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哲学通论》试题
简明哲学通论读后感

简明哲学通论的优点和局限性
分析简明哲学通论的优点和长处
内容简明扼要:简明哲学通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哲学的核心概 念和原理,使得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哲学的本质。
结构清晰:该通论采用清晰的结构,将哲学的主要领域和问题进行 了分类和梳理,使得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哲学的各个分支。
观点客观中立:简明哲学通论在阐述各种哲学观点时,保持了客观中 立的态度,避免了主观偏见和片面性。Βιβλιοθήκη 简明哲学通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介绍简明哲学通论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简明哲学通论的主要内容: * 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 哲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 * 哲学的本体论、 认识论和方法论 * 哲学的价值与意义
• * 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 * 哲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 • * 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 * 哲学的价值与意义
对简明哲学通论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增加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来 解释抽象的哲学 概念,帮助读者 更好地理解和应 用。
更新内容:随着 时代的发展,哲 学观念也在不断 更新,建议简明 哲学通论的内容 能够及时更新, 反映最新的哲学 研究成果。
增加互动环节: 在书中增加一些 互动环节,如思 考题、讨论题等, 让读者能够更好 地参与到学习中 来,提高学习效 果。
改进版面设计: 版面设计对于一 本书的影响也非 常大,建议简明 哲学通论的版面 设计能够更加简 洁明了,易于阅 读和理解。
对未来学习和思考的展望
阐述未来学习和思考的方向和目标
深入学习哲学理论:探索更多哲学理论,提高对哲学思想的理解和掌握 拓展知识领域: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等,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类行为和思想 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独立思考,对不同观点进行评估和判断,形成自己的见解 实践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0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专科《简明哲学》辅导题AB卷 蓝伟乔

成人高等教育《简明哲学原理》辅导题(A卷)(适用范围:专科)教学点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1、对哲学一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从词源上看,“哲学”最早出自古希腊文 B.在古希腊文中,哲学原意为爱智慧C.中国很早就使用哲学家一词 D.首创“哲学”译名的是日本的西周E.把哲学这个概念介绍到中国的是黄遵宪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E.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包括和被包括的关系 D.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E.一般和个别4、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A.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E.形式和内容的关系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E.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6、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一元论和二元论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E.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7、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E.真理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问题8、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A.万物皆备于我 B.心外无物 C.物是感觉的复合D.死生由命,富贵在天 E.存在就是被感知9、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A.辩证法观点 B.形而上学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 E.二元论观点10、我国古代有些哲学家认为世界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构成的。
这种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E.辩证唯物主义1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A.培根、洛克 B.圣西门、欧文 C.黑格尔、费尔巴哈D.斯密、李嘉图 E.马克思、恩格斯1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A.客观性B.实践性 C.辩证性 D.批判性 E.革命性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A.毛泽东哲学思想 B.邓小平哲学思想。
哲学通论考研题库

哲学通论考研题库哲学通论是一门研究哲学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历史的学科。
考研题库的建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哲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哲学通论考研题库中的题目类型和示例内容:# 一、选择题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知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2. 下列哪项不属于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存在主义D. 儒家思想# 二、填空题1. 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_______。
# 三、简答题1. 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2. 阐述康德的“先验”与“后验”概念。
# 四、论述题1. 论述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关于“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案例,分析并讨论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关系。
案例:一个科学家通过观察大脑活动,能够预测一个人的行为。
这是否意味着人的行为完全由大脑活动决定?# 六、材料分析题1. 阅读以下关于“道德相对主义”的材料,分析道德相对主义的合理性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材料: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道德的看法各不相同。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一夫多妻制是被接受的,而在其他文化中则被视为不道德。
# 结尾哲学通论考研题库的建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哲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对不同哲学流派和理论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思想的发展,以及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希望本题库能够成为学生备考过程中的有力助手。
简明哲学通论 第1章

哲学的智慧智慧与爱智哲学是智慧,但智慧并不就是哲学。
仅仅把哲学视为智慧的代名词,显而易见是不恰当的。
但是,对于理解哲学来说,根本的问题是在于,哲学并不仅仅是一种智慧,而且是对待全部智慧的一种态度。
这种态度,就是对智慧本身的真挚、强烈、忘我之爱,即“爱智之忱”。
简言之,哲学智慧就是“爱智”。
爱智的“大智慧”热爱智慧的哲学,既不是智慧的别名,也不是智慧的总汇,而是把智慧作为探究的对象。
由热爱智慧和探究智慧而构成的哲学智慧,就不是回答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小智慧”和“小聪明”,而是关于人类生存发展和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和“大聪明”。
哲学的这种“大智慧”和“大聪明”,不是既定的知识,不是现成的结论,不是实例的解说,不是枯燥的条文,而是追究生活信念的前提,探寻经验常识的根据,反思历史进步的尺度,讯问评价真善美的标准。
哲学智慧反对人们对流行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采取现成接受的态度,反对人们躺在无人质疑、因循守旧的温床上睡大觉。
哲学智慧是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
它启迪、激发和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永远敞开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空间,促进社会的观念更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艺改进和艺术创新,从而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
爱智的激情热爱和反思智慧的哲学,来源于一种“抑制不住的渴望”。
1哲学的“爱智”的激情,首先是一种驰骋人类智慧、探索宇宙奥秘的渴望。
为探索宇宙的奥秘而“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并进而为阐释人生的意义而寻求“最高的支撑点”,由此便形成了追本溯源、寻根究底的“爱智”的哲学。
2哲学的“爱智”的激情,又是一种求索历史的谜底和推进社会的发展的渴望。
“爱智”的激情,就是对人类困境的焦虑和推进社会发展的渴望3哲学的“爱智”的激情,也是一种求索人生意义和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哲学的“爱智”的激情,就是求索人生的意义和阐发人生价值的渴望,就是追求理想生活和阐发生活理想的渴望。
哲学通论思考练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面所列范畴不属于哲学学科研究的范围是:( )A.存在B.真理.C.善与美D.人物形象2.中国传统哲学的三大文化支柱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杂家3.世界哲学史上一般认为()是哲学的故乡A.古埃及B.古希腊.C.古印度D.古代中国4.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A.德国的古典哲学B.英国的古代经济学C.中国的儒家哲学D.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5.人类把握世界的三种基本方式是()A.常识B.经验C.科学D.哲学6.哲学的基本问题()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真善美C.科学D.自然规律7.下面所说的学科与研究对象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美学:美B.伦理学:道德C.哲学:智慧D.数学:代数8.哲学本体论的三重内涵包括()A.寻求世界统一性B.寻求真善美统一性C.寻求知识统一性D.寻求意义统一性E.寻求终极统一性9.马克思把人类存在的历史形态概括为?()A.人的依赖关系B.物的依赖关系C.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D.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个性E.市场经济的人的存在方式10.在哲学史上,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岐与斗争主要表现在()A.关于人的感性与理性矛盾问题B.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C.关于认识的方法或逻辑问题D.关于认识的可靠性问题E.关于表象与思想的矛盾运动问题11.宗教的构成要素有A.宗教观念B.宗教体验C.宗教行为D.宗教组织E神父12.美学有两种基本形态A.自然美B.社会美C.现实生活美D.优美E.崇高二、简述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主要内涵2.唯物主义三个历史形式和唯心主义的两个派别3.幸福和幸福的类型?4.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三、名词解释:(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哲学2.形而上学3.辩证法4.宗教5.伦理学四、论述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论述儒家的主要思想2.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
简明哲学通论 第3章

第三章超越常识的哲学常识、科学和哲学,构成了人类把握世界的三个基本层次的概念框架。
在这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中,概念获得了常识、科学与哲学的不同性质,并实现了常识概念、科学概念和哲学概念在各自概念框架中的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
3.哲学与常识的主要区别表现在那些方面?4.怎样理解哲学不是常识的“延伸”和“变形”,而是对常识的超越?(1.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与人类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是何关系?)常识、科学和哲学常识、科学和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三种基本方式,也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并由此构成了人类的三个不同层次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
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在人与世界之间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概念”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概念既是人类思维的形式,又是人类认识的成果。
人类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和只能以概念的方式去实现对世界的本质性、普遍性、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把握与解释,也就是以概念的方式实现思想中对世界的占有。
但是,在对概念的理解中,人们往往忽视了两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其一,概念必须(和只能)在概念的特定框架中获得意义;其二,在不同层次概念框架中,概念具有不同的性质。
正是由于人们往往忽视这两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因而往往造成以常识的方式去理解和解释人类把握世界的其他方式,特别重要的是以常识的方式去理解和解释人类把握世界的哲学方式。
因此,厘清哲学与识的关系,首要的是澄清人类把握世界的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的不同性质。
所谓“概念框架”,是指人们用以构筑思想中的经验世界并用以整理思想中的概念的方式。
在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中,概念具有不同的性质。
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概念框架的性质或者层次不同,不仅决定着该层次中的所有概念的特定的性质,而且决定着人们对人和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理解。
具体的说,常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三个层次的概念框架,为人们提供了三种不同性质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
哲学通论试题

一、分析与阐扬(15*2=30分)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马克思1、分析:这种唯物主义学说的“认识论”的出发点的什么?这种学说的“忘记”会引发什么样的逻辑后果?2、阐扬:你如何理解人与教育的关系?二、阐述与证明或反驳(10+20=30分)怀疑不是信仰的反面,而是信仰的一个要素。
——保罗·蒂里希1、阐述:请有根据地阐述你所理解的“怀疑”与“信仰”?2、证明或反驳:怀疑是信仰的一个要素。
(说明:如果你同意蒂里希的观点,那就请证明之;反之,则请反驳之。
)三、理解与解释(20*2=40分)一个所谓哲学原理或原则,即使是真的,只要它仅仅是个原理或原则,它就已经也是假的了;要反驳它因此也就很容易。
反驳一个原则就是揭露它的缺陷,但它是有缺陷的,因为它仅只是共相或本原或开端。
——黑格尔1、理解:为什么说仅仅作为“共相”的原则就是这个原则的“缺陷”?2、解释:在上述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一个即使是“真”的哲学原则,只要它滞留于其自身,它就“已经也是假的了”。
四、论证(50分)论哲学之思的超越性(参考性提示:A、何为“哲学之思”?B、在A的基础上,论证哲学之思的超越性本质:1、哲学之思的超越怀何以可能?2、哲学之思的价值和生命即在于其超越性。
)2009年试题哲学通论一、理解与解释(15*2=30分)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
不彻底的地方并不在于承认精神的动力,而在于不从这些动力进一步追溯到它的动因。
……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
《简明哲学原理》复习资料

《简明哲学原理》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有人指出:没有产品的广告,又怎么能知道好的产品?一些好的文章性的广告,让消费者了解新的产品,从而增加选择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有些人却认为:广告多了令人心烦。
另外一些人则提出如果没有广告又觉得空空的,可选择的余地太小,总之众说纷纭。
这说明:A、意识的不同主体之间具有主观差别性B、意识的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主观差别性C、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会有不一致的反映D、意识的主观性表现为对客观对象的歪曲反映正确答案:C2、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方法B、分析方法C、综合方法D、演绎方法正确答案:A3、真理的相对性意味着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乃至对立的认识都可以是真理C、真理有待于发展D、衡量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正确答案:C4、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A、反映论B、能动反映论C、科学反映论D、机械反映论正确答案:A5、下列现象属于抽象可能性的是A、一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获得成功B、有些人可以活到100岁C、中国人的梦想可以实现D、中国男子足球队可以获得2022年世界杯冠军正确答案:D6、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对人的本质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A、政治关系B、法律关系C、伦理关系D、生产关系正确答案:D7、哲学是()的世界观A、理论化、系统化B、规范化C、理想化D、社会化正确答案:A8、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就是A、政治标准B、文化标准C、经济标准D、历史标准正确答案:C9、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正确答案:D10、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