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绘画、建筑艺术的差异(论文)

合集下载

美术鉴赏论文——中西艺术差异

美术鉴赏论文——中西艺术差异

中西艺术比较探析摘要: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除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根本性的不同。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追求和谐统一;西方古典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人神合一”的宗教观念。

关键词:绘画音乐建筑雕塑园林异同现状1.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古典艺术的差异及根源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的--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大多是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

绘画多写意,音乐重感受,书法写胸臆,舞蹈讲合一;西方古典艺术是写实的--注重的是对自然的重现,反映的大多是自然的真实情况或运行理论。

绘画多写实,音乐重和鸣,舞蹈表情绪。

而这种区别与中西哲学的差异有关。

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以中庸谦和为主,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推向极致;西方哲学主要是来源于希腊的数学和几何的逻辑思维,重视对事物的客观认识,概念化推理演绎剖析事物,推崇物我对立。

所以,中国艺术以含蓄的手法来表现自己,西方艺术多以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己。

中西方绘画之差异分析。

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除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根本性的不同。

西方绘画由于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理论影响,故西方绘画一般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而整中国画注重的是情感表现,注重“以形写神”,“气韵生动”。

创作方法上西方绘画重写实、以块面塑造形体、强调焦点透视;中国绘画重写意、以线造型、追求打破时空界限的散点透视。

此外,中国画讲究将诗、书、画、印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画面上,从而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之差异分析。

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

一般认为: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等等。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

浅析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中西方绘画艺术自古以来就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既来自于各自的文化传统,也体现了不同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不同的视角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进行浅析。

一、历史传统的影响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的根源之一来自于不同的历史传统。

西方绘画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受到古希腊文艺复兴的影响,追求表现个体形象和客观真实,重视透视和光影的表现,强调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

而中国绘画起源于古代壁画和甲骨文,受到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的影响,追求表现内在意境和情感境界,强调对心灵世界的表达和抒发。

这种深刻的历史传统对中西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绘画表现方式上,西方绘画强调透视和光影,追求客观真实和形象的表现,而中国绘画则更注重意境和空间感,追求内在情感和神韵的表达。

在审美观念上,西方绘画强调个体表现和理性思维,注重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和分析,而中国绘画则更注重情感共鸣和心灵交流,注重对内在世界的体验和领悟。

二、题材和题材的不同中西方绘画在题材和题材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绘画中,人物、风景、静物等是常见的题材,而中国绘画中,山水、花鸟、人物等则是常见的题材。

在西方绘画中,人物和风景的表现往往更加具体和写实,注重个体形象和外在景物的表达,而中国绘画中,山水和花鸟的表现往往更加抽象和意境,注重自然景物和物象的意蕴。

三、艺术表达方式的不同这种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对中西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绘画的艺术表达方式更注重色彩和造型的表现,追求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和描绘,而中国绘画的艺术表达方式更注重墨彩和笔墨的表现,追求对内在世界的体验和领悟。

四、审美观念的不同中西方绘画在审美观念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西方绘画中,理性和实用主义是常见的审美观念,追求客观真实和形象的表现,而中国绘画中,情感和意境主义则是常见的审美观念,追求内在意蕴和情感的表达。

五、当代艺术的发展和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西方绘画在当代艺术中已经逐渐融合和交融。

中西绘画的异同800字

中西绘画的异同800字

中西绘画的异同800字
中西绘画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绘画艺术形式,有着很多的异同点。

中西绘画在艺术观念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西绘画的艺术观念和审美取向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中式绘画追求的是以写意为主的表现方式,注重意境和气韵的表达,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而西方绘画注重逼真的描绘和线条的准确性,强调形式和色彩的表现力。

西方绘画更加注重绘画技法的熟练和细致。

中西绘画在题材和内容上也有所差异。

中式绘画着重表现传统文化、哲学思想、自然景观等,重视意境和表现主题的独特性。

而西方绘画则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历史事件的描绘以及社会现实的反映。

中西绘画在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上也存在差异。

中式绘画以笔墨、线条和构图为主要手法,追求以简约的形式表达丰富的情感。

而西方绘画则更加注重绘画技巧的运用,包括透视、明暗和色彩等方面的处理,以达到更加真实和立体的效果。

中西绘画在艺术发展历程上也有所不同。

中式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风格的演变。

而西方绘画则更加受到科学、哲学和社会变革的影响,经历了不同的艺术派别和风格的发展。

中西绘画在艺术观念、题材内容、绘画风格和艺术发展历程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式绘画注重意境和写意,着重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表达;而西方绘画注重绘画技巧和逼真的描绘,更加注重人物形象和社会现实的反映。

两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方式。

中西方绘画对比论文

中西方绘画对比论文

1.介绍绘画绘画是视觉艺术.绘画在艺术层面上,是一个以表面作为支撑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颜色的行为,那些表面的例子有纸张、油画布、木材、玻璃、漆器或混凝土等。

在艺术用语的层面上,绘画的意义亦包含利用此艺术行为再加上图形、构图及其他美学方法去达到表现出从事者希望表达的概念及意思。

(painting is avisual art.Painting is the practice of applying paint, pigment, color orother medium[1] to a surface (support bas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dium is commonly applied to the base with abrush but other objects may be used. In art the term describes both the act and the result which is calleda painting.Paintings may have for their support such surfaces as walls, paper, canvas, wood, glass, lacquer, clay,copper orconcrete, and may incorporate multiple other materials including sand, clay, paper, gold leaf as well as objects.)它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因为如同猴子喜欢模仿人类活动一样,绘画也是模仿场景的一种手法。

绘画的种类:绘画按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主要画种。

中国画又按照技术和素材上分为了很多种。

中西方建筑艺术文化差别-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论文

中西方建筑艺术文化差别-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论文

中西方建筑艺术文化差别-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中西方设计艺术文化特点及差异我国的传统崇尚一元论,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西方则是二元论,即主客分离。

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基础,将整个世界乃至宇宙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讲究的是整体性、和谐性、关系性和实用性。

而主客分离则强调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突出个体差异,突出开放性。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注定会影响室内外空间的建筑布置。

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加上古时交通的不便,造成了中西建筑互不影响、相对、风格迥异。

中式建筑体现的是封建的儒道思想,追求天人合一的特色,突出建筑形态的互补性和对立统一,表现的是封建社会特有的等级观念、从属观念和临时观念。

西式建筑则受宗教神权的影响,追求主客分离的特色,表现的是地位观念、归属观念和永久观念。

这种差异的实质是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和社会形态上的差异。

1.中国传统设计艺术文化特点中国传统设计源于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整体设计观。

中国传统的设计理念突出天地人三者的大和谐设计观。

物尽其才、人尽其力、天时地利。

在建筑中强调人、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

其二,散点透视设计观。

由于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写实主义的不同,采用散点透视原理,在绘画艺术中营造出无边无尽的超脱意境,让欣赏者仿佛身临其境,在精神需求上产生共鸣。

在建筑艺术的表达上则形神兼顾,其空间是多方的视点相结合的布局以达到诗情画意移步易景的境界。

其三,以形传神的设计观。

南齐谢赫提出追求“气韵生动”的最高境界,以神似替代形似,不是表面再现物体的外在形态与色彩,而是强调事物内在的生命韵律以及与环境人文的相辅相成。

2.西方艺术设计文化特点在西方设计艺术中,现实性和务实性是两个最突出的特色,用一切能够表现写实的手法对人和自然进行复制,突出人的价值取向,形成了这样几种设计思路。

首先,科技至上的设计观。

浅析中西方绘画建筑艺术的差异论文(1)

浅析中西方绘画建筑艺术的差异论文(1)

浅析中西方绘画建筑艺术的差异论文(1)引言:中西方绘画建筑艺术在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展现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绘画和建筑两个方面对中西方的差异进行浅析。

一、绘画1.技法中西方绘画技法存在明显差异,中方偏重于笔墨、线条,西方则注重色彩、层次。

中式画法强调笔墨骨法,将主要依赖手的动作完成画作的具体内容,强调勾勒形态、把握结构和形体。

而西方画法强调色彩的运用和形式的表现,偏向于展现自然景观和人物生活的场面和细节,体现了西方文化认知和审美的特点。

2.表现方式中西方绘画表现方式也各有差异。

中方绘画强调禅意、墨韵、意蕴等的传达,给人留下一种悠远、温婉、静谧、深刻的印象。

而西方绘画侧重于情感、思想、精神等的流露,以无尽的感性与思想体现着人们的思想、文化与文学等方方面面。

二、建筑1.构造形式中西方建筑构造形式不同。

中式建筑注重平面规划、纵深布局和空间关系的理性处理,更倾向于人和自然结合、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

而西式建筑注重顶部形式、立面效果和创意设计,在建筑的透明性、气势恢宏和尺度感的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2.设计风格中西方建筑设计风格也各有不同。

中式建筑设计注重传统民间工艺与文化的融合,传达出国家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让人有一种文化回归的感受。

而西式建筑设计在装饰风格上强调对古典风格、民族特色和异域风情的融合,以现代化、多元化的风格体现出其豪华、优雅、时尚的特征。

结论:中西方绘画和建筑艺术在技法、表现方式、构造和设计风格上均存在较大差异,但都反映了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的不同,各自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魅力,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欣赏。

中西绘画的异同800字

中西绘画的异同800字

中西绘画的异同800字中西绘画的异同是一个广泛的话题,涉及到不同的绘画风格、表现手法、意象和文化背景等方面。

以下是我对中西绘画异同的一些观察和分析。

首先,中西绘画在表现手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西方绘画注重透视、光影和色彩的表现,强调形象的逼真与立体感。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和拉斐尔都以精细的细节和透视效果著称,他们通过明暗对比和色彩运用来突出主题和情感。

而中国绘画则注重笔墨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

中国绘画强调“意境胜于形似”,追求的是一种凝练的气韵和写意的境界。

中国绘画的作品往往运用写意的线条和精练的笔墨来表达主题,而不是追求完全逼真的效果。

其次,中西绘画在题材和表现对象上也有明显差异。

在西方绘画中,人物画、风景画和静物画是常见的题材。

西方绘画重视个体特征的再现和情感的表达,表现出一种个体主义的倾向。

而中国绘画则较为注重整体的观照和表达。

中国绘画的常见题材包括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它们都强调整体的和谐与平衡,追求大自然的气势和生命的品质。

此外,中西绘画还在创作目的和观赏方式上存在差异。

西方绘画多用于装饰和个体表达,并以欣赏为主要目的。

中国绘画则常被用于写意表达、传统文化的展示和修身养性。

在中国,观赏绘画常常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中国绘画的鉴赏也注重情绪的共鸣和心境的静谧,追求观者和作品之间的默契与共鸣。

最后,中西绘画在表现方式和文化背景上也有很大不同。

西方绘画受到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注重个体的表达和人类理性的探索。

而中国绘画则深受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熏陶,注意整体的和谐和内心的静谧。

中国绘画借鉴了诗歌、音乐和书法等艺术形式的内涵和表现方式,强调意境的传达和情感的表露。

综上所述,中西绘画在表现手法、题材、创作目的和观赏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西方绘画注重支配自然,强调形象的逼真与个体的表达;中国绘画则追求与自然的融合,重视写意的笔墨和整体的和谐。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差异,也反映了各自传统与现实的不同需求和审美偏好。

浅析中西方绘画、建筑艺术的差异(论文)

浅析中西方绘画、建筑艺术的差异(论文)

浅析中西方绘画、建筑艺术的差异目录摘要 (1)第1章一、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 (1)1.1 (一)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艺术形态及艺术价值差异.. 1 1.2(二)中西方绘画艺术创作手法及表现形式的差异 (2)1.3(三)中西方绘画艺术材料特色的差异 (3)1.4 小结: (4)第2章二、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 (4)2.1 (一)中西方建筑艺术形态及艺术价值的差异 (4)2.2 (二)中西方建筑创作手法及表现形式的差异 (5)2.3 (二)中西方建筑材料的差异 (6)2.4小结 (7)第3章总结 (7)摘要:从根本上讲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这导致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与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除了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有明显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

同时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追求和谐统一;西方以石头为主的古典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人神合一”的宗教观念,这也有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绘画、建筑、形态、价值、材料、创作手法、表现形式一、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在欣赏中西方的绘画时,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二者有着很大的差异。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交流也日渐密切,使我们也更多的看到这两种各成一体绘画艺术的差异。

(一)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艺术形态及艺术价值差异中国绘画和西方的绘画不一样,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差别。

如果从艺术形态上讲,那中国绘画是写意的,而西方绘画是写实的。

西方画是表象的,非常的写实,讲究的是对自然的真实表现。

中国画重在写意,包括意象、理想、画境与意境。

所以有那么一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

而且中国画光是技术好还不行,还得有要文化,这涉及到诗、书、画、印等各方面的修养。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画总是有着深刻的内涵!西方绘画由于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理论影响,故西方绘画一般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而且西方绘画注重的是实物或人物的表现或重现,注重表达事物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西方绘画、建筑艺术的差异目录摘要 (1)第1章一、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 (1)1.1 (一)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艺术形态及艺术价值差异.. 1 1.2(二)中西方绘画艺术创作手法及表现形式的差异 (2)1.3(三)中西方绘画艺术材料特色的差异 (3)1.4 小结: (4)第2章二、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 (4)2.1 (一)中西方建筑艺术形态及艺术价值的差异 (4)2.2 (二)中西方建筑创作手法及表现形式的差异 (5)2.3 (二)中西方建筑材料的差异 (6)2.4小结 (7)第3章总结 (7)摘要:从根本上讲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这导致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与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除了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有明显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

同时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追求和谐统一;西方以石头为主的古典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人神合一”的宗教观念,这也有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绘画、建筑、形态、价值、材料、创作手法、表现形式一、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在欣赏中西方的绘画时,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二者有着很大的差异。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交流也日渐密切,使我们也更多的看到这两种各成一体绘画艺术的差异。

(一)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艺术形态及艺术价值差异中国绘画和西方的绘画不一样,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差别。

如果从艺术形态上讲,那中国绘画是写意的,而西方绘画是写实的。

西方画是表象的,非常的写实,讲究的是对自然的真实表现。

中国画重在写意,包括意象、理想、画境与意境。

所以有那么一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

而且中国画光是技术好还不行,还得有要文化,这涉及到诗、书、画、印等各方面的修养。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画总是有着深刻的内涵!西方绘画由于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理论影响,故西方绘画一般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而且西方绘画注重的是实物或人物的表现或重现,注重表达事物的特征。

在西方绘画重写实、以块面塑造形体、强调焦点透视的特点下想表达出一种更深层次的意境,想要追求打破时空界限的深刻视觉感受。

此外,西方绘画讲究将如实的反映出实物的表征,把这些实物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画面上,从而形成西方绘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从艺术价值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绘画的意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意中有象,象中有意,可谓物我交融,天人合一。

这对于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有着莫大的好处。

而西方绘画如实的反映出实物的表征,讲究的是对自然的真实表现,以纯客观的角度去作画,始终贯穿着科学精神,这也体现了西方的科学精神。

(二)中西方绘画艺术创作手法及表现形式的差异中国的画里自然、朴实、返璞归真等特征表现得非常突出,讲究天人合一。

所以在中国画中的色彩、构图、黑白、线条各个方面都表达了这种独特的哲学观念和思维观念,乃至人生的伦理观念。

中国画的意象特性有着强烈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它的艺术追求也是另辟蹊径,既表现客观,还强调主观。

作画时,要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笔简而意工,象约而境奇,不仅求之于象内、境内,更着眼于象外、境外。

中国画重神轻形、重意轻象,要求神形兼备、意广象圆、情景交融。

追求笔有尽而意无穷,象有限而意无边。

几千年来,中国画瑰丽多彩、绵延相继,即使是在世界文化大碰撞、大融合的今天,也仍显夺目光彩,这是与中国画意象特性的审美观分不开的。

西方的画中,写实派要求对象、光源、环境、视点四固定,即创作时对客观景物的位置、视点只能选择,而绝不能在画面上随便移动,以求严格按照物理、光学原理,科学准确地再现三维空间的客观世界,并把运用和体现透视、解剖、光彩原理的准确程度当作衡量艺术质量的重要尺度。

西方的画通过素描、解剖、透视和从方到圆那种把握对象的方法,明暗的调子、统一光源的明暗关系来进行制作。

它讲究焦点透视,三维空间作画,讲块面刻画.它是一整套像数字公式一样的模式来进行绘画。

在西画的色彩上也有一套基本公式。

科技不能代替人的思想感情,不能“含道映物”,与浪漫无缘,因此不能从深层进入艺术境界。

它在这方面与中国画有着鲜明的对比。

(三)中西方绘画艺术材料特色的差异中西方绘画在色彩运用和对色彩的感受上显然有所不同。

中国的绘画中国传统的绘画是用毛笔在洁白的宣纸上泼墨挥毫,以墨调色,与西方绘画以油色烘染出的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有巨大差异,在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多组矛盾中求得视觉性效果。

中国古代画论中认为,墨具有五色:焦浓、重、淡、清等;墨色之中又分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

中国传统绘画黑白不分,是无阴阳明暗;干湿不备,是无苍翠秀润;浓淡不辨,是无凹凸远近。

中国的绘画艺术以直觉的方式来感觉色彩的万千变化,给人一种恬淡温雅的视觉享受。

西方绘画而西方绘画艺术,整体上则是倾向于光学意义上的,更加富于几何精神和理性的思考。

西方画家主要是对景和人作画,这就要求他们能如实的或者略加夸张的表现出食物的静态特征。

他们使用画笔在画布上作画,使用各种各样的颜料,以此来让自己的作品充满绚丽而丰富的色彩,给人以视觉上变幻多姿的视觉冲击。

因此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的差异,从而让人们在欣赏这两类绘画时,有不同的感受。

(四)小结:中国绘画有着其丰富的内涵,西方绘画有着其的客观真实写照,两者各有不同,但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

也许是因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亦或是中西方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尽相同,这才决定了中西法绘画艺术有着内在上的本质差异。

二、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记录和见证者,作为凝固了的文化艺术品,从未间断过对人们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从文化特质、哲学体系、艺术风格、审美观念、建筑历史等方面来看,中西方建筑文化存在许多明显差异。

(一)中西方建筑艺术形态及艺术价值的差异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而西方古典建筑的特色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人神合一”的宗教观念。

这两种观念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审美价值的差异,衍生出迥异的审美风格。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建筑多以土木结构为主,侧重于空间的群体组合和序列转换,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追求和谐统一,柔中带刚,表现出强烈的是世俗理性精神和政治伦理观念;西方建筑多采用石质材料,气势恢宏,注重造型和空间的变化对比,刚中带柔,带有浓郁、神秘的宗教气息。

这直接导致了中西方建筑在艺术形态和艺术价值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二)中西方建筑创作手法及表现形式的差异西方的园林比如说,具有鲜明民族性的中国风景式园林与西方规划式园林及阿拉伯园林林。

西方园林则以几何来规划园林,讲究开阔、宽敞、通透。

这是理念上的不同,因此在建造时要使用的方法和建造完后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形象也不一样。

西方建筑的开放特质与中国围墙文化的封闭、内敛特质西方建筑从正面一个方向即可获取主体印象,庶几可窥得全貌。

即使草坪、花园也在开阔之处。

中国的宫室建筑要在空中俯瞰才可获取整体轮廓,此外大门口还要加上照壁,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

中国的园林建筑回环、繁复、曲折,决没有西方的草坪、花园来得直接、简约、开敞。

中国无论宫室还是园林,一律圈以围墙。

西方建筑的围墙在若有若无之间,即使有,也不给人封闭、压抑的感觉。

中国的园林中国园林强调曲径通幽、含蓄曲折、虚实相生、天人合一。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的宫室建筑,它带有权力中心思想的印记,建筑是帝国形态的象征。

中国大型宫室建筑的特点是中轴对称,中轴线上的宫室巍峨宏伟,有多层级纵深,两旁有附属性建筑,左右对称。

这体现着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君臣秩序、尊卑长幼之节。

(三)中西方建筑材料的差异中国建筑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宫殿的基座和普通房屋的墙则用夯土,装饰上多采用雕梁画栋形式,整体上看大气而威严。

中国人素有忍的传统与韧的精神,浓厚的儒道文化及中国的自然条件与历史环境培育了国人的坚忍不拔品性,而佛、道作为宗教是儒道的制衡与补充,又带给了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因此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与木材的细致、深秀、坚韧、柔美有更多相通之处。

欧洲建筑欧洲建筑的材质主要是石头,装饰上以绘画等方式为主,而石头有着真率、质朴、刚硬与雄壮的特点,因而整体看来雄壮而粗狂。

西方文明有古希腊和基督教文明。

民主与科学的源头都在古希腊,继承了希腊精神的罗马人又发展了法治精神,这些共同构成了现代西方社会的基石。

因此,东西方的建筑艺术差异在建筑材料特色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反映。

(四)小结:中西方建筑艺术形态及艺术价值和建筑创作手法及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追求和谐统一;西方以石头为主的古典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人神合一”的宗教观念,。

总结从根本上讲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包含,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等等。

中西方丰富多彩的绘画、建筑艺术所蕴涵的绘画、建筑特色、艺术形式、发展源流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都能从双方流传下来的绘画作品和建筑物中得到印证和反映。

尽管它们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它们都是杰出的艺术,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不断地去欣赏与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