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合集下载

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及主要类型探析

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及主要类型探析

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及主要类型探析现代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入先进的科技、管理和生产方式,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环境和改善农民生活为目标的农业模式。

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农业转型和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现代农业的内涵及主要类型进行探析。

现代农业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技引领。

现代农业注重科技创新,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装备和生物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是绿色生产。

现代农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精细化管理、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等方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农业服务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注重发展农业服务业,包括农机服务、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旅游等,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民收入的多元化。

我国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包括规模化农业、特色农业和智慧农业。

规模化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大规模、集约化的生产方式。

规模化农业通过土地整合、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管理和专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特色农业是指以当地特有的资源、土壤和气候条件为基础,发展适应当地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农业产业。

特色农业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建设,通过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和开发,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地区的经济效益。

农村旅游、特色种植业和畜牧业等都属于特色农业的范畴。

智慧农业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农业模式。

智慧农业包括农业大数据、无人机技术、传感器和物联网等,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技术应用,提供农业决策的参考和帮助,使农业生产更加精准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化。

我国现代农业通过引入先进科技、保护环境和发展农业服务业,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村现代化的推进。

规模化农业、特色农业和智慧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它们各有特点,共同构建起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将继续在农业转型和农村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
• “石油农业”、“生态农业”都属于单向性发展的农业, 各是一种极端农业类型的代表。未来农业可能朝向介于两 者之间或者取两者优点的综合性农业方向发展。 • 如: • 有机肥、绿肥和无机态氮、磷、钾肥相结合; •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也要靠化学手段和生物手段相结合的方 法来解决; • 农业生产要在综合考虑经济、就业、环境、自然文化景观 、食品保健等方面后,再进行科学安排的一种模式。
• • • • •
现代农业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大意义 国内现代农业模式借鉴 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 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与主要内容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及特征
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 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 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 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 平的农业。
•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二)现代农业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三)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大方向
• (四)现代农业发展的十大模式
(一)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 “6最”思路:
• • 最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最大效率的提高经济效益


最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最大程度的市场化运作


最大可能的规模化生产
最大可能的运用科学技术
现代农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的生产要素(尤其是现 代科学技术)的农业,是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 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农业,是农 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农业,是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同时也是政府 公共财政补贴的农业。
(二)现代农业的内涵
• • • • • • • • 一是用现代的物质条件来武装农业 二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 三是用现代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 四是用现代的经营形式来推进农业 五是用现代的发展理念来指导农业 六是用培养新型农民来发展农业 七是提高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 八是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劳动生 产率 • 九是提高农业的素质,提高农业的效益和提高农 业的竞争力。

什么是现代农业

什么是现代农业

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

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

其基本特征是: 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现代农业的不同解释1、现代农业是指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用现代经营理论和方法管理的,用高效便捷的信息系统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的,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持的农业2、现代农业通常是指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建立在高度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农业.这种能源农业以输入的石油能超过输出的食物能为基本特征(龚绍文1987)打破封闭式的农业循环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其速度超过前两个阶段。

3、现代农业则主要是指在技术与制度方面不断进步、以固定数量的农业资源能够生产出更多农产品的农业.4、所谓现代农业是指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来武装的农业.具体表现在用机械代替人力畜力提高生产效率5、现代农业是指整个农业的生产组织、生产管理、生产经营、生产工具、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观念,及其农产品的质量、储存、保管和流通等方面,具有当代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6、现代农业的概念是针对传统农业而言的,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产活动.现代农业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企业发展为龙头的农业,是实行企业化管理,产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现代农业的模式现代农业的模式包括绿色农业,物理农业,休闲农业,工业化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等。

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现代农业的内涵一、是创新的理念。

创新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创新的主体,尤其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农业高新技术正在加速现代农业的建设进程。

创新渠道主要包括:⑴引入新的农业新产品;⑵引入农业高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⑶开辟新的农产品市场;⑷开拓并利用农业生产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⑸实现农业企业的新组织。

除农业科技创新之外,现代农业的创新还包括农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的创新。

二、产业化的经营理念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随着专业化和协作的发展,农业开始实行一体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通过利益或产权等联结,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同时,与现代生产手段、生产技术相适应,农业发展突破了传统的产加销环节、部门相互割裂、城乡界限明显等局限性,通过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带农户(家庭农场)等生产组织形式,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走向一体化,农业与工业、商业、金融、科技等不同领域相互融合,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业产业链条大大延伸,农产品市场半径大为拓展,逐步形成了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式。

三、集约化经营的理念现代农业本质是集约农业,农业发达国家在推进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中,因要素禀赋的差异而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有的实施资本和技术集约,有的实行劳动和技术集约。

我国人均耕地较少,土地使用以家庭经营为主,农业资本积累薄弱,在现代业建设中应重点推行劳动集约,适度推进资金、技术集约,积极推动管理集约,走劳动、资金、技术、管理集约相结合的道理,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

四、外向型的理念现代农业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综合怀开放性的产业,客观上它要法语充分利用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积极参加国际间的分工合作,以及参加国际市场间的竞争,促进发展开放经济。

美国农业是典型的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农业,非常注意开拓国外市场。

现代农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分析

现代农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分析

《现代农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现代农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代农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分析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深入研究现代农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点(一)现代农业的内涵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经营理念,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农业发展模式。

(二)现代农业的特点1.科技含量高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先进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2.产业化程度高现代农业实现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业的附加值。

3.规模化经营现代农业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4.生态环保现代农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与类型(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具有较大规模、较高集约化程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经营组织和个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

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及主要类型探析

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及主要类型探析

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及主要类型探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主要包括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农业标准化和农业品牌化等方面。

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包括规模化农业、特色农业、智慧农业和绿色农业等。

规模化农业是指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为目的,大规模集中种植、养殖农产品的一种农业模式。

规模化农业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成本,使农业生产更加可持续。

目前,在我国农村地区,规模化种植和养殖已成为普遍现象。

特色农业是指利用地方特有的自然、文化、历史等资源,生产出有独特品质和特色的农产品。

特色农业能够满足市场对不同品质与口味需求,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目前,我国的特色农业发展方向已经从早期的显性资源向潜性资源挖掘转变,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业企业和团体在不同的领域和区域展开特色农业的发展试验。

智慧农业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管理进行信息化、智能化处理的一种农业模式。

智慧农业可以实现从生产管理到市场销售的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智慧农业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

绿色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方法,把绿色生产理念贯彻于农业生产、质量控制、产品加工等全过程,进而实现生产环节无污染、产品具有安全保障的一种农业模式。

绿色农业可以让农产品保持更加天然的状态,更安全、营养丰富,更有助于消费者健康。

绿色农业也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环保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倡导的是绿色、可持续、高效的理念。

各种农业模式之间相互配合,可以有效地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提升农民的生产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及评价标准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及评价标准


1995 年上中等收入国家人均 GN P4260 40000 0120 美元
02 非农业产业在 GD P 中的比重 03 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全部劳动力比重 04 农业劳动生产率
%
≥90
%
≥30
元 人 1 年 20000
0110 0110 0105
1995 年上中等收入国家为 91%
05 农机化综合作业率
11 关于指标体系的内容范围。 按照广义农业现代化的观点, 我国下世纪初叶 部分地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以农业现代化为重 点的农村现代化, 那么在指标体系中就不仅包括农 业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的指标, 还应该包括反映农 村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基本指标。 如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综合反映经济总体水平, 应在指标体系中占据 首要位置; 农村非农产业指标反映了农业劳动力向 非农业部门转移的程度, 直接决定了农业劳动率和 土地产出率的高低, 并且又在农村经济的繁荣程度 中起决定作用, 所以也应该包括在评价指标体系之 内; 乡村城镇化指标综合反映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发 展程度, 而且城镇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亦 应列为评价指标的内容之一。此外, 农村其他重要指 标如农民素质、科技教育、社会稳定等均在不同方面 反映了农村社会的进步程度, 所以评价指标体系也 应把这些内容包括在内。 有人不同意这种设计指标体系的思想, 认为应 该把农业指标同其他指标区分开来, 称作主体指标 和相关指标, 或者叫目的指标和条件指标, 且主体指 标或目的指标作为评价的重点。 我个人不同意这种 看法, 原因之一是我们所说的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是 广义的, 农业仅仅是农村经济的一个部门, 是农村社 会的一部分, 农业的发展水平不等于甚至不代表农 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原因之二是我们所说 的农业现代化的目的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 展, 把农业一个部门的发展作为现代化的目的是不 合适的。 所以我主张统一权衡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 (确定权重) , 不再进行不必要的分类。 21 关于评价指标的数目和筛选原则。 国际通用的农村现代化指标一共有 10 个, 即: 服务部门产值比重、非农就业人员比重、有文化人口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

附录:注释1.现代农业:关于现代农业的概念、内涵和特征,有许多观点,不尽统一。

通常认为现代农业,是指在现代、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

具体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强调“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见中发[2004]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以及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现代农业也是一种具有科学发展观及具有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绿色产业。

2.大农业:本规划中的大农业涵盖农、林、牧、渔以及农产品储运加工业。

其中农业包含大宗(粮棉油作物)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市场导向型农业等;林业包含果业;畜牧业包含规模化饲养和农区畜牧业;渔业包含水产养殖和海洋捕捞等。

3.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某一层级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发生范围在该层级所辖3个行政区域以上,或发生范围虽不足3个下一级行政区,但对农业造成重大影响和危害的气象灾害。

4.坚持把气象为农业服务作为首要任务:见气发〔2008〕457号《中国气象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指导意见》。

5.农用天气预报:农用天气是指对整个农业生产活动和作物生长过程影响较大的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

农用天气预报是从农业生产需要出发,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农业气象预报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农业气象定量评价技术等,预测未来对农业有影响的天气条件、天气状况,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性服务的农业气象专项业务。

6.3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简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业的内涵
一、是创新的理念。

创新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创新的主体,尤其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农业高新技术正在加速现代农业的建设进程。

创新渠道主要包括:
⑴引入新的农业新产品;
⑵引入农业高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
⑶开辟新的农产品市场;
⑷开拓并利用农业生产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
⑸实现农业企业的新组织。

除农业科技创新之外,现代农业的创新还包括农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的创新。

二、产业化的经营理念
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随着专业化和协作的发展,农业开始实行一体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通过利益或产权等联结,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同时,与现代生产手段、生产技术相适应,农业发展突破了传统的产加销环节、部门相互割裂、城乡界限明显等局限性,通过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带农户(家庭农场)等生产组织形式,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走向一体化,农业与工业、商业、金融、科技等不同领域相互融合,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业产业链条大大延伸,农产品市场半径大为拓展,逐步形成了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式。

三、集约化经营的理念
现代农业本质是集约农业,农业发达国家在推进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中,因要素禀赋的差异而采取了不同的模式,有的实施资本和技术集约,有的实行劳动和技术集约。

我国人均耕地较少,土地使用以家庭经营为主,农业资本积累薄弱,在现代业建设中应重点推行劳动集约,适度推进资金、技术集约,积极推动管理集约,走劳动、资金、技术、管理集约相结合的道理,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

四、外向型的理念
现代农业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综合怀开放性的产业,客观上它要法语充分利用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积极参加国际间的分工合作,以及参加国际市场间的竞争,促进发展开放
经济。

美国农业是典型的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农业,非常注意开拓国外市场。

五、适度规模经营的理念
现代农业是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客观上要求投入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和管理技术,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整合,达到最佳比例,产出效益最大。

六、标准化的理念
现代农业是一种标准化农业,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生产、加工及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标准化融技术、经营、管理于一体。

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己成为商品生产和农业科技推广的一种有效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