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后印象主义的认识

我对后印象主义的认识
我对后印象主义的认识

我对后印象主义的认识

杨 丹

内容摘要:

通过对后印象主义的形成及几位代表画家的学习,而提高自我的艺术修养与绘画能力,和几位艺术大师对对艺术的狂热激情与人格魅力。

一.印象派的诞生

二.后印象主义特点的认识

三.后印象主义的几位重要代表画家与创作作品

四.对印象主义的总结

关键词:后印象主义双重性 保守 光外派

作者简介: 杨丹 男 贵州民族学院美术学院2002级油画班

一.印象主义的诞生

印象主义产生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经济获得显著的增长,由于工业和农业中用新的科学和技术,生产力前所未有的在规模上得到发展,而在这一时期物品价格,利润和收益却普遍下降,由此在经济生活中又出现了萧条的景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学艺术不可避免的具有双重性,与传统风格相联系的一面和追求标新立异革新的一面。

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一群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人他们对保守的官方沙龙压制青年的创造精神深感不满,其中以库而贝当年反对官方艺术的斗争精神为榜样,团结在受到官方沙龙冷淡和奚落的富有探新勇气的马奈的周围,由此形成一个与官方沙龙对立的集团,这些画家不定期的在巴黎的盖而波瓦餐馆和新雅典餐馆,以及

巴齐耶与雷诺阿的共同画室会晤,并到塞纳河畔直接写生,他们中间有莫奈.雷诺啊.毕沙罗.巴齐耶.塞尚等,还有评论家杜瑞和利维拉,和资助商杜朗——鲁耶。1874年4月,这群青年画家借用摄影师那达而的工作室举办展览,以莫奈创作的题为《印象.日出》的油画,遭到评论家和学院派的攻击。一位保守的记者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讽刺,称这次展览是印象主义的展览会,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印象派”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印象派又称为光外派。

印象主义分为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是从印象主义发展而来的,后印象主义不是一个确定的流派而是一种思潮,在被归入这一名称的重要画家有高更.凡高.塞尚三人等,他们从没有人提出要建立,这样一个派别的想法,这个名称是后人赋予的。而后印象派这个名词是英国批评家罗杰.弗莱杜撰的,用以形容印象派之后出现的艺术现象,他本人也是一位画家,是后印象派的坚定支持者。但后印象主义一词也常引起争论,后印象主义一词是在本世纪20年代之后才被普遍使用,它被用来泛指印象主义之后的观念和实践上与印象主义相左右的艺术潮流。

二.后印象主义特点的认识

说到后印象主义的特点不得不从印象主义的特点说起,首先印象主义在相当的程度上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继承了浪漫主义对色彩的研究和现实主义对真实的表现,印象主义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反对因循守旧,他们主张艺术的革新,绘画技巧上对光色造成的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把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去,根据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给后来的现代美术以极大的影响!印象主义的绘画观念:光线在物体上的变化,阴影下的微妙色彩是印象主义画家所主要的表现的主题,印象主义把光当唯一真实的对象,不知不觉中把形象破坏了,而剩下是画家视觉的主观性,最具代表的观念有以光谱色分析太阳光后的七色作画,在画布上将补色并置,在观者的眼中自动调色,增加画面的彩度和明度,否定固有色,不用黑色和深咖啡色,不用线条画轮廓,认为阴影有颜色的只有彩度,明度较低。

而后印象主义发展是从印象主义中脱颖而出的,他们不仅早期都以印象派为起点开始自己的艺术生涯,而且后期成熟作品仍保持了相当的印象派的技法和色彩处

理,但他们又与印象主义有一定的不同,他们虽然赞同印象主义对色彩的新的理解,但却反对印象主义对直接的知觉经验的表述,认为艺术的真实性不在于对眼见的现实的敏感把握——因为这是片断的,虚假的和绡纵即逝的,他们认为艺术的真实性存在对与艺术家对现实的主观把握和观念之中,而这些主观的观念是与艺术家个人的即时感受和情绪的时候,不自觉地便导向了一种原始的,本能的,纯真的内在的心灵世界,他们不断的从东方艺术,原始艺术和儿童艺术中

去寻找灵感,以求得对现实世界的真实把握,以前人们往往一直以为,有印象主义的这种倾向在与他们是躲避和反抗现代文明,以及这种文明所代来的罪恶,以在另一个世界中寻找一个永恒的精神家园。而后印象主义的意义更在与他们一方面是对积淀深厚的传统艺术观的彻底抛弃,另一方面在于他们企图恢复人的纯真之眼,以真正属于自己的眼睛来看待世界,这就出现了更高综合象征的色块,凡高火焰般的笔触,和塞尚不准确的结构,但后信箱主义艺术家的一剩都充满了悲剧色彩,这似乎是所有独创乐的艺术家的必然命运——他们的艺术同他们命运是结合在一起的。

三.后印象主义的几位重要代表画家与创作作品

后印象主义最主要的几位代表画家分别是塞尚.高更.凡高等三位重要人物,塞尚出生法国1839——1906,其也是印象主义创始人之一,塞尚对自然界中的基本机构的兴趣,使得画中的主题——无论是风景,静物还是人物肖像都转化为具有稳定形体和结构的物象,塞尚早期赶兴趣的绘画题材具有情色和狂烈的因素,他喜欢冷暗的色调,

塞尚参加过印象派画展后在毕沙罗的影响下,他逐步提高了绘画中的色调,其题材也产生了变化,塞尚静物的题材较为单一,不外是布幔,餐巾,水果等,然而给予人们的视觉感受却是强烈的,全亲的,他通过对物体的几何形体的深刻认识和研究,揭示出静物世界的次序感,单纯感和量感,不仅是静物画上的一次“范式”革命,塞尚在艺术上的追求启发了后来的立体派画家他被人称为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的作品有《抹大拉的玛丽娅》.《迤死者之屋》.《大浴女》.《阿维农少女》等等

温森特.凡高.荷兰人,他的生涯是艺术史上最富有情节的故事之一,凡高生于一个牧师之家,早年当过画店的店员,教师,传教士等他30多岁是移居巴黎当时他

没有工作,生活困苦,全靠弟弟提奥的接济,他给提奥的书信不仅是艺术史珍贵的史料,同时也是感人肺腑的兄弟情深的见证。

凡高的绘画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同情,及对平凡的小人物的衷心热爱,凡高早年的画作很多是描绘社会下层人士,他关注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劳作。凡高早年的作品继承可荷兰画派的优良传统,但是那种具有深厚表现力的构图和人物造型,已显示出他独特的追求,凡高早年绘画的色调郁暗沉重,1886年来到巴黎后,发现了印象主义跳跃着光与色彩的绘画,逐逐渐了皈依了明亮的色彩,然而骨子里对深重轮廓线的迷恋仍然初衷不改。凡高最为关心的是在画面上传达出自己对所画对象的感觉,为自己的激情表达他常常不惜采用超自然的色彩,凡高的作品中人们可以惊异看到那绚烂的色彩和回旋的条状笔触造成自然的表现力。在凡高的调色板上,黄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以黄色为主调画过多幅《向日葵》,这些在瓶中的花儿仿佛是有生命的精灵,犹如升腾的火焰,放射着耀眼的光华。然而凡高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这种悲剧既是他生命历程的展示,也在深层上揭示了世纪末欧洲人精神上的痛苦,然而在一次次的失望以至绝望中,他的精神最终崩溃了,最后不得不以自杀来彻底完成自己的艺术创作,这种绝望在他的最后一件最重要的作品《麦田上的乌鸦》中充分展现出来,可是他死后他的作品却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在艺术市场中从1980年的52630万法郎《阿尔诗人的花园》.1989年的9280万法郎《日出.印象》1989年的2亿1900万法郎《向日葵》到3亿法郎《蝴蝶花》而屡创世界艺术品拍卖最高记录,这种强烈的对比具有绝妙的讽刺意味。凡高的主要作品有《吃豆人》 《繁星之夜》 《向日葵》 《蝴蝶花》等。

保尔.高更1848——1903生于巴黎早年当过水手,后来在证券交易所工作,高更业余

喜欢绘画,与印象派画家相识后,并在1879年至1886年见参加过几次印象派的画展,高更直到35岁时,才决心做一名职业画家,为此放弃了收入丰厚的工作,同时疏远了家庭。《布道后的幻想》这幅画是高更从巴黎移居到不列塔尼的阿旺桥,这一时期的作品,这幅画无论在场景的选择,构图,人物形象比例大小和色彩的运用上都背离了传统,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1891年,高更离开法国到塔西提海,生活在土著中,后来虽然回过国,,依然很不的志,于是在回南太平洋,最后在一个小岛

上度过余生,高更在南太平洋诸岛上画了那些以土著人为题材,也是其一生中最著名的作品,他希望寻求某种未被文明污染的单纯,简朴的是生活,在思考“我们从那里来?我们是谁?我们从那里去?”这样的哲学问题时,高更亦以土著生活为依托来提出问题,高更画过无数以南太平洋诸岛上毛利族妇女为题材的作品从描绘他们的日常生活直接深入他们的隐蔽的内心世界,他在她们的劳动或是闲散的生活中发现了属于原始的初性的没《塔西提妇女》那种迥异于欧洲妇女的单纯,直率,那种富于原始情趣和力量的图式语言,在当时无疑是惊人惊异的,主要作品有《维罗弗的风景》 《布道后的幻想》 《雅各与天使搏斗》等等

四.对后印象主义的总结

从印象主义的发展到后来的印象主义虽然还保持着不变的形式,但其方向已大大的改变了——从对视觉真实的忠诚走向了对观念和理论的忠诚,这一转变使艺术彻底摆脱了几百年来艺术的实用功能,教育和提供了视觉文献资料,一方面艺术家的观念成为决定艺术图式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观念的个人化也使此后的现代艺术成为大众隔绝的看不懂的个人行为——这是现代艺术遭到许多人反对的重要原因,所以说艺术对世界的真实性的把握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外国美术史》欧阳英,潘耀昌主编 1997-5-1

《西方美术》作者 范梦 出版时间2001-9-1 九州图书出版社

《法国美术史话》作者 高天民 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3-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