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例解说水库灌溉工程设计
高台灌溉工程设计报告

高台村水泵站初步设计一 .综合说明1.1概况南郑县高台镇高台村水泵站工程位于高台村北部,主要解决农业灌溉用水问题。
该村位于该村距离县城12公里处,阳春至三门公路从境内通过,交通便利,具有较强的地理优势。
多年来,该村因为天气原因及渠道老化失修使得一部分水稻面积无法继续耕种,改为旱地,使得群众生活生产及经济效益低下。
请求改善当地灌溉用水条件的愿望十分迫切,修建抽水泵站工程对促进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十分必要。
1.2工程建设条件高台村地处平川区,地势平坦,属于汉江二级支流濂水河系,该区内以河道、水库灌溉为主。
项目区气候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4.1 摄氏度,最高气温38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为800-1000mm,年平均无霜期为252天,全年平均风速1.4m/s,以西北风为主,最大冻土深度0.7m,属山间断陷盆地,主要岩性为亚粘土、砂土、砂砾组成,基底属花岗岩组成。
经调查该工程取水条件便利,地质情况,能够满足该供水工程建设要求。
二 .工程必要性和可行性长期以来,该村群众生产用水由天生堰和流珠堰提供,但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原因天生堰水量不足,且高台村处于尾水造成了一部分面积改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群众的经济发展。
该村地处两河乡至阳春镇公路段交通便利,利于工程的施工。
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工程建设任务规划原则:利用现有设施条件,以“消除隐患、提高效益、改变面貌”为目标,坚持“着眼将来、科学规划、经济合理”的原则,对该站实施技术改造,进一步降低灌溉工程运行成本,为灌区推广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受益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以上原则,对照工程存在的问题,确定主要工程任务如下:(1)进水渠从流珠堰引水,长约4.60m,需要新建。
(2)出水渠多年失修,需进行整修,并进行衬砌。
(3)需购置水泵等机电设备。
(4)架设50m的输电线路。
四.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4.1 主要设计参数4.1.1灌溉设计标准(1)灌溉设计保证率取P≥90%,达到50天无雨不旱。
水利工程_施工案例(3篇)

第1篇一、工程背景荆江灌区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是湖北省内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灌区设施老化,灌溉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需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湖北省政府决定实施荆江灌区(一期)改造工程。
二、工程概况荆江灌区(一期)改造工程总投资15.68亿元,覆盖全县14个乡镇。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加固改造渠首引水闸、沟渠整治、新建灌溉泵站等。
工程完成后,将新增灌溉面积20万亩,改善灌溉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施工难点1. 施工环境复杂:工程涉及多个乡镇,施工场地分散,地质条件复杂,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 施工周期紧张: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要求施工单位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
3. 施工技术要求高:工程涉及加固改造渠首引水闸、沟渠整治、新建灌溉泵站等,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四、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成立工程指挥部,负责工程的整体规划、协调和指挥。
下设施工、质量、安全、材料、财务等管理部门,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2. 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4. 施工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施工安全。
五、施工成果1. 工程按期完成:经过各方共同努力,荆江灌区(一期)改造工程于2023年底顺利完工。
2. 工程质量优良:工程经过验收,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3. 灌溉效益显著:工程完成后,新增灌溉面积20万亩,有效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4. 社会效益显著:工程完成后,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六、总结湖北荆江灌区(一期)改造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我们要继续发扬工匠精神,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安全、高效、优质地完成。
泵站典型设计(灌溉工程)

泵站典型设计(灌溉工程)- 工程设计泵站典型设计(灌溉工程)一、正常取水位的确定通过AA县水利局多年观测数据,泉点最枯水位不低于1520m左右,因此取水位定在1520m。
二、泵站型式选择由于杨箐泉水出露于岩溶低洼地,汛期水位涨幅达1.5m,提水不需考虑泵站防洪问题。
由于泵站附近内地势较平坦,泵站采用离心泵提水,修建地面式砖混结构泵房,有效利用泵站现有的良好交通、电力、通讯等有利条件。
三、泵站水力机械根据灌区需水量计算,换算成泵站16h提水流量为80.49m3/h,考虑烟区灌溉时间短,利用率较低,拟选择安装两台泵(一用一备)。
扬程确定:1、取水高程1520.0m,高位水池底板高程1605.0m,即实际扬程85m.2、上水管长370m,进水管6m,经计算水头损失为4.95m、0.91m。
由实际扬程+水头损失得出总扬程为85+0.91+4.95=91.86m.水泵的选择泵站设计流量Q=80.49m3/h,安装两台多级单吸分段式离心泵,单台设计流量Q=80.49m3/h。
设计净扬程为:实际扬程85m+水头损失5.86m+余量3m=93.86m。
水泵参数如下表:型号流量Q转速n(r/min)扬程H(m)效率η(%)功率N(kw)气蚀余量(NPSH)rm³/hL/s轴功率电动机功率JGGC100 72-20×5722014801086532.4452.510027.81007237.8312635857041.7`4当扬程为93.86m时,流量为80.49m3/h,效率72.4%,可见泵在高效区运行。
四、水泵安装高程的确定JGGC 100-20×5型水泵必需汽蚀余量△hc为2.5~4.0m,为了泵的安全运行,根据机械工业部部颁标准JB1040-67规定,对一般清水泵的临界气蚀余量基础上再加上0.3m的安全余量,即[△h]=△hc+0.3 =2.8~4.3m。
允许吸上真空高度:式中:pa/γ——吸水面上的实际压头,8.96m;pv/γ——抽水实际温度下的汽化压头,0.24m;Δh——允许气蚀余量,3m;hg——进水管的水头损失,0.86m;经计算,所选择水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为3.86m,根据实际地形情况,选定泵房地面高程为1521.50m,水泵安装高程为1521.72m,安装高程与吸水池高差1521.72-1520=1.72m <[Hs] =2.8~4.3m,满足吸上高度要求,因此泵站安装高程定为1521.72m。
水利工程典型设计方案

水利工程典型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水利工程是指在水资源调配、治理、利用和保护等方面进行的工程建设,通常包括水库、水渠、泵站、灌溉系统等。
水利工程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水资源的供应和水质的保护,同时保障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等需求。
本文将以一个典型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案为例,详细介绍工程的概况、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工程实施等内容。
二、工程概况1. 项目名称:XX水库及配套灌溉工程2. 项目位置:XX省XX市3. 基本情况:该项目位于XX省XX市,属于典型的山区农田灌溉工程。
由于该地区干旱少雨,农田严重缺水,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旨在通过修建水库、建设灌溉系统,解决当地农田的缺水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4. 工程规模:水库总库容XXX万立方米,灌溉面积XXX公顷。
5. 工程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水库、泵站、干渠、支渠、自流灌溉等主要设施。
6. 目标效益:预计本工程建成后,全面解决当地农田的缺水问题,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加和农业产值的提升。
三、设计原则1. 充分调查研究:在设计之前,需要对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气象和土壤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综合利用水资源: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合理利用山区降雨和地下水资源,尽可能减少对外部水源的依赖。
3. 注重环保与生态: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和修复当地生态系统。
4. 高效节水:设计灌溉系统时,应选用先进的节水设备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五、设计方法1. 水库设计:采用地质勘察和工程地质资料,确定水库的规模和位置,保证水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对水库的抗洪、排涝和蓄水等功能进行充分考虑。
2. 灌溉设计:根据农田的地形、土壤和作物种类,设计适合的灌溉制度和灌溉设施,保证农田灌溉的均匀和高效。
水库灌溉工程设计方案

水库灌溉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水库灌溉工程是指利用水库储存的水源来进行农田灌溉的工程项目。
本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可行的水库灌溉工程设计方案,确保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水源。
二、设计目标1. 提供足够的水量:水库灌溉工程需确保为农田提供充足的灌溉水量,使作物得到良好的生长和发展。
2.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合理的工程设计和管理,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浪费。
3. 提供稳定的水源:确保供水的稳定性,使农民在各季节都能及时获得所需水源。
4. 节约能源:在设计方案中应考虑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三、工程设计方案1. 水库建设:a. 选择合适的位置:根据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选择适合建设水库的位置。
b. 容量设计: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情况,合理确定水库的容量和规模,保证农田灌溉的水源充足。
c. 大坝结构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和洪水情况,设计合适的大坝结构,确保水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d. 蓄水池规划:确定蓄水池的位置和数量,合理规划蓄水池的周边环境。
2. 灌溉系统设计:a. 灌溉渠道规划:根据农田分布和水库位置,规划合理的灌溉渠道网络,确保水能顺利输送到各农田。
b. 滴灌和喷灌系统应用:采用滴灌和喷灌系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并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c. 节水器材选用:选择节水型灌溉设备,如水流控制阀、压力调节器等,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3. 自动化管理系统设计:a. 建设监测装置:在水库、灌溉渠道和农田等关键位置建设监测装置,实时监测水位、水质等参数。
b. 数据传输与处理:通过网络技术,将监测数据传输到中央管理中心,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c. 决策支持系统:基于监测数据和农田需求,开发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智能化的灌溉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四、环境影响评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对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环保对策。
水利灌溉典型工程设计方案

附件:典型工程设计二〇一七年四月典型工程设计1.1 典型设计说明根据现有农田改造与新增农田灌溉不同、水源类型与单井出水量不同、耕地地形条件不同,选择不同的典型设计。
地下水滴灌典型设计,选择坡耕地与平原耕地两种耕地类型和单井出水量及控制灌溉面积不同的四个组合类型。
喷灌选择单机控制面积300亩、500亩两种控制灌溉面积和小型扬水站地表水水源、地下水水源两种水源类型组合的四个类型。
畦田地面灌溉选择一种类型。
实施方案共选择了滴灌、喷灌灌溉两种节水灌溉方式下的8个典型设计。
8个典型区的主要指标详见表1.1-1。
表1.1-1 内蒙古“四个千万亩”典型工程设计类型耕地类型水源类型节水灌溉方式 典型类型典型工程设计类型 类型 类型 方式编号 单井出水量或单机供水量(m 3/h ) 单井或单机控制面积(亩)坡耕地地下水 滴灌1 32 181 平原耕地2 32 1513 50 2204 80320 地下水喷灌5 (63+63)120500 6 80 300 地表水7 120 500 8703001.2 滴灌典型设计 1.2.1水源工程设计滴灌工程水源工程设计包括水源井设计和井房设计。
(1)更新水源井设计更新机井依据《机井技术规范》(GB/T50625-2010)并参考周边机井的设计进行。
新打机井为混凝土管井和钢管井,混凝土管井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和通辽市,新打水源井的原因是更新和重新布局调整。
设计混凝土管井的内径为Φ300mm ,壁厚50mm ,下管深度为60m ,其中沉淀管5m ,滤水管40m ,井壁实管15m 。
根据项目区水文地质情况,单井出水量分别为50 m 3/h 和80m 3/h 。
(2)井房设计由于原有机电井和现有可利用机电井没有井房,本次设计为了保护配电设备、水泵和滴灌工程首部系统的正常工作,每眼机电井建一个机井管理房,单个井房建筑面积12m2,地面以上尺寸为:长×宽×高4×3×4.3m,基础采用砖砌体和混凝土圈梁结构,地上墙体采用砖砌体结构,井房内采用C15混凝土地面,房顶采用蓝色彩钢板。
水利灌溉典型工程设计方案

⽔利灌溉典型⼯程设计⽅案附件:典型⼯程设计⼆?⼀七年四⽉典型⼯程设计1.1典型设计说明根据现有农⽥改造与新增农⽥灌溉不同、⽔源类型与单井出⽔量不同、耕地地形条件不同,选择不同的典型设计。
地下⽔滴灌典型设计,选择坡耕地与平原耕地两种耕地类型和单井出⽔量及控制灌溉⾯积不同的四个组合类型。
喷灌选择单机控制⾯积300亩、500亩两种控制灌溉⾯积和⼩型扬⽔站地表⽔⽔源、地下⽔⽔源两种⽔源类型组合的四个类型。
畦⽥地⾯灌溉选择⼀种类型。
实施⽅案共选择了滴灌、喷灌灌溉两种节⽔灌溉⽅式下的8个典型设计。
8个典型区的主要指标详见表1.1-1 o内蒙古“四个千万亩”典型⼯程设计类型表1.2.1⽔源⼯程设计滴灌⼯程⽔源⼯程设计包括⽔源井设计和井房设计。
(1)更新⽔源井设计更新机井依据《机井技术规范》(GB/T50625-2010)并参考周边机井的设计进⾏。
新打机井为混凝⼟管井和钢管井,混凝⼟管井主要分布在⾚峰市和通辽市,新打⽔源井的原因是更新和重新布局调整。
设计混凝⼟管井的内径为①300mm壁厚50mm下管深度为60m,其中沉淀管5m,滤⽔管40m,井壁实管15m根据项⽬区⽔⽂地质情况,单井出⽔量分别为50 m3/h和80n T/h。
(2)井房设计由于原有机电井和现有可利⽤机电井没有井房,本次设计为了保护配电设备、⽔泵和滴灌⼯程⾸部系统的正常⼯作,每眼机电井建⼀个机井管理房,单个井房建筑⾯积12吊,地⾯以上尺⼨为:长X宽X⾼4X 3X 4.3m,基础采⽤砖砌体和混凝⼟圈梁结构,地上墙体采⽤砖砌体结构,井房内采⽤C15混凝⼟地⾯,房顶采⽤蓝⾊彩钢板。
1.2.2滴灌节⽔灌溉制度设计(1)灌溉设计保证率依据《节⽔灌溉⼯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滴灌⼯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确定设计灌溉保证率为85%(2)基本资料项⽬区⼟壤主要为砂壤⼟,⼟壤⼲容重1.42g/cm3,⽥间持⽔率为23%灌溉⽔利⽤系数为0.95,项⽬区主要种植作物为⽟⽶。
水利工程施工实例(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某水库位于我国南方某省,是一座以灌溉、发电、防洪为主,兼顾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
水库总库容为1.5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6万亩,装机容量为3万千瓦。
水库大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为280米,最大坝高为95米,坝顶长度为600米。
二、施工过程1. 施工准备(1)组织机构:成立大坝建设指挥部,下设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物资供应、财务等职能科室。
(2)技术方案: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分阶段施工,先进行基础处理,再进行坝体浇筑。
(3)物资供应:根据施工进度,提前采购混凝土、钢筋、水泥等原材料。
2. 基础处理(1)清基:清除坝基范围内的树木、杂草、杂物等。
(2)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开挖坝基,形成具有一定坡度的坝基面。
(3)地基处理:对坝基进行压实,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3. 坝体浇筑(1)模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安装模板,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2)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绑扎钢筋,确保钢筋间距、直径等符合规范。
(3)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混凝土,通过泵送系统进行浇筑。
(4)养护: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4. 工程验收(1)质量验收: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对大坝建设进行质量验收。
(2)安全验收:确保施工安全,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3)竣工验收:完成大坝建设后,组织专家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三、施工难点及对策1. 施工难点(1)地质条件复杂:坝基地质条件复杂,需要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措施。
(2)施工工期紧张:大坝建设工期紧,需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3)施工环境恶劣:施工期间,天气变化无常,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
2. 对策(1)地质勘探:加强地质勘探,确保地基处理措施的科学性。
(2)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
(3)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确保施工安全。
四、施工成果通过大坝建设,水库成功实现灌溉、发电、防洪等功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实例解说水库灌溉工程设计4
工程实例解说水库灌溉工程设计
本文介绍了麻沟水库基本水利计算和工程设计以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该工程的修建能解决灌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问题,以供参考。
1 工程背景
当前水库灌溉是一项有效供水和灌溉措施[1-5] 。
麻沟水库灌溉工程位于遵义市汇川区泗渡镇麻沟村,是遵义市北片区唯一较高的水源点,坝址距泗渡镇境内210 国道约,距遵义市约,有乡村公路从坝址通过,工程对外交通方便。
麻沟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主河道长,主河道平均比降%。
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s,多年平均径流量3440万m3。
设计流域及灌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受东南海洋和孟加拉湾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量较充足,加上无霜期长,光、热、水同季,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麻沟水库灌溉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灌溉。
工程建设后将解决汇川区泗渡镇、高坪镇和董公寺镇的农田灌溉和灌区内15000 人、大牲畜3000 头和小牲畜120XX 头的人畜饮水问题。
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在麻沟水库灌区范围内,仅有双仙和大厂沟两座小
型水库:
大厂沟水库在除险后总库容达140万m3,兴利库容104万
m3,放水涵洞出口高程,设计灌溉面积3668亩,灌面高
程在以下;
双仙水库经除险后总库容139万m3,兴利库容万m3,放水涵洞出口高程,设计灌溉面积5100 亩,灌面高程在以下;两水库设计灌面共计8768 亩,现在正在承担起泗渡镇片区的灌溉和人蓄饮用的重担,但由于双仙和大厂沟两座小型水库已修建多年,水库的长年淤积和运行,已导致水库取水保证率低,再加之水库本身的高程比较低,能覆盖的面积相对较小。
由于水资源的缺乏, 用水无法保障, 阻碍了绿色产业和粮食产量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造福地方百姓, 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尽快解决缺水的问题。
项目区灌溉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化程度较低, 灌溉用水问题突出, 急需修建较大的水利工程以解决项目区干旱缺水的现状。
3工程水利计算
麻沟水库灌溉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灌溉。
工程建设后将解决汇川区泗渡镇、高坪镇和董公寺镇的农田灌溉和灌区内 1 5000人、大牲畜3000头和小牲畜120XX 头的人畜饮水问题。
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当地水资源条件以及供水对象的特点, 灌溉保证率取P=80%、农村人畜饮水供水保证率取P=95%、环境用水保证率
取P=90%。
正常水位的确定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综合工程建坝条件、工程投资和水
库水量计算等因素, 为满足河流规划要求, 在本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拟定1036m、1038m、1040m 三个正常蓄水位方案
进行比选。
从水量计算来看,麻沟水库正常蓄水位从1036m 增加到1038m 时,兴利库容增加129万m3,可供水量增加170万m3,单方库容增加水;从1038m增加到1040m时,兴利库容增加150万m3,可供水量增加132万
m3,单方库容增加水。
虽然1036m 正常蓄水位方案投资最省,比1038m 正常蓄水位方案少万元,但1036m 正常蓄水位方案可供水量比1038m 正常蓄水位方案少170万m3,没有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
而正常蓄水位1040m 方案工程总投资比正常蓄水位1038m 方案多万元。
因此,综合坝址地质条件、工程投资和来水用水等因素,本阶段推荐正常蓄水位为1038m,相应库容1040万m3。
水利调节计算
灌溉需水量根据工程的灌溉面积、田土比例及作物组成, 采用相应作物相应年份的灌溉定额进行长系列计算。
麻沟水库为不完全多年调节,其计算时段5月〜8月为旬,其他月份为月。
灌区内渠系水利用系数取为,田间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
经计算,灌区多年平均灌溉用水量为1860万m3, P=80%, 灌溉用水量为2130万m3。
麻沟水库在保证设计灌面灌溉前
提下,还可以解决灌区范围内万人、万头大牲畜和万头小牲畜的人畜饮用水问题。
根据有关规范, 农村人均用水定额采用/d、大小牲畜用水定额采用/d、/d ,设计拟采用渠道供水。
经计算,麻沟灌区农村人畜用水量为万m3/年。
渠道流量计
算对麻沟水库水稻、蔬菜历年最大旬定额进行统计,P=80%,水稻、蔬菜、果林最大旬定额为分别为/亩、/亩和/亩。
根据其渠系布置及各渠道分布的灌面,自渠末逐渠道向渠首推算,计算得到各渠道设计流量成果,其中渠道输水方案渠系水利用系数为,干、支渠输水损失分别为%〜25 %。
根据各干支渠
的控制灌面及渠道长度从支渠到干渠,再到总干渠逐条渠道计算灌溉设计流
量,即得到总干渠首设计流量为/s。
由于灌区人畜饮
水供水采用渠道供水,人畜饮水供水量按渠长均分。
4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工程总体布置
本工程规模为中型,工程等别为III 等。
本工程坝线具有唯一性,从坝线地形地质条件看,该坝线可建刚性坝,也可考虑当地材料柔性坝。
麻沟水库灌溉工程枢纽总体布置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主坝,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副坝,主坝左岸边溢洪道,左岸导流兼放空隧洞,左岸取水隧洞,南向灌区渠系建筑物,其中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主坝最大坝
高,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副坝最大坝高,水库正常蓄水位1038m,死水位1017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1040万m3,最大库容1160万m3,取水隧洞布置于大坝左岸,取用流量/s,设一岸塔式进水口,取水隧洞全长,取水隧洞含有压进水口和无压城门隧洞两部分,取水隧洞尺寸为宽x高=X;灌区渠系及建筑物
平面总长度。
主要枢纽建筑物
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轴线选择重力坝坝轴线下游处,计算得防浪墙顶高程,取防浪墙高,故坝顶高程为,坝轴线长度为。
大坝上、下游坝坡均为1 :。
拟定坝顶顶宽,净宽为。
河床段趾板建基面高程为,最大坝高。
本工程防渗混凝土面板采用等厚结构设计,厚度为;面板设垂直缝,在两坝肩附近的面板设张性垂直缝,间距6m 左右,其余部分的面板设压性垂直缝,间距为。
本方案趾板采用趾板面等高线垂直于“ X ”线布置形
式,趾板厚,其宽度按岩石地基容许水力梯度确定,趾板宽度统一取为,河床及两岸趾板每隔12m〜15m 设一条伸缩缝。
溢流净宽12m,堰顶高程,分2孔,分别设6m x 5m(宽X高)的平板钢闸门,溢流堰为WES 型实用堰,由上游面曲线、下游面曲线、泄槽段、圆弧段和底流消力池段组成,总长。
取水隧洞进水口布置在离大坝左坝肩约处。
灌区渠道设计考虑每隔10m 设置伸缩缝,缝宽〜,缝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