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神奇的表面张力》趣味实验课共46页文档

合集下载

表面张力真神奇大班科学教案

表面张力真神奇大班科学教案

表面张力真神奇大班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表面张力教学目标:1. 让幼儿初步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1. 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表面张力的存在。

2. 帮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表面张力的现象。

教学难点:1. 幼儿对表面张力现象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准备:1. 透明容器、水、油、彩色笔。

2. 教学课件或图片。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课件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表面张力的现象。

2. 实验:在透明容器中加入水和油,观察两者的混合情况。

3. 讨论:引导幼儿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讲解表面张力的概念。

4. 创作:让幼儿用彩色笔在容器边缘描绘,观察色彩沿边缘聚集的现象。

5. 总结: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总结表面张力的特点。

第二章:表面张力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帮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幼儿对表面张力应用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准备:1. 生活用品图片或实物,如雨伞、叶子、水滴等。

2. 教学课件或图片。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课件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观察:展示生活用品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和描述表面张力在其中的作用。

3. 讨论:引导幼儿思考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 创作:让幼儿用彩色笔在纸上绘制生活中应用表面张力的场景。

5. 总结: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总结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三章:表面张力的趣味实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趣味实验感受表面张力的存在。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1. 引导幼儿参与趣味实验,观察和体验表面张力的现象。

2. 帮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表面张力的特点。

教学难点:1. 幼儿对表面张力现象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准备:1. 透明容器、水、油、彩色笔、实验道具(如硬币、纸片等)。

初2年级科学实验:探索水的表面张力

初2年级科学实验:探索水的表面张力

初2年级科学实验:探索水的表面张力
在初中二年级的科学实验课上,我们探索了水的表面张力这一有趣而又神秘的现象。

水,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却又隐藏着许多奥秘。

在实验室里,我们把水放在玻璃盘上,仔细观察它的行为。

首先,我们把水滴在玻璃盘上。

水滴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简单地扩散开来,它像是一个小小的球体,轻轻地停在玻璃上,好像在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走。

我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水不会像其他液体一样迅速展开呢?
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的实验,加入了一些不同的物质。

有时,我们加入了一些洗洁精,有时我们加了一些糖。

每一次,水的反应都是如此有趣,就像它在与我们互动一样。

但不管我们加入了什么,水的表面张力似乎总是保持着一种稳定和强大的状态,就像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力量。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水的神奇之处。

它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需的饮料,也是科学探索的源泉。

它的表面张力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现象,更是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力量的象征。

它让我们思考,关于水,关于自然,以及我们如何与这个世界互动。

在实验结束时,我们虽然没有完全揭开水的表面张力的所有秘密,但我们对它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种理解,将伴随我们在科学道路上的每一步,让我们更加敬畏和喜爱这个充满奥秘和魅力的自然界。

【大班半日活动】大班科技活动:表面张力真神奇

【大班半日活动】大班科技活动:表面张力真神奇

【大班半日活动】大班科技活动:表面张力真神奇大班科技活动:表面张力真神奇一、活动背景:讨厌玩水就是幼儿的天性,每次喝牛奶、豆浆,使幼儿回去卫生间洗脸杯子时,他们都眷恋来往。

刷牙时也必须趁机玩玩一下水。

一次,我正准备工作回去卫生间训斥一批玩水的幼儿时,辨认出四个小朋友围著水池全神贯注地看著什么。

我抨击的话语至了嘴边又交了回去,疑惑地跑过去,原来他们在观测:一枚锈蚀的回形针沉在水面上(张子依在教室里捡到的回形针)……带着这个不解之谜,我翻看了资料,原来水的表面张力这么奇妙……二、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培育幼儿高度关注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的科学现象,萌生幼儿疑惑、不好问、思考的积极主动情感和态度。

2.认知目标: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实验,探索发现水的表面张力。

3.能力目标:培育幼儿较好的操作方式习惯,发展幼儿的观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活动准备:1.环境布置:教室四周摆四个小塑料盆,可供幼儿搞回形针的实验。

四张桌子,分别摆相同的实验材料。

电视,影碟机。

2.材料准备:纸船、爽身粉、洗手液、硬币、回形针、托盘、水(供幼儿做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

3.资源准备工作:制作课件(往一次性塑料杯里加硬币和在水面上塞硬币的实验,五幅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图片。

)四、活动过程:1.玩玩一玩玩,说一说。

幼儿玩玩回形针的实验,积极探索辨认出水的表面张力。

(1)出示回形针,交待实验要求。

如果把回形针放到水里可以怎样?如果把回形针塞在皱纹纸上放到水里又可以怎样?(2)师幼共同玩回形针放在水里的实验。

小结:轻易放到水里回形针可以索莱米,大班科技活动:表面张力真奇妙塞在卫生纸上放到水里,纸索莱米,回形针沉在水面上。

水很奇妙,它的表面能够忍受轻微的压力,这就是表面张力。

2.看一看,想一想。

看课件:往乘满水的杯子里加硬币,水面会慢慢的高而水不会流出来,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就象人的皮肤一样,让水不会流出来。

帮助幼儿理解水的表面张力。

3.试试看,打听一打听。

小学科学《神奇的表面张力》趣味实验课

小学科学《神奇的表面张力》趣味实验课

实验过程
1.放回形针时动作要轻,不要晃动桌子,避免把水碰洒。 2.边放边数,水流出之前的数量为瓶子能吞下的最大数量。 3.认真观察水面的变化。
1. 铺画布:向盘子中倒入少量牛奶,使液体没过
盘底,达到1厘米左右的深度。
实验过程
1.放回形针时动作要轻,不要晃动桌子,避免把水碰洒。 2.边放边数,水流出之前的数量为瓶子能吞下的最大数量。 3.认真观察水面的变化。
2. 将5根牙签放在盘子中,摆放整齐。
实验过程
1.放回形针时动作要轻,不要晃动桌子,避免把水碰洒。 2.边放边数,水流出之前的数量为瓶子能吞下的最大数量。 3.认真观察水面的变化。
3. 用滴管取水,滴在牙签的中间。不要加太多水,水分实验过程
1.放回形针时动作要轻,不要晃动桌子,避免把水碰洒。 2.边放边数,水流出之前的数量为瓶子能吞下的最大数量。 3.认真观察水面的变化。
洗洁精。
实验过程
1.放回形针时动作要轻,不要晃动桌子,避免把水碰洒。 2.边放边数,水流出之前的数量为瓶子能吞下的最大数量。 3.认真观察水面的变化。
4. 绘图案:让棉棒轻轻触碰牛奶上层的色素。画笔与颜料
接触的一瞬间,液面上的色素以“接触点”为中心向外 扩散,形成彩色圆圈。
实验过程
4.也可以用棉棒在色素间
反复地点点点,牛奶中漂浮 的颜色便相互交融,组成了 不规则的图案。此外,你还 1.放回可形以针时用动作棉要棒轻,在不色要晃素动液桌子体,中避免不把水碰洒。 2.边放间边断数,地水流“出游之前走的”数量,为勾瓶子勒能出吞下弯的最大数量。 3.认真曲观的察水线面的条变。化。
一段时间之后,画卷中 的“暗流”逐渐平息。丝滑 的牛奶与色素混杂融合,白 色的背景之上,好一幅多彩 的抽象派画作。

大班科学活动发现水的表面张力

大班科学活动发现水的表面张力

大班科学活动发现水的表面张力在大班科学课程中,有许多有趣且亲手实践的实验可以引起学生们的浓厚兴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次有关水的实验——探索水的表面张力。

水的表面张力是指水分子之间相互吸引,形成表面膜的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理解这个概念。

首先,我们准备一些常用的材料,包括一张白色平面纸片、一枚硬币、一小碗水和一根牙签。

1. 准备阶段:在桌上铺上纸片,并确保表面平整,无褶皱或折痕。

2. 实验步骤:a) 将小碗水倒满,水量足够使硬币完全覆盖。

b) 轻轻把硬币放在水面,并确保它浮在水上。

c) 将牙签贴近硬币的边缘,慢慢将其向水面移动,直到牙签触碰到硬币。

d) 观察现象并做出记录。

3. 观察结果与讨论:当牙签轻轻触碰到硬币时,你可能会发现硬币在水面上移动,直到牙签接触到硬币。

这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使得硬币可以顺利地被牙签“拖动”。

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水膜,使得硬币可以在水上滑动。

4. 进一步思考与扩展:a) 你可以尝试增加牙签与硬币的接触面积,观察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你可以使用不同大小、形状或材质的物体进行相似的实验,比较它们在水面上移动的情况。

c) 通过改变水的温度或添加其他物质(如食盐),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水的表面张力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直观地理解。

这不仅帮助我们加深对水的物理特性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希望这次有关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能够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并引发他们对更多有趣科学问题的思考。

鼓励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进行更多的科学实验探索,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通过实践和观察,我们可以不断学习和发现身边世界的奥秘。

水的表面张力科学小实验正式资料doc

水的表面张力科学小实验正式资料doc

水的表面张力科学小实验正式资料doc正式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岁7个月又17天了偶然一期节目,是做一物理小实验,关于水的表面张力。

我大学专业是化学,关于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也做过不少,但是要想一2岁多的孩子明白和理解,那是相当困难的。

我也曾经给姐妹俩做过关于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无非就是吹泡泡,虽然姐妹俩玩得不亦乐乎,但是好像还是没怎么明白这个力的原理。

但是这一次的实验我觉得很好,也很简单,小朋友也很喜欢,因为有她们的参与,更重要的是可以直观的观察到这种物理理论概念的直观作用。

今天写下来,没有看那期节目的小朋友家长可以协助在家做!第一步,找5根牙签,从中间掰折但不要断裂,如下图:第二步,将掰折的中间在一点上摆开成放射线状,如下图:第三步,在中间点的位置滴几滴水,不管用什么只要滴水上去就可,女儿手边刚好有喝水奶瓶,所以女儿就开始滴水了,请仔细观察牙签变化,如下图:第四步,请仔细观察进展:水的表面张力已经推动牙签在动了噢!很厉害是吧!看下图:第五步,结果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很漂亮很标准的一个五角星,如下图:当然大家也可以找一些有颜色的类似牙签的东东来做,相信你的五角星肯定会更漂亮的。

可能有些家长认为现在教这些物理的抽象概念,小孩子是很难理解的,但是就象老卡尔维特教育小卡尔维特的那样,我相信等孩子长大学到这些的时候,他会想起小的时候曾经做过的实验,那样就很容易重新理解高深的理论了。

更重要的是现在孩子很高兴得在做实验!如此就够了!梧州学院学生实验报告成绩:指导教师:专业:班别:实验时间:实验人:学号:同组实验人:实验名称: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测定实验目的: 1.学习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的使用方法;2.用拉脱法测定室温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实验仪器:HLD_LST_II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仪器清单名称数量备注1、实验主机1台2、实验装置1台托盘、升降台大旋钮3、压力传感器1台4、砝码7个5、砝码盘1个6、圆形吊环1个7、玻璃器皿1个8、说明书1份9、国标线1根10、合格证1张装置介绍实验装置见下图。

表面张力真神奇大班科学教案

表面张力真神奇大班科学教案

表面张力真神奇——大班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表面张力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张图片,让幼儿观察水面上的小船能够漂浮,引发幼儿对表面张力的好奇心。

2. 讲解表面张力的概念: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的一种特性,使液体表面趋于收缩,产生一种紧绷的膜。

3. 举例说明表面张力的存在:如水滴在荷叶上滚动、液体滴入小孔等现象。

第二章:表面张力的实验1. 实验一:硬币滴水实验a. 准备硬币、水、滴管等材料。

b. 指导幼儿用滴管滴水在硬币上,观察水滴在硬币表面的扩散情况。

c. 引导幼儿感受表面张力的存在。

2. 实验二:纸片托水实验a. 准备纸片、水、杯子和盐等材料。

b. 在纸片上滴上水,放入杯中,加入适量盐,观察水在纸片上的扩散情况。

c. 引导幼儿观察盐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第三章:表面张力的应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张图片,让幼儿观察液体滴入小孔后的现象,引发幼儿对表面张力应用的思考。

2. 讲解表面张力的应用:如喷雾器、吸管喝饮料、防水衣物等。

3.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第四章:创意表面张力游戏1. 游戏一:水滴跳高比赛a. 准备水滴模具、沙坑等材料。

b. 指导幼儿用模具制作水滴,放在沙坑中,观察水滴跳跃的高度。

c. 引导幼儿探讨影响水滴跳跃高度的因素。

2. 游戏二:纸片水上漂a. 准备纸片、水、杯子和盐等材料。

b. 在纸片上滴上水,放入杯中,加入适量盐,观察纸片在水中的漂浮情况。

c. 引导幼儿探讨盐对纸片漂浮的影响。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章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对表面张力的认识和感受。

2. 引导幼儿思考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作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和探索。

3. 总结表面张力的特点和应用,让幼儿对表面张力有更深入的理解。

第六章:表面张力的拓展探究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张图片,让幼儿观察液体在容器中的表面张力现象,引发幼儿对表面张力拓展探究的兴趣。

2. 讲解表面张力的拓展知识:如表面张力的测量、表面活性剂等。

小班科学《水表面的张力》

小班科学《水表面的张力》

小班科学《水的表面张力》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肥皂的外形特征及用途。

2、能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并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

3、喜欢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幼儿在平时用肥皂洗手积累的经验。

2、2杯水,一块肥皂,3根筷子,糖,醋,3个杯子。

活动过程: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肥皂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看和闻糖和醋的不同特征。

(1)出示实验材料,引出活动主题。

老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分别出示醋,糖,筷子,水杯。

醋和糖分别让小朋友们闻一闻,尝一尝猜猜它们是什么。

(2)出示肥皂,引导幼儿观察。

先把肥皂摆放在桌子上供幼儿自由观察,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

教师注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肥皂的形状、颜色、气味,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教师小结:肥皂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它们形状也不一样,还有不同的气味。

2、感知肥皂遇水后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2杯白开水,一杯加入肥皂,一杯不加肥皂,哪一杯会有变化呢?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1)操作前提出要求:先将袖子挽起来,搅拌的时候注意不要把水撒到身上和地上。

(2)教师示范,请小朋友上来当小助手。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肥皂遇水后的变化:一杯水什么都不加,一杯水加肥皂,分别用筷子搅拌会发生什么呢,加肥皂的水会产生泡泡。

(3)引导幼儿交流分享,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肥皂遇水后的变化。

3、在肥皂水中加入醋会使泡泡不见。

⑴今天老师带来了三种不一样的东西,我们刚刚知道了它们分别是糖,醋还有一杯什么都没加的白开水。

那小朋友们来猜一猜加什么会使泡泡不见呢?⑵幼儿讨论,请3位小朋友来试试,分别加入水,糖和醋,教师指导实验。

觉得加水会使泡泡不见的小朋友站在白开水前面,觉得加糖会使泡泡不见的站在糖前面,觉得加醋会使泡泡不见的站在醋前面。

把刚刚的肥皂水分别倒在3个杯子里,请三位小朋友在肥皂水中分别加入自己面前的材料,分别搅拌,看一看加入什么会使肥皂水里的泡泡消失不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