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合集下载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喜欢、愿意亲近的程度,决定人际关系的质量和人际交往的成败。

一般,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如下一些:(一)外貌与好的个性品质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行为等因素在决定人际情感上起很大作用。

人们喜欢美的东西。

这是一种自然倾向。

外貌美容易造成一种好的印象,产生一种光环作用,使人们产生一种接近的倾向。

但是,当实际与本人面对面接触时,或者是当双方有了更多的交往时,这种光环作用就会减小。

在长期交往中,好的个性品质(主要是指:人的能力、才智、品德)所起的作用更大。

(二)相似性研究表明,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

相似性包括:(1)信念、价值观和个性特征的相似性;(2)吸引力的相似性;(3)社会地位的相似性;(4)年龄的相似性。

这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里的相似性不是实际的相似性,而是感知到的相似性。

在实际生活中,因人们在初次交往中不可能涉及到信念、价值观、态度等较深的层次,此时年龄、社会地位,外貌的相似性往往起主要作用。

随着交往的加深,人们之间的了解加深了,这时信念、价值观和个性特征的相似性就变得非常重要,决定着人们是否会继续深入交往。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说的就是这种现象。

(三)需要互补人们有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者的一面,也有喜欢那些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者的一面。

这样双方不同的心理品质,可以使对方得到心理上的补偿。

也就是说,当双方的需要以及对于对方的期望正好呈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例如,日常生活中常有的急性人和慢性人合作得很好,爱听的和爱说的成了朋友的现象。

相似性和互补性看上去似乎是矛盾的,实际上二者有时也是一致的。

例如,在恋爱、婚姻中往往支配型的男性和顺从型的女性彼此有吸引力。

这是因为他们对男女关系中的男女角色看法一致,认为男性应起支配作用,女性应顺从。

概括地说,相似性原则在喜欢中起重要作用,但有时候,当两个人的角色作用不同时,互补性原则起重要作用。

论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论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论述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
1. 外貌:外貌是最显著的一个因素,它往往是对他人第一印象的关键。

人们更倾向于与外貌吸引人的人建立联系。

2. 身体语言:身体语言是沟通中的非言语要素,它可以传达一个人的自信、开放和适应能力,因此在吸引他人方面非常重要。

3. 聪明才智:人们更愿意与聪明、有才华的人交往,因为他们能够带来知识、经验和启示,同时也能提供更加丰富的思维刺激。

4. 社交技能:社交技能是指人们与他人交往时所使用的社交技巧和能力,包括对话技巧、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

具有良好社交技能的人更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5. 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是指一个人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具有积极的人格特质,比如善良、诚实、宽容等,更容易吸引他人。

6. 共同兴趣:共同的兴趣爱好是人们建立关系和交往的主要动机之一。

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更容易找到共同话题,建立深入的联系。

以上因素不仅是人际吸引的因素,同时也构成了社交成功的基本元素。

当一个人具备这些因素时,他们会更容易被他人所吸引并建立联系。

7.1.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7.1.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尽量记住别人的名字。 做一个好听众而不是演说家。 谈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避免当面伤害别人的感情。
有错要主动承认,争辩要有分寸。
不要总显得比别人高明。 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永远保持同情心。
经常让别人感觉到他很重要。
谢谢收看
组织行为综合训练
杨俊峰 劳动经济管理系 Email:yjfzl@ Tel: 8011—4023
三、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一)相似性 (二)互补性 (三)接近性与熟悉性 (四)个人特征(外貌/才能/人格品质)
(五)被人喜欢
戴尔.卡耐基介绍的增加或保持喜欢 与吸引的心理品质或人格特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

[心理学]论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心理学]论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心理学]论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人际吸引是指一个人对他人产生吸引力或影响力的能力。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列举几个主要的因素:
1. 外貌:外貌是人们最先注意到的一个方面,因此外貌的吸引力往往对人际关系产生很大影响。

一些特定的面貌特征,如对称性等,被认为具有更好的“吸引力”。

2. 个性特征:人们通常被那些有趣、幽默、自信、友善、真诚和诚实的人所吸引。

一些研究表明,这些个性特征与人际关系的成功有很大的关系。

3. 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人们通常会更愿意与那些具有高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的人交往,因为这些人通常具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社交网络和更强的影响力。

4. 共同的兴趣、价值观和目标:当人们有共同的兴趣、价值观和目标时,他们更有可能互相吸引并建立深厚的关系。

因为这些共同点可以成为交流的桥梁,也可以帮助建立彼此之间的互信和理解。

5. 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表达和沟通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因此,人际吸引力与沟通技巧紧密相关。

总之,人际吸引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人们可以通过不断扩展自己的社交网络,提高自己的沟
通技巧和情商,以及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和个性特点等方面来提升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人受欢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有些人却不那么受欢迎,甚至遭致她人的厌恶或憎恨。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容易让人亲近,而有些人却让她人敬鬼神而远之缺乏些引力,原因何在呢?根据心理学家的众多研究,以及生活的实际,我们不难体会到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就是多方面的,而要提高自身的吸引力,需要我们不断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改善手段。

一、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实际生活中,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1、邻近性因素。

邻近性因素通常就就是指时空距离因素,由于距离越接近,交往容易,交往的频率就可能越高,容易建立与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提高人们相互之间的喜欢程度,中国民间就有邻近性影响人际吸引关系的说法:诸如“远亲不如近邻”,“邻居好,赛金宝”等,现实影视作品中,某些影视演员虽然精品并不就是很多,但就是由于出镜率较高,图个脸熟,因此人们对她(她)的映象在不断加深,现实生活中的同窗情、战友谊等等,这充分说明,邻近性的时空距离就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

2、魅力吸引性。

人的魅力就是从多方面表现出来的。

第一个方面:外表容貌,这就是初次交往中人们最为关注的交往吸引因素,尤其就是对待异性交往更就是如此。

一般意义上讲,外表容貌就是父母给的,就是先天的,一方面由于人们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往往将漂亮与美好、值得爱联系在一起;同时又认为自己爱的对象就是美丽漂亮的,即使相貌平平,也会“情人眼里出西施”,所以容颜美貌就激发了爱。

另一方面人们有更多的理由相信同容貌美丽者在一起,就是一件荣耀与光彩的事情,能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提高自己在同僚中的地位,所以愿意与貌美者接触。

再一个方面人人都有爱美的天性,因为美能养眼,现实中美女的回头率高于相貌平平或丑陋者均源于此;另外有些人认为容貌姣好的人,其品德一般就是优良的,于就是乎便愿意成为貌美者朋友或瞧护者;而女子从传统的“女为悦己者容”观念出发,除了一般的修饰之外,引发了一种更为极端的“容”,医疗科技的发展与整容医学的进步为这种“容”提供了便利——人造美女的诞生,“丑小鸭变成金凤凰”已经变成了现实,也让她(她)增加了吸引了。

论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论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论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摘要:现代社会,人际吸引在人际交往和人际决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中心问题,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基础。

本文将分析影响人际吸引的各因素,并简要阐述如何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人际吸引因素对策引言人际吸引,又称作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对人际关系的要求越来越高。

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因素使他们相互吸引呢? 这中间有没有规律? 下文就将分析影响人际吸引的各因素的构成,并简述增进人际关系的对策。

一、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一)外貌吸引虽然人们常说“人不可貌相”、“不要以貌取人”,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相貌对初次交往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因素。

特别是在与异性交往时表现尤为显著。

一个人的相貌会影响我们对这个人的知觉和评价,也影响我们与他(她)的互动。

研究发现,人们对貌美的人有一个很强的刻板印象,即“美就是好”。

人们一般觉得外貌好看的人通常比较聪明、有趣、独立、会交际、能干等等。

亚理士多德就曾说过:“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

”美貌之所以会有吸引力,一方面是会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构成一种精神酬赏;另一方面是可以产生晕轮效应,即较好的外貌会使别人以为这个人还具备其他一系列较好的品质。

此外,人们常常认为,同漂亮的人在一起,觉得荣耀和光彩,仿佛自己的身价也随着提高了。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但愿意与漂亮的人接触交往,而且也会更喜欢他们。

(二)能力吸引袁隆平先生于1973年将杂交水稻正式研究成功后,他的名字和杂交水稻一起震惊了世界。

1982年被益为杂交水稻之父。

于1979年袁隆平在美国指导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到2005年,美国耕种杂交水稻80万亩,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比当地良种增产25%—35%以上。

在越南,到2005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

而在菲律宾、印尼、孟加拉、巴基斯坦、厄瓜多尔、几内亚等一些国家,均已开始试种杂交水稻。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1、熟悉与邻近熟悉可以增加吸引力。

如果其他条件相同,人们通常喜欢和他们相邻的人在一起。

熟悉度和相邻性都与人们之间的交流频率有关。

在物理空间较近的人中,更容易熟悉,更有吸引力,更容易接近彼此的心理空间。

更多的会议有利于相互理解,以便彼此喜欢。

交流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一种倒U型曲线,而过低和过高的交流频率不会提高彼此的喜欢程度。

当交流频率中等时,彼此的喜欢程度会更高。

2、相似性人们通常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

相似性主要包括:信仰、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的相似性;兴趣爱好的相似性;社会背景和地位的相似性;年龄和经验的相似性。

实际的相似性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双方都需要感知到的相似性。

3、互补如果双方在某些方面似乎互补,他们也会增加彼此的爱。

互补性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相似性形式。

增加吸引力和喜欢有三种互补关系:需要的互补性;社会角色的互补性和人格特征的互补性,如内向和外向。

当双方的需求、角色和人格特征都表现出互补关系时,其吸引力非常强。

4、人格品质作为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可以说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美国学者安德森(N.Anderson,1968)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

我们可以看到,排名第一、最受欢迎的六种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与真诚有关;最后一个最受欢迎的品质,如谎言、假装、不诚实等也与真诚有关。

安德森认为真诚会很受欢迎,不真诚会很恶心。

5、才能它也会增加个人的吸引力。

但这种能力对他人构成了一定的社会压力,让人们发现自己的无能和失败,那么这种能力就不会有助于吸引力。

研究表明,如果有才华的人犯了一些小错误,它会增加他们的吸引力。

6、外貌个人的外在因素,如外表、姿势、服装、行为、举止等,在人际情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沟通的早期阶段,好的外表很容易给人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人们通常会以外表取人。

外表美可以产生光环效应,也就是说,人们会认为外表美的人也有其他优秀的品质,但事实上,事实并非如此。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人际吸引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喜欢、愿意亲近地程度,决定人际关系地质量和人际交往地成败.一般,影响人际吸引地因素主要有如下一些:(一)外貌与好地个性品质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行为等因素在决定人际情感上起很大作用.人们喜欢美地东西.这是一种自然倾向.外貌美容易造成一种好地印象,产生一种光环作用,使人们产生一种接近地倾向.但是,当实际与本人面对面接触时,或者是当双方有了更多地交往时,这种光环作用就会减小.在长期交往中,好地个性品质(主要是指:人地能力、才智、品德)所起地作用更大.(二)相似性研究表明,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地人.相似性包括:()信念、价值观和个性特征地相似性;()吸引力地相似性;()社会地位地相似性;()年龄地相似性.这里值得注意地一点是,这里地相似性不是实际地相似性,而是感知到地相似性.在实际生活中,因人们在初次交往中不可能涉及到信念、价值观、态度等较深地层次,此时年龄、社会地位,外貌地相似性往往起主要作用.随着交往地加深,人们之间地了解加深了,这时信念、价值观和个性特征地相似性就变得非常重要,决定着人们是否会继续深入交往.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说地就是这种现象.(三)需要互补人们有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者地一面,也有喜欢那些与自己个性品质相反者地一面.这样双方不同地心理品质,可以使对方得到心理上地补偿.也就是说,当双方地需要以及对于对方地期望正好呈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地吸引力.例如,日常生活中常有地急性人和慢性人合作得很好,爱听地和爱说地成了朋友地现象.相似性和互补性看上去似乎是矛盾地,实际上二者有时也是一致地.例如,在恋爱、婚姻中往往支配型地男性和顺从型地女性彼此有吸引力.这是因为他们对男女关系中地男女角色看法一致,认为男性应起支配作用,女性应顺从.概括地说,相似性原则在喜欢中起重要作用,但有时候,当两个人地角色作用不同时,互补性原则起重要作用.在这些场合人们喜欢那些行为与角色相符合地人.(四)熟悉性熟悉能增加喜欢地程度.社会心理学家梅塔()曾做过一个有趣地实验:他要求被试看自己地两张照片,问他们喜欢哪一张.两张照片是一样地,只是一张是正像,一张是镜像.同时,也要求他们地朋友表明喜欢哪一张.结果是,被试自己更喜欢镜像,而他们地朋友则更喜欢正像.因为自己常常看到自己地镜像,而朋友则常常看到正像.看到地次数会增加喜欢程度,但次数也有一定界限,超过一定界限会产生厌烦地感觉.另外,次数地作用只表现在积极地或中性刺激物上,而对反面地东西即使增加见到地次数,也不会导致对这个东西地喜欢.(五)邻近性邻近性指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则人们喜欢邻近地人.住得很近地人容易建立友谊也是这个原因.而邻近性之所以起作用是与交往频率有关.处于同一环境地人,常常见面,容易产生吸引力.常常见面地人容易彼此了解,这也是邻近性起作用地原因.邻近性也有一定地局限.我们所喜欢地人往往是邻近地,但我们所厌恶地人往往也是邻近地人.所以邻近是吸引地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六)相互性相互性指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地人,我们不喜欢那些不喜欢我们地人.但这不是绝对地.有时我们喜欢一个不喜欢我们地人,或者不喜欢一个喜欢我们地人.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地确喜欢那些喜欢我们地人.人际吸引是人们建立友谊、爱情等重要人际关系地基础,希望在此提供地关于人际吸引地影响因素对你地人际交往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摘要:在生活和社会的交往中,人们不仅相互认识,而且会对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喜好,这就是所谓的人际吸引.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好像总是在人群中仿佛有着无限大的磁场,总是容易受到别人的欢迎,但有的人却又不是呢?可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际吸引力。

而人际吸引力的大小是有及一定的影响因素的。

那么,如何扩大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呢,我们必须了解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下面,本文就如何利用影响人际吸引力的因素来谈谈如何扩大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关键词:人际吸引,熟悉性,接近性,相似性,互补性,个人特征。

人际交往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每个人作为一个社会人都希望自己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在自己日常社交的活动中如鱼得水,希望自己能建立起和睦的同学师生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从而使自己可以愉快地学习工作。

而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吸引至关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够被人喜欢,拥有很好的人际吸引磁场呢。

一般说来,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熟悉性。

人际关系的由浅到深,是从相互接触和初步交往开始的,通过不断的的了解,才开始引发对一个的的喜欢。

可见,熟悉对人际吸引力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事实上,仅仅看到某人,就能增强我们对他的喜欢,这是就曝光效应。

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呢?伯恩斯坦用进化论的观点加以解释,他认为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常以小心的方式不断把去应付不熟悉的事物,通过与环境不停的相互作用,给我们带来危险的不熟悉的事物慢慢地为我们所适应,也就变得熟悉和安全了。

随着戒心的解除和舒服性的上升,人们对该事物的正性情感也必然增加。

可见,增进喜欢需要有一个最佳水平的曝光频率,也就是熟悉性。

2.时空上的接近近。

人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

十几年前当我们还是住着老式住宅时,左右前后的邻居全都认识,面且越是相邻的关系越是密切。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在1950年做了一个简单的有趣的实验。

这位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幢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查,而调查的对象完全是随机的,后来发现,在这个居住区中,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的次数也越多,关系越密切,在同一楼层中,和紧隔壁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22%,和隔三户交往的机率只有10%,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其亲密程度则大不相同。

不难看出,较小的空间距离有利于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时空的接近性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所发挥的作用会慢慢变小。

3.相似性吸引。

有一个成语叫“惺惺相吸”。

以心理学术语描述概念,相似性指在才智等方面相似的人易彼此吸引,并对其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似之处很多,如年龄、籍贯、职业、学历、兴趣、爱好、信仰、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态度、价值观等。

人们常因自己与他人在某些方面的相似而产生“同命相连”的情感,或感到彼此投缘,或认可门当户对,继而发展成情投意合的人生知己,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以心理学观点看,相似有益于人际交往的理由可作如下解释:一是具有相似的兴趣与态度者,他们通过经常参加同类社会活动等机会,增加了彼此沟通的机会;二是信仰、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相似的人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易产生见解的较强共鸣或“知音难遇”的感触,进而相互引为知己良好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心理学家在恋爱或婚姻方面也发现问题,人们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相似的异性为伴侣。

伯斯厅德把这种倾向称为“匹配原则”。

可见,相似性在人际吸引力的大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4.互补性吸引。

相补性指两个性情截然不同的人,可因彼此在某些方面能互相弥补,而发展成为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补性之所以成为人际吸引的增进因素,主要因为当一方的需要与其对对方的期望值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人际间就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如较常见的男女之间刚柔相济的自然相补,其次由于许多人具有“以他人所长补己之短”的希冀,比较容易对能与自己互补的人产生好感。

如脾气暴躁者,更容易与脾气温和者相处;粗心大意者喜欢与细致严谨者交友;依赖性强者,较倾向与独立性强者一起决策等。

克克霍夫等人研究了那些已经建立了恋爱关系的大学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短期恋爱来说,熟悉,外貌以及价值观念的相似,是形成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而对于长期恋爱关系来说,互补是发展密切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5.个人特征。

一般来说,个人特征主要包括一个人的外貌,性格和能力,品质等。

首先说一个人的外貌。

虽然最近全国火热的相亲节目就很好的表现了这一点。

我们看到在节目中,由于节目时间限制没有给双方足够的交流时间,完全只能靠第一感觉来选择。

这样,那些长相较好的女嘉宾通常很容易得到男嘉宾的青睐,而那些长相不好的则另当别论了。

由此不难看出,外貌的确有着很强的辐射作用,因为光环效应的存在,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认为外表好的人也会有其他优秀的品质,如大方,善良,聪明等,自然那些长相漂亮的人就有着更好的人际吸引力。

当然,这种情况通常只发生在交往的初期,双方不是特别了解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光环效应的作用渐渐变小。

其次是性格与能力。

性格和能力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发展,还可影响其人际关系建立。

诸多实践表明,个体的良好性格和较强能力,是其人际交往中引人注意、令人欣赏的重要条件,而由此建立的良好人际关系,又是个体事业成功的首要因素。

如一个人具有诚恳、坦率、幽默等性格特征,他在人际交往中就容易对他人产生较强吸引力或赢得别人赞赏;又如某人在某方面才华出众,或学业名列前茅、或竟技比赛夺冠等,都会引起众人的羡慕眼光和由衷欣赏,形成“众星捧月”般的人际吸引力。

但能力强与性格好相比,后者更具有持久、稳定的人际吸引力。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最为人欣赏者,并非全能型人才,而是既有能力又带些缺点的人。

如阿朗逊等1980年的实验研究,即证实了上述观点。

根据心理学家的解释,当人们与看上去完美无缺的人相处时,总难免产生“己不如人”的不安心情,如言行举止过于拘谨等,以至失去与对方交往的兴趣;而当人们发现那些才华出众的人也和自己有一样的缺点时,则会因为看到对方身上具有平凡的一面而产生彼此接近的亲密感,更增强与对方交往的动机。

但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当一个人的能力与众人相差很大,让人们感到可望而不可即的蚨,这种差距就会变成一种压力。

阿金森的实验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研究者给大学生被试呈现了4种人的讲话录音,一是能力出众的人;二是能力出众但是犯了错误的人;三是能力平庸的人;四是能力平庸而又犯了错误的人。

结果发现,能力出众但犯了错误的人反而比才能出众但没有犯错误的人更有人际吸引力。

这就被称为“犯错误效应”。

可见,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交际中,决不能一味的锋芒毕露,这只会让人对你敬而远之。

然而,由人际吸引产生人际交往,再由人际交往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则取决于交往双方的意愿。

如果有些人只是单方面被别人所吸引,而在与对方接近时
却不具备吸引对方的条件,那么彼此间也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上,有着气质性格迥异的人,使人际交往变得复杂多姿。

人格魅力在人际吸引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反之,一些人格特征上的偏执,往往成为与人沟通的拦路虎!
一个人的个性特征还包括个性品质。

一般来说,我们更喜欢与那些品质好的人交往,好的品质如真诚,忠诚,理解,善良,等等。

而说谎,虚伪,邪恶,冷酷的人往往被人们嗤之以鼻。

而这种人性品质对人际吸引力的影响往往是深刻,持久和稳定的,由此来看,品质对一个人的人际吸引力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以上是本文分析的影响人际吸引力的主要因素,那么,了解了这些,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呢?其实有很多的方面可以去完善,需要去深思。

以下是简单列举的几个例子:
①注意个人的仪表,建立个人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以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增进人际吸引力。

②要完善自己的德行,做一个拥有优秀品质的人。

真诚地关心别人,热情地对待身边的人,对待他人一定要忠诚,诚实等等。

③培养幽默感。

幽默感是化解人际关系紧张的的润滑油,一个拥有幽默感的人一定会很受人们的欢迎。

④多多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⑤多与人交流沟通,增加熟悉性,同时也可以消除许多不必要的误会。

⑥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认识信念,建立适合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

总之,要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有许多的东西需要去完善,我们了解了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就知道要从哪些方面做起,如此,我们便可以使自己也拥有强大的人际吸引的磁场。

参考文献:
1,王昉荔. 《人际关系研究[D.]》2005年。

2.綦甲福.《人际距离的跨文化研究[D]》,2007年。

3.申荷永,《社会心理学原理和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4.周晓虹,《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