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习题及全解答

合集下载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练习题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练习题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练习题一、选择题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A.氧 B.氟 C.碳 D.氮2.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A.HX B.H2X C.XH4 D. XH33.医学研究证明,用放射性13553I治疗肿瘤可收到一定疗效,下列有关13553I叙述正确的是A.13553I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B.13553I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C.13553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ⅦA族 D.13553I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94.下列关于32He的说法正确的是A.32He原子核内含有2个中子 B.3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C.32He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32He和42He是两种不同的核素5.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氧化性强弱:F2<Cl2 B.金属性强弱:K<NaC.酸性强弱:H3PO4<H2SO4 D.碱性强弱:NaOH<Mg(OH)26.X、Y、Z为短周期元素,这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4、6,则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XYZ B.X3YZ C.XYZ2D.X2YZ3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ⅠA族B.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ⅣA族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8.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元素非金属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减弱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D.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9.下列关于ⅦA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B.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C.ⅦA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是+7价D.ⅦA族元素其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10.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1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C.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D.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12.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和O3互为同位素 B.O2和O3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等物质的量O2和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13.含硒(Se)的保健品已开始进入市场。

高一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粒子半径:K>Cl>S ②氢化物稳定性:HF>H2S>PH3;③离子还原性:S2->Cl->Br->I-④单质氧化性:Cl2>S>Si;⑤酸性:H2SO4>HClO ⑥碱性强弱:KOH>NaOH>Mg(OH)2A.①④⑤B.③⑥C.②④⑤⑥D.①③④【答案】C【解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半径越小,其对应的酸性,氧化性,非金属性,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半径越大,其对应的碱性,还原性,金属性就越强。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点。

2.硅是元素周期表中第14号元素,能正确表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答案】C【解析】在电子排布中,第一层只能排2个电子,第二层能排8个电子,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电子【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知识点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B.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C.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一定位于第三周期【答案】C【解析】A、H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是非金属,错误;B、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可能是非金属,错误;C、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只能是第二周期元素,因为若为第三周期元素,则次外层电子数是8,而最外层电子数最多是8个电子,所以不可能是第三周期元素,只能是第二周期元素,正确;D、某元素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说明该元素的离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所以该离子有3层电子,则该元素是第四周期元素,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4.在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砷B.铍C.铁D.碘【答案】C【解析】A、砷为第VA族元素,为主族元素;B、铍为IIA族元素,为主族元素;C、铁为VIII族元素,不是主族元素;D、碘为VIIA族元素,为主族元素。

高一化学(必修二)《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二)《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二)《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由水溶液的酸性:HCl >HF ,不能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 >FB .人们可以在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腐蚀、耐高温的合金材料C .原子半径随着周期序数的增加而增加D .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X 2-和Y 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离子半径:X 2->Y 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O 2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故SO 2有漂白性B .NO 2与水反应生成HNO 3,故NO 2是酸性氧化物C .H 2SiO 3的酸性弱于H 2CO 3,故非金属性C 强于SiD .CaCO 3难溶于水,故CO 2能与CaCl 2溶液反应 3.下列关于物质应用错误的是 A .3NaHCO 用作烘焙糕点膨松剂 B .2SO 用作食品添加剂 C .34Fe O 用作磁性材料D .Si 做光导纤维4.下列关于硅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硅酸是一种很弱的酸 B .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C .硅酸不稳定,加热脱水会生成二氧化硅D .硅酸可以由可溶性硅酸盐与盐酸反应制得 5.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 .用铁罐车贮存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B .高纯度的硅可用于制作计算机的芯片和太阳能电池C .碳酸氢钠可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也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D .金属镁常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氧化镁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6.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 X m+、b Y n+、c Z n-和d R m-( a 、b 、c 、d 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 ,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①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②a-b=m+n ③元素非金属性:Z R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 Y > A .只有③B .①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B.元素周期表共有9个周期和18个族C.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D.第IA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弱8.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a、Mg、Al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其单核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B.P、S、Cl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对应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C.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Na<Al<Si<ClD.Na、Mg、Al的氢氧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9.短周期元素 A、B、C、D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 与C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习题集及答案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习题集及答案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氢原子结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电子在r<53pm的区域出现的几率密度大;B. 电子在r=53pm处出现的几率最大;C. 电子在r=53pm处出现的几率密度最大;D.电子在r>53pm的空间出现的几率和几率密度随r的增大都减小.2.下列关于电子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子云是描述核外某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的概念;B. 电子云是│ψ│2的数学图形;C. 电子云有多种图形,黑点图只是其中一种;D. 电子就象云雾一样在原子核周围运动,故称为电子云.3.P轨道电子云形状正确叙述为( )A. 球形对称;B. 对顶双球;C. 极大值在X.Y.Z轴上的双梨形;D. 互相垂直的梅花瓣形.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ψ│2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B. │ψ│2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C. │ψ│2在空间分布的图形称为电子云;D. │ψ│2值一定大于ψ值;E. │ψ│2图形与ψ图形相比,形状相同,但│ψ│2图略“瘦”些.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ψ表示电子的几率密度;B. ψ没有直接的物理意义;C. ψ是薛定格方程的合理解,称为波函数;D. ψ就是原子轨道.6.描述一确定的原子轨道(即一个空间运动状态),需用以下参数( )A. n.lB. n.l.mC. n.l.m.m sD. 只需n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取决于主量子数n;B.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不仅与n有关,还与l有关;C. 波函数由四个量子数确定;D. m s=±½表示电子的自旋有两种方式.8.下列波函数符号错误的是( )A. ψ1.0.0B. ψ2.1.0C. ψ1.1.0D. ψ3.0.09.n=4时m的最大取值为( )A. 4B. ±4C. 3D. 010.2p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有( )A. 1.2B. 0.1.2C. 1.2.3D. 0.+1.-111.原子中电子的描述不可能的量子数组合是( )A. 1.0.0.+1/2B. 3.1.1.-1/2C. 2.2.0.-1/2D. 4.3.-3.-1/212.描述核外某个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量子数组合是( )A. n.lB. n.l.mC. n.l.m.m sD. n.l.m s13.n.l.m确定后,仍不能确定该量子数组合所描述的原子轨道的( )A. 数目B. 形状C. 能量D. 所填充的电子数目14.对于原子中的电子,下面哪些量子数组是容许的?( )A. n=3,l=1,m=-1B. n=3,l=1,m=2C. n=2,l=2,m=-1D. n=6,l=0,m=0E. n=4,l=-2,m=115.关于下列对四个量子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的自旋量子数是½,在某一个轨道中有两个电子,所以总自旋量子数是1或是0;B. 磁量子数m=0的轨道都是球形的轨道;C. 角量子数l的可能取值是从0到n的正整数;D.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决定于主量子数n和角量子数l.16.在主量子数为4的电子层中,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 )A. 18B. 24C. 32D. 3617.多电子原子中,在主量子数为n,角量子数为l的分层上,原子轨道数为( )A. 2l+1B. n-1C. n-l+1D. 2l-118.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轨道的能量;B. 主量子数n是决定原子轨道能量的主要因素;C. 主量子数n值愈大,轨道能量正值愈大;D. 主量子数n决定角量子数l的取值范围;E. 主量子数n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19.已知多电子原子中,下列各电子具有如下量子数,其中能量最高的为( )A. 3,2,-2,-1/2B. 2,0,0,-1/2C. 2,1,1,-1/2D. 3,2,2,+1/2E. 3,1,1,-1/220.钾原子中4s电子能量为-4.11ev,则4s电子所受的屏蔽常数为( )A. 13.6B. 16.8C. 2.2D. 1821.多电子原子中某电子能量( )A. 是精确考虑各因素后计算得到的;B. 无法计算;C. 由中心势场理论近似处理而得;D. E=-13.6×Z2/n2 (ev).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于屏蔽效应,所有元素的原子中的电子所受的有效核电荷数都小于原子的核电荷数;B. 电子的钻穿效应越强,电子能量越低;C.电子所受屏蔽效应越强,电子能量越低;D. n值相同,l越小,则钻穿效应越强;E. 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的结果引起能级交错.23.关于影响屏蔽常数σ大小的因素,正确的说法是( )A. 被屏蔽电子的l值越小,σ值越大;B. 屏蔽电子的n值越小,σ值越大;C. 被屏蔽电子离核越远,σ值越大;D. 屏蔽电子的数目越多,σ值越大;E. n=1的电子所受屏蔽σ=0.24.第六周期元素最高能级组为( )A. 6s6pB. 6s6p6dC. 6s5d6pD. 4f5d6s6p25.玻尔理论不能解释( )A. H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B. 在一给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的核外电子不发射能量----电磁波.C. H原子的可见光区谱线D. H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26.H原子第一激发态上的电子能量为( )A. -13.6evB. -3.4evC. -6.8evD. 13.6ev27.基态H原子的半径为( )A. 0.53pmB. 0.53nmC. 53pmD. 53nm28.H原子光谱中,电子从n=3的轨道上跳回到n=2的轨道上时谱线波长为(已知C=2.998×10m·s-1,h=6.626×10-34J·s-1) ( )A. 524nmB. 434nmC. 486nmD. 656nm29.氢原子的3d和4s能级的能量高低是( )A. 3d>4sB. 3d<4sC. 3d=4sD. 无3d,4s轨道,无所谓能量高低.30.在下面的电子结构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可能是( )A. ns2np3B. ns2np5C. ns2np4D. ns2np631.下面各系列哪一个是按电离能增加的顺序排列的( )A. C.P.SeB. O.F.NeC. B.Be.LiD. Li.Na.K32.为表示一个原子在第三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可以写成( )A. 310B. 3d10C. 3s23p63d2D. 3s23p64s233.下列原子或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A. PB. S2-C. Mg2+D. Cl-34.下列原子中电离势最大的是( )A. BeB. CC. AlD. Si35.下列各对元素中,第一电离势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Cs>AuB. Zn>CuC. S>PD. Rb>SrE. Mg>Al36.氧原子的第一电子亲合势和第二电子亲合势( )A. 都是正值B. E1为正值,E2为负值C. 都是负值D. E1为负值,E2为正值37.第一电子亲合势最大的元素是( )A. FB. ClC. NaD. H38.有A,B和C三种主族元素,若A元素阴离子与B.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B的阳离子半径大于C,则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次序是( )A. B<C<AB. A<B<CC. C<B<AD. B>C>A39.下列电负性大小顺序错误的是( )A. H>LiB. As<PC. Si>CD. Hg>ZnE. Cu>Ag40.下列用核电荷数表示出的各组元素,有相似性质的是( )A. 1和2B. 6和14C. 16和17D. 12和24E. 19和5541.对原子轨道叙述错误的是( )A. 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函数;B. 核外电子运动的轨迹;C. 和波函数为同一概念;D. 图形可分为角向部分和径向部分的一个数学式子.42.首次将量子化概念应用到原子结构,并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的科学家是( )A. 道尔顿B. 爱因斯坦C. 玻尔D. 普朗克43.X.Y是短周期元素,两者能组成化合物X2Y3,已知X的原子序数为n,则Y的原子序数为( )A. n+11B. n-11C. n-6D. n-5E. n+54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必修二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练习题_一、单选题1.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的氧化物都能与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B.Y的单质能从含R简单离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R单质C.X、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熔点很高D.简单离子的半径:R>M>X2.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 M<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弱C. 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D.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ⅥA族3.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 r rY X Z 原子序数之和为16。

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其中B 和C 均为10电子分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 元素位于第VIA 族B.A 不能溶解于B 中C.B 的沸点高于C 的沸点D.A 和C 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下列各组排列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A.电子层数: 23Na Mg Al F +++->>>B.热稳定性: 233HCl H S PH AsH >>>C.酸性强弱: ()2323343Al OH H SiO H CO H PO <<<D.碱性强弱: ()()23KOH NaOH Mg OH Al OH >>>5.元素X 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且X 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

X 元素为( )A. AlB. PC. ArD. K6.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A.半导体材料砷化镓B.吸氢材料镧镍合金C.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D.超导材料K 3C 60 7.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习题及答案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习题及答案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基础题一、选择题1.下列用四个量子数标记某基态原子的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运动状态,其中合理的是 A. 2,2,1,+21 B. 2,1,2,-21 C. 3,2,-2,+21 D. 3,-2,2,-212.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能量大小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3s >2s B. 3p >3s C. 4s >3d D. 3d >3s 3.下列符合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是( )4.下列哪个选项可以更贴切地展现洪特规则的内容( )5.关于价电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价电子就是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B.元素的物理性质与价电子的数目密切相关C.从价电子中可以研究并推测出元素可能具有的价态D.价电子能量都比较低,较稳定 6.根据鲍林近似能级图,理解正确的是( ) A.从能级组中我们可以推测对应周期包含元素的种数B.相邻能级组之间的能量差较小,不相邻的能级组之间的能量差才较大C.归为一组的能级用线框框在一起,表示其中能级的能量由于相互影响形成能量相同的能级D.每个能级组中所示的能级,其主量子数都相同 7.下列关于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族的划分与原子的价电子数目和价电子的排布密切相关 B.周期中元素的种数与原子的能级组最多容纳的电子有关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ns 2np 6的全充满结构,所以具有特殊稳定性D.同一副族内不同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其价电子排布一定也完全不同8.指定化合物中两个相邻原子的核间距为两个原子的半径之和,再通过实验来测定分子或固体中原子的核间距,从而求得相关原子的原子半径。

不属于这种方法测得的半径是( )A.玻尔半径B.金属半径C.共价半径D.范德华半径 9.下列关于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描述不严谨的是( ) A.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B.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到右逐渐减小C.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D.电子层数相同时,有效核电荷数越大,对外层电子的吸引作用越强 10、假定有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指出可能存在的是( )A 、13222,,,+B 、13012,,,-- C 、2222,,, D 、1000,,,11、下列各组元素,按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 、K 、Na 、Li B 、Al 、Mg 、Na C 、N 、O 、C D 、P 、S 、Cl12、已知某原子的各级电离能数值如下:1112I 588kJ mol ,I 1817kJ mol ,--=⋅=⋅1134I 2745kJ mol ,I 11578kJ mol --=⋅=⋅,则该原子形成离子的化合价为( )A 、+1B 、+2C 、+3D 、+4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所有的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B 、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C 、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基态原子D 、同一原子中,1s 、2s 、3s 所能容纳的电子数越来越多14、元素X 、Y 、Z 均为主族元素,已知元素X 、Y 的正离子与元素Z 的负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Y 的原子半径大于X 的原子半径,则此三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关系是: A X >Y >Z B Y >X >Z C Y >Z >X D Z >Y >X15、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列式错误的是()A. Na+1s22s22p6B. F¯ 1s22s22p6 C N3+ 1s22s22p6 D. O2¯ 1s22s22p616、一个价电子构型为2s22p5的元素,下列有关它的描述正确的有:A 原子序数为8B 电负性最大C 原子半径最大D 第一电离能最大17、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各能级的原子轨道数按s、p、d、f的顺序分别为1、3、5、7B.各能层的能级都是从s能级开始至f能级结束C.各能层含有的能级数为n—1 D.各能层含有的电子数为2n218、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分别为X、Y和Z,已知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A.X2YZ4B.XYZ3C.X3YZ4D.X4Y2Z719、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A. 3sB. 3p C . 3d D. 3f20、下列关于氢原子电子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黑点密度大,电子数目大。

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 X、Y、Z、W、R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

X的原子半径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n,W元素与Z元素同主族,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B.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熔沸点高C.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R>W>ZD.RY2、WY2通入BaCl2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A【解析】X、Y、Z、W、R分别为Na、O、Si、C、S。

A、Na、O可以形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这两种氧化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正确;B、水分子间存在氢键,熔沸点高,氧元素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好,正确;C、非金属性S>C>Si,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与非金属性一致,正确; D、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均不与BaCl2溶液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有关问题。

2.(14分)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均不大于20,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A是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原子半径最小的;B只有两个电子层,B中两层电子数之和是两层电子数之差的三倍;C和D分别位于同主族,且D中最外两电子层电子数之差等于最内层电子数;E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A2C和A2D的沸点较高者为(填化学式),写出由A和C组成的含有非极性健的化合物的电子式;(2)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属于极性健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是(只要求写出两种,用化学式表示);(3)由C与E形成的化合物高温时与B形成的物质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写出上述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种可溶性的正盐与另一种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上述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通常能污染空气(至少写出2种)。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习题及全解答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习题及全解答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习题及全解答(共7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9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根据玻尔理论,计算氢原子第五个玻尔轨道半径(nm)及电子在此轨道上的能量。

解:(1)根据rn=an2=53pm×25= 53×10-3nm×25= nmr5(2) 根据En=-B/2n= -52=-25=-E5答: 第五个玻尔轨道半径为 nm,此轨道上的能量为-。

2.计算氢原子电子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发射光的频率和波长。

解:(1)根据 E(辐射)=ΔE=E4-E3 =×10-18 J((1/3)2-(1/4)2)= ×10-18 J(1/9-1/16)=×10-18 J×=根据E(辐射)=hνν= E(辐射)/h= ×10-19J /6.626X10–34 = s-1(2)法1:根据E(辐射)=hν= hC/λλ= hC/ E(辐射)= 6.626X10 –34×3×108×10-19J=×10-6m。

法2:根据ν= C/λ,λ= C/ν=3×108 s-1=×10-6m。

答:频率为 s-1,波长为×10-6m。

3.将锂在火焰上燃烧放出红光,波长 =,这是Li原子由电子组态1s22p1→1s22s1跃迁时产生的。

试计算该红光的频率、波数以及以KJ·mol-1为单位符号的能量。

解:(1)频率ν= C/λ=3×108×10-9 m/nm=×1014 s-1;(2)波数ν=1/λ=1/×10-9 m/nm=×106 m-1(3) 能量E(辐射)=hν=6.626X10 –34××1014 s-1=×10-19 J×10-19 J××1023mol-1×10-3KJ/J= KJ mol-1答: 频率为×1014 s-1,波数为×106 m-1,能量为 KJ mol-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根据玻尔理论,计算氢原子第五个玻尔轨道半径(nm)及电子在此轨道上的能量。

解:(1)根据rn=a0n2r5=53pm×25= 53×10-3nm×25= nm(2) 根据En=-B/2nE5= -52=-25=-答: 第五个玻尔轨道半径为nm,此轨道上的能量为-。

2.计算氢原子电子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发射光的频率和波长。

解:(1)根据E(辐射)=ΔE=E4-E3 =×10-18 J((1/3)2-(1/4)2)= ×10-18 J(1/9-1/16)=×10-18 J×=根据E(辐射)=hνν= E(辐射)/h= ×10-19J /6.626X10–34= s-1(2)法1:根据E(辐射)=hν= hC/λλ= hC/ E(辐射)= 6.626X10 –34×3×108×10-19J=×10-6m。

法2:根据ν= C/λ,λ= C/ν=3×108 s-1=×10-6m。

答:频率为s-1,波长为×10-6m。

3.将锂在火焰上燃烧放出红光,波长 =,这是Li原子由电子组态1s22p1→1s22s1跃迁时产生的。

试计算该红光的频率、波数以及以KJ·mol-1为单位符号的能量。

解:(1)频率ν= C/λ=3×108×10-9 m/nm=×1014 s-1;(2)波数ν=1/λ=1/×10-9 m/nm=×106 m-1(3) 能量E(辐射)=hν=6.626X10 –34××1014 s-1=×10-19 J×10-19 J××1023mol-1×10-3KJ/J= KJ mol-1答: 频率为×1014 s-1,波数为×106 m-1,能量为KJ mol-1。

4.计算下列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已知电子的速度为v=×106m.s-1)(1)质量为10-10kg,运动速度为·s-1的尘埃;(2)动能为的自由电子;(3)动能为300eV的自由电子。

解:λ=h/ m v=6.626X10–3410-10kg×·s-1=×10-22 m(单位运算:λ=h/ m v = ==(). = m)(2)动能单位换算:已知= ×10-18 J,1eV = ×10-18 / J=×10-19J= ××10-19J/ev = ×10-20J动能(E K)与动量(P)换算:E K=(1/2)mv2=(1/2) mvv=(1/2)PvP=2 E K/v已知电子的速度为v=×-1P=2 E K/v=2××10-20J/×106m.s-1=×-26 kg单位运算;J/ ms-1 = = m s-1= h/P=×10–34×10-26m 或者:E k=(1/2)mv2=(1/2)(P2/m)===××10-19J26=⨯3.210p-λ=h/P==×10–34/×10-26=×10-8 m(3) 动能单位换算: 100ev = 100ev××10-19J/ ev = ×10-17J动能(E K)与动量(P)换算:P=2 E K/v已知电子的速度为v=×-1P=2 E K/v=2××10-17J /×106m.s-1=×-23kg单位运算:J/ ms-1= = m s-1= h/P=6.626X10 –34×10-23m(说明:电子的速度取值不同,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差别)5.如果一束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1nm,其速度为多少解:已知德布罗依波波长λ=h/ m v ,1nm=1×10-9m,电子质量m= ×10 -31kg电子速度v = h/ mλ= 6.626X10 –34×10 -31kg×1×10-9m= ×-1(单位运算v = h/ mλ= = ().= -1)答: 电子速度为×-16.子弹(质量0.01kg,速度1000m·s-1)、尘埃(质量为10 -9kg,速度为10m·s-1),原子中的电子(质量为×10 -31kg,速度为×106m.s-1)等,若速度的不确定均为速度的10%,判断在确定这些质点的位置时,测不准关系是否有实际意义。

解:根据:△X△PX≥h/4π△X≥h/4π△PX= h/4π△(mV)= h/4πm△V(1)对子弹:质量m= ,速度V= 1000m·s-1,△V=×1000m·s-1=100 m·s-1△X≥h/4πm△V=6.626X10 –344×××100 m·s-1= ×10-35 m讨论:子弹的射程可以达到1×103 m,而其位置的不确定量为×10-35m, 测不准关系对子弹的运动没有实际意义。

(2)对尘埃:质量m= 10 -9kg,速度V= 10m·s-1,△V=×10m·s-1=1 m·s-1△X≥h/4πm△V=6.626X10–344××1×10 -9kg×1 m·s-1 = ×10-26 m讨论: 尘埃的运动范围约为1m,而其位置的不确定量为×10-26 m,所以测不准关系对尘埃的运动没有实际意义。

(3)对电子:质量m= ×10 -31kg,速度V=×-1,△V=××106m·s-1=×105m·s-1△X≥h/4πm△V=6.626X10 –4×××10 -31kg××105m·s-1= ×10-10 m讨论: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范围(原子半径)为1×10-10 m,可是电子运动位置的不确定量为×10-10 m大于原子的半径,所以测不准关系对电子的运动有实际意义。

7.下列各组量子数,不正确的是(B)(A)n=2,l=1,m=0,m s=-1/2(B)n=3,l=0,m=1,m s=1/2(C)n=2,l=1,m=-1,m s=1/2 (D)n=3,l=2,m=-2,m s=-1/28.角量子数l=2的某一电子,其磁量子数m (C)(A)只有一个数值(B)可以是三个数值中的任一个(C)可以是五个数值中的任一个(D)可以有无限多少数值9.决定原子等价轨道数目的量子数是(m),决定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量子数是(n、l)。

10.决定多电子原子中等价轨道数目的是哪个量子数(m),原子轨道能量是由什么量子数决定的(n、l)11.指出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哪几组不可能存在(1),3,2,2,1/2;(2)3,0,-1,1/2;(3)2,2,2,2;(4)1,0,0,0答:(2)、(3)、(4)组不可能存在,原因是:(2)l=0时,m-1;(3)n=2时,l≠2,m s≠2;(4)m s≠0。

12.分别用4个量子数表示P原子的5个电子的运动状态:3s23p313.下列说法中符合泡里原理的是(A )(A)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B)在原子中,具有一组相同量子数的电子不能多于两个(C)原子处于稳定的基态时,其电子尽先占据最低的能级(D)在同一电子亚层上各个轨道上的电子分布应尽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

14.在下列氧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处于激发态的是(C )15.下列基态离子中,具有3d7电子构型的是(C)(A)Mn2+(B)Fe2+(C)Co2+(D)Ni2+16.基态原子的第六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第五电子层上电子数目为(C)(A)8 (B)18 (C)8-18 (D)8-3217.和Ar具有相同电子构型的原子或离子是(D)(A)Ne (B)Na+(C)F (D)S2-18.基态时,4d和5s均为半充满的原子是(C)(A)Cr (B)Mn(C)Mo(D)Tc19.在下列离子的基态电子构型中,未成对电子数为5的离子是(B)(A)Cr3+(B)Fe3+(C)Ni2+(D)Mn3+20.基态原子有6个电子处于n=3,l=2的能级,其未成对的电数为(A)(A)4(B)5(C)3 (D)21.位于第四周期的A、B、C、D四种元素,其价电子数依次为1,2,2,7,其原子序数按A、B、C、D的顺序增大。

已知A和B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C和D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8,由此可以推断四种元素的符号是(K、Ca、Zn、Br)。

其中C和D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应为(ZnBr2)。

22.已知某元素的四个价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分别为(4,0,0,+1/2),(4,0,0,-1/2),(3,2,0, +1/2),(3,2,1,+1/2),则该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d24S2),此元素是(Ti)。

23.下列元素的符号是(1)属零族,但没有p电子(He);(2)在4p能级上有1个电子(Ga);(3)开始填充4d能级(Y);(4)价电子构型为3d104s1(Cu)24.第五周期有(18)种元素,因为第(5)能级组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该能级组的电子填充顺序是(5S24d105P6)。

25.如(1)所示,填充下列各题的空白(1)Na(Z=11),1s22s22p63s1;(2)(P)(Z=15)1s22s22p63s23p3;(3)Zr(Z=40),[Kr]4d(2)5s2;(4)Te(Z=52),[Kr]4d(10)5s25p4; ;(5)Bi(Z=83),[Xe]4f(14)5d(10)6s(2)6p(3)。

26.用s,p,d,f等符号表示下列元素的原子电子层结构,判断它们所在的周期和族:(1)13Al;(2)24Cr;(3)26Fe;(4)33As;(5)47Ag ;(6)82Pb答:(1)13Al:1s22s22p63s23p1,第三周期IIIA族;(2)24Cr:1s22s22p63s23p63d54s1,第四周期VIB族;(3)26Fe:1s22s22p63s23p63d64s2,第四周期VIII族;(4)33As: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第四周期VA族;(5)47Ag: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1,第五周期IB族;(6)82Pb: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64f145d106s26p2,第六周期IVA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