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名人传共27页文档
安徒生的《名人传》全书电子版

全世界最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两百年前出生在丹麦的一个小镇上。
他父亲是个贫苦的鞋匠,曾到拿破仑的军队当过兵。
母亲出身贫寒,做过洗衣女工。
安徒生自幼酷爱文艺,喜欢幻想,但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
14岁时他怀着追求艺术的心愿,一人到首都哥本哈根,到处登门求助,可舞蹈、唱歌、演戏都没能学成;17岁时得到皇家剧院经理柯林的帮助,免费进教会中学读书;23岁又考入哥本哈根大学,并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创作有游记、剧本、诗歌、小说等。
1835年,他开始进行童话创作,抱定“争取未来一代”的目标,每年贡献一本童话作品,终于在这一艺术天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从中年到晚年,旅行和创作童话成了安徒生的主要生活内容,他共创作了168篇引人入胜的童话和故事,这些作品成为人类文学宝库中流传久远的精神财富。
一百多年来,他的作品被译成世界各国的文字。
从终年积雪的北极到烈日炎炎的赤道,从东方到西方,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流传着他创作的美丽童话。
他的作品不仅受到亿万儿童的欢迎,而且为许多成年人所喜爱。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皇家公园里,有一座塑着安徒生铜像的纪念碑,他左手捧着一本书,右手做着手势,似乎正在亲切地向天真的孩子们讲述故事。
纪念碑周围的草坪里,经常有一群群的孩子在玩耍。
铜像前面终年有孩子们和成年人敬献的鲜花。
在遥远的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芝加哥,也巍然矗立着他的巨大的铜像。
1955年,安徒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全人类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
“丑小鸭”的童年在丹麦首都附近的西兰岛和日德兰半岛中间,有一座小小的绿色的富恩岛,岛上的中心市镇叫欧登塞。
圣甘诺教堂耸立在山丘上,它高高的尖顶成了该市镇的标志。
在市镇的中心大街,有雕花铁门和宽阔台阶的宅邸,住着贵族富商和达官阔人,那里大树森然,古色古香,显出阔绰气派。
可是在市镇四周和郊外却排列着许多简陋破旧的房屋,住着许多织布工人、鞋匠、乞丐和残疾人等下层民众。
这里是贫富悬殊的两个世界。
城郊小河边,有座水磨坊,轮叶哗哗响,这地方叫寺院磨坊街,街上的一栋旧房里分住着6户人家,其中的一户人家叫是安徒生的家。
名人传名著导读PPT 人教版PPT31页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名人传PPT

发现爱 奉献爱 —读《贝多芬传》有感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世人深深铭记了一个坚忍不拔的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当我合上《名人传》,我又从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笔下读出了一个与爱同行的德国作曲家贝多 芬。 哀伤遥远得被人淡忘,阵阵鼓声把开朗的心情温柔地搅动,号角、双簧管齐上,飘渺的诗 意尽收眼底,可爱得令人满脸笑意——1806,《第四交响曲》。和音好似呻吟,牧歌渲染明亮, 祷告甚为热诚……一曲终了,1796开始作恶的耳聋使贝多芬听不见全场一致的 喝彩。令人感动 的是——1824,《合唱交响曲》,让我们见证了贝多芬对音乐的爱与执著。 有时,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爱,不也如此吗?从贝多芬的一支支作品来看,他不仅 铁骨铮铮,更柔情似水。曾几何时,我们的双眼被轰轰烈烈的感动充满,却不见离我们最近也最 真的爱;曾几何时,我们的双眼被英雄侠骨的魅力充满,却不见刚柔并济柔情蜜意的爱……往往 细节中窥见的爱,被英雄气节掩住的爱,因此被我们无视,甚至践踏,造成默然的伤痛。发现爱 给我们一颗打破隔阂的石子;发现爱,给我们一捧融化冷漠的热水;发现爱,给我们一把重燃热 情的火把。我们要用爱心去体察爱心,做个有心人,去发现爱,感受爱,享受爱。当你眼中、心 中满溢着爱,便会发现爱处处皆在;回头看一眼,用心品味亲友抑或谁的每一个眼神举止,细视 关爱,就不会有无止尽的抱怨,取而代之的会是“原来生活可以如此惬意”的感叹。 如果说凭三首名曲展示一个与爱同行的贝多芬过于牵强,那就请走进贝多芬的生活。他爱朋 友,1801致韦格勒书信中他希望“用痛苦换来的欢乐”来灌溉人们的心灵‘他不断地钟情,不断 地梦想幸福,爱的源头永不枯竭,爱情的欢欣使他的作品更丰满;他与舒伯特管仲之交的友爱更 令人感动……疾病、斗争、感情上的坎坷都没能使他倒下,除音乐与意志外,爱是一大理由。与 爱为伴,不虚此行。 往日人们关注贝多芬成就辉煌,意志坚强或愤世嫉俗等,少有人从“爱”切题,但一名艺 术家怎可能心如枯井,爱如死水?让我们在贝多芬的引领下,一路且高歌,且不忘:发现爱,奉 献爱。
名著导读名人传PPT1 人教版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 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 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 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 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 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 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 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 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 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 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命运交响曲》。
《名人传》构成
《贝多芬传》 《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
《贝多芬传》
路德维希· 凡· 贝多 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德 国作曲家、钢琴 家、指挥家。维 也纳古典乐派代 表人物之一。
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 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 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 曲、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 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 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男高音歌 手,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 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 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 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 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教育的责任。
他从小爱好音乐,醉心于托尔斯泰和雨 果的作品,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人道主义思 想,也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 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争取人类自由,他 一生与黑暗进行不屈的斗争。1/他的小说特 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2/是传 记文学的创始人。罗曼· 罗兰早期写了7个剧 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 “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20世纪 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他为让 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 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并3/于1915年 因《名 人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语文名著导读·课件:名人传 (共70张PPT)

《米开朗琪罗传》
《米开朗琪罗传》 1475年米开朗琪罗在意大利佛 罗伦萨出生。六岁时母亲去世,便寄养在一个石匠家 中。从小迷恋绘画,为此他经常遭受家人的毒打。他 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进入雕塑学校。1494年米开朗 琪罗先后去了威尼斯和罗马,完成了雕塑作品《哀悼 基督》,一举成名。1501年开始他著名的雕塑作品 《大卫》的创作,却遭到当时群众的误解。1505年米开 朗琪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召赴罗马,从此开始了他 生涯中的英雄时代。教皇要他造一个能够和古罗马相 称的陵墓,由于米开朗琪罗的仇敌的挑唆,教皇突然 放弃建造陵墓的计划,而决定重建圣彼得教堂。米开 朗琪罗为此债台高筑,离开罗马。尤利乌斯二世死后, 大主教梅迪契不久成为教皇克雷芒七世。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传》 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出生在 俄国。两岁时母亲去世,九岁时父亲离世。父亲的死 让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魂中充满了绝望”。 托尔斯泰的姑母成了他的监护人,姑母虔诚而富有爱 心,这些卑微的心灵帮助他认识到爱以及爱所带来的 快乐,对托尔斯泰的一生影响巨大。1844年,托尔斯 泰进入喀山大学读书。由于不满于学校的教育,他自 动退学回家进行农庄改革。1851年,托尔斯泰去高加 索服兵役。1855年底,他回到彼得堡,重新开始农事 改革,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提高农民的觉悟,促进社 会进步。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 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 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小 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 罗兰所著,它包括《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三部“英雄传记”。
罗曼·罗兰(1866-1944) 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 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1915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主题思想
《名人传》 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 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作者罗 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 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 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表现了他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 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 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赞美他们的高尚 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
中学生必读名著《名人传》外国作家罗曼罗兰著作分享读书笔记报告PPT模板课件

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 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战争 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 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 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 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 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时间:XX年XX月
中学生必读名著
战争与和平
汇报人: 时间:XX年XX月
《战争与和平》的主题思想:人道主义与博爱精 神。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中,在 表达对战争的不满的同时,从人物的刻画和人物 的命运上,描写了对人道主义的赞扬;而作为虔 诚的说教者,他又强烈地宣传“不要用暴力和邪恶 抗争”和“道德上的自我改善”等博爱主张。
《战争与和平》小说,以人物内心活动发之 于外的一系列行动表现战争发展的必然规律: 库图佐夫的从容不迫显示人民正义战争的必 然胜利;反之,拿破仑远涉险境,虽绞尽脑 汁仍不免内心空虚、举止惊慌,充分表现了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的必然失败。
《战争与和平》虽然描写的不是农民生活,但是在 描写战争与主人公安德烈之外,作者也塑造了很多 其他的“悲惨”人物,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同情。这 一切凸显了托尔斯泰“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人道主 义思想。虽然故事发生在贵族阶层,但很明显,受 迫害的绝不只是小说里的贵族,受到战争迫害的也 不只是主人公安德烈,而是千百万劳动人民。
《战争与和平》描绘了俄罗斯卫国战争时期真 实而丰富的人民生活。俄国人民在强敌的残酷 掠夺下毫不气馁,以正义的战争去制止非正义 的战争,争取和平生活。即使在硝烟弥漫的战 场,俄罗斯人民还是那么诙谐活泼、生动可爱; 但一旦投入战争,他们又毫无顾虑、为国捐躯。 他们身上的英雄主义和爱国精神才是使卫国战 争得以胜利的最根本保证。
名著导读名人传PPT 人教版

总之,他的博爱精神使他不能忍受他人受苦 受难,他渴望天下大同,人民昌盛,他希望 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安详的生活。为了实现 他的理想,他首先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让 自己和农民生活劳动在一起,他在自己的庄 园里实行改革,解放农奴,把土地分给佃户, 他推行“爱的宗教”,提倡“不以暴力抗 恶”,甚至提出“敌人要打你的左脸,要把 右脸也伸出去”,到了晚年,他的想法更加 变本加厉,他甚至打算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 想法遭到家人的拒绝之后,他以八十二岁高 龄离家出走,最后孤独地死于出走途中。
2、“贝多芬”、“米开朗琪 罗”、“列夫· 托尔斯泰”各 自经历了什么苦难?他们的 伟大之处表现在什么地方?
贝多芬
1出身卑微:父亲是酗酒的男歌手,母亲是 女佣。父亲逼他练小提琴。十三岁辍学. 2身体残疾:1796-1800间,耳聋(对音乐 家而言致命的疾病),不告诉任何人。 3爱情凄楚:两次被爱情抛弃,为朱列 塔· 圭恰迪尔,作《月光奏鸣曲》;和特蕾 泽· 德· 布伦瑞克解除婚约) 4没有亲情:无家庭,无儿女,侄子卡尔不 孝顺 5生活贫穷:作品没有报酬,欠出版商很多 债务,没有鞋子上街。 6长相丑陋。
爱《 。约 这翰 是克 它利 各斯 种朵 文夫 字》 译罗 本曼 。 罗 兰 的 代 表 作 , 深 受 世 界 人 民 喜
· ·
“德(贝 用国一多 痛作七芬 苦曲七 换家 来。一 的他八 欢的六 乐一二 ”生) 是 : 0—
惟其痛苦,才有欢乐!——贝多芬 贝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 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只是一味地强迫幼 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将来成为 自己的摇钱树。贝多芬度过了冷酷的童年生活。 1878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访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 特为师。莫扎特听了他的即兴演奏之后感到十分惊奇,当 场对他人说:请注意,这位少年将震动世界。可惜,在维 也纳学习的时光很快就中断了,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且 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的贝多芬悲 痛欲绝,过度悲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 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 众所周知,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 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 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 的咽喉。”
名著导读名人传PPT1 人教版59页文档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名著导读名人传PPT1 人教 版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