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行业现状和前景2018年

中药饮片行业现状和前景2018年
中药饮片行业现状和前景2018年

中药饮片行业现状及前景

一、概况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的制成品,与中药材、中成药同为传统中药行业的三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随着中药饮片的广泛用途、中医药产业的不断升温和中医药产业的国家政策扶植,中药饮片行业成为医药行业中利润水平增长最快的子行业之一。

二、发展现状

1.国家政策利好。近年来,《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

战略规划纲要(2016年-2030年)》、《中医药法》等政策法规出台,价格管制逐渐放宽,产业配套政策出台,接入医保支付体系,都为中医药及中药饮片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产业链完善

3.发展迅速,地位提高

1)增速变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4年,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由190.2

亿元增加到149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9.7%,显著高于工业全行业整体(CAGR为21%),位列医药工业药物细分子行业第一位。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中药饮片市场需求将超过3500亿元。

2)占医药工业总值比重逐年上升。2006年中药饮片在医药工业全行业中的销售收入比重

为4.02%,2014年上升到6.41%,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比值在2015年10月达到了

6.59%。中药饮片行业在我国医药工业中的市场和行业地位逐步加强。

3)制造企业数快速增加。2004年-2015年,中药饮片制造企业数量从429家增加到1006

家,11年增加577家,增幅高达134.50%,远大于中成药制造企业增长率。

4)所有制结构以私营企业为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规

模以上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共972家,其中私营企业为523家,占比53.81%;国有企业数量为9家,占比0.93%。

5)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总资产、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不断提升。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平均每家中药饮片企业的总资产为1.13亿元,销售收入为1.7亿元,利润总额为1198万元,同比2008年分别提升114%、216%和276%。中药饮片企业资产负债率从2008年的55.3%连续下降到2014年42.3%,中药饮片企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

三、竞争格局

1.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总的来说,从市场规模、政策环境以及市场运行(中药饮片产

品价格相对透明)的情况来看,目前中药饮片行业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

2.行业集中度较低。中药饮片行业自身存在的特点,诸如行业发展不规范,产业化时间

较短,注重药材的产地,产品种类多样化,禁止外资进入等决定了中药饮片行业集中度较低。

3.产业政策和市场环境更有利于优势企业发展。CFDA数据显示,2015年GMP证书共收回

144张,其中中药企业数为115家,占比约80%。中药饮片企业成GMP被收回重灾区,部分规模小、竞争力较弱、管理不规范的饮片生产企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四、行业发展的优劣势

1、有利因素

1)悠久的中医药文化基础。悠久的中医药理论与文化优势为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也为中药走向世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我国,年龄在40岁以上的消费人群认可中医药养生文化,认可度高达89%。东亚、东南亚、德国、俄罗斯、英国、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已逐渐接受中药饮片。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的开发利用在未来的10年内将在世界范围全面兴起。

2)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从2003 年起,国家出台了系列中药产业政策和法规,提出

了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使得此前一直受到挤压的中医药行业发展速度呈加快趋势。

3)健康意识的提升加大了对中药产品的需求。

4)中药饮片发展空间广阔。主要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整个医药行业发展看,老龄化和

城镇化进程加快,助推医药需求的增加。二是从中药饮片行业自身来看,GMP 认证的强制化、饮片包装管理的逐步推行、国家炮制标准的逐步完善等措施的实施,加上行业整体的发展不断规范,逐步改善的市场环境、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为中药饮片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不利因素

1)行业总体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2)企业规模偏小,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行业发展趋势

最近几年,以中药配方颗粒和超微饮片(破壁饮片)为代表的新型饮片适应消费需求,迎来高速发展。

六、未来发展方向

1、大物流小饮片小医院模式:以高效物流为核心,优化配置:自有饮片厂或联合小饮片

厂,快捷低价配送:满足小医院的需求。代表企业:九州通+小饮片厂联盟;目标市场客户群:普通大众。

2、大资本大饮片大医院模式:以资本为核心,大资本支撑下,突破区域保护,全国规模

扩张。规模化企业提供优质产品,但优质及高成本的管理,意味着高价;当然只能靠优质各区域大医院方有能力消化成本。代表企业:康美药业。目标客户群:中产人士。

3、名医精英小众模式:以老牌中医资源为核心,名医+名药+名店;小众市场,不求大,

只求精。代表企业:和顺堂。目标客户群:精英阶层。

4、现代中药饮片创新模式:现代饮片,改变中药饮片传统剂型,创新改革中药饮片。配

方颗粒代表:企业三九、红日等6家;超微粉碎代表企业:湖南春光九汇;破壁饮片代表企业:中山中智。解决了中药饮片需煎煮服用的问题。

5、服用方法创新器械模式:通过改革煎煮锅,在不改变传统饮片剂型的前提下,创造一

个方便便捷的服用辅助方法的器械。代表企业:暂无。

6、单品深开发闭环OTC模式:主要选用具有传统滋补作用的品种或用于癌症、心血管、

胃肠等大众病的品种;通过上下游闭环,走创名牌OTC模式。代表企业:东阿(阿胶)、新开河(人参)、青海春天(极草冬虫夏草)、特安呐(三七)等。

7、贵细礼品固守模式:固守于贵细品种的礼盒开发,专注高档礼品;代表企业:千寿堂

8、相关产业延伸模式:

1)选用药食同源的品种,以健康饮食为诉求点,走食品路线,代表企业:加多宝、白云

山、康美药业、云南白药;

2)选用药保健食品品种,开发保健品,以保健治未病为诉求,走保健食品路线,代表企

业:紫汉古光、独一味、江中;

3)以日化化妆为突破口,走日化路线,代表企业:无限极、云南白药、片仔癀;

4)专注于植物药提取,服务于中成药、食品保健品、日化化妆品及出口。代表:莱茵。

9、药材国际出口模式:专注于中药材国际出口,服务国际客户,代表企业:广印堂、津

村。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发布者:尹海华日期:2016-11-22 广义上讲,中药产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业的中间环节,在中药产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国家层面和各地出台的一系列引导鼓励中医药政策,如调整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政策等,从不同角度激励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推进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化药和中成药“零加成”的大环境下,中药饮片销售仍然享受药品加成政策,从而成为中药饮片销售提升的动力。 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制定发布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中,更是明确——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中药饮片不纳入“药占比”控制范围。 A、趋势市场地位不断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由5345.7亿元增长至2688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9.7%;从医药工业细分子行业来看,中药饮

片加工主营业务收入由190.2亿元增加至1699.9亿元,CAGR为27.6%,中药饮片加工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增速。 随着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中药饮片行业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市场地位在不断加强。从医药工业近三年细分子行业横向比较来看,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增速均排在8类子行业首位。从中药饮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来看,最近几年基本保持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68.23亿元,同比增长12.22%,高于全国工业增速14.52个百分点,较上年下降0.93个百分点。其中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全年利润增速高于8类子行业利润增速。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十分迅猛,而且这个发展势头还将持续。主要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等。随着产业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市场需求空间的不断扩大,中药饮片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将非常广阔。 B、行业挑战产业升级空间几许 目前,中药饮片产业的市场容量不断增大,中药饮片行业及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已进入一个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国家政策导向为中药饮片产业带来了升级空间,同时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也面临很多挑战。 中药材价格上涨:防控生产盲目和种植过剩

浅析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现状及对策

浅析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现状及对策 目的研究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现状,且提出有效处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之间分析的62批次不合格质量中药饮片,将2016年2月实施相应管理之前的情况作为对照,分析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有效处理措施,对比实施前后中药房药品合格率。结果该次该院中药房分析的62批次不合格质量中药饮片中批次药材原料原因引发质量不合格占6.45%;因饮片炮制原因引发质量不合格占80.64%;因饮片管理原因引发质量不合格占12.91%。实施对应管理之后我院中药房药品合格率96.77%显著高于管理前中药房药品合格率8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加强药材保护力度、提升炮制技术水平、规范检测标准、强化存储管理等方式来提升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质量,为以后有效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标签: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现状;对策 中药饮片是依据中药炮制法与中医理论将中药材经过加工之后在临床上应用,中药饮片属于中药产业中重要构成部分[1],是中医临床辨证治疗的传统手段与重要中成药原料,因拥有独特的炮制方法与理论,处处展现传统中医的精髓。该次对该中药房2016年2月—2017年2月分析的62批次不合格质量中药饮片研究结果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之间分析的62批次不合格质量中药饮片作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62批次不合格质量中药饮片,对饮片管理、药材原料、饮片制作方式等进行分析,了解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现状,提出合理解决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对应管理前后中药房药品合格率,研究引发中药房中药饮片质量不合格因素。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该院中药房分析的62批次不合格质量中药饮片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有数据,实施对应管理前后中药房药品合格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药饮片市场状况及遭遇困境

中药饮片市场状况及遭遇困境 中药饮片市场状况 传统意义上的中药产业包括了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构成了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 业的中间环节。根据我国2010年版《药典》规定,中成药的生产须 以中药饮片作为原料,由此看来,中药饮片相当于“中药材炮制品”和“中成药原材料”,在中药产业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特点“多(企业多),小(规模小),散(行业标准不清晰)”不具备规模化,市场竞争处于无 序化,导致中药饮片配方萎缩,配方贴数下降,其原因是饮片质量 低下,伪劣品冲击市场,导致“方对而药不灵”,严重影响中医产 业发展。 目前各饮片公司销售以当地市场为主,销售份额以药房饮片为主体,门店展示,医药,药企为辅,动销模式依托客情关系拉动,产 品附加值不够明确,同质化竞争激烈。因此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产 品附加值成为目前走出中药饮片“多、小、散”的突破口。 扩大市场份额—把蛋糕做大:目标,打造中国饮片知名品牌,做行业内的标杆企业。策略,走出本地,面向外阜市场,分为中低端 和高端运作。中低端市场:重点突击客户为中小型连锁及单体药房 和乡镇卫生院,运作饮片直销模式。以确立抢占市场份额为目标, 做不赔钱的基础上利用2-3年抢占中低端饮片市场,迅速提升公司 的销售额;高端市场:重点客户锁定为大型连锁,对于高端精品饮片 以贴牌加工,门店展示等模式开始运作。同样以抢占市场份额为目标。兼顾高毛利产品的销售上量。 提升产品附加值:传统的供货结款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模式,帮助企业节约生产成本,提升产能和生产效率;帮助药店提升知名度,吸引客户,改变产品策略,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售 后服务,维护好客户的市场利益。

中药产业链分析

中药产业链分析 中药产业链包括哪几个方面 中药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游中药材加工和中成药制造,下游主要供给于内需和出口。国内部分的上游产业包括中药种植业、医药制造业等,上游企业主要有为中药行业提供原材料以及相关生产设备的企业等,例如中药材培育基地,中药材加工研发基地等。中游产业包括中药加工与中成药制造,是产业链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它包括用中药传统制作的丸剂、冲剂、糖浆膏药等;用现代制剂方法制作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及专做治病的药酒。下游产业包括医药流通、居民健康等行业,主要是中药消费市场,有医院,药店,部分超市和商店。

国家对中药行业全产业链的管理,有一系列的认证规范,目前国家对于中药行业的认证规范包括中药材种植、生产环节中适用的GAP认证,中药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造过程中适用的 GMP、GCP、GLP 认证,以及药材及药品流通环节适用的 GSP 认证。 一:中药药材的行业分析 中药材种植作为中医药行业上游,是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以及食品、保健品等中药大健康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中药材种植行业的情况,是整个中医药产业链的基础,关系到整个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伴随着过去中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下游各产业对中药材资源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国内中药材种植规模和数量均得到大幅提升,中药材种植行业的市场规模取得了快速增长。截至2016 年1月,有194个中药材种植基地获得GAP 认证,大多数GAP 基地只用于药厂自身生产,GAP 基地生产面积不到中药材总生产面积的 10%。预计未来GAP制度将加速实施,国家可能出台如GAP药材的单独定价、使用GAP原料中成药在招标时质量分组差异等扶持政策,作为中药材标准化的重要制度,基地数量有望加速增长,促进中药标准化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二:中成药行业分析 中成药制造是指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的传统药的加工生产,它是产业链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内中成药大型企业有50多家,其中以同仁堂、三九集团、云南白药、太极

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现状与对策

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现状与对策 刘 媛1,高文远2,张 平1,贾 伟3,段宏泉2,庞纪平1 (1.天津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052; 2.天津大学天然药物学系,天津 300072; 3.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上海 200030) 摘 要 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是目前中药质量控制的最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无质量控制标准或质量控制标准低,质量标准不合理,不能反映饮片的药性与药效。要改变这种现状,应采取如下措施: 从药材的源头和流通抓起,控制中药饮片的质量; 完善和规范炮制过程,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稳定性; 加强中药饮片炮制机理和饮片质量标准的基础研究; 大力研制中药饮片现代化生产机械; 走名牌战略与法制建设相结合的道路,打造大型中药饮片企业。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提升我国中药饮片的质量,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贡献。 关键词 中药饮片,炮制,质量控制,质量标准,措施 中图分类号:R2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687(2003)05-0043-06 Situation and solution in quality control of Chinese prepared medicinal herb L iu Y uan1,Gao Wenyuan2,Z hang Ping1,Jia Wei3,Duan Ho ngqua n2,Pang Jiping1 (1.T ianjin P harmaceutical G ro ups,T ianjin300052; 2.Depar tment o f T CM and N atural P ro ducts,T ianjin U niver sity, T ianjin300072; 3.Schoo l o f Phar macy,Sha ng hai Jiao T o ng U niv ersity,Shang ha i200030) ABSTRACT T he quality co ntr ol of Chinese pr epared medicinal herbs is behind t he quality contr ol o 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and Chinese mater ia medica.T here ar e tw o main pr oblem s.One is the lo w quality st andar d o r no quality stan-dar d,the o ther is the quality standard which can not indicates the functio n and po tency o f the Chinese pr epa red medicinal herbs.I n o rder to change the situatio n a nd impro ve the quality contr ol lev el o f Chinese pr epa red medicinal her bs,the f ol-lo w ing policies sho uld be co nducted. T o contr ol the cultiv atio n o f medicinal her bs and the tr ade o f Chinese mater ia med-ica; T o per fect and standar dize the pr ocess of making Chinese pr epar ed medicinal herbs. Basic studies should be car-ried o ut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pro cess and the quality contr ol methods; T o gr eatly develop the m achine fo r the pro-cess o f making Chinese prepared medicinal herbs; T o develop famo us pr oducts and perfect legal system on the pur pose of dev elo ping big famous co mpanies of Chinese pr epared medicinal her bs.W e believe that it w ill gr eatly impro ve the quali-ty co nt ro l level of Chinese prepar ed medicinal her bs by carr ying out t he abo ve policies and it w ill be helpful for the m od-ernization and int ernationaliza tio n o f T r aditio na l Chinese M edicine. KEY WORDS Chinese prepar ed medicinal her bs,the pro cess of making Chinese pr epared medicinal her bs,qualit y co n-tr ol,qualit y standar d,policy 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特色之一,我们在大力发展中成药的同时,不可忽略中药饮片的发展。现代医学强调个体治疗,中医药是个体治疗的典范,中医师进行个体治疗时使用最多的就是中药饮片。质量是产品的灵魂,对中药饮片也是如此。我国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基本上处于半空白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上有关炮制品的定性和定量规定仅占全部药材炮制项的2.7%[1]。因此,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和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亟待加强。目前,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无质量控制标准或质量控制标准低。 质量标准不合理,不能反映饮片的药性与药效。本文将结合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有关因素和饮片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 1 从药材的源头和流通抓起,控制中药饮片的质量影响中药饮片质量最本质的因素为中药材本身的质量。如果中药材本身的质量有问题,炮制水平再高,也难以生产合格的中药饮片。 1.1 中药材的质量与其产地和采收期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红花,新疆和云南产的红花,其黄色素和红花腺苷含量明显不同,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凝血酶原时间等的影响也明显不同[2]。再如葛根,山东产的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的含量分别为3.21%、0.58%和003%,而湖南产的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的含量则分别为0.65%、0.09%和0.06%[3]。显然,用两个产地生产的葛根其炮制工艺再 收稿日期:2003-05-30

中药饮片市场现状及企业竞争

中药饮片市场现状及企业竞争 一、中药饮片市场现状 近几年,我国政府大力支持中药饮片行业发展,出台多项产业政策促进行业发展,为中药饮片行业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目前,全国共有17家中药材市场通过国家审批,中药 饮片市场已形成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价格相对透明,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行业竞争者 可通过多种渠道从公开市场获得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种类中药饮片的价格信息。部分专业信息平台已形成了专业化的价格指数,为本行业产品的综合价格变化情况提供参考。 截至2015年上半年,从事中药饮片加工的规模以上药品生产企业为972家,数量众多, 行业集中度较低,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从企业规模来看,我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普遍规模偏小,行业内企业呈金字塔分布,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近年来,政府强制要求中药饮片生 产企业进行GMP认证,同时鼓励中药企业进行兼并重组,部分规模小、竞争力较弱、管理不规范的生产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所淘汰。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优势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中 药饮片行业集中度也将逐步提高。 2015年上半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企业数量为523家,占比为53.81% ;国有企业数量为9家,占比为0.93%。 图表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所有制结构分析 2015年上半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中私营企业资产占比为41.79% ;股份制企业资产占比为10.81%,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资产占比为 6.86%。 2015年上半年中药饮片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中私营企业收入占比为52.72%;股份制

企业收入占比为0.14%,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资收入占比为 5.82%。 2015 年上半年中药饮片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中私营企业利润占比为48.7%;股份制企业利润占比为7.7%,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占比为8.5%。 二、中药饮片企业竞争 目前,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国家扶持政策不断出台,行业整合渐成大势,国内多家上市药企纷纷通过并购、扩产等方式抢占市场,提前布局,欲在行业整合升级之后占据更好的高地。 中药饮片行业正酝酿一场国内医药史上最大的并购案。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下称“国药集团” )旗下唯一的中药整合平台中国中药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中药” ),在2015年1月12日公开宣布收购中药配方颗粒龙头企业——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江药业” )四成股权的20天之后,又于1月27 日再发公告宣布提高股权收购比例,拟以最高83.46 亿元的价格收购天江药业81.48%股权,以填补中国中药在中药饮片领域的空白,完善产业链。 此时恰逢国药集团启动混改。2015 年2月6日,国药股份公告,公司接控股股东国药控股通知,实际控制人国药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方案》已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 目前,国药集团旗下拥有11 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其旗下的中生集团将作为未来生物制品平台,现代制药作为化药平台,国药控股作为唯一商业平台,中国中药则作为唯一中药平台。 与此同时,国内多家上市药企亦通过并购、扩产等方式抢占中药饮片市场。中药饮片行业并购扩张频繁,一方面是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入局中药饮片可以保障药企产品安全。 另一方面,由于行业发展时间尚短,目前尚未形成一家独大或者几家独大的局面。加之饮片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国家扶持政策不断出台,行业整合渐成大势,企业提前布局,可在行业整合升级之后争得一席之地。 巨头巨资瞄准中药饮片 2015年1月27日,中国中药发布公告称,拟以不少于75.959 亿元(约相等于95亿港 元)及不高于83.46 亿元(约相等于104 亿港元)的价格,收购江阴天江药业81.48%股权, 此次收购资金来源于股本及债务融资。 相比其此前公布的最高41 亿人民币收购天江药业约40.52%股权,此次收购股权比例翻倍,使得中国中药绝对控股天江药业。而如果此次并购顺利落锤,将超过拜耳并购滇虹的36 亿元、绿叶并购嘉林的63 亿元,成为国内医药史上最大的并购案。

中药饮片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中药饮片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中药饮片是中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必需的传统武器,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无不体现着古老中医的精深智慧。随其炮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目前它已成为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 今年8月20日我国首次将中药饮片纳入国家基本药物。为了保证群众的用药需求,另一方面对价格合理,推动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国家推出了有关中药饮片的管理制度。 假冒饮片屡禁不止? 9月13日武汉21家药店均在售卖假冒的中药饮片,让人惊讶的是,假药集中都出现在了中药饮片上?对此,有关人士表示,产生这种现象,除了一些药店诚信度低,还与零售药店中药师水平普遍不高有一定关系。据有关报道,一些地方的药检部门抽查显示,中药饮片的合格率仅为六成多。 中药饮片的市场比较混乱 近年来,中药在我国的信誉度逐步提升,在这个关头,中药饮片的造假四面楚歌,饮片染色不断的涌入市场销售,这些经过“美容”的饮片,使用的都是非食用的工业色素,所包含的有害物质很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伤害。这个严重的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对此,张世臣说,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严格自律,真正按照GMP要求生产饮片。杜绝假冒产品,进化中药市场。 在药材、饮片的市场上,我国有了较为完善的法规和相关规范,但不意味着我们所需要的产品就是安全的,要想全面禁止那些不法企业还需加强监管,严惩制止。请中药饮片脱掉造假的外衣,别在蒙蔽受害的百姓。 近来,中药饮片市场一片红火。不久前,中药饮片被纳入基本药物目录,正式进入基层医疗市场,对中药饮片产业的利好作用十分明显。 国家的政策引导,人们对中医药的旺盛需求,加上中药产业自身的努力,三方面的因素促进了中药饮片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我国对中药饮片实行GMP管理认证,经过一年半的市场磨练,曾经混乱的中药饮片市场得到好转,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如今我国的中药饮片市场还存在着种种问题。 2009年9月,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08年药企信用黑榜,因销售假药而被列入“黑名单”的不乏老百姓、同济堂、九州通等知名药房,这些药房曾经销售的假药中就有很多假冒的中药饮片。而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社会发布的《天津市药品质量公告(总第12期)》,对2009年上半年全市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结果进行了公告,结果也显示中药饮片存在的诸多问题。

中药饮片行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药饮片行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药饮片行业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医疗卫生事业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事业,是提高国家长期竞争力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与人们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医药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中药饮片业是我国中药产业乃至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医药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重视中药产业的保护和中药传统文化的发扬,中药饮片及其炮制技术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一、中药饮片行业简介 1、中药饮片相关概念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辨证施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的制成品。中药饮片可直接作为药剂配方服用或直接服用,或进一步加工为中成药产品。中药饮片种类繁多,按照炮制前中药材是否具有毒性,中药饮片可划分为普通饮片和毒性饮片两类。 与中药饮片相关的另外一个概念是“炮制”。炮制是我国传统、特有的制药技术,是指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使用的一系列制药加工技术。 2、中药饮片的地位及产业链构成 传统意义上的中药产业包括了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构成了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业的中间环节。根据我国 2010 年版《药典》规定,中成药的生产须以中药饮片作为原料,由此看来,中药饮片相当于“中药材炮制品”和“中成药原材料”,在中药产业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药饮片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如图所示: 图表1 中药饮片行业产业链构成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中药协会 基本可以概括为:从中药材种植、养殖或采集业中取得中药材,进而对中药材进行炮制 加工,形成中药饮片,用于进一步加工和终端消费。即中药饮片的产业链上游为种植、养殖和采集后的中药材;产业链下游包括中成药制造业、医院(门诊)、药店,以及饮品、食品、保健品等制造业。通过这些渠道,中药饮片以饮片处方、中成药品、保健品、食品等形式被消费者服用,此外,还有一部分中药饮片可直接作为保健品、食品进入商场或超市,以及作为药膳进入普通家庭或餐饮业。 二、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现状 1、我国医药行业高速发展 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老龄化进程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引发环境污染、职业卫生和 意外伤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加之国家经济向小康社会前进、国民健康意识增强,使得我国国民对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同时也为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近年来,我国医药制造业行业收入不断攀升,2012年达17,083.26亿元,较上年增长 19.79%,虽然2012年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从整体上来看,医药制造业行业收入在近10年中 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长率,2003年至2012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2.5%,远高于GDP的增长。 图表2 2003年—2012年医药制造业行业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2、中药饮片行业发展迅速,且市场地位不断提高

中药饮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药饮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药饮片是中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施 治必需的传统武器,也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独特的炮制理论和 方法,无不体现着古老中医的精深智慧。随其炮制理论的不断完善 和成熟,目前中药饮片已成为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下 文是2015年中药饮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在药界从业十五载,接触了原料药、中药制剂、化学药制剂、 中药饮片等,作为一个制药人,我每次用药时,会问自己你对药品 质量放心吗?当现在的药品价格越来越高,包装越来越豪华,药片 越来越“精致”的时候,我对药业的现状感到阵痛,是监管不利? 是标准不规范?是标准不适合?可能更多的从业人员无良无德,更 多的不会去研究怎么规范产品,符合制度及规范,而是更多的心思 去躲避风险,假冒伪劣制假售假,比如中药饮片。 打开百度,搜索“中药饮片”,满屏充斥着令人痛心的市场检 查报导,以及国家局、省市局下发的各种针对“中药饮片”的整治 文件,包括“两打两建”、维护市场秩序等,最近的是食品药品监 管总局于2015年4月3日召开加强中药饮片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加大相关案件查办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采取有力措 施加强中药饮片监管,净化市场规范秩序。在此会议上吴浈要求,“细化日常监管措施,采取飞行检查、抽样检验、暗访调查等多种 方式,加大力度、增加频次,监督企业严格依法依规生产经营,严 厉打击各类违法活动。”“要加强系统内的协作,区域联动、上下 联动,加强与公安、税务等部门的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注重拓宽 案件线索来源,鼓励支持群众投诉举报。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要严格执行企业准入标准,不得以任何理由降低中药饮片生产、药 品经营企业开办条件,对已经取得资格但不符合国家规定开办条件 的企业,应当立即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活动。”郭文奇也强调“各 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依法从严查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违法生产 经营中药饮片的行为,对参与制售假药犯罪活动的企业,一律依法 严惩重处,涉嫌犯罪的及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并依法禁止相关责 任人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与公安机关密切 配合,协同做好查处工作,确保案件查处到位。同时,对有证企业 违法生产经营中药饮片的典型案件要加大曝光力度,提高对不法分 子的震慑力。”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目录 CONTENTS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 划分析报告》 第一篇:中药材GAP基地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迎来热潮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涉及从种质资源选择、种植地选择一直到中药材的播种、田间管理、采购、产地初加工、包装运输以及入库整个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中药材GAP作为一项旨在推动药材规范化种植、保证药材质量的非强制性行业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至今,已有10个年头。 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2年度国家拟扶持60个中药材生产建设项目的公告。在公布的60个建设项目中,重点扶持的38个品种都是依据“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扶持的100个大宗和濒危中药材品种选定的,包括30万亩茯苓、20万亩连翘、5万亩山茱萸、3万亩滇龙胆等30个品种、共49个项目的常用大宗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这体现了国家对道地中药材基地

建设的重视。 据市场数据显示:2012年的中药材扶持资金规模再次增加1000万元,扶持规模达到亿元。这对众多的建有中药材GAP基地的中药企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 中药材GAP如“源之水本之末”,是实施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基础,为GMP的实施提供了提供质量稳定的地道原料,保证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可控,指标成分有清晰的表达,为GMP的过程提供准确的成分和含量指标,也进一步保障了GSP 的实施。基于此,预计我国医药行业将迎来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热潮。 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中药材GAP基地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篇:中药注射剂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加速洗牌在即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中药材GAP基地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迎来热潮--------------------------- 1第二篇:中药注射剂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加速洗牌在即--------------------------- 2第三篇:中药注射剂行业现状分析使用须重视安全--------------------------------- 4第四篇:“一带一路”带动中药材行业发展开拓海外市场--------------------------- 6第五篇:中药饮片企业现状分析加速洗牌中--------------------------------------- 7第六篇:2015年1-6月中药材及中成药CPI当月值统计--------------------------- 12 2015年1-6月中药材及中成药CPI当月值统计表: ------------------------------- 12第七篇:2014年-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数统计---------------------------- 13 2014年-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数统计表:-------------------------------- 13第十篇:2014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传统市场地位稳固--------------------------- 15第十一篇:2014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情况回顾--------------------------------- 16第十二篇:2015年中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7第十三篇:中药材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迎来国家级规划------------------------------ 18第十四篇:我国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多------------------------------------------ 18第十五篇:中药企业“走出去”需要攻克壁垒分析-------------------------------- 19第十六篇:2014年中药材出口需要关注的现象----------------------------------- 20第十七篇:2014年广东省中药材出口情况分析----------------------------------- 21第十八篇:中药材价格飙升企业成本压力加剧------------------------------------ 22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第一篇:中药材GAP基地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迎来热潮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涉及从种质资源选择、种植地选择一直到中药材的播种、田间管理、采购、产地初加工、包装运输以及入库整个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中药材GAP作为一项旨在推动药材规范化种植、保证药材质量的非强制性行业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至今,已有10个年头。 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2年度国家拟扶持60个中药材生产建设项目的公告。在公布的60个建设项目中,重点扶持的38个品种都是依据“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扶持的100个大宗和濒危中药材品种选定的,包括30万亩茯苓、20万亩连翘、5万亩山茱萸、3万亩滇龙胆等30个品种、共49个项目的常用大宗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这体现了国家对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的重视。

锦州市抽检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分析

锦州市抽检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分析 中药饮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百姓的身体健康。目前,锦州地区中药饮片状况混乱,在历次抽验检查中,不合格率均居高不下,直接影响到了中药或其制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该文通过对锦州市区域内5年内各药店、医院药局的中药饮片抽验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中药饮片的监督管理、贮藏养护和质量提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法。 标签:中药饮片;抽验;质量;探讨 目前,全国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中药饮片市场,亦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造成中药饮片质量的参差不齐[1]。部分企业为了谋取利润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而在流通过程中的贮存不善、保管不当以及操作失误也会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2]。近5年,该市监督抽验平均不合格率较高,虽然该数据不代表全市中药饮片的总体质量,但其不合格率远远高于其他监督抽验品种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对中药饮片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为市场监管提供参考意见。 1 锦州市药材市场概况 2012—2016年抽验的383批中药饮片进行抽查检验,对辖区内药店进行覆盖调查,其中不合格的有85个品种256批次,不合格率达67%。见表1。 2 不合格情况分类 256批不合格样品中有223批药材形状不合格,10批鉴别项不合格,27批灰分不合格,12批水分含量不合格,2批杂质限量不合格,7批染色,5批镁盐、铝盐不合格,2批浸出物不合格,10批有效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 3 不合格原因分析 目前,从调查结果来看,该市区域内中药饮片的不合格率较高,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3.1 假冒混淆,以次充好 如水菖蒲伪充石菖蒲,半夏中掺有水半夏,聚花过路黄误为金钱草,贝母中混有其他非药典收载品种,华北大黄、土大黄等混做大黄使用,盐生肉苁蓉、草苁蓉、沙苁蓉等充伪肉苁蓉使用;海金沙混入细沙,菟丝子混有其他种子或杂物,红花掺入泥沙、无机盐或胶类,地龙腹中残存大量泥沙。误种、误采、误收、误售或有意假冒易出现伪劣中药饮片,而贪便宜以及辨识不清亦导致非正品泛滥。 3.2 修制不净

中药饮片现状及展望

---------------------------------------------------------------范文最新推荐------------------------------------------------------ 中药饮片现状及展望 中药饮片现状及展望 13:18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施治及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的成品。中药饮片是我国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传统武器,又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其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方法,无不体现着古老中医的精深智慧。随着中药饮片炮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它已成为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发挥着巨大作用。中药饮片是药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但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饮片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弱点和不足。为此,笔者对中药饮片现状初步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改革提出一点个人意见。 1 中药饮片现状 1.1 原料方面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和过度开发,许多野生中药材资源已经不能满足需求,甚至濒临灭绝,如野生人参、天麻、三七、冬虫夏草、虎、豹、麝、熊等。而人工种植的中药材由于药农缺乏药学知识,随意使用化肥,不进行适时采收及合适的产地加工,出现种质混杂、品种退化,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等质量问题。此外,不适当的引种也使许多药材不具备地道性,如牛膝和野牛膝、白芷和大活等。 1.2 加工炮制方面中药炮制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制药技术,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的炮制加工品,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用药的安全与疗效。目前全国饮片切制或炮制规程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通则可依。如切制的中药饮片规格片类、丝类、段类及各种用 1 / 8

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 景分析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发布者:尹海华日期:2016-11-22 广义上讲,中药产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业的中间环节,在中药产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国家层面和各地出台的一系列引导鼓励中医药政策,如调整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政策等,从不同角度激励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推进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化药和中成药“零加成”的大环境下,中药饮片销售仍然享受药品加成政策,从而成为中药饮片销售提升的动力。 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制定发布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中,更是明确——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中药饮片不纳入“药占比”控制范围。 A、趋势市场地位不断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由亿元增长至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从医药工业细分子行业来看,中药饮片加工主营业务收入由亿元增加至亿元,CAGR为%,中药饮片加工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速度显着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增速。 随着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中药饮片行业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市场地位在不断加强。从医药工业近三年细分子行业横向比较来看,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增速均排在8类子

中药饮片行业现状和前景2018年

中药饮片行业现状及前景 一、概况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的制成品,与中药材、中成药同为传统中药行业的三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随着中药饮片的广泛用途、中医药产业的不断升温和中医药产业的国家政策扶植,中药饮片行业成为医药行业中利润水平增长最快的子行业之一。 二、发展现状 1.国家政策利好。近年来,《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 战略规划纲要(2016年-2030年)》、《中医药法》等政策法规出台,价格管制逐渐放宽,产业配套政策出台,接入医保支付体系,都为中医药及中药饮片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产业链完善 3.发展迅速,地位提高 1)增速变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4年,中药饮片行业销售收入由190.2 亿元增加到149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9.7%,显著高于工业全行业整体(CAGR为21%),位列医药工业药物细分子行业第一位。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中药饮片市场需求将超过3500亿元。

2)占医药工业总值比重逐年上升。2006年中药饮片在医药工业全行业中的销售收入比重 为4.02%,2014年上升到6.41%,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比值在2015年10月达到了 6.59%。中药饮片行业在我国医药工业中的市场和行业地位逐步加强。 3)制造企业数快速增加。2004年-2015年,中药饮片制造企业数量从429家增加到1006 家,11年增加577家,增幅高达134.50%,远大于中成药制造企业增长率。 4)所有制结构以私营企业为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规 模以上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共972家,其中私营企业为523家,占比53.81%;国有企业数量为9家,占比0.93%。

中药饮片发展现状及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中药饮片发展现状及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6-07-22T16:01:38.4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作者:刘纯华 [导读] 中医临床疗效的保障与中药饮片质量的好坏直接相关,也是确保人们安全用药的基本保障之一。 全州县中医医院广西全州 541500 【摘要】中医临床疗效的保障与中药饮片质量的好坏直接相关,也是确保人们安全用药的基本保障之一。但是由于中药饮片的金属超标、农药残留及掺假等问题的出现,对中药的生长、经营及使用等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民生安全用药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保障饮片的质量与深入科学研究、完善质量体系、加强行业之间的自律等有着密切联系。与此同时,应从生产、源头、科研和经营上系统监督中药饮片,使得中药饮片具有较好的形、色、味等。 【关键词】发展现状;质量管理;中药饮片 以往中医防病致病的武器最重要的就是中药,数千年来一直保障着人们的生活健康,使我们民族的繁衍得以昌盛维持[1]。临床上常用的必备物质基础是中药饮片,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因此应密切关注中药饮片的质量优劣情况,其直接关系着人们用药安全及工业生产[2]。但是目前中药饮片市场较为杂乱,存在着中药饮片产地混淆、基源混乱、农药残留、炮制不规范、重金属超标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工业生产和安全用药。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是确保中药饮片质量、临床安全用药、中药饮片产业繁华发展[3]。 1 中药饮片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中药资源极其丰富,在20世纪80年代对中药资源进行调查,发现我国中药资源现已高达12807种,对320种类常用的植物药材进行统计,总蕴藏数量高达850万吨。现今,我国先后对促进中药饮片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及政策,如《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强中药饮片包装监督管理的通知》、《中药饮片GMP认证》等。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将中药饮片全部录入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这一政策利于规范中药饮片的健康发展,将安全用药得以积极推动。中药产业2010-2014年的经营状况,详见表1. 2 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 2.1 中药饮片加工炮制不规范 在《中国药典》中可查看每种药材下规定了药用的部位,但在实际检查中却发现,多数中药饮片中掺杂有非药用部位,如紫胡没有去除地上茎、山茱英没有去核、牡丹皮没有去除木心等[4]。部分中药饮片炮制程序未按照规范操作,如麦芽发芽率不符合规范,熟地黄未经过九蒸九晒流程,土炒所用土采用红砖末代替灶心土。 2.2 药片保管不当,储藏条件不好 医院中的中药种类过多,多数草药体质虽轻却占地极大,而且不同草药的药效不一样,储藏条件及保管方法也不一样。目前,多数基层医院、少数市级医院储藏条件极差,一遇高温或梅雨季节,储藏室温度及湿度则超出要求,导致部分中药饮片虫蛀及霉变。有些草药需要进行低温干燥处理,例如玫瑰花、当归,在久雨季节未有低温干燥设备进行处理,只采用高温设备进行烘干,其会变的没有光泽。有些草药需要进行低温保管,例如乳香,如若未进行低温保存,药物会融溶结块。还有些医院由于储藏室面积较小,多数药物只能露天放置,经过日晒、风吹、雨淋,导致药物散失和污染,对饮片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5]。 2.3 采购及验收环节控制不严 随着药品市场竞争加剧,多数药材供应商为了自己的利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还有的在药物中掺加杂质,以此增加药材的质量,便于获取更多利益。在验收环节,多数凭借口尝、手摸、眼观等传统方法,验收极其不合格;还有部分人员对于药材了解不多,很难辨别药材的真假,导致劣质药材入库,中药饮片的质量得不到保障[6]。除此以外,还有些中药房未指定详细的采购计划,一段时间内大量采购低价药材,造成药材堆积,部分药材堆积时间过长会使其疗效降低。 3 改善中药饮片质量的措施 3.1 对炮制过程加强规范 国家应对中药饮片炮制过程进行严格把控,并制定明确规范。医院应严格按照炮制规范进行加工,并购置必要的炮制设备,在掌握炮制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在炮制加工过程中,中药饮片应剂量适量、薄厚均一、外观合格,并且要符合检测的标准[7]。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调剂,对于一些需要特殊处理药材,要认真执行处理过程,采用递减法进行称量,确保剂量均匀分配。 3.2 为药片储藏进行把关 (1)储藏条件。医院应配备必要的药品储藏条件,要进行分类和定位,存放整齐,并具备有防潮、防鼠、通风、避光、冷藏等措施。除了对储藏条件有规定,还应对储藏容器进行规定。一般要求铁皮箱、装缸等容器,而麻袋、蒲包、纸箱等不可进行使用。对于一些不耐高温的中药要使用低温干燥设备进行处理及保管。 (2)对于储藏的中药饮片要配备人员进行勤检查、勤晒、勤翻等,并且要熟悉草药的特点及性能,在根据每种草药的品种分别进行分类及储藏。因此保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及责任心,才能担任贮藏保管的工作。 (3)如若发现贮藏室中有走油、虫蛀、霉变等现象发生,需及时进行处理,并对处理药物进行统计和记录。 (4)药剂人员应熟悉和掌握各类药物的炮制方案,努力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近年来,由于未按照炮制要求制造中药饮片事件频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