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丛书)人与自然三上4-1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精品课件PPT4小学全册教科书 教材解读分析

二、编写思路及教学建议
选文是 时代发展的印记
是编者 价值观的 重要载体 你喜欢哪些
课文? 为什么喜欢?
• 1.加强单元整合,落实课程目标 • 2.加强方法指导,促进素养提升 • 3.加强语言实践,强调积累运用 • 4.创新编排体例,实现特殊功能 • 5.重视交际表达,听说读写并重
1.加强单元整合,落实课程目标
• 单元各板块之间的整合 • 课文与课文之间的整合 • 能力训练系统的整合 • 语言建构与思维发展
加强单元整合,落实课程目标
导语
课文1 课文2 课文3
交流平 台
词句段运 用
习作
点明 要素
落实要素 贯穿方法
指导
梳理总结 进一步提炼
方法
实践 运用
学本学单段课段元 一一个重般般性性点目化目标
目标标标
单单元元 重重点点目目标
语文要素之间
后续年级
二年级
开始学习默读。
三年级
默 读时尽 量做到 不出声,不指读。 带着问题默读。
提 高 默 读 的 速 度 。
第八单元
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 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加强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
围绕课程标准要求
• 明确目标(单元导语) • 落实方法(课文学习) • 梳理策略(交流平台) • 强化实践运用(字词句运用、课后习题等)
统整的单元教学设计,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切实实现课文“例文”的功能
提倡
反对
心中有全局,树立整体意识 充分利用每课的课后练习
孤立处理教材内容,忽视教 材内容之间的 联系。
加强整合,灵活处理单元内 各板块的内容
第七单元晨读课件-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课后习题
1.课文描写了大自然哪些“好玩的东西”?读下 面的句子,再找出类似的语句读一读,体会生动 的语言。 •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用两个AABB式词语,从声音和动作角度写出了 小麻雀活泼可爱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 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 感觉。
词语搭配
(高远)的天空 (广阔)的大地 (勇敢忠贞)的精神 (温柔)的细语 (无穷)的奥秘
(鲜美)的味道 (看不完)的画册 (读不完)的大书 (无尽)的乐趣
词语解释 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盘旋:环绕着飞或走。 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 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 超凡脱俗:超出世俗,不同凡响。 秋高气爽:秋天天气晴朗,气候凉爽宜人。
词语搭配 小溪(淙淙) 大海(哗哗) (美妙)的声音 (雄伟)的乐曲 (热闹)的音乐会
河流(潺潺) 小鸟(叽叽喳喳) (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轻快)的山中小曲
词语解释 演奏:用乐器表演。 雄伟:雄壮而伟大。 威力:强大的使人畏惧的力量。 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汹涌澎湃:指水势浩大。也泛指声势浩大。 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伟浩大。
课文梳理
课文通过描写大自然中的空中飞鸟、地上昆虫、 花草树木及“我”家房前屋后的景物,说明了大 自然是读不完的大书,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 爱和赞美之情。
考点汇总 1.题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比作“读不完的大 书”。 2.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大自然的? 动物和植物两面方面。 3.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小麻雀、老鹰、蚂蚁、花草、果树、竹子、棕榈树、小鱼。
zāi 栽花 栽树 lí 梨花 梨树 cùn 分寸 一寸 róu 柔和 温柔 yáo 摇摆 摇头 cè 手册 画册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任课班级:______________任课老师:______________时间单元教学内容计划节数实际节数完成情况第1 2 周第一单元1 大青树下的小学2 花的学校3不懂就要问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习作:猜猜他是谁语文园地第3 4 周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6秋天的雨7听听,秋的声音习作:写日记语文园地第5 6 周第三单元8 去年的树9那一定会很好10在牛肚子里旅行11 一块奶酪习作:我来编童话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第7 8 周第四单元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14 不会叫的狗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习作:续写故事9/10周期中复习期中复习/期中考试第1112 周第五单元15 搭船的鸟16 金色的草地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第1314 周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18 富饶的西沙群岛19 海滨小城20美丽的小兴安岭第1516 周第七单元21 大自然的声音22 父亲、树林和鸟23带刺的朋友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习作:我有一个想法第1718 周第八单元24 司马光25掌声26 灰雀27 手术台就是阵地口语交际:请教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19/20周期末复习期末复习考试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教材分简析:新人教版部编本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
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
“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教案第【1】篇〗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2.会认“妙、奏”等8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妙、演、奏”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美妙、演奏”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拟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4.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让学生通过细致观察、体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7.了解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及叙述的顺序,回想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大自然的声音2.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预设:鸟叫声、水流声、下雨声等3.小结: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课文语言文字中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4.板书课题:21、大自然的声音。
齐读课题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语文主题丛书)人与自然三上4-2

26盐又回来了※孙幼忱妈妈要上夜班去了,临走前告诉小伟:“姐姐要温习功课,一会儿,你就自己睡吧!”小伟挺痛快地答应着:“好,好!”妈妈走了,姐姐在隔壁温习功课,小伟觉得有点儿冷清,就撵(ni ǎn)小花猫玩。
小花猫不想玩,跑到厨房去了,小伟也跟着跑进厨房。
他见小花猫蹲在碗柜上,就去捉它。
没想到,不但没捉住小花猫,还碰翻了盐罐,“扑通”一声,盐罐掉进碗柜底下的清水盆里去了。
这可糟了!盐罐虽然没有摔碎,可是好些盐全撒到水里去了,盐罐里也灌满了水。
小伟见了直发愣:因为他发现撒进水盆里的盐渐渐地不见了,盐罐里的盐也渐渐地不见了……他急坏了,盐全“跑”了,家里可就没盐吃了。
于是,他急忙去喊姐姐:“姐姐,姐姐,不好了!”姐姐听见喊声,跑到厨房一看,就生气了:“小伟,你是怎么弄的呀?”小伟见姐姐生气了,就哭起来了:“这回,咱家的盐全跑光了。
鸣——鸣——”姐姐忙说:“好啦,别哭了,你以后要是不胡闹了,姐俎就让盐再回来。
”小伟擦着眼泪,笑了。
可他还不信,说:“盐都跑得一点影儿也没有了,怎么还能回来?”姐姐说:“你看着吧!”说看,她先把盐里的水全倒进盆里,把盐罐擦干,放到一边。
然后,把盆里的水全倒进锅里,再把炉火烧得旺旺的,使锅里的水直翻腾,直冒气…锅里的水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姐姐还是把炉火烧得旺旺的。
后来,锅里的水全干了,锅底白花花的一片。
这时,姐姐说:“小伟,你看锅里有什么?”小伟仔细一看,就喊起来:“盐!哎呀,盐又回来了!”他多高兴啊!他看见姐姐把锅端下来,把锅里的盐全装进了盐罐里,盐面白净净的,一点儿也不比刚オ少。
这时,小伟明白了:刚オ,盐是全化了,根本就。
自然没有跑掉。
现在,把盐水烧干,水变成气跑光了,就光剩下盐了。
姐姐告诉小伟:在海水里,有好多好多的益。
好些海水晒干,就能得到好些盐了。
姐还告诉他不光是海水,有的井水、湖水里也有盐;还有的盐就像石头、沙子那样,埋在地底下……小伟说:“谢谢姐姐!我知道了,盐在水里就化了,看不见了;把盐水烧干,盐又可以回来了!嗯,好多地方都有盐……”交流分享多么神奇的变化啊!把你生活中用过的小窍门搜集一下,与同学们交流交流。
透析“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新亮点

透丛析书语的蠢点学/\\\习华樾/■^-S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穆素红为了给学生提供_有价值的阅读图书,析析书京2017年“语文主题学京 习”丛书(小学)全面改版。
新版丛书的内容、.新术形式有大幅改变,特色文研更加突出,可以看出丛书在提高学生素养中的作用。
_、关出语用点,关注教学目标新版丛书强调“双线主体统合”,既有丰富的人文性,又强化语用点,回归工具性,突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编者对 每册丛书的语用点进行总结、梳理,在单元导语、文中泡泡、课后栏目中提示学习要点和教学目 标,实现一单元一得、一篇一得。
如三上《心灵的 音符》第一单元导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 风冬有雪。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丽的色彩,需要我 们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
阅读本单元文章,请注意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 用想象描写事物的,掌握写实与想象相结合的方 法。
”单元导语中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就会带着 任务去学习语言,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新版丛书注重教给学生语文技能、阅读和表 达方法。
编者精选了与语用点相配的美文,给学生 讲解范例,如学习“写实与想象相结合”的方法,丛 书选入了《石榴》一文,在重点语段中标注语用点院 在“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 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 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一段中,加“泡泡”提示学生需要掌握的语用点院 “这两句话既写了看到的,又写了想到的,这种写法叫写实和联想相结合。
”这样,提示语用点,指导 阅读方法,既方便教师教学,达成教学目标,又让 学生的学习更加扎实。
二、 增加跨学科知识,树立大语文观课标指出要“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 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 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丛书注重整合 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学生生活,开阔学生的视 野。
如选入科学小实验“会变色的花”院准备一杯 水、一朵新花,在水杯里滴入几滴墨水,把花插进 去,让学生观察花的变化。
感谢你,我的《语文主题学习》

感谢你,我的《语文主题学习》
莒南县第八小学四年级二班赵子琪
这个假期,老师发给我们四本《语文主题学习》,它们分别是《慧眼观天下》、《探索世界》、《童年的集合哨》、《守卫精神家园》这四本书。
其中《慧观天下中》的《动物与发明》吸引了我,比如根据水中的蠕虫,美国科学专门对沙塔蠕虫的生物黏合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唾液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黏合齐剂,这种高强度的仿生黏合在医疗领域应用很广,可用修复人的牙裂缝、面部骨折等。
除了在医疗领域之外,还再日常生活中用到,如修补、船底的裂缝、水下建造一些有特殊用途建筑等。
最让我感动的是《探索世界》中的《盘古开天地》,盘古牺牲了自己的肉体,化作了日月山川、江河湖海,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他不畏艰险,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还有一篇《三顾茅庐》,讲述了刘备三次去拜诸葛,二两次被拒,但他毫不放弃,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这说明刘备注重以诚待人,我十分佩服。
刘备为了能够统一国家大业,屈尊求贤,礼遇下土,不怕碰钉子,不怕路途遥远,不顾天气恶劣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懂礼仪之人必会取得成功,遇到事要有礼貌,不能莽撞,遇到困难要有恒心,不能轻易放弃。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认知,它还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做事。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不仅是我阅读理解的好帮手,更是我学习路上的好伙伴!
感谢你,我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21《大自然的声音》(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1

部编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在座的同行老师们,大家上午好!莺莺燕语,流水潺潺,冬雪簌簌,微风呢喃……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
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就为学生演绎了一首美轮美奂的大自然交响曲。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课文。
本文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联想,富有韵味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把它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课文围绕第一自然段展开,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从风、水和动物3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声音的丰富美妙。
课文结构严谨,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第六单元的学习重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课文还用生动的语言,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声音写得丰富鲜活,妙趣横生。
落实了本单元“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这一语文阅读训练要素。
二、说学情。
因为本次授课是借班上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我们对于今天上课的学生学情做了以下预测: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已经认识了大量的常用汉字,并且积累了很多识字写字的方法,并能根据学习内容随意灵活调用自己积累的方法,帮助自己更好地识字写字。
阅读方面,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能自主读懂课文,但阅读理解的能力尚浅。
学生因受年龄限制,课堂上仍以无意注意为主。
三、说目标。
依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制定了本课时的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妙、奏”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3个字。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了解课文的写法特点。
2.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抓住重点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
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
能展开想像写一写风先生还去过哪些地方,发出怎样的声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物语大自然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
走进大自然,那美丽的风景让人陶醉,那盎然的生机让人激动……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它等待着我们用心去倾听,去感受。
阅读时,请你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体会修辞手法的效果,学习“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1.海底世界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都没有呢?也不是。
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
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jiū)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发出警报。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的。
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
就拿大家族海藻来说,从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单细胞硅(guī)藻、甲藻,到长达几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种。
海底有山峰,也有峡谷。
这里富含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智慧乐园古人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在读书时要动脑筋思考:书上讲的是否真有道理?你可以经过思考、联想、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举出相反的例子反驳书中的观点,这样,你才能真正学会读书。
如何抓住中心句,概括内容要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仅需要了解这篇文章的结构,还要知道这篇文章的构段方式。
如果能够理清文章结构以及每一段的构段方式,就能更好地概括文章的内容。
如《海底世界》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开头和结尾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其余段落都是围绕中心句展开说明的。
如第三自然段第一句“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就是本段的中心句,这一段就是围绕这句话具体写出了海底各种动物的活动特点。
找到中心句后,我们就可以把每一段的中心句连起来。
比如《海底世界》这篇文章的内容可以这样概括:本文通过描写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活动特点以及海底植物的形态各异等,说明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这样概括是不是就简单多了呢?另外,写一种事物的特点,如果围绕中心句写,会更加有条理。
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学习这种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2 下雪的声音※金波你听过雷声、雨声,你听过风声、涛声。
你听过下雪的声音吗?下雪的声音是微弱的,微弱得几近无声。
但是,如果你屏(bǐng)气凝神,还是会听到的。
那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啊!像春风拂面而过的声音吗?不,春风来了,倏(shū)忽又去了;下雪的声音却是黏(nián)着你的耳畔,和你亲近着。
像小鸟展翅飞逝的声音吗?不,鸟儿永远是急匆匆的;雪花旋转着舞姿翩(piān)翩而至,袅(niǎo)袅婷婷,你必然会听到那伴舞的音乐了。
当你面对满天的玉片银屑纷纷扬扬飘落的时侯,当你面对披着明净雪色的山野的时候,你似乎就会听到下雪的声音。
下雪的声音,好像有至亲好友窸(xī)窸窣(sū)窣地走来,伏在你的耳边窃窃私语,告诉你一个欣喜的消息。
下雪的声音,好像慈爱母亲的呵护,她用柔暖的胸怀拥着你。
啊,下雪的声音,与其用耳朵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
雪,滋润着大地鲜丽的色彩,隐蔽着满野的花花草草,一旦它融化了,一个绚丽的春天就来了。
下雪的声音,春天的序曲。
阅读提示同学们,文中“像春风拂面而过的声音吗?不,春风来了,倏忽又去了;下雪的声音却是黏着你的耳畔,和你亲近着”这段话采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这叫设问,是一种修辞手法。
这样写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起到强调的作用。
3植物的睡眠你可知道,植物也需要睡眠?每逢晴朗的夜晚,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周围的植物,就会发现一些植物已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撞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起来。
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
有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着紫色小花、长着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
在白天有阳光时,它们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张开着,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
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
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地向上关闭,表示白天已经过去,它要睡觉了。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例子,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如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娇柔艳丽的花朵也要睡眠。
例如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花,每当把旭(xù)日东升之际,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憨(hān)睡中苏醒;而当タ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
由于这种“昼醒夜睡”的规律性特别明显,它才因此得名“睡莲”。
花的种类不同,其睡眠的姿态也各不相同。
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zhǒu)。
胡萝卜的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儿。
更有趣的是,有些植物的花白天睡觉,夜晚开放。
如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引诱夜间活动的娥子来替它传授花粉。
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它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而且还是一个科学之迷呢!阅读提示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娇柔艳丽的花朵也要睡眠”是过渡句。
过渡句的作用是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在今后写作文时,同学们可以多使用过渡句,这样文章前后衔接就自然了。
4植物之间的“爱”和“恨”※李晓志并不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才懂得爱和恨,植物也有“爱”和“恨”。
当然这种“爱”和“恨”不是感情的表现,而是体现在生长状况上:有的植物之间能和睦(mù)相处,有的则是“冤家对头”。
科学家经过实践证明:洋葱和胡萝卜是好朋友,它们发出的气味可以驱赶对方身上的害虫;玉米和豌豆间(jiàn)作,两者都能生长健壮,相互得益;葡萄园里种上紫罗兰,能使结出的葡萄香甜味浓;玫瑰和百合是好朋友,把它们种在一起,能促进花繁叶茂;在月季花的盆土中种几棵大蒜或韭(jiǔ)菜,能防止月季得白粉病。
英国科学家用根、茎、叶都散发化学物质的连线草与萝卜混作,半个月内就培养出了大萝ト。
相反,有一些植物则是“冤家对头”,彼此水火不容。
如丁香花和水仙花不能在一起,因为丁香花的香气对水仙花危害极大;小麦、玉米、向日葵不能和白花草、木樨(xī)生长在一起,不然会使这些作物一无所获;另外,黄瓜和西红柿,荞(qiáo)麦和玉米,高梁和芝麻等,也都不能种在一起。
研究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是一门新兴学科。
这门科学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规划城市绿化,美化环境,合理布局农作物种植。
在栽培植物时,应注意把相互有利的栽在一起,千万不要让“冤家对头”待在一处,以免同室操戈,两败俱伤。
智慧乐园文中植物之间的“爱”和“恨”分別指什么?与同伴交流一下。
5会说话的草※雷抒雁我从金灿灿的阳光下走来,仰卧在青青的草坪(píng)上矢(shǐ)车菊和狗尾草轻轻地摇曳(yè)在我的身旁。
我听见花在嬉(xī)笑,听见草在喧嚷,听见每一片叶子都在耳边歌唱……我觉得双脚变成了白色的须根,深深扎进了黑色的土壤……两只手像两片绿色的葵叶,高高地伸向太阳;一只铁青色的蝈蝈,大胆地爬在我的肩上……风啊,水啊,阳光……我是一株会说话的草我觉得我离不开你们,离不开这脚下黑色的土壤!修辞乐园同学们,在这首诗歌里,作者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如:花在嬉笑,草在喧嚷,叶子在歌唱等,像这样将花儿、小草、叶子当成人来写的修辞手法就是拟人。
诗歌中还有哪些拟人句?找一找,读一读,体会一下吧6大地的话※关登瀛假如你是种子,请到我的怀里睡,这里有新鲜的空气,软绵绵的被,你可以生根、发芽,开花、吐蕊(ruǐ)。
让枝头的果子一嘟噜一嘟噜往下坠。
假如你是飞鸟,任你在我胸前飞,这里有高远的天空,落脚的大树,清清的湖水,可ロ的野味,你可以在枝丫上筑巢,在枝头和伙伴相会,不论你唱什么歌,我总觉得很清脆。
即使你是游鱼,我也要给你足够的水如果你嫌(xián)湖小,嫌河窄,你可以沿着小溪,穿过江河,往海里飞。
即使你是小草,我也给你一定的地位,不论谁把你驱赶把你踏碎或烧成灰但你的根和籽粒,总藏在我的体内,等严冬过去春风一吹你将织成一片绿纱,送给大自然一床绿被啊,大地是我,我是大地,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的体内……想象乐园大地孕育着世间万物,她像母亲一样无私、默默地奉献。
同学们想象一下,大地还会说些什么话呢?展开你的想象,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吧!7 花开的声音※王小相燕子的翅膀听到了屋檐下的雨滴听到了小河边的风筝听到了细腰的蝴蝶听到了草棚里的黄牛听到了仓屋里的犁(lí)具听到了翻跟头的响雷听到了沉睡的蚯蚓听到了冻得发白的天空听到了交头接耳的树枝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啊修辞乐园在这首诗歌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诗歌生动形象、充满乐趣。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花开的声音谁还会听到?试着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
描写自然景色的成语鸟语花香百花齐放娓紫嫣红万紫千红山清水秀山光水色五光十色一碧千里风和日丽风清月朗银装素裹碧空如洗绿色家园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爱护。
爱护每一片绿叶、每一朵鲜花,共建绿色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遵守规则,珍惜生命,保护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运用科学知识这把金钥匙,去建设美好家园。
请大家用精读的方法读本单元的文章,并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美好的品质。
8 飞吧,海鸿※曾毓秋友人住的小楼,面临大海。
波光水色映进窗来,楼里弥漫着海洋的气息。
窗台上,常常飞来一只小海鸥,浑身雪一样的羽毛,翼尖一抹灰黑,一对光闪闪的小眼睛,偏着脑袋瞧人,那神情又机灵又乖巧。
它经常在窗台上跳跃、歇(xiē)脚。
有这个活跃的小生命在窗前,是令人高兴的,仿佛(fǎng fú)触摸到了生命的欢愉(yú)。
友人非常喜欢它,我也是。
友人和这只小海鸥结下了友情,常常为它留一勺清清的淡水,一盘青色的鲜虾,任它自来自去。
他有时还把小海鸥托在手心上喂食。
那小海鸥呢,也仿佛和他有着一种默契(qì),当他埋头工作的时候,小海鸥就在窗台上用嘴巴梳理着自己的羽毛,用光闪闪的小眼睛瞧着他。
海鸥悄悄飞来,又悄悄飞去,飞到很高很高的蓝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