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加工机械安全要求
激光机机作业指导书

激光机机作业指导书标题:激光机机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激光机是一种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
为了保证激光机的正常运行和操作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机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激光机的日常维护、安全操作、故障处理、加工参数设置和环境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日常维护1.1 定期清洁激光机的外壳和内部零部件,防止灰尘和杂物堆积影响机器正常运行。
1.2 定期检查激光器、光学系统和冷却系统,确保各部件正常工作。
1.3 定期更换激光器和光学系统的耗材,如镜片、滤波器等,以保证加工质量。
二、安全操作2.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等。
2.2 操作人员需接受相关培训,熟悉激光机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
2.3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部或其他物体伸入机器内部,以免造成伤害。
三、故障处理3.1 当激光机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3.2 维修人员应按照激光机的维修手册进行操作,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3.3 维修完成后,需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确保激光机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四、加工参数设置4.1 在进行加工前,需根据加工材料的种类和要求,设置合适的激光功率和加工速度。
4.2 合理选择激光聚焦点的位置和焦距,以确保加工效果和精度。
4.3 定期检查激光机的加工参数设置,根据实际加工效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环境要求5.1 激光机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高温影响。
5.2 操作人员应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堆积影响激光机的正常运行。
5.3 激光机的周围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结语:通过本文的激光机机作业指导书,操作人员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激光机的日常维护、安全操作、故障处理、加工参数设置和环境要求等内容,从而保证激光机的正常运行和加工效率。
希望所有操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激光机的安全运行和加工质量。
激光焊接机器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激光焊接机器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激光焊接机器人已经成为工业产品生产和制造的主要工具之一。
然而,这种高科技设备可能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制订行业规程,以确保操作工人的安全,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寿命。
操作前的检查事项在进行激光焊接机器人的操作之前,必须进行以下检查事项:•检查机器人的操作面板和程序控制的完整性。
确保机器人的处理逻辑符合标准操作程序。
•检查机器人的光路和激光器的符合性。
确保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波长能够实现对工件的理想加工。
•检查激光焊接机器人的机械结构。
确保该设备的各部件堵塞或损坏,以及传动系统(电线、气管等)完好无损。
操作规程下面列出了操作激光焊接机器人时,必须遵守的规程:1.戴上防眼镜或面部防护罩。
激光光束可能会伤害人眼,因此必须穿戴好适合的防护工具,在正式进行任何焊接之前进行测试。
2.保持机器人操作平稳。
在进行焊接之前,机器人必须平稳地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保持足够的稳定,以防止对工件造成损坏或伤害。
3.严格遵守焊接工艺规程。
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设备的激光输出规程和操作工艺流程,确保焊接作业的稳定性和质量,而且不会影响周围环境。
4.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
操作人员必须时刻监控设备运行状态,避免设备的故障和损坏。
保养规程为保持激光焊接机器人的性能和长寿命,必须执行以下保养规程:1.小心轻拿轻放。
当操作完激光焊接机器人后,务必要小心地拿起,轻放回原来的位置。
2.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使用激光焊接机器人之前或之后,必须准确地记录设备的状况(例如,激光输出功率等)。
同时,还要随时进行设备的维护,以保持设备的正常状态。
3.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
如发现设备的机械部分受到了损坏或浸润,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的相关部分。
另外,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很重要,这样可以使设备处于最佳状态,避免出现问题或故障。
4.坚持定期清洗设备。
在设备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积累灰尘和杂物,需要定期进行清洗。
激光切割安全规定最新(3篇)

第1篇一、引言激光切割作为一种高效、精准的切割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塑料、木材等材料的加工领域。
然而,激光切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激光辐射、火灾、爆炸等。
为确保激光切割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安全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从事激光切割加工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激光切割机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人员、管理人员等。
三、激光切割设备安全要求1. 设备应具备以下安全性能:(1)激光防护:激光切割机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激光防护装置,如激光束遮挡、激光束警示、激光束紧急停止等。
(2)电气安全:设备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元件,并具备可靠的接地措施。
(3)机械安全:设备应具备安全防护装置,如急停按钮、安全栅栏等。
2. 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四、激光切割操作人员安全要求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激光切割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2. 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3.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以下操作规程:(1)启动激光切割机前,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确认激光防护装置完好。
(2)操作过程中,严禁直视激光束,以免造成眼睛损伤。
(3)操作过程中,严禁将身体任何部位置于激光束飞行光路中。
(4)设备运行过程中,严禁擅自离开岗位或托人待管。
(5)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及时排除故障或上报主管人员。
五、激光切割工作环境安全要求1. 激光切割机应放置在通风、干燥、清洁的环境中。
2. 工作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激光切割机的危险。
3. 工作区域应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确保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扑灭。
4. 工作区域应保持整洁、有序,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六、激光切割废弃物处理安全要求1. 激光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
2. 处理废弃物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激光切割加工注意事项

激光切割加工注意事项激光切割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加工技术,它凭借其高精度、高效率和灵活性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进行激光切割加工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1. 安全保护:激光切割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激光辐射和高温热量,操作人员必须戴上适当的防护眼镜、手套、防爆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激光对人体造成伤害。
同时,切割区域周围要设置防护栏杆,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2. 材料选择:激光切割适用于大部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但对于某些高反射率和吸收率高的材料,需要采取特殊措施或改变切割参数。
切割材料时要注意其融点和熔化性,避免产生熔渣或气泡。
3. 切割速度和功率选择:切割速度和功率直接影响切割质量和效率。
一般来说,对于薄板材料,应选择较高的切割速度和较低的功率,以避免过度焦化;对于厚板材料,应选择较低的切割速度和较高的功率,以保证切割质量。
4. 雷射辐射防护:激光切割机的设备和操作区域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雷射辐射防护标准,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操作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激光器的工作状态和漏光情况,确保激光切割机的安全运行。
5. 定位和对位:在切割之前,要准确地定位和对位工件,以确保切割的准确性和精度。
可以采用相机定位、机械触发器或激光指示器等方式进行对位,在保证工艺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切割效率。
6. 气体选择和气体压力控制:激光切割中需要使用助剂气体来冷却和清除切割区域产生的灰尘和熔渣。
选择合适的气体类型(如氮气、氧气、惰性气体等)和适当的气压,以获得最佳的切割效果。
气体系统要保持清洁,定期检查气路是否漏气。
7. 定期维护保养:激光切割机的各个部件和系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特别是光学系统需要定期清洁和校准,以提高切割质量和延长设备寿命。
8. 废料处理:激光切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和废气,包括切割渣、废气和废水等。
这些废料要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处理,遵守环保法规和相关规定,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激光切割机安全操作规程

激光切割机安全操作规程激光切割机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设备,但在操作过程中如果不遵循安全规程,可能会对操作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的伤害和损坏。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以下激光切割机安全操作规程:一、操作前的准备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激光切割机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
2、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好,各部件是否松动,光路是否正常。
3、检查工作环境是否整洁,通风是否良好,无易燃、易爆物品。
4、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5、检查激光切割机的电源、气源是否正常,水箱水位是否符合要求,水温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二、设备启动1、打开总电源开关,等待设备自检完成。
2、打开激光切割机的控制系统,进入操作界面。
3、打开激光发生器的电源开关,等待激光发生器预热完成。
4、打开气路阀门,调整气体压力至规定值。
5、启动冷水机,确保水温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三、加工操作1、将需要切割的材料放置在工作台上,调整好位置和夹紧方式,确保材料在切割过程中不会移动。
2、根据加工要求,在控制系统中设置好切割参数,如切割速度、功率、焦距等。
3、点击“开始切割”按钮,激光切割机开始工作。
在切割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机处理。
4、切割完成后,关闭激光发生器、气路阀门和冷水机,等待设备冷却后再进行清理和维护工作。
四、安全注意事项1、严禁在激光切割机运行过程中打开防护门,以免激光对人体造成伤害。
2、操作人员应避免直视激光束,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眼镜。
3、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得触摸运动部件和光路系统,以免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4、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废气应通过通风设备及时排出,以保证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
5、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如急停按钮、防护门联锁装置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6、设备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通知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严禁私自拆卸和修理。
激光切割机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激光切割机安全操作规程激光切割机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切割设备,但由于其激光功率高、切割速度快等特点,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操作。
下面是激光切割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激光切割机的安全环境要求1. 激光切割机应放置在通风良好、无易燃物品和爆炸物的地方。
切割机周围不能有可燃材料,如木材、纸张等,以免发生火灾。
2. 工作区域内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牌,标识明确的安全警示语,提醒工作人员要注意安全。
3. 工作区域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和操作者的安全。
4. 应设置专人负责激光切割机的使用和维护,确保操作者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激光切割机的操作规范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激光切割机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2. 在开始操作之前,应检查切割机的电源是否正常,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3. 激光切割机使用过程中,不得擅自更改设备的工作参数,如功率、切割速度等。
如需调整,应由专人进行,并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4. 激光切割机工作期间不得随意触摸设备,应尽量保持安全距离。
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头、身体等部位靠近激光束,以免发生伤害。
5. 激光切割机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有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专人进行维修。
6. 激光切割机操作完成后,应及时关闭电源,清理工作区域并保持整洁。
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三、激光切割机的防护措施1. 在切割过程中,应使用良好的防护眼镜,避免激光直接照射到眼睛,以免造成视力损伤。
2. 工作区域应设置特殊的防护隔离门,确保非工作人员无法随意进入工作区域。
3. 切割机应安装保护罩,以防止激光直接照射到外界人员或非目标物体上,造成伤害或事故。
4. 当激光切割机需要维修或清理时,应先切断电源,禁止开启激光切割机,以免误触激光束造成伤害。
5. 操作激光切割机时,应穿戴齐全的防护服,防止激光伤及皮肤。
激光加工机械 安全要求

激光加工机械安全要求激光加工机械是一种高科技精密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加工、3D打印等领域。
在使用激光加工机械时,由于激光具有强大的能量,因此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要求,以确保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本文将就激光加工机械的安全要求进行介绍。
保护设备的外围激光加工机械在工作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激光能量,因此需要在设备周围建筑物上设置有效的防护措施。
根据国内有关标准的规定,激光加工机械的机房门口和周围的防护面应采用可视光、红外线和激光波段的保护措施。
激光加工机械操作员的安全要求在使用激光加工机械时,有些操作员可能会对此设备了解不清楚,因此需要对操作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控制工具的能力。
建议在操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巡检,确保激光能量传输部件的完整性,以及依据代码进行设备的锁定和标志。
操作过程中,操作员应注意遵守以下注意事项:佩戴全套防护装备激光能量非常强大,如果触碰到皮肤和眼睛,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因此,在进行激光加工过程时,必须佩戴全套防护装备。
操作面板的安全操作面板上的按键、开关、旋钮和指示器要进行良好的维护。
维修时,只有授权人员才能操作,而且必须遵守维修程序,并在完成后进行测试。
确保工作区域安全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区域的安全规定,避免其他人员无意间靠近激光加工机械,防止产生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开展相应的维护工作激光加工机械在工作中,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否则会给设备和操作员带来不安全的风险。
在维修单元和连接电源前,一定要将电源关闭,并在维修或更换完单元后再将电源开启。
建议按照设备使用手册规定要求制定维护计划,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保持在良好的运转状态。
总结在操作激光加工机械的过程中,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操作误区的情况下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进行激光加工机械操作前,务必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以保证操作员具有必要的安全意识。
同时,在进行操作时要注意佩戴全套防护装备,保护周围环境和设备。
使用激光加工设备的危险和安全防护(三篇)

使用激光加工设备的危险和安全防护激光加工设备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高能量激光束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必须加强对激光加工设备的危险性认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危险激光辐射激光加工设备产生的激光束是高能量、高密度的辐射,对人体和设备都具有潜在的危害。
激光束可以直接进入人眼,引起视网膜的损伤甚至失明;同时,激光束也能穿透人体皮肤,并对内部组织造成损伤。
因此,正确使用激光加工设备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安全防护措施1. 屏蔽和防护措施激光加工设备应设置合适的固定屏蔽,以防止激光辐射向周围环境辐射。
同时,工作区域应设置防护门和安全警示标识,确保只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才能进入工作区域。
2. 个人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激光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确保个人的安全。
同时,气体检测器也应在工作区域内设置,以及时检测有害气体。
3. 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掌握激光加工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过程中应避免直接观察激光束,以免对视力造成伤害;同时,应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身体接触激光辐射。
4. 紧急停机装置激光加工设备应配备紧急停机装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止激光加工过程。
操作人员应熟悉紧急停机装置的使用方法,并随时保持警觉。
5. 定期检查和维护激光加工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防护设备如固定屏蔽、防护门等也需要定期检查,保证其完好可靠。
6. 防火措施激光加工设备产生的激光束具有高温、高能量特性,容易引起火灾。
因此,工作区域内应配备合适的灭火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
紧急救援措施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应当迅速采取紧急救援措施,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常见的紧急救援措施:1. 眼部受伤:如果激光束直接射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洁的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及时就医。
2. 皮肤烧伤:如果皮肤被激光束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并及时就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加工机械安全要求(GB/T18490-2001)前言本标准的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等效采用了ISO 11553:1996《机械安全激光加工机械安全要求》,结合国内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点改变:1.在标准的技术要素方面,删去了原标准的附录A“防护装置”,因为其内容包含在根据IEC国际标准IEC 60825-4:1997《激光产品的安全第4部分:激光防护装置》制定的另一个国家标准中。
2.在标准的概述要素方面,删去了原标准的引言,因为该引言说明的是欧洲机械安全标准的情况,与本标准技术内容关系不大,故将其删去;同时将引言中有关适用范围的部分移至第1章“范围”中。
3.在标准的一般要素方面,根据国内具体情况,将标准名称修改为《激光加工机械安全要求》;将原“引用标准”一章中所列的标准修改为相应的国家标准。
因此,在本标准的正文中有关的地方在文字叙述上都做了相应的修改。
4.在标准的修充要素方面,删去了原提示的附录D:“参考文献”。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激光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世孝、吴爱平、卢永红、李严。
ISO前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各国家标准组织(ISO成员)的世界性联合体。
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一般是由ISO技术委员会完成的。
每一个成员组织只要对技术委员会确定的项目感兴趣,都有权派代表参加该技术委员会。
与ISO有联系的国际组织、政府机构与非官方组织,也可参与其工作。
在电工标准化的所有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进行密切的合作。
为技术委员会所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要分发给各成员组织以便投票表决。
在投票的成员团体中至少得有75%的成员投赞成票,该草案才可作为国际标准出版。
国际标准ISO 11553是由ISO/TC 172:“光学与光学仪器”中的SC9:“光电系统”,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TC 123:“激光器和激光有关的设备”以及IEC/TC 76:“激光设备”合作共同制定的。
附录A 是本标准的一部分。
附录B、附录C和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1 范围本标准提出了有关激光加工机械的危险,规定了与辐射危险及被加工物料危险有关的安全要求,并规定了这类设备的制造者应该提供的资料。
本标准适用于用激光对材料进行加工的机械。
本标准不适用于特意为下列应用制造的激光产品或者包含激光产品的设备:——照相平板印刷术(photolithography);——立体光刻照相术(stereolithography);——全息术(holography);——医学应用(medical applications(per IEC 60601-2-22));——数据存储(date storage)。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893—1982 安全色GB 2894—1996 安全标志(neq ISO 3864:1984)GB/T 5226.1—1996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eqv IEC 60204-1:1992)GB 7247—1995 激光产品的辐射安全、设备分类、要求和用户指南(idt IEC 60825:l984)GB/T 15706.1—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eqv ISO/TR 12100-1:1992)GB/T 15706.2—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eqv ISO/TR 12100-2:1992)IEC 60825-4:1997 激光产品的安全激光防护装置3 定义本标准采用GB/T 15706.1—1995、GB 7247—1995的定义及下列定义。
3.1 机械(机器)machine由若干个零、部件组合而成,其中至少有一个零件是可运动的,并且有适当的机械致动机构、控制和动力系统等。
它们的组合具有一定的应用目的,如物料的加工、处理、搬运或包装等。
3.2 激光加工机 laser processing machine包含有一台或多台激光器,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功率使至少有一部分工件融化、气化,或者引起相变的机械(机器),并且在准备使用时具有功能上和安全上的完备性。
3.3 (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maintenance为了保证产品预定的性能,在给用户的文件资料中所规定的调整或者程序的执行,这些调整或程序是要由用户来完成的。
注:例如包括消耗品的再补充与清洁。
3.4 制造者manufacturer装配激光加工机的个人或者组织。
如果激光加工机是进口的,则进口商承担制造者的职责。
负责调整、改进加工机的个人或者组织也被看作是制造者。
3.5 改进modification使激光加工机能以不同于原设计的方式加工物料的改造,或使激光加工机能对不同于原设计加工对象的物料进行加工的改造,或者影响激光加工机安全性能的改造。
3.6 加工区process zone激光光束与工件物料相互作用的区域。
3.7 生产production激光加工机按设计被使用的阶段,这包括下述操作:——装入与卸下要加工的部件/或物料;这一操作或全自动,或半自动,或者是手动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只有激光光束工作,或者激光光束与其他器具共同工作。
3.8 检修service(故障检修)(corrective maintenance)在制造者检修说明书中所陈述的调整或其程序的执行,它可能会影响产品的性能。
注:例如包括故障诊断、设备拆开与修理。
3.9 组件subassembly激光加工机固有性能所要求的组成部分。
按照GB 7247,一个组件可能属于一个激光类别。
3.10 工件workpiece预定要加工的物料;激光光束的目标靶。
4 危险本章概述了用激光加工物料时有关的各种危险。
4.1 固有的危险激光加工机可能导致下列危险(见GB/T 15706.1):a)机械危险;b)电气危险;c)噪声危险;d)热危险;e)振动危险;f)辐射危险;例如包括:——直射或反射的激光光束导致的危险;——离子辐射导致的危险;——由例如闪光灯、放电管或射频源发出的伴随辐射(紫外、微波等)导致的危险;——因光束作用使目标靶发出二次辐射(其波长可能不同于该光束波长)导致的危险。
g)材料和物质导致的危险;例如包括:——激光加工机使用的制品(例如激光气体、激光染料、激活气体,溶媒等)导致的危险;——光束与物料相互作用(例如烟、颗粒、蒸气、碎块等)导致的危险;——火灾或爆炸;——用于促进激光与靶相互作用的气体(见5.3.3)及其产生的烟雾导致的危险;这包括爆炸、火灾、中毒和氧缺乏。
h)机器设计时忽略人类工效学原则而导致的危险。
4.2 外部影响(干扰)造成的危险激光加工机的工作环境及其电源状态可能使加工机工作不正常而导致危险状态,有必要让人进入其危险的加工区。
环境干扰另外还包括:——温度;——湿度;——外来冲击/振动;——周围的蒸气、灰尘或其他气体;——电磁干扰/射电频率干扰;——断电/电压起伏;——不能胜任的硬件/软件的兼容性与完整性。
4.3 本标准涉及的危险只有辐射导致的危险,以及激光与物料相互作用导致的危险才是本标准要论及的危险。
有关其他危险的资料见附录A。
5 安全要求与措施5.1 一般要求制造者应该保证激光加工机的安全性能,或者给出有关加工机的:——危险鉴别与分析;——安全措施的实施;——安全措施的确认与验证;——为用户提供适当的资料。
根据对危险的鉴别(见 5.2),在激光加工机设计与制造阶段就应把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包含进去。
下述要求应该给予满足:a)每一个制造者都应该遵守本章规定的安全要求与防护措施;b)安装人员应该对激光加工机——包括组件——的整体一致性负责;注:即使制造者与顾客/用户是同一法人实体,这些要求也适用。
这些措施应该考虑到第4章所列的每一种危险,危险分析的结果及其资料见附录A和附录B。
5.2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应该在下列情况下进行:a)激光加工机从设计制造、应用到维护检修的各个阶段,见GB/T 15706.1;b)负责改进的人员或组织对加工机进行每一次改进之后。
风险评价包括但不局限于下述内容:a)在4.1和4.2中列出的危险;b)危险区,特别是与激光系统、激光光束路径、光束传输系统、及加工区有关的那些区域;c)在4.2中列出的“干扰”。
风险评价的结果应该及时地用文件表示出来。
5.3 修正措施的实施安全防护措施,正如5.3.1~5.3.3所规定的,应该在激光加工机设计与制造阶段就包含进去。
5.3.1 激光辐射危险的防护5.3.1.1 概述在生产期间(不管正常与否),应该排除人员受到1级可达发射极限(AEL)以上激光辐射照射的可能性。
维护时则应该避免人员受到3A级可达发射极限(AEL)以上激光辐射的照射。
为了做到这一点,应该符合下列要求:a)应该采取工程上的措施,如GB 7247和GB/T 15706所规定的,以防止人员未经许可就进入危险区。
b)如果在加工机运转的同时人员不得不在危险区内停留(例如检修期间),则该加工机应该装备有能直接控制加工机运行、光束方向和光束挡块的装置。
c)保护装置,像光闸、挡板、光束耗散器件、自动停机机构、阻滞器件等,其设计应该符合GB 7247和GB/T 15706的规定要求。
如果这两个文件的要求含义模糊或者有差别,则上述a)和b)的要求是具有决定性的。
d)一个保护装置,或者同一保护装置可以用来对一种以上的危险同时提供保护。
另外,要求c)中的保护装置还应符合IEC 60825-4规定的要求。
5.3.1.2 生产期间的防护主要危险区通常是加工区。
在正常生产期间,当激光辐射超过1级AEL时,应该有一个或多个防护装置防止人员进入加工区。
危险分析应该说明要采用的防护是哪一种类型的,是局部保护还是外围保护。
局部保护是使激光辐射以及有关的光辐射减小到安全量值的一种防护方法——例如借助于固定在工件上光束焦点附近的套管或小块挡板——而不用把工件、工件支架和/或加工机运动系统全封闭起来。
外围保护是通过一个或多个远距离挡板(例如保护性围栏)把工件、工件支架以及加工机,通常是大部分的运动系统封闭起来,使激光辐射以及有关的光辐射减小到安全量值的一种防护方法。
保护的种类取决于几个因素,例如:——光束相对工件的传输方向(固定的或可变的);——激光加工机的工作类型(切割、焊接、表面改性等);——待加工工件的材质、形状及表面状态;——工件支架;——加工区的能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