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平面设计教案2
PS平面设计课程教案

PS平面设计课程教案一、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平面设计在广告、网页、产品包装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平面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技巧,提升审美能力,从而创作出具有专业水平的平面设计作品。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1)熟练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2)了解并运用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3)学习并实践各类设计风格的作品创作;(4)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2.1 软件操作基础(1)Photoshop界面及工具栏;(2)图像的基本操作(新建、打开、保存、关闭等);(3)图层的概念及其基本操作;(4)选择工具的使用;(5)路径的创建与编辑;(6)色彩模式与图像格式。
2.2 平面设计原理(1)设计构图;(2)色彩搭配;(3)版式设计;(4)字体与排版;(5)设计原则(对称、平衡、对比、重复等)。
三、教学方法3.1 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讲解软件操作步骤和平面设计原理,结合实例进行示范,使学员易于理解和掌握。
3.2 实践操作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设计案例,使学员了解实际应用,提高审美能力。
3.4 小组讨论学员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4.1 课时共计30课时,每课时60分钟。
4.2 课程进度(1)第1-4课时:软件操作基础;(2)第5-8课时:平面设计原理;(3)第9-12课时:实战案例分析与创作;(4)第13-16课时:综合练习与作品展示。
五、教学评价5.1 学员自我评价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定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5.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员的实际操作和作品进行评价,给予指导和反馈。
5.3 课程考核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包括软件操作、设计原理应用和作品创作等方面。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Photoshop CS6基础教程》6.2 辅助材料(1)设计案例图片;(2)设计教程视频;(3)设计素材库;(4)在线资源。
电子教案-《Photoshop平面设计与制作(第二版)》-A06-4050 项目三 图层及其应用 任务1:卡通雪景图

1.找到选自工具选择内容后按下图层按钮 。
2.按下Ctrl+J把勾选部分进行图层复制
3.把替换背景拉入,创立新图层后,按下按下Alt+Ctrl+G快捷键创建剪贴蒙版。
☆.该项目步骤做的时候注意图层顺序千万不能出错。
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总结:1.图层的运用注意图层面板的图层新创后对新的内容进行创作。
2.图层顺序。
作业布置
巩固练习1:注意图层顺序。
课后反思
1.“背景图层”的创建方法有两种:一是在使用白色或背景色创建新文件时,自动创建一个“背景图层”,该图层的名称默认为“背景”;二是可以将“普通图层”转换为“背景图层”,方法是:选择要转换的普通图层,再选择菜单“图层”→“新建”→“背景图层”即可。
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2.所有新建的图层都是“普通图层”;在“图层”面板中双击“背景”图层可以转换为“普通图层”;对“文字图层”、“形状图层”、“填充图层”进行“栅格化图层”操作也可以得到普通图层。
新课知识点分布:
一、在Photoshop中,图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在处理图像时,我们所进行的各种操作都与图层有关,通过对图层进行各种编辑操作,然后将它们一层层叠加起来就能构成一幅幅精美的图像。图层通常分为:“背景图层”、“普通图层”、“文字图层”、“形状图层”、“填充/调整图层”。下面重点介绍背景图层及普通图层。
二、“图层”面板
1.“图层”面板可以让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利用“图层”面板可以新建图层、调整图层的顺序、设置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添加图层样式与图层蒙版等操作。“图层”面板,选择菜单“窗口”→“图层(F7)”打开“图层”面板.
2.“图层”面板中相关参数解析如下,下面所提到的当前图层为已选择的图层。
PhotoshopCC平面设计基础教程 第2章 创建与编辑选区

课堂实训 设计 6·18 电商海报
实训背景
某电商平台为了增加平台中在线商店的流量和 成交量,现要求以“6·18年中特惠”为主题设 计一张尺寸为1000像素×1500像素的电商海 报,在版式和色彩上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视觉效果突出,营造出促销氛围。
实训思路
(1)确定风格和配色。电商海报可以采用插 画风格,可以增加文字信息的趣味性和易看 性。(2)设计背景。为了突出活动主题,可 以采用中心版式来设计背景,通过套索工具 绘制波浪形边框。(3)添加装饰和文字。可 以在背景四周添加渐变装饰、女生插画,添 加标题并居中放大。
选择【编辑】/【填充】命令,
打开“填充”对话框,在其中
设置好填充内容和混合模式后,
单击
按钮,即可填充选
区。
2.2.5 填充和描边选区
2.描边选区 创建需要描边的选区 后,选择【编辑】/【描 边】命令,打开“描边” 对话框,在其中设置好描 边内容、位置和混合模式 后,单击 按钮,即 可描边选区。
2.1 创建选区 2.2 编辑选区 2.3 课堂实训
2.2.3 平滑与边界选区
1.平滑选区 创建选区后,选择 【选择】/【修改】/【平 滑】命令,打开“平滑 选区”对话框,在“取 样半径”数值框中输入 选区平滑的数值,如输 入“50”,单击 按 钮,完成平滑选区操作, 如图所示。
2.2.3 平滑与边界选区
2.边界选区 选择【选择】/【修 改】/【边界】命令,打 开“边界选区”对话框, 在“宽度”文本框中输 入选区边界的数值,如 输入“50”,单击 按钮,完成边界选区操 作,如图所示。
2.2.5 填充和描边选区
1.填充选区 使用快捷键填充
单击工具箱底部的前景色/背 景色色块,在打开的“拾色 器”对话框中设置颜色后, 按【Alt+Delete】键可用前 景色填充选区;按 【Ctrl+Delete】键可用背景 色填充选区。
PhotoshopCS6平面设计实用案例教程课程设计 (2)

PhotoshopCS6平面设计实用案例教程课程设计一、引言Photoshop作为广泛使用的平面设计软件,在设计行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在实践中提高其平面设计能力,能够为日后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PhotoshopCS6的基本操作和应用;2.熟练使用PhotoshopCS6进行平面设计;3.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意能力;4.实践中加深对课程知识和理论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1.PhotoshopCS6介绍;2.PhotoshopCS6基本操作;3.PhotoshopCS6图像处理;4.PhotoshopCS6文本处理;5.PhotoshopCS6图形绘制;6.PhotoshopCS6特殊效果;7.实战案例。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讲解PhotoshopCS6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及相关设计理论知识;2.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PhotoshopCS6的使用方法;3.分组设计:进行小组合作设计,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来提高设计能力;4.实战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实战案例,综合应用课程所学知识。
五、教学安排课时教学内容1 PhotoshopCS6介绍与基本操作2 PhotoshopCS6图像处理3 PhotoshopCS6文本处理4 PhotoshopCS6图形绘制5 PhotoshopCS6特殊效果6 实战案例1:海报设计7 实战案例2:名片设计8 实战案例3:网页设计六、教学评价1.平时评分:包括作业、实验及课堂表现;2.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
七、教学要求1.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2.学生需要自备计算机,安装好PhotoshopCS6软件,并具备较好的操作能力;3.老师需要确保课程内容的足够简洁明了,让学生容易理解。
八、教材参考1.《PhotoshopCS6美术设计从入门到精通》;2.《PhotoshopCS6实用教程》; 3.《PhotoshopCS6从入门到精通》。
《photoshop平面设计》教案2

项目二:立体几何图形绘制任务一制作球体效果【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营造课堂氛围,做好教学准备<复习提问>:<引入任务>:展示任务图2-1-1<分析任务>:分析任务、分析关键知识点作为基本几何体的球体,是初学美术者必画的物体,它可以直观地表现“五调”的特征。
表现物体立体感的重要手段是对“三面”和“五调”的刻画。
知识要点:本例用到了【椭圆选框工具】绘制球体的形状,为实现立体的效果,使用【渐变工具】对选区填充渐变,最后为球体制作投影效果。
<任务实施>: ● 分组练习、分组讨论 ● 教师指导、详细解析 一、操作步骤 1.新建文件。
课题 球体效果教学时间 第周第次课程类型 传授新知识与技能实践课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设备 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讲练结合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学习【椭圆选框工具】、【渐变工具】的使用,学习投影效果的制作。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应用软件设计和艺术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椭圆选框工具】、【渐变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掌握表现物体立体感的重要手段:“三面”和“五调”的刻画2.新建图层。
单击【图层】/【新建】/【图层】命令(快捷键Shift+Ctrl+N),或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一个“图层1”。
3.绘制一个正圆选区。
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选框工具】(快捷键M),在按下Shift键的同时拖动鼠标绘制出一个正圆的选区。
4.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
单击工具箱中的【设置前景色】,在打开的【拾色器(前景色)】对话框中将前景色置为浅灰色(参考值R:156,G:154,B:154),再单击【设置背景色】,在【拾色器(背景色)】对话框中将背景色设置为白色。
5.设置渐变色。
首先选择工具箱中的【渐变工具】(快捷键G),并在窗口顶部其对应的选项栏上设置其属性。
单击属性选项栏上的【点按可编辑渐变】按钮,在弹出的【渐变编辑器】对话框中设置渐变效果。
Photoshop CC平面设计实战案例教程 第2章 数码照片处理

(全彩微课版)
第02章
数码照片处理
本章首先介绍了数码照片的相关知识,包括拍摄构图类型、曝光与拍 摄技法,以及照片格式的选择等,然后详细讲解如何使用Photoshop对数 码照片进行各种修饰与调整。
学习要点数码照片相关知识 风景照来自处理 商业图片修图 人物美颜处理
2.1 数码照片处理概述
在学习数码照片的各种修图技巧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些数码照片 的相关知识。
2.1.1 拍摄构图
在拍摄照片时,适当掌握一些构图知识,可以使拍摄出来的照片更具美感。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构图形式。
1. 三角形构图 2. 垂直式构图 3. 曲线式构图 4. 水平式构图
2.1.2 曝光与拍摄技法
2.3 实例:人物美颜处理
本实例将对照片中人物的面部 进行美颜处理,包括调整脸型、 处理面部瑕疵、美白等,然后添 加一个合适的背景图像,实例效 果如图所示。
2.3.1 处理面部瑕疵
(1)打开“人物.jpg”素材文件,选择“污点修复画笔工具”,在属性栏中 设置画笔“大小”为30像素、“模式”为“正常”,单击“内容识别”按钮,如图 所示。
2.2.1 提升产品质感
(9)使用“修复画笔工具”和“修补工具”对散落的花朵图像进行修复。
2.2.1 提升产品质感
(10)选择“仿制图章工具”对背景中的深色线条图像进行修复。并对背景图 像中的纹理进行适当的修复,得到比较干净的背景图像。
2.2.2 文字的应用
(1)新建一个图层组,并将其重命名为“文字”。 (2)选择“横排文字工具”输入文字,并调整文字的位置和大小,如图所示。
2.3.1 处理面部瑕疵
(6)使用“曲线”命令,调整图像暗部的亮度,如下图所示。
PS平面设计教案项目二任务一 制作艺术相片

南宁市中南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纸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1:同学们:学习了解了PS的基本操作,认识了PS的功能作用,从本节课开始,咱们深入详细了解一下PS各种的工具组的使用2:对于工具组,今天咱们先了解的是选框工具组,利用制作艺术相片来熟悉所学内容上机前知识储备:新内容的讲解任务一使用选框工具组选区是Photoshop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Photoshop的大多数操作都是基于选区进行的。
例如,要对图像的局部进行处理,需要先通过各种途径将其选中,也就是创建选区,再进行移动、复制、填充与描边等操作。
一、选区的作用和创建方法概述处理图像时,如果只希望修改图像的局部,需要先将该区域创建选区。
例如,为选择花朵图像,然后将其移动到另一幅图像中的效果。
如果没有创建选区,则我们所进行的操作是针对当前图层中的所有图像。
Photoshop提供了多种创建选区的方法,下面分别说明。
⏹使用常规选区制作工具和命令:包括使用选框工具组创建规则选区,使用套索工具组创建任意选区,使用魔棒工具组和菜单栏中的命令创建颜色相似选区等。
⏹使用快速蒙版:在快速蒙版状态下可以使用各种绘画工具对选区进行细致加工,从而精确创建出选区。
⏹使用“钢笔工具”:“钢笔工具”是矢量绘图工具,利用它可以绘制任意形状的曲线路径。
我们可以用该工具描摹对象的轮廓,然后将轮廓转换为选区。
课堂的引入任务的的引入新内容讲解与演示并练习选区工具的概述创建选区的方法⏹通道选择法:利用Photoshop的通道功能可以选择毛发等细节丰富的对象,玻璃、烟雾、婚纱等透明的对象,以及被风吹动的旗帜、高速行驶的汽车等边缘模糊的对象。
如利用通道选取半透明的水晶鞋并为其更换背景的效果。
二、使用选框工具组⏹“矩形选框工具”:用于创建规则的矩形或正方形选区。
⏹“椭圆选框工具”:用于创建规则的椭圆或正圆选区。
⏹“单行选框工具”:在图像的水平方向选择一行像素。
⏹“单列选框工具”:在图像的垂直方向选择一列像素。
电子教案-《Photoshop平面设计与制作(第二版)》-A06-4050 项目一 认识photoshop 任务2:证件照

任务2 证件照
素材完成图
操作方法:
1.打开本项目任务2“证件照素材”.jpg”。
2.调整图像大小为宽度600像素和高度854像素,分辨率300像素/厘米。
3.使用图像裁剪工具,输入宽度为2.7厘米和3.8厘米,分辨率300像素/英寸。
4.调整画布大小,背景色设置为白色,将画布大小设置宽度为2.8厘米和3.9厘米,图像
旁边即出现一圈白边。
5.自定义图案,选择菜单,编辑,定义图案,在弹出对话框输入“证件照小一寸.jpg”
6.新建空白文档大小为宽11.2厘米和高
7.8厘米,然后执行菜单“编辑”→“填充”,选
择刚刚定义的图案。
7.完成图像保存文件命名为“证件照小一寸.ps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二:立体几何图形绘制任务一 制作球体效果【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营造课堂氛围,做好教学准备 <复习提问>: <引入任务>:展示任务图2-1-1<分析任务>: 分析任务、分析关键知识点作为基本几何体的球体,是初学美术者必画的物体,它可以直观地表现“五调”的特征。
表现物体立体感的重要手段是对“三面”和“五调”的刻画。
知识要点:本例用到了【椭圆选框工具】绘制球体的形状,为实现立体的效果,使用【渐变工具】对选区填充渐变,最后为球体制作投影效果。
<任务实施>: 分组练习、分组讨论课题 球体效果教学时间第 周 第 次课程类型 传授新知识与技能实践课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设备 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讲练结合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学习【椭圆选框工具】、【渐变工具】的使用,学习投影效果的制作。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应用软件设计和艺术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椭圆选框工具】、【渐变工具】的使用教学难点掌握表现物体立体感的重要手段: “三面”和“五调”的刻画教师指导、详细解析一、操作步骤1.新建文件。
2.新建图层。
单击【图层】/【新建】/【图层】命令(快捷键Shift+Ctrl+N),或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一个“图层1”。
3.绘制一个正圆选区。
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选框工具】(快捷键M),在按下Shift 键的同时拖动鼠标绘制出一个正圆的选区。
4.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
单击工具箱中的【设置前景色】,在打开的【拾色器(前景色)】对话框中将前景色置为浅灰色(参考值R:156,G:154,B:154),再单击【设置背景色】,在【拾色器(背景色)】对话框中将背景色设置为白色。
5.设置渐变色。
首先选择工具箱中的【渐变工具】(快捷键G),并在窗口顶部其对应的选项栏上设置其属性。
单击属性选项栏上的【点按可编辑渐变】按钮,在弹出的【渐变编辑器】对话框中设置渐变效果。
6.为选区填充渐变色。
渐变色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在选区中由左上向右下拉动鼠标(如图2-1-10所示的箭头方向),得到一个由白色到黑色再到白色的渐变填充。
单击【选择】/【取消选择】命令取消选区(快捷键Ctrl+D)。
此时立体感的球体初具模型,已经具备了“高光”、“阴暗交界部”、“暗部”和“反光”4个调子。
效果如图2-1-11。
高光阴暗交界部暗部反光图2-1-10 图2-1-117.为球体制作阴影。
(1)绘制影子选区。
选中“背景”图层,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创建新图层】按钮,新建一个“图层2”。
使得“图层2”位于“图层1”下方。
(2)羽化选区。
单击【选择】/【修改】/【羽化】命令(快捷键Alt+Ctrl+D),打开【羽化选区】对话框,将羽化半径设置为5,并单击【确定】按钮。
(3)为选区填充颜色。
设置前景色为深灰色(R:110,G:110,B:110),并按Alt+Delete 快捷键填充选区,效果如图2-1-15,按Ctrl+D取消选区。
8.保存文件。
单击【文件】/【存储】命令(快捷键Ctrl+S),将文件保存为PSD格式,名称为“球体”。
9.另存文件。
单击【文件】/【存储为】命令(快捷键Shift+Ctrl+S),将文件另存为jpg格式,名称为“球体”。
一、知识解析1.五种渐变方式(1)线性渐变:以直线方式从左色标渐变到右色标。
(2)径向渐变:以圆形图案从左色标渐变到右色标。
(3)角度渐变:右色标以逆时针扫过的角度方式渐变到左色标。
(4)对称渐变:使用对称线性渐变在起点的两侧渐变,效果如图2-1-19。
(5)菱形渐变:以菱形图案从起点向外渐变,终点则定义菱形的一个角。
2.“三面五调”的知识,表现物体立体感的重要手段是对“三面”和“五调”的刻画。
(1)三面:物体在受光的照射后,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受光的一面叫亮面,侧受光的一面叫灰面,背光的一面叫暗面。
(2)五调:在三大面中,根据受光的强弱不同,还有很多明显的区别,形成了五个调子。
除了亮面的亮调子,灰面的灰调和暗面的暗调之外,暗面由于环境的影响又出现了“反光”。
另外在灰面与暗面的交界的地方,它既不受光源的照射,又不受反光的影响,因此挤出了一条最暗的面,叫“明暗交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大调子”。
分组汇报、教师点评<课堂小结>【椭圆选框工具】【渐变工具】五种渐变方式“三面”、“五调”的知识<课堂练习>绘制一组彩球【作业】复习本课内容,完成课后练习--苹果的制作【课后分析】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层层深入,思维也渐渐深入,对学习的认识就会逐渐深化。
任务二 圆柱体效果【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询问学生的已获得相关知识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迅速集中精力到本节课的学习上来。
<复习提问>:<引入任务>:学习基础的几何图形圆柱体效果的制作 展示任务图2-2-1<分析任务>: 知识要点:本例用到了【矩形选框工具】绘制圆柱体的形状,为实现立体的效果,使用【渐变工具】课题 圆柱体效果教学时间第 周 第 次课程类型 传授新知识与技能实践课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设备 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讲练结合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学习基础的几何图形圆柱体效果的制作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应用软件设计和艺术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矩形选框工具】、【渐变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变换选区对选区填充渐变,最后为圆柱体制作投影效果。
<任务实施>:分组练习、分组讨论教师指导、详细解析一、操作步骤1.新建文件。
设置背景色为白色。
2.在新图层绘制一个矩形选区。
单击【图层】面板中的【创建新图层】按钮(快捷键Shift+Ctrl+N),新建一个“图层1”。
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在图像上绘制出一个矩形的选区。
3.设置填充渐变颜色。
选择工具箱中的【渐变工具】,在窗口顶部其对应的选项栏中单击【点按可编辑渐变】按钮,在弹出的【渐变编辑器】对话框中,编辑渐变效果。
从左至右的色标值分别为:色标1(R:230,G:228,B:228,位置0%),色标2(R:152,G:151,B:151,位置25%),色标3(R:255,G:255,B:255,位置72%),色标4(R:172,G:172,B:172,位置100%),4.填充选区得到圆柱体。
选择线性渐变模式,并在【渐变工具】属性栏将【反向】、【仿色】复选框选中,如图2-2-5,按下Shift键,自左向右拖拉鼠标,创建一个水平的渐变。
5.在新图层绘制圆柱的顶面。
利用快捷键Shift+Ctrl+N新建一个图层“图层2”,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选框工具】,在柱体的上方画一个椭圆选区。
利用【选择】/【变换选区】命令(快捷键Alt+S+T)将选区的大小和位置变换为右下图2-2-7所示,使椭圆选区的长轴与圆柱体上边重合。
6.修饰圆柱的底部。
按住Ctrl键的同时单击“图层2”的缩略图,将“图层2”载入选区,用方向键盘区的向下方向键移动选区到圆柱的底部,使选区的下半边与圆柱下边相切。
7.删除掉多余部分。
选择“图层1”,单击【选择】/【反选】命令(快捷键Ctrl+Shift +I),选择其他区域,如图2-2-10。
选择工具箱中的【橡皮擦工具】,擦掉圆柱体下面的两个角,然后按Ctrl+D取消选择。
8.添加投影效果。
按制作球体投影的方法制作出圆柱体的投影效果,并保存文件。
二、知识解析使用【选框工具】选择允许您选择矩形、椭圆形和宽度为 1 个像素的行和列。
(1)选择选框工具:矩形选框:建立一个矩形选区(配合使用Shift 键可建正方形选区)。
椭圆选框:建立一个椭圆形选区(配合使用Shift 键可建立圆形选区)。
单行或单列选框:将边框定义为宽度为 1 个像素的行或列。
(2)在选项栏中指定一个选区选项。
(3)在选项栏中指定羽化设置。
为选框工具打开或关闭消除锯齿设置。
如上图2-2-12。
(4)对于矩形选框工具或椭圆选框工具,在选择栏中选择一种样式:正常:通过拖动确定选框比例。
固定长宽比:设置高宽比。
输入长宽比的值。
例如,若要绘制一个宽是高两倍的选框,请输入宽度2 和高度1。
固定大小:为选框的高度和宽度指定固定的值。
(提示:除像素(px) 之外,还可以在高度值和宽度值中使用其他单位,如英寸(in) 或厘米(cm)。
)(5)建立选区:A.使用矩形选框工具或椭圆选框工具,直接在要选择的区域上拖移。
B.按住Shift 键时拖动可将选框限制为方形或圆形。
C.要从选框的中心拖动它,请在开始拖动之后按住Alt 键。
D.对于单行或单列选框工具,在要选择的区域旁边单击,然后将选框拖动到确切的位置。
如果看不见选框,则增加图像视图的放大倍数。
分组汇报、教师点评<课堂小结>【矩形选框工具】【渐变工具】变换选区<课堂练习>红绿灯的制作【作业】复习本课内容,完成课后练习相关内容。
【课后分析】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任务三 圆锥体效果【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询问学生的已获得相关知识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迅速集中精力到本节课的学习上来。
<复习提问>:<引入任务>:学习基础的几何图形圆锥体效果的制作。
展示任务:图2-3-1<分析任务>: 知识要点本例用到了【矩形选框工具】绘制圆柱体的形状,并使用【渐变工具】对选区填充渐变,为实现立体的效果,用【自由变换工具】制作圆锥体,最后为圆锥体制作投影效果。
<任务实施>:分组练习、分组讨论 教师指导、详细解析 一、操作步骤课题 圆锥体效果教学时间第 周 第 次课程类型 传授新知识与技能实践课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设备 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讲练结合教学目的 1. 知识目标:学习基础的几何图形圆锥体效果的制作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应用软件设计和艺术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矩形选框工具】、【渐变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自由变换工具】的使用1.新建文件。
按下Ctrl+N新建宽度、高度均为12cm,背景色为白色,分辨率200像素/英寸的文件。
2.创建参考线。
单击【视图】/【新建参考线】命令(快捷键Alt+V+E),打开【新建参考线】对话框(如图2-3-2),在位置处输入“6厘米”,取向为水平,单击【确定】按钮便可在文档中创建一条水平的参考线,按照同样的方法建立取向为垂直、位置“6厘米”的参考线。
3.制作渐变矩形。
新建“图层1”,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先让鼠标指针与两条参考线交点重合,然后按住Alt键不放,以交点为对称中心创建矩形选区,选择【线性渐变工具】,创建一个水平的渐变。