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完结版工伤赔偿标准计算表总表

合集下载

2014苏州市工伤赔偿标准(最新版)

2014苏州市工伤赔偿标准(最新版)

2014年苏州市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备注:1、工亡的抚恤金计算有点复杂,建议请专业律师计算;2、5-6级是否解除劳动合同,建议结合病情和找工作的难易、工作单位情况,综合考虑,需要律师的建议。

3、对于脑部或颈椎、腰椎、脊柱的损伤是否解除劳动合同,或解除合同是否调解还是裁决,建议听取专业律师的建议。

4、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2013年为4802元、2014年为5118元关于调整2014年度苏州市工伤保险定期待遇的通知来源::日期:2014-07-26苏人保规〔2014〕12号各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社保中心,各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省政府第29号令)和苏州市政府《关于贯彻<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意见》(苏府[2005]117号)规定,对我市工伤职工的定期待遇标准进行调整。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整范围2014年6月30日前领取伤残津贴的工伤职工(不包括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工伤职工)、领取生活护理费的工伤职工和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

二、调整标准(一)一至四级工伤职工在原伤残津贴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金额分别为:一级伤残增加290元,二级伤残增加280元,三级伤残增加270元,四级伤残增加260元。

(二)五至六级工伤职工,与原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且难以安排工作的,由原用人单位按工伤职工调整前月伤残津贴的10%增加伤残津贴。

调整后的伤残津贴低于我市现行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原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三)供养亲属抚恤金,每人每月增加140元。

(四)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和部分不能自理三个等级,月标准分别调整为2559元、2048元和1536元。

劳动法律法规工伤赔偿自动计算表格

劳动法律法规工伤赔偿自动计算表格


八级
11个月
九级
9个月
十级
7个月
填 工 伤 保 险 基 金
待 遇
伤 残 津 贴
一级
90%
二级
85%
三级
80%
四级
75%
五级
70%

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

付 保留劳动关系,退

出岗位


用人单位按月支付难
六级
60%
以安排工作的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50%

活 护
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40%
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 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
平均工资


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30%
丧葬费 供养亲属抚恤金
6个月 配偶每月40% 其他每人每月30% 孤老或孤儿再加10%
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 资
本人工资(抚恤金总 额不得超过死亡职工
生前的本人工资)
工亡待遇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至四级工伤职工停 工留薪期后死亡待遇
丧葬费 供养亲属抚恤金
20倍
6个月 配偶每月40% 其他每人每月30%
工伤保险待遇
项目
标准
处理方式
承担主体
挂号费

医 疗
住院费 医疗费
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 准
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 录
按照标准报销
工伤保险基金


药费
工伤保险药品目录


交通食宿费
因工出差标准
按照标准报销

住院伙食补助费
因工出差伙食补助标 准
报销70%
社保基金证明

2014工伤伤残等级赔偿标准

2014工伤伤残等级赔偿标准

2014工伤伤残等级赔偿标准工伤赔偿标准,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

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2014工伤伤残等级赔偿标准一、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4个月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2个月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0个月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二)按月享受伤残津贴(按月支付)1、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2、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3、三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4、四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注: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二、五级、六级伤残待遇标准(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五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6个月2、六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4个月(二)伤残津贴1、五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2、六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注: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照月发给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三、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标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个月2、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个月3、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个月4、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个月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员工工伤后赔偿标准表

员工工伤后赔偿标准表

员工工伤后赔偿标准表一、工伤认定标准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工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或患病。

工伤认定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事故伤害:包括因工作中的意外事故导致的伤害,如机械伤害、物体打击伤害等。

2. 职业病:因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引起的疾病,如尘肺病、职业中毒等。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工伤应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发生,不能在非工作时间或非工作场所内受伤。

4. 因工作原因:工伤应该是因为工作原因导致的,与工作活动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二、工伤赔偿标准1. 医疗费用:工伤发生后,企业应当承担员工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治疗、手术费用、药品费用等。

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根据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2. 工伤医疗期工资:在工伤医疗期内,企业应当支付员工工伤期间的工资,工资标准为员工在工伤发生前的平均工资。

3. 工伤残疾赔偿金:对于因工伤造成残疾的员工,企业应当按照残疾程度给予相应的赔偿金,赔偿标准根据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4.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对于工伤造成的一次性伤残,企业应当给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补助标准根据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5. 丧葬补助金:对于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员工,企业应当给予丧葬补助金,补助标准根据工伤保险规定执行。

三、工伤赔偿流程1. 工伤认定:员工在发生工伤后,应及时向企业报告,并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

企业应当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工伤情况,由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工伤认定。

2. 工伤赔偿申请: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后,员工可以向企业提出工伤赔偿申请,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赔偿标准给予相应的赔偿。

3. 工伤赔偿支付:企业应当按照工伤保险规定,及时支付员工的工伤医疗费用、工伤医疗期工资、工伤残疾赔偿金等。

四、工伤预防措施为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危险作业环节的监管和控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到10级工伤赔偿表

1到10级工伤赔偿表

1到10级工伤赔偿表工伤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导致的身体伤害、功能障碍或者器官损伤,并且符合法定的认定条件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申请工伤赔偿。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赔偿由职工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根据工伤程度的不同,赔偿标准划分为十级。

下面是1到10级工伤赔偿表:1级工伤: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用、住院生活补助费用,根据医疗费用实际支出支付,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倍。

2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倍。

3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90倍。

4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20倍。

5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50倍。

6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80倍。

7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210倍。

8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240倍。

9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270倍。

10级工伤:1级工伤的赔偿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加倍支付,即不超过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倍。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是根据实际情况所制定的赔偿标准,如果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高于查询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赔偿标准仍然以平均工资为基准进行计算。

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赔偿请求,如果工伤事故是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造成的,用人单位要承担相应责任和赔偿。

工伤赔偿的具体计算还要考虑伤残程度、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因素,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计算。

工伤伤残赔偿表

工伤伤残赔偿表

工伤伤残赔偿表工伤伤残赔偿表
序号:
受伤人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受伤时间:
受伤地点:
工伤事故详情
事故经过:
受伤部位
伤残程度:
伤残等级
一级伤残:
二级伤残:
三级伤残:
四级伤残:
五级伤残:
六级伤残:
赔偿标准及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法》及相关规定,伤残赔偿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按职工工资200倍的标准计算。

二级伤残:按职工工资180倍的标准计算。

三级伤残:按职工工资160倍的标准计算。

四级伤残:按职工工资140倍的标准计算。

五级伤残:按职工工资120倍的标准计算。

六级伤残:按职工工资100倍的标准计算。

赔偿金额计算:
一级伤残赔偿金额:职工工资 × 200倍
二级伤残赔偿金额:职工工资 × 180倍
三级伤残赔偿金额:职工工资 × 160倍
四级伤残赔偿金额:职工工资 × 140倍
五级伤残赔偿金额:职工工资 × 120倍
六级伤残赔偿金额:职工工资 × 100倍
备注:
申请人签名:
日期:
注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法》的规定,受伤员工可在伤
残事发三年内享受工伤伤残赔偿待遇。

受伤员工应妥善保管好赔偿凭证,如经办机构发现有违规行为,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014年工伤赔偿标准

2014年工伤赔偿标准

2014年工伤赔偿标准工伤赔偿标准是指在工伤保险制度下,对于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劳动者受伤、患病或者死亡,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

2014年工伤赔偿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而确定的,具体标准如下:一、工伤医疗费用。

对于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劳动者受伤或者患病,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相应的医疗费用。

具体费用包括住院治疗、手术费、药品费、康复费等。

在2014年,工伤医疗费用的支付标准是根据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报销,报销比例为100%。

二、工伤康复费用。

对于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劳动者受伤或者患病,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相应的康复费用。

康复费用包括康复治疗、康复器具、康复用品等。

在2014年,工伤康复费用的支付标准是根据实际发生的康复费用进行报销,报销比例为100%。

三、工伤伤残津贴。

对于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劳动者发生伤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相应的伤残津贴。

伤残津贴的支付标准是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和工资水平确定的。

在2014年,工伤伤残津贴的支付标准是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程度,分为一至十级,津贴标准从300元至1500元不等。

四、工亡家属抚恤金。

对于因工作原因导致的劳动者死亡,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相应的工亡家属抚恤金。

抚恤金的支付对象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

在2014年,工亡家属抚恤金的支付标准是根据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抚恤对象的人数确定的,具体标准为一次性支付30个月至60个月的工资。

五、其他补偿。

除了上述的工伤赔偿项目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补偿项目,如误工补助金、丧葬补助金等。

这些补偿项目的支付标准也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而确定的。

总之,2014年工伤赔偿标准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而确定的,具体标准包括工伤医疗费用、工伤康复费用、工伤伤残津贴、工亡家属抚恤金以及其他补偿项目。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足额地支付相应的工伤赔偿,保障受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工伤赔偿最新标准2014

工伤赔偿最新标准2014

工伤赔偿最新标准2014工伤赔偿标准2014(一)医疗费1、要求: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3款。

3、备注: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不是必须到签有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1、标准:由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2、要求:住院期间。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4款。

(三)交通费、食宿费1、标准:由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2、要求: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4款。

(四)康复治疗费1、标准: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6款。

3、备注:依地方规定,康复治疗需经办机构组织专家评定。

(五)辅助器具费1、标准:各省、直辖市工伤辅助器具限额标准。

2、要求: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

(六) 停工留薪1、标准: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

4、备注:停工留薪期根据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各地的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但确定的部门和程序,依地方规定。

(七)护理费1、标准:(1)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2)评定伤残后需要护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2、要求:生活护理费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按月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伤赔偿标准计算表1、医疗费:【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交通费:【单位支付】3、食宿费:【单位支付】4、康复性治疗费:【工伤保险基金支付】5、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轮椅费用:【工伤保险基金支付】6、工资、福利:停工接受工伤医疗期间原待遇不变、一般不超过12个月,最长2年【单位支付】若不能确定工资的,按上一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

7、护理费:生活不能自理、停工留薪期间【单位支付】以上共计:二、造成残疾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

1、生活护理费已评定伤残等级并经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 ,按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部分不能自理3个等级、统筹地区平均工资的50%、40%、30% 【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活护理费/月:完全不能自理:统筹地区平均工资×50%=1581.58元;大部分不能自理:统筹地区平均工资×40%=1265.27元;部分不能自理:统筹地区平均工资×30%=948.95元一级伤残待遇【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7个月本人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不能确定本人月平均工资,按上一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7958÷12×27=85405.5元【2】伤残津贴:按月支付,本人工资的90%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补足差额【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不能确定本人月平均工资,按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计算。

伤残津贴/月=37958÷12×90%=2846.85元二级伤残待遇【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5个月本人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不能确定本人月平均工资,按上一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7958÷12×25=79079.17元【2】伤残津贴:按月支付,本人工资的85%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补足差额【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不能确定本人月平均工资,按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计算。

伤残津贴/月=37958÷12×85%=2688.69元三级伤残待遇【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3个月本人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不能确定本人月平均工资,按上一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7958÷12×23=72752.83元【2】伤残津贴:按月支付,本人工资的80%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补足差额【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不能确定本人月平均工资,按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计算。

伤残津贴/月=37958÷12×80%=2530.53元四级伤残待遇【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1个月本人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不能确定本人月平均工资,按上一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7958÷12×21=66426.5元【2】伤残津贴:按月支付,本人工资的75%,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补足差额【基金支付】若不能确定本人月平均工资,按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计算。

伤残津贴/月=37958÷12×75%=2372.375元五级伤残待遇【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8个月本人月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若不能确定本人月平均工资,按上一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7958÷12×18=56937元【2】伤残津贴:难以安排工作的,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本人工资的70%,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单位支付】若不能确定本人月平均工资,按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计算。

伤残津贴/月=37958÷12×70%=2214.22元【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终止劳动关系的,16个月上年度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

按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计算。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37958÷12×16=50610.67元【4】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终止劳动关系的,56个月上年度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按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计算。

【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7958÷12×56=177137.33元六级伤残待遇【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6个月本人月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若不能确定本人月平均工资,按上一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7958÷12×16=50610.67元【2】伤残津贴:难以安排工作的,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本人工资的 60%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单位支付】若不能确定本人月平均工资,按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计算。

伤残津贴/月=37958÷12×60%=1897.9元【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终止劳动关系的,14个月上年度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37958÷12×14= 44284.33元【4】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终止劳动关系的,46个月上年度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7958÷12×46= 145505.667元七级伤残待遇【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3个月本人月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一次若不能确定本人月平均工资,按上一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7958÷12×13=41121.17元【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终止劳动关系的、解除劳动合同的,12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37958÷12×12=37958元【3】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终止劳动关系的、解除劳动合同的,36个月【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7958÷12×36=113874元以上总计:192953.17元八级伤残待遇【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1个月本人月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若不能确定本人月平均工资,按上一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7958÷12×11=34794.83元【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终止劳动关系的、解除劳动合同的,10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37958÷12×10=31631.67元【3】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终止劳动关系的、解除劳动合同的,26个月【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7958÷12×26=82242.33元以上八级总计:148668.83元九级伤残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9个月本人月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1】若不能确定本人月平均工资,按上一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7958÷12×9=28468.5元【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终止劳动关系的、解除劳动合同的,8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37958÷12×8=25305.33元【3】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终止劳动关系的、解除劳动合同的 16个月【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7958÷12×16=50610.67元以上九级总计:104384.5元十级伤残待遇【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7个月本人月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支出】若不能确定本人月平均工资,按上一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7958÷12×7=22142.17元【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终止劳动关系的、解除劳动合同的,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37958÷12×6=18979元。

【4】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终止劳动关系的、解除劳动合同的 6个月【单位支付】伤残就业补助金=37958÷12×6=18979元。

以上十级总计:60100.17元三、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工伤保险基金支付】1、丧葬补助金: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社会职工月平均工资。

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2013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

丧葬补助金=37958÷12×6=18979元2、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如下:a、配偶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40%/月=配偶抚恤金。

b、其他亲属抚恤金计算公式:工亡职工本人工资×30%/人/月=其他亲属抚恤金c、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数据,201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955元/年。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计算公式:26955×20年=539100元注: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不能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4421元/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