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主题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和主线

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和主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整个现代中国历史的主题。

中华民族有光荣的历史。

它曾经创造了独特的农业文明和深刻的东方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国是东方的强大国家。

然而,在世界历史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之后,中国开始落后。

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期间,西方殖民者用强壮的舰船和枪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使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征服与灭绝危机。

自那时以来,拯救民族,争取民族复兴已成为中华民族奋斗的最大目标。

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裕,人民共同富裕,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基本的历史线索在现代中国历史的宏伟进程中完成的:首先,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残酷侵略和无耻掠夺,是现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和一切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

因此,推翻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

从鸦片战争到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为抵抗外国侵略,保卫祖国,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奋斗的历史。

第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

自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民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和艰辛的探索。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民主政治模式已经在中国提出和讨论,或者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实践。

但是,在中国共产党提出新的民主提案之前,没有任何民主的政治提案符合中国的国情,并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

在现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提议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民主不可避免地让位给人民民主。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出路是建立由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的目的是实现多数派的民主,而不是少数派的民主。

中国近代史主题一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

中国近代史主题一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四条基本线索 1.屈辱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 2.抗争史:是中国人民为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前赴后继、 不屈不挠进行抗争的历史。 3.探索史: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各种救国道路的历史。 4.发展史: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缓慢发展的历史。
对 比
反抗侵略的斗争。
族意识的觉醒。
经济上: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 经济上: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人
夺原料,把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类社会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市场。
科技上:生物进化论的诞生,既是生物科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又是人类思想领域的飞跃。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史为鉴, 启示 匆忘国耻。
史料研读 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 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 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 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 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解析】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上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 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上海等五处为通商 口岸。故选A。
中考真题演练
2. (2016江西2题)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
内容,该谕旨颁发于
( B)
A. 虎门销烟期间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中考真题演练
1. (2018江西3题)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
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和发展道路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和发展道路

战争赔款: 《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2100万元 《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800万两白银 《台事专条》对日本赔款50万两白银 《马关条约》及赎辽费对日本赔款23000万 两白银 《辛丑条约》对英、法、德11国赔款 45000万两白银(年息4厘,分39年还清, 本息合计98200万两)
甲午战争之前,“见 有讲求西学者,则斥之曰 名教罪人、士林败类。” 甲午战争之后,开始“唤 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 意识到“大厦之将倾”, 民族危机感从此蔓延。
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资产阶级没有把本阶级 的力量全部动员起来 • 资产阶级也没有把所有 的革命力量联合起来 • 资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 敌人缺乏本质的认识
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为旧民主 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 了阶级基础
中国早期产业工人的发展图
200
195万人
150 120万人 100 50 10万人 0 1894年 1913年 1920年
(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
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937年12月,日本东 日军把被捕的 京《日日新闻》报道了日 日军残杀中国 中国青年作为新兵 军“片桐部队”的两名军 老百姓图为人头落 训练刺杀的活靶子 官在南京紫金山一带进行 地的一瞬间 杀人比赛的消息。
《马关条约》签订,张 謇深受刺激,以为“割地驻 兵,……如猛虎在门,动思 吞噬;赔款之害,如人受重 伤,气血大损;通商之害, 如鸩酒止渴,毒在肺腑。”
(《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第53页)
台湾省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

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
A.标志: 日本签订投降书
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历史用表》P46 ②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 B.原因 ③国际援助;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援、配合;国际友人、爱国华侨 ④正义必胜…… 苏武、屈原、共工、蒋干、毛遂
3、抗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年 (1)爆发原因 (2)经过 (3)意义: ①性质:双重性:民族解放;反法西斯 ②近代第一次反侵略完全胜利; ③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凝聚力; ④促进民族彻底觉醒,奠定民族复兴的起点; ⑤增加国防和军队建设经验; ⑥壮大中共为首的进步力量,为民主革命最终胜利奠基; ⑦优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 (1943年收回治外法权) 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表现: 1942年中美英苏四国领衔主签《联合国家宣言》 1943年蒋介石成为开罗会议三巨头之一 1945年成为刚成立的联合国五常之一
②国共内战提供可乘之机;
③西方绥靖政策的纵容; ④经济大危机促使军部法西斯势力掌权。(选③ P48) (直接) 1936年广田组阁,标志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开始形成。
3、抗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年 (2)经过 ①一个序幕:七七事变
②两股主要抗战势力:国共两党
侵略史: 列强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个主题: 抗争史: 广大人民对外反侵略、对内反封建的历程 探索史: 中国人寻求独立富强之路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4大探索阶级: 封建改良、 空想天国、 资本主义君主立宪 和共和制、 5种道路: 新民主主义 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 5大战争: 5大阶段: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 (2016年海南卷) 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 中国贸易出口总值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 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2.(2015年山东卷)“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中国 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到今天,在 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影响。”这强调的是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3、(2013全国卷Ⅱ)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 建议,在新加坡设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 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领事馆。这反映清政府 A.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答《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

答《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

纠正后一种扭曲需要冷静分析和排除民族主义情绪的干扰。作为长期被侵略的国家,中国民众中有一种弱者心态,在批判侵略者的同时,不愿冷静反思,究竟我们自己有没有做错什幺?如果本国学者敢于揭示本国的错误,那怕是一二百年前的陈年旧事,也会被一些民族主义者痛诋为“汉奸”、“买办”、“卖国贼”。一些外国学者说了这一类话,则是“帝国主义立场未变”!流风所至,甚至有些外国史学家也受这种情绪沾染,努力为中国辩护,而没有认真分析中国的失误。
第二种扭曲来自概念和逻辑混乱不清。
要不要反对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为何);什幺环境下反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何时);用什幺方法反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如何);这是三个虽有密切联系,但又有严格区别的问题。以这次引起轩然大波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义和团事件来说,冷静地问一问:为何,何时,如何,本来可以是非立判。现在搅得沸沸扬扬,其中的思想混乱,叹为观止!在网上随意发泄情绪的帖子弄不清三者的区分,他们中有些人也许会随着年龄和知识增长自己反思,不必计较。但对学术文章说来,这是绝对混淆不得的问题。不幸,《反》文却犯了不该犯的概念和逻辑错误。
再看看中国的记录。19世纪5次重要的对外战争,每次都以丧权辱国告终。20世纪上半叶经过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后初步的制度变革,1921年11月至22年2月的华盛顿会议,大体上收回了引发五四爱国运动的山东权益。1925年10月开始的关税特别会议,拟好了关税自主方案;1929年2月1日实现了关税自主。1926年,孙传芳治下的上海,在凇沪商埠总办丁文江努力下,收回了公共租界的会审公堂,设立了中国政府管理的上海临时法院……。以上情况表明,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和国家主权的收回,在八年抗战前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签订新约,美英两国政府分别声明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其他国家也先后采取了类似行动,除香港、澳门问题尚待解决外,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百年梦想终于实现。

中国近代史重要概念

中国近代史重要概念

中国近代史重要概念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话题,涵盖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领域。

在这个时期,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思想涌现出来,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个在中国近代史中至关重要的概念,包括民主、革命、现代化、国家主权以及个体解放。

一、民主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在中国近代史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个概念涉及到人民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政府的责任和对权力的制约等方面。

在20世纪初,中国的民主运动兴起,为推翻封建专制的清朝政权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次反抗和革命,中国逐渐向民主制度迈进,并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革命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中另一个关键的概念,它代表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和政治权力的转移。

在中国近代史上,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和解放的重要手段。

其中最为重要的两次革命是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辛亥革命于1911年爆发,最终推翻了清朝政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则发生在20世纪中后期,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的中国。

三、现代化现代化是指国家或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实现的现代化进程。

在中国近代史中,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和追求。

近代中国面临着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之间的转型,必须进行现代化的改革和发展。

这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进步。

四、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指国家拥有独立政治地位和自主决策权的概念。

在中国近代史中,国家主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中国曾一度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主权受到压迫和削弱。

因此,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成为了中国近代历史中的重要任务。

五、个体解放个体解放是指个人获得自由和权利的概念。

在中国近代史中,个体解放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封建社会中,人们的命运和身份被束缚在封建等级制度下,个体的权利和尊严无法得到保障。

近代中国的革命力图解放个体,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和发展道路

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和发展道路

1895年严复在《直报》上连续发表了《论世 变之亟》、《原强》、《辟韩》和《救亡决 论》等政论文章,呼吁变法维新和救亡图存。 其中《辟韩》是维新公开发表的第一篇讨伐 君主专制制度的政论文章。它痛诋韩愈在 《原道》中尊崇君主专制思想,而盛赞西方 民主政治;指斥“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 盗窃国者耳”,而人民才是国家的“真主 也”。严复这4篇政论的巨大贡献,是运用西 方学说和进化论的观点阐明维新变法的必要 性、可行性以及变法的内容与方法步骤,为 变法维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在社会 上引起巨大反响。
天津——天津维新运动的特点是系统宣 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学说,旗帜鲜明 地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呼吁“用西洋之 术”改造中国,要求仿效西方实行君民 共治的立宪政体,这样,使天津成为传 播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西 学启蒙运动的重要基地。天津水师学堂 总教习的严复(1852—1921)是擎起思 想启蒙运动大旗的旗手和猛烈抨击君主 专制制度的斗士。
1. 近代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16世纪,利马窦用拉丁文翻译了朱熹注 的“四书”,有学者认为“中国热”随 之兴起,当时欧洲人主要是通过耶稣会 士的信件来了解中国。16-18世纪, “中学西渐”的过程中,元杂剧、明清 小说、中国哲学传入欧洲,一些文化巨 匠如来不尼茨、伏尔泰、歌德、巴尔扎 克等从中受益。
这一时期,世界格局已发生变化。长 期禁锢于中世纪黑暗中的欧洲脱颖而 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起来。而 中国在封建专制的束缚下,处于停滞 状态,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对于 中国落后的原因,一代又一代的学者 进行探讨,见仁见智。自给自足自然 经济的牢固、重本轻末的传统、闭关 锁国政策、思想的禁锢、过剩人口的 压力等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 巨变,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为什么发生革命?革命不是凭少数 人一时的情感冲动就能煽动起来,也不 是仅凭某个阶段和政党的意愿就能发生 的。革命的产生,除去革命阶级主观条 件外,必须具备革命的客观形势。没有 革命的条件,革命时机不成熟,任何人 的“情感激流”也制造不出革命来。

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和主流本质

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和主流本质

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和主流本质
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

中国近代史的主流和本质:体现为三方面的历史,一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二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三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