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长制、林长制推进工作汇报
林长制及河湖长制工作情况汇报

林长制及河湖长制工作情况汇报一、背景介绍林长制和河湖长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林长制和河湖长制由地方政府牵头实施,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保障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二、林长制工作情况汇报1. 实施情况自实施林长制以来,各地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
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计划,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开发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 亮点与成果•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
•森林防火工作得到加强,森林火灾事故明显减少。
•林业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3. 问题与挑战•森林资源保护仍存在盲区和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部分地区森林防火措施尚不完善,存在火灾隐患。
三、河湖长制工作情况汇报1. 实施情况河湖长制作为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各地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加强河湖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建立了一系列管理体制和政策,推动河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进展。
2. 亮点与成果•河湖水质得到有效改善,部分地区水质达到或接近国家标准。
•河湖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河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3. 问题与挑战•河湖长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管理分散、职责不明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
•部分地区河湖生态破坏严重,需要加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
四、未来工作展望•继续加强林长制和河湖长制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实现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推动各地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共同维护好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以上为林长制及河湖长制工作情况汇报内容,希望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共同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2019年河长制工作汇报

20XX年河长制工作汇报首先,欢迎省委改革办督察组各位领导莅临RR检查指导工作。
下面,按照督察工作要求,将我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汇报如下:一、工作完成情况按照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工作要求,我区围绕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的目标任务,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全力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做到了“十到位”。
一是方案制定出台到位。
月日,我区召开了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动员大会。
印发了提交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的《RR区河长制工作方案》。
月下旬,我区所属的个乡镇、街道也已全部完成乡级河长制工作方案的制定工作。
二是河湖名录编制到位。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区河湖现状进行踏查,摸清底数,完善河湖名录基础数据,确定了我区河长制实施范围,共梳理出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和流入HH水库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70条,确定了《RR区河湖名录》。
结合“一河一策、一河一图、一河一档”编制工作,完成了所有上报河流长度和分界的测量划分。
三是责任体系落实到位。
构建三级河长体系,明确了区、乡、村三级河长职责,细化责任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河长,设立名副总河长、名区级河长、名乡(镇、街)级河长、名村(社区)级河长,编制了《RR区河长名录》,并通过域内主要媒体向社会进行了公示,明确个部门为成员单位。
同时,按照一河一村一人标准配备了巡河员和保洁员。
今年各乡镇街共支出河道清理等费用约2500万元,由各乡镇街自行列支、区政府统一核算,18年起将此方面工作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
四是配套制度出台到位。
为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有章可循,先后制定了《河长制会议制度》、《河湖巡查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督办督查制度》、《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责任追究制度》和《AA市RR区河长制办公室工作规则》等七项制度并经过区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
五是信息平台建立到位。
区河长办建立了微信、QQ等信息工作平台,将个乡镇街、个河长制成员单位的联络员全部纳入平台,保证了信息畅通、高效沟通。
关于全面推进林长制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情况汇报

关于全面推进林长制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将对我们单位全面推进林长制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情况进行一个汇报。
一、林长制的推进情况林长制是指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通过明确的法定责任、权责清单、考核评价机制等手段,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我们单位自2024年起,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
首先,在组织机构上,我们建立了由林业局牵头、相关部门齐参与的“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了工作的统筹协调。
同时,我们还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
其次,在法律法规框架上,我们参照国家林长制建设相关规定,在本单位制定了林长制工作方案,并纳入了中长期发展规划中。
我们还加强了对林长制相关法规的宣贯,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再次,在林长制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调查评估和现状分析。
我们明确了各类林地的面积、功能等相关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最后,在林长制工作的监督和考核方面,我们建立了科学、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
通过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林长制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情况森林资源是我们的国家宝贵财富,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
我们单位一直致力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首先,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我们加强了对非法砍伐、滥伐的打击力度。
我们积极参与相关执法行动,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有效降低了非法砍伐的发生率。
其次,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我们注重加强森林培育和更新工作。
我们积极开展造林绿化行动,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森林培育和更新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再次,在林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我们注重推动林业产业化发展。
我们深入挖掘森林资源的价值,积极推动林下经济、林产加工等产业的发展,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经济支撑。
最后,在宣传教育方面,我们加强了对公众的森林资源保护的宣传。
2019河长制推进工作情况汇报5篇

2019河长制推进工作情况汇报5篇河长制推进工作情况汇报1各位领导: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同德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进展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工作推进体系。
按照省州《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的要求,全面建立了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以县、乡、村三级“河长”为主要内容的“河长制”组织体系,梳理确定了《同德县县、乡、村三级责任河长名录》,确定县级河长7名(1名总河长、1名副总河长、5名责任河长),乡级河长6名,村级河长67名,分属21个成员单位和67个行政村,范围覆盖26条河的上下游、左右岸,构成了县乡村的三级河长责任体系。
各级“河长”名单均在政府网站公布,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全覆盖。
同时,设立了县、乡(镇)“河长制”办公室,落实了管理人员。
县“河长制”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具体负责全县“河长制”日常工作。
二、严格落实责任,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先后研究下发了《同德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加强全县河道长效管理意见》《同德县河道长效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对各级“河长”、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进行了再细化、再明确。
“总河长”、“副总河长”领导全县“河长制”工作,分别承担总督导、总调度职责;县级“河长”指导、协调所辖河道保护管理工作,督导下级“河长”和县直有关责任部门履行职责;“河长制”办公室具体负责“河长制”的组织协调、调度督导、检查考核工作;乡(镇)“河长”牵头推进河道突出问题整治、水污染综合防治、河道巡查保洁、河道生态修复和河道保护管理,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检查督导下级“河长”履行职责;相关部门协助“河长”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负责河道治理具体工作的落实。
三、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抓好河道专项整治。
根据《防洪法》等有关法规,成立了县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河道清障联合行动,对全县7座涉及河道砂场进行整治,其中,科加二、三、四社砂石料场存在超挖情况,现已责令停业整顿,其余4处砂石料堆放场已划定行洪红线,保证了河道行洪安全;截至目前,河道垃圾整治工作已累计动用铲车、运输车25车次,组织干部职工及农民工300人次,对河道内垃圾进行清理,共清理、填埋河道垃圾约15吨,河道环境进一步得到了改善;另外,对未办理环评报告的巴沟电站、戈迈一级电站及牧场电站已下达整改通知书,现停产整顿;对4座未办理取水许可证的水电站已补发取水许可证。
林长制工作汇报

林长制工作汇报林长制工作汇报一、引言自***年开始实行林长制以来,我单位对林业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化改革,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始终以服务人民、保护生态、促进发展为宗旨,不断完善林长制各项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下面,我将从林长制的宗旨、制度建设、管理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汇报。
二、林长制的宗旨林长制是一种党和国家在林业管理领域的重要制度,它的核心宗旨是服务人民、保护生态、促进发展。
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林业生态优先、保护发展并重的原则,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放在首位,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
我们通过林长制,实现了林业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林长制的制度建设1. 设立林长岗位我们根据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需要,设立了林长岗位。
通过公开招聘和内部选拔,经过专业培训,我们选拔了一批掌握专业知识、具备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担任林长,负责资源管理、监督执法、宣传教育等工作。
2. 制定林长制管理办法为了规范林长工作,我们制定了林长制管理办法。
该办法明确了林长的职责和权限,规定了工作流程和管理程序。
通过遵循林长制管理办法,我们能够更好地开展日常工作,提高管理效果。
3. 建立林长制信息平台为了方便林长工作的开展,我们建立了林长制信息平台。
通过该平台,林长可以随时了解资源状况、了解群众需求、发布通知指导等,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管理效率。
四、林长制的管理效果1. 资源保护效果显著在林长制的管理下,我们加强了对林业资源的保护。
通过制定森林防火、护林员管理等制度,有效减少了火灾的发生频率,降低了林业资源的损失。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的管理,保护了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恢复。
2. 群众参与度提高林长制的实施,使群众参与林业管理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我们通过组织林业知识宣传活动、举办植树造林活动等方式,鼓励群众参与到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中。
[工作汇报]“河长制、林长制”推进工作汇报材料
![[工作汇报]“河长制、林长制”推进工作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906fa2cf18583d04964596b.png)
[工作汇报]“河长制、林长制”推进工作汇报材料“河长制、林长制”推进工作汇报材料一、工作前期开展情况1、全市河长、林长调度会议后,区委、区政府联合印发,的通知。
同时制定了河长、林长制的相关制度,成立了河长、林长制办公室。
2、河长制乡级工作方案6月底前全部印发,村级工作方案也逐步出台。
建立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以区、乡镇、社区、村、联工委三级“河长”为主要内容的“河长制”组织体系。
目前我区共落实区级总河长2名,副总河长1名,区级河流河长7名;乡镇、社区级河长15名,村、联工委级河长67名,同时明确了8个责任单位主要领导为主要责任人。
河长制工作实现河湖全覆盖。
分别在区级、乡镇、社区7条河流岸边显著位置竖立各级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河流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
二、天河当前情况1、XX区天河流经马城镇、长青乡、涂山风景区,区级河长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丁云兵担任,乡镇河长由乡镇副书记、主任担任共3名,村级河长由村长担任共10名,区级、乡镇、村级工作方案、六项制度已出台,公示牌已设立安装到位,区河长办协同责任单位加强日常巡河力度,每周至少巡查2次,全面开展了清面、清养和清乱,发现问题要求乡镇立即整改,为河长制实施和河道的长效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2、天河湖属我市的应急水源地,①通过整治现已将天河内围栏养殖网箱全部拆除,并将水面整体承包,要求实施绿色养殖,严禁投放饲料;②对天河域沿岸禁止养殖情况:共拆除关闭天河周边的养殖大棚90余户,累计清运各类家禽20多万只,生猪万头。
目前,养殖户补偿资金已发放230万元到户,确保天河水质不受污染。
改变了天河沿线河滩地“脏、乱、差”的面貌。
③环湖林带建设:在天河沿岸共计造林1000余亩,成活保存率达85%,为我区良好的河岸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我区将继续开展天河沿岸绿化,补缺补差,提质增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维护森林生态安全。
(9篇)林长制工作总结、汇报汇编

(9篇)林长制工作总结、汇报汇编【1】林长制工作总结:2019年6月以来,我区开始实行林长制,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该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并推进了森林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工作。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区共实行林长制服务工作14次,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监督执法、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活动,共受理举报线索118件,其中立案处理问题17件,有效的维护了公众利益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林长制服务工作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一是林业资源覆盖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二是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工作得到了全面提升;三是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林权无主地区治理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部分农村居民对林长制仍存疑惑等问题,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2】林长制服务活动汇报:一、2019年6月17日至23日,对全市23个村进行宣传教育,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悬挂标语,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号召广大农民加入绿色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森林资源;二、2019年7月5日至7日,组织巡逻,对石头山、陈寨、峨眉寨等地区进行监督执法工作,检查发现一起非法伐木案件;三、2019年7月21日至23日,对全市范围内开展森林火灾应对演练,提高公众防火意识,有效降低森林火灾事件的发生率。
【3】林长制工作需作出的努力:1、加强对林长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2、继续加大对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监督执法力度,对违规砍伐行为进行打击,营造出更加有利于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的良好氛围;3、加强对林权无主地区的治理工作,探索出更为有效的治理方式和管理方法,提高治理水平;4、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出有利于森林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工作的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
【4】林长制落实情况的反思:上年以来,我区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全面落实了林长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了森林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保障。
2019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总结

2019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总结(一)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体系一是建立三级河长体系。
设立县级总河长2人、副总河长1人、河长6人,乡级总河长57人、副总河长28人、乡级河长188人,村级河长823人。
实现境内河流、沟塘全覆盖。
二是设立河长公示牌。
已在河流、沟塘显著位置安装三级河长制公示牌,共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公示牌1017块。
根据人员变动情况,2019年9月底前对55块乡级公示牌进行更新调整。
(二)加强水资源保护。
已完成8条主要河道和5条主要大沟“一河一策”方案编制;XX境内入河排污口统计有15个排污口,其中,完成登记审批6个,完成整治9个,全部完成整改;《水十条》考核水功能区达标率80%,XX县共有5个水功能区,包括3个全国重要水功能区、1个省级水功能区和1个市级水功能区。
XX县每月对水功能区水质进行检测,经检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0%以上;县级集中式生活饮水水源地达标率95%,实际检测达标率95%。
(三)加强河沟水岸线管理保护一是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
拆除河道违章建筑物963处33万平方米,新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14座,新增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860吨/天,关闭养殖场49座,搬迁养殖场19座,拆除养殖场面积5.7万平方米,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船舶15艘。
全县村镇生活垃圾清理和农村沟河塘保洁由国祯自然美环卫公司负责,服务期15年。
二是加强河湖采砂管理。
对泉河、洪河进行常态化巡察,严厉打击采砂行为。
2019年共开展河道集中整治行动176次,已取缔非法堆场4座,提升1座,共处理15条采砂船只。
三是做好河沟管理保护范围划定情况。
根据临政〔1994〕20号文,河沟管理保护范围已划定,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河沟管理保护范围内确权工作。
(四)加强水污染防治情况一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
2019年农药、化肥使用量与2017年比零增长。
二是水质断面监测结果及水质达标。
XX县从2019年3月逐月对县域内泉河、洪河等8条主要河流进行48个水质断面考核监测,检测数据表明,这8条主要河流水质均达到或优于考核标准水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河长制、林长制”推进工作汇报
“河长制、林长制”推进工作汇报
一、工作前期开展情况
1、全市河长、林长调度会议后,区委、区政府联合印发《XX市XX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关于建立林长制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同时制定了河长、林长制的相关制度,成立了河长、林长制办公室。
2、河长制乡级工作方案6月底前全部印发,村级工作方案也逐步出台。
建立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以区、乡镇、社区、村、联工委三级“河长”为主要内容的“河长制”组织体系。
目前我区共落实区级总河长2名,副总河长1名,区级河流河长7名;乡镇、社区级河长15名,村、联工委级河长67名,同时明确了8个责任单位主要领导为主要责任人。
河长制工作实现河湖全覆盖。
分别在区级、乡镇、社区7条河流岸边显著位置竖立各级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河流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
二、天河当前情况
1、XX区天河流经马城镇、长青乡、涂山风景区,区级河长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丁云兵担任,乡镇河长由乡镇副书记、主任担任共3名,村级河长由村长担任共10名,区级、乡镇、村级工作方案、六项制度已出台,公示牌已设立安装到位,区河长办协同责任单位加强日常巡河力度,每周至少巡查2次,全面开展了清面、清养和清乱,发现问题要求乡镇立即整改,为河长制实施和河道的长效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2、天河湖属我市的应急水源地,①通过整治现已将天河内围栏养殖网箱全部拆除,并将水面整体承包,要求实施绿色养殖,严禁投放饲料;②对天河域沿岸禁止养殖情况:共拆除关闭天河周边的养殖大棚90余户,累计清运各类家禽20多万只,生猪1.5万头。
目前,养殖户补偿资金已发放230万元到户,确保天河水质不受污染。
改变了天河沿线河滩地“脏、乱、差”的面貌。
③环湖林带建设:在天河沿岸共计造林1000余亩,成活保存率达85%,为我区良好的河岸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我区将继续开展天河沿岸绿化,补缺补差,提质增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维护森林生态安全。
④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测土方肥,使用高效、环保新型化肥,
减少肥料投入量,避免对天河水源的污染,推进了“三大革命”专项整治工作,优化了天河滩地整体环境,保障了天河河势稳定和堤防安全。
二、存在问题
1、由于“河长制、林长制”是崭新的工作,在报建过程中基础推进难度大,需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产业政策扶持等。
2、各相关部门、乡镇、社区、联络员落实不到位。
3、各相关部门、乡镇、社区、信息报送不及时,工作推进困难。
三、下步工作打算
18年,我区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科学有序整治水环境,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水生态环境。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推进区级、乡镇、社区、联工委、村三级“河长制”工作开展。
(二)进一步细化完善区乡两级“一河一策”实施方案中的问题清单、目标任务和措施清单等内容,有计划分步骤开展各项工作。
(三)是全力推进河湖管理保护,紧扣《河长制考核细则》的要求,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加强水质监管,落实“三大革命”面源污染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生态新格局。
(四)引导公众参与监督。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河湖、水库管理保护,引导群众自治自管,是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能够长效推进的保障。
通过在河湖沿岸显著位置树立河长公示牌,公示各级河长名单、管理保护职责及监督电话,借助社会力量对我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