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

合集下载

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

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

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效用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主要用于解释和分析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选择行为。

本文将从效用理论的起源、发展,以及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1. 效用理论的起源效用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经济学家杰里米·边沁。

边沁在其著作《论财富》中首次提出了“效用”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人们对商品或服务满足其需求和欲望的程度。

边沁认为,人们在进行经济决策时,会根据自己对不同商品的效用进行选择,追求效用最大化。

2. 马歇尔的效用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对效用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发展。

他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的概念,即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增加时,对个体而言,其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这意味着人们在选择时会考虑到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并在边际效用相等时进行取舍。

3. 效用理论与需求曲线由于效用理论的引入,需求理论得到了重大突破和发展。

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根据其效用程度进行选择。

基于这一理论,经济学家提出了需求曲线的概念,在价格和需求之间建立了明确的关系。

需求曲线表明,当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效用相对减少,从而导致需求减少;反之,当价格下降时,其效用相对增加,从而导致需求增加。

4. 效用理论与边际效用分析效用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是指个体在增加或减少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时所获得的额外效用。

边际效用分析进一步深化了效用理论的研究。

在经济学中,人们通常会比较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以确定最优决策。

当边际效用大于边际成本时,个体会选择增加消费;反之,当边际效用小于边际成本时,个体会选择减少消费。

5. 效用理论的应用效用理论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中,效用函数可用于衡量个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效用理论可以帮助政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效用理论可以解释人们对不同商品和服务的选择偏好。

经济学基础第三章效用理论

经济学基础第三章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TU (Q) MU lim Q 0 Q
边际分析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
边际量=
因变量的变化量
自变量的变化量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微分-积分关系)
《炸鸡翅膀》的故事
炸鸡翅膀(块) 0 1 2 3 4 5 6 7 8 总效用 0 6 11 15 18 20 21 21 20 6 5 4 3 2 1 0 -1 边际效用
MU X MU Y PX PY
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得到 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 后一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相等时。
需求曲线推导过程
基数效用论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规 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基础推导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揭示了需求曲线向下方倾斜的原因,而且曲线上 每一点都满足了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的商 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
逻辑推理的结果。
介绍货币的边际效用
三.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 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到最大的效用。
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条件
内容: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固定,市场上 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消费者应使自己所购 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 p1X1+p2X2+…+pnXn=I 限制条件 MU1 MU 2 MUn ...... P P2 Pn 1 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费在 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的边际效用相等, 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从而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无差异曲线的一般分析 (等效用曲线)
定义:给消费者相同效用满足的所有商品组合所 连接成的曲线或多维曲面

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解析

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解析

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解析边际效用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某种货币或实物资源所带来的额外效用变化。

边际效用理论是经济学家用来解释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如何权衡成本和效益的一种工具。

本文将对边际效用理论进行深入解析,探讨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一、边际效用理论的基本原理边际效用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递减的边际效用:当人们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其对于个体来说带来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例如,当一个人饱食度不高时,吃下一块蛋糕可以带来比较大的满足感,但是当他已经吃了几块蛋糕后,每增加一块蛋糕的边际效用就逐渐减少。

2. 边际效用均衡原理:人们在进行决策时,会选择使边际效用相等的方案。

也就是说,当某种资源的边际效用等于其价格时,人们会达到一种均衡状态。

例如,当商品的价格较高时,人们的边际效用会下降,因此他们会减少消费;而当商品价格较低时,边际效用上升,人们会增加消费。

3. 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的比较:人们进行决策时会将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进行比较。

如果边际效用大于边际成本,人们会增加消费;如果边际效用小于边际成本,人们会减少消费。

这种比较有助于个体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最优决策。

二、边际效用理论的应用边际效用理论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解释和分析人们的消费决策、生产决策以及公共政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消费决策:边际效用理论对于解释消费者行为和需求曲线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会权衡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以达到满足自身最大化效用的目标。

例如,当购买某种商品时,消费者会考虑消费的数量和价格,并在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时作出决策。

2. 生产决策:边际效用理论也可以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决策。

企业在进行生产时,同样需要权衡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例如,企业在决定生产某种产品时,会考虑每单位产品生产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以及所需的生产成本,从而决定最优的生产方案。

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知识点解析

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知识点解析

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知识点解析在微观经济学的广袤领域中,效用理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们理解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和市场需求提供了关键的理论基石。

效用理论试图解释消费者如何在各种商品和服务之间进行选择,以最大化他们的满足感或效用。

一、效用的概念效用,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这种满足程度是主观的,因人而异,并且难以精确衡量。

例如,对于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来说,购买一本心仪的书籍可能带来很高的效用;而对于对阅读不感兴趣的人,这本书可能几乎没有效用。

需要注意的是,效用并不等同于物品或服务的客观使用价值。

同样的一个苹果,对于饥饿的人可能具有很高的效用,而对于已经吃饱的人,效用则会大幅降低。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消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则是指消费者在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时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假设一个人吃苹果,当他吃第一个苹果时,可能感到非常满足,总效用大幅增加。

但随着吃的苹果数量增加,每多吃一个苹果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

当吃到一定程度,比如已经很饱了,再吃一个苹果可能会感到不舒服,此时边际效用甚至为负。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效用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规律。

它指出,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一规律在生活中有很多体现。

比如,我们在口渴时喝第一杯水感觉非常解渴,效用很高,但随着喝水量的增加,每多喝一杯水带来的解渴效果逐渐降低。

三、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因为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各点的效用水平相同,而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包含的商品组合数量越多,所以效用水平越高。

效用理论经济学习题效用函数和边际效用的经济解读

效用理论经济学习题效用函数和边际效用的经济解读

效用理论经济学习题效用函数和边际效用的经济解读效用理论经济学习题在经济学中,效用理论是解释个体对商品或服务偏好的一种理论框架。

通过研究个体的效用函数和边际效用,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经济决策的背后机制。

本文将通过经济解读的方式,探讨效用函数和边际效用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1. 效用函数的概念效用函数是描述个体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偏好程度的数学函数。

它可以用来量化个体对一种或多种商品的满足程度。

效用函数通常形式为U(x₁, x₂, ..., xn),其中x₁, x₂, ..., xn代表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效用函数的数值越大,表示个体对该商品或服务的偏好程度越高。

2. 边际效用的概念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对总效用的变化量。

边际效用可以用来衡量个体对额外消费的偏好程度。

边际效用的计算公式为MU(x) = ∂U(x)/∂x,其中MU(x)表示x数量的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U(x)表示总效用关于x的函数。

3.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是指随着个体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增加,其边际效用逐渐减小。

这意味着人们在满足初级需求后,对于额外的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越来越低。

例如,当一个人感到口渴时,第一杯水的边际效用可能非常高。

但是,随着饮水数量的增加,每多喝一杯水的边际效用就逐渐减小。

4. 边际效用和消费决策理性个体在进行消费决策时会考虑边际效用。

根据经济学原理,个体将追求达到“边际效用最大化”的状态,即在所拥有的资源限制下,将资源配置到各种商品或服务上以使整体效用最大化。

个体将比较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和价格,并选择使边际效用与价格相等的点。

5. 机会成本和边际效用机会成本是指个体由于选择某种商品或服务而放弃的最高评价替代品的价值。

机会成本与边际效用密切相关。

个体在进行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边际效用,还要权衡机会成本。

如果某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高于其机会成本,个体将选择购买该商品或服务。

相反,如果边际效用低于机会成本,个体将放弃购买。

理论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

理论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

理论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理论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它探讨了人们在做出经济决策时追求的满足程度以及这种满足程度的量化方式。

本文将从效用理论的起源、发展以及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效用理论最早起源于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的研究。

他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效用理论的初步框架。

通过对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满足程度的分析,杰文斯认为效用应该是一种主观体验,并且可以通过个体对不同选择的偏好来衡量。

这一观点引发了后续经济学家的广泛探讨与研究。

效用理论随后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与完善。

弗朗西斯·培根威斯特、约翰·贝茨·克拉克等经济学家在杰文斯的基础上提出了边际效用的概念,即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对人们带来的满足程度递减。

这一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效用的理解,并为后续的经济学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方向。

在经济学中,效用函数是衡量个体经济决策的重要工具。

效用函数描述了不同选择对个体满足程度的影响。

根据效用函数的不同形式,可以推导出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最优选择。

例如,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理论将效用函数与供求关系相结合,通过分析价格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关系,来解释市场均衡价格与数量的形成。

效用理论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微观经济学中,效用理论被用来解释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以及市场运作等方面。

消费者行为理论利用效用理论描述个体做出消费决策的方式,并通过边际效用分析来解释个体消费偏好的形成。

同时,生产者行为理论也利用效用函数来分析生产者在不同产出水平下的决策。

在宏观经济学中,效用理论被用来解释经济政策的效果。

例如,供给侧经济学中的减税政策被认为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效用,进而刺激经济增长。

通过效用理论的分析,经济学家可以评估不同政策对经济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总之,理论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基石。

通过对效用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在经济决策中的行为模式与偏好,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经济规律。

新古典经济学主要观点

新古典经济学主要观点

新古典经济学主要观点新古典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之一,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观点包括:效用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一般均衡理论、资本理论等。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观点进行阐述。

一、效用理论效用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强调个体对商品的需求是基于其对商品带来的效用程度的判断。

效用是指个体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感觉程度,是主观的、个体的。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个体追求效用最大化是其行为的基本原则。

因此,在市场交换中,个体会根据自身的效用判断来决定是否购买商品,以及购买多少商品。

二、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劳动力、资本和土地是生产的三个要素。

在市场经济中,这些要素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它们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这种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调节生产要素的配置,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一般均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另一个核心理论,它认为市场经济中各个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一个市场的变化会对其他市场产生影响。

一般均衡理论试图通过对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以及政府干预的效果。

四、资本理论资本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资本的生产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本的投资可以提高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资本的生产和投资也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资本的投资应该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进行的。

综上所述,新古典经济学是一种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强调个体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要素市场机制的自由流动、市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资本的生产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和经济增长的原因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与消费行为

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与消费行为

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与消费行为在经济学中,效用理论是研究人们在做出消费决策时如何评估不同选择的一种理论。

它探索了人们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最佳方式。

通过分析人们对不同物品和服务的偏好,效用理论提供了解释人们消费行为的框架。

本文将探讨效用理论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其在实际消费行为中的应用。

一、效用理论的基本概念1. 边际效用效用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指的是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消费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例如,一个人每天喝第一杯咖啡时,会觉得非常愉悦,但随着喝的咖啡数量增加,每一杯咖啡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小。

这意味着对于一个人来说,在满足了一定的需求后,每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会递减。

2. 总效用总效用是指一个人从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总体满足感。

通过衡量一个人对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整体满意度,经济学家可以研究人们对不同选择的偏好。

总效用的量化分析可以通过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和需求曲线来实现。

二、效用理论在消费行为中的应用1. 边际效用与预算选择效用理论对人们在有限预算下如何做出最佳消费选择提供了指导。

根据效用理论,人们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会评估不同选项的边际效用。

如果一个产品的边际效用比其价格高,人们往往会倾向于购买更多该产品。

相反,如果一个产品的边际效用低于其价格,人们可能会减少对该产品的购买量。

通过比较不同产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人们可以在有限预算下做出最优消费选择。

2. 替代效用与补充效用效用理论还解释了人们如何在不同产品之间进行取舍和选择。

当两种产品可以互相替代时,人们会根据产品的边际效用和价格来决定购买哪一种产品。

例如,当价格上涨时,人们可能会选择购买替代品来替代原先的产品。

相反,当两种产品可以相互补充时,人们可能倾向于同时购买两种产品以获得更高的总效用。

三、实际案例分析:汽车购买决策为了更好地理解效用理论在消费行为中的应用,让我们来分析一个普遍的购买决策案例:汽车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2018/6/7
1

每天我们都要就如何配置稀缺的钱和时间作出无
数个抉择。

我们应该吃早餐,还是应该睡懒觉呢?傍晚用来
读书还是用来打游戏呢? 用掉我们的收入,还是
储蓄起来以备他日之用呢?

当我们平衡各种需求和欲望之时,我们就作出了
决定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
2018/6/7
2
第一节

时,边际效用等于零,超过极大值继续消费时,边际效
用为负而总效用绝对减少。
2018/6/7
36
4.效用价值论

“多买少算”是一个不成文的市场交易规则:对商家来
说是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对消费者来说是边际效用递 减心态。 理性消费者购买的是满足程度,而不是绝对量,追求的 是效用最大化而非单纯的高消费。

在极少数情况下,有的消费是量越大越满足,但始终 存在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以后必然出现边际效用 递减。 这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理倾向:一个人拥有的(或
消费的)任何一种商品的数量越多,他对该商品数量
的任何增加所作的评价就越低。
2018/6/7
29
3.幸福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衣食无忧,却怨言很多。用与边际效用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概念
总效用(TU)
边际效用(MU)
消费一定量物品中 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消费量增加一单位,所 增加的满足程度
2018/6/7
12
消费量增加后,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变化情况:
汉堡包的消费量 0
总效用
0
边际效用
0
1
2 3 4 5
30
50 60 60 50
2018/6/7
24
四、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MU)是指商品消费量每增 减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或换言之,边际 效用是指商品消费量中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商品所提供 的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个人随着所消费的某种商品或劳
务的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或劳务所增加
吧。
2018/6/7
26
1、造成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①人的生理或心理对某种连续刺激的反应下降。即消 费一种物品的数量越多,人的心理和生理上对这种连 续反复刺激的反应就会减少,从而使满足程度递减, 最后甚至会出现反感或抵制。
2018/6/7
27

② 物品本身所具有的多种用途,一般地说消费者总是先 把它用在最基本层次的需要上,因而第一单位的消费就会
效用理论
2018/6/7
3
一、效用的概念

效用(Utility)是指商品或劳务满足人们需要的能力。 它表示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所获得的满足程度(主
观心理感受)。
效用是指人们从消费某种物 品中得到的满足感
效用是一个主 观心理感受
2018/6/7
效用与使用 价值不同
4
欲望 want
效用 utility
30
20 10 0 –10
2018/6/7
13
效 用
随着所消费的物品
数量的增加,该物
品对消费者的边际 TU 效用是递减的。西
0
MU
物 品 的 数量
方经济学认为这是 一种普遍现象,并
①边际效用大于0时,总效用增加
②边际效用等于0时,总效用最大 ③边际效用小于0时,总效用减少 ④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018/6/7
偏好 favor 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 ∴ 消费者行为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2018/6/7 5
幸福了吗?
幸福=效用/欲望 消费者行为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作为产品提供者如何做到:???

2018/6/7
6

在消费领域,效用这一概念用来衡量消费者获得满足或幸 福的程度。

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 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
2018/6/7
31
奚恺元教授与“幸福学”( Hedonomics )

认为幸福取决于许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 ,我们的
最终目标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人们的幸福。

时间性的比较和社会的比较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感。 幸福的另外一个来源是脉冲式的变化所带来的。 《别做正常的傻瓜》
2018/6/7
将这种现象称之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4
2.边际效用由谁决定?

边际效用量,取决于需要和供应之间的关系。要
求满足的需要越多和越强烈,可以满足这些需要
的物品量越少,那么得不到满足的需要就越重要, 因而物品的边际效用就越高,反之,边际效用和 价值就越低。
2018/6/7
15

一个农民独自在原始森林中劳动和生活,收获了5袋
有最大的边际效用,当第一层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后,消费者就会把它用到第二、第三……等等层次的需要, 从而使其用途越来越次要,边际效用也就递减了。
2018/6/7
28
2、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要注意几点:

边际效用递减是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消费产生的现象。
它的前提是人的偏好没有改变,连续消费某种物品。
2018/6/7
19
解释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区分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水的 总效用是巨大的,没有水,我们无法生存。但对某种物品 消费越多,其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也就愈小。我们用 的水是很多的,因此最后一单位水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就微
不足道了。相反,钻石的总效用并不大,但由于我们购买
的钻石极少,所以,它的边际效用就大了。
望的功效。

能否对消费者心理做出深度分析和准确判断是商家经营成 败的重要因素。例:“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018/6/7
7
二、效用的特点 1、主观性: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偏好)
例:什么东西最好吃?
2018/6/7
8
最好吃的东西 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 鼠。老鼠的肉非常嫩,味道美极了!” 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 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瞧你们这两个傻 瓜,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 东西是什么?是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

2018/6/7
37
幸福了吗?
幸福=效用/欲望 消费者行为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作为项目/产品提供者如何做到:??? 讨论

2018/6/7
38
五、态度与效用
1、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对某种事物或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
定的心理倾向。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中 介因素,个体对外界的反应会受到自己态度的调节。
2018/6/7 9
最好吃的东西

说明了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不 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 大小的不同评价。
2018/6/7
10
2、相对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例:发现在岔安村,有人扔1000代元宵

商品市场由人们的偏好决定,所以,企业和商 人应该主动去开发、发现消费者的一些偏好。
32
B、企业的激励问题(如何利用人的偏好、物质奖励的 有限性问题等)

企业领导人在经营过程中,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激励 机制,必须抓住的关键就是如何理解员工的偏好。当
人力资源主管在建立各种各样的激励机制时,必须能
够预见到激励对象对此会做出怎样的反映,无论是设 计薪酬制度,还是出台招聘、解雇、职称、职位、工 作环境等政策,只有深入理解他们的偏好,才能找到 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最优方案。
谷物,这些谷物要使用一年,他是一个精打细算的人,
因而精心安排了5袋谷物的计划。
2018/6/7
16

第一袋谷物为维持生存所用。 第二袋是在维持生存之外,来增加体力和精力的。

此外,他希望有些肉吃,所以留第三袋谷物来饲养
鸡、鸭等家禽。 他爱喝酒,于是他将第四袋谷物用于酿酒。 对于第五袋谷物,他觉得用它来养几只他喜欢的鹦 鹉,这样可以解闷。
边际效用低的水支付低价格是一种理性的行为。“物以稀
为贵”的道理正在于“稀”的物品边际效用高。
2018/6/7 21
3. 如何增加社会的总效用?

交换与效用
由于“同一件东西对不同的人来说,具有不同的效 用,因此我们需要“交换”。(市场经济)

习惯与效用 改变习惯:从低效用到高效用

“损失厌恶”与效用 失去与获得相比,失去带给人的痛苦往往会大于获
偿他,他才会愿意参加试药实验。
2018/6/7
23
痛苦与快乐
结果:

在第一种情况下,大部分人会愿意出几百块钱来买药。 在第二种情况下,医药公司即使花几万块钱,大部分人 也不愿意参加试药实验。

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损失的痛苦要
远远大于获得的快乐,同样数量的损失所带来的痛苦是 获得所带来的快乐的2倍多。

2018/6/7
17

显然,这5袋谷物的不同用途,其重要性是不同的。 现在提出的问题是,如果一袋谷物遭受了损失,比 如被小偷偷走了,那他将失去多少效用?
2018/6/7
18
价值悖论(paradox of value)又称价值之谜,指有
些东西效用很大,但价格很低(如水),有些东西效用很
小,但价格却很高(如钻石)。 价值悖论是亚当·斯密在200多年前提出的,直至边际 效用理论提出后才给予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2018/6/7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