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期末复习名著导读《名人传》
名人传考前冲刺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添加标题
——列夫.托尔斯泰
具体问题解答:
1、在《名人传》中,罗 曼·罗兰把首席给了贝 多芬,你对此有什么看 法?
答:1、因为贝多芬最符合罗曼罗兰的英雄观。2、 在面对苦难的时候,贝多芬能扼住命运的咽喉,以 坚忍不拔的毅力创造奇迹,给人类带来精神上的鼓 舞与指引,这是真正的心灵的伟大,这是真正的英 雄气概。
5、名言大搜集:
添加 标题
----贝多芬
添加 标题
----贝多芬
添加 标题
一心向善,爱 自由高于一切。 就是题
----贝多芬
添加 标题
我要扼住 命运的咽 喉。 用痛苦换 来欢乐。
越使我痛苦的 就越是让我喜 欢。
添加标题
---米开朗琪罗
添加标题
我的欢乐,就是忧伤。
一一.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贝多芬性格: 桀骜不驯,普通乖僻,不幸孤独, 自强不息,伟大的音乐之神,坚忍不拔的巨人形 象。
米开朗琪罗:慈祥,博爱,善良,孤独,多疑,懦弱, 有毅力,身体力行, 家庭富有自己却贫穷,屈服 于教皇势力。
托尔斯泰:博爱,敏锐,自我完善,具有虔诚的宗 教观点。
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 01 12、阅读感受: 03 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
《名人传》导读
PART 1
1、作者:
罗曼·罗兰: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 人道主义作家、批判现实主 义作家、音乐家、小说家、 剧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 作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 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 篇叙事诗”。
2、作品
《名人传》,包括《贝多1芬传》、《托尔斯泰 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
答:贝多芬出身贫寒,相貌丑陋,年轻时患 上了耳疾,爱情生活两度不幸,经济困窘, 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然而,他面对困 难,顽强拼搏,战胜了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 折磨,成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家。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名人传》人教版复习巩固第五十五篇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名人传》人教版复习巩固第五十五篇第1题【填空题】读《名人传》,贝多芬被誉为“不单是音乐史上划时代的建筑”,“亦且是空前绝后的史诗”的作品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2题【填空题】都《名人传》,米开朗琪罗是______人,被人们称为______。
【答案】:【解析】:第3题【填空题】读《名人传》,贝多芬写了遗嘱后又活了______年。
【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读《名人传》,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是他的______发现的,当年贝多芬只有______岁。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读《名人传》,米开朗琪罗一生中唯一的一张别人的画像是______,是她使米开朗琪罗决定完成______的木雕模型。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读《名人传》,托尔斯泰在1900——1910年间发表了关于社会论战的含有攻击性和神秘性的文字,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读《名人传》,1505年3月,米开朗琪罗被教皇______召赴罗马。
开始了他生涯中的英雄时代。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读《名人传》,托尔斯泰的夫人______,不单被他的丈夫采作《______》中的娜塔沙与《______》中基帝的模型,而且由于她的倾诉和她特殊的视觉,她已成为他的可贵的亲密的合作者。
【答案】:【解析】:第9题【填空题】读《名人传》,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______》被誉为是我们的时代的最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名人传》主要揭示了怎样的主题?【答案】:【解析】:第11题【问答题】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斯泰的妇女观。
【答案】:【解析】:第12题【问答题】结合《托尔斯泰传》谈谈你对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的看法。
【答案】:【解析】:第13题【问答题】《贝多芬》在立意和构思上扣住什么主题选材?【答案】:【解析】:第14题【问答题】在《贝多芬》传后,作者附了“海利根遗嘱”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解析】:第15题【问答题】《名人传》是一本怎样的书?作者是谁?【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下册名著导读(9)《名人传》复习素材(含答案)

十、《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一、贝多芬1、童年充满了艰辛,缺少家庭的温暖。
刚四岁,父亲就一连几个小时把他关在房音练琴,从少年时代起就为生计发愁,过早地承担家庭的重任,十一岁,加入剧院的乐队,十三岁当上了管风琴乐手,一七八七年,失去了母亲,因肺病而死。
一直非常珍惜与勃罗宁一家的情谊,他们可爱的女儿埃莱诺尔比贝多芬小两岁,是儿时的伙伴,也许产生过感情。
后来,埃嫁给了韦格勒医生。
他也成了贝多芬最要好的朋友。
他们之间终生维持着恬静的君子之交。
2、受到维也纳的排斥,维也纳对贝多芬从来没有好感,这个城市浮华造作,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一个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天才人物是不会心情舒畅的,他一有机会便想远离维也纳,但受到贵族王公的挽留,因为他们感到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不愿他们的祖国蒙上失去他的耻辱。
3、遭受耳聋的折磨,与许多亲友疏远,陷入根本的孤境,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靠谈话薄与他人对话;“他每天都要沿着城墙转一圈。
从黎明到黑夜,在田野里,他独自散步,帽子也不戴,顶着太阳,或者冒着雨”。
4、终生未婚,没能得到家庭的幸福;领养不成器的侄子卡尔,卡尔的父亲因肺病去世了,母亲不称职;5、虽饱经忧患,总想歌颂欢乐的美妙境界;蔑视权贵,对法国征服者产生了憎恨之情,将原本打算献给拿破伦的《第三交响曲》改为《英雄交响曲》二、米开朗琪罗1、他不懂铸铜像,却只得在教皇的命令下花了十五个月从头学习,几乎没时间吃饭,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铸成了,却在圣彼得罗尼奥教堂的下门前仅仅立了四年,就被人买去铸成了大炮。
2、后又被命令这位根本不懂壁画技术的画家,去画西斯廷教堂的穹项。
3、“我的精神极度沮丧,整整一年我没从教皇那儿拿到一文钱,我什么样也没向他要,因为我的工作还没进展到一定的程度,似乎还不够资格索要报酬”4、在疲劳与焦虑之外,还有家人那些可恶的纠缠。
他们全家都靠他养活,滥用他的钱,拼命压榨他。
还有为断窥伺他,期待他失败的顽强的敌手。
名著《名人传》复习资料

《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注:以下内容中的人名会因译版不同而导致人名不同,请以教科书为准。
【梳理】【作者简介】罗曼.罗兰(1866—1944)是20世纪法国作家,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的反战主义者。
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对音乐十分喜爱,这对以后的罗兰热爱音乐、崇敬贝多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80年,罗兰一家从法国中部城市克拉姆西移居巴黎。
1886年,他考取久负盛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这期间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历史著作。
罗兰怀抱着崇高的社会理想和热情,而周围的现实却让他苦闷困惑,他于是给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信寻求生活的答案。
托尔斯泰很热情地写了一封二三十页长的回信,详细解答各种问题,并高度凝练地指出:“一切使人们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们分裂的,是恶与丑。
”托尔斯泰“慈祥”的言行对罗兰的一生构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时代背景】20世纪初,罗兰与年青时候的好友一起举办了《双周丛刊》,他们既是作者,又是出版者。
15年来,罗兰在这份丛刊上发表了他许多作品:《约翰.2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一些剧本。
没有一法郎的稿费,他们是为了理想而写作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兰致力于和平运动,关注俄国革命,并与高尔基有所交往。
1916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将奖金全部捐献给了慈善组织。
罗曼·罗兰的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创作和研究,这是他的生命。
而且,事实上,伴随着一战的来临,罗兰实已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整个世界。
他从宁静的书斋走出来后就一直在为他关于英雄的理想,他的博爱的使命而战。
二战期间他已是一位花甲老人,他也没有一刻停止过工作和战斗,他号召欧洲的知识分子走上街头保卫文化、保卫文明、保卫和平、反对纳粹,他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未来。
1943年初,他的病情恶化,第二年的12月30日,罗曼·罗兰与世长辞,留给世人的不仅是《约翰。
《名人传》复习

艺术特色
语言饱含深情,富 语言饱含深情, 有诗意,风格多变。 有诗意,风格多变。
考 纲 解 读 《 三 》 结合名著内 容,谈谈自己的 看法, 看法,或总结读 后感。 后感。
方法:结合选文, 方法:结合选文, 联系 实际
阅读感受
1、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 、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 充满了鲜花和欢乐; 充满了鲜花和欢乐; 2、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 、 的种种困难; 的种种困难; 3、评价人物要看人物的品质和价值, 、评价人物要看人物的品质和价值, 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米开朗琪罗传》 米开朗琪罗传》
1、简历(见资料)意大利雕塑家、画 、简历(见资料)意大利雕塑家 雕塑家、
家、建筑家、诗人。 建筑家、诗人。 找信息:有才能、被迫为教皇服务、 找信息:有才能、被迫为教皇服务、 终身未婚,教徒,被小人嫉妒打击。 终身未婚,教徒,被小人嫉妒打击。 2、作品(雕塑) 、作品(雕塑) 大卫》 哀悼基督》 临死) 《大卫》、《哀悼基督》(临死)
思考:伟人有着很多不足, 思考:伟人有着很多不足,是否
影响人们对他们的崇敬。 影响人们对他们的崇敬。 不会,因为名人也是人,自 不会,因为名人也是人, 然也有一些缺陷与不足, 然也有一些缺陷与不足,但这些 丝毫不难掩饰他们人格的魅力, 丝毫不难掩饰他们人格的魅力, 写他们的不足, 写他们的不足,反而使他们更真 更为人们理解, 实,更为人们理解,更加光彩照 人。
写作目的
作者痛恨19世纪与 世纪 作者痛恨 世纪与20世纪 世纪与 之交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 骚动不安、 之交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 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 腐败风气的社会 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 需要伟人的社会 由此, 的社会, 个需要伟人的社会,由此,他 写下此作。 写下此作。
《名人传》名著导读

《名人传》名著导读《名人传》的作者罗曼•罗兰,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有“欧洲的良心”之称,他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简介】《名人传》描述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人托尔斯泰。
让我们走近名人,品味苦难。
1.感受名人人格的伟大,汲取名人坚忍不拔之志。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都是世界的征服者。
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
我们不仅要赞美他们的作品而且更应该去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我们将从伟大的心魂中获得某种力量。
同样的混乱再度出现,必须再次停下来。
很显然,不可能在贝多芬的指挥下继续演出了;但又怎么同他讲呢?没有谁忍心对他说:“退下吧,可怜的家伙,你无法指挥了。
”贝多芬焦急,烦躁,左顾右盼,努力地想从不同的表情中看出点原因来;但大家全都默然无声。
突然,他厉声唤我。
当我走近他的身边时,他把他的笔记本递给我,示意我写。
我写下了下面这句话:“我恳求您别继续指挥了,回去后我将向您说明理由。
”他猛地一下跳到下面,冲我嚷叫道:“咱们快走!”他一口气跑回家来,进得门来,他瘫痪地跌坐在沙发上,双手掩面:他就这样一直待到吃饭。
饭桌上,没法让他说一句话:一副痛苦不堪,颓丧无力的样子。
(选自《贝多芬传》)赏析:作为一个音乐家,耳朵失聪了,这是多么悲惨的一件事呀!疾病导致他的指挥彻底失败,他为自己的失败而痛苦万分。
然而所有的磨难都使他变得更加坚强:他痛苦,却不肯屈服于命运;他贫穷,却既不趋炎附势,亦不迎合潮流,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他孤独,却能以热诚的赤子之心爱人类;他从未享受欢乐,却创造奉献给全世界。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才完成了多年的心愿。
1824年,《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举行第一次演奏,其激动人心的场面是空前的:当贝多芬出场时,群众五次鼓掌,许多听众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贝多芬也在结束后感动得昏了过去。
名著导读《名人传》精品复习资料

夏镇一中西校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主稿人:宋伟使用时间:6月25日名著导读《名人传》复习资料【作者简介】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他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写作背景】《名人传》创作于二十世纪前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名著简介】《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
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从结构上看,《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看似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这种一致性既源于三位传主在精神上的相似,也源于罗兰另一重要的思想,即欧洲统一的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在这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这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的,并且加以伸展开的。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
名人传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名著导读

作品主题:叙述了他们 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 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 奋斗的精神。
我的阅读感受
1、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 充满了鲜花和欢乐。 2、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 的种种困难。
3、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 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 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 灵和品格。 ——罗曼.罗兰
•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 托尔斯泰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 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 《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 的早晨》、《塞瓦斯托波尔纪事》 • 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 • 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 • 《三死》、《家庭幸福》 • 中篇小说《哥萨克》短篇小说《琉森》 • 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 与《安娜· 卡列尼娜》
2、人物身份 • 贝多芬:德国音乐家 • 米开朗琪罗: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 • 列夫· 托尔斯泰:俄国作家
三、主要内容
• 苦难对“名人们”的折磨和“名人们”对苦难的 抗争是《名人传》的主要内容。 • 作品多侧面地去表现名人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 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 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而苦难在各人身上 又表现为种种不同的形式。贝多芬的痛苦是一种
《名人传》:
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一、作者:
罗曼· 罗兰:
19世纪末20世 纪初法国著名人道主 义作家、批判现实主 义作家、音乐家、小 说家、剧作家、社会 活动家。代表作长篇 小说《约翰· 克利斯 朵夫》,被高尔基称,包括 《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 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
命运痛苦,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受难则来自 内心。在与苦难搏击的漫漫征途中,英雄们都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话文本 之《列夫· 托尔斯泰 》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 是欲求真理! ——列夫· 托尔斯泰
对话文本 之《列夫· 托尔斯泰 》
列夫· 托尔斯泰是贵族出身,地位 优越,衣食无忧;他身体健康,婚姻 美满,有深爱的妻子儿女;他有很高 的文学天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好评 如潮。他是一个一般人看来什么也不 缺的人,然而他的痛苦恰恰由此而生。
对话文本 之《米开朗琪罗》
他骄傲固执,目空一切,他在艺 术上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甚至不惜 和教皇闹翻,但他又软弱可笑,总是 在关键时刻选择妥协投降,做出种种 与他名誉不符的可笑举动;
对话文本 之《米开朗琪罗》
他的艺术天分惊人,雄心勃勃, 创作出《大卫像》、《奴隶》、《摩 西》等惊世杰作,但他又不得不为教 皇奔波卖命,这个任务还没完成,又 有新的任务在催促着他,因此,他计 划中最伟大的作品都半途而废。
对话文本 之《列夫· 托尔斯泰 》
到了晚年,他的想法更加变本加 厉,他甚至打算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 想法遭到家人的拒绝之后,他以八十 二岁高龄离家出走,最后孤独地死于 出走途中。
主旨分析
在《名人传》的开头,罗曼罗兰 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 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 息。”他称之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 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 大的人。
名著导读
痛 苦 和 磨 难 造 就 的 伟 人
《 名 人 传 》
学习目标
一、用心体会英雄的伟大人格, 感受他们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 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二、理解罗曼•罗兰的笔下“英 雄”的含义,学习英雄不畏艰难,奋 发图强的精神。
学习重点
一、用心体会英雄的伟大人格, 感受他们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 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二、理解罗曼•罗兰的笔下“英 雄”的含义,学习英雄不畏艰难,奋 发图强的精神。
主旨迁移
只要我们体会到《名人传》给我 们心灵崇高的升华,使英雄的鲜血呈现 在我们面前,英雄的红旗在我们的头顶 上飘扬,我们就慢慢地感受到,在这个 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 社会里,我们的灵魂也被升华为一种崇 高。
历史地位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 物传记,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 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 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 的诚挚、成功。
主旨分析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苏轼 的名言: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 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 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 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 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 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 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
主旨迁移
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 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 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 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 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 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 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荒原, 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
对话文本 之《贝多芬》
惟其痛苦,才有欢乐! ——贝多芬
对话文本 之《贝多芬》
路德维希· 贝多芬,德国古典主 范· 义最伟大的音乐家,是一位不幸而坚 强的人:在青年时期就开始耳聋了。 对于一个以音乐为生命的人,还有什 么比这更不幸的呢?谁又能想象他在 漫长的酷刑中的心情和话文本 之《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出身高贵,是佛罗伦 萨的名门望族,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 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 但他的祖国多灾多难,外族入侵,人 民被奴役,他的心血之作一次又一次 被毁于战乱。
对话文本 之《米开朗琪罗》
他非常富有,每完成一部作品, 他都会获得一大笔酬劳,但他却过着 像穷光蛋一样的生活,只吃面包,喝 点葡萄酒;他惊人的长寿,一生渴望 爱情,写出大量火热纯洁的十四行诗, 但他却终身未婚,孤单到老;
人们都在尽情享受他的音乐带来 的欢愉的同时,他却必须独自忍受无 声的折磨!而就是这个人,写出了那 样大量的、欢乐的乐曲——从天国发 出的,传播到人们内心的欢乐!他扼 住了命运的喉咙,他的每一部作品都 是苦斗的成果,是胜利的标志。
对话文本 之《米开朗琪罗》
大卫用他的弹弓,我用我的弓箭。 ——米开朗琪罗
对话文本 之《列夫· 托尔斯泰 》
他天性善良,悲天悯人,他为农 民的生活贫困,精神麻木而痛苦,因 自己物质富有,生活优裕而内疚。他 的博爱精神,使他不能忍受他人受苦 受难,他渴望天下大同,人民昌盛, 他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安详的生 活。
对话文本 之《列夫· 托尔斯泰 》
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首先让自 己和农民生活劳动在一起,他在自己 的庄园里实行改革,解放农奴,把土 地分给佃户;他推行“爱的宗教”, 提倡“不以暴力抗恶”,甚至提出 “敌人要打你的左脸,要把右脸也伸 过去”。
学法指津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 分别生活在18世纪的德国、中世纪的 意大利和19世纪的俄国,因此《名人 传》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比较 复杂,阅读时,要着重理解这些伟人 艰苦奋斗的精神。
学法指津
必要时可读一些与此有关的书籍, 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例如罗曼•罗兰 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以贝多芬 为原型的小说,如果读一读这部名著, 对于理解《名人传》会大有帮助。
对话文本
《名人传》由《贝多芬传》、《米 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 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 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 这三位伟大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 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 而长期忍受苦难 的心路历程。
对话文本
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 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 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承受全人类苦难 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 一曲伟大的命运之歌。
对话作者
罗曼· 罗兰(Roman Rolland, 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 和社会活动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约 翰· 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 篇叙事诗”。
对话作者
1915年,罗曼· 罗兰被授予诺贝尔 文学奖。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 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 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 不屈的斗争。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 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对话文本 之《米开朗琪罗》
他一生都在超负荷的工作,同时 还要为那些没完成的作品,忍受内心 的谴责;到了老年,他已经成为文艺 复兴时期最后一位艺术大师,无人敢 于挑战他的权威,但他却越来越虔诚, 在上帝面前惴惴不安。
对话文本 之《米开朗琪罗》
尽管米开朗琪罗有这样那样的缺 点,尽管他一直没能实现自己最伟大 的计划,可谁也不能否认,他的艺术 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精神, 米开朗琪罗塑造的是神灵,但他表现 的却是现实中人的苦恼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