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宝盖和宝盖头
毛笔字(秃宝盖和宝盖头)

个人收集整理-ZQ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宝盖头和秃宝盖这两个偏旁地书写要领.
.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地一般书写规律.
.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宝盖头和秃宝盖这两个偏旁地书写要领.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地一般书写规律.
教学过程:
一、写写偏旁.
宝盖头:上点居中,第二笔是竖点,稍向左下倾斜,横钩稍左低右高,转折处稍顿
秃宝盖:第一笔是竖点,不要写成短撇,书写时向左下由轻到重顿笔.横钩稍左低右高,转折处稍顿,出钩稍快.
二、描描写写.让学生通过描红、临写,初步掌握带有这两个偏旁地字地书写方法.要发挥描红地作用,让学生在描写地作用,让学生在描红地过程中不断体验、总结.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宅,上下结构.宝盖头略占整个字地三分之一.下部第一笔短撇稍平,横不宜太长,竖弯钩从短撇稍左处起笔,要写得舒展一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写,书写时要注意横画间布白均匀,竖折折钩中地竖与折钩要保持一定地倾斜.
三、学生自己练练.
寂,下部小地竖钩应与上地竖上下对正,要注意左右点地呼应.又地短撇稍收敛,捺书写时应适当舒展.
审,曰应稍偏,上大下小;最后一笔竖居中,与宝盖头地上点上下对正,应写得直挺有力.官,上宽下窄,布白均匀,下半部分要居中.
军,秃宝盖约占整个字地四分之一.书写时横画间布白要均匀,最后一横略长于秃宝盖地宽度,竖在整个字地中心线上,保持平稳.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板书设计:
毛笔字(秃宝盖和宝盖头)
罕写
1 / 1。
偏旁部首秃宝盖宝盖头穴宝盖ppt课件

下写
部: 稍上
上
窄下
下
,对 上正
对
罩, 下上
正
。部
宽
9
下 部军 分: 上字 横头 短位 下于 横格 长的 ,上 竖部 居中 中间 。,
上 下 对 正
10
宝盖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宝宝 盖盖 头头 横: 钩上 稍点 上居 斜中 ,、 顿上 笔尖 出下 钩圆 。 , 11
撇寄
短 直 , 捺 变 点 、 下 横 长
偏旁部首 (字 头 )
秃宝盖、宝盖头、穴宝盖
1
2
3
合体字:
合体字是由偏旁、部首等结构单位 组成的字。它包括上下、上中下、左右、 左中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等。
偏 旁:
偏旁是指组成字的某个部分。按位置分, 在字的左侧叫左偏旁,在右侧称右偏旁, 在字的上部叫做字头,在下部称为字底。
4
偏旁部首 (字 头 )
19
上 点 写 在 竖 中 线 上 ,
:
上 下 对 正
。
12
下于官
宽竖:
。中字 线头
上
上宽
下
,覆 下盖
对
半下 部部
正
分,
上点
窄位
13
穴宝盖
穴
下 部
宝 盖 :
撇宝
、盖
点写
对法
称同
。上
,
14
横 中 线 , 横 间 距 均 匀 。
窄 : 字 头 宽 扁 , 下 部 首
上 下 对 正
横
位
15
线 。
于 竖
窟
中: 线字
上
,头 下宽 部扁
宝盖头、秃宝盖、穴宝盖(课件)书法二年级下册

撇画角度
19
捺画舒展
弯钩稍弯居中
穴宝盖
20
点画居正中
撇点紧密
横钩略倾斜
21
短竖居中
小学书法二年级下册
再见 22
பைடு நூலகம் 9
家
牢
字
穴盖头:古代人们居住的土洞、石
洞。这顶帽子大多数10 与孔洞有关。
11
窗
窖
12
标准坐姿口诀
头身正,肩膀平。 双臂开,足安宁。 眼一尺,体一拳。
13
利于身,利于眼。
点画居正中
14
横钩略倾斜
撇点紧密
15
秃宝盖
16
横钩略倾斜
横横画平行且等距
17
竖画中正
宝盖头
18
点画居正中
横钩略倾斜
小学书法二年级下册
1
2
3
4
你知道汉字也有许多不同的帽子吗?
秃宝盖
5
宝盖头
穴宝盖
秃宝盖:它就像一块布向下覆盖,起遮 6
掩的作用。所以戴着秃宝盖这顶帽子的汉字, 一般与覆盖、遮掩有关。
7
冠:帽子遮盖头部
宝盖头:上面的点像尖尖的屋顶,下
面左右两边就像两侧的8 墙壁。这一顶帽子 的汉字多数与房屋有关。
写字教学:偏旁部首秃宝盖、宝盖、穴字头课件

正
称部
。横
短
,
钩竖
的中穿
收线: 笔右字
上
。边头
下
。 末 撇 收 笔 高 于
宽 扁 , 竖 钩 位 于
对 正
书写规律:
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时, 应使上下各部分对正。每 部分的长短和宽窄要适当。
练写要求: 看描写比改 端正双姿 凝神静气 认真观察 用心习字
字形结构 字头(1)
例
冗沉
字
定室
突穿
小 结:
硬笔书法教学
加区七小:王继新
偏旁部 首 秃宝盖(、宝字盖、头穴宝)盖头
合体字:
合体字是由偏旁、部首等结构单位 组成的字。它包括上下、上中下、左右、 左中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等。
偏 旁:
偏旁是指组成字的某个部分。按位置 分,在字的左侧叫左偏旁,在右侧称右偏 旁,在字的上部叫做字头,在下部称为字 底。
的 中
正
竖上
钩 写
部 。
在下
撇定
短 直 , 捺 开 张 、 舒 展 。
上 点 下 竖 写 在 竖 中 线 上
:
上 下 对 正
,
均竖
匀位室
于: 竖字
上
中头
下
线宽 上覆
对
。盖 横下
正
向部
间,
距点
、
竖
位室
于: 竖字
上
中头
下
线宽 上覆
对
。盖 下
正
部
,
点
、
撇
先突
竖: 后字
上
弯头
下
,宽 撇扁
对
捺, 对下
1、字头:
书写小提示
一般较扁。书写时,应将字
9.秃宝盖与宝盖头

9.秃宝盖与宝盖头淮安市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张军一、教学目标1.学习“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写法,初步掌握其书写要领,了解带有“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2.通过描红、仿影练习,体会“秃宝盖”与“宝盖头”在字中的形态位置以及笔画关系,初步感知“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外形美与线条美。
3.了解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的由来以及笔画特点,感受其书法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秃宝盖”与“宝盖头”的书写要领和书写规律。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毛毡等。
四、教学过程(一)观察例字“冠”,学写秃宝盖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两个新偏旁,齐读课题。
在古文字中,“秃宝盖”表示覆盖的意思,它和“宝盖头”形态相近,大都在汉字的字头出现。
谁来说一说含有这样偏旁的字。
1.出示例字“冠”。
“冠”字是什么头?(秃宝盖)2.观察“秃宝盖”。
你想到了哪些基本笔画?(点和横钩)3.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秃宝盖”?引导学生概括书写要领。
(1)整体看,“秃宝盖”什么形状?(扁又宽)(2)再分步看一看笔法,要注意什么?①左点头细尾粗,左下按后回收;②横钩的横稍细,略向右上行笔;③横钩的钩上提下按,稍顿出钩。
(3)横钩是写好“秃宝盖”的关键,我们再来琢磨琢磨。
出示图片和文字。
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拓展:清代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中:“宝盖之钩如鸟之视胸乃妙。
”引领学生在讨论中明晰,写“宝盖头”的钩,要像一只鸟看着自己的胸部那样才妙。
①宝盖的横相当于鸟的身体,钩相当于鸟的头部,钩尖出锋处相当于鸟的嘴巴。
②钩与左点相呼应,指向字的中心或下一笔的主笔。
4.教师示范“秃宝盖”,学生结合口诀同步书空。
5.学生描红练习“秃宝盖”两个,教师巡视指导。
表扬坐姿和执笔姿势好的同学,肯定他们端端正正写字和一丝不苟的书写态度。
6.反馈总结。
展示学生习字。
依据口诀进行评价,指出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并用红笔圈出,予以肯定。
(二)观察比较,学写“宝盖头”1.出示例字“容”。
宝盖和秃宝盖课件

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东汉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出现了:
图 为 楷 书 的 创 始 人 钟 繇
汉朝末年,文字形体又由隶书演变成了现在使用 的“楷书”。“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是可 以作为楷模的字体。字型方正,规矩严整。
7
快速书写的字体——行书
被誉为“天下第一
行书”的《兰亭序》
《丧乱帖》
行书的字体既不像楷书那样一个一个的呆立着,又不像草书
3
汉字的统一——小篆
小篆:字体略长,笔画 圆匀,富于图案美
4
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
隶书,是小篆简便写法, 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 。
字型结构平衡对称,整齐 安定。
东汉《曹全碑》 (隶书)
5
草书
“草”是潦草、快捷的意思, 主要是用来起草文稿和写信。 由于写得比较快,所以在书写 过程中有的省去了字形的一部 分,有的把一些笔画连在一起 。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则 更是难以辨认.这种几乎无法 辨识的“狂草”实际上不再是 一种实用的书写字体了,而只 是一种艺术观赏形式罢了。
1
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
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 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 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 。图为王懿荣。
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 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 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 最古老的成熟汉字。
2
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
“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 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 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脱去 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
汉字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
术
10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
9.秃宝盖与宝盖头

9.秃宝盖与宝盖头淮安市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张军一、教学目标1.学习“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写法,初步掌握其书写要领,了解带有“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2.通过描红、仿影练习,体会“秃宝盖”与“宝盖头”在字中的形态位置以及笔画关系,初步感知“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外形美与线条美。
3.了解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的由来以及笔画特点,感受其书法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秃宝盖”与“宝盖头”的书写要领和书写规律。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毛毡等。
四、教学过程(一)观察例字“冠”,学写秃宝盖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两个新偏旁,齐读课题。
在古文字中,“秃宝盖”表示覆盖的意思,它和“宝盖头”形态相近,大都在汉字的字头出现。
谁来说一说含有这样偏旁的字。
1.出示例字“冠”。
“冠”字是什么头?(秃宝盖)2.观察“秃宝盖”。
你想到了哪些基本笔画?(点和横钩)3.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秃宝盖”?引导学生概括书写要领。
(1)整体看,“秃宝盖”什么形状?(扁又宽)(2)再分步看一看笔法,要注意什么?①左点头细尾粗,左下按后回收;②横钩的横稍细,略向右上行笔;③横钩的钩上提下按,稍顿出钩。
(3)横钩是写好“秃宝盖”的关键,我们再来琢磨琢磨。
出示图片和文字。
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拓展:清代黄自元《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中:“宝盖之钩如鸟之视胸乃妙。
”引领学生在讨论中明晰,写“宝盖头”的钩,要像一只鸟看着自己的胸部那样才妙。
①宝盖的横相当于鸟的身体,钩相当于鸟的头部,钩尖出锋处相当于鸟的嘴巴。
②钩与左点相呼应,指向字的中心或下一笔的主笔。
4.教师示范 “秃宝盖”,学生结合口诀同步书空。
5.学生描红练习“秃宝盖”两个,教师巡视指导。
表扬坐姿和执笔姿势好的同学,肯定他们端端正正写字和一丝不苟的书写态度。
6.反馈总结。
展示学生习字。
依据口诀进行评价,指出哪些地方写得比较好,并用红笔圈出,予以肯定。
(二)观察比较,学写“宝盖头”1.出示例字“容”。
宝盖和秃宝盖的意思

宝盖和秃宝盖的意思
宝盖和秃宝盖是两个常用的网络用语,主要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物的状态或特征。
1. 宝盖(bǎo gài):宝盖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状态或外观非常好,非常完美或非常酷炫。
这个词源于宝石与盖子的结合,宝石代表珍贵与美丽,盖子则代表完美的封闭与保护。
因此,宝盖常常用于称赞某人或某物的优秀之处,可以用来形容外貌、才华、成绩、表现等方面。
例如:
- 这个手机的外观设计真是宝盖啊,简直就是艺术品!
- 她的英语发音宝盖,听起来就像是个外国人!
2. 秃宝盖(tū bǎo gài):秃宝盖则是宝盖的反义词,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状态或外观非常差,非常糟糕或非常无趣。
秃宝盖的意思是指头发稀疏、秃顶的样子,由于头发是人外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秃宝盖常常用来形容某人的不好看或不吸引人的外貌。
例如:
- 那个电影太无聊了,简直就是一部秃宝盖。
- 他的歌唱技巧真是秃宝盖,一点都不好听。
宝盖和秃宝盖是两个常用的网络用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状态或特征。
宝盖表示好、完美、酷炫,而秃宝盖则表示差、糟糕、无
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秃宝盖与宝盖头
教学目标:
1、学习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写法,初步掌握其书写要领,了解带有秃宝盖与宝盖头字的书写规律。
2、通过描红、仿影练习,体会秃宝盖与宝盖头在字中的形态位置以及笔画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初步感知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外形美与线条美。
4、了解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的由来以及笔画特点,收到审美熏陶与感染。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写法,初步掌握其书写要领,了解带有秃宝盖与宝盖头字的书写规律。
2、通过描红、仿影练习,体会秃宝盖与宝盖头在字中的形态位置以及笔画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准备:
笔、墨、纸、砚、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9、秃宝盖与宝盖头)。
二、新旧联系,引领观察,抓住特点解偏旁
1、图片导入,复习钩的书写方法。
课件出示图片1,引领学生思考:你看到了什么?由这幅图片你想到了哪个基本笔画?哪些字带
有这个笔画?引领学生在讨论中明晰写宝盖头的钩
2、自读提要,明晰秃宝盖的写法。
可引导学生自己阅读秃宝盖的“写法提要”,明晰书写要点,教师示范书写后再让学生尝试自主描红、仿影。
3、观察发现,感知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区别。
展示三个带有秃宝盖的例字和四个带有宝盖头的例字。
先引导学生比较相同偏旁在不同字中的不同形态,在比较不同偏旁之间的差异,帮助学生明晰宝盖头首点居中的特点。
宝盖头由三个笔画构成,首笔为竖点,次笔为左点,末笔为横钩。
三个笔画方向各不相同其中首点向右下行笔,次点向左下行笔,末点向右上行笔
三、遵循规律,比较探究,因字赋形析例字
1、整体感知,了解结构特点。
引导学生自然发现,只有“宗”字下面的部件完全覆盖于宝盖头直于宝盖头之下,而“冠”和“容”由于下部的竖弯钩和撇捺皆舒展纵放,超出了宝盖的宽度,整个字呈现出上窄下略宽的特点。
书写时,字头应居中,底下主体部分的中心应与宝盖的中心对正,这样,整体感觉下面部件依然覆盖于宝盖之下。
2、认真读帖,掌握书写要领。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认真读帖,细细研读例字的书写差异。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借助“一点通”和书写经验,不断总结归纳例字的书写要领。
四、示范引领,笔走蛇龙,挥毫泼墨悟运笔
1、教师在视频展示台上示范书写( 或播放书法家书写示范),让学生目睹运笔过程,领略汉字书写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课堂上教师要充分保证学生书写时间,借助优美舒缓的音乐为学生营建良好的书写氛围,让学生气定神闲,全身心投人书写,深刻感悟书法的意蕴学生书写之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进行互评,点评,肯定优点,激发兴趣,指出缺点,明确不足,从而最终达到规范书写。
五、渗透学法,拓展延伸,虚心涵泳赏碑帖
1、整体感知。
借助教学课件引领学生从整体上感悟《洛神赋》气韵之高妙、结体之雍容潇洒、章法之错落有致,因其残缺而弥足珍贵。
2、行款解析。
教师引领学生聚焦碑帖的具体竖行,引领学生感受结字的大小错落,灵活多变,而又不显突兀的特点。
3、举字精读。
教师通过举山阿字进行细致解读的方式,引领学生感受碑帖用笔明间,纵横舒展,方圆变化,灵动飘逸,笔力维健。
笔画挺拔的特点。
另外,还可以结合“做”“重”等早林会《洛神赋》“小字结体宜散”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