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尺度
微纳尺度下的摩擦学行为分析

微纳尺度下的摩擦学行为分析摩擦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阻力,而微纳尺度下的摩擦学行为则研究微小尺度下物体间的摩擦现象及其机理。
在微纳尺度下,表面效应和界面相互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与宏观尺度下的摩擦学行为有着很大的区别。
本文将从微纳尺度下的摩擦学行为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微纳尺度下的摩擦学行为原理在微纳尺度下,表面效应是摩擦学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微纳尺度的物体表面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摩擦力产生了显著影响。
此外,在微纳尺度下,物体间的局部形变和微观结构的变化也会对摩擦学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二、微纳尺度下的摩擦学行为影响因素微纳尺度下的摩擦学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表面处理和纳米结构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通过改变物体表面的化学成分和拓扑结构,可以改善或调控物体的摩擦特性。
同时,材料的选择也会对微纳尺度下的摩擦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的材料因其结晶形态、晶体结构和内在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而表现出不同的摩擦性质。
此外,物体间的相对速度和应力状态也会对摩擦学行为产生影响。
微纳尺度下的摩擦学行为表现出速度依赖性和应力依赖性,即摩擦系数会随着相对速度和应力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准确地描述和表征微纳尺度下的摩擦学行为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
三、微纳尺度下的摩擦学行为应用微纳尺度下的摩擦学行为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摩擦学现象的本质,还为多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例如,在微机电系统(MEMS)领域,研究微纳尺度下的摩擦学行为可以用于改善微机械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另外,微纳尺度下的摩擦学行为还在纳米加工、润滑剂设计和表面涂层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结:微纳尺度下的摩擦学行为具有其独特的原理和特征。
通过研究微纳尺度下的摩擦学行为,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微观尺度下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材料设计和纳米器件的性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微纳尺度下摩擦学行为的研究对于推动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相关领域的创新和进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微纳尺度机械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微纳尺度机械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研究引言在微纳尺度范围内,材料和器件的性能表现出与宏观时相比明显不同的特点。
为了全面了解微纳尺度材料和器件的力学性能,需要开发适用于该尺度下的测试方法。
本文将就微纳尺度机械力学性能测试方法进行研究。
一、纳米压痕测试法纳米压痕测试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通过使用纳米硬度计对材料进行压痕测试以获得力学性能参数。
纳米压痕测试法的主要原理是将纳米硬度计的金刚石压头压入材料表面,通过测量压头的压痕面积和压头的载荷大小来计算材料的硬度。
此方法具有无损性、高灵敏度和高精确度的优点,适用于多种材料和结构的测试。
二、纳米拉曼光谱测试法纳米拉曼光谱测试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散射光的频率、强度和偏振方向来分析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
该测试方法利用纳米大小的探针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通过测量散射光的频率移动和强度变化来得到材料的应力应变信息。
纳米拉曼光谱测试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无需预处理样品的优势,适用于研究各种微纳尺度材料的力学性能。
三、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法原子力显微镜测试法是一种通过扫描探针与样品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量来测量微纳尺度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方法。
原子力显微镜通过在纳米尺度下扫描材料表面,利用探针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量来绘制出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分布。
该测试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无需破坏性的优势,适用于研究微纳尺度材料的强度、硬度和弹性等力学性能。
四、纳米压缩试验法纳米压缩试验法是一种通过在微纳尺度下施加压缩载荷来测量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方法。
该测试方法通常使用纳米机械测试仪,通过施加不同的载荷和测量材料的位移来计算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硬度等力学性能。
纳米压缩试验法具有高精确度、高可重复性和无需破坏性的优势,适用于研究微纳尺度材料的力学性能。
五、微纳尺度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的应用微纳尺度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材料科学中,这些测试方法可用于评估微纳尺度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改善材料设计。
机械设计中的微纳尺度制造技术

机械设计中的微纳尺度制造技术在机械设计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对于微纳尺度制造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微纳尺度制造技术是指在微米尺度(10^-6m)和纳米尺度(10^-9m)下进行制造的技术。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加工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材料选择在微纳尺度制造技术中,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材料包括金属、陶瓷、聚合物和复合材料等。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在微电子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在微机械领域中常被选用;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导电性,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复合材料结合了不同材料的优点,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轻质化特性。
二、加工方法微纳尺度制造技术主要包括几种常见的加工方法,如光刻、电子束束曝光、激光加工、离子束刻蚀和压电力控制等。
光刻是利用光敏化学反应来制造微纳器件的方法,其分辨率可达到亚微米级别;电子束束曝光利用电子束来制造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结构,分辨率非常高;激光加工采用激光光束对材料进行切割、焊接等加工;离子束刻蚀则是利用离子束对材料表面进行刻蚀;压电力控制技术通过施加电压来调节微器件的运动,广泛应用于微振动器、微马达等领域。
三、应用领域微纳尺度制造技术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
在微电子领域,微纳尺度制造技术被用于制造集成电路、传感器、平板显示等微电子器件;在生物医学领域,微纳尺度制造技术被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仿生器官等;在光学领域,微纳尺度制造技术被用于制造微透镜、微反射镜、光纤等光学器件。
四、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微纳尺度制造技术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首先,制造工艺将更加精细化,分辨率将进一步提高,能够制造出更小、更复杂的微纳结构;其次,制造速度将加快,生产效率将大幅提高;此外,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也将逐渐成熟,为微纳尺度制造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材料选择。
总之,微纳尺度制造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方法,并结合不同领域的需求,可以制造出各种微米级和纳米级的器件和结构,推动科技的发展和机械设计的进步。
微纳尺度芯片散热技术探究:解决设备散热难题的新途径

微纳尺度芯片散热技术探究:解决设备散热难题的新途径Microscale Heat Dissipation in Chips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in chip technology, the miniaturiz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s has become a prominent trend. However, as the size of chips decreases, the issue of heat dissipa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challenging. Efficient heat dissipation is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the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of electronic devices.At the microscale, several techniques are employed to enhance heat dissipation in chips. One common approach is the integration of heat sinks or heat spreaders directly onto the chip surface. These structures provide additional surface area for heat transfer and help dissipate heat more effectively.Another technique is the incorporation of microchannels or microfluidic cooling systems within the chip. These channels allow a flow of coolant, such as liquid or gas, to extract heat from the chip. This method enables localized cooling and can effectively remove heat from hotspots within the chip.Furthermore, the use of advanced materials with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such as graphene or carbon nanotubes, has shown promise in improving heat dissipation in chips. These materials can efficiently conduct heat away from the chip, preventing heat buildup and potential damage.In conclusion, microscale heat dissipation in chips is a crucial aspect to consider in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devices. By implementing techniques like heat sinks, microchannels, and advanced materials, we can effectively manage and dissipate heat, ensuring optimal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中文回答:芯片微纳尺度散热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设备的微型化已成为一个突出的趋势。
微纳尺度传热

微纳尺度传热
微纳尺度传热是指在微米和纳米尺度下,热量的传递和传导的现象和规律。
在微纳尺度下,传热的机制和传统的宏观尺度下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界面效应:在微纳尺度下,物质的表面积相对于体积非常大,界面效应对传热的影响非常显著。
2.尺寸效应:由于微纳尺度下物质的尺寸非常小,因此其热传导特性与材料的尺寸有很大的关系。
3.量子效应:在纳米尺度下,物质的量子效应对热传导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针对微纳尺度传热的特点和机制,目前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如分子动力学模拟、非平衡态热力学、相干热传导等。
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描述微纳尺度下的传热现象,并为微纳尺度热管理、纳米材料制备和热电器件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同时,微纳尺度传热的研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实验条件的限制、理论模型的复杂性、计算资源的限制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解微纳尺度传热的机制和规律,发展更加准确和
可靠的理论和方法,以促进微纳尺度传热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微纳尺度多相流动与传热传质的基础研究

微纳尺度多相流动与传热传质的基础研究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此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微纳尺度多相流动与传热传质的基础研究是当今科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微纳尺度材料与结构力学行为的原位测试方法研究

微纳尺度材料与结构力学行为的原位测试方法研究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纳尺度材料与结构力学行为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微纳尺度材料具有独特的力学行为,与宏观材料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为了深入了解微纳尺度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测试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并讨论它们的应用和局限性。
一、原位拉伸测试方法原位拉伸测试方法是研究微纳尺度材料力学行为的常用方法之一。
它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行为,来获得材料的力学性能。
常见的原位拉伸测试方法包括纳米压痕法、纳米拉伸法等。
纳米压痕法是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压痕载荷,观察压痕的变形行为来获得材料的力学性能。
该方法可以直接测量材料的硬度、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同时还可以研究材料的塑性行为和断裂机制。
纳米拉伸法是通过在材料上施加拉伸载荷,观察材料的拉伸行为来获得材料的力学性能。
该方法可以测量材料的强度、断裂韧性等力学参数,同时还可以研究材料的断裂行为和断裂机制。
然而,原位拉伸测试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材料的微纳尺度特性,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等。
此外,由于测试方法的限制,有些材料的力学性能可能无法准确测量。
二、原位压缩测试方法原位压缩测试方法是研究微纳尺度材料力学行为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与原位拉伸测试方法类似,原位压缩测试方法也可以通过观察材料在压缩过程中的变形行为来获得材料的力学性能。
常见的原位压缩测试方法包括纳米压痕法、纳米压缩法等。
纳米压痕法在原位压缩测试中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压痕载荷,观察压痕的变形行为来获得材料的力学性能。
该方法可以测量材料的硬度、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同时还可以研究材料的塑性行为和断裂机制。
纳米压缩法是通过在材料上施加压缩载荷,观察材料的压缩行为来获得材料的力学性能。
该方法可以测量材料的强度、断裂韧性等力学参数,同时还可以研究材料的断裂行为和断裂机制。
原子力显微镜探索微纳尺度下的物理现象

原子力显微镜探索微纳尺度下的物理现象在科学研究中,了解和探索微纳尺度下的物理现象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
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为研究和观察微观世界提供了突破口。
本文将介绍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其在微纳尺度物理现象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原子力显微镜工作原理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基于原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成像技术。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一个微尖在样品表面扫描,通过测量微尖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获得样品表面的形貌和物理性质信息。
在原子力显微镜中,微尖与样品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通过探针在扫描过程中的弯曲程度来测量。
当微尖接近样品表面时,作用在探针上的斥力或吸引力会使探针发生微小弯曲。
通过测量微尖的弯曲程度,可以获得样品表面的高度差异,从而重建出样品表面的形貌。
此外,原子力显微镜还可以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STM)技术来探测样品表面的电子性质。
STM 通过在样品表面和探针之间施加一定的电压,利用量子隧道效应记录并测量电流的变化,进而可以得到样品表面的电子特性信息。
二、原子力显微镜的应用领域原子力显微镜作为一种非常灵敏和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研究中。
1. 材料科学: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原子力显微镜能够提供关于材料表面和表界面形貌、纳米颗粒分布以及材料力学特性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材料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2. 纳米生物学:原子力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和研究生物分子和生物细胞的形貌、力学性质以及相互作用。
它对于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
3. 表面科学:原子力显微镜能够提供关于表面电子特性、表面化学反应以及表面吸附现象的信息。
这对于理解和控制表面现象以及表界面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4. 纳米器件:原子力显微镜可以用于纳米器件的设计和性能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2 硅材料的电学性质: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半导体之所以得到广泛 应用,是因为它的导电能力受掺杂、温度和光照的影响十分显著。 (1)半导体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加 (2)杂质对半导体材料导电能力的影响非常大 (3)光照对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4)除温度、杂质、光照外,电场、磁场及其他外界因素(如外应力) 的作用也会影响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
Page 11
结合键类型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分子键(范德华 键) 氢键
实例
LiCl NaCl KCl RbCl
结合能 ev/mol 主要特征
8.63 7.94 7.20 6.90 1.37 1.68 3.87 3.11 1.63 1.11 0.931 0.852 0.020 0.078 0.52 0.30
微纳制造工艺常用材料
小组成员:曾宇 胡成骏 罗婧雯 张洁
Page 1
纲 要
第一部分:微纳加工技术的应用实例 第二部分:微纳制造工艺中常用材料的种类及其结构 第三部分:硅材料的简介 第四部分:硅的加工技术 第五部分:硅微机械加工的应用领域
Page 2
微细铣削
Page 3
激光加工的微齿轮
微 汽 车 模 型
远古时候的“硅器”
陶瓷,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Page 16
天然石英(SiO2)
Page 17
生活中的硅
水晶欣赏 金丝水晶球
Page 18
电脑中的 硅芯片
主 板
Page 19
硅的结构、分类、性质和来源
一、硅的结构: 1.1 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 IVA 族元素,原子序数 14,原子量 28 28电子排布 1S22S22P63S23P2 ,化合价为+4 价(+2 价)
世界上第一只锗晶体管及发明者
Page 6
发光二极管(LED) 全彩显示屏
微纳制造工艺中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 锗(Ge):1947 -1958 ,但耐高温和抗辐射性 能较差 • 硅(Si):1962 -
• 砷化镓(GaAs): 1970 • 宽带材料: ZnSe(1990),SiC(1992),GaN(1994),ZnO(1996) • 高分子材料?稀土材料? 无定形材料?
Page 4
微型机器人
Page 5
微纳制造工艺中常用材料的种类及其结构
1947年锗晶体管的诞生引起了电子工业的革命,打破了电子管一统天 下的局面,从此人类从使用电子管的时代进入半导体时代。 进入20世纪60年代,半导体工业的发展发生了一次飞跃,这是由于 以硅氧化和外延生长为前导的硅平面器件工艺的形成,使硅集成电路的 研制获得成功。 此外,GaN及其多元化合物还是半导体照明的首选材料。半导体灯将 有可能像50年前,晶体管取代电子管那样替代白炽灯,使照明工程进入 一个新时代。
体缺陷 体缺陷是三堆缺陷,在三个方向上尺寸都较大,例如晶体孔晶、漩 涡条纹、杂质条纹、包裹体、慢沙(由包裹体组成的层状分子)。
Page 24
二、硅的分类 : 2.1 按纯净度划分:粗硅、提纯硅 提纯硅、高纯硅、掺杂硅、提纯硅、 掺杂硅
2.2 按晶体结构分:单晶硅、多晶硅
Page 8
单晶
非晶
多晶
Page 9
半导体 —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不同于其它物质,所以它具有 不同于其它物质的特点。例如: • 当受外界热和光的作用时,它的导电能力明显 变化。
• 往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某些杂质,会使它的导 电能力明显改变。
Page 10
硅(锗)的原子结构
硅(锗)的共价键结构
自 由 电 子
空 穴 简化 模型 价电子 空穴 空穴可在共 价键内移动
惯性核
(束缚电子)
电子:Electron,带负电的导电载流子,是价电子脱离原子束缚 后形成的自由电子, 对应于导带中占据的电子 空穴:Hole,带正电的导电载流子,是价电子脱离原子束缚 后形成的电子空位,对 应于价带中的电子空位
3.热氧化层较差 4.成本高
5. 缺陷密度太高。这也是其最严重的缺陷。
故硅被选为制造高密度集成电路的材料。1958年集成电路发明 以来,半导体单晶硅材料以其丰富的资源、优良的物理和化学 性能成为生产规模、生产工艺最完善和成熟的半导体材料。
Page 14
硅材料简介
硅是一种常见的物 质,它广泛的存在于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从你手中的手机,到 家中的电视,陶瓷餐 具,水晶工艺品,无 不包含着硅的身影。 可以说,硅在我们的 生活中无处不在。
Page 7
根据各自所具有的原子有序的大小,可分为三类:
• 单晶: 几乎所有的原子都占据着安排良好的规 则的位置,即晶格位置;——有源器件的衬底 • 非晶: 如SiO2, 原子不具有长程有序,其中的 化学键,键长和方向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
• 多晶: 是彼此间随机取向的小单晶的聚集体 ,在工艺过程中,小单晶的晶胞大小和取向会时 常发生变化,有时在电路工作期间也发生变化。
单晶硅:在晶体中,组成的原子按一定规则呈周期性排列。 多晶硅:由许多不同方位的单晶组成。
2.3 按导电类型划分:N 性、P 型
2.4 按硅的形状划分:粉状、粒状、块状、棒状、片状等。 2.5 按应用领域划分:太阳能级、电子级、航天级
2.6 按制造方法划分:原硅、拉晶硅、冶金硅等。
Page 25
单晶硅棒
(是用直拉工艺或区熔工艺生产的)
Page 26
多晶硅棒/块
(一般是用西门子工艺生产)
Page 27
粒状多晶硅
(使用流化床工艺生产)
Page 28
多晶硅锭
(一般是用浇铸工艺或定向凝固工艺生产的)
Page 29
单晶硅与多晶硅的比较:
Page 30
单晶硅的加工:
传统的圆形硅片加工的具体工艺流程一般为:单晶炉取出单 晶→检查称重量,量直径和其他表观特征→切割分段→测试→清 洗→外圆研磨→检测分档。检测项目包括直径,划痕,破损,裂 纹,方向指示线(标明头尾),定位面,长度,重量。导电类型 ,电阻率,电阻率均匀性,少数载流子寿命。位错,漩涡缺陷和 其他微缺陷等; →切片→倒角→清洗→磨片→清洗→检验→测厚分 类→化学腐蚀→测厚检验→抛光→清洗→再次抛光→清洗→电性 能测量→检验→包装→贮存。 圆形硅片其主要工序步骤如图6-1 所示,方形硅片其主要工序 步骤如图6-2 所示。
Page 12
无方向性,高配 位数,低温不导 电,高温离子导 电 方向性,低配位 数,纯金属低温 导电率很小 无方向性,高配 位数,密度高, 导电性高,塑性 好 低熔点、沸点压 缩系数大,保留 分子性质 结合力高于无氢 键分子
金刚石
Si Ge Sn Li Na K Rb Ne Ar H2O HF
与四种键型相联系的物理性质和结构性质
Page 38
3.2.3 硅材料的热学性质: 硅是具有明显的热膨胀及热传导性质的材料,当硅在熔化时其体积 会缩小,反之,当硅从液态凝固时其体积会膨胀,正因如此,在采用直 拉法(CZ法)技术生长晶体过程中,在收尾结束后,剩余的硅熔体冷却 凝固时会导致石英坩埚破裂现象。 由于硅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和较小的密度(液态时为2.533g/cm3), 据此特性可采用悬浮区熔技术生长晶体,此法既可避免石英坩埚对硅的 玷污,又可进行多次区熔提纯及制备低氧高纯的区熔硅单晶。
1.2 硅有三种同位素 28Si:92.21%、29Si:4.70%、30Si:3.09%
1.3 晶体结构:金刚石结构(正四面体) ,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硅晶体结构
Page 20
硅单晶属金刚石结构,在实际的硅单晶中不可能整块晶体中原子 完全按金刚石结构整齐排列,总又某些局部区域点阵排列的规律性被 破坏,则该区域就称为晶体缺陷。晶体中缺陷根据缺陷相对晶体尺寸 或影响范围大小,可分为以下几类。 (1)点缺陷 点缺陷特征是三个方向的尺寸很小,只有几个原子间距,如各种溶 质原子引起的周围畸变区;空位,间隙原子以及这几类点缺陷的复合 体。 空位是当一个原子从其格点位臵移动到晶体表面时,晶格点阵缺少 原子所至;间隙原子是存在于晶体结构的空隙中;Frenkel缺陷是当一 个原子离开其格点位臵并产生了一个空位时,产生间隙原子-空隙对, 即Frenkel缺陷。 点 缺 陷 示 意 图
性质 结构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范德华力
形式上类似 于金属键
弱、得到软 晶体
有空间分布方向 无方向性、 无方向性、得到 性和配位数的限 得到高配位数 很高的配位数和 制,得到低配位、 的结构 高密度的结构 低密度的结构 强、得到硬晶 强、得到硬晶体 可变强度、常发 体 生滑移 熔点相当高, 熔点高,膨胀系 熔点可以变化, 膨胀系数小, 数小,熔融态是 液态区间长 熔融态是离子 分子 中等的绝缘体, 固态和熔融态都 导电,由电子流 在熔融态由离 是绝缘体 动导电 子导电 吸收,其他性 质主要是个别 离子的性质, 与溶液中性质 相似 高折射指数,光 的吸收与在溶液 不透明,和液态 中或气态时的吸 的性质相似 收很不相同
Page 36
硅在高温下可与H2O、O2发生如下反应,硅平面工艺中,常用此反应 制备SiO2掩蔽膜。
硅烷的活性很高,在空气中自燃,固态硅烷与液氧混合,在-190℃低 温下也易发生爆炸,因其危险性,使用受到限制。
硅烷由于4个键都是Si-H键,很不稳定,易热分解。用这一特性可制 取高纯硅。
Page 37
3.2.4 硅材料的机械性质: 在室温时,硅是一种无延展性的脆性材料。但在温度高于700-800℃ 时,硅却具有明显的热塑性,在应力的作用下会呈现塑性变形。硅的抗 拉应力远远大于抗剪应力,故在硅片的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弯曲和翘曲, 也极容易产生裂纹或破碎。
Page 21
(2)线缺陷 线缺陷特征是缺陷在两个方向上尺寸很小(与点缺陷相似),第三 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可以贯穿整个晶体,属这一类缺陷主要是位错。 位错有三种基本类型: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混合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