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二、《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答案1:艺术特色要点: (1)情、景、理的完美结合结构。 (2)语言方面,音节和谐,句式骈散结合。 (3)主客问答的形式及其作用。 人生启示要点 :人的悲剧性命运及以庄禅思想为依托对这种命运的超越,对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愉悦的追求 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三、《牡丹亭?惊梦》的主题思想
答: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牡丹亭》写出,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老子》一书又称为《道德经》,以道为核心。
《庄子》又称为《南华经》。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文体是:政论文。
《登楼赋》被誉为“魏晋赋首”。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录人物逸闻琐事的(笔记体)小说,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
(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白居易以(讽喻诗)最为有名,强调(“补察时政”)的诗教功能。
二、《五代史伶官传序》的写作特色
答:这篇用以“序”《伶官传》的文章,实质上是论说文,所以不少人管它叫《伶官传论》;但又和非文艺性的论说文不同。写李克用愤恨填膺,须眉皆动;写李存勖始而英毅,继而衰飒,神态如生:极富形象性,而又跌宕唱叹,情深韵远,于尺幅短章中见萦回无尽之意。《文章精义》的作者曾说欧阳修的文字“遇感慨处便精神”。这里所谓“精神”,除了语言的平易畅达、富有音乐感而外,最基本的因素,恐怕就和这“感慨”有关。而欧阳修的感慨,则如前面所说,来自北宋王朝的危机,来自他为争取实行政治改革而受到的政治打击。

大学语文复习要点重点篇章及考点解析

大学语文复习要点重点篇章及考点解析

大学语文复习要点重点篇章及考点解析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习语文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提高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学语文复习的要点和重点篇章,并对相关考点进行解析。

一、古代文学与诗词鉴赏古代文学是语文复习的重点之一。

主要包括《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以及《诗经》、《唐诗宋词》等诗词作品。

复习时,要注意掌握这些著作的作者、内容、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并能正确理解、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和修辞手法。

同时,还需熟悉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流派的特点。

二、现代文学与阅读理解现代文学是大学语文复习的重点之二。

重点篇章包括《狂人日记》、《呐喊》、《草叶集》等代表作品。

在复习时,要对这些作品的作者、背景、主题等进行深入了解,并能够正确分析、解读作品中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同时,还需要掌握阅读理解的相关技巧,包括理解主旨、分析句子结构、推断作者意图等。

三、修辞手法与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是语文复习的重要内容。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而写作技巧包括规范的文字语言表达、合理的段落结构等。

在复习时,要通过分析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掌握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同时,还应注意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四、文言文阅读与翻译文言文阅读是语文复习的重要环节。

在复习时,要选择经典的文言文篇章进行阅读,包括《史记》、《资治通鉴》等。

要注重对文言文的词汇、翻译和解读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对古代经典文献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五、作文与写作技巧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

复习时,要注意掌握作文的基本写作结构和技巧,包括文章开头的引入、正文的论述和结尾的总结。

同时,还需注意丰富词汇量、积累常用的表达方式,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复习中,可以参考一些范文,并进行反复练习和修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考点解析与综合训练除了以上提到的重点内容,语文复习还需要重点关注一些常见的考点和问题。

《大学语文》知识要点

《大学语文》知识要点

《大学语文》知识要点第一篇:《大学语文》知识要点《大学语文》知识要点《诗歌鉴赏概要》知识要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涉及《诗经》楚辞、乐府、古诗十九首、唐宋诗的最主要发展梗概,以及作家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王安石的创作特色、代表作品、对文坛的贡献。

词的简要发展历程,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词人及其成就。

《散文鉴赏概要》知识要点唐宋八大家清代桐城派散文三大家《小说鉴赏概要》《戏剧鉴赏概要》泛读《文学专题》之《中国现代文学概述》知识要点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标志作家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冰心、朱自清、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丁玲、萧红、林语堂、曹禺、赵树理、孙犁、张天翼、钱钟书、张爱玲、艾青的创作特色、代表作品、对文坛的贡献《中国当代文学概述》知识要点少数民族叙事诗代表作革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文革时期的文学现象朦胧诗的兴起,特点,代表作家作品文化寻根小说的兴起、特点、代表作家作品先锋小说的兴起、代表作家作品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反思文革的散文代表作家作品网络文学的兴起和特点、代表作家作品文化散文的兴起、代表作家作品《外国文学概述》知识要点古希腊文学:古希腊独唱体抒情诗人,三大悲剧家,喜剧家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伟大成就日本文学:《源氏物语》法国古典主义喜剧:莫里哀及其代表作法国浪漫主义大师雨果及其代表作法国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巴尔扎克及其代表作法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左拉及其代表作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及其代表作德国文学:歌德的创作表现主义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黑色幽默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上课讲授重点课文《春江花月夜》《长恨歌》《雪花的快乐》《大学(节选)》《傅雷家书》《黛玉葬花》《家(节选)》《人生》《哈姆雷特》课外重点阅读课文诗歌:《蒹葭》、《西洲曲》、《终南别业》、《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秋兴》、《无题》、《明妃曲》散文:《中庸》、《论语》、《战国策》、《韩非子》、《史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乌篷船》、《我与地坛》小说:《世说新语》、《三国演义·曹孟德横槊赋诗》、《**》、《金锁记》、《棋王》《安娜·卡列尼娜》、《饥饿艺术家》、《堂吉诃德》戏剧:《单刀会》、《西厢记》、《俄狄浦斯王》阅读作家小传、作品背景概述、课文内容、解读点拨、课文链接应用写作1、了解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

《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必考文学常识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必考文学常识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必考文学常识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篇:《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必考文学常识期末复习资料文学常识1、《先秦诸子语录》。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各家的代表人物通常叫做“先秦诸子”。

儒家学派开创者孔子(名丘,前551—前479)圣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解释为仁者爱人,是儒家民本思想的逻辑起点。

将仁的原则施于政治,他主张为政以德。

孟子,(名轲,前372-前289)亚圣,“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并提出“民贵君轻”说。

荀子(名况,约前313-前238),“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道家老子(名聃),损有余而不不足。

墨家墨子,(名翟,约前468-前376),主张兼爱非攻。

2、《君子于役》。

选自《诗经·王风》,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大约西周初至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有十五国风,大多是各地民歌。

3、《十五从军征》。

本篇原载《乐府诗集》中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又名《紫骝马歌》。

4、《移居》。

陶渊明。

据四部丛刊影印宋本《笺注陶渊明集》。

陶渊明原居柴桑县紫桑里。

晋安帝义熙四年六月所写。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

一说名潜字渊明。

世称靖节先生。

田园诗,风格平易自然,和谐优美,有《陶渊明集》传世。

5、《山水诗三首》。

王维(701-761)字摩诘,与孟浩然同为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并称为“王孟”。

有《王右丞集》。

6、《燕歌行》。

燕歌行是乐府旧题。

高适,字达夫,擅长七言歌行,诗风悲壮。

有《高常侍集》。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有《李太白集》。

8、《兵车行》。

兵车行,这是一首新题乐府诗。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作品被誉为“诗史”,风格沉郁顿挫。

有《杜工部集》。

9、《长恨歌》。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一、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区别1. 古代文学的特点:注重规则,遵循定型结构,言之有物,抒发个人情感,并受限于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

2. 现代文学的特点:追求个性化表达,倾向于真实与自由,关注现实问题,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表达自我和个人情感的主体性。

3. 对比与联系:现代文学继承了古代文学的优点,丰富了表现手法,展现了时代的特点,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文言文与白话文的特点及相互转换1. 文言文特点:以古代汉语为基础,语言规范,注重修辞和韵味,表达方式邀约间接,具有一定的形式约束。

2. 白话文特点: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白话化,语言简明通俗,直接表达思想,没有形式上的限制。

3. 相互转换:将文言文转化为白话文时,需要去除或改写不适合现代语言表达的句型、词语和表达方式。

将白话文转化为文言文时,需要增加或改写一些句式和修辞手法,使其更符合古代文言的特点。

三、古代文学常见体裁及代表作品1. 诗:以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为主要形式,代表作品有《诗经》、《离骚》等。

2. 词:以唐宋词为代表,注重音乐性和意境的塑造,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3. 曲:以元曲为代表,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代表作品有《西游记》、《红楼梦》等。

4. 文言小说:以四大名著为代表,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四、现代文学常见体裁及代表作品1. 小说:包括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科幻小说等,代表作品有鲁迅的《狂人日记》、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

2. 戏剧:包括现代话剧、影视剧本等,代表作品有郭沫若的《人民的名义》、屈原的《屈原》等。

3. 散文:包括散文随笔、散文小品等,代表作品有鲁迅的《狂人日记》、杨绛的《我们仨》等。

五、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1. 比喻:通过直观的形象,将两种事物进行类比,突出某种特性或意义。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东西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形象或行为,增强表现力。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一、古代文学1. 古代文言文的特点古代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其特点包括:- 使用古代汉字,一些字形已经发生改变,需要注意字义和用法的变化;- 语法规则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例如虚词用法、动词的变化等;- 阅读时需要较强的词语理解和推测能力。

2. 古代文学名著古代文学名著包括《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思想观念。

3. 诗歌鉴赏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唐诗、宋词等多种形式。

在鉴赏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诗歌的整体结构和韵律规律;- 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情感等;- 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二、现代文学1. 文艺思潮与作品现代文学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心声,包括了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思潮、抗战时期的文学作品、新时期的文学创作等。

在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品作者的创作背景和阅读背景;- 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现象和思想观念;- 作品表达的情感和艺术风格。

2. 鲁迅及其作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既关注社会现实,又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在阅读鲁迅的作品时,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品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作品的艺术表达和符号象征。

三、修辞手法1. 比喻比喻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一种,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使表达更具生动形象和感染力。

2. 描写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和细节展现,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事物的特点和情感。

3. 对偶对偶是修辞手法中用于增强语言韵律和节奏感的一种手法,通过对比或并列的方式呈现事物,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四、修辞格1. 倍数修辞倍数修辞是修辞格中的一种,通过对数字进行夸张或缩小处理,以达到修辞的目的。

2. 反问修辞反问修辞是修辞格中的一种,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表达事实或观点,既是一种陈述,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大学语文 期末复习重点(完整版)

大学语文 期末复习重点(完整版)

一、《蒹葭》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原名诗或诗三百。

《诗经》约编成于春秋中叶,相传由孔子删定。

在句式上以四言为主,多用赋比兴手法。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赋比兴:诗经表现手法。

赋,即平铺直叙,开门见山。

比,即比喻。

兴,即起兴、发端。

先言他物。

借它物来引出所要描绘的事物的描写。

3、风雅颂:诗经分成的三部分。

风多为地方民歌。

雅多为王朝正歌,为贵族和士大夫所作。

颂多为宗庙乐歌,用于宗庙祭司。

4、《诗经·秦风·蒹葭》中“兴”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意指芦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中“溯洄”的含义是逆流而上;“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中“右”的含义是迂回曲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湘夫人》1、在楚辞中,原为战国时楚地的民间祭歌,后经屈原加工而成的是《九歌》2、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壮丽的长篇抒情诗是《离骚》,作者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

楚辞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句式以六言、七言为主,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3、《湘夫人》选自屈原根据楚国民间巫歌改写的组诗《九歌》,典型地反映了楚辞的“以景现情,寓情于景”风格特色。

《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其首句“帝子降兮北渚”种“帝子”指的是湘夫人。

《湘君》和《湘夫人》是姊妹篇,都是祭祀湘水神的乐歌。

4、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后的一种新诗。

由西汉刘向整理编纂,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

它和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翻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大学语文》复习纲要(★PS:文中阴影部分是主要重点。

通报的最后两个例文不确定格式对不对,请看的同学以写作要求为主,可以看看老师的课件,都已发至群邮箱。

大家期末加油啦!)一、填空(文学常识+默写)1*10分二、单选(作者号名、生活时代、代表作)1*10分三、多选(默写、文章主题、情感、诗句出处)2*5 分四、简答:如诗歌主题五、论述(论点+论据)六、实用写作(公文修改、找错)七、作文(700字)20分一:《语文的功能与陷阱》王蒙 P25(一)作者简介:王蒙,1948年加入中共地下党(少共,右派)1986—1989年任文化部长,获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日本创作学会和平与文化奖…(二)语言的功能:(三方面的功能)1、现实有用的功能:⑴表意和交流的作用;⑵记录和记忆的作用;如果没有语言就没有记录,就没有记忆。

2、生发和促进的功能:⑶推进思想、推进感情、推进文化、创造文化。

思想的过程和写作的过程是分不开的。

即使是纯粹的文字上的掂量,也会使人产生思想,推进、改变思路。

3、浪漫的功能:(是语言和文字离开了现实或者超出了现实的功能。

)⑷强烈的煽情的作用;感觉也和词语影响有关⑸语言文字的修辞作用⑹语言有很多的心理功能⑺艺术的功能;语言和文字能够使我们的一种经验、一种遭遇、一种情感审美化。

⑻信仰的功能;语言和文字所起的作用实在是琢磨不完的。

⑼形式的作用(三)语言是一个陷阱1、语言和现实和你的思想感情脱节(包括言不能尽、言过其意、文不尽言、言过其实、甚至脱节。

最微妙、最重要的体会,恰恰是语言所表达不出来的2、好的、成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还面临着可能异化的命运,变成了俗套。

3、通俗化(狗屎化效应):看到它薄弱的一面,本来很好的一句话,太普及了,就把它降低了,过于通俗化了;4、当语言以及文字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真实、脱离了真情以后,就变成了一个反面的东西。

这种语言文字变成了我们生活的敌人,变成了人的对立面。

5、语言文字它可以反过来主宰我们,扼杀我们的创造性和活泼的生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要点•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 D )• A.人像“幽灵”,马像“蜜糖饼 B.姚纳挨”脖儿拐“,马挨鞭子• 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崽子 D.没有人听姚纳诉说,马听着• 2.《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属于( B )• A.融情入景 B.移情于景 C.因情造景 D.自然天成• 3.《战国策》是一部( B )• A.编年体史书 B.国别体史书 C.纪传体通史 D.纪传体断代史• 4.《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 D )• A.客商 B.看客 C.游客 D.客卿• 5.《谏逐客书》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B )• A.纳客是正确的 B.逐客是错误的• C.纳客有利于秦国 D.逐客有害于秦国• 6.《史记》的五种编写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 C )•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 B.记述古今特殊人物的事迹• C.记述王侯各国的兴衰状况 D.记述历代王朝的重要事件•7.北宋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长调的词人是( B )•A.秦观B.柳永C.晏殊D.欧阳修•8.在《谏逐客书》一文中,作者先列举缪公广招贤才,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张仪,昭王用范雎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所采用的方法是( A )• A. 归纳法 B. 演绎法 C. 类比法 D. 对比法•9.在《谏逐客书》一文中,李斯用五帝三王“地无四方,民无异国”的做法来论证秦王的错误,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B )• A. 归纳法 B. 对比法 C. 演绎法 D. 类比法•10.有“古今律诗第一”之誉的宋代诗人是( C )•A.苏轼B.王安石C.陆游D.黄庭坚•11.《长恨歌》的诗句中,描绘杨玉环“闻道汉家天子使”时情态的是(B)•A.回眸一笑百媚生B.梨花一枝春带雨•C.雪肤花貌参差是D.芙蓉如面柳如眉•12.古人所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方式是(A)•A.分叙B.顺叙C.倒叙D.插叙•13.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人是(B)• A.李白 B.白居易 C.刘禹锡D.杜甫•14.“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的作者是( C )• A.曹植 B.苏轼 C.陆游 D.柳永•1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中“粉黛”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B )• A.反语 B.借代 C.双关D.比喻•16..“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人之祖”是(C )•A.王维 B.孟浩然 C.陶渊明 D.谢灵运•17.被称为“右手写诗,左手写文”的作家是( D )• A.林徽因 B.闻一多 C.席慕蓉 D.余光中•18.《黛玉葬花》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C )• A.一明一暗,双线并行 B.亦实亦虚,虚实相间• C.一喜一悲,对比鲜明 D.一详一略,剪裁得体•19.《我愿是一条急流》中,与“小鸟”相对应的比喻意象是(A)•A.荒林B.废墟C.小草棚D.云朵•20.“战国四公子”中,属于齐国贵族的是(D)•A.信陵君B.春申君C.平原君D.孟尝君•21.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使用了排比句式的是( D )•A.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B.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C.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D.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22.《垓下之围》中项羽“羞见江东父老”的直接原因是( B )•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B.“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C.“时不利兮骓不逝”D.“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23.下列词语中,在《纪念傅雷》一文中两次出现,并在场景描写中发挥独特效用的是(A)•A.鸦雀无声B.望子成龙C.干柴烈火D.同归于尽•24.《我愿是一条急流》中,“同暴风雨作战”、“饱受风雨的打击”、“即使被轻易毁灭”等诗句体现了“我”的(D)•A.处境艰难B.命运坎坷C.生命顽强D.献身精神•25.《我愿是一条急流》中,“急流”、“荒林”、“废墟”、“草棚”、“云朵”的形象显得荒芜、简陋、残缺,这是为了表达“我”的( C )•A.渺小B.贫困C.虔诚D.谦逊•26.《垓下之围》中,表现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的细节描写是( B )• A.“虞兮虞兮”的慷慨悲歌 B.“天之亡我”的三次呼告• C.嗔目叱退汉将赤泉侯 D.将宝马赠给乌江亭长•27.《纪念傅雷》深情地赞颂了傅雷的( D )• A.精于翻译 B.工于鉴赏 C.教子成功 D.性格刚直•28.下列《垓下之围》的情节中,暗示了项羽众叛亲离的是(A)• A.四面楚歌 B.东城快战 C.拒渡乌江 D.慷慨自刎•29.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写唐玄宗还京路上哀思杨妃的是(C)• A.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B.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C.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D.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30.诗句“江似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的作者是( A )• A.韩愈 B.杜甫 C.陶渊明 D.谢灵运•31.“慢词之祖,婉约之宗”是( C )• A.苏轼 B.温庭筠 C.柳永 D.欧阳修•32.屠格涅夫《门槛—梦》的体裁是(C )• A.小说 B.散文 C.散文诗 D.童话•33.( B )被称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 A.契诃夫 B.屠格涅夫 C.纪伯伦 D.高尔斯华绥•34.《伊利亚特》的主旨( A )• A.英雄赞歌 B.神的赞歌 C.希腊赞歌 D.特洛亚赞歌35.杜丽娘形象出自( B )A.《西厢记》B.《牡丹亭》C.《桃花扇》D.《倩女离魂》36.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哈姆莱特的身份是( A )A.王子B.国王C.朝臣D.侍卫37.提出“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观点的作家是( D )A.韩愈B.欧阳修C.苏轼D.苏辙38.“梦笔生花”这一典故涉及到的作家是( C )A.李白B.李商隐C.江淹D.左思39.不符合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艺术特色的一项是( A )A.结构的谨严B.动静的结合C.内容的纯净D.形式的纯熟40.《七里香》是( B )的第一本诗集A.林徽因B.席慕蓉C.沈从文D.余光中•二、解释词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楼船箫鼓,峨冠盛宴•峨冠:高帽• 2.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师古:以古为师• 3.蚕食诸侯•蚕食:像蚕吃桑叶一样消灭• 4.可怜光彩生门户•可怜:可爱,值得羡慕• 5.重湖叠巘清嘉•清嘉:清秀美丽• 6.功施到今•施:延续•7.云鬓半偏新睡觉•新睡觉:刚睡醒•8.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辟易:倒退•9.日出天而耀景•景:日光•10.或匿影树下。

•匿影:藏身•11.汉军皆披靡。

•披靡:比喻军队溃败•12.弱管轻丝,竹肉相发•竹肉:指管乐和歌喉•13.不舟不车,不衫不帻•帻:头巾•三、翻译句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损民以益雠•减少自己的人民来增加敌人的力量。

• 2.藉寇兵而赍盗粮•借给敌人兵器,送给强盗粮食• 3.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最使人心神沮丧、失魂落魄的,莫过于别离啊。

• 4.文者气之所形•文章是品格气质等精神状态的表现• 5.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舀尽长江水当酒浆,以北斗做酒器盛酒,邀万物当宾客• 6.之子于归•这个女子就要出嫁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广告文案有那几个部分构成?广告正文的写作要求是什么?•标题正文口号随文•突出创意突出价值突出事实突出个性突出简洁• 2.我国古代诗词为什么将种种恋情置于水边?“流水”容易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1)古人常常望水兴叹,感叹岁月流逝•(2)“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比喻嫁接起“情”与“水”•(3)“水”给人无穷的遐想• 3.杜甫《阁夜》“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卧龙”、“跃马”和“人事”、“音书”分别指什么?这两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卧龙:诸葛亮——忠臣(徐庶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跃马:公孙述——逆臣(王莽篡汉時,他自立为蜀王)人事:交游,指家人、朋友。

音书:书信。

•表达诗人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的情感.• 4.柳永《望海潮》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首词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运用了点染和铺叙表现手法,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5.《西洲曲》的主题和写作特点是什么?•主题: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秋冬,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表现了一位少女真诚而热烈的相思之情。

勾勒出一位纯情美丽少女的形象。

•特点:•(1)心思巧藏,以动作展现心境•(2)借物起兴,托物寄情,巧借景物吐真情。

•(3)巧妙反映季节变迁,刻画终年相思之情•(4)蝉联而下,巧“接字”钩接(又称连珠格)的修辞手法。

顶针、谐音、双关等手法大量纯熟运用•(5)抒情声情摇曳。

•(6)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音乐美6.屠格涅夫《门槛—梦》中“门槛”“大楼”“姑娘”的象征意蕴各是什么?大楼——伟大、壮丽的革命事业门槛——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姑娘——勇于献身的革命者•五、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阅读《冯谖客孟尝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1)、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从刻画冯谖形象看,文中的“左右”“贱之”、“笑之”、“恶之”有何作用? •(3)文中孟尝君的性格特征是什么?•(1)探求知己,以展抱负•(2)侧面映衬•(3)宽容大度,礼贤下士• 2.阅读司马迁《霸王之死》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