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_共同愿景
建立团队愿景:共同目标的重要性

建立团队愿景:共同目标的重要性在一个团队中,建立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对团队的成功至关重要。
一个明确的团队愿景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在行动中保持一致性和团结,提高团队的效率和凝聚力。
共同的目标不仅可以激励团队成员努力工作,还能指引团队向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努力。
形成共同愿景的重要性1. 提供清晰的方向共同的愿景可以为团队提供清晰的方向,避免团队成员在工作中出现偏差和分歧。
当团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时,所有的成员都将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不会出现各自为政或效率低下的情况。
2. 提高团队凝聚力共同的愿景可以帮助团队成员产生共鸣和认同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当团队成员知道他们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时,会更加团结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克服困难。
3. 激励团队成员共同的愿景可以激励团队成员积极向上地工作,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是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
这种目标感可以让团队成员更有成就感,更有动力去完成任务。
建立共同愿景的步骤为了建立一个成功的共同愿景,团队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共同制定愿景和目标团队领导需要和团队成员一起制定共同的愿景和目标,确保每个成员都参与进来,对愿景和目标有认同感。
这样的愿景才能真正代表团队的共同意愿。
2. 清晰传达愿景一旦愿景和目标确定,团队领导需要清晰地传达给团队成员,确保每个人都明白团队的愿景和目标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个愿景和目标对团队的重要性。
3. 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团队领导需要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和动力,让他们认识到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对团队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对于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性。
4. 定期检讨和调整建立共同愿景和目标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团队需要定期检讨和调整愿景和目标,确保它们仍然符合团队的实际情况和目标。
在团队中建立共同愿景和目标是团队成功的重要基础,只有团队成员都明白并认同团队的愿景和目标,才能共同努力,取得成功。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及答案

1.管理的内涵和性质是什么?管理就是管理主体在一定的环境下,运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依靠组织内的全体成员的活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有效和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的性质有:(1)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具有二重性。
具体具体来讲,一方面是指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是指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具有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
2.管理的外部环境对组织有何影响?外部环境是指能够对组织绩效造成潜在影响的各种外部力量,其构成要素是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一般环境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它只是以间接作用的方式影响社会某一特定的管理组织,但是这些起间接作用的变量因素将最终决定着组织的长远发展。
具体环境由资源供应者、竞争者、服务对象(顾客)、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构成。
它是对某一组织的目标实现产生直接影响的要素。
具体环境对每一个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随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它同一般环境相比,对组织的影响要更为直接和具体些。
3.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拥有自己的研究对象。
主要是研究管理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各个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阐明管理对象的活动规律,探求有效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从而达到管理系统的最大目标。
从理论上来概括,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管理活动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规律。
4.什么是泰罗制?由泰罗所创立的一种科学管理的制度,主要包括:(1)制定工作定额制;(2)实行标准化管理;(3)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贯彻例外原则等。
泰罗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5.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继梅奥之后,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成果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管理学》第12讲 课堂提问

ABCD
• 构建共同愿景的方式是( A 从个人愿景到共同愿景 B 把握方向,塑造整体图像 C 使命宣言与使命感 D 发展核心价值观 E 融入组织理念
)
ABCDE
• 推销共同愿景时,应采取的方式是( 推销共同愿景时,应采取的方式是( )。 A 应通过正式的沟通渠道 B 只描述愿景是什么内容即可 C 可以不强调领导的权威,以朋友身份推销 D 强调愿景的实现依赖于员工的努力。
CD
• 判断共同愿景好坏的标准是( 判断共同愿景好坏的标准是( )。 A 建立于个人愿景基础上 B 恰当地描述了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C 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D 能够激发员工对未来的憧憬
(ABCD)
共同愿景与个人愿景的关系是( 共同愿景与个人愿景的关系是 A B C D
).
共同愿景是所有员工个人愿景的总合 共同愿景必须构建于个人愿景的基础上 个人愿景必须服从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对建立个人愿景有指导作用
• • • • •
对目标的多样性的理解是( ) A 组织可以有多个目标 B 多样性的目标中有一个中心目标 C 多哥目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D 多哥目标之间不应有矛盾 ABD
• • • • •
目标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 A 组织共同愿景的设立 B 组织总目标的设定 C 组织目标的层层分解 D 目标完成与反馈 BCD
BCD
第16章 实施目标管理 16章
• 目标在组织中发挥的功效表现在( A 引导组织发展方向 B 激励组织员工奋发努力 C 约束员工的行为 D 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
( AB)
• • • • •
对设定组织目标的要求是( ). A 目标必须是经努力可以实现的 B 目标的表述应明确清楚 C 目标要符合组织的共同愿景 D 目标最好是别人首先提出来的 ( ABC)
如何建立团队中的共同愿景和发展方向?

如何建立团队中的共同愿景和发展方向?
1. 背景介绍
在团队管理中,建立共同的愿景和发展方向是至关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在工作中保持一致的方向和目标,提高团队协作效率,促进团队整体发展。
2. 确定共同愿景
要建立共同愿景,团队领导者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与团队成员沟通:与团队成员讨论未来的期望和愿景,了解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
•透明、开放:保持沟通的透明和开放,鼓励团队成员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观点。
•共同制定:在团队成员的基础上共同制定愿景,确保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并认同。
3. 制定发展方向
确定共同愿景后,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目标设定:设定明确的目标和阶段性里程碑,以实现愿景。
•分解任务:将大目标分解为小任务,分配给团队成员,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团队的工作进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调整发展方向。
4. 总结
建立团队中的共同愿景和发展方向是团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明确愿景、制定清晰发展方向,可以帮助团队成员保持一致性和目标性,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和整体效率。
团队领导者应该重视团队的愿景建设,持续关注团队的发展方向,努力引领团队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分享到公众号中,与更多人一起学习成长!。
《管理学》期末考试客观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按照自我实现人假设,管理的重点是()A.指挥和控制B.为员工创造他所需要的环境条件C.协调人际关系D.用科学的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正确答案:B2、由于管理中的各个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的,因此管理无小事。
这一观点反映了管理的那种基本原理()A.系统原理B.效益原理C.适度原理D.人本原理正确答案:A3、管理实践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是()A.巴纳德B.福特C.孔茨D.德鲁克正确答案:D4、霍桑实验是一项以什么逻辑为基础的实验?()A.现代管理的逻辑B.行为管理的逻辑C.当代管理的逻辑D.科学管理的逻辑正确答案:B5、建立学习型组织,需要进行五项修炼,五项修炼的核心是()A.自我超越与改善心智模式B.建立共同愿景C.进行团体学习D.进行系统思考正确答案:D6、目标管理在实践中普遍受到重视,以下对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使管理人员制定目标及其完成目标的时间帮助计划工作的开展B.为员工提供了明确的行动目标、自主工作和创新的组织氛围以及明确的奖惩标准C.使员工了解到他们的工作完成状况,直接关系到组织目标的实现D.管理者无须向下级详细解释、说明目标管理的理念、制定目标的程序和目标管理的好处正确答案:D7、下列关于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战术计划的实施是组织活动能力的形成与创造的过程B.战术计划是在战略计划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计划的落实C.战术计划是战略计划的依据D.战略计划的实施是对已经形成的能力的应用正确答案:B8、适用于规模不大、产品种类不多、内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的中小企业的组织组织结构是()A.矩阵制B.事业部制C.直线职能制D.职能制正确答案:C9、影响有效管理幅度的因素不包括()A.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B.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内容C.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工作报酬D.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工作环境正确答案:C10、不是组织结构演变趋势的选项是()A.网络化B.集权化C.去中心化D.扁平化正确答案:B11、一个企业有生产部、营销部、财务部,可知其部门化的方式是()A.区域部门化B.职能部门化C.产品部门化D.顾客部门化正确答案:B12、塑造组织文化时,应该注意:()A.组织文化主要靠自律,所以不需要建立制度B.组织领导者的模范行为在组织文化的塑造中起到号召和导向作用C.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就无需改变D.主要考虑社会要求和行业特点,和本组织的具体情况无关正确答案:B13、“走的正,行的端,领导才有威信,说法才有影响,下级才能信服。
管理学-管理学关键词中英文对照

管理学关键词中英文对照1.管理Manage2.管理的目标Management goal3.组织绩效Organization performance4.效益Effectiveness5.效率Efficiency6.管理的二重性Twoness of management7.管理职能Management functions8.计划Plan9.组织Organize10.指挥Command11.协调Coordinate12.控制Control13.计划职能Planning14.组织职能Organizing15.领导职能Leading16.控制职能Controlling17.管理学Management18.管理者Manager19.高层管理者Top managers20.中层管理者Middle managers21.基层管理者Fist-line managers22.组织层次Organizational levels23.管理者的角色The Role of the manager24.人际关系角色Interpersonal roles25.信息情报方面的角色Informational roles26.挂名首脑Figurehead27.监听者Monitor28.谈判者Negotiator29.决策方面的角色Decisional roles30.组织规模Organizational sale31.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32.管理者的素质Stuff of managers33.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 IQ34.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EI35.情绪Mood36.情感智力Emotional Quotient, EQ37.管理技能Management skill38.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39.人际技能Human skill40.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41.劳动分工Divide of labor42.劳动生产力Prolificacy of work43.劳动时间Time of work44.科学管理理论Scientific management theory 45.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46.泰罗制Taylor’s Principles47.时间研究Labor time study48.动作研究Motion study49.一般管理理论General administrative theory 50.管理原则Principles of management51.行政组织理论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theory 52.古典组织理论Classical organization theory 53.行政管理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54.官僚制Bureaucracy55.官僚行政组织Bureaucracy56.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57.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58.组织行为Organization behavior59.行为科学理论Behavior school60.X –Y 理论Theory X Y61.X理论Theory X62.Y理论Theory Y63.管理理论丛林Management theory jungle64.管理过程学派Management process school 65.人际关系学派Human relation school66.人际关系Human relation67.群体行为学派Group behavior school68.经验(或案例)学派Experience school69.社会合作系统学派Social technical systems theory 70.社会技术系统学派Social technical systems theory 71.系统管理学派Systems theory school72.决策理论学派Decision theory school 73.管理科学学派Management science school 74.权变理论学派Contingencies theory school 75.权变Contingencies76.经理角色学派Manager role school77.企业文化Organization culture78.愿景Vision79.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80.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81.公司再造Company Reengineering82.准时生产(JIT)Just-in-time83.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84.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85.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86.管理环境Managerial environment87.外部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88.内部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89.一般环境因素General environmental factors90.宏观环境因素Macro environmental factors91.直接作用因素Direct-action factors92.间接作用因素Indirect-action factors93.环境的复杂性Environmental complexity94.动态环境Dynamic environment95.PEST分析法, PEST(polictial,economic,social,technological) 96.政治与法律环境Political & Legal environment97.特殊任务环境Specific environment98.供应商Suppliers99.服务对象Service object100.顾客Customer101.竞争对手Competitors102.潜在竞争对手Potential competitors103.竞争环境Competitive environment104.竞争意识Competitive intelligence105.进入障碍Barriers to entry106.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107.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108.政府管理部门Government Management department109.特殊利益团体Special-interest groups110.组织内部环境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111.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112.使命Mission113.凝聚力Cohesiveness114.合作Collaboration115.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116.环境设计Design for environment117.组织设计Organizational design118.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119.社会义务Social obligation120.社会响应Social responsiveness121.管理道德Management ethics122.道德规范Morality rule123.伦理Ethics124.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125.全球化Globalization126.全球组织模式Global organization model127.全球性组织Global organization128.全球性外包Global outsourcing129.全球战略Global strategy130.组织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131.组织Organization132.组织绩效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133.生产型组织Manufacture organization134.服务型组织Service organization135.私人组织Private organization136.公共组织Commonality organization137.正式组织Formal organization138.非正式组织Informal organization139.实体组织Entity organization140.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141.商业计划Business plan142.企业家Entrepreneur143.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144.创业Entrepreneurship145.创业机会分析Opportunity analysis146.组织目标Organizational goals147.研究与开发(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48.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 149.企业Enterprise150.小企业Small business151.企业法人Corporation152.组织的法律形式Legal forms of organization 153.独资企业Solely- invested enterprise154.个人业主制企业 Sole proprietorship155.合伙制企业Partnership enterprise156.公司制企业Corporation157.有限责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 158.股份有限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159.无限公司Unlimited company160.两合公司Limited partnership161.企业集团Group company162.劳动密集型企业Labor denseness enterprise 163.资金密集型企业Capital denseness enterprise 164.知识密集型企业Knowledge denseness enterprise 165.股东Shareholder166.董事Director167.董事会Directorate168.监事Monitor169.总经理General manager170.首席执行官(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171.非营利性组织Nonprofit organitation172.企业生命周期The corporate lifecycles173.发展Development174.萌芽阶段Embryonic stage175.衰退阶段Decline stage176.环境的不确定性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177.组织变革Organization transform178.障碍Obstacle179.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180.战略Strategy181.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182.战略单位Strategic business units183.企业战略Enterprise strategy184.业务战略Business stratagem185.战略实施Strategy implementation186.差异化Differentiation187.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 strategy188.集中战略Concentration strategy189.一体化Intgeration190.纵向一体化V ertical integration191.同业多样化战略Concentric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192.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193.合作战略Cooperative strategies194.机会Opportunities195.威胁Threats196.优势Strengths197.劣势Weaknesses198.风险Venture199.SWOT分析SWOT analysis200.成长战略Growth strategies201.稳固战略Stability strategies202.撤退战略Retrenchment strategies203.战略方针Strategic policy204.战略目标Strategic goles205.战略步骤Strategic process206.战略重点Strategic keystone207.战略措施Strategic measure208.预测Forecasting209.长期预测Long-time forecast210.中期预测Metaphase forecast211.短期预测Short-time forecast212.定性预测方法Qualitative forecast213.定量预测方法Quantitative forecast214.德尔菲法Dalphi Method215.讨论Discussion216.集合意见法Jury of opinion217.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218.时间序列法Time series analysis models 219.因果分析法Cause and effect analysis models 220.回归分析预测法Regression modals221.决策Decision222.决策过程Decision –making process 223.问题Problem224.决策标准Decision criteria225.权重Weights226.备选方案Alternatives227.最优化决策Optimum decision228.满意Satisfied229.评价Evaluating230.直觉决策Intuitive decision231.定性决策Qualitative decision232.定量决策Quantitative decision233.战略决策Stratagem decision making234.战术决策Tactics decision235.程序化决策Programmed decision236.非程序化决策Nonprogrammed decision 237.确定型决策Certain decision238.风险型决策Risk decisions239.不确定型决策Uncertain decision240.长期决策Long-term decision241.中期决策Intermediate-term decision242.短期决策Short-term decision243.个人决策Person decision244.集体决策Group decision245.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246.量本利分析法Breakeven analysis247.盈亏平衡点Breakeven point248.固定成本Fixed costs249.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s250.决策树Decision tree251.悲观决策法Pessimistic decision252.乐观决策法Optimistic decision253.折衷决策法Compromise decision254.机会均等决策法Occasion equalization decision 255.最小后悔值决策法Regardless decision 256.计划Plan257.执行计划Execute plan258.宗旨Aim259.使命Mission260.目标Goal261.战略Stratagem262.政策Policy263.程序Process264.规则Rule265.规划Program266.项目Project267.预算Budget268.环境扫描Environmental scanning269.长期计划Long-term plans270.中期计划Intermediate-term plans271.短期计划Short-term plans272.战略计划Strategic plans273.业务计划Operational plans274.综合计划Synthetic plans275.局部计划Department plans276.项目计划Project plans277.高层管理计划Top management plans278.中层管理计划Middle management plans279.基层管理计划Fist-line management plans280.生产计划Manufacture281.供应计划Provide plans282.新产品开发计划New product plan283.营销计划Marketing plans284.财务计划Finance plans285.人事计划Human plans286.情境计划Scenario planning287.后勤保障计划Service ensure plans288.指令性计划Mandatory plans289.指导性计划Directional plans290.派生(辅助)计划Derivative plans291.甘特图Gantt chart292.滚动计划方法Rolling plan technique293.网络计划技术Network plan technique294.项目评审法(PERT)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s 295.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296.组织Organizing297.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298.组织工作Organize299.劳动分工Division of labor300.统一指挥Unity of command301.职权Authority302.职责Accountability303.直线权力Line authority304.参谋权力Staff authority305.职能权力Function authority306.组织设计Organizational design307.组织结构设计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design 308.组织手册Organization handbook309.职位说明书Job description310.组织系统图Organization system chart 311.组织规模Organization scale312.机械式的结构Mechanistic organization 313.单件生产Unit production314.小量生产Small production315.成批生产Process production316.大量生产Mass production317.连续生产Continuum production318.目标原则Goal principle319.管理幅度Span of control320.指控链Chain of command321.管理层次Chain of command322.岗位设定Job design323.工作分析Job analysis324.岗位设定Job design325.岗位轮换Job rotation326.多样化培训Diversity training327.岗位扩大化Job enlargement328.岗位丰富化Job enrichment329.部门划分Departmentalization330.部门化Departmentalization331.职能部门Functional department332.产品部门化Product departmentalization 333.地区划分部分Geographical departmentalization 334.顾客划分部门Customer departmentalization 335.管理者的能力Ma nager’s ability336.扁平型组织Flattening organization337.锥型组织Awl organization338.组织构架Organizational architecture339.机械式组织Mechanistic organization340.有机式组织Organic organization341.集权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342.集权组织Centralized organization343.分权De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344.分权组织Decentralized organization345.委员会制Committee system346.直线制组织结构Line strcture347.职能制组织结构Functional structure348.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Line-functional structure349.事业部制组织机构Divisional structure350.矩陈制组织结构Matrix structure351.专门工作组Bottlegging352.模拟分权制组织Simulation Decentralized organization 353.网络结构Network structure354.领导Leading355.领导Leadership356.职位权力Position power357.个人影响Referent power358.合法权Legitimate authority359.奖赏权Reward power360.惩罚权Punish right361.模范权Exemplary right362.专长权Specialty right363.魅力权Glamour right364.感情权Affection right365.士气Morale366.领导风格Leadership styles367.专制作风Autocratic styles368.民主作风Democratic styles369.放任作风Laissez-faire styles370.领导行为理论Behavioral approach371.管理方格图Managerial grid chart372.贫乏型管理Impoverished management373.任务型管理Task management374.俱乐部型管理Country club management375.中庸型的管理Middle –of –the- road management 376.团队型的管理Team management377.领导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378.菲德勒的权变理论Fiedler contingency model379.“任务导向型”的领导方式Task –oriented leadership 380.“关系导向型”的领导方式Relationship-oriented leadership 381.菲德勒模型The Fiedler model382.情境领导理论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383.途径——目标理论Path –goal theory384.教练Coach385.指导Coaching386.授权Authorization387.沟通Communicate388.消息Message389.渠道Channel390.传言链Grapevine chains391.语言沟通Verbal communication392.非语言沟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393.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394.过滤Filtering395.正式沟通Formal communication396.非正式沟通Informal communication397.小道消息Grapevine398.横向沟通Horizontal communication399.单向沟通One –way communication400.对上沟通Upward communication401.对下沟通Downward communication402.斜向沟通Diagonal communication403.沟通网络Communication network404.链式沟通网络Ch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 405.环式沟通网络Rou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406.Y式沟通网络Y communication network407.纵向沟通网络Ver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408.轮式沟通网络Wheel communication network 409.全通道式沟通网络All channel communication network 410.团队管理Team management411.激励Motivation412.激励因素Motivators413.需求Needs414.诱因Inducement415.动机Motivation416.行为Action417.绩效Performance418.激励理论Motivation theory419.内容型激励理论Content motivation theory420.积极性Enthusiasm421.需求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422.需求Need423.需求层次Need hierarchy424.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425.安全需要Safety needs426.社交需要Social need427.尊重需要Esteem need428.自我实现需要Self –actualization needs 429.“ERG”理论ERG theory430.存在需要Existence need431.关系需要Relatedness need432.成长需要Growth need433.成就激励论Three-need theory434.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435.权力需要Need for power436.合群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437.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s theory438.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ion –Hygiene theory 439.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440.激励因素Motivation factors441.满意Satisfaction442.不满意Dissatisfaction443.过程型激励理论Process motivation theory 444.期望Expectancy445.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446.效价Valence447.努力Make great efforts448.期望Expectation449.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450.投入Input451.产出Outcomes452.公平Equity453.不公平Inequity454.外在强化Extrinsic rewards455.内在强化Intrinsic rewards456.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457.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458.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459.规避性学习Avoidance learning460.修正行为Behavior modification461.搭便车Hitchhike462.投机心理Venture psychology463.消退Fade away464.目标激励法Goal –setting theory465.报酬激励法Reward –setting theory466.工资Wage467.津贴Allowance468.认可Certificate469.赞赏Admiration470.奖惩Rewards and punishment471.惩罚Punishment472.考评Appraise473.控制Control474.控制系统Control system475.信息Information476.反馈Feedback477.信息反馈Information feedback478.控制论Cybernectics479.偏差Warp480.纠正Rectify481.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482.实时控制Real-time control483.反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484.业绩考核Performance appraisals 485.财务报表Financial statement486.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487.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488.现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 489.预算Budgeting490.预算控制Budgeting control491.财务预算Financial budget492.业务预算Operation budget493.销售预算Sell budget494.生产预算Production budget495.生产进度日程表Production schedule table 496.内部审计Internal audit497.外部审计External audit498.创新Innovation499.技术创新Technoiogical innovations 500.产品创新Product innovation501.流程再造Process reengineering502.产品设计Product design503.首席技术官Chief technology officier。
管理学重点(精)

一、判断题1.泰勒的科学管理,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T2.预算,是数字化的计划。
(T3.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它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做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
它主要由企业高层制定。
( F4.风险型决策是指具有多种未来状态和相应后果,但是只能确定各状态发生的概率而难以获得充分可靠信息的决策问题.(T5.下级参与决策程度越深,决策的质量就越高。
(F6.领导者的感召力与个人的品质、魅力无关。
(F7.矩阵制组织结构容易产生双重领导,造成冲突和责任不清的情况。
(T8.一旦授权给下属,管理者就不用过问其工作的情况。
(F9.所谓直接控制是人们根据计划和标准,对比和考核实际结果,在出现偏差之后,通过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去进行纠正的控制方式。
( F10.领导者很难激励没有需要动机的员工。
(T11.霍桑试验说明了“社会人”假设的正确性。
(F12.在管理实践中,虽然长期计划不必对中、短期计划具有指导作用,但中、短期计划的实施要有助于长期计划的实现。
( F13.乐观决策法又被称为小中取大法。
(F14.因为决策结果往往难以确定,所以决策不需要明确的目标。
(F15.提高下级员工的素质,可以使管理的有效幅度增大。
(T16.组织结构的设计主要依据组织的现有情况,与组织的目标和战略无关。
(F17.民主式的领导总是比独裁式的领导更有效。
(F18.良好的信息沟通是指沟通双方准备理解信息的含义,不一定是彼此接受对方的观点。
(F19.分权越彻底,管理越有效。
(F20.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选聘较少采取从组织内部提升的方法。
(F21.理想的行政组织是建立在正式、合法和权威基础上的最好的管理制度。
( T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不会再有激励作用。
( T23.科学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假设是:工人是“经济人”。
( F24.企业再造的核心不是业务流程的再造,而是对业务程序的修补。
( F25.德尔菲法是一种向专家进行调查研究的专家集体判断。
现代管理学知识点(五)

知识点68:组织的含义管理学中的“组织”有两种含义:1.作为名词,是指为实现特定目标,依据一定的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关系,按照分工与合作规则而构成的人的群体——机构体系,管理总是要通过这样的组织来运作。
2.作为动词,也是作为管理的一项职能,组织是指设计、构建上述机构体系的活动。
知识点69:组织的构成要素1.目标。
目标是组织的第一要素。
目标决定了组织内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权责划分。
2.人员。
人员是组织的主体,是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组织要素。
3.物财。
物财是任何组织都不可或缺的要素。
物财是任何组织都不可或缺的要素。
经费、场所、设施、设备及各类用品,是组织赖以存在并开展活动的物质基础。
日常生活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行军作战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管理组织而言,“财政为庶政之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信息。
信息包括组织内外的各种情况和资料。
5.机构。
机构是组织的实体,是组织目标的载体。
6.职位。
职位是依据组织目标的需要而设立的具体工作岗位。
7.权责。
从本质上看,任何组织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权责结构与体系。
8.程序。
程序反映了组织活动展开的动态过程。
9.规制。
规制即组织的规章制度。
知识点70:职位的特征1.职位以工作为中心而设置,不受人的因素的影响,当某一职位没有合适人选时,称为“职位空缺”。
2.职位的数量明确、具体,由组织编制明文规定。
3.职位有类别划分。
4.任何职位都可归于相应的职位系列和职位等级。
知识点71:组织的分类依据性质和活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设立,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机构与职位体系和规章制度。
非正式组织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基于兴趣、爱好、情感等因素自发形成的组织。
知识点72:非正式组织的提出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巴纳德首次提出了“非正式组织”概念。
知识点73: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一)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1.协助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组织共同愿景的特征效用
1.孕育无限的创造力
愿景令人欢欣鼓舞,它使组织跳出庸俗、 产生火花。
------《第五项修炼》 日本企业
2.激发强大的驱动力
一个共同愿景通常建立一个高远而又可逐 步实现的目标,它引导人们一步步排除干扰 ,沿正确的方向前进。
共同愿景培育出承担风险与试验田精神。
可口可乐公司
——彼得· 圣吉
第四阶段:咨询 ——采用建议,整合愿景
“我们在愿景中采用了组织成员的哪些建 议? ”让员工提出具体建议,探讨细节
使组织朝共同愿景迈进
第五阶段:共同创造 ——共同合作,塑造愿景
“让我们创造出大家都向往的未来。” 愿景清晰 认识趋于一致 个人愿景已融入组织的共同愿景中
为实现愿景: 脚踏实地、心手相印 同舟共济、休戚与共 打造出命运共同体
3.创造未来的机会
共同愿景给定组织一个长远的经得起推敲的 未来,这个未来充满挑战、机会和风险。
战略规划≠共同愿景
(三)共同愿景的构成
1.共同愿景的组成
1)景象:具有一定的气魄和诱人特性 2)价值观:对社会和组织的总的看法 3)使命:未来要完成的任务过程 4)目标:短期目标,从个人目标中产生
2.共同愿景的构造
企业价值观形成的要素
时代的特征 经济性 社会责任感
2)组织精神的创设
组织精神是组织员工群体在长期生产经
营中形成的一种信念和追求,是组织基于自 身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的要求和发展 方向,为使组织获得更大发展,经过长期精 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是组织价值观的外化。
1.个性特征
2、民族文 化和时代的
同时, “要为自己和家人的 幸福而不懈努力。”
第三阶段:测试 ——有想法,了解反应
“这个愿景哪些部分打动你?哪些部分令你 无动于衷?”只有让人们愿意和能够说真话, 才能产生准确的测试结果。
1、对愿景的支持程度; 2、进一步完善愿景; 3、或重新设计愿景。
组织成员的自我超越能力愈 强,你得到的结果就会愈好。人 们必须愿意说实话,而且有能力 体察现况,才能产生准确的测试 效果。
塑造共同愿景
组员:何强 李万鑫 王婷 王怡欢
一、何谓组织的共同愿景
(一)共同愿景的概念
本义是组织所有成员共同的愿望和共享的景 象。
组织的战略
≠ 组织的精神
创新想法
共同愿景
含义
1.共同愿景实为组织未来发展的目标、 任务、事业或使命
2.共同愿景是全体成员共同发自内心的 愿望或意愿
3.共同愿景能淡化个人利益冲突,形成 巨大的凝聚力
理价 念值
观
,
这些方面相互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1.从个人愿景到共同愿景
个人愿景通常是个人对自己未来发展的一种愿望 ,通常包括对家庭、组织、社区、民族甚至世界未 来的看法以及自己的个人利益和未来。
1)共同愿景是从个人愿景聚集而成的。 2)共同愿景构筑在个人愿景之上,却又高 于个人愿景。 3)在鼓励形成个人愿景时把组织共同愿景 容纳于其中,使共同愿景成为个人愿景的一 部分,这是从个人愿景到共同愿景的根本所 在。
3.进行深度汇谈
1)深度汇谈的目的:
开掘每个谈话者的内心,得出高于任何个人见 解的观点。
2)开展深度汇谈的三项必要的基本条件:
(1)所有参与者必须将自己的假设“悬挂”在面前。 (2)所有参与者必须是彼此为工作伙伴。 (3)必须有一位“辅导者”掌握汇谈的精义与架构。
4.实现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指不断突破自己的成就、目标 、愿望。
1.培养共同语言
共同语言是组织员工们一致使用的语言, 或是指组织员工们特定使用的语言。
共同价值观
共
共同兴趣
反映 共同语言 表示
同 愿
共同使命
景
共同语言形成方式:
(1)将小团体的共同语言归纳引申为整体组织的共 同语言。 (2)将官方语言强制性的灌输给全体员工。(语录 、使命宣言等)
2.开展团队学习
特征
3、简明 而寓意 丰富深 刻的语 言
3)组织各项制度建设
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
产权关系界定问题,它还包括反映法人 治理结构的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及企业 内部的各种管理方针和规范。
(二)构建共同愿景的具体步骤
五个阶段,每一阶段形成一个台阶 从告知→共同创造, 标志着一个组织 从权力型管理→民主型管理的 转变。
谢谢!
团队学习是指一个小团体的集体性学习。 1)团队学习的重要性:
(1)可以将共同愿景首先转化为团队的努力方向,从 而克服小团体的局部利益,坚持组织共同愿景。
(2)一项决策的执行,大都直接或间接的由团队来完
成。(个人在学习,不代表组织也在学习) 2)团队学习必须注意的四个方面:
(1)善于汇集众人的思想,并将之升华。 (2)既具有创新性又要协调一致。(默契) (3)不能忽视团队成员在其他团队中的角色。 (4)团队学习需要练习。
1)景象受价值观与使命的约束 2)价值观决定目标的选择及其实现的途径
,使命提供实现目标的激励动力 3)价值观与使命互动关联 4)共同愿景是组织文化背景的产物
二、建立共同愿景的方式途径
1 基本方式 基本途径 2
(一)构建共同愿景的基本方式
到从
塑把
共个
造握
与使
同人
整方
使命
愿愿
体向
命宣
景景
图,
感言
像
融发 入展 组核 织心
道者 全民与上同意者也 可与之死 可与之生 民弗也 ——《孙子兵法》
(一)构建共同愿景的基础:
现代组织共同愿景构建的基础是该 组织的文化,有了良好的组织文化才
谈得上产生或构建组织的共同愿景,才 可能有具体构建的步骤。
组织文化
内文化:
价值观、制度、 组织机构设置等
外文化:
组织文化的有形 载体与具体反映
组织价 值观
组织 精神
组织 各项 制度
1)组织价值观的形成
1
2
3
企
经
业
最
营
大
利
利
润
润
合
社 会 互
价
理
利
值
价
价
观
值
值
观
观
惠普: 尊重和关心 每一位员工
通用电气: 以科技及创新 改善生活品质
IBM: IBM就是服务
沃尔玛: 为顾客提供平价商品
迪斯尼: 带给千百万人快乐
联通: 联通世界
同福波 仁特音 堂:公 :让司 同穷: 修人永 仁也为 德买先 ,得驱 济起 世汽 养车 生
第一阶段:告知 ——已决策,行动吧
“我们一定要这么做,这是我们的愿景。 ”
要将共同愿景的信息直接、有效地传达到整个 组织中,并说明共同愿景的内容和必须这样做的 理由。
第二阶段:推销 ——解释决策,行动吧
“我们找到最好的解答了。 现在要看看能否说服你们。
”
深圳华为的共同愿景:
“在电子信息领域实 现顾客的梦想,并成为世 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
2.把握方向,塑造整体图像
把握方向,即把握组织的未来究竟向何 处去。
1)首先,明白塑造的图像是“全息”性的图 像。(有利于使员工已组织利益为重)
2)其次,将每个人的愿景中与共同愿景相适 应的部分拼接、提炼和加工。(将共同愿景 变成员工们的共同创造物)
3.使命宣言与使命感
使命宣言,是指把组织与员工们拥有的 使命用一些简练、明了、带有激动性的文字 加以表达,形成格言座右铭等。
个体具有不断自我超越的欲望,产生于个 人愿景的共同愿景才有了激励作用。
三、构建共同愿景的 基础与步骤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价 值观。海尔文化就是营 造一种氛围把个人奋斗 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企业的目标和企业的价 值观实现的同时,个人 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体 现。
——张瑞敏
三流企业卖产品 二流企业卖服务 一流企业卖标准 超一流企业卖文化
1)使命宣言能激发员工们努力工作的欲望。 2)使命宣言不是组织领导的一种说教。(使
命宣言需要有员工的基础,它不是空洞的口 号)
4.发展核心价值观,融入组织理念
组织价值观 影响 共同愿景
二)构建共同愿景的基本途径
1.培养共同语言 2.开展团队学习 3.进行深度汇谈 4.实现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