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法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

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引言高中生物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涉及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轮复习是为了对之前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为高考做好准备。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第二轮复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和介绍。

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物过程的科学。

在复习时,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2.细胞器的功能: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具体功能与相互关系。

3.细胞的能量转换: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4.细胞的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遗传规律和遗传现象的学科。

在复习时,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遗传物质DNA:包括DNA的结构、复制和修复过程。

2.遗传基因和基因型:包括基因的定义、基因型的表示和基因的遗传规律。

3.遗传的分子基础:包括等位基因、显性和隐性基因的表达以及基因突变的影响。

4.遗传的细胞基础:包括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定位和连锁。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研究物种起源和演化过程的科学。

在复习时,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包括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和适应等进化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包括物种的分类和命名、生物进化树等分类原则。

3.进化中的证据:包括古生物学证据、生物地理学证据和比较解剖学证据等。

4.人类进化:包括人类的起源、演化历程和遗传关系等。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复习时,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包括生物群落、种群和生物圈等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2.生态位和生态位利用:包括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利用资源的方式。

3.生态平衡和生态稳定性:包括捕食者-被捕食者关系和共生关系等。

4.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和方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等。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应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进行生产和创新的技术和工程领域。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四 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和进化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四   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和进化

专题四生物的遗传规律、变异和进化一、重难点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伴性遗传4、基因重组及其意义5、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6、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8、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二、专题知识网络构建1.遗传的基本规律2.伴性遗传实例实例3.可遗传的变异与进化专题四限时训练一一、选择题1、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C.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l: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2、宝宝那胖胖的小脸颊有没有可爱的小酒窝(由A基因决定),有没有富于情感表达的双眼皮(由d基因决定),是由准爸爸和准妈妈共同决定的。

如果有酒窝双眼皮女孩与无酒窝单眼皮男孩结婚,理论上,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A.1:1 B.1:1:1:1 C.1:0 D.以上均有可能3、图甲为某种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

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标示为图乙。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有关该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1号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若13号与一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婚配,则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 / 6C.10号个体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D.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9号与该病患者结婚,出现该病子女的概率为04、现有小麦种质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

为满足不同地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高考题型分类突破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考前一个月增分提能攻略:高考题型分类突破

高考题型分类突破5.1概念模型类突破题型特征概念原理分析型试题,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内涵和外延,能够正确区分易混概念,理解相关生理过程的原理。

同时,要求考生能运用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命题时,往往是给出一定的生命现象,要求考生作出一定的解释或进一步的推测。

在中学生物教材中,主要介绍了物质运输原理、渗透吸水和失水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 数量的变化规律、DNA的复制与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遗传的基本规律、生命活动的调节原理、生物变异的原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这些内容是历年高考的主要考查点。

解题模板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准确、全面地掌握其概念的本质及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是高考的基本要求,也是考查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良好载体,此类试题解题思维模板如下图:找准、找全中心词语(也就是主要概念)题型训练1.以下关于蛋白质及其对应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动物激素都是蛋白质,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B.神经递质受体位于突触前膜,能与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C.抗体由浆细胞分泌,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生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长骨的生长解析:动物激素有蛋白质、多肽类、固醇类、氨基酸和脂肪酸的衍生物等;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能与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利用体液中的抗体消灭抗原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长骨的生长。

答案:C2.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个体遗传物质的遗传信息在该个体中均被表达B.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C.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都遵循中心法则和分离定律D.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中遗传物质可能互不相同解析: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对某个体而言,在其有生之年,可能有很多基因尚未表达;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遵循中心法则,但不遵循分离定律;因为基因重组,1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中遗传物质可能互不相同。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四单元遗传变异与进化教学案含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四单元遗传变异与进化教学案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学案:第四单元遗传、变异与进化专题一遗传的分子基础【最新考纲】 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Ⅱ)。

3.基因的概念(Ⅱ)。

4.DNA分子的复制(Ⅱ)。

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Ⅱ)。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

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得出的结论是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3.含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因为病毒营专性寄生生活,所以应先培养细菌,再用细菌培养噬菌体。

4.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DNA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有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

6.基因的本质描述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7.DNA复制的场所并非只在细胞核,真核生物中,除细胞核外还有线粒体、叶绿体;而原核生物中,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有拟核、细胞质。

8.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思考答案思考一:不是,差速离心需在同一过程中多次改变转速,以分离多种不同物质(或细胞器)。

思考二:不是,HIV。

思考三:不携带,遗传信息是指能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或RNA酶的碱基序列)的信息,tRNA 只是搬运氨基酸的工具。

思考四:细胞生物和DNA病毒考点1 探索遗传物质历程的经典实验一|线|考|情【样题1】(2019·江苏高考)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 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解析蛋白质和DNA都含有N,所以不能用15N代替32P标记DNA,A项错误;噬菌体外壳蛋白是由噬菌体体内控制噬菌体外壳蛋白合成的相关基因编码的,B项错误;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会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DNA,C 项正确;该实验证明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项错误。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与策略及复习方法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与策略及复习方法

二轮复习支配与策略及复习方法高三生物对期末考试和省一统的成果分析,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特作如下二轮复习支配与策略及复习方法一、复习支配:1.时间支配:三月初~~~四月中旬,约6~7周的时间。

2.复习方式:学问点,考点,热点专题复习与滚动训练相结合,穿插学校,年级支配的综合训练。

3.专题支配:第一专题: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细胞工程(约5课时)其次专题: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发酵工程(约7课时)第三专题:生命活动的调整(约5课时)第四专题:细胞的生命历程和生物的生殖发育(约3课时)第五专题:遗传、变异、进化和基因工程(8课时)第六专题:生物与环境(约2课时)第七专题:试验、实习和探讨性课题(约5课时)二、专题要点:专题一:本专题学问是其他生物学学问的基础,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工程专题、专题二:本专题学问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学问的整体性,留意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

如从植物的整体性和动物的整体性中可以分出酶和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微生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等专题。

在复习植物代谢专题时,对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试验。

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关的综合题、试验设计题要有足够重视。

复习生物的代谢类型时,归纳整理出中学生物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殊是教材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的代谢特点。

微生物的代谢专题中。

了解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的代谢特点、微生物的生长曲线要与种群增长的“S”型、“J”型曲线相区分等。

专题三:本专题中植物生命活动的调整,除了清晰教材中的学问点之外,还应清晰如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宇宙飞船上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等问题。

体液调整部分,整理中学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激素的分泌器官、化学本质、生理作用、病症。

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备考的方法总结

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备考的方法总结

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备考的方法总结高考生物是高中生物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需要高中生对生物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复习备考。

针对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备考,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法。

一、制定复习计划制定复习计划是复习备考的第一步。

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个人情况,制定出一份合理的复习计划,明确每天要完成的复习任务和时间分配。

同时,要有一定的弹性,允许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复习进度和质量。

二、建立知识框架对生物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首先要建立起知识框架。

这就是将生物知识按照各个章节、模块进行分类归纳,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

可以通过整理教材内容,做思维导图或总结提纲等方式进行,以帮助自己理清整个知识结构。

三、强化基础知识高考生物的复习备考是基于高中生物知识的,所以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强化复习。

可以通过查阅教材、参考书和相关资料等,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的理论和实验基础,弄清楚每个概念的定义、性质、关系和应用等,确保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四、解决难点和疑难问题在复习备考过程中,遇到难点和疑难问题是难免的。

针对这些问题,要通过查阅教材、参考书、网络资源和请教老师等方式进行解决。

可以进行重点、难点题目的分析和解答,加强对难点和疑难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五、多做试题和模拟考试做试题和模拟考试是复习备考的重要方法。

可以从历年高考试题、模拟试题、样卷和名校试题等中选择适量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解答。

要重视对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的训练,有针对性地提高对不同题型的应对能力和解题技巧。

六、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高考生物对实验技能的要求较高,所以要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

可以通过做实验、思考实验原理和结果、分析实验图表等方式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

同时,要注重对实验操作方法、实验仪器和实验安全等方面的掌握,以提高实验技能的应用能力。

七、拓宽知识面高考生物的复习备考不仅局限于高中教材内容,还要有一定的拓宽和延伸。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参考资料和网上资源等,了解生物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前沿知识,增加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深度理解。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考前高分冲刺方略策略一热考素材热主题5洋葱教学案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考前高分冲刺方略策略一热考素材热主题5洋葱教学案

热主题5 洋葱[微网构建][对点微练]1.(2018·高考海南卷)在不染色的条件下,下列实验材料中,最适合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是( )A.紫色洋葱鳞片叶叶肉细胞B.紫色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D.紫色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解析:选C。

紫色洋葱鳞片叶叶肉细胞和伸长区细胞液泡无颜色,不适合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紫色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不适合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液泡为紫色,适宜在不染色的条件下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故C正确。

2.洋葱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苏丹Ⅲ染液染色洋葱根尖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颗粒B.用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C.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时,观察不到染色体D.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可以选用洋葱管状叶做实验材料解析:选B。

洋葱根尖细胞含有脂肪,因此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橘黄色的颗粒,A正确;洋葱根尖细胞在解离时已经死亡,故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B错误;染色体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可看到,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故观察不到染色体,C正确;洋葱管状叶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可作为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材料,D正确。

3.下图是与洋葱有关实验的部分步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提取洋葱叶片光合色素时的研磨步骤,加入少量SiO2是为了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被破坏B.②表示符合要求的滤纸条,未见色素带,原因可能是材料为黄化叶片C.③表示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的压片步骤,该步骤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散开来D.④表示在高倍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的一个视野,其中前期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解析:选C。

加入SiO2是为了使研磨的充分,CaCO3可以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A 错误;若材料为黄化叶片,不含叶绿素但含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滤纸条上应有色素带,B错误;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中压片步骤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散开来,C正确;前期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应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而洋葱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D错误。

2024年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备考建议及策略

2024年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备考建议及策略

2024年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备考建议及策略一、知识梳理与整合在第二轮复习中,建议学生先对生物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将分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可以按照课本的章节顺序,逐一梳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理解和记忆。

同时,学生还应该将相似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和辨析,以避免混淆。

二、重点难点突破在知识梳理的基础上,学生需要重点关注难点和重点知识点,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突破。

对于难点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向老师请教或者和同学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其本质和内在规律。

对于重点知识点,学生需要反复巩固和练习,确保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

三、实验设计与分析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题在高考生物中占有一定比重。

学生需要注重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建议学生多进行实验操作和练习,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还需要注意实验细节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提高实验题目的解题能力。

学生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实验案例,深入分析实验的设计思路、操作步骤和数据分析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四、解题技巧提升解题技巧对于提高高考生物成绩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注重解题技巧的培养和提高。

建议学生多做一些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了解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同时,还需要注意答案的组织和表达,提高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学生可以结合答案解析,深入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以提升自己的解题技巧。

五、模拟考试与反馈模拟考试是检验学生备考情况和水平的重要手段。

建议学生定期进行模拟考试,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

同时,还需要注意模拟考试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提高应试能力。

学生应该认真对待模拟考试,通过考试结果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和提高。

六、心理素质培养高考备考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也有一定的要求。

建议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学会调节自己的压力和焦虑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法
2015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法
一、注重概念、回归教材
概念是学科的基石,是理解知识点间联系的基础。

在经历了细致的一轮复习后,考生接下来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教材中的概念进行再
次整理。

高中生物知识点多而琐碎,尤其是必修一的基础知识特别
典型。

但是对基础概念的整理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对概念进行整
理能在较短时间内再次将基础巩固一遍,还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将基础再度夯实。

建议:有一个简单的整理概念的方法就是关注课本上的黑体字。

将教材中的黑体字先按照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抄写,做到无缺、无误。

接下来认真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辨析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最后
做到能够将有关概念进行分类、总结。

除此之外,还要做到能够区
分相似、易混知识点间的差异。

二、模块分类、构建体系
一轮复习中大多数学校采取的复习方式是按照课本顺序将知识重新梳理一遍。

二轮复习不同于一轮复习,二轮复习更多的是将重心
放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构建起知识的框架。

即二轮复习更侧重于
模块化的复习。

那具体都有哪些方法呢?
方法建议:通过概念梳理,考生们已经掌握了教材中的各个“点”(知识点),接下来就可以将这些分散的“点”连成“线”(知
识线索)以及进一步形成“网”(知识网络),提升对知识的综合归纳
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以重点、热点知识为中心有意识地建立大
小不一的专题,构建知识网。

如:必修二中以中心法则DNA(基因)—RNA—蛋白质(性状)为主线,可以构建的网络有基因与DNA染
色体的关系、DNA的结构与复制、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减数分裂
与遗传定律、遗传与变异、进化等知识,再广一点还能涉及必修一
中化合物部分的核酸、蛋白质的内容。

三、注重实验、探究的练习
以实验探究能力考查为核心,综合考查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是今后考试的一个方向。

综合型实验题将成
为考卷中的常见题型。

但是对于实验探究题的解答是考生最怕、最
头疼的。

面对实验探究题,考生往往不是无从下手,就是答非所问。

所以在二轮复习中,同学们要加大此类题型的练习力度。

方法建议:突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是高考生物试题的一大特点。

复习时可对应考纲中17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及相关的操作技能逐一复习,重点掌握。

对于教材中的经典实验如
酶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系列实验等,要对其材料选取、条件控制、对照设置、结果分析等方面作深入剖析。

同时对教材实验进行适当
拓展与延伸,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相结合,如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实验的应用;测定细胞液的浓度;判断细胞的生活情况;防腐杀菌,高
浓度的溶液能使细菌等微生物因失水而死亡,从而有效地防止食品
腐烂变质等等。

另外还可以与近几年的诺贝尔奖或者社会热点相结合,如二型糖尿病等等。

多留心身边事,将生物所学知识应用于实
际生活中,在平时即锻炼个人的知识迁移、推理能力。

四、养成良好做题习惯
经过一轮复习的沉淀,考生应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做题量。

但是很明显,不同的考生的题目积累量情况差异较大,其中很多是由于
没有良好的做题习惯,造成题目练习杂乱无章,不成体系。

所以养
成一个良好的做题习惯非常重要。

同学们都知道养成良好做题习惯
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从何下手。

方法建议:三色笔做题法。

准备三支不同颜色的笔,蓝、黑、红。

在作业时,以蓝笔审题、黑笔做题、红笔改错。

然后将所做的试卷
分类整理收集起来,在复习后期,可以以错题作为再次复习回顾的
重点。

以这种方法做题,呈现出来的试卷,对题目的理解度、修改
知识点、错误答案等等一目了然,不仅能将考生有漏洞的知识点再
次进行补缺,还能指出考生曾经做错题的原因,避免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分析能力。

五、调整心态,轻松备考
高考复习是一个持久战,也许经历过了一轮复习之后,部分考生的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提高。

当然也还有一些考生,并没有充分利用一轮复习的时间,在二轮复习的时候开始出现烦躁焦虑的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