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1
医院急诊科包扎操作规范

医院急诊科包扎操作规范【概述】包扎的目的是保护伤口,免受再次污染。
固定敷料和夹板的位置。
包扎时施加压力,以起到止血作用,为伤口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扶托受伤的肢体,使其固定,减少痛苦。
包扎的材料分别有制式材料(如三角巾、四头带、绷带等)和就便材料两种,我们主要讲述三角巾和绷带这两种材料的基本用法。
【适应证】开放性的伤口,出血较多,骨关节损伤需固定时。
【禁忌证】较深或感染较重的伤口,出血较多,骨关节损伤需固定时。
【操作方法】1.各部位三角巾急救包包扎法:三角巾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掌握容易,包扎面积大。
三角巾的用处很广泛,它不仅是较好的包扎材料,还可作为固定夹板、敷料和代替止血带用。
三角巾急救包使用方法是:先把三角巾的封皮撕开,然后打开三角巾,将三角巾敷料盖在伤口上,进行包扎;还可将三角巾折叠成带状、燕尾状或连成双燕尾状和蝴蝶形等。
这些形状用于肩部、胸部、腹股沟部和臀部等处。
使用三角巾,两底角打结时应为外科结,比较牢固,解除时可将其一侧和其底角拉直,即可迅速地解开。
(1)头部包扎法:①头巾式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的重点放在眉间上部,顶角经头垂向枕后,再将底边经左右耳上向后拉紧,在枕部交叉,并压住垂下的枕角再交叉绕向上到颞部拉紧打结。
最后将顶角向上反掖在底边内或用安全针或胶布固定。
②脑组织彭出的包扎法:遇有脑组织从伤口彭出,不可压迫包扎,要先用大块消毒湿纱布盖好,然后再用纱布卷成保护圈,套住彭出的脑组织,再用三角巾包扎。
③头顶下颌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齐眉,顶角向后盖头上,两底角经两耳上缘向头后部,在枕部交叉压住顶角,再经两耳垂下向前拉,一底角包绕下颌到对侧耳垂前下,与另一顶角十字交叉后,又分别经两耳前上提到头顶打结,再将顶角返折到头顶部,与两底角相遇打结。
(2)面部包扎法①单侧面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对折双侧,一手将顶角压在伤员健侧眉上,另一手将底边的一半经耳上绕到头后,用底角与顶角打结,然后将底边的另一半反折向下包盖面部,并绕颏下用底角与顶角在耳上打结。
急诊抢救技术—创伤患者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

急诊抢救技术—创伤患者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一、止血(一)适应证凡是出血的伤口都需止血。
根据损伤血管不同,外伤出血大致可分为:①动脉出血:出血压力高,可随心脏搏动从伤口向外喷射,呈鲜红色,如在短时间内出血量大,可危及生命。
②静脉出血:血液缓慢持续从伤口流出,暗红色,一般可找到出血点。
③毛细血管出血:多看不清明显伤口,量较少。
(二)操作前准备根据出血性质不同,就地取材,采用不同止血措施。
止血可用的器材很多,现场抢救中可用消毒敷料、绷带,甚至干净布料、毛巾等进行加压止血;充气止血带、止血钳等专用止血器械是较可靠的止血方法。
(三)操作步骤1.加压包扎法适用于创口小、毛细血管或较小静脉的出血。
局部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消毒盖上无菌纱布,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布带加压扎紧,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
2.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动脉位置表浅且靠近骨骼处的出血。
止血方法为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端(近心端),血流被阻断。
①面部出血:在下颌角前约15cm处压迫颌下动脉,大出血时往往同时压住两侧颌下与颞动脉。
②颞部出血:对着下颌关节压住颞动脉。
③用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手指两侧的指动脉,阻断血流;一侧肘关节以下部位的外伤大出血,用一只手的拇指压迫上臂中段内侧,阻断肱动脉血流,另一只手固定伤员手臂;手部大出血,用两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侧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
④下肢出血:一侧下肢的大出血,用两手的拇指用力压迫伤肢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阻断股动脉血流,伤员应该处于坐位或卧位;一侧足部的大出血,用两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别压迫伤侧足背中部搏动的胫前动脉及足跟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3.填塞止血法适用于伤口较深的出血,可用消毒的棉垫、纱布填塞伤口,再用绷带、三角巾等包扎。
4.抬高肢体法适用于临时应急措施,不适用于动脉出血。
5.屈肢法适用于肘或膝关节以下,在肘窝、窝处放上纱布卷、棉垫卷,然后用绷带把肢体弯曲,使用环形或8字形包扎,但方法复杂,一般不采用。
外伤止血包扎评分

一、急救止血技术评分标准三、双人法成人心肺复苏术——基础生命支持的主观评分表满分40分双人法成人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的客观评分表四、右胫腓骨闭合性骨折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比赛评分标准赣州市院前急救技能大比武项目操作流程一、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流程(单人项目:医生操作,护士配合)(一)着装整齐,戴好手套。
(二)医生、护士人员同时入场,举手示意,考官发出指令计时开始。
(三)评估现场环境并报告。
(按上、下、左、右顺序)(四)医生表明身份,安慰患者,告知急救的目的,护士开始准备物品,备好后至患者身旁。
(五)医生检查伤员并报告伤情:口述:患者头顶部有一约4㎝的头皮裂伤,有前臂中段掌侧面有一4×6㎝的软组织挫裂伤口,广泛渗血,中央有喷射性出血。
(三)医生立即用指压止血法止血,并嘱护士继续指压止血法,抬高患肢两分钟,医生用止血带止血,检查止血效果(扪远端动脉搏动情况),记录上止血带的部位及时间。
止血带止血法操作要点:指压止血后先将患肢抬高2分钟,在扎止血带部位(上肢在上臂上1/3段,下肢在大腿上2/3段)垫衬垫,扎止血带压力均匀、适度,以刚阻止动脉血液流动为度,手法正确,扎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要有明显的记录。
(四)对上肢软组织损伤创面,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包扎创面并用三角巾悬吊上肢80~85度,并检查血运。
螺旋形加压包扎止血法操作要点:首先检查伤口,排除异物和骨折情况,然后用敷料按无菌操作原则(敷料手接触面不能接触创面,敷料应大于创面)覆盖在创面上,再用绷带先在敷料远端环行扎两圈使其牢固,然后螺旋形向上包扎,每一圈适度加压压住上一圈的三分之二,使绷带卷边缘保持整齐,最后平绕一圈,在伤肢外侧用绷带扣固定。
包扎完毕敷料不能有外露。
用三角巾悬吊患肢(五)三角巾帽式包扎操作要点:伤口覆盖敷料,嘱护士按压,医生取三角巾帽式包扎。
除去眼镜及头饰,将三角巾底边向内摺起数厘米,置于眉弓上方和头顶,将三角巾两端经耳上方往后收,在枕下交叉,再绕回前额中央打结,将结尾摺入带边内,将三角巾顶角轻轻拉紧固定后摺入带内。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流程图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评估】1、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止血是否有效等情况。
2、评估需要包扎伤口的部位及伤情(割伤、淤伤、刺伤、枪伤、挫裂伤等),确定是否清创及包扎方法,正确选择用物。
3、了解伤员心理状况。
【准备】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
物品:1、制式材料:无菌敷料(棉垫、纱布)、无菌容器、绷带、三角巾、胶带,伤情记录卡等。
2、就便材料:纱巾、围巾、布条、毛巾、手绢、碗等。
环境:安全、相对清洁体位:根据伤情选适宜体位。
【方法】一、三角巾包扎技术1、平结(也称外科结和方结)打结技术将三角巾展开→左右手分别持两底角→右手持右侧底角向左手持底角环绕打结→再用左手持左侧底角向右手持底角环绕打结→打结完成。
解开时将任意一角延U 型结口一侧拉直,即可迅速解开。
2、头顶部包扎技术操作流程: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取适宜体位→摘取伤员眼睛等饰物→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三角巾底边反折→正中置于伤员前额处→顶角经头顶垂于枕后→将两底角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在枕部交叉→ 经耳上绕到前额打结固定(避开伤口和骨隆突出处)→ 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3、风帽式包扎技术操作流程:适用于头部多发伤。
分别将三角巾顶角、底边中点打结待用→ 取适宜体位→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将顶角结置于额前→底边结置于枕后→ 将两底边拉紧并向外反折→交叉包绕下颌部后绕至枕后→ 在预先做成底边结上打结→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4、展开式三角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适用于胸背部受伤及肩部等受伤。
取适宜体位→ 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发生气胸伤员应先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 将加带三角巾顶角越过伤侧肩部,垂在背部→三角巾底边中央正位于伤部下侧→底边两端围绕躯干在背后打结→顶角上的小带将顶角于底边连接打结→ 松紧度适宜→打结处垫衬垫→观察并记录。
5、单肩燕尾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适用于肩部受伤。
急救止血操作方法

急救止血操作方法
步骤一压迫止血
我们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或者纱布,压迫伤口5-10分钟。
步骤二体位止血
我们可以抬高伤肢,使伤处高于伤者心脏位置,以帮助减缓出血。
步骤三指压动脉止血
在上臂内侧,肘窝附近可触及动脉搏动,该动脉就是肱动脉,找到后用一手虎口张开,拇指和其余四指对捏,按压住肱动脉。
步骤四加压包扎止血
用干净的布条或者绷带,环形加压包扎伤口,松紧度以可以插入一根手指为宜;包扎完成后,每隔10分钟检查手指远端血运是否正常。
步骤五止血带止血
可以先将厚布条、毛巾或者衣物等衬垫缠绕在患者上臂上1/3处;然后捆扎止血带,最后一定要标记捆扎时间,并且每间隔半小时到1小时,松开止血带1-2分钟。
如果现场没有止血带,可使用宽约10厘米的布条、领带或者丝巾等条带,捆扎在衬垫上,打一个活结;然后用一根木棒或者筷子,或者笔等小棒插入条带下,旋转小棒将条带旋紧;调整好松紧度后,将小棒一端插入条带的活结中,并拉紧活结,整理好条带尾端;同样也需要标记捆扎的时间,并定时放松条带。
急救止血包扎的操作流程

急救止血包扎的操作流程一、判断伤情在处理任何伤口之前,首先要判断伤情。
这包括评估伤口的深度、大小、形状,以及判断伤口的位置、活动情况和神志状态。
如果伤者出现严重出血、神志不清或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开始急救。
二、准备工具在进行急救止血包扎之前,需要准备以下工具:1.急救箱:内含消毒液、无菌纱布、棉球、镊子、剪刀等必要的急救用品。
2.弹性绷带或塑料止血带:用于控制严重的出血。
3.胶布或别针:用于固定包扎。
三、清洁伤口在包扎伤口前,首先需要清洁伤口。
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伤口,注意不要使用过于粗糙的布料或用力擦拭,以免加重伤口。
同时,用消毒液涂抹伤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
四、使用止血带根据伤口出血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带。
对于手臂或腿部的伤口,可以使用弹性绷带。
对于手部或足部的伤口,可以使用塑料止血带。
注意止血带的使用方法要正确,压力要适中,过紧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过松则无法有效止血。
五、包扎伤口在伤口处放置一块无菌纱布,然后使用绷带或纱布条进行包扎。
包扎时要确保松紧适度,以避免过紧或过松。
同时,要定期更换包扎,保持干燥、整洁。
六、固定包扎用胶布或别针将包扎固定好,以避免包扎脱落或移动。
在固定时,注意不要将胶布粘贴在伤口上,以免引起不适或进一步损伤。
七、观察记录在急救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和记录伤情变化。
记录内容包括包扎时间、更换包扎次数、伤口变化等。
这有助于向医生准确描述伤情,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如果伤者在急救后需要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这些记录也将作为病历资料的一部分。
八、定时更换包扎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定时更换包扎。
这不仅可以保持伤口的干燥和清洁,还可以检查伤口的愈合情况。
通常情况下,每2-3小时更换一次包扎是比较合适的。
如果伤者的伤口出血较多,更换包扎的频率应适当增加。
同时,根据伤情的变化和其他措施的需要,如使用药物或进行特殊处理等,也需要及时调整更换包扎的时间间隔。
外科包扎操作规范

外科包扎操作规范
一、引言
外科包扎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技术,用于治疗创伤或手术后的伤口。
为了确保包扎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档旨在规范外科包扎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外科包扎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 确认患者身份并核对相关医疗文件;
- 准备适当的包扎器械和材料;
- 洗手并戴上相应的防护手套。
2. 伤口处理
在进行包扎之前,需要对伤口进行适当的处理:
- 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异物;
- 消毒伤口以防止感染。
3. 包扎操作
根据伤口的情况,进行正确的包扎操作:
- 选择适当的包扎方式,如四方包扎、盖扣包扎等;
- 选择合适大小的敷料,并在伤口周围固定好;
- 调整包扎的紧度,确保既不松脱也不过紧。
4. 包扎固定
完成包扎操作后,需要进行包扎的固定:
- 用胶带或绷带固定敷料,确保不松脱;
- 根据伤口位置和特殊情况,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如三角巾
固定、夹板等。
三、注意事项
在进行外科包扎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以防止感染;
-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伤口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包扎材料和器械;
- 包扎时应注意避免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 在包扎固定时,应确保固定牢固但不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
- 包扎后应及时观察伤口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四、总结
外科包扎操作对于伤口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遵循本操作规范,能够确保包扎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请所有外科医务人员遵守并落实这些规范,以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1

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
(一)环顾四周,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
(二)带手套,认真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
(三)三角巾帽式包扎操作要点:伤口覆盖敷料,除去眼镜及头饰,将三角巾底边向内摺起数厘米,置于眉弓上
方和头顶,将三角巾两端经耳上方往后收,在枕下交叉,在绕回前额中央打结,将结尾摺入带边内,将三角巾顶
角轻轻拉紧固定后摺入带内。
(四)下肢骨折固定操作要点:用健侧肢体做支撑,两下肢间放厚棉垫以免压迫,从膝下及踝下分别放入四条由
三角巾叠成的宽带,在健侧肢体外侧打结。
四条宽带
放置位置是膝关节处,踝关节处,骨折断端上方,骨
折断端下方。
急救止血技术考核题目
您是一位急救人员,现有一交通肇事现场,现场有一名伤员,他的伤情是:患者头顶偏右有一4.0cm头皮裂伤伤口,有
广泛渗血。
左侧小腿中段可见畸形,有骨擦感,无外伤伤口。
请您就患者的伤情给予正确的处理。
急救止血技术评分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止血包扎技术操作规范及流程
(一)环顾四周,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报告。
(二)带手套,认真检查伤员伤情及出血情况。
(三)三角巾帽式包扎操作要点:伤口覆盖敷料,除去眼镜及头饰,将三角巾底边向内摺起数厘米,置于眉弓上
方和头顶,将三角巾两端经耳上方往后收,在枕下交叉,在绕回前额中央打结,将结尾摺入带边内,将三角巾顶
角轻轻拉紧固定后摺入带内。
(四)下肢骨折固定操作要点:用健侧肢体做支撑,两下肢间放厚棉垫以免压迫,从膝下及踝下分别放入四条由
三角巾叠成的宽带,在健侧肢体外侧打结。
四条宽带
放置位置是膝关节处,踝关节处,骨折断端上方,骨
折断端下方。
急救止血技术考核题目
您是一位急救人员,现有一交通肇事现场,现场有一名伤员,他的伤情是:患者头顶偏右有一4.0cm头皮裂伤伤口,有
广泛渗血。
左侧小腿中段可见畸形,有骨擦感,无外伤伤口。
请您就患者的伤情给予正确的处理。
急救止血技术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