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作业答案.doc
国开质量管理形考作业答案

国开质量管理形考作业答案试题1朱兰对质量管理的基本定义︰质量就是适用性的管理,市场化的管理。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标准是组织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依据,其制定的对象通常是重复出现的事物。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3组织的方针目标应通过层层分解.展开成部门、车间、班组和全体员工的奋斗目标,这种自上而下逐级展开,可运用矩阵图工具。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4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管理的通用模型,用于持续改善各项工作质量。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5现场管理的“三现主义”指的是现场、现物和现实,指一切要从现场出发,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的对策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6目视管理要注重实效,是否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不属于判定其效果的原则。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7QC小组活动起源于美国。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8当QC小组成员发生严重分歧时,应优先考虑通过沟通,消除分歧达成一致。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9现场O]T (On-the-JobTraining)指的是现场指导。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10“师徒制”、“导师制”都是现场指导的有效机制,其核心的技巧在于清楚地理解现场OT的培训职责.科学运用OT的四个阶段与七个步骤。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11根据我国的标准化法,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121924年,美国数理统计学家W.A.休哈特提出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131930年,道奇和罗明提出统计抽样检验方法。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141940年代,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应用统计质量控制技术取得成效。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15英国企业创造了全面质量控制(TQC)的质量管理方法。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161987年ISO9000 系列国际质量管理标准问世——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对全世界1987年版的ISo9000标准很大程度上基于BS5750。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单项选择题]1、六西格马管理方法是一种以()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A.公司需求B.顾客需求C.生产需求D.销售需求参考答案:D[多项选择题]2、有关全面质量管理含义的正确论述()A.以全面质量为中心B.建立质量体系是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C.全面质量管理是组织进行管理的唯一途径D.将质量概念扩充为全部管理目标E.全面质量管理就是生产全过程管理参考答案:A,B,D[单项选择题]3、某技术改造项目有四个互斥方案,其投资额和年净收益额如下表所示:由上表可知,最佳方案为方案()。
A.1B.2C.3D.4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4、 PDCA循环可以使质量水平()。
A.螺旋上升B.直线上升C.时升时降D.上升到某一水平后下降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5、控制图被用来反映生产过程中工序质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关于控制图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控制图又被称为管理图B.在控制图示意图中,LCL代表上控制界限,CL代表中心线,UCL代表下控制界限C.控制图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计量值控制图和计数值控制图D.工序处于控制状态的判断规则是:控制图上的点既不超过控制界限,又没有排列分布缺陷参考答案:B[多项选择题]6、2000版IS09000族标准的核心标准是()。
A.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B.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C.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D.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E.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参考答案:A,B,C,D[多项选择题]7、关于质量认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B.有利于企业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C.能够促进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D.会增加社会检验费用E.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参考答案:A,B,C,E[单项选择题]8、某车间正在对工序能力进行分析,得知某零件在第n道工序加工时,设计尺寸(单位mm)为Tu =20.000,TL=19.990。
质量管理 形考作业1答案

《质量管理》形考作业1一、判断题1.有效性是完成策划的活动并得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 T)T、√F、×2.为消除不合格的原因并防止再次发生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称为纠正。
(F )T、√F、×3.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
( T)T、√F、×4.不合格的产品不可使用。
()不合格的产品不可使用。
(F )T、√F、×5.朱兰三部曲就是零缺陷理论。
( F)T、√F、×6.ISO9004是第三方认证的依据。
( F)T、√F、×7.“新七种工具可以替代”“老七种工具”。
(F )T、√F、×8.控制图是控制生产过程的。
(T )T、√F、×9.ISO19011是ISO9000族的核心标准之一。
( T)T、√F、×10.ISO9001要求组织必须规定质量目标,可以不规定质量方针。
(F )T、√F、×11.组织的生产现场必须标识产品和产品状态。
(F )T、√F、×12.随机性因素是影响生产过程的因素之一。
(T )T、√F、×二、单选题1.目前的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是(C )A、统计控制的管理;B、操作者的管理;C、全面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管理;D、质量检验的管理。
2.以下所述,那一项不是汽车的质量特性?( D)A、动力性;B、耗油率;C、舒适性;D、修理工具。
3.PDCA循环的第三阶段是(C )。
A、处置;B、实施;C、检查;D、计划。
4.直方图出现“孤岛形”形状的原因是什么?( D)A、可能是数据分组过多、测量读数有误等人为所致;B、数据分层不当;C、加工习惯影响所致;D、过程条件曾一度发生较大变化,因此,造成过程、结果的质量特性出现了暂时偏离的情况。
5.关联图采用一定的线段符号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
对于表达活动和结果的关系的关联图法,下面的描述何为正确? ( B)A、箭头由结果指向活动;B、箭头由活动指向结果;C、用线段将活动和箭头连接起来;D、二者与其他事物相连。
项目质量管理课程作业及答案1

项目质量管理作业1 单项选择题第1题质量是()A、零缺陷B、满足需求C、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和隐含需求的能力D、B和C答案:D第2题贯彻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的要素是()A、质量文件B、质量目标C、质量体系D、最高管理者答案:C第3题范围说明书, 一旦被确定和批准,要被用于()A、未来决策的唯一基准B、管理客户的组织方式C、对范围变更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且评估潜在的变更D、作为决不会变更的静态机制答案:C第4题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学者是()A、朱兰B、费根堡姆C、戴明D、泰罗答案:B第5题质量检验的实质是()A、事前预防B、事后把关C、全面控制D、应用统计技术答案:B第6题质量管理的主要原则不包括()A、以顾客为中心B、基于过程控制C、持续发展D、共赢互利答案:C第7题贯彻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的要素是()A、质量文件B、质量目标C、质量体系D、最高管理者答案:C第8题关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A、二者确定了预期结果,并帮助组织利用其资源达到这些结果B、质量方针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C、质量方针应由企业内部质量管理部门正式发布D、质量目标要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相一致答案:C第9题关于质量计划的理解要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质量计划的对象是某一具体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B、产品质量计划必须包括产品实现的全过程C、质量计划应与质量手册保持一致D、质量计划是一种文件,但编制质量计划是一项活动答案:B第10题项目质量的实际结果包括()。
A、项目产出物的最终结果B、项目实施的中间过程结果C、项目工作本身质量的结果D、以上都是答案:D多项选择题第11题项目的特征包括()。
A、目的性B、独特性C、阶段性D、不确定性答案:A|B|C|D第12题项目的质量特性包括()。
A、功能性B、时间性C、经济性D、安全性答案:A|B|C|D第13题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是什么()A、阶段性与系统性的结合B、资源的累积性与不可逆行的结合C、复杂性与一致性的结合D、动态性与稳定性的结合答案:A|B|C|D第14题项目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
质量管理试题及答案[1]
![质量管理试题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d4ced0d910ef12d2bf9e7c7.png)
第一篇基本概念和原理第1章质量一、填空题1.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ISO 9000标准把质量特性定义为:与要求有关的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
3.产品质量特性包括:性能、寿命、可信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4.服务质量特性一般包括:功能性、时间性、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文明性等六个方面。
5.产品的自然寿命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总时间。
6.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7.产品的经济性是指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费用,是制造费用和使用费用的总和。
8.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9.质量职能是指为了使产品具有满足顾客需要的质量而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和。
10.质量环是指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11.魅力特性是指如果充分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分也不会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
三、选择题1.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成本和费用方面的特征是_D_。
A.性能B.寿命C.可靠性D.经济性2.服务质量特性中_A_是指顾客在接受服务过程中满足精神需要的程度.顾客期望得到一个自由、亲切、尊重、友好和谅解的气氛。
A.文明性B.舒适性C.功能性D.安全性3.那些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的兴奋和满意,_。
A.魅力特性B.必须特性C.固有特性D.赋予特性4.质量概念涵盖的对象是_D_。
A.产品B.服务C.过程D.一切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5.“适用性”的观点是由_C_提出来的。
A.戴明B.菲根鲍姆C.朱兰D.休哈特6._B_是指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
A.质量特性B.质量环C.质量圈D.全面质量管理7.汽车、机床为_A_产品。
A.硬件B.流程性材料C.软件D.服务8._D_质量特性在考虑质量特性的内容时,必须考虑法律、法规、环保以及社会伦理等有关社会整体利益方面的要求。
中南网络教育《质量管理》在线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放宽加工精度或减少检验频次
(D)
使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
参考答案:
(D)
19.对照规范进行分析时,对于无富余型直方图的情况,应采取的工序调整措施为( )。
(A)
调整分布中心,使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
(B)
放宽过严的公差范围
(C)
改变工艺,放宽加工精度或减少检验频次
(D)
减少标准偏差
参考答案:
(D)
参考答案:
(C)
10.某种事物的“特性”满足某个群体“要求”的程度越高,则说明( )。
(A)
该事物的质量越低(B)
该事物的质量稳定(C)
该事物的质量越高(D)
二者没有联系
参考答案:
(C)
11.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开始于( )。
(A)
20世纪40年代(B)
20世纪50年代(C)
20世纪60年代(D)
20世纪70年代
(A)
朱兰(B)
费根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
皮尔森(D)
戴明
参考答案:
(B)
15.正态分布的形状由标准偏差大小决定。在质量管理中,标准偏差反映了质量的好坏,标准偏差值越小,质量的一致性( )。
(A)
越差
(B)
越好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B)
16.标准化的目的是( )。
(A)
产品统一
(B)
组织简化
(C)
参考答案:
(ABCDE)
2.调查表又称为( )。
(A)
检查表(B)
排列法(C)
核对表(D)
质量波动表(E)
统计分析表
00153质量管理(一)真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 通常来说质量特性可以分为哪几类 (5 分) 答:(1)技术或理化方面的特性; (1 分)
(2)心理方面的特性; (1 分) (3)时间方面的特性; (1 分) (4)安全方面的特性; (1 分) (5)社会方面的特性。 (1 分) 2. 简述促使重视质量的主要原因 (5 分) 答:(1)科学技术的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 (1 分) (2)人类的安全、健康及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1 分) (3)各国政府对质量的管制; (1 分) (4)消费者权益运动日益高涨; (1 分) (5)在质量方面的国际竞争日益高涨。 (1 分) 3. 简述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成效 (5 分) 答:实践表明,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效: (1)高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最直接的成效; (1 分) (2)高质量会意味着更低的成本,因为它减少了差错、返工和非增值的工作; (1 分) (3)高质量会带来更高的收益; (1 分) (4)全面质量管理为组织造就忠诚的顾客; (1 分) (5)全面质量管理还为组织造就了活性化的雇员。 (1 分) 4. 何谓质量成本?研究质量成本有什么目的 (5 分) 答:质量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 有形和无形的损失。 (2 分) 对于质量成本的研究主要的目的: (1)定量阐明质量问题的规模以明确改进的必要性; (1 分) (2)引导改进活动的方向; (1 分) (3)追踪改进活动的进展情况。 (1 分) 5 简述质量成本的分类 (5 分) 答:质量成本的分类可以有多种方式: (1)一种是将质量成本分为符合性成本和非符合性成本。(2 分) (2)最为人们接受和应用的分类方式是将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 本;鉴定成本;预防成本。 (3 分)
班组质量管理自测作业答案

判断题第1题、一般而言,投诉抱怨的顾客是好顾客,他们成为忠诚客户的比例会比较高。
()正确错误第2题、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产品符合标准。
()正确错误第3题、顾客满意度与顾客的主观感受有关,所以应根据不同的顾客需求决定服务内容和程序。
()正确错误第4题、酒店的临时清洁工也是酒店的形象代表之一。
()正确错误第5题、如果服务过程结束了,那么服务结果也就唯一出现,所以服务是不可重复的。
()正确错误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企业依存于客户,因此应当理解客户当前和将来的需求,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并极力设法超越客户的期望。
”这句话反映了ISO质量管理原则中的()。
A. 领导作用B. 以客户为中心C. 持续改进D. 全面参与第2题、从服务接受者的角度来看,服务管理体系包括()A. 服务资源和服务提供B. 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C. 服务质量和超值服务D. 接触点和接触过程第3题、如果餐厅的食物不干净,酒店的被褥毛巾没有经过消毒杀菌,那么顾客就会抱怨,这是质量特性中()。
A. 安全特性B. 一元特性C. 必须特性D. 魅力特性第4题、经常听到一些企业说“质量就是生命”,其根本含义是()A. 偶尔不注重质量,后果不会太严重B. 质量就是不要出安全事故C. 客户对质量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件要命的事D. 质量对企业来说,意味着效益和长期的发展第5题、质量管理体系需要()A. 长期稳定B. 固定不变C. 保持一致D. 持续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作业答案作业练习一一、简答题:1.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答题要点:(1)含义: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是从战略的高度,强调以顾客为导向,通过企业高层的亲自领导、全员的共同努力,通过对质量的重视,以最经济的方式来追求企业的长期成功的。
(2)特点:①全面质量的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针对广义质量概念而言的。
它不仅要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还要对过程质量、工作质量进行管理;不仅要对产品性能进行管理,也要对安全性、经济性、时间性和适应性进行管理;不仅要对物进行管理,也要对人进行管理。
是对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财、物的全方位管理。
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对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杜绝不合格品产生,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
③全员的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是企业各个生产环节和各个部门工作的综合反映。
企业中每一个人的工作质量都会以各种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在企业个的亲自领导下,把各部门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人做好本职工作,各个关心产品质量,才能生产出优质产品。
④综合性的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用以管理质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由多种管理技术与科学方法组成,形成综合性的方法体系。
2.质量管理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答题要点:(1)质量检验阶段。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30年代,是质量管理形成和发展的积累和准备阶段。
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的检测设备和仪表,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
质量检验是在成品中挑出废品,以保证出厂产品质量。
但这种事后检验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
废品已成事实,很难补救。
且百分之百的检验,增加检验费用。
该阶段也被称为事后检验阶段,认为“质量是检验出来的”。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统计质量控制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
统计质量控制主张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产品质量波动中找出规律性,消除产生波动的异常因素,使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控制在正常的、比较理想的生产状态,从而保证最经济地生产出符合用户要求的合格产品。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的结合,着重于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做到以预防为主,认为“质量是生产造出来的”。
该阶段提供了预防不合格品产生和抽样检验的具体方法,主张由专职检验人员和专职质量控制工程师共同承担质量管理工作(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进行管理,认为质量是设计出来的,应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
(4)标准化质量管理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产品和资本的流动日趋国际化,相伴而产生的是国际产品质量保证和产品责任问题,制订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已成为一项迫切的需要。
ISO9000系列标准应运而生,适应了国际贸易发展需要,满足了质量方面对国际标准化的需求。
3.什么是质量?答题要点: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理解如下:①质量应以满足用户(内部或外部)、社会以及第三方明确需要和隐含需要为其目标。
明确需要是在标准、规范、图纸、技术要求和其他文件中已经作出规定的需要。
隐含需要是顾客和社会对实体的期望;人们公认的、不言而喻的、不必明确的需要。
②特性是实体所特有的性质,反映了实体满足需要的能力。
固有特性的形成首先要识别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要和期望(真正质量特性),然后将其准确、完整地转化为质量要求或质量标准(代用质量特性),这强调的是适用性。
随后,根据质量要求,使固有特性得到实现,使其能达到规定的要求,这是符合性。
③质量是以产品、体系或过程作为载体。
经营质量包括了产品质量、过程质量和工作质量三个质量。
4.企业进行质量管理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答题要点:(1)以顾客为中心。
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并争取超过顾客的期望。
(2)领导作用。
领导者建立组织相互统一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
组织的质量管理是通过组织内部各级各类人员的参与来加以实施,其质量意识、素质、事业心、责任心、职业道德、工作能力等因素决定了组织能否通过各种过程来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过程方法。
必须将全面质量管理所涉及的相关资源和活动都作为一个过程来进行管理。
确保每个过程的质量,从而高效率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5)管理的系统方法。
由于产品生产并不仅仅是生产部门的事情,因而需要组织所有部门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这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运用系统管理的方法,才能有效、高效地使质量满足顾客需要。
(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一个组织永恒的目标。
是组织积极寻找改进机会,努力提高有效性和效率,确保不断增强组织竞争力,使顾客满意。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乎逻辑和直观的分析的基础上的。
作为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也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背离了事实基础那就没有任何意义。
(8)互利的供方关系。
组织和供方之间保持互利关系,可增进两个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而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提供基础,谋取更大的共同利益。
全面质量管理实际上已经渗透到供应商的管理之中。
二、论述题1.请分析你所在的企业如何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其效果如何?该如何实现质量的不断改进?请学员结合本组织实际和所学习的质量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过程以及基础工作进行分析。
三、计算分析1、利用以下检查表收集的数据,任选两种分层依据分别绘制排列图并进行分析。
要求:●●Ⅹ○○#●●●Ⅹ#●●●ⅩⅩⅩⅩ○○#●●●Ⅹ○#●●Ⅹ○○▲4#●●●●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3#B●●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2#●●●●●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1#A星期五星期四星期三星期二星期一机器工人●变形Ⅹ刮花○针眼 #裂缝其他▲(1)可单独选择两种分层标志进行分层,分别绘制排列图,或者首先选择缺陷类型绘制排列图,再针对主要缺陷进一步按操作人员或机器或时间做排列图进行主要原因分析。
(2)要求图形绘制规范,有分析说明。
2.对下列质量特征分别绘制因果图(1)错拨电话号码(2)约会迟到要求:(1)建议在分组讨论基础上完成原因的分析;(2)要求图形绘制规范;(3)要求找出主要原因,并制定对策。
作业练习二一、计算分析1、某厂加工直径x为30 ±0.20 (mm)的铜管,从产品中随机抽取50件样品,测量数据见下表。
试用直方图进行统计分析。
解:1)计算极差R = 30.15-29.80 = 0.352)确定组数k=83)计算组距h=0.35/8=0.054)计算各组的界限值,填入表中5)统计频数,填入表中6)计算平均值、标准差7)绘图246810121416分析:从图形看,形状基本正常与规范界限比较,平均值偏左并且左侧超出标准范围,应强化工序控制,使平均值右移,并缩小分布范围。
2、市局某条市内邮路日趟次4次。
要求每次时限不得超过2.5小时,现收集了6天的数据,如下表,试用平均值-级差图进行分析。
(保留2位小数)2.解:①计算每个样本的平均值和极差:填入表中②计算平均值的平均值和极差的平均值:nx x x x x n++++=......321minmax x x R -=02.2......321=++++=kx x x x x k 37.0...321=++++=kR R R R R k29.795 29.845 29.895 29.945 29.995 30.045 30.095 30.145 30.195M=30.00 982.29=x T L =29.80 T U =30.20(4)计算控制界限①x 控制图②R 控制图(5)绘制R x -控制图从现有样本数据看,点子排列无异常,邮路运行目前处于受控状态。
作业练习三样本x R02.2==x CL x 29.22=+=R A x UCL x 75.12=-=R A x LCL x 37.0==R CL R 84.04==R D UCL R n=4一、计算分析1、公司发现报表发出到结案的时间太长,往往延误处理问题的时效,造成作业上的困扰。
分析报表作业时间长的原因时有下列几个因素:未追查回复、作业疏忽、培训不够、部门联系不够、没设专人送报表、部门距离太远、回复时间长、资料遗失 、未签收、未定回复时间、追踪方式不好、报表未分类、表格不佳、追查表不明确。
请画中央集中型关联图,并指出主要原因。
你认为应从何入手开展下一步工作?2、某工程有9项作业,间接成本为10元/天,其他数据见下表。
)请绘制矢线图,找出关键线路,并确定最佳工期。
解;(1)绘图,计算节点时间,确定关键线路。
19关键线路为A-C-G-I (要求有计算过程) (2)时间-成本优化①计算各道工序的直接费用变动率。
l A =4元/天 l B =5元/天 l C =30元/天 l D =10元/天 l E =7.5元/天 l F =15元/天 l G =12.5元/天 l H =20元/天 l I =10元/天②绘制网络图,确定正常时间下关键线路,计算总工期和工程总费用。
总工期为26天,总费用为570元。
③以正常时间下网络计划为基础,选择一道或几道关键工序作为缩短作业时间的对象。
选择原则:必须在关键线路中选择要压缩的工序。
压缩后的时间以极限时间为限。
优先选择直接费用变动率最小的关键工序进行压缩。
压缩后保证该工序所在的关键线路不会变成非关键线路。
④某道工序时间压缩后,重新绘制网络图。
⑤重复3、4步,直至关键线路上的各工序时间均不能再压缩为止。
⑥对所得各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总费用最低方案。
最佳工期为20天。
具体步骤见下表:作业练习四一、分析题: 1.利用服务差距模型对自己所在组织的服务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
答题要点:5赶工时间正常时间正常成本赶工成本--=l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中各质量差距:差距1:顾客期望与管理者认知间的差距。
即管理者错误地理解了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
原因在于缺乏市场调查,向上沟通的渠道不畅通,管理层次太多等。
差距2:管理者认知与服务标准间的差距。
即管理者没有构造出满足顾客期望的服务质量标准。
原因在于对服务质量规划不善,服务质量计划得不到高层的支持,任务标准不明确,没有设定目标等。
差距3:服务标准与服务传递间的差距。
是由于服务人员行为不符合质量标准,未达到企业制定的服务规范。
原因在于员工能力欠缺,员工对标准、规范理解不一致,人、设备与工作的配置不当,监督控制系统不利,标准过于复杂或太苛刻,缺乏团队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