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古典家具之巴洛克—路易十四
法式家具的起源

法式家具的起源1.巴洛克时期(1643~~1700年):法国巴洛克风格亦称路易十四风格,其家具特征为:宏伟,带有夸张的,厚重的古典形式,雅致优美重于舒适,虽然用了垫子,采用直线和一些圆弧形曲线相结合和矩形,对称结构的特征,采用橡木、核桃木及某些欧锻和梨木、嵌用斑木、鹅掌楸木等,家具下部有斜撑,结构牢固,直到后期才取消横档;既有雕刻和镶嵌细工,又有镀金或部分镀金或银,镶嵌、涂漆、绘画,在这个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原为直腿变为曲线腿,桌面为大理石和嵌石细工,高靠背椅,靠墙布置的带有精心雕刻的下部斜撑蜗形腿狭台:装饰图案包括嵌有宝石的旭日形饰针,围绕头部有射线,在卵形内双重“L”形,森林之神的假面,“C”“S”形曲线,海豚、人面狮身、狮头和爪、公羊头和龟、橄榄叶、菱形花、水果、蝴蝶、矮棕桐和睡莲叶不规则分散布置及人类寓言、古代武器等。
2.洛可可时期(1730~~1760年)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家具特征:家具是娇柔和雅致的,符合人体尺度,重点放在曲线上,特别是家具的腿,无横档,家具比较轻巧,因此容易移动:核桃木、红木、果木均使用、以及藤料,蒲制品和麦秆;华丽装饰包括雕刻、镶嵌、镀金物、油漆、彩饰、镀金。
初期有许多新家具引进或大量制造,采用色彩柔和的织物装饰家具,图案包括不对称的断开的曲线、花,扭曲的漩涡饰.贝壳.中国装饰艺术风格.乐器(小提琴.角制号角.鼓)、爱的标志(持弓箭的丘比特).花环.牧羊人的场面、战利品饰(战役象征的装饰布置)、花和动物。
3.新古典主义(1760~~1789年)法国路易十六时期的家具特征:古典影响占统治地位,家具更轻,更女性化和细软,考虑人体舒适的尺度,对称实设计,带有直线和几何形式,大多为喷漆的家具,橱柜和五斗柜是矩形的,在箱盒上的五金吊环饰有四周框架图案,座椅上装坐垫,直线腿,向下部逐渐变细,箭袋形或细长形,有凹槽,椅靠背是矩形、卵形或圆雕饰,顶点用青铜制,金属镶嵌是有节制的,镶嵌细工及镀金等装潢都很精美雅致,装饰图案源于希腊。
洛可可风格

巴洛克时代人类文化的艺术黄金时期――巴洛克时代巴洛克是什么?巴洛克风格又是什么,巴洛克的起源?什么才称得上巴洛克?1600 年歌剧诞生, 1750 年巴赫去世,这 150 年,我们叫它巴洛克。
巴洛克 (Baroque) 本义是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如今的巴洛克已被公认为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风格不拘泥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限,将服饰、音乐、建筑、美术、雕塑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
《卓越之剑 GE 》引领你穿梭真实与虚幻,享受这非凡的艺术体验。
服饰巴洛克时期的服装分成荷兰风格时期和法国风格时期。
巴洛克服饰风格特色为蕾丝、缎带、皮革、长发男士在面容形貌以“蓄留长而卷曲的头发,留八字山羊胡,戴长而卷的假发”为特色,且深具浪漫色彩。
男性流行在衣服上装饰大量的缎带,在脖子上开始出现柔软丝绸的“领巾”装饰。
上衣袖口出现“蕾丝”边的“反褶袖”。
男士流行披挂斗篷以示帅气。
裤管口边经常出现“蕾丝”。
男子普遍穿荷兰式有大翻折的长统靴俗称“斗状坠褶靴”,或是有“缎带”、“蔷薇花”造型的“高跟鞋”。
男性戴手套成为17 世纪开始流行的重点。
到了后期,女性流行在脸上贴上或是点上黑痣,俗称为“美人斑”。
这种装扮更衬托出女人白皙的肤色。
另外,在后期宫廷女性也出现名为“方当伊高”的头饰。
除上述之外,“面罩”与“暖手筒”也是此时期代表在太阳王路易十四掌权的时代,法国服饰主导了整个欧洲。
此时,男士帽子以“宽边帽饰以鸵鸟羽毛”、“三角帽”、“高礼帽”等三款帽型为代表。
原本硬挺的皱折领逐渐消逝;进而被“软塌领”所取代。
而男士领子的发展也渐渐变宽大,并以“蕾丝”作为主要的装饰。
此时女性服装在领子部位,逐渐以“落肩的平领”为主流。
袖子也呈“落肩大抛袖”的款式,而袖口也同样出现“蕾丝”边的“反褶袖”。
音乐古典乐的历史中世纪476 - 1400文艺复兴1400 - 1600巴洛克1600 - 1760古典的1730 - 1820浪漫的1815 - 191020 世纪1900 - 2000当代古典乐1975 -现在巴洛克音乐特色为节奏强烈、活跃,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跳跃且持续不断;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
巴洛克风格家具的借鉴与创新

巴洛克风格发展(16世纪-18世纪)
•
巴洛克艺术是指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 在西欧流行的艺术风格,最初产生于意大 利。它以浪漫主义作为形式设计的出发点, 运用多变的曲面及线型,追求宏伟、生动、 热情、奔放的艺术效果,而摒弃了古典主 造型艺术上的刚劲、挺拔、肃穆、古板的 遗风。巴洛克家具在表面装饰上,除了精 致的雕刻之外,金箔贴面、描金填彩涂漆 以及细腻的薄木拼花装饰亦很盛行,以达 到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17世纪中期,从 中国和日本传入了大漆涂饰、雕漆及贝雕 镶嵌艺术,使得家具的表面装饰显得更豪 华,以渲染其富丽堂皇。
家具师、建筑师、雕刻家手工制作的。家具上的壁柱、
圆柱、人柱像、贝壳、莨苕叶、涡卷型、狮子等高浮雕
装饰,精雕细琢的细木工制作,是王侯贵族生活中高格
调的贵族样式,是家具艺术、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融合
为一体的巴洛克艺术,及其华丽、多姿多彩,也影响着
欧洲其他国家,尤其以罗马为中心的宫廷巴洛克家具风
格直接影响到法国路易14世纪家具的设计和制作。
巴洛克家具的风格特征
• (1) 家具的构成特征: 巴洛克建筑艺术上的一些构成特征如动感曲 线、涡卷装饰、圆柱、壁柱、三角楣、人像柱、圆拱等都十分广泛地 应用于家具构成中。特别是当时的家具设计大多由建筑师为适应建筑 和室内装饰的需要来进行的,家具在构成要素上以适用的需要及新材 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为主,采用建筑的形式来创造具有统一整体的艺术 效果。因此,在家具的构成上,更多地表现出巴洛克建筑艺术的构成 特点。 • (2) 家具的装饰:巴洛克式家具的装饰原则是:“将富于表现意味 的细部集中,以便完成整体的新结构。”因而它摒弃了将家具表面分 割成许多小框架的旧方法,而改用重点区分,强调整体的新结构。同 时也废弃了从前那种复杂的表面装饰,转而加强整体装饰的和谐与韵 律的效果。 • 在早期的巴洛克风格家具中,尺度几乎都是非常夸大的,而后期又加 上了层叠而过分的装饰,更加气势逼人。巴洛克家具外表的装饰在 1650年之后变得更加华丽。早期的实木表面,这时已变为采用涂饰、 镀金、彩绘和细木镶嵌技术进行精致修饰的表面;由于镶嵌技术的发 展,模拟涡卷装饰的镶嵌图案形式得以大量应用,大理石、仿石材、 织物、骨、甲和金属等都用作装饰材料。 • 总之,巴洛克家具的装饰图案十分丰富,比较常见的有:涡卷饰、 刻扁、盘蜗饰、大形叶饰旋涡、螺旋纹、纹带、C形旋涡、S形旋涡、 纹章、爱神裸体像、有翅小天使、奇异的形体和头像、不规则的珍珠 牡蛎壳、美人鱼、人鱼、半人半鱼海神、海马、叶翼和花环、动物腿 和脚等。
法国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法国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一、路易十四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
恩瓦立德教堂穹顶
法国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一、路易十四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
(二)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室内铺设大理石墙面及地面,采用石膏、绘画等装饰工艺,室 内家具多为青铜、金、银等材质。其中有一个可俯瞰花园的画廊式镜厅,其 长度为76 m,一侧开有17樘落地长窗,另一侧墙上正对着窗户安装了17面 金丝纤草装饰的大镜子。玻璃与镜面、两厢陈列的雕塑、顶棚垂下的枝形水 晶灯,以及镜面两侧的壁灯交相辉映。在墙面与顶棚的交接处,有用双涡卷 形托石加以装饰的檐壁,被称为“勒布伦式檐壁”。
法国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一、路易十四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
凡尔赛宫镜厅
法国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一、路易十四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
加建于1689年的皇家礼拜堂,其底层 为券廊,上层为科林斯柱廊,彩绘的拱券 顶上设有高侧窗,室内大量使用白色与金 色,地面是以大理石铺就的几何图案。
Hale Waihona Puke 法国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一、路易十四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
(三)室内装饰与陈设 路易十四时期的家具,尺寸巨大、质地厚重、装饰丰富。橡 木与胡桃木是当时常用的木材,同时还用一种镶嵌细工,镀金或 银来装饰。椅子一般为方形,带有扶手、垫子和靠背,较为厚重。 照明的枝形烛台用金属、雕花木头及水晶进行各种方式的组 合。镜子采用雕花和镀金边框。钟成为深受当时贵族喜爱的装饰 要素,其价值在于装饰,而非计时,以显示地位尊贵。
法国的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 二、摄政时期和路易十五、路易十六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
路易十五时期至18世纪中叶,法国的洛可可风格得到充分发展 。室内装饰以柔美细腻为特征,全木镶板墙面多使用白、粉红、淡 蓝、淡绿、淡黄等颜色。墙面线性装饰丰富,门框与窗子都带有圆 或椭圆形的上框,又或是压低的拱形框,窗台不断地降低甚至与地 面水平而成为落地窗。很少使用强烈的色彩来装饰墙壁,此时的家 具设计中几乎所有构件都呈曲面,这些曲面本身又有着丰富精致的 装饰,如镀金、雕花、彩绘、镶嵌等。
法式风格特点

法式风格法式风格,指的是法兰西国家的建筑和家具风格。
主要包括法式巴洛克风格(路易十四风格)洛可可风格(路易十五风格)新古典风格(路易十六风格)帝政风格等,是欧洲家具和建筑文化的顶峰。
按国内市场上的说法,目前在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别墅建筑风格大致有:中国传统的园林式风格(中式别墅)、北美风情风格(美式别墅)、欧陆传统的贵族风格(欧式别墅)、日式风格(日式别墅)、法式风情风格(法式别墅)。
1主要特征1、布局上突出轴线的对称,恢宏的气势,豪华舒适的居住空间。
2、效果贵族风格,高贵典雅。
3、细节处理上运用了法式廊柱、雕花、线条,制作工艺精细考究。
4 .建筑多采用对称造型,屋顶上多有精致的老虎窗餐厅秉持典型的法式风格搭配原则,餐桌和餐椅均为米白色,表面略带雕花,配合扶手和椅腿的弧形曲度,显得优雅矜贵,而在白色的卷草纹窗帘、水晶吊灯、落地灯、瓶插百合花的搭配下,浪漫清新之感扑面而来。
2设计要素1、布局上突出轴线的对称,恢宏的气势,豪华舒适的居住空间。
2、贵族风格,高贵典雅。
3、细节处理上运用了法式廊柱、雕花、线条,制作工艺精细考究。
4、点缀在自然中,崇尚冲突之美。
3美学特点法式风格建筑讲究点缀在自然中,并不在乎占地面积大小,追求色彩和内在联系,让人感到有很大的活动空间。
不过,有时也有意呈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冲突。
因此,法式建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
在设计上讲求心灵的自然回归感,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浓郁气息。
开放式的空间结构、随处可见的花卉和绿色植物、雕刻精细的家具……所有的一切从整体上营造出一种田园之气。
不论是床头台灯图案中娇艳的花朵,抑或是窗前的一把微微晃动的摇椅,在任何一个角落,都能体会到主人悠然自得的生活和阳光般明媚的心情。
4风格解密法国时装的外形不会太出挑,也没有太大的年龄限制,并且不会令穿者看上去像个时尚受害者。
巴黎式时髦的基本要素其实就是保守,甚至在法国,穿得很中产阶级或是被赞为“很中产阶级”会令人由衷地高兴。
国外古典家具发展史

.埃及、希腊、罗马家具首次记载制造家具的是埃及人。
古埃及人较矮(人均约1.52m),并有蹲坐的习惯,因此座椅较低。
(1)古埃及(公元前3100~前311年)家具特征:由直线组成,直线占优势;动物腿脚(双腿静止时的自然姿势,放在圆柱形支座上)椅和床(延长的椅子),矮的方形或长方形靠背和宽低的座面,侧面成内凹或曲线形;采用几何或螺旋形植物图案装饰,用贵重的涂层和各种材料镶嵌;用色鲜明、富有象征性;凳和椅是家具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为数众多的柜于用作储藏衣被、亚麻织物。
埃及家具对英国摄政时期和维多利亚时期及法国帝国时期影响显著。
(2)古希腊(公元前650~前30年)人生活节俭,家具简单朴素,比例优美,装饰简朴,但已有丰富的织物装饰,其中著名的“克利奈”椅(Klisn1os),是最早的形式,有曲面靠背,前后腿呈“八”字形弯曲,凳子是普通的,长方形三腿桌是典型的,床长而直,通常较高,且需要脚凳。
在古希腊书中已提到在木材上打蜡,关于木材的干燥和表面装饰等情况,和埃及有同样高的质量。
19世纪未,希腊文艺复兴运动十分活跃,一些古典的装饰图案,可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例子中看到。
(3)我们对古罗马(公元前753~公元365年)的家具知识来自壁画、雕刻和拉丁文中偶然有关家具的记载、而罗马家庭的家具片段,保存在庞贝城和赫库兰尼姆的遗址中。
古罗马家具设计是希腊式样的变体,家具厚重,装饰复杂、精细,采用镶嵌与雕刻,旋车盘腿脚、动物足、狮身人面及带有翅膀的鹰头狮身的怪兽,桌于作为陈列或用餐,腿脚有小的支撑,椅背为凹面板;在家具中结合了建筑特征,采用了建筑处理手法,三腿桌和基座很普遍,使用珍贵的织物和垫层。
2.中世纪(1~15世纪)高直和文艺复兴时期(800~1150年)的家具在中世纪,西欧处于动乱时期,罗马帝国崩溃后,古代社会的家具也随之消失。
中世纪富人住在装饰贫乏的城堡中,家具不足,在骚乱时期少有幸存者。
拜占庭时期(323~1453年),除富有者精心制作的嵌金和象牙的椅子外,家具类型也不多。
巴洛克风格家具1

巴洛克源于葡萄牙语“Baroque”,意为“粗糙、形状不规则的珍珠”,隐含贬义,然而这一艺术形式后来却发展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它形成于17世纪,在建筑、室内装饰、家具、工艺品设计等领域创作了一种奢华绚丽、热情奔放的风格。
巴洛克风格起源于意大利,但真正兴盛却在法国。
既然巴洛克家具与建筑有密切的关系,那我们先来看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巴洛克建筑。
一个是罗马的圣卡罗教堂,另一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是法国的凡尔赛宫。
圣卡罗教堂殿堂平面近似橄榄形,周围有一些不规则的小祈祷室和生活庭院。
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有强烈的光影效果。
凡尔赛宫苑由著名建筑师勒·沃、室内设计与宫廷画家勒·布朗和著名宫廷造园家勒·诺特尔精心设计而成,1710年才将整个宫殿与花园修建完成。
是欧洲最为宏大、华美的独立宫殿,占地面积6.7平方公里,是法国乃至欧洲贵族们的活动中心与文化、艺术时尚的发源地。
凡尔赛宫苑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宫殿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
勒.诺特设计的十字形水渠为中心园林是西方规则式园林的典范。
凡尔赛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
勒·布朗在凡尔赛宫的室内设计上,运用空间的手法形成了连续的效果。
墙壁采用壁柱、檐条、粉饰涂金和绘画等装饰形式,色彩鲜明、曲折多变,强调层次与深度。
镜厅里利用了大量意大利巴洛克式装饰手法,使人感到变化无穷,金壁辉煌。
该厅有着无限延长的大空间,雕刻、镀金装饰的拱形壁画顶。
成对的大理石镶嵌壁柱、精细繁复的纹样浮雕、连环拱形的巨大镜面与出入口在上千支蜡烛的照耀下,令人目不暇接,将巴洛克风格的视觉幻象之华美演绎至极致。
在文艺复兴时期,家具的风格都为建筑风格的缩形,尽管文艺复兴时期已经以“人性”主张作为艺术设计的原则,但真正为了生活功能需要而作为设计原则的应首推巴洛克风格。
家具史各种艺术风格特征总结

1::由宝凳阐述古埃及的风格特点:椅背的贴金浮雕表现了国王生前的神态。
图坦阿蒙神态自若的坐着,前面的王后为他涂抹圣油,天空中太阳光芒四射,正好照在国王和王后的头顶。
人物服饰用彩色瓷片和宝石镶嵌,结构严谨,工艺高超。
古埃及的家具造型遵循着严格的对称规则,比例合适。
表现了坚厚,凝重,庄严,华贵,华贵中呈威仪,拘谨中有动感。
装饰手法多采用同一方向的动物腿造型,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也体现了使用者权势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
2:由克里斯莫斯椅阐述古希腊的风格特点:主要由妇女使用,以优美的线条,适宜的比例和简洁的形态为特征。
它由适宜人背部曲线的靠背和向外弯曲的马刀状椅腿构成,坐面编织而成,上面放置坐垫,其表面几乎看不到多余的装饰。
这种椅子线条优美,且轻巧方便,与古埃及的僵直线条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大的特点是考虑了人使用的舒适度。
3:拜占庭家具的风格特点:拜占庭家具是古罗马风格的延续,融合了希腊文化的精美艺术和东方宫廷的华贵表面形式。
造型僵直庄重,以显示神威。
拜占庭家具融合东西方韵味,注重色彩的灿烂和造型的华丽。
常采用雕刻,镶嵌,绘画等装饰手法。
其中象牙雕刻技艺堪称一绝。
4:哥特式家具的风格特点:哥特式家具主要受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影响,采用尖顶,拱券,垂饰罩等,框架嵌板,火焰式图案雕刻。
华丽精致的浮雕,连环拱廊,给人以超自然的感觉。
装饰造型上使用垂直线条来表现垂直庄严的形态,给人以刚直,挺拔,严谨的感觉。
5:文艺复兴式家具风格的主要特征:文艺复兴式家具一反中世纪家具的僵直琐碎,追求具有人情味的曲线和优美的层次,讲究正立面的和谐比例。
造型上,尤其橱柜家具,模仿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样式,是外观厚重庄严,线条粗狂,具有古典建筑的和谐,严谨的美。
装饰题材上也摒弃中世纪的宗教色彩,赋予了更多的人情味。
6: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家具阐述卡索奈长箱作用造型特征:卡索奈长箱是一种带盖的长箱,一般成对制作,是用来装新娘的嫁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式古典家具之巴洛克·路易十四式家具17世纪后期,法国受到意大利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也进入了巴洛克时代。
由于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移植和培育,这种艺术风格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形成独特的法国巴洛克,并成为欧洲的巴洛克艺术发展中心。
1661年法国路易十四开始亲政,这位欧洲君主专制政体中最有权威的皇帝,自称为“太阳王”,提出“联邦国家”,国王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威。
法国的巴洛克家具一般被称为法国路易十四式家具,这时期的家具主要是宫廷家具,大多是精致华丽的雕刻,以及精巧的镶嵌细木工艺和青铜雕饰镀金银,非常生动豪华。
推动法国路易十四式家具风格发展的艺术大师有查里•拉•布尔、简•拉•包特和安得列•查里士•鲍里,尤其是拉•布尔是法国路易十四式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奠基人。
他曾于1642年至1645年赴意大利罗马学习,吸取意大利巴洛克艺术营养,研究装饰艺术。
回国以后,他担任首席宫廷画师,领导美术学院和葛布林缀织厂。
1660年开始为王室担任装饰设计工作,把缀织厂、家具作坊等集中起来,改成专为凡尔赛宫生产室内装饰用品的工厂。
路易十四的凡尔塞宫:一、椅类家具路易十四时期的椅子,都是当时宫廷及贵族的旅馆、邸宅的前厅和客厅所留下来的古典家具。
这些椅子精雕细琢,非常讲究,非常高贵,供统治阶级享乐。
宫廷中使用的椅子有详细规定,表示不同的地位和身份。
路易十四式椅子木构架都是雕刻制作,多采用山毛榉和橡木,遗留下来的胡桃木椅子却很稀少。
椅子底脚或是有力的方形栏杆、或是椭圆形旋木雕饰、或是曲腿,带有凹槽、花叶饰、带枝树叶等浅浮雕装饰。
底脚横撑为X型或H型。
靠背和座面用华丽的葛布林织物包面。
靠背高高的,象征着地位和权势。
路易十四时期的扶手椅,一般在笨重的靠墙桌旁使用,所有木构件都是雕刻装饰。
强有力的栏杆腿上,有方形和蜜瓜形,布满了浮雕纹样;底腿横撑由腿部扭曲交织到中心,连结成X形;带凹槽的弯曲扶手,由靠背处向前顺势而下,与座面前部的扶手支撑柱连为一体,成为一个涡卷形,有很强的动势感。
座面和靠背是华丽的葛布林织物包面,整件家具庄严、厚重、豪华,表现了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和权势。
宫廷凳,这种凳能够折叠,是路易十四时期宫廷中公用坐具,常为贵妇人使用的小凳,是非常有个性、有特点的家具。
底座可折叠支架,是精致、严格的雕刻装饰,葛布林织物包覆的座面下缘轻巧、精美。
在1973年拍卖时价值高达13万法郎。
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后半期,出现了非常罕见的安乐椅。
椅的四腿和扶手支撑都是S形,并带有凹槽,腿底端处以涡卷纹收尾,腿间的横撑也是曲线的X形装饰。
高靠背顶部为半圆弧形,两边附加以“耳状物”,一直连向扶手,并与靠背、座面同样覆以葛布林织物包面。
这件安乐椅华丽、秀美、舒适,是巴洛克时期向洛可可时期过渡的家具作品。
葛布林织物是一种缀织物,也就是在绣花底布上刺绣的一种装饰织物,大量用于家具覆面。
这种织物非常结实,色彩也很鲜艳,并且长久地保存而不变色。
有的椅子造型虽然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华丽的缀织物包面,使家具倍加亮丽,增添光彩。
葛布林缀织工厂是1630年左右亨利四世时从王宫至哥布林街一带设立的,制造所谓的“绒缎”天鹅绒。
1662年路易十四时期由拉•布尔创立的葛布林工厂生产缀织物。
二、桌类家具法国路易十四时期有写字桌和靠墙桌。
这类家具往往是木雕镀金,雕刻涡卷纹、莨菪叶饰、扇贝花饰、人物像等装饰,非常豪华、庄严,显示出统治阶级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
1685年制作的一件典型的法国路易十四式写字桌,栏杆式支脚,四脚间横撑,涡卷形曲线交织到中心,并以涡卷纹收尾,形成X形,望板下两腿间悬挂着精致的透雕装饰。
桌底架的雕饰多是以毛莨叶和涡卷纹为主题。
桌望板横饰带上雕饰着精美的二方连纹花饰,桌面则是大理石。
这件雕塑家具作品非常精密、豪华、庄重,富丽堂皇。
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室内中还广泛流行一种靠墙桌,更是一种精美的雕饰作品。
小靠墙桌往往支腿是S形曲线,下端是男人头像雕饰,下端以涡卷形雕饰收尾,两腿间连接中心雕饰着扇贝纹样。
桌望板中间两个涡卷莨菪叶护拥着女人头像。
这件家具制作严格、精细,体积小,显得很轻巧。
在装饰处理上用传统的对称、柔顺曲线、带枝树叶和涡卷毛莨叶饰等,将古希腊装饰艺术与巴洛克艺术风格融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独特的家具形式。
这种墙壁承托被嵌在墙上的镜子下面,用来放置花瓶、小雕塑和挂钟等小物品。
如下一件小靠墙桌,是法国1700年的家具作品。
家具吸取了古希腊装饰艺术,是精雕细琢的木雕刻。
这件雕塑作品完全汇集了18世纪路易十四风格的一系列独特的装饰艺术:中间是一个男人头像雕塑,头上戴着具有装饰风味的涡卷饰帽子,两旁是神话中带有鹰头、鹰翼的怪兽雕饰,卷曲的兽身顺势而下,却是毛莨叶饰涡卷纹尾。
人头像顶部的涡卷纹向两边甩下带枝树叶,一直卷曲到鹰翼下的涡卷纹处,下面柱台内雕饰扇贝纹样,涡卷毛莨叶饰围绕。
这件小靠墙桌生动、精美、豪华,是家具艺术和雕刻艺术融合于一体的最好典范。
17世纪后半期,大量出现一种被称“Mazarin”的家具,这是一种有8个支脚的写字桌,最早大约在1642年前后就出现了。
"Mazarin”的名字来源于19世纪法国的一个著名的图书馆藏书楼。
在17世纪后半期,被称为Mazarin写字桌的时代是法国巴洛克艺术中一种独特的家具风格,一直到路易十四时期的1715年这种家具便消失了。
“Mazarin”写字桌家具突出的特点在于其8个扶垛式的支脚,并且还带有抽屉。
桌的支脚用直杆横撑连接,中间一总横撑与两边横撑连接。
整件家具是在深色的底上镶嵌黄檀木装饰纹样,有菱形、长方形、毛莨叶等纹样,用线严格、精细,周边纤细的镶嵌装饰带,非常典雅、秀美。
桌面下有节奏地排列着几个小抽屉。
最出众的是桌面上设置前后凹凸变化的小抽屉,四组抽屉的边角是圆形、三条精致的横饰带把抽屉连为一体。
这件17世纪中期的家具,还具有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精湛、和谐、华美的特点,并且具有较多的人情味。
一件17世纪末期的Mazarin写字桌,则是较生动的巴洛克家具风格。
底脚横撑变成了X形,横向的横撑取消。
家具的表面镶嵌花饰纹样,非常丰满、豪华、生动,很有特点,激动人心。
另一件Mazarin写字桌简直就是一个运动的小建筑。
家具是由波浪形曲线的构件组成,底腿是S形,横撑是X形,抽屉面是波状形,桌边框是外向12º角的波状扶垛,桌面也是波状形边缘。
这件家具最引人注目的是抽屉上的镶嵌装饰,在黄檀木的底上,镶嵌几个别致的茉莉花图案,既为家具带来了魅力,又可作拉手,具有实用功能。
这种写字桌家具出售价竟达到140万法郎。
三、柜类家具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橱柜有多种形式。
有一种大型橱柜分上下两层,下层是柱廊。
前排是四个神态各异的女人像柱,后排却是变形的爱奥尼柱式,柱基还加设了狮爪。
家具上层是用大理石和彩色进口石头镶嵌,各种花鸟半壁柱、人物、几何形等纹样装饰。
橱柜下部边缘雕刻着精致的轩蛇腹纹样,上部的横档上却是镶嵌细密的花饰。
整件家具庄严、豪华、神奇,是典型的宫廷家具。
17世纪末出现了一种带抽屉的柜,严格的长方形,有三排或四排抽屉。
这种路易十四时期的柜型,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期洛可可时代。
法国路易十四末期,1715年制作的一件大型橡木衣柜。
这件宫廷家具,细木护壁装饰如同一个建筑。
衣柜顶部是拱形三角楣,边框是爱奥尼壁柱,柜门嵌板上浮雕精美的装饰纹样,拱形、圆形、大自然的花草、贝壳凸凹变化,是非常细致严谨的线面构成作品。
整件家具庄严、典雅、优美。
法国著名的宫廷家具大师安得烈•查里士•鲍里在家具上用黑檀木镶嵌精致的纹样,并在家具主要部位用镀金的青铜和龟甲作表面装饰。
他创造性地发展了精致的镶嵌细木工艺,将金属片与龟甲重叠在一起切成图案,再镶嵌在家具表面,形成了一种“鲍里”式贵族化的装饰凤格。
这种“鲍里镶嵌技巧”在巴黎,甚至远到德国等地也广为流传应用,在以后的路易十五时期家具中更是大量应用,形成法国洛可可的独特风格。
鲍里于1709年制作的一件带抽屉的柜,这件家具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的代表作。
如同Mazarin写字桌,也有8个支脚,因此,也被赋予"Mazarin带抽屉柜”的名字。
外部S形支脚,上端是带羽翅的女人头像雕饰,底脚是叶板纹和兽足雕饰,内侧对称四个支脚呈倒置L形,曲形叶饰纹顺势而下,底脚是倒置宝塔螺纹雕饰。
上部柜体为两排抽屉,柜体下端角为圆弧形,柜上面和中间有两条精致的轩蛇腹雕饰横线。
抽屉外形也饰以金色的轮廓,再配上精美的拉手、面页雕饰。
这件家具的所有雕饰都是青铜雕刻纹样镀金,黑檀木的抽屉表面用青铜镶嵌更纤细、优美的涡卷花叶雕饰。
整件造型奇异、炫耀、庄严、豪华,象征着统治者的权力和财富。
鲍里在当时的法国非常有声望,而且是多方面发展。
制作一流的家具作品,不仅要有优秀的木工技术,还要有精湛的雕刻、镶嵌、贴金等细木工技术。
鲍里在他的家具厂,同他的四个儿子实行技术分工,生产了大量精美的家具。
17世纪后期,鲍里为凡尔赛宫廷设计的一件大型衣柜,是鲍里镶嵌技巧的典型代表作。
在黑檀木上用铜和龟甲镶嵌镀金纹饰,非常严谨、细腻的刻画,非常精致的细木工镶嵌是无可挑剔的完美,令人赞叹。
在这件高2.54m的大型宫廷家具门扉上,对称地设置雕饰图案,细密雕饰着横饰线、轮廓线。
上下对称矩形轮廓中,镶嵌涡形叶彩色纹样,中间大块矩形轮廓中,上部涡卷叶饰护拥着飞檐柱头,下部涡卷花叶纹样上雕一柱顶,上面对称地有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画面雕饰。
特别有特点的还是柜的铰链雕饰,正方形上雕饰团花,横向相对伸出莨菪叶雕饰,坚固而有力。
底脚对称雕饰着女人头像。
整件家具宏伟、壮观、华美、生动,堪称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