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高一下册必修2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据记载,19世纪中期,在世界贸易中,英国所占份额超过五分之一。
以下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这表明()A.世界市场已经形成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英国对外贸易顺差D.英国实行自由贸易2.下图为1834~1878年西欧某国棉纺织业工人就业情况(%)。
该图可用来研究()A.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B.劳动就业率的增加C.工人家庭收入的增长D.非法雇佣童工的现象3.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时代开始C.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4.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
下列与材料中的“它”最相关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早期的殖民扩张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5.“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
欧洲的航海探险……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这种变化约开始于()A. 14世纪B. 16世纪C. 18世纪D. 20世纪6.1889年,自1867年以来的第三次万国博览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如下图),正值法国大革命100周年。
在这次博览会上展出的物品有()①发电机①电话①三轮汽车①飞机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7.某老师对电影《哥伦布》的主题曲进行解释,其解释明显错误的一项是()《1492,征服天堂》//理想让我们坚强//冲破黑暗的阻挡//理想让我们坚强//绝不放弃希望//……//深邃的时空里//只剩下生命无限光芒A.天堂:哥伦布心目中的天堂是美洲新大陆B.理想:哥伦布远航最大的理想是寻找黄金C.希望:造船航海等技术进步使他看到希望D.光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贡献永放光芒8.工业革命密切了当时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最基本的媒介是()A.先进的政治制度B.先进的通讯手段C.具有威慑力的炮舰D.价格低廉的商品9.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选择题1.有历史学家指出:“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
”此变化源于()A.西欧发生的“商业革命”B.“海上马车夫”荷兰沟通世界C.蒸汽轮船用于远洋航行D.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的海上探险2.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
”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3.“引起我们注意的还不仅是资本数额的巨大……同时还有消除竞争,用有计划的生产组织代替资本主义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无政府状态。
”材料作者的意图是 ( )A.用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B.用手工工场代替家庭手工业C.用垄断组织代替机器工厂D.用国家垄断代替私人资本4.“它是18世纪盈利最多的商业活动之一。
其经济代价在于,从欧洲进口的廉价工业制成品破坏了当地的原始产业,令无数家庭沦为赤贫。
它还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人口荒芜的情况……”上述评价主要是针对()A.世界市场的扩大对欧洲的影响B.殖民掠夺对印第安人的影响C.殖民扩张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D.奴隶贸易对非洲的影响5.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中记述:“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B.奴隶贸易C.工业革命D.交通发展6.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城市,在历史上其名称几经变化:1626年之后叫“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1674年之后叫纽约市(City of New York)。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人教新课标)必修2历史练习(含解析):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含详解)(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下列图片的变化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正式形成C.人类历史的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D.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形成解析图1反映人类处于彼此隔绝的状态,图2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历史的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
易错选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答案 C2.有学者认为,在哥伦布之前,虽然早已有人到过美洲,但是,“只有哥伦布的航行及其‘发现’才……起到了改变世界历史和人类命运的作用”。
这一观点( )。
A.体现了全球史观的视角B.点明了哥伦布远航的目的C.夸大了哥伦布的历史功绩D.否认了哥伦布远航的野蛮性解析哥伦布发现美洲为代表的新航路的开辟,使地球范围内的不同人类文明开始会和交融,打破了彼此孤立和隔绝的状态,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入全球的时代,人类历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该材料体现了全球史观的视角。
答案 A3.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③开发土地资源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①体现了对黄金(Gold)的追求;②体现了传播上帝(God)福音的动机;④体现了荣誉(Glory),③不包括在三个“G”之内。
答案 C4.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D.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解析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的;新航路开辟,加强了欧洲与亚洲、非洲和美洲等的联系,打破了隔绝的状态,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当摄政公园于1841年在伦敦开放时,许多市民涌入公园,因此《泰晤士报》对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大加赞赏,说它是“通过娱乐方式救赎工人阶级的方法”。
你认为当时市民涌入公园的原因是A.这是当时唯一的娱乐方式 B.空气污染使市民备受困扰C.工人阶级需要被救赎 D.工人阶级需要娱乐2.下列关于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条件中最重要又最直接的因素是()A.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 B.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C.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 D.手工劳动发展的必然趋势3.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
这主要是因为英国进行了A.殖民扩张 B.工业革命 C.科技结合 D.光荣革命4.下列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因素,具有根本性的因素是A.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 B.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C.欧洲社会出现“寻金热” D.《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包括A.葡萄牙和西班牙建立起殖民帝国 B.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C.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D.世界贸易中心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地区6.衡量一个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A.改良蒸汽机的推广B.机器应用于棉纺织业、冶金业等领域C.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D.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7.18世纪末,英国首相小威廉·皮特说:“商业、工业的交换始终会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状态,它们只会被人为的措施所搞乱,这些措施一旦干扰它们的自然活动,就会阻止它们发挥良好作用。
”符合这种精神的是A.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注重经济立法活动 D.较大幅度削减关税8.近代以来,亚非拉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
这一经济现象A.符合当地人民根本经济利益 B.是当地政府长期推行的结果C.反映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繁荣 D.是近代殖民经济发展的结果9.19世纪初,英国上层女性举办文化沙龙,聚集了一大批人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英国19世纪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单位:%),当时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新航路的开辟B.圈地运动的推行C.工业革命的发展D.殖民扩张的扩大2.“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
”上述材料的核心观点是()A.英国废除了奴隶贸易B.非洲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进行C.奴隶贸易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要求D.非洲成了廉价的原料产地和新的商品倾销市场3.17世纪时,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是()A.西班牙B.荷兰C.英国D.法国4.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50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B.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C.岸边工厂一间接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D.伦敦正在举办“世界博览会”,向世界炫耀其财富和技术5.《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需要有备用贷款以购买材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
这反映出()A.大企业和垄断组织普遍产生B.金融资本推动了扩大再生产C.资本主义社会化趋势加强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6.《全球通史》曾经这样形容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早先,发明是个人对机会作出响应的结果,而如今,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
”下列发明属于“定制”的是()A.珍妮纺纱机B.电灯C.汽船D.蒸汽机车7.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展进程为从一国到多国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8.1789~1848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应该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喷发,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
”“这一发现”是指()A.蒸汽机的发明B.电的发明C.蒸汽轮船的发明D.内燃机的发明2.一位科学家说: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
这段话最能表明()A.电已进入生产领域和人们的生活当中B.电使工业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C.科学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D.电气时代已经取代了蒸汽时代3.下图是1750年至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增长示意图。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B.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的国家C.英国成为世界上资本输出最多的国家D.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社会经济高速增长4.下列几幅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图片,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5.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
”“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 )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B.资本积累的完成C.科学技术的进步D.市场的需求6.据统计美国1895~1904年间,在27个工业部门中,中小公司合并为一家大公司的合并公司数占整个部门的公司总数的75%以上的有20个部门,占50~70%的有6个部门,占25%以下的只有一个部门。
这本质上反映了美国()A.公司竞争日趋激烈B.资本和生产高度集中C.公司规模扩大D.政府加强了对企业的干预7.下表中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内燃机的发明使用B.电力的广泛应用C. “万能蒸汽机”的推广D.航天工业的发展8.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C.资本家加强对生产价格、市场的影响D.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9.1789~1848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应该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喷发,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能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A.石油化工业大发展B.飞机制造业大发展C.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2.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
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
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B.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C.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D.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3.“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应该包括(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③机器工厂的出现④海外市场的扩大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在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如果说莱特兄弟征服了距离,那么征服黑暗的发明家是( )A.贝尔 B.瓦特 C.爱迪生 D.马可尼5.帕尔墨和科尔顿在《近现代世界史》中说:“对英国劳动人民来说,工业革命是一次难以忍受的经历。
但是……劳动人民在城市和工厂里集中起来,这就为改善他们的处境开辟了道路。
”作者的主旨是( )A.强调工业革命是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B.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劳动人民团结起来革命是改善处境的主要方法D.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劳动人民改善处境6.在一场有关“麦哲伦是否到过印度”的争论中,出现了以下四种观点。
你认为结论和依据最匹配的是 (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7.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机械特色不同B.通讯工具不同C.主要动力不同D.交通工具不同8.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网上查资料时找到了下面所示的世界地图,同学们在观察研究后,认为该地图的绘制最早是在( )A. 14世纪 B. 15世纪 C. 16世纪 D. 17世纪9.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年代
机器数
1830
625
1839
2450
1845
4114
1848
5200
1852
6080
1862
17000
1875
32000
——数据整理自《通向工业化之路》
材料二法国的煤、铁资源的所在地相隔一定的距离,而且,1871年,铁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德国,进一步削弱了法国的地位。法国工业传统上专门生产极不适合机械化和大量生产的奢侈品。此外,劳动力供应受到限制,因为行会力量很强大,农民们又不愿意离开土地,尤其是在革命期间分配土地之后。不过,工业化确实逐渐影响了法国,特别是在法国北部——在阿尔萨斯一洛林以及里尔、鲁昂和巴黎的周围地区。……到1914年,法国并未像比利时、英国或德国那样彻底工业化。
A.重视工商业的发展B.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注重经济立法活动D.较大幅度削减关税
8.近代以来,亚非拉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这一经济现象
A.符合当地人民根本经济利益B.是当地政府长期推行的结果
C.反映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繁荣D.是近代殖民经济发展的结果
A.实现全行业机器生产B.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
C.由工业资产阶级掌权D.垄断了世界棉布生产
14.下列交通工具中最先发明的是
A.汽船B.汽车C.火车D.飞机
15.工业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下列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某经济学家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
”这里的“转入现代增长模式”主要是指()A.以资本原始积累为主要手段 B.利用殖民扩张发展经济C.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经济 D.依赖世界市场发展经济2.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
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
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材料说明了( )A.中国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的巩固 B.茶叶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C.西方列强加紧掠夺中国的原料 D.茶叶成为世界的普遍生活必需品3.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思想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
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 )A.资本主义国家加大了关税壁垒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4.1870年,31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公司。
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6家炼油厂。
这体现了()A.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B.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变化C.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D.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5.帕尔墨和科尔顿在《近现代世界史》中说:“对英国劳动人民来说,工业革命是一次难以忍受的经历。
但是……劳动人民在城市和工厂里集中起来,这就为改善他们的处境开辟了道路。
”作者的主旨是( )A.强调工业革命是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B.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劳动人民团结起来革命是改善处境的主要方法D.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劳动人民改善处境6.下表所示是蒋孟引在《英国史》中统计的1835年全英国棉纺织业中从业工人人数及比例,表中统计数字最能说明( )A.英国的棉纺织业呈现出衰落趋势 B.资产阶级极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C.成年男工独立意识增强觉醒较早 D.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7.下图是西方近代殖民史上罪恶的“三角贸易”示意图。
18世纪时,参与图中“中程”贸易,获利最大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8.荷兰独立后不久,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地发展起来,当时荷兰掌握着世界( )A.海上霸权B.商业霸权 C.文化中心 D.政治霸权9.“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局势和历史发展的进程,这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 )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②开始了欧洲同亚洲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③开通了欧洲与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通道④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10.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和掠夺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垄断组织的形成11.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
”“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 )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B.资本积累的完成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市场的需求12.下列几幅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图片,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13.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
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
……社会模仿的巧妙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
这主要表明( )A.海外殖民掠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D.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14.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的重商主义者主张高工资,提出经济发展的“外国支付收入”理论,认为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意味着外国将为出口国家支付工资和利润。
这一理论在当时得以实现的经济条件是( )A.“光荣革命”后,英国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B.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使英国占据贸易优势C.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发展扩大了国内市场 D.工业革命的完成,提高了英国商品的技术含量15.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
由此可以得出()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B.新航路开辟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动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6.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17世纪最后几十年,英国的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灭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早期殖民 B.宗教改革 C.圈地运动 D.工业革命17.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的是()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C.圈地运动的进行 D.手工工场的发展18.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A. A B. B C. C D. D19.“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 ( )A.技术支持 B.劳动力支持 C.市场支持 D.资本支持20.以下是1790~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造成图中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获得解放的黑人奴隶大量涌入城市 B.美国领土向西扩张大大增加了城市数量C.殖民扩张为美国城市带来大量外来人口 D.工业革命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工作21.19世纪中叶,欧洲一位农民的以下这番具有讽刺意味的感想,在海外的千百万农民中一再引起共鸣:这反映了当时海外的农民( )A.对市场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极为不满 B.没有看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C.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现状极为不满 D.没有看到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进步22.开辟新航路引发的贸易路线的转移,西欧国家可以( )①向东由小亚细亚到达东亚②向南绕非洲大陆南端至东方③向西经过南美洲前往亚洲④向北横穿亚欧大陆到达东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1884年,美国芝加哥建成世界第一栋“摩天大楼”。
此后,高耸林立的大楼逐渐改变现代城市的面貌,成为二十世纪都会城市的重要景观。
“摩天大楼”大量出现,主要由于( )A.炼钢技术的改进 B.化学工业的进步 C.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D.计算机技术的应用24.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C.资本家加强对生产价格、市场的影响 D.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25.“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
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材料中“我们”的活动( )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二、非选择题26.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史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
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
(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
(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材料二……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上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这一重要的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同时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材料三1763年新兴的西方世界(→欧洲商队的路线)——以上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宋朝的“商业革命”有什么突出特点?“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是指什么?(2)材料二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二者有何内在联系?(3)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西经济形态的不同,并分析这种不同对双方的外贸有何影响。
28.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英国棉纺织业中机器织布机数量(单位:万台)英国伦敦人口数量(单位:万人)英国各部门就业人员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材料二如果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没有同时发生革命,工业农业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发展。
……在铁路与运河沿线出现了新的工业区,铁路与运河能将产品运往遥远的市场。
港口扩大了,以应付贸易的发展。
1851年,在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万国博览会,此时在全世界的铁路中,在全世界海洋上的远航船中,有一半属于英国。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材料三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曾对工业革命做过这样的总结: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随着的无穷机遇。
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正是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