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

合集下载

《2024年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调和》范文

《2024年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调和》范文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调和》篇一电影《刮痧》作为一部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背景的作品,深入展示了两种文化在交流过程中的碰撞与调和。

本篇论文将从电影的角度出发,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在这些差异中如何寻找共同点,从而实现文化的融合。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电影《刮痧》中展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

1. 价值观差异: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强调家庭、社会和谐,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自由和独立。

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在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2. 思维方式差异:中国思维注重整体、综合,重视关系和联系,而西方思维更注重分析、逻辑和实证。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3. 生活习惯差异:中西方在饮食、节日、礼仪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这些差异在电影中通过人物的生活细节得以体现。

二、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在电影《刮痧》中,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价值观的冲突:主人公在美国因刮痧疗法引发的误会,体现了中西方对健康、治疗观念的差异。

这种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理解和反应。

2. 沟通障碍: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在沟通过程中容易产生误解和障碍。

电影中主人公与美国社会的沟通困难,正是这种文化碰撞的体现。

3. 法律与习俗的冲突:在不同国家,法律和习俗各不相同。

电影中主人公因刮痧被误认为虐待儿童,正是这种法律与习俗冲突的体现。

三、中西方文化的调和尽管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和碰撞,但电影《刮痧》也展示了两种文化如何寻找共同点,实现调和。

1. 相互尊重与理解:在面对文化差异时,相互尊重与理解是实现文化调和的关键。

电影中,主人公通过了解美国社会的法律和习俗,逐渐赢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2. 寻找共同点:尽管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也有许多共同点。

电影中,主人公通过分享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让美国社会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英语论文(中美文化差异)

英语论文(中美文化差异)

英语论文(中美文化差异)英语论文(中美文化差异)一、引言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语言,对于中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中美文化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对语言和交际的影响。

二、中美价值观差异在中美文化中,价值观差异是最明显的方面之一。

中美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和社会背景,这导致了他们在价值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美国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注重个体的独立和自主性。

而中国文化则强调集体主义,重视家庭和团体的集体利益。

这种差异在语言交际中表现明显,比如在表达感谢之情时,美国人更倾向于使用“I thank you”这样的第一人称表达方式,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使用“We thank you”来强调团体的感谢之情。

2. 时间观念与未来导向美国人注重效率和时间观念,强调将时间用于创造价值。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更加注重历史和传统,对未来的展望较为谨慎。

这种差异在商务交流中体现明显,美国人常常在商务会议上强调时间管理和准时守约,而中国人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三、语言差异中美文化差异也在语言使用上得到体现。

1. 礼貌用语中美两国在礼貌用语方面存在差异。

美国人更倾向于使用直接的表达方式,比如“Please pass the salt”。

而中国人常常使用委婉的方式,比如“麻烦你帮我递一下盐”。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之间在社交场合中的不同习惯和礼貌观念。

2. 言语间断和暗示中美文化中存在着对言语间断和暗示的不同需求。

美国人更倾向于直接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喜欢在交流中保持比较连贯的语言流程。

而中国人更喜欢使用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有时候在表达上更多地依靠暗示和上下文的理解。

这种差异在商务谈判和日常社交中都能观察到。

四、沟通方式差异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中美人民在交际中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1. 非语言表达在非语言表达上,中美文化也存在着差异。

美国人更加直接和开放地表达情感,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眼神交流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中文

美国社会与文化论文中文

学习了美国社会与文化后,我对美国的传统价值观有了更深更好的理解一般而言,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共包括六个方面,即:individual freedom,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material wealth 和self-reliance, competition, hard work. 其中,前三个方面集中代表了世界各地的人们移民到美国的原因,亦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美国之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而后三个方面则是为了实现这些梦想所应付出的代价。

在美国人看来,individual freedom 和self-reliance,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和competition, material wealth 和hard work 是一一对应的。

你要想实现前一个梦想,就必须付出后边那个代价。

个性自由起源于美国祖先追求宗教信仰自由的传统。

包括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

美国的自由观"不仅指免除对肉体的约束,而且指个人有权签订契约;有权从事任何一种普通谋生职业;有权获取有用的知识;有权结婚、建立家庭和抚养孩子;受自己良心的支配崇拜上帝,以及普遍地享有历来被认为是自由和平等地追求幸福所必不可少的那些特权自力更生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但要真正享受自由就必须要靠自己。

这种观念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在与美国人交谈时,他们很少通过炫耀自己的家庭或社会关系来抬高自己;如果你要那么做了只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个孩子,一个没有自己生活的人永远只能是个孩子。

机会平等美国人永远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给别人机会;一个人在一方面犯了错误,并不剥夺他在其他方面出色的权利。

美国人认为在大自然面前,人人有生存权利,只要有力气,有能力,谁都可以获得自然,谁都可以发财当富翁;在政治上,他们主张投票箱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是说,人人有选举权;在受教育上,资产阶级进步思想家提倡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公立学校人人均可上学;运动场上,美国人也有他们的标准,只要有体育才能和技术的人,都可以参加竞争;在社交场合,美国人喜欢平等待人,也喜欢被别人平等相待,摆架子、高人一等的表现为人们所不取;在官兵关系方面,美国人认为,官兵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指挥官不能向士兵摆资格,不能把权威当宝杖使用;在宗教方面,美国人认为人人有信仰宗教的权利,只要是新教徒,不要经任何神职人员作中介,都可以与上帝相通。

“英美社会与文化”课程论文

“英美社会与文化”课程论文
This reluctanc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s an unfortunate quality in some ways, since it tends to give the impression of coldness, and it is true that the English are not noted for their generosity and hospital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perfectly human behind their barrier of reserve, and may be quite pleased when a friendly stranger or foreigner succeeds for a time in breaking the barrier down.
British generally don’t show their own inner world to others and this feature is very evident in the upper classes of society. It is difficult to know a reserved person: he never tells you anything about himself, and you may work with him for years without ever knowing where he lives, how many children he has, and what his interests are. English people tend to be like that.

浅谈中美文化存在的差异论文

浅谈中美文化存在的差异论文

浅谈中美文化存在的差异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作为具有代表西方文化的美国与我国建立越来越密切,由于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中美的社会关系,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风俗和社会礼仪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美国文化主张谦虚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荒诞粗俗。

因此,研究文化差异,研究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略的问题。

关键词:中美差异文化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政治的多元化的发展,各国的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然而文化是沟通各国之间的桥梁,但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的文化特点也不相同,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历史性,呈现了人类的一笔珍贵的财富。

中美文化是人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美文化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时善意的言谈会使对方尴尬无比,礼貌的举止会被误解为荒诞粗俗。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

但对美国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了。

在美国,人们崇拜个人奋斗,尤其崇为个人取得的成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与赞美。

但是中国人却很谦虚,不喜欢张扬性格。

文化障碍的确会影响跨文化交际。

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2价值观与道德观的差异2.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①美国人的个人荣誉感美国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崇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

美国人的这种个人荣誉感与其崇尚的个人奋斗不无联系。

在美国人看来,个人荣誉的取得是建立在个人奋斗的基础上的。

没有个人孜孜不倦的勤奋努力,就不会有所成就,当然也就谈不上荣誉感。

因此,在他们取得荣誉后,他们会毫不掩饰的加以炫耀,而不是“深藏不露”。

以至于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美国人是毫不谦虚的。

②中国人的谦虚谨慎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摘要:姓名作为重要的语言现象之一,蕴含了一定的文化特征。

通过比较中西方姓名的不同可以探源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同时在全球化跨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今天,姓名这一语言现象本身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互识和文化的多样性。

关键词:中西文化;姓名;文化内涵;文化差异;文化融合姓名是个人区别他人独一无二性的体现同时又展现了人与人社会背景文化间的联系。

姓名与文化关系紧密,不同的文化特征及观念决定了姓名观念及特点的不同,这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姓名的基本构成及其组成形式中西方(指英语国家)在姓名的组成部分和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当代中国的姓名构成方式主要是:姓+(辈份名)+名。

其中辈份名在中国有些家庭中已不存在,只有姓+名。

当代西方的姓名构成方式为:名+(中名)+姓。

中名可以由一个名构成,同时也可以多个名组成中名。

二、中西方姓名存在的主要差异1.姓名构成顺序的差异中国的姓/名排列顺序是先姓后名,而西方国家的顺序则为先名后姓。

比如李小龙,姓是“李”,名是“小龙”;HarryPotter中Potter 是姓,放在名Harry之后。

2.姓名构成成分的差异在构成成分上,中国与西方存在的唯一区别就在于中名的命名要求上。

在古代中国,中名一般都是辈份名,族兄弟采用同一字或同一汉字偏旁,同族不同辈分用不同的字表示。

比如清代皇帝雍正这一辈皇子的名字,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如胤祖、胤祺、胤提等。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现在中名的这一要求已被渐渐淡化了。

在西方姓名中,中名多为母亲的姓,后来也渐渐发展到借用其他亲属或钦佩的人的名。

比如英国王妃凯特的女儿取名为CharlotteElizabethDiana中Elizabeth就是为了纪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中美文化差异论文: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论文: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论文:浅析中美文化差异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而引起的经济、技术乃至政治、法律制度等文化领域参差不齐。

虽然说经济全球化让各国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小,但每个国家和民族所拥有的那些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逐步形成并世代保持的传统,仍旧以最纯粹的形式保留下来。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融合体,近年来两国在文化上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将这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国家进行对比,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美国的文化,并重新审视中国五千年来积淀下的文化传统。

一、中美文化宏观比较(一)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我认为,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差别是两国最主要的差别。

在这里首先引入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定义。

集体主义,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体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

[1]个体主义,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于个人对自我利益和幸福的不断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此在社会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的幸福和需要。

[2]中国流传了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重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强调集体主义、权利差距和团体内部和谐。

在天地之间人为贵,江山社稷以人为本。

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他们的思想核心分别是“仁”、“性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把人为的等级统治秩序同自然的血缘和亲属关系柔和为一,维护着整个社会的有序运作。

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文化历史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认为人为其自己的目的而活着才有意义的价值观念,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个性解放,都决定了美国浓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奋斗、自主、独立,以自我为核心。

这些观念充斥着美国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其价值观念体系的灵魂。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人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人应当顺从自然规律和对自然的膜拜,世间万物都是一个统一体,而且大自然有生命且有灵性。

美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美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美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论文关键词】美国文化产业现状全球化文化发展政笼文化市场【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文化产业有了新的调整和计划n本文对目前美国丈化产业的现状进行简要的介绍?特别是对在全球化语境中的美国又化产业未来发展政策进行分析?这对于我们了解与学习国外经验?从而借鉴并确定自己又化产业的发展是有一定帮助的。

前不久,美国的一些金融巨头,媒体大腕,以及文化产业的大鳌鱼.包括好莱坞几家大公司的头脑们,以及媒体,信息和传播界的知名人物,在美国联邦人文基金会和联邦艺术基金会的支持下,召开一次大型秘密会议就当前的美国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民对于未来几年的发展计划精心策划根据一些参加会议的学者们的汇报,本人仅将有关重点总结整理.以供国内有关人士和部门参考借鉴z}世纪:断技术时代的美国文化产业正如美国一些学者指出那样,当今21世纪的美国资本主义已经完成了被马克思理论化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而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新型的阶段即技术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金融,资本.科学技术,同信息一娱乐业结合在一起,彻底地改变现代人生活的环境,方式与习俗等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讲,目前的后工业技术资本主义的新形式,导致了两个相互对立的结果政府传统的控制和影响力的衰减和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影响力的扩大.跨国公司和统治集团结盟之后的势力/实力的加强,与民族国家及其附属机构的势力/实力的削减麦克斯霍克海姆的话:“任何人要讨论资本主义.就必须讨论全球化r如果不讨论资本主义的重构,就不得不要对资本全球化进行设计’技术和文化已经成为当今全球资本主义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影响作用已经发展到全人类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也正是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技术与文化形成了当今最大的和最活跃的文化工业与产业,按照美国某些学者的定义,新技术指的是充斥于工作、教育、有效、社会交际、政治与文化中的信息与娱乐相结合体的各种表现形式不能仅仅认为它单单局限在信息技术.实际上它包括传播、新媒体和多媒体、娱乐、知识、信息等多种文化范畴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对于人类劳动与休闲方式的重新建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美国西进运动看当前中国的西部大开发
一.导言:说起西部大开发,我们可以联想到美国的西进运动,和中国的西部大开发。

众所周知,美国的西进运动巩固了国际地位,扩大了美国的版块,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发展了美国政治与社会的民主意识。

美国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中国西部大开发已经过去十年了,让我们看看,两国开发的过程,美国与中国到底发展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二.正文:
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是指美国东部居民向西部地区迁移和进行开发的群众性运动。

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始于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早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向西移民的活动就开始了。

南部的奴隶主、北部的土地投机商和贫苦的老百姓,都希望在西部获得土地。

英国政府为了把殖民地人民限制在能够控制的地方,于1763年颁布了禁止移民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公告令。

独立革命粉碎了这一规定。

美国独立之后,美国的西进运动才变得更加积极和有计划,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

纵观美国将近一个世纪的西部开发过程,成功是显著的,不仅是对于西部,同时对于整个美国来说都是成功的。

之所以西进运动能够得到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

美国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

一是在土地政策方面,联邦政府颁布了在西部建州的程序和规定,对西部开发和经济稳定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还颁布了居民获得土地的政策,为农民取得土地和进行农业开发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使美国能够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农业大国;二是在移民政策方面,联邦政府依法规定人们可以向西部自由迁徙,使得群众性的大规模“西进运动”得以蓬勃发展,国外移民也大量来到美国,为美国的西部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三是在基础设施开发政策方面,美国在“西进运动”中非常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重视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大大推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为当时的“西进运动”提供了便利;四是在扶持教育发展的政策方面,西部地区建立的每个州都可为兴办一所公共学院提供一片土地,当时美国总统杰斐逊还设计和制定了一项包括初级、中级学校直至州立大学在内的宏大的教育制度。

州立大学先后在南部和西部各州建立,并且开展免费教育。

与此同时,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影响下,美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1860年以前,美国共发布了3.6万项专利,对美国西部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从内战结束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内战结束后,美国政治上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第二次产业革命也迅速兴起,美国开始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这一时期的“西进运动”是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开发。

从二战结束到上世纪80年代,也可以说持续至今,主要是以科技开发为主的深度开发时期。

在这一时期,美国率先发生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技术、生物技术和空间技术为重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美国西部充分利用其在科技革命策源地的地理优势,以科技开发为主体,运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极大地促进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美国整个经济的繁荣,有力地支持了美国知识经济的发展。

美国的“西进运动”是在自由市场经济和领土扩张的背景下,以大规模人口迁移为基础,以交通运输业为先导,以农牧业为主要产业指向,以增长中心带动区域开发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

美国“西进运动”的结果,完成了美国东西部地区之间政治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促成了美国近代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知识革命,培育了美国人民的拓荒精神,特别是美国在西部大开发中所体现出的不畏艰苦、不怕牺牲、意气风发、不断寻找新的土地、新的财富的“牛仔精神”、边疆精神,后来成为美国人一往无前、豪迈乐观、勇于开拓、探索不止的整个民族的精神。

总之,美国通过“西进运动”,在200多年中开发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并在这些土地上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农业、畜牧业、工业,这对使美国成长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所以说,没有“西进运动”,也就没有今天的美国。

美国在长期的“西进运动”中,成功地实施了西部大开发,这对美国的经济繁荣乃至知识经济的出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应该是从2000年算起,到2011年应该是有11年的时间了。

在这个时间里,西部大开发的成绩首先体现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包括国家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其中公路建设,现在西部地区通车里程已经超过了7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过了1万公里,三分之二左右都是西部大开发以后建成的。

交通设施包括民航机场,一些枢纽机场的改建扩建和支线机场的建设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铁路、水运航道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还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自来水管网、天然气设施以及垃圾的处理等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第二方面的成就就是,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得到了明显的加强。

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及天然林保护,这些重大项目对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还有一项成就就是,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势头。

最可喜的一项成就,就是西部地区从各级政府到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以及改革开放的意识不断地增强。

当然,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的任务,所以说目前看来有些原来
存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去解决。

这些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还是存在的。

第二 ,我们西部地区内在的发展能力特别是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产业发展包括我们如何利用西部的资源优势培育一些特色优势产业,目前来看是任重而道远。

特别突出的是西部地区一些资源性产业,产品的链条不长,深加工的能力不强,在这方面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第三 ,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很大成就,但仍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西部地区的公路乃至铁路的路网密度还不够大。

西部地区的公路乃至铁路的路网密度还不够大,西部地区省与省之间的公路连接,特别是西部地区各省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公路主干道的连接还存在着问题,有不少路在某些省内是高速公路或者是快速公路,而在省际之间的连接上就有断头,影响着这些公路效益的发挥。

西部地区现在有些县还没有与快速公路相连接,通乡公路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而东部地区在这方面要比西部地区做得好得多。

从不同的方面来看,10年来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与全国发展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开始扭转,开局良好。

但调研中也发现,西部大开发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对政策进行调整。

一是部分政策力度不够。

一些政策符合实际情况,取得了一定实效,但力度不够,这是西部大开发政策执行中比较突出和带有共性的问题。

如投资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建设资金缺口大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量有明显增长,但在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盘子中的比重变化不大。

二是一些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些政策在设计中存在不足,执行过程中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取得预期效果,需要进一步完善。

美国西进运动为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西部大开发要以交通运输为先驱,抓紧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同时依据区域特点和优势,国家经济技术水平和宏观经济需要正确的产业导向;要制定正确的土地政策,重点保护耕地和森林资源,树立集约型的发展战略思想,坚持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科技和教育,改变教育现状,增加教育投资,完善培养模式,为西部发展提供创新性人才,坚持引进科技并将其加以吸收利用,最后走是自主发展创新
的道路;要重视发展过程中随时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着力解决失地农民,移民安抚以及社会收入差距拉大等各种内部问题,保持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安定。

三.参考书目
《广东工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讲义-美国社会与文化》主编:冯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