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合集下载

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特点

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特点

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特点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特点。

(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基本是范围,具体答题时视情况缩减)(1)社会性质的改变P12 第二段和第四段以及第七段(2)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P14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一句以及第五段的第一句P15第一段的部分和第二段的部分(3)主要矛盾P16倒数第8行到本页最后以及P17页第一二段3你认为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中国近代史考试重点

中国近代史考试重点

1.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既有民族的,又有阶级的。

在这所有的矛盾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阶级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

因为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以中国封建势力作为其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中国封建势力则以帝国主义为靠山,二者相互勾结,共同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成为近代中国贫穷落后、中华民族备受凌辱奴役的总根源。

而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因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是近代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

2.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意思是国家有政府,但没有完全的主权,一些国家主权,比如我们国家的海关等被外国控制;半封建的意思是我们国家当时的经济特点是既有封建的小农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经济的意思。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半殖民地半独立,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略称。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新民主主义新在哪里)相同点: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不同点:①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

③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⑤结果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

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特点

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特点

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特点。

(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怎样形‎成的?(基本是范围,具体答题时视‎情况缩减)(1)社会性质的改‎变P12 第二段和第四段以及第‎七段(2)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P14‎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一句以及‎第五段的第一‎句P15第一‎段的部分和第‎二段的部分(3)主要矛盾P1‎6倒数第8行‎到本页最后以‎及P17页第‎一二段3你认为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二重性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这段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产生、发展,到完全形成的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具有二重性特征的现象总领中国近代史全局,如何认识、理解这一概念以及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所表现出来的二重性现象,是中国近代史教学的关键。

本文就此试作分析。

一、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共存社会经济性质是判定社会形态的最重要因素,近代中国经济的半封建性决定了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前,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中国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比较完整的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为外国资本主义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提供了便利条件,通商口岸成为它们进行掠夺的重要基地。

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向中国输出商品,因其采用机器生产,价廉物美,在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同时,也冲击了中国的手工业生产,使许多手工业工场无法维持,纷纷破产。

另一方面,外国商人为了最大限度地掠夺中国原料,纷纷在中国设立洋行,收购大量的丝、茶,有些地区甚至把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改为种植适合外商需要的茶桑。

这样,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已经逐渐从属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经济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外国商品的大量倾销和对中国的原料掠夺,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使中国某些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破坏了封建经济的完整性,也就是说,沿海地区的部分封建经济逐渐被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取代,中国形成了封建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共存的局面。

按传统的提法,中国的社会性质就是半封建社会。

二、国家主权的存在与丧失共存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其特征是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

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

战前的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清政府可以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全部主权,中国的国家性质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中国近代史选择题

中国近代史选择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上编综述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 D )为核心。

A.佛教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儒家思想2.( C )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A.美国独立战争B.法国大革命C.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3.在19世纪中叶,被称为“海上霸王”、“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国家是( D )。

A.美国B.德国C.日本D.英国4.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

除了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外,1844年7月,清政府还被迫与美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即( B )。

A.《虎门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爱珲条约》5.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A )。

A.19世纪40至5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80年代6.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盛世”是( D )。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之治D.康雍乾盛世7.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是( A )。

A.工人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农民阶级D.小资产阶级8.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 A )。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 君主立宪制 D.宗族家长制9.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 C )。

A.儒家思想 B 君主专制制度 C 宗族家长制 D道家思想10.世界历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 A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1640B.1680C.1789D.189811.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 D )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A.掠夺土地B.贩卖奴隶C.商品输出D.资本输出1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A )。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13.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A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中日甲午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4.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高峰迭起,美不胜收。

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认识

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认识

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

在这个阶段,我国既受到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又存在着封建社会的残余。

对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认识,不仅对理解我国近现代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理解我国的现实和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及其特点1. 清朝末期的社会矛盾在清朝末期,我国社会呈现出了许多矛盾,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

列强入侵,封建统治,民族经济落后等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清朝的统治岌岌可危。

2. 半殖民地的形成在列强的侵略下,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

列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迫我国开放通商口岸,给予列强治外法权等,严重削弱了我国的主权和独立性。

3. 半封建社会的残存封建社会的残余在我国社会依然存在,封建等级制度、土地制度等依然严重束缚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二、对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认识1. 经济上的认识在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我国经济陷入了危机之中。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列强的侵略更是让我国的经济遭受了严重挫折。

2. 政治上的认识在政治上,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我国的政治体制陷入了混乱和之中。

清朝的衰落和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我国的政治体制岌岌可危,对外更是遭受着严重的侵略和欺凌。

3. 社会上的认识我国社会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尤其是农民起义、思想解放等问题,都在这个时期表现出来。

农民起义的频繁,充分表明了我国社会的封建统治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思想解放更是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对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思考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对于理解我国近现代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认识也对于我们指导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历史经验的借鉴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当前的社会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中国近代史-第一章-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圆明园如同月宫式的仙境,是一个令人震撼的, 无可比拟的杰作。” ——雨果
海晏堂
2千年收回,总价4060万.鼠兔在法国,马在台弯,其余下落不明
“当时是黑烟迷漫,掩蔽天日,万千火 舌,往外喷发,火声若吼,草木箫瑟, 悲戚之状,惨不可言。”
圆明园遗址
历次战争对外开放口岸
鸦片战争(5个)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
圆明园模型。
圆明园模型局部。
“规模之宏敞,丘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 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 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乾隆《圆明园后记》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 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 理念艺术,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艺术, 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 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 于圆明园。”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P12 1、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封 建剥削制度仍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高 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社会经济生活 中占着显著的优势,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 主化的严重障碍。 2、民族资本主义得以产生并有了一定的发展, 且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在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买办资本的打击和压抑 下,发展缓慢,力量很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 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大部分与资本—帝国主 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抗战 前中国资本主义占国民经济10%,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占10%中的20%)
列强在政治上统治中国的主要方式是: 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内政、外交,把中国当 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有: 强迫中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利用与清政府签定 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 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榨取,逐步 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 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 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近代史多选题

近代史多选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这些特权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有().A.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B.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C.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D.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答案:ABCD2、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理解正确的是().A.政治上半殖民地,经济上半封建B.半殖民地指丧失完整的国家主权,但还有一定的主权C.半封建指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D.半封建指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答案:BD3、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其主要意义是()。

A)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B)促进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C)沉重打击了侵略者D)激起了帝国主义的进一步侵略答案:ABC4、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其原因有().A.清政府的统治具有先进性B.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具有优越性D.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E.列强良心发现,主动停止侵略答案:BD5、下列关于林则徐、魏源等倡导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的评述,正确的是().A.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少数爱国之士B.主张放眼看世界,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C.其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D.提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口号答案:ABC6、早起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

A)林则徐、魏源B)王韬、薛福成C)郑观应、马建忠D)曾国藩、李鸿章答案:BC7、从1858年到1881年,俄国先后迫使中国签订了(),侵吞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勘分西北界约记D、改定伊犁条约答案:ABCD8、以下对洋务运动评价正确的是().A.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B.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同时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C.变革了封建制度D.传统的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某些改变答案:ABD9、戊戌维新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是().A.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B.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C.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D.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答案:ABC10、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论战所围绕的主要问题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理解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能简单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

另外,“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专有名词,注意不应出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字眼。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

“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只有注意了这些才能正确理解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