无 疑会 对俄经济 的增长带来影 响。 1 有利于拉动 经济 增长 , . 盘活 经济 。国际 市场 上能 源高价 为俄 罗斯 带来 了滚 滚财 源 , 连续 几 年对 俄罗 斯经 济的持续增长 起 到 了很 大 的拉 动作 用 ; 罗斯 的外 汇 收 俄 入大大增 加 , 使政 府预 算有 充裕 的来源 。油价 坚挺 也使

石油大亨攻略油田分布

石油大亨攻略油田分布

石油大亨攻略油田分布引言在石油行业中,油田分布的了解对于石油大亨来说至关重要。

石油大亨通过准确了解全球各地的油田分布情况,可以更好地决策投资方向和资源配置,从而实现最大化的利润。

本文将对全球主要油田分布进行概述,并提供一些建议供石油大亨参考。

北美洲北美洲是全球石油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主要的油田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

美国•德州油田:位于美国德州,是美国最大的油田之一。

德州油田是世界上最大的陆上油田之一,产量巨大。

•加利福尼亚油田: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也是美国的重要油田之一。

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是美国西部主要石油供应地之一。

加拿大•阿尔伯塔油砂: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是全球最大的油砂储量之一。

油砂的开发对加拿大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欧洲欧洲的石油产量相对较低,但仍有一些重要的油田分布在该地区。

北海油田北海油田位于北海地区,是欧洲最重要的石油供应地之一。

该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多个国家共同开采。

俄罗斯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主要的油田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

西伯利亚的油田储量巨大,对俄罗斯经济起着重要作用。

中东地区中东地区是全球石油产量最高的区域,也是重要的石油供应地。

沙特阿拉伯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该国有众多的油田分布在全国各地,包括吉达、达曼等地。

阿联酋阿联酋是中东地区的石油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其主要的油田分布在阿布扎比和迪拜等地。

亚洲中国中国是全球石油消费大国,石油产量也相对较高。

中国的主要油田分布在东北地区、新疆和海南等地。

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之一。

非洲尼日利亚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该国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均居非洲首位。

尼日利亚的主要油田分布在河流三角地带和尼日尔三角洲地区。

结论了解全球各地的油田分布对于石油大亨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全球油田的地理位置和储量情况,石油大亨可以制定更好的投资计划和经营策略。

本文对北美洲、欧洲、中东地区、亚洲和非洲的主要油田分布进行了概述,并提供了一些重要油田的介绍。

俄罗斯经济现状

俄罗斯经济现状

俄罗斯经济现状引言俄罗斯是一个拥有庞大经济潜力的国家,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国内市场为基础,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然而,近年来俄罗斯经济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俄罗斯经济现状,包括经济结构、增长潜力和面临的挑战。

经济结构俄罗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资源型经济。

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和石油储量,并在这些领域具有竞争力。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在俄罗斯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出口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金属矿产和农产品也是俄罗斯的重要资源。

然而,俄罗斯经济结构的单一性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过度依赖能源出口使俄罗斯经济容易受到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

此外,由于资源型经济的特点,俄罗斯其他产业相对滞后,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高。

经济增长潜力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俄罗斯仍然具有强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首先,俄罗斯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人口规模大,消费能力强。

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内需市场潜力巨大。

此外,俄罗斯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这为发展制造业、农业和旅游业提供了机会。

其次,俄罗斯政府一直致力于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近年来,俄罗斯加大了对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鼓励创新创业。

科技领域的发展将为俄罗斯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面临的挑战尽管有较高的经济增长潜力,俄罗斯经济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俄罗斯在国际关系中面临着制裁和贸易战的风险。

许多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制裁,限制了俄罗斯的外贸活动和金融合作。

这使得俄罗斯经济更加脆弱,难以利用国际市场的机会。

其次,俄罗斯的基础设施和政府服务需要进一步改善。

长期以来,俄罗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不足,导致交通拥堵、能源供应不稳定等问题。

政府服务的效率和透明度也需要提升,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俄罗斯经济还存在产业结构转型困难、人力资源优化和经济不平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

中国石油企业“走入”俄罗斯的背景及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

中国石油企业“走入”俄罗斯的背景及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

中国石油企业“走入”俄罗斯的背景及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作者:张钰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16期张钰(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摘要:中国的能源需求迅速增长,对进口原油的依存度日益增大,加之部分进口原油风险较高,威胁着中国的能源安全。

这种严峻的形势使得中国改变依赖中东能源的政策,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势在必行,而俄由于丰富的油气资源、有利的地理位置则成为中国石油企业开展海外能源合作的重要一站。

本文通过分析中俄能源基本形势,说明了中俄能源合作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接而回顾中俄油气投资合作,最后指出中俄油气投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能源安全问题;中俄能源合作;“安大线”与“安纳线”之争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a)-0000-001 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中国能源基本形势根据上表,我国能源储量占世界油气总储量的1%左右。

此外,中国油气的储产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低储产比意味着能源可持续开发能力低。

自上世纪90年代,世界原油储产比维持在40年左右,世界天然气储产比则是60年左右。

但是自1987至2009年,中国原油储产比从18年降至10.7年,天然气储产比从64年跌至28.8年。

中国能源现状是:能源消费迅速增长,原油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不断增长,天然气基本能够保证自给自足[2]。

自1996年我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进口原油在解决中国原油供需缺口上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根据BP统计2009年我国原油进口突破2亿吨,进口原油依存度达到53%,中国原油缺口预计2020年将超过2.5亿吨,对外依存度极有可能突破60%,再加之我国部分进口原油来自局势不稳的中东或者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这对我国能源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较原油而言,我国天然气的供需状况乐观一些,基本能够保证天然气自给自足,没有大规模进出口天然气,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供需缺口预计将逐渐扩大。

俄罗斯和中国在石油生产方面有什么不同?

俄罗斯和中国在石油生产方面有什么不同?

俄罗斯和中国在石油生产方面有什么不同?石油是现代文明的重要能源之一,对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全球范围内,石油的产量和消费量一直是重要的关注点,其中,俄罗斯和中国是两个重要的石油生产国。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俄罗斯和中国在石油生产方面的不同点。

一、石油开采区域俄罗斯和中国的石油产量丰富,但两国的石油储量分布区域、分布数量和开采条件存在很大的不同。

俄罗斯是全球石油储备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主要集中在库页岛、西伯利亚和北极区域。

中国的石油储量主要分布在大陆架、深海和西南部地区。

两者的开采方式和技术也存在较大差异。

二、石油储备和产量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其每年的石油产量在全球排名前三。

中国也是一个石油生产大国,但是其与俄罗斯相比,石油储备量只有前者的一半左右。

此外,俄罗斯不仅拥有更多的石油储备,其生产技术也更为成熟,其使用的高效采油技术和更完善的油气管网,使石油的开采变得更具竞争力。

三、石油外交俄罗斯和中国在石油外交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

俄罗斯作为全球石油生产的重要力量,其每年的石油出口量居全球前列。

而中国则主要依靠进口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石油需求。

中国的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撒哈拉以及东非等地。

俄罗斯与中国之间也有一定程度的油气贸易合作,但远不能与中东沙特等地的油气供应商抗衡。

四、石油开采技术俄罗斯在石油开采技术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实力。

俄罗斯的高效采油技术和先进技术使俄罗斯的石油生产成本更低,石油质量更好。

目前,俄罗斯石油行业已经发展成为高科技行业,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中国的石油开采技术落后于俄罗斯,主要是由于中国的油田主要是老旧油田,油田的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五、环保和安全俄罗斯和中国在环保和安全方面的设施和标准制定也存在不同。

俄罗斯对于石油开采的环保和安全标准要求较高,采用的技术也更为环保。

而中国在环保和安全管理方面,还需要努力提高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力度。

此外,两国在应对因石油开采引起的环境事故上也存在差异。

俄罗斯主要石油天然气公司评述

俄罗斯主要石油天然气公司评述

俄罗斯主要石油天然气公司评述李蓉石油天然气工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 也是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

近年来, 随着俄罗斯油气产量、出口量和加工量的提高, 它们在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笔者拟就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一卢克石油公司——俄罗斯最大的石油交易集团卢克石油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交易集团, 每年的交易额超过200 亿美元。

卢克石油公司拥有全世界1.5%的已探明石油储量和2%的石油开采量, 石油产量占全俄石油开采总量的19%。

截至2005 年1 月, 卢克石油公司已探明的碳氢化合物储量为200.1 亿桶油当量,其中石油储量为160 亿桶, 天然气储量为24.6万亿立方米, 居全俄石油公司之首; 在世界大型私营石油公司中居第二位; 碳氢化合物的生产总量在世界大型私营石油公司中居第六位[1]。

卢克石油公司的股票是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第一个挂牌上市的俄罗斯股票; 在东欧国家的股票交易中居第一位。

根据卢克石油公司2005 年8 月份所进行的初步统计, 2005 年上半年该公司的碳氢化合物储量增长了6 000 万吨标准燃料, 其中石油储量增长幅度最大的油气区为季曼诺—伯朝拉、西西伯利亚和彼尔姆州; 天然气储量主要来自亚马尔半岛。

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 这些已探明的碳氢化合物储量可保障卢克石油公司连续开采30 年[2]。

卢克石油公司在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季曼诺—伯朝拉、西西伯利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埃及和伊拉克( 未开采, 有储量) 都有其正在开采的油田, 在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有炼油厂。

截至2004 年年底, 卢克石油公司在俄罗斯的石油零售网点共计10450 个, 特许经营的汽车加油站为262个。

石油销售网点遍布全世界, 包括俄罗斯、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格鲁吉亚、摩尔多瓦、乌克兰、保加利亚、匈牙利、塞浦路斯、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塞尔维亚、罗马尼亚、捷克、爱沙尼亚、法国、美国在内的18 个国家, 共计201 个石油供应站和5 400 个汽车加油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在俄罗斯经济中的作用宫艳华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开始了全面快速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转轨,国家经济曾连续7年持续下滑。

从1999年开始,俄罗斯经济步入快速增长和回升阶段,成为世人刮目相看的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对此,各方学者在大加赞扬的同时,也表现出一些异议和忧虑。

对俄罗斯近年来经济增长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对俄经济的促进作用究竟有多大。

有人认为,这是影响俄罗斯经济“起死回生”的主要因素。

也有人认为,这一因素的作用远不如想像中那么大,而新制度的到位发力和内生增长机制的形成才是俄经济变化与增长更为关键和长远的因素。

本文试图对石油在俄罗斯经济中的作用进行一些量化分析和理论阐述。

一俄罗斯石油及石油制品的生产和出口显著增加俄罗斯是大自然真正的宠儿,其境内蕴藏的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拥有世界上1/3的天然气、1/10的石油、1/5的煤和14%的铀。

近年来,俄石油生产能力逐渐增强,出口量也不断增加。

目前,俄罗斯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486亿桶,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2%~13%。

居世界第六位,在非石油输出国组织中居首位[1]。

自苏联解体到2000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一直在下降,直到2001年才得以恢复,并逐渐增加。

近年来,俄罗斯石油产量每年都在3亿吨以上,2000年为3.23亿吨,2001年为3.48亿吨,2002年为3.8亿吨,2003年为4.2亿吨,2004年为4.58亿吨[2]。

原油产量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00~2004年,产量年均增长9.3%,其中2001年增长7.7%,2002年为9.1%,2003年为11%,2004年为9.3%。

目前,俄罗斯石油产量约占世界石油产量的10%。

从2002年起,其产量已经超过美国和沙特阿拉伯,跃居世界首位。

由于产量的增加,现在的俄罗斯已经成为最有投资前景的产油国之一。

西方各大石油公司都纷纷表现出对俄罗斯油气田投资合作的浓厚兴趣。

2003年,英国石油公司与俄秋明石油公司合资成立了俄首家大型合资石油公司——秋明—英国石油天然气控股公司,这也是俄罗斯第三大石油公司。

继英国石油公司之后,英荷壳牌集团、法国埃尔夫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和谢夫隆—德士古公司等,先后与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等俄大型石油公司进行谈判,希望通过合资或并购等方式获取俄石油资源和市场。

日本正积极参与“萨哈林-1号”和“萨哈林-2号”这两个石油天然气的开发项目,投资已达80亿美元。

甚至印度也计划投资30亿美元,开发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并在能源领域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

随着俄石油产量的增加,其出口量也逐渐增加。

1996年后俄罗斯每年的石油出口量都保持在1亿吨以上,2001年达到了1.62亿吨,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10%,是继沙特阿拉伯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

2002年出口量为1.95亿吨[3],2003年为2.1亿吨,2004年为2.3亿吨,其中向独联体以外国家出口的原油为2.01亿吨,同比增长14.86%(2003年为1.75亿吨)。

俄罗斯原油出口的目标国家和地区多达50个,可谓“多元出击、异彩纷呈”。

2004年出口到荷兰的量最大,达到3 709.4万吨,其次是德国2 531.6万吨,波兰1 636.1万吨,意大利10318.7万吨。

出口到独联体国家的原油比2003年有所回落,只有2 943.4万吨,同比减少15%[4]。

近年来,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收入随着出口量的增加和国际油价的升高逐年增加。

1998~2001年,俄石油出口收入分别为102亿美元、141亿美元、236亿美元和229亿美元,到2004年猛增至550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见表1)。

表1 1998-2004年俄石油出口收入及占出口总额和净出口总额的比重资料来源: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网上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出.http//www.gks.ru/bgd/free/B04_03/lswPrx.dll/stg/d050/i050150r.htm 根据出口量和各年的平均价格计算得出(吨桶比取7:1),可能有误差.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石油出口量的增加和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收入也在显著增加,并且增速越来越快。

其中2000年和2003年由于世界市场石油价格大幅提高,俄石油出口收入呈现跨跃性的增加。

石油出口收入在俄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逐年攀升,目前接近出口总额的1/3左右。

2005年1~5月,石油出口额占俄出口总额的比重是32.5%,在燃料动力能源商品中的比重是52.8%,而2004年同期分别为30.3%和53.1%,可见石油出口在俄出口创汇中的重要性,而且其重要性还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如果计算一下俄罗斯近年来的净出口总额,再去除俄的石油出口收入,其结果不禁让我们大吃一惊。

石油出口额占净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攀升的结果高达2/3以上,也就是说俄近年来贸易顺差中的绝大部分是用石油换来的。

同样,石油出口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也是不断提高的,近来一直在1/10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俄经济对石油及其他能源及原材料出口的依赖程度相当高。

1999~2003年,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出现了巨大的波动,俄的石油出口规模也随之出现了剧烈的摇摆。

但是其石油出口规模的发展趋势却是稳步上升。

1999~2003年,俄原油出口的自然增长率超过40%,如果考虑到世界市场石油价格的上升,原油出口收入总额的增长则超过了2.5倍。

2004年是俄石油业近30年来最成功的一年,其石油产量和出口量都创下了1991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二俄罗斯油气出口的增加保证了联邦预算收入的稳定增长在苏联时期,政府预算收入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于石油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出口收入。

苏联解体后的前几年,国际石油市场的原油价格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

此时正值俄罗斯政治经济体制转型之初,需要国家财政保持稳定以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的贯彻执行。

而事实却是连年的财政赤字。

1994~1999年俄财政赤字一直保持在GDP的1%~10%的水平上。

从2000年开始俄联邦财政预算首次出现盈余,2000~2003年的财政盈余平均为GDP的2%以上。

盈余出现的原因究竟是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盘活了俄罗斯整个经济,还是与其他的外部因素———主要是世界石油市场的高价密切相关呢?让我们通过以下一些事实和数据来探讨一下。

我们知道,一国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税收。

俄联邦从石油天然气部门获得的税收收入可以分为“专门税”(即与开采和出口有关的关税及资源使用税)和“共同税”(指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才须交纳的利润税和增值税等)。

调整“专门税”国家可以直接影响出口部门的经济行为,政府也可以通过大力调整“共同税”,使各部门间的税收负担重新分配。

“专门税”使得石油天然气部门的赋税结构与预算收入的结构明显不同。

通过比较来自于石油天然气部门的预算收入与各项预算收入的总额就能够看出这个部门税收负担分配的特点(见表2)。

表2 各主要税收来自于石油天然气公司的收入在预算收入中的比重(单位:%)资料来源:[俄]Е.莎丽波娃、И.切尔卡申:《是什么给联邦预算带来收入?》,《经济问题》2004年第7期。

从表2中可以看到,最近3年来石油天然气公司平均贡献了78%的资源使用税、72%的营业税和52%的关税。

据估计,石油天然气公司所缴纳的利润税、增值税、营业税、关税和资源使用税约为预算收入的1/3(见表3)。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俄联邦预算收入从1999年占GDP的13%增加到了2003年占GDP的17%,而同期石油天然气部门贡献的财政收入从占GDP的3%增加到6%。

由此可见,联邦预算的充盈主要来自于石油天然气部门。

石油天然气部门对财政收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那么,为什么近3年来油气公司的纳税在俄税收中所占的比重如此之高呢?这就要在国际油价的波动和俄的税收政策中寻找答案了。

国际市场上的能源价格会直接影响石油天然气部门的收入,相应地也会影响“共同税”和“专门税”的收入。

最近4年里,俄政府对石油及石油制品的关税做了20多次修改。

从1999年2月的每吨2.5欧元,到2001年1月的每吨48欧元。

其主要依据是世界市场上石油的平均价格。

俄财政部部长库德林表示,俄政府将以灵活的税率政策应对国际市场油价的变化。

如果油价保持在每桶20~25美元,石油出口税将是35%~45%,如果油价在每桶25美元以上,石油出口税将是45%~65%。

从2004年8月1日起,俄罗斯石油出口关税从每吨41.6美元提高到每吨69.9美元,而据2004年11月16日俄政府总理签署的决定指出,根据2004年9~10月份俄罗斯石油每桶为40.136 66美元的平均价格,俄石油出口关税从12月1日起调高到每吨达101美元[5]。

自2005年6月1日起,俄再次将石油出口关税上调至每吨136.2美元的历史新高[6]。

这样,世界石油市场上不断攀升的石油价格为俄联邦政府带来了不少的补充收入。

油气部门的5种主要税收在近5年里从1999年占联邦预算收入的21%增加到2001~2003年平均的31%(见表3)。

一方面,政府在油价较高时通过提高增值税、营业税和利润税增加了预算收入。

另一方面,政府为扩大生产、更新设备也需要对工业的其他部门补充投资。

表3 来自石油天然气部门的联邦预算收入(单位:%)资料来源:[俄]Е.莎丽波娃、И.切尔卡申:《是什么给联邦预算带来收入?》,《经济问题》2004年第7期。

表4 油价上升使联邦预算收入增加的各种估计(单位:亿美元)具体地说,当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在每桶16美元以上时,在俄罗斯现行的税收制度框架内和现行税率的基础上,石油的年平均价格每上升1美元,就会给联邦预算带来12亿~13亿美元的补充收入,这部分增加的预算收入占GDP的0.24%。

这与其他权威研究机构,包括俄联邦政府的估计都很接近(见表4)。

三油气出口的增加拉动了俄罗斯整个宏观经济的增长俄罗斯自转轨以来,经济持续急剧下滑,直至1999年开始止跌回升。

以1995年价格为基准,1999~2004年俄罗斯GDP分别增长6.4%、10%、5.1%、4.7%、7.3%和7.1%[7]。

1999年是俄罗斯金融危机后的第一年,宏观经济出现反弹实属正常。

但是2000年之后的几年俄罗斯经济连续强劲增长的原因,除了危机之后逐渐减弱的卢布贬值效应等其他经济恢复因素之外,主要得益于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的国际市场上油价的持续上扬并居高不下(油价对经济的间接作用有一定的时滞)。

高油价是欧佩克实行的限产保价政策、是世界经济在遭受东南亚金融危机打击后逐步复苏、尤其是在美国经济走势持续强劲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1999年1~6月份原油价格约为每桶10~16美元,到年底则涨到每桶25美元,使得当年平均价格高达每桶17.3美元。

2000年油价平均为每桶26.8美元,最高曾高达每桶33.59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