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减速器技术要求规范

合集下载

[]抽油机技术规范

[]抽油机技术规范

中国石化游梁式抽油机采购技术规范目录1总则 (3)2产品描述 (3)3执行标准 (3)4产品分类 (4)5基本参数 (4)6 技术要求 (5)6.1 一般要求 (5)6.2主要零部件设计要求 (9)7产品实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10)7.1主要技术要求的检验方法 (11)7.2 减速器型式实验方法 (11)7.3型式检验 (11)7.4 出厂检验 (12)7.5判断规则 (12)7.6 主要零部件的检验工程 (13)8 标志、包装和贮存 (12)8.1 标志 (12)8.2 包装 (13)8.3 贮存 (13)9 产品质量保证 (14)10 特殊要求 (14)11 技术服务 (14)1、总则为做好中国石化游梁式抽油机的采购工作,统一中国石化游梁式抽油机采购技术要求,特制订本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游梁式抽油机的结构型式、产品分类、基本参数、技术要求、实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质量要求等。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各下属企业及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的相关游梁式抽油机采购。

2、基本结构游梁式抽油机是有杆抽油设备系统的地面装置,它的功能是将动力机的高速旋转运动,转变成悬绳器的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将井下的原油举升到地面。

游梁式抽油机主要由驴头、游梁、游梁支承、支架、横梁、连杆、曲柄、刹车装置、底座、扶梯、悬绳器、减速器、动力机等部件组成,其基本结构见图1。

1、底座 6、游梁支承 11、减速器2、扶梯 7、支架 12、电机装置3、悬绳器 8、横梁 13、刹车装置4、驴头 9、连杆5、游梁 10、曲柄3、执行标准SY/T5044 游梁式抽油机API spec 11E 抽油机规范JB/T5000.1~5000.15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GB/T 15753 圆弧圆柱齿轮精度GB/T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T 13306 标牌以上标准不能覆盖的其它结构形式游梁式抽油机,如下偏杠铃、弯游梁、调径变矩等,但这些形式抽油机的基本技术参数:额定悬点载荷、冲程、冲次、减速箱额定扭矩应符合SY/T5044—2003 《游梁式抽油机》规定,并且该机型应包含在生产企业取得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所列范围之内。

减速器技术要求.-减速器技术规范

减速器技术要求.-减速器技术规范

减速器技术规范1.规格参数2.技术要求2.1外观2.2材料减速箱各部件材料材质和硬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2.3尺寸减速器外形尺寸、各轴径尺寸精度与各轴头键槽及键的各部尺寸、粗糙度均符合图纸、标准要求。

2.4箱体与箱盖自由结合后:总中心距>650mm时,用0.1mm塞尺检查剖分面接触的密合性,塞尺塞入深度不得大于剖分面宽度的三分之一。

2.5减速器的点啮合双圆弧齿轮精度按GB/T15753中的8-8-7级制造;渐开线齿轮精度按GB/T10095中的8-8-7级制造。

2.6空载试验后要求2.6.1齿轮副的接触精度齿轮齿面接触斑点沿齿长方向占工作齿长的百分率:第一条≥85%,第二条≥70%;齿轮齿面接触斑点沿齿高方向占工作齿高的百百分率:≥45%。

2.6.2齿轮副接触迹线偏差在±0.18m n。

2.6.3齿轮副接触斑点和侧隙均满足图纸、标准规定。

2.7分级加载试验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轴承温升不超过40℃,油池温升不超过15℃,并且最高温度均不超过70℃;b)各密封处、结合处不得有漏油、渗油现象;c)运转应平稳,不得有冲击、振动和不正常的响声;d)齿轮齿面不得有破坏性点蚀。

2.8其他要求2.8.1油位螺钉和放油螺钉采用内六方结构,并配内六方扳手;2.8.2减速器能正、反向运转(不标旋向);2.8.3压板螺栓防松采用两孔锁片结构;3.资料文件3.1使用说明书两份,内容全面且准确无误,并附有连接尺寸及外形尺寸图(包含刹车摇臂)。

3.2合格证明书一份,内容包含详细的检验数据以及扭矩检测试验报告。

3.3合格证一份。

3.4减速器总图的电子图一份,蓝图4份归档。

3.5易损件清单一份,包括详细的尺寸规格。

4.其它未尽事宜按照SY/T5044-2003《游梁式抽油机》标准及甲方提供图纸要求执行验收。

减速机技术要求

减速机技术要求

6.5 编写减速器技术要求一、对装配前零件的要求1.滚动轴承用汽油清洗,其他零件用煤油清洗。

所有零件和箱体内不许有任何杂质存在。

箱体内壁和齿轮(蜗轮)等未加工表面先后涂两次不被机油侵蚀的耐油漆,箱体外表面先后涂底漆和颜色油漆(按主机要求配色)。

2.零件配合面洗净后涂以润滑油二、安装和调整的要求1.滚动轴承的安装滚动轴承安装时轴承内圈应紧贴轴肩,要求缝隙不得通过0.05mm 厚的塞尺。

2.轴承轴向游隙对游隙不可调整的轴承(如深沟球轴承),其轴向游隙为0.25~0.4mm;对游隙可调整的轴承轴向游隙数值见表。

点击查看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3.齿轮(蜗轮)啮合的齿侧间隙可用塞尺或压铅法。

即将铅丝放在齿槽上,然后转动齿轮而压扁铅丝,测量两齿侧被压扁铅丝厚度之和即为齿侧的大小。

4.齿面接触斑点圆柱齿轮齿面接触斑点2-10-4;圆锥齿轮齿面接触斑点2-11-4;蜗杆传动接触斑点2-12-4三、密封要求1.箱体剖分面之间不允许填任何垫片,但可以涂密封胶或水玻璃以保证密封;2.装配时,在拧紧箱体螺栓前,应使用0.05mm的塞尺检查箱盖和箱座结合面之间的密封性;3.轴伸密封处应涂以润滑脂。

各密封装置应严格按要求安装四、润滑要求1.合理确定润滑油和润滑脂类型和牌号2.轴承脂润滑时,润滑脂的填充量一般为可加脂空间的1/2~2/3。

3.润滑油应定期更换,新减速器第一次使用时,运转7~14天后换油,以后可以根据情况每隔3~6个月换一次油。

五、试验要求1.空载运转:在额定转速下正、反运转1~2小时;2.负荷试验:在额定转速、额定负荷下运转,至油温平衡为止。

对齿轮减速器,要求油池温升不超过35oC,轴承温升不超过40oC;对蜗杆减速器,要求油池温升不超过60oC,轴承温升不超过50oC;3.全部试验过程中,要求运转平稳,噪声小,联接固定处不松动,各密封、结合处不六、包装和运输要求1.外伸轴及其附件应涂油包装;2.搬运、起吊时不得使用吊环螺钉及吊耳以上技术要求不一定全部列出,有时还需另增项目,主要由设计的具体要求而定。

抽油机使用规范

抽油机使用规范

抽油机使用规范游梁式抽油机使用规范一、安全事项1、设备安装、运行和维修前,要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

2、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定期检查,在维修过程中规范操作,使维修人员和生产者得益于在最少停机时间内达到最高的生产能力,杜绝出现安全事故。

3、井场周围要建围墙或者护栏,保持场地清洁以及排水系统畅通。

4、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帽,禁止戴手套,女工应把长发摺在帽子里面,防止头发被卷入机器中。

5、当悬绳器需与光杆分离时,首先要用卡子把光杆紧紧固定在井口上。

6、启动电动机(或柴油机)前,要进行检查,确保制动完全释放。

7、停机时,应先切断电源,再刹车。

刹车时,操作要平缓,切忌猛刹;对设备进行维修或者调整平衡时,要确保曲柄处于静止状态并有效制动。

8、当抽油机工作时,禁止进入曲柄旋转的区域内。

9、在维修抽油机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0、拆卸或者装配较大部件时必须用起重设备吊起,不允许用人工搬动。

11、安装、调整和操作抽油机时,重物下面严禁站人。

12、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防护栏范围以内。

13、抽油机安装完成后,必须将防护栏及皮带护罩固定后,方可进入空运转。

二、运行管理(一)空载运转新安装的抽油机要进行空载运转实验。

1、开机前,按照使用说明书润滑部分说明检查润滑油(脂)加注情况,确保油品对路,油位符合要求。

2、开机时,应先检查供电系统是否正常,然后松开刹车,再启动电动机(或柴油机)。

3、点动电动机,使曲柄转一至两周,观察运转方向是否正确、运动件有无碰撞。

4、连续运转五分钟左右,听是否有异常声响,观察电动机工作是否正常,三角胶带松紧是否恰当。

停机时检验刹车是否灵活可靠(完全刹住后余4齿),停机后检查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

(二)负荷运转新安装的抽油机空运转后,按设计工况进行负荷运转,时间为一小时。

1、运转中检查光杆是否正对井口,有无异常声响,扭矩是否平衡,三角带松紧是否适当,驴头弧板上吊绳压痕是否偏斜。

2、停机后检查全部螺栓,再次拧紧;查看减速器各密封处有无渗漏及各运动副处的发热情况。

抽油机减速器的故障判断和处理

抽油机减速器的故障判断和处理

抽油机减速器的故障判断和处理唐俊【摘要】抽油机的结构中最重要的装置是减速器,减速器是抽油机内部结构中真正带动抽油杆进行运动转化形成往复运动的核心装置。

减速器内的润滑油油量应该在油面标准检视孔位1/3~2/3之间,尽量不要超过油面标准孔位的2/3,如超出应打开放油孔进行放油。

抽油机减速器的齿轮在设计与加工时应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公差范围的选择并严格遵守,齿轮啮合精度与运动精度不得超差。

对于串轴与轴承损坏故障的处理,首先是要考虑齿轮的磨损情况与磨损程度;其次是在生产加工时注意遵守公差范围,日常的检查维护要比故障出现后的处理更重要。

【期刊名称】《油气田地面工程》【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2页(P52-52,53)【关键词】抽油机;减速器;故障;处理;维护【作者】唐俊【作者单位】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常用的抽油机设备基本由动力装置、减速器(井下抽油泵)和抽油杆三部分组成。

动力装置是指在井上的动力设备,抽油机的电动机;减速器(井下抽油泵)悬挂在井下油管的下端,与抽油杆以带轮形式相连接;抽油杆是将抽油机的动力装置与井下抽油泵相连接的连接装置[1]。

抽油机的主要工作原理为:将地面上动力设备所产生的运动及动力传递给井下的减速器(抽油泵),通过自身的机械结构与执行系统将抽油机的动力电机的转动运动形式转变成往复运动的运动形式,进而实现将地下开采出的原油升举到地面上方,完成原油开采工作。

抽油机的结构中最重要的装置是减速器,因为减速器是抽油机内部结构中真正带动抽油杆进行运动转化形成往复运动的核心装置。

2.1 机油渗漏问题减速器漏油是减速器在日常开采作业中最常见的故障,漏油位置常出现在减速器内的带轮输出轴的密封处。

抽油机减速器发生漏油的判断依据为当减速器出现异常发热或油箱温度过高时,断定抽油机减速器可能出现机油渗漏的情况。

减速器内的润滑油油量应该在油面标准检视孔位1/3~2/3之间,尽量不要超过油面标准孔位的2/3,如超出应打开放油孔进行放油;如果发现减速器的箱口合紧不严,可再次合紧或重新进行组装,合紧时在箱口处可使用合紧胶或者密封脂,发现箱口的螺栓松动时应及时紧固;定期检查回油槽并及时清理,发现有金属物的污染形成的回油槽堵塞现象,要使用磁铁类工具将金属污染物清除;定期更换油封并进行减速器中呼吸器的清洗工作[2]。

抽油机配用减速器电动机和皮带轮配置规范

抽油机配用减速器电动机和皮带轮配置规范

7,5,3
30.68 Y225S-8
730
φ
65
-0.36 -0.46
105
φ 125,φ 208 18 φ 290
11
CYJW10-3-37HF 7,5,3
Y200L1-6
18.5 970
φ 60-0.36-0.46
105
16
φ 133.,φ 224 φ 313
45.83
5,3.5,2
Y225S-8
5.5 960
直轴 φ 38
9,7,5
Y160M-6
7.5 970
2
CYJY4-1.5-9HF
7,5,3.5 7,5,3.5
30.53
Y160M2-8 Y160M-6
5.5 7.5
720 970
φ 45-0.34-0.44
82
5,3.5,2.5
43.63
Y160M2-8
5.5 720
9,7,5
Y160L-6
φ 70-0.36-0.46
105
18
φ 180,φ 215 φ 258
8
CYJW5-1.8-13HF
7,5,3.5 5,3.5,2.5
30.53 43.63
Y160L-8 Y160M2-8
7.5 720
5.5
φ 45-0.34-0.44
82
12
φ 120,φ 165 φ 226
7,5,3.5 31.55 Y180L-8
105
16
φ 133,φ 180 φ 270
CYJW8-3-26HF
7,5,3.5
Y180L-6
10
44.38
5,3.5,2.5

抽油机技术规范

抽油机技术规范

5产品要求5.1功能要求要订购符合本规定的产品,用户/购买者应确定使用的良好作业环境条件,并指定要求和/或确定制造商的特定产品。

这些要求可能会籍由平面图纸、数据表或其他适当的文件手段转达。

为了确保抽油机与其他元件有适应的接口,如完整的抽油杆和井底往复泵,抽油机应规定下列要求:a)要求确认适用于井底泵的起重能力;b)要求在抽油杆尺寸与井深、杆的设计,或其他计息机械参数一致;c)要求在油井中的整个抽油杆的质量(重量);d)由于在油井的结构、摩擦和动态加载,潜在额外负荷;e)由于减少齿轮等级所需的齿轮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齿轮负荷,确定投入所需的起重能力;f)对游梁式抽油机结构负荷能力的要求,以适应抽油杆的重量和额外负荷;g)规定的最大冲程长度。

降低齿轮的等级、结构承载能力和最大冲程长度的综合要求,在订购特定的游梁式抽油机看时,使用在表A.1提供的一组规格数字的表示来识别。

建议应提供本规范的如表A.1给定的减速器等级、结构能力和冲程长度的游梁式抽油机,虽然这些项目的组合构成游梁式抽油机与表中指定的不必相同。

在附录B提供曲柄均衡评级的推荐格式(见图B.1),并记录抽油机的冲程和扭矩因素(见图B.2)。

抽油机扭矩系数应用的建议和实例计算,包含在附录C至福建F中,抽油机减速器扭矩值的计算实例在附录G中。

系统分析的建议,包含在附录H中。

5.2技术要求5.2.1概述在本规范发布以后,游梁式抽油机的开发设计,应按照第6和第7章定义的方法和设想进行。

在本规范发布之前设计开发的游梁式抽油机,如制造商存档的一致性/性能记录符合本标准中的要求,可视为达到本标准的要求。

5.2.2冲程和扭矩系数对于一个减速器的扭矩从测力计试验数据能方便而准确地确定,如果买方有要求,抽油机制造商应提供冲程和趋避欧诺个位置每隔15°的扭矩系数。

如图B.2是一个记录数据格式的例子。

5.2.3设计要求设计要求应根据包括第6、第7章和其他有关规定界定的标准进行设计。

API11E抽油机规范2013年中文

API11E抽油机规范2013年中文

抽油机规范API 11E 规范2013年11月第19版生效日期:2014年3月1日译者说明本文系《API Specification 11E》的中文译稿。

本文稿仅供相关使用者作参考,帮助理解英文之用。

本文稿不得作为设计依据。

本文稿译者不保证其中翻译内容的绝对正确性。

如有疑问,应以英文原文为准。

其次,由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现该规范原文存在文字编辑方面的错误,已经在翻译文稿中加以注释,以方便使用者理解。

特别说明API出版物只能针对一些共性问题。

有关特殊问题,宜查阅地方、州和联邦的法律法规。

API或API的任何雇员、分包商、顾问、委员会或其他受托人,均不担保也不承诺(无论明指还是暗示)本标准中所包含的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适用性,对于本标准中所披露的任何信息的使用及其后果,也不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

API或API的任何雇员、分包商、顾问或其他受托人,也不承诺本标准的使用不会侵犯其他人的专有权利。

任何愿意使用API出版物的人都可以任意使用。

API已尽一切努力来保证这些出版物中所含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然而,关于本标准API不做任何承诺、担保或保证,在此明确声明,由于使用本标准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或者因本标准与当地法规有冲突而造成违法,API不承担任何义务和责任。

出版API标准是为了使公众能够更方便地获取已经证实的、良好的工程与操作惯例。

但至于何时何地应当使用这些出版物,仍需要用户依据自身的实践经验而做出明智的判断。

API标准的制定和出版,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任何人使用任何其他操作惯例。

任何按照API标准的会标使用要求标识其设备和材料的制造商,对于其产品符合相关API标准,负有全部责任。

API不承诺、担保或保证这些产品实际上确实符合该项API 标准。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在没有得到出版商的书面批准之前,任何人都不允许在检索系统中复制和保存本文件中的任何内容,或者釆用电子、机械、复印、录像或者其他方式传播本文件中的任何内容,请联系出版商美国石油学会出版业务部,地址:1220 L Street, N.W., Washington, D C. 20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SYYCQ3455—201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企业标准Q/SY CQ 3455—2012 抽油机减速器技术规2012 -12 - 31 发布2013 - 02 - 01 实施Q/SYCQ 3455— 2012目次前言 .................................................................................... I I 1围. (1)2规性引用文件 (1)3减速器基本型式和参数的确定 (1)4减速器的基本配置 (2)5减速器部件材料的选择 (3)6减速器制造工艺的要求 (3)7减速器润滑要求 (4)8减速器箱体、箱盖、胶带轮 (5)9减速器的装配 (5)10减速器的性能和质量保修期的规定 (6)11减速器外观质量 (6)12减速器的互换性要求 (7)13减速器的运转试验 (7)14减速器型式试验方法 (7)15减速器的型式检验 (8)16标志、使用说明书 (8)附录 A(规性附录)抽油机减速器技术参数表 (9)附录 B(规性附录)抽油机减速器外形尺寸、连接尺寸和主要部件尺寸表 (15)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规的某些容可能涉及专利,但本规的发布机构不承担和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长庆油田公司机械设备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庆油田公司设备管理处、第三采油厂、机械制造总厂,第三机床厂,传动机械。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生宏、宁会、丰宁、吉效科、高长乐、寒杰、许丽、。

本标准 2012 年 12 月首次发布。

3抽油机减速器技术规1围本规主要用于长庆油田使用的抽油机减速器。

本规适用于双圆弧齿轮减速器的分类和标记、设计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质量保证、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等。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

本规没有说明和涉及到的容和要求,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的有关标准和规。

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未注公差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1840-1989圆弧圆柱齿轮模数GB/T 8539-2000齿轮材料及热处理质量检验的一般规定GB/T9439-2010灰铸铁件GB9969.1-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10090-1988圆柱齿轮减速器基本参数GB/T10095淅开线圆柱齿轮精度制GB/T12759-1991双圆弧圆柱齿轮基本齿形GB/T13306-1991标牌GB/T15753-1995圆弧圆柱齿轮精度JB/T5946-1991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JB/T5947-1991工程机械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8853-2001圆柱齿轮减速器SY/T5044-2003游梁式抽油机API 规 11E抽油机技术规3减速器基本型式和参数的确定3.1减速器基本型式减速器型式为大传动比、防渗漏型分流式双圆弧圆柱齿轮两级传动。

3.2型号标记减速器的型号标记由减速器产品名称代号、主参数两部分组成,图示如下:1Q/SYCQ 3455— 2012CJH设计改进代号:1、2、……;主参数:额定输出扭矩(kN.m)×传动比×中心高(mm);产品名称代号:由“抽油机”“减速器”“双圆弧圆柱人字齿轮”三字汉语拼音大写代表字母。

标记示例:额定输出扭矩为 37kN·m,传动比为 45.8,中心高为 560 mm 的数字化抽油机用双圆弧圆柱人字齿轮减速器,其型号标记为 CJH37×45.8×560。

3.3基本参数和尺寸减速器基本参数与尺寸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基本参数与尺寸注:上表中列出型号为目前所用型号,不排除增加的可能。

4减速器的基本配置4.1 减速器设一个呼吸阀装置:具有防雨、防尘功能。

根据箱体的大小,26kN·m 及以上机型的呼吸阀有效透气面积不低于 1000mm2,18kN.m 及以下机型的呼吸阀有效透气面积不低于700mm2。

4.2减速器的箱体分上下二部分。

下箱体的输入轴与输出轴外形结构必须采用半加强结构,以满足加工后为斜孔回油。

输入轴及输出轴轴承盖应采用四级密封:密封环、深回油腔、迷宫密封、骨架油封。

4.3减速器箱体最低部设有泄油孔,泄油孔采用放油套管加放油塞的密封结构方式,并且放油塞为磁性放油塞。

4.4减速器设有油位观察窗,油位观察窗为压板油镜结构,油镜材质为有机玻璃。

4.5减速器的刹车采用外抱式双拉杆结构,刹车应灵活。

减速器应配有刹车安全保险装置(死刹车)。

刹车锁紧块采用直角形式,锁紧块转轴放在刹车定位螺栓上,防止锁紧块弹出。

4.6减速器设置刮油器。

结构见图 1。

2Q/SYCQ 3455— 2012图1 刮油器结构示意图4.7抽油机皮带轮槽型,额定扭矩 26kN.m、37 kN.m、48 kN.m 型用联组窄 V 型胶带 9 kN.m、 13 kN.m、18 kN.m 的用 B 型胶带,总长、数量根据机型配置。

5减速器部件材料的选择5.1齿轮材料规定为铸钢或球铁,齿轮的材料选用 ZG35CrMo 或 QT700-2,齿轮调质硬度为HB240~270。

5.2齿轮轴材料为 42CrMo 或更高性能的材料,调质硬度为 HB280~310,输出轴的材料为 45 钢,调质硬度为 HB217~255。

5.3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的硬度差应在 HB30~50 的围,同一轴左右两侧齿轮的硬度差在HB10~20 的围。

5.4箱体材料选用 HT200,材料性能不得低于 GB/T 9439-2010 的要求。

6减速器制造工艺的要求6.1铸件不应有影响减速器外观质量和降低零件强度的缺陷,铸造齿轮缘上的疏松、缩孔及成型齿面上的任何缺陷不得焊补。

6.2减速器的双圆弧齿轮精度按 GB/T15753-1995 8-8-7 级制造。

6.3齿轮轴和轴按技术文件规定要求调质后,应进行部探伤检查。

6.4在齿轮与齿轮轴加工过程中,其左、右旋齿、齿尖的对称度误差小于等于 0.2mm。

6.5主动轴、中间轴、从动轴配合及定位面粗糙度≤Ra1.6,齿轮工作面表面粗糙度≤Ra3.2,轴承孔表面粗糙度≤Ra3.2。

6.6轴承孔尺寸公差带为 H7,圆柱度不低于 GB/T1184 中的 7 级,端面与轴承孔的垂直度不低于 GB/T1184 中的 8 级。

6.7减速器主动轴窜动应符合表 2。

表2 减速器主动轴窜动量表减速箱额定扭矩主动轴窜动k N · m m m90 . 9 61 31 8 1 . 0 52 6 1 . 2 23 7 1 . 1 24 8 1 . 4 33Q/SYCQ 3455— 20126.8对机械加工图样未注尺寸公差按 GB/T1804-2000 IT12 等级加工,未说明形位公差执行JB/T8853-2001 的规定。

6.9材料的机械性能应符合 GB/T9439-2010 的规定。

6.10铸件除毛坯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外,粗加工后再进行一次时效处理。

7减速器润滑要求7.1减速器满足抽油机最低冲次 1 次/分钟时的轴承润滑。

7.2为保证轴承的良好润滑,减速器旋转方向为顺时针(面对减速器,输入轴在左手边),减速器输出轴应按箱体上的标记方向旋转,严禁反向旋转。

7.3减速器的主动轴及从动轴轴承润滑油进油方式为里进外出。

油路设计如图 1 所示。

图1 “侧进油”结构图7.4回油腔采用如图 2 所示结构,油槽应进行机械加工,宽度 10-16mm(详见附表),深度10mm,回油孔Φ20mm,回油孔与水平夹角不小于 45°。

图2 回油腔结构图7.5轴承盖多级密封方式,如图 3 所示。

图3 轴承盖结构图图3 轴承盖结构图4Q/SYCQ 3455— 2012轴承盖结构为四级密封,具体结构为:7.5.1一级密封为随轴旋转的密封环与轴承盖孔的迷宫密封,而迷宫槽设在密封环外圆上。

7.5.2二级密封加大了回油腔的轴向尺寸,缩短沿轴径的渗油路径长度。

7.5.3三级密封为迷宫密封方式。

7.5.4四级密封采用旋转轴唇型密封圈密封方式,即“骨架油封”或采用“车氏密封”——即耐磨的“四氟乙烯密封圈”加“0 形圈”补偿功能。

要求该处轴径淬硬、磨光。

7.6 放油孔增加一个放油套管,如图 4 所示。

放油套管的材料和放油堵材料均为 45#钢,且成对加工而成。

将放油管和箱体过盈配合,并且配备防盗螺栓。

图4 箱体放油孔结构图7.7油池润滑油油量应浸过中间级传动大齿轮 2~3 个全齿高。

7.8减速器油位视窗处,用明显标记标示润滑油品的标准液位。

7.9建议选用减速器专用润滑油,或其它更高性能的润滑油品。

8减速器箱体、箱盖、胶带轮8.1箱体、箱盖合箱后,边缘应平齐,机体、机盖合箱后,机盖凸缘比机体凸缘宽 0~2mm。

总长不小于 1200mm 时,相互错位每边不得大于 3mm,总长小于 1200mm 时,相互错位每边不应大于 2mm。

8.2箱体壁厚尺寸为 9 kN.m、13 kN.m、18 kN.m 型减速器的不低于 12mm,26 kN.m 型减速器的不低于 13.5mm,37 kN.m 型减速器的不低于 14.5mm,48 kN.m 型减速器的不低于16.5mm(详见附表)。

8.3减速器箱体、箱盖自由结合后,中心距不大于 650mm 时,用 0.05mm 塞尺,总中心距大于650mm 时用 0.1mm 塞尺检查剖分面接触密合性,塞尺塞入深度不得大于剖分面宽度三分之一。

8.4轴承孔的尺寸精度不应低于图样给定的要求。

8.5轴承孔的圆度、圆柱度均不应大于其直径公差的二分之一。

8.6轴承孔的平行度不应低于图样给定的要求。

8.7箱体涂漆前作煤油渗漏检查,60min 不应有渗漏现象。

8.8减速器胶带轮必须做静平衡试验,允许偏心距为 0.55mm。

9减速器的装配9.1箱体、箱盖、各轴承盖表面和齿轮未加工表面,应清洗干净,表面应清洁、无锈蚀及氧化皮。

9.2箱体、箱盖等铸件非加工的外露表面涂底漆,非外露面先涂底漆,再涂耐油漆。

涂漆质量5Q/SYCQ 3455— 2012应符合 JB/T5946-1991 的要求。

9.3各轴承圈及齿轮基准端面必须紧贴轴肩,用 0.05mm 塞尺检查不应通过。

9.4刮油器与中间轴齿轮端面间隙为 0.5mm~1.00mm。

9.5从动轴轴向膨胀间隙为 0.3mm~0.5mm。

9.6轴承端盖豁口应与箱体回油孔对齐,保证各部油路畅通。

9.7箱盖、箱体合箱时,以及轴承盖装配时,应在箱盖和箱体分箱面及轴承盖的配合端面上均匀涂抹可剥性密封胶,密封胶选用 BD-586 室温硫化硅酮密封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