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超级大国

合集下载

三单元复习

三单元复习

第 14 课 殖 民 废 墟 上 的 重 建
亚洲: 1947年,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 尼赫鲁 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
1960 年,非洲有 17 个国家独 非洲独立年 ” 非洲 立,称“ 1990 年, 纳米比亚 独立,殖
民体系瓦解。
拉丁 美洲 年,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
1959年,古巴革命,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知识回顾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一、冷战与热战 二、梦幻超级大国 三、苏东的艰难探索 四、挑 战 两 极 五、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以课为单位互助完成每课的知识网络
第冷 10 战 主 [ 课 义出台,冷战开始 发展 [ [ 马歇尔 计划。 经济: 1947 年, 冷 [ [ 军事: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战 [ 与 建立(与其对抗,1955年, 热 苏联为首的华约织建立) 战 热 表现: 朝鲜战争,朝鲜战争 战
第 12 课 苏 东 卡达尔 时间: 1968年 领导人: 的 匈牙利内容:经济上,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艰 改 革 结果:政治经济性形势稳步发展。 难 东欧消费者天堂) 被称为( 探 启示: 改革要客观分析本国国情,做 到实事求是,持之以恒。
目的: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赫鲁 内容:经济:以 农业 为改革的突破口 晓夫 (减税,提价、投资、垦荒), 改革 辅以工业改革。 效果:虽取得了一些成效,并未根本 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
河的全部主权。
自主复习
根据提纲复习记忆
交流巩固
学友互考
互助提高
完成《资源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价》
第 13 课 挑 战 两 极
形成原因:维护自己的安全, 欧 发展经济(主要) 欧 共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2年 1967年 洲 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 1957年 的 (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联 创始国:法、意、联德、荷、比、卢。 合 欧洲 1993 年成立, 联盟 目标是:经济政治一体化 表现: 7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 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 日本 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崛起 原因:外因:美国的扶植 内因: 启示:

第十一课、梦幻超级大国

第十一课、梦幻超级大国

第十一课、梦幻超级大国【教学目标】了解战后美国发展状况及原因;知道爵士乐、好莱坞电影业是现代世界音乐和电影业的典型代表;通过对美国发展状况、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导学重难点重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原因、特点。

难点能否从课本中的两张表格中获得较多的有效信息,并尝试分析原因。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哪些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然后指出:二战改变了世界面貌,二战后以美苏两极为主要矛盾的国际关系结构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结构。

其中,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普遍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我们来学习本课内容,了解一下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国家——美国。

二、学生自主阅读。

三、讲授新课:(一)经济“巨无霸”1.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提问: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强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提问:这一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是什么?(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始终是经济、政治实力最强的国家。

依靠这种特殊地位和经济、军事实力的强大,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到处干预别国内政,并妄图“主持”国际事务,肆意践踏联合国宪章中的基本原则,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反对。

(二)“世界警察”关于美国充当“世界警察”的事例,学生能列举出很多。

通过师生共同列举事例,充分认识美国的称霸野心,再分析美国认为其能领导世界的原因。

可以对照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侮别人”来对比中美两国对外政策的不同,并进一步讨论哪种外交政策对社会文明的发展更为有利,讨论课本上的“想一想”,以培养学生尊重其他民族的意识和正确分析国际社会现象的能力。

(三)“从爵士到摇滚”,第四目“HOLL YWOOD——好莱坞”对于摇滚乐和好莱坞,学生极为熟悉。

历史九下第三单元笔记2018.2

历史九下第三单元笔记2018.2

第10课“冷战”与“热战”一、美苏冷战1、冷战的定义: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

2、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实质):遏制共产主义、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3、“冷战”双方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4、冷战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2)美苏势均力敌,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3)战争刚结束,双方不愿再战。

5、“冷战”局面的形成(1)、冷战的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1946年)(2)、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实质: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划书P58)】(3)、发展:①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应用);②军事上建立北约(1949)、华约组织(1955)【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实质):复兴欧洲经济,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6、结束: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二、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1、形成标志: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2、特点:以美苏为中心,全面对抗。

3、两极格局的影响:(1)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3)美苏两强相争,贯穿霸权主义色彩,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带来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三、启示:(1)综合国力决定国家的国际地位。

(2)推行霸权主义误国误民,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世界主流。

(3)承认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划、抄写到九下p63)一、一战后(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见书p11~15二、二战后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美苏两极格局)见书p57~61三、冷战后的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一)多极化趋势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欧洲)、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二)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历史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意义)?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1、建立政权:建立以列宁为首的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5、十月革命的意义:①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②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现实③是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④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⑤对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⑥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921年,苏俄政府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919年1月---6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会议,同战败的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国分别签订和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1921年—1922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先后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这样,通过两次会议,最终确立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九国公约》的实质:是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中国重新变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一、经济危机1、爆发的时间:1929年—1933年2、首先爆发的国家:美国3、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速发展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低下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4、经济危机的特点:来势猛烈;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强;影响深远7、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走的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二、罗斯福新政1、实行的目的:为了尽快摆脱经济危机2、实行的时间:1933年3、新政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4、新政的中心:产业复兴法5、新政的前提: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6、主要内容:财政方面:政府大力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工业方面:实行产业复兴法,筹划大规模的公共工程的兴建,刺激消费和生产;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补偿农民的损失,复兴农业。

第11课 梦幻超级大国·教学设计

第11课 梦幻超级大国·教学设计

第11课梦幻超级大国·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通过爵士乐、好莱坞等,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独立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知道爵士乐、好莱坞电影业是现代世界音乐和电影业的典型代表。

分析课文中的两张表格,提高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对比课堂中了解的美国与自己原先了解的美国是否一样,思考今天的美国与中国有哪些不同,并尝试在与同学、老师的交流中讨论原因,提高分析、比较能力。

课前收集、课后展示一些能够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的各类资料,进行直观教学,增强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认识,了解政府及时调整政策是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够独立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说出爵士乐、好莱坞电影业是现代世界音乐和电影业的典型代表。

难点能否从课本正文和课后材料阅读中的两张表格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并尝试分析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本土远离战场,国内的生产设施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因此成为战争的物资供应基地,国内资本大量积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及时调整经济政策,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到和平时期经济的转换。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发展迅猛,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了“黄金时代”,并扶持了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然而,在美国经济的繁荣之中也隐藏着危机,战后至80年代初,美国先后发生了七次经济危机,70年代后期经济发展进入了“滞胀”阶段,至今仍未完全摆脱这一局面。

依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特殊地位和战后经济、军事实力的强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到处干预别国内政,并妄图“主持”国际事务,肆意践踏联合国宪章中的基本原则,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反对。

课文列了四目进行分析。

第一目“经济‘巨无霸’”,着重分析了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具体原因、表现和主要特点。

美国

美国

美国美国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1、美国独立战争面临的障碍:英国殖民统治;美国内战面临障碍:黑人奴隶制2、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是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美国内战的性质: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3、美国独立战争开始:1775年4月19日,来克星顿的枪声,结束:1783年,《巴黎和约》签署。

4、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萨拉托加战役。

5、美国正式独立的标志: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6、《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是杰斐逊,《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提倡人人自由平等,确立了美国政府的目标和原则,宣告北美脱离英国殖民统治。

7、《独立宣言》的核心思想是: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独立宣言》的思想来源于启蒙运动《独立宣言》的重要语句: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8、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美国独立;2、确立了民主的资产阶级政体3、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对我们的启示: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建立自由平等的过国度是民族发展的先决条件。

9、对华盛顿的评价: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族政治的先河,华盛顿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

10、有人说“华盛顿创造了美国历史”你认为对吗?不对,华盛顿虽然为美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11、文艺作品《根》:描绘了黑人奴隶制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12、对三角贸易和黑人奴隶制的看法: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我们要消除种族歧视,热爱每一个生命。

13、对林肯的评价: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使美国伟大的总统。

14、美国南北战争对我们的启发:打击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15、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是:林肯在1862年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重要法令16、《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17、《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和广大黑人的革命积极性,扭转了战局,废除黑人奴隶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18、林肯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目的:为了动员广大群众,特别是黑人参加到北方军队中来,瓦解和战胜南方奴隶主的反叛19、美国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主要体现在黑人奴隶制20、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美国政治、经济统一起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其成为世界强国打下了基础21、美国内战中北方获得胜利的原因:北方实力雄厚、工业发达,并且得到了广大美国群众的支持;林肯适时地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罗斯福新政1、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一书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

历史九下书目录

历史九下书目录

九年级北师大下册历史书目录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第2课苏联的崛起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第5课追忆列宁——学习与探究之一第二单元全球战火再起第6课邪恶的轴心第7课疯狂的战车第8课正义的胜利第9课小小军事指挥官——模拟二战经典战例——学习与探究之二第三单元两极下的竞争第10课“冷战”与“热战”第11课梦幻超级大国第12课苏东的艰难探索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第15课“漫画”历史——学习与探究之三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第16课告别“雅尔塔”第17课干戈不息第18课梦想成真的时代第19课机遇与挑战第20课举办“时事溯源”专栏——学习与探究之四附录世界现代史大事年表(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课外读物推荐书目历史学习主要网站目录后记考点检索篇一、历史名词快速检索表(拼音顺序) (1)二、历史人物快速检索表(拼音顺序) (7)三、历史大事年表(年代顺序) (10)四、历史图片快速检索(课本顺序) (17)考点归纳篇五、历史中考全部知识点归纳整理 (27)1、七年级(上册) (27)2、七年级(下册) (19)3、八年级(上册) (24)4、八年级(下册) (32)5、九年级(上册) (38)6、九年级(下册) (43)六、历史专题知识汇编 (51)专题一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 (51)专题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及其统治 (51)专题三中国历史上的三农问题 (53)专题四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55)专题五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57)专题六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57)专题七列强侵略与国人反抗 (59)专题八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60)专题九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国共两党关系 (61)专题十新中国辉煌成就 (62)专题十一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64)专题十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经济全球化趋势 (66)专题十三三次科技革命 (66)专题十四国际会议、国际组织 (67)专题十五两次世界大战 (68)专题十六大国的崛起 (69)专题十七中外思想家及思想解放潮流 (72)专题十八中外变法与改革 (73)考点训练篇七、第一轮复习课时训练 (74)课时训练1(七上第一、二单元) (74)课时训练2(七上第三单元) (76)课时训练3(七上第四单元) (78)课时训练4(七下第一单元) (80)课时训练5(七下第二单元) (82)课时训练6(七下第三单元) (84)课时训练7(八上第一单元) (86)课时训练8(八上第二单元) (88)课时训练9(八上第三单元) (90)课时训练10(八上第四单元) (92)课时训练11(八上第五、六、七单元) (95)课时训练12(八下第一、二单元) (97)课时训练13(八下第三、四单元 (100)课时训练14(八下第五、六、七) (103)课时训练15(九上第四单元) (105)课时训练16(九上第五、六单元) (108)课时训练17(九上第七、八单元) (110)课时训练18(九下第一、二单元) (113)课时训练19(九下第三、四、五单元) (116)课时训练20(九下第六、七、八单元) (119)八、第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122)专题训练1(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科技) (122)专题训练2(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124)专题训练3(侵略与反抗) (126)专题训练4(近代化的探索) (128)专题训练5(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30)专题训练6(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32)专题训练7(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34)专题训练8(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 (136)九、参考答案 (149)。

中考历史 九年级下册 复习提纲(诵读版)

中考历史 九年级下册 复习提纲(诵读版)

中考历史诵读版—九年级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一、“二月革命”(P2)1、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2、革命后的形势:工兵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3、新目标的确立:确立了将民主革命推进至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十月革命(P3-P4)1、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②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实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2、经过: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3、结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4、性质:无产阶级革命5、意义:十月革命是世界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夺取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

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P4)1、背景:由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联合反扑2、内容: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3、影响:帮助苏维埃政府渡过了难关。

四、新经济政策(1921年开始)(P4-P5)1、背景:A、国内战争结束,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B、人民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2、内容:实行粮食税,农民缴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退还部分国有企业,让国内外资本经营,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3、影响:1925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4、特征评价: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2课苏联的崛起一、斯大林模式(P8-P9)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也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背景: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内容:第 11 课梦幻超级大国
学习目标:理解美国在经济、政治、艺术方面的表现
重难点:分析美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表现
一、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就一定行!)
1、经济“巨无霸”
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美国成为经济“巨无霸的表现:
2、“世界警察”
美国充当“世界警察”的原因:
手段:
表现
3、艺术
音乐:
电影:
二、小组学习(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有你课堂才会更精彩)
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2.高科技特别是信息茶叶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并产生了
诸如像、、等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

三、展示反馈:(积极主动,展示风采)
1.二战以后,西方大国中惟一一个没有被削弱,反而更为强大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2.下列关于美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783年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独立
B.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
C.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D.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3.二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战时的资本积累
B.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美国的“冷战”政策
4.1974—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美国经济地位下降
B.军费开支增大
C.中东石油价格猛涨
D.通货膨胀严重
教学设计(收获)
教学反思(疑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